土基回弹模量测定记录表(承载板法)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1
土的回弹模量计算根据《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现计算土的回弹模量如下:1、承载板法测定土的回弹模量计算资料见表1:承载板试验数据表1根据表中数据,舍去回弹变形大于1mm的数据,绘出p-L曲线如图1所示:图1 承载板实验荷载-变形曲线根据规范,由于曲线起始部分出现反弯,故应进行原点修正,并进行直线拟合,如图2所示:图2 原点修正图由图2读的各级荷载作用下图的回弹变形值如表2所示:各级荷载对应的土的回弹变形值表2由公式E0=πD4(1−μ02)∑p i∑L i计算得:E0=π×3004×(1−0.352)×(0.02+0.04+0.06+0.08+0.10)(17+31+43+58+73)×10−2=27.93(MPa)式中:E0——土基回弹模量D——刚性承载板直径,规定为30cmμ0——土基泊松比,取为0.35∑p i——回弹变形小于1mm的各级荷载单位压力总和∑L i——各级荷载单位压力作用下,回弹变形小于1mm的回弹变形总和2、 贝克曼梁弯沉试验法测定土的回弹模量 2.1计算资料见表3:贝克曼梁弯沉试验数据 表32.2计算全部测定值得算术平均值L̅、单次测量的标准差S 0和自然误差r 0 L̅=∑L iN=172 S 0=√∑(L i −L̅)2N −1=23.31r 0=0.675S 0=0.675×23.31=15.73式中: L̅——回弹弯沉的平均值(0.01mm ) S 0——回弹弯沉测定值的标准差(0.01mm ) r 0——回弹弯沉测定值的自然误差(0.01mm ) L i ——各测点的回弹弯沉值(0.01mm ) N——测点总数2.3计算各测点的测定值与算术平均值的偏差值d i =L i −L̅,并计算较大的偏差值与自然误差值之比d i r 0⁄,计算值如表3所示,由表可知:max (di r 0⁄)=2.73<3.2,故所有测点数据均有效。
1(第01卷)六、实例计算题1.用承载板测定土基回弹模量,检测结果如表所示,请计算该测点的土基回弹模量。
(注:ap a QT p D T T a i ii 97.04)(1221=+=π,D=30cm ,,35.00=μ2104.10-⨯=a mm )1.计算各级荷载下的计算回弹变形(如表):∑p i =0.62Mpa∑L i =322.4(0.01mm )=0.3224cm E 0=)1(420μπ-⋅∑∑iilpD=41×3.1416×30×0.62×(1-0.35×0.35)/0.3224 =39.8 Mpa2.某高速公路二灰稳定砂砾基层设计厚度为18cm ,代表值允许偏差为-8mm ,极值允许偏差为-15mm 。
评定路段厚度检测结果(12个测点)分别为17.5、17.7、18.2、18.6、18.1、18.8、、17.6、17.8、19.1、19.3、17.4、17.9cm ,试按保证率99%评定该路段的厚度是否合格?并计算实际得分(注:规定分为20分)。
2.厚度平均值X=(17.5+17.7+18.2+18.6+18.1+18.8+17.6+17.8+19.1+19.3+17.4+17.9)/12=18.17cm标准偏差S=0.64cm 查表得:n t /α=0.785厚度代表值X l :l X =cm n St X 67.17785.064.017.18/=⨯-=-α267.17=l X cm cm 2.178.018=->所以,该路段厚度代表值符合要求。
由于各检测值X i >18-1.5=16.5cm 故合格率为100%,实际得分为20分。
七、分析评定题某土方路基质量评定,经对压实度、弯沉、平整度等8项指标检测,各指标合格率如表所示,其中压实度代表值大于压实度标准值,弯沉代表值满足要求。
外观缺陷和资料1. 请评定该路段土方路基质量等级。
土基回弹模量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T 0943-2008承载板测定土基回弹模量作业指导书一目的与适用范围1 本方法适用于在现场土基表面,通过用承载板对土基逐级加载、卸载的方法,测出每级荷载下相应的土基回弹变形值,经过计算求得土基回弹模量。
2 本方法测定的土基回弹模量可作为路面设计参数使用。
二仪具与材料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1 加载设施:载有铁块或集料等重物、后轴重不小于60kN的载重汽车一辆,作为加载设备。
