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局部解剖学-腹股沟区和阴囊(一教班中文版)
- 格式:ppt
- 大小:824.50 KB
- 文档页数:16
腹股沟区解剖腹股沟区解剖(一)腹股沟管解剖腹股沟管位于腹股沟韧带下半部的内侧,是由外上斜向内下的肌肉筋膜裂隙,相当于腹内斜肌、腹横肌弓状下缘与腹股沟韧带之间的空隙。
男性长约4~5cm,内含精索;女性因骨盆较宽、耻骨联合较高,故稍狭长,内有子宫圆韧带通过。
腹股沟管有前、后、上、下四个壁及内、外两个口。
前壁浅层为腹外斜肌腱膜,深层有腹内斜肌的部分肌纤维加强。
治疗腹股沟疝时常用的Ferguson法即加强此壁。
后壁为腹横筋膜,Bassini、McVay及Shouldice等方法即加强此壁。
上壁为腹内斜肌、腹横肌形成的弓状下缘。
下壁为腹股沟韧带和陷窝韧带。
内口即腹股沟深环,位手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约一横指处,腹壁下动脉的外侧,是由腹横筋膜外突形成的卵圆形裂隙,是斜疝内容物的进出口。
外口即腹股沟浅环,是腹外斜肌腱膜在耻骨结节外上方形成的三角形裂隙。
(二)Hesselbaoh三角组成即直疝三角,由三边组成:外侧边是腹壁下动脉,内侧边是腹直肌外缘,底边是腹股沟韧带。
它与腹股沟管深环之间有腹壁下动脉和凹间韧带相隔。
直疝由此三角突出。
(三)股管结构股管是一漏斗状筋膜间隙,实为股鞘内侧份,是股疝的通道。
长约1~1.5cm,平均长度1.3era.有上、下二口及前、后、内、外四壁。
上口即股环,有一薄层疏松结缔组织覆盖,其前缘为腹股沟韧带、后缘为耻骨梳韧带、内缘为腔隙韧带、外缘为股静脉内侧的纤维膈。
股管下口为卵圆窝,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下方,大隐静脉在此进入股静脉。
腹股沟区解剖层次腹股沟区位于髂部,呈三角形,左右各一。
上界是髂前上棘到腹直肌外缘,下界为腹股沟韧带。
腹股沟区的腹壁层次与腹前壁其它部一样,由浅及深分为7层:皮肤、浅筋膜(camper's筋膜)、深筋膜(Scarpa筋膜)、肌肉层(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以及它们的腱膜)、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和腹膜(壁层)。
层次结构虽同,但远为薄弱。
(1)腹外斜肌:此肌在髂前上棘与脐连线水平以下,已无肌肉,进入腹股沟区移行为腱膜。
腹股沟区李振中山东大学医学院局部解剖学局部解剖学—腹部•境界–上界:髂前上棘至腹直肌外侧缘的水平连线–下界:腹股沟韧带–内侧界:腹直肌外侧缘局部解剖学—腹部•特点–该区为腹壁的薄弱区。
–腹外斜肌在此区已移行为腱膜且还有一裂口(浅环)。
–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下缘均未到达腹股沟韧带内侧,因而该区域缺少肌肉覆盖。
–男性的精索(或女性的子宫圆韧带)穿经腹股沟管,形成解剖结构上的潜在裂隙。
局部解剖学—腹部腹股沟管•位置–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约1.5 cm–由肌与筋膜形成的潜在性裂隙–长约4~5 cm局部解剖学—腹部•境界–前壁:腹外斜肌腱膜,在外侧1/3处有腹内斜肌的起始部–后壁:腹横筋膜和联合腱–上壁: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下壁:腹股沟韧带–内口:腹股沟管深环,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约1.5 cm 处–外口:腹股沟管浅环局部解剖学—腹部•经过腹股沟管的结构–女性•子宫圆韧带•髂腹股沟神经–男性•精索•髂腹股沟神经局部解剖学—腹部 精索有三层被膜:–来自腹横筋膜的精索内筋膜–来自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弓状下缘的提睾肌–来自腹外斜肌腱膜的精索外筋膜局部解剖学—腹部腹股沟疝•腹股沟斜疝–肠管由腹股沟管深环进入腹股沟管,再经浅环出管入阴囊。
–疝囊在精索的三层被膜内。
•腹股沟直疝–肠管从腹壁下动脉内侧,经腹股沟三角,将腹股沟管的后壁顶出。
–疝囊在精索被膜之外。
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局部解剖学—腹部睾丸下降与腹股沟疝的关系28周:睾丸下降通过腹股沟管新生儿:睾丸降入阴囊7 周:睾丸位于腹后壁谢谢!。
第1章腹股沟区域的解剖腹股沟疝的手术并不是简单的小手术。
它需要精细的解剖与分离,需要术者对这一区域有深刻的了解与认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重建和修补。
因此,为了学好腹股沟疝手术必须首先掌握腹股沟区域的解剖结构,这是做好疝外科的基础。
第1节腹股沟区的解剖层次腹股沟区是连接腹部和下肢的过度区域,它的解剖层次与腹前壁基本分相同,由浅入深可分为7层:①皮肤、②浅筋膜(camper's筋膜)、③深筋膜(Scarpa筋膜)、④肌肉层(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以及它们的腱膜)、⑤腹横筋膜、⑥腹膜外脂肪和⑦腹膜(壁层)。
作为术者,首先要清楚手术操作在哪个层面进行。
TEP手术主要是在腹横筋膜下方的腹膜外脂肪和腹膜之间进行。
一、腹外斜肌腹外斜肌(obliquus externus abdominis)在腹股沟区域,已无肌肉,移行为腹外斜肌腱膜(external oblique aponeurosis)。
腹外斜肌腱膜在髂前上棘到耻骨结节之间,反折、增厚形成腹股沟韧带(inguinal ligament 或称股浅弓femoral arch)。
腹股沟韧带内侧部有一小部分纤维,继续向后向下向外反折成陷窝韧带(lacunar ligament,又称为Gimbernat氏韧带),附着于耻骨梳上,边缘呈弧形。
陷窝韧带的游离内缘组成了股环的内界。
陷窝韧带继续向外延续,附于耻骨疏韧带(pectineal ligament,又称为Cooper韧带)。
上述各韧带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是重要的解剖标志(图3-1)。
腹外斜肌腱膜的纤维自外上方向下方行走,在耻骨结节的外上方分为上、下二脚,二脚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裂隙,即为腹股沟管的外环(exterior ring)。
正常人的外环口可容一食指尖。
在腹外斜肌腱膜深面,有两条呈平行的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于腹内斜肌表面行走,两条神经纤维可相互交叉相连,在手术中应注意保护,谨防误伤。
图3-1:腹股沟区主要韧带二、腹内斜肌与腹横肌腹内斜肌(obliquus internus abdominis)和腹横肌(transversus abdominis),在腹股沟管中,两者的肌纤维都向内下行走,下缘构成弓状,越过精索前、上方,止于耻骨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