在汽车大梁的后轴之后约80cm处,附设加劲横梁一根作反力架。
汽车轮胎充气压力0.50MPa。
2 现场测试装置,由千斤顶、测力计(测力环或压力表)及球座组成。
3 刚性承载板一块,板厚20mm,直径为φ30cm,直径两端设有立柱和可以调整高度的支座,供安放弯沉仪测头,承载板安放在土基表面上。
4 路面弯沉仪两台,由贝克曼梁、百分表及其支架组成。
5 液压千斤顶一台,80,100kN,装有经过标定的压力表或测力环,其容量不小于土基强度,测定精度不小于测力计量程的1,100。
6 秒表。
7 水平尺。
8 其它:细砂、毛刷、垂球、镐、铁锹、铲等。
三方法与步骤1 准备工作(1)根据需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测点,测点应位于水平的路基上,土质均匀,不含杂物。
(2)仔细平整土基表面,撒干燥洁净的细砂填平土基凹处,砂子不可覆盖全部土基表面避免形成夹层。
(3)安置承载板,并用水平尺进行校正,使承载板置水平状态。
(4)将试验车置于测点上,在加劲横梁中部悬挂垂球测试,使之恰好对准承载板中心,然后收起垂球。
(5)在承载板上安放千斤顶,上面衬垫钢圆筒、钢板,并将球座置于顶部与加劲横梁接触。
如用测力环时,应将测力环置于千斤顶与横梁中间,千斤顶及衬垫物必须保持垂直,以免加压时千斤顶倾倒发生事故并影响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6)安放弯沉仪,将两台弯沉仪的测头分别置于承载板立柱的支座上,百分表对零或其他合适的初始位置上。
2 测试步骤(1)用千斤顶开始加载,注视测力环或压力表,至预压0.05MPa,稳压lmin,使承载板与土基紧密接触,同时检查百分表的工作情况是否正常,然后放松千斤顶油门卸载,稳压lmin后,将指针对零或记录初始读数。
承载板法测定土基回弹模量试验好啦,今天咱们聊聊一个稍微有点技术含量,但其实也没啥大不了的实验——“承载板法测定土基回弹模量试验”。
乍一听,可能很多人都懵了,什么是“承载板”?什么是“回弹模量”?这俩词儿听起来就像是某种高大上的土木工程术语,但其实它们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复杂。
别急,咱慢慢往下聊。
承载板法是测土基回弹模量的一种常用方法。
听起来有点像是要用一块板子来测试土壤的“弹性”,对吧?其实也不算错。
咱们知道,土壤作为建筑基础的载体,其承载力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就像咱们平时穿的鞋子,底下的鞋垫决定了舒不舒服,土基的强度决定了建筑物的稳不稳。
想象一下,如果你在松软的沙滩上建房子,那可就不行了。
所以要知道土壤的承载力到底怎么样,得用点儿科学的方法来测量。
这个时候,承载板法就登场了。
其实这项测试也挺简单的。
你需要一块金属板,大小差不多,放在土壤表面,然后施加压力,看看板子下陷多少。
板子下陷越多,说明土壤越软;反之,板子下陷少,土壤就比较硬。
咱就通过一系列的数据计算,来推算出土壤的“回弹模量”。
哎,这个回弹模量,乍一听很高大上,其实它就是告诉你,土壤在受力后能恢复原状的能力。
可以理解为,土壤的“反弹力”。
就像弹簧一样,受压后弹簧恢复的速度和程度,就是回弹模量。
回弹模量这么一说,你是不是觉得有点意思了?别急,咱还要细说一下这背后的原理。
它就跟你走路时候脚底的感觉差不多。
你走在硬邦邦的柏油路上,脚下的感觉很坚实,但如果你走在松软的沙地上,脚下就会陷下去,给你一种不稳定的感觉。
这种稳定感就是承载力,而土基回弹模量就是对这种稳定感的量化。
也就是说,这个测试不仅能告诉你土壤有多“硬”或者有多“软”,还能让你知道土壤在承受压力后,能恢复多少原来形态。
简单点儿说,土壤就像是个大大大弹簧,压一压它,它会反弹回去。
只不过,回弹的程度各不相同,这就是回弹模量。
好啦,说到这里,咱们可以换个角度想一想,承载板法到底有什么用。
土基回弹模量试验记录摘要:一、土基回弹模量试验概述二、试验过程与方法1.试验设备2.试验原理3.试验步骤三、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1.数据处理方法2.数据分析方法四、试验结果与应用1.结果表述2.结果应用五、试验中的问题与改进措施1.问题识别2.改进措施六、结论与建议正文:一、土基回弹模量试验概述土基回弹模量试验是一种评价土壤力学性质的重要方法,通过测定土壤在受到垂直载荷时的应力与应变关系,从而获得土壤的回弹模量。
该试验在我国道路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对于优化道路设计、提高道路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试验过程与方法1.试验设备土基回弹模量试验设备主要包括:加载设备、位移计、压力计等。
加载设备用于施加垂直载荷,位移计用于测量土壤变形,压力计用于测量载荷大小。
2.试验原理土基回弹模量试验原理是根据弹性力学原理,利用位移计和压力计测定土壤在垂直载荷作用下的应力与应变关系,然后根据胡克定律计算回弹模量。
3.试验步骤(1)准备工作:选取试验地点,挖取试验土样,制备标准试件。
(2)加载过程:将试件放置在加载设备上,逐步施加垂直载荷,记录载荷与位移关系。
(3)数据采集:在试验过程中,实时记录压力计、位移计的数据。
(4)数据处理:根据实测数据,计算土壤回弹模量。
三、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1.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主要包括:去除异常数据、绘制载荷-位移曲线、计算回弹模量等。
2.数据分析方法数据分析主要包括:对比试验结果、分析试验数据规律、评价试验效果等。
四、试验结果与应用1.结果表述试验结果以回弹模量值表示,回弹模量值越大,说明土壤强度越高。
2.结果应用试验结果可用于评价道路工程中的土壤质量,为道路设计、施工提供依据。
五、试验中的问题与改进措施1.问题识别在试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包括:设备精度不足、试验操作不规范、数据处理不当等。
2.改进措施(1)提高设备精度,定期校验仪器;(2)加强试验人员培训,规范操作流程;(3)优化数据处理方法,提高数据可靠性。
土的回弹模量计算根据《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现计算土的回弹模量如下:1、承载板法测定土的回弹模量计算资料见表1:承载板试验数据表1路基土类为粘性土,泊松比为0.35承载板试验(MPa)回弹变形(0.01mm)0.02 150.04 310.06 420.08 560.10 770.15 1160.20 1710.25 1620.30 205根据表中数据,舍去回弹变形大于1mm的数据,绘出p-L曲线如图1所示:图1 承载板实验荷载-变形曲线根据规范,由于曲线起始部分出现反弯,故应进行原点修正,并进行直线拟合,如图2所示:图2 原点修正图由图2读的各级荷载作用下图的回弹变形值如表2所示:各级荷载对应的土的回弹变形值表20.02 0.04 0.06 0.08 0.1017 31 43 58 73由公式计算得:式中:土基回弹模量刚性承载板直径,规定为30cm土基泊松比,取为0.35回弹变形小于1mm的各级荷载单位压力总和各级荷载单位压力作用下,回弹变形小于1mm的回弹变形总和2、贝克曼梁弯沉试验法测定土的回弹模量2.1计算资料见表3:贝克曼梁弯沉试验数据表3 测点回弹弯沉(0.01mm) di=Li-L(mm) di/r01 177 5 0.322 151 -21 -1.343 193 21 1.344 159 -13 -0.835 1786 0.386 144 -28 -1.787 152 -20 -1.278 158 -14 -0.899 198 26 1.6510 171 -1 -0.0611 147 -25 -1.5912 215 43 2.7313 207 35 2.2314 158 -14 -0.892.2计算全部测定值得算术平均值、单次测量的标准差和自然误差式中:——回弹弯沉的平均值(0.01mm)——回弹弯沉测定值的标准差(0.01mm)回弹弯沉测定值的自然误差(0.01mm)各测点的回弹弯沉值(0.01mm)测点总数2.3计算各测点的测定值与算术平均值的偏差值,并计算较大的偏差值与自然误差值之比,计算值如表3所示,由表可知:,故所有测点数据均有效。
土基的回弹模量检测表征路基结构承载力的土基回弹模量值是公路改扩建工程中需准确测定的一项力学参数。
测定回弹模量的方法,目前国内常用的主要有承载板法、贝克曼梁法和其他问接测试方法f如贯人仪测定方法和CBR测定法1。
1.承栽板法。
该法适用于现场土基表面,使用BZZ-10o标准车和叶30cm的承载板,通过承载板对土基逐级加载、卸载的方法,测每级荷载下相应的土基回弹模量变形值,排除显著偏离的回弹变形异常点,绘出荷载P与同弹变形值L的P-L曲线,然后由变形值导出回弹模量的值。
该法测定的土基回弹模量可作为路面设计参数使用,本次现场检测即采用承载板法测定土基回弹模量。
2.贝克曼梁法一该法适用于在土基、厚度不小于lm的粒料整层表面。
用弯沉仪测试各测点的回弹弯沉值,通过计算求得该材料的回弹模量值,也适用于在旧路表面测定路基路面的综合回弹模量。
这种方法测定简单,一般工程单位广泛采用,但是由于标准荷载较难控制,测定结果往往较难应用于实际。
贝克曼梁弯沉测量仪测到的是最大同弹弯沉值,轮载、轮压和加压时间(行驶速度)是影响测定结果的三项加载条件,在测定前和测定过程中,必须认真检查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测定时,测试车辆沿轮迹带行驶。
由于影响承载能力的变量较多,可以预料各测设点的弯沉值会有较大的变异,因而通常采用统计的方法对每一路段的弯沉值进行统计处理,以路段的代表弯沉值表征路段的承载能力。
3.贯入仪测定法。
土基回弹模量也可用长杆贯入仪综合次数法(简称贯入仪测定法)测定,该法是利用长杆贯入仪,试验时记录测头击人土中每10cm所需的锤击次数,直至贯入土中80cm为止。
综合贯入次数是按布辛公式以距路基表面深度为5 cm,15cm,25cm,35cm,45cm,55cm,65cm和75cm时的压应力略加调整作为各层的权数。
土基回弹模量试验记录回弹模量试验是土工试验中常用的一种试验方法,用于评价土壤的松散程度和弹性特性。
以下是回弹模量试验记录的相关参考内容:1. 试验目的:回弹模量试验的目的是确定土壤的松散程度及其弹性特性,为土工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参数数据。
2. 试验设备与试验材料:2.1 设备:回弹模量仪、试验拔出器、测量尺、试验桶、天平等。
2.2 材料:试验土样、水。
3. 试验步骤:3.1 准备工作:(1) 清洗试验桶及试验拔出器,确保无杂质。
(2) 取一定质量的试验土样,用筛网过筛,去除大颗粒。
(3) 测量试验土样的质量。
3.2 试验操作:(1) 将试验土样放入试验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充分搅拌均匀。
(2) 将试验土样倒入试验拔出器,用压实棒轻轻压实土样。
(3) 将拔出器固定在试验仪上,用测量尺测量试验土样的初始厚度。
(4) 用试验仪进行拔出试验,记录拔出时的厚度。
(5) 重复以上步骤,进行多次试验,取平均值作为回弹模量的测量结果。
4. 试验数据记录:4.1 试验土样的质量。
4.2 初始厚度和回弹厚度的测量结果。
4.3 试验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
4.4 试验拔出器的型号与规格。
4.5 试验土样的变形情况,如颗粒变形、塑性变形等。
4.6 试验过程中的观察与记录。
4.7 试验的操作人员与日期等标识信息。
5. 试验数据处理: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回弹模量的平均值,并进行数据分析与比较,评价土壤的松散程度和弹性特性。
6.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回弹模量试验的结果,评价土壤的松散程度和弹性特性,并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为土工工程的施工和设计提供依据。
7. 试验结论:根据试验结果和分析,对土壤的松散程度和弹性特性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相应的结论与建议。
8. 试验注意事项:8.1 试验操作要仔细,尽量避免操作误差的出现。
8.2 在试验过程中要注意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8.3 试验设备和试验材料要保持清洁,以避免杂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