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拜旦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 格式:ppt
- 大小:200.50 KB
- 文档页数:7
现代奥运会和古代奥运会的相同点一、现代奥运会与古代奥运会的异同点相似之处。
1、沿用了“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名称为了唤起人们对古希腊体育文明崇高神圣的感情,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顾拜旦认为“这种国际性的体育盛会只能用‘奥林匹克运动会’来命名,不可能再找到另外更合适的名称。
”新兴资产阶级在文艺复兴运动中对古代奥运会的宣传和赞美,使“奥林匹克”成了超越体育运动的词汇,顾拜旦利用了古希腊文化对欧洲的深远影响,将它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现代运动会的名称,使其更具感召力。
2、继承了每4年举办一届的传统古代奥运会的举办周期已制度化,从公元前776年开始,每4年一次,在1169年中,从未间断地举行了293届,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因此,顾拜旦指出:“奥运会的庆祝活动必须准确地按照天体运行的节奏举行,它是庆祝4年一度的人类佳节的组成部分。
意外的情况可能会阻止它的召开,但各届的顺序绝不改变。
”3、借用和发展了某些仪式古代奥运会作为一个宗教祭祀性赛会,包含着许多具有宗教色彩的庄严仪式,这些仪式在古代奥运会漫长的历史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现代奥运会的创始者敏锐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继承和发展了点燃圣火、火炬接力、运动员和裁判员宣誓及授奖仪式,并创立了开幕式、闭幕式、运动员入场式、升降和交接会旗等仪式,以此来净化人们的心灵。
它们构成了一幕幕最庄严、最神圣、最激动人心的场景,体现了真、善、美的力量,扩大了奥运会的影响,弘扬了崇高的奥林匹克精神。
4、吸收和发展了古代奥运会传统思想渗透着公平竞争、奋勇拼搏、和谐发展思想的古代奥林匹克精神,被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所吸收,并发扬光大。
二、古代奥运会与现代奥运会有本质的区别现代奥运会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而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但它又是创始者们以“恢复古代奥运会”的名义实现的,由于二者在名称上仅有时代的区别,在形式上也有部分相同,易使人误解为现代奥运会就是古代奥运会的延续和翻版,混淆了它们的不同本质。
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历史与意义引言: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和规模的体育盛会之一。
自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希腊雅典举办以来,奥运会已经成为人类团结和友谊的象征。
本文将介绍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以及对全球社会和体育界的重要意义。
一、奥运会的起源与发展1. 古希腊时期的奥林匹亚:尚武精神和竞技传统- 古希腊时期,奥林匹亚举办了盛大的宗教仪式和竞技活动。
- 这些比赛对于培养人们尚武精神、强健身体和团结合作意识起到了重要作用。
2. 现代奥运会的创立:皮埃尔·德·顾拜旦与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 1894年,德顾拜旦创立了现代奥运会的组织机构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IOC)。
- 当年,第一届奥运会于1896年在雅典成功举办。
3. 奥运会的发展与演变- 1900年起,奥运会开始逐渐增加比赛项目和国家参与者。
- 1924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首次举办,并成为夏季奥运会的补充。
二、奥运会的重要意义1. 促进全球和平与团结- 奥运会是一个超越民族、种族和宗教差异的平台,通过体育竞技来宣扬和平与友谊的理念。
- 参与者互相交流、沟通,在竞技过程中建立起友好关系,强调公正竞争和体育道德。
2. 推动城市经济与旅游业发展- 获得主办权利并成功举办奥运会将直接为城市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如旅游业发展、基础设施投资等。
- 做好统筹规划和市场营销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这一机遇促进城市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3. 促进体育事业和运动员发展- 奥运会的世界级舞台为运动员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使他们成为体育界的明星和传奇。
- 运动员通过奥运会来实现个人梦想,并在全球范围内获得认可和尊重。
4. 提升民众健康意识与参与度- 奥运会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盛事,能够激励大众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提升整体身体素质。
- 受奥运会影响,社会对健康生活方式和体育锻炼的关注度有所提高。
结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作为历史悠久且享有盛誉的体育赛事,在推动全球和平、促进经济发展、推崇公正竞争和团结友谊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一、奥林匹克运动的起源奥林匹克运动起源于古希腊,公元前776年在希腊伊利亚地区的奥林匹亚举办了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当时,这项运动会主要包括赛跑、跳远、铁饼和掷标等项目,参赛者均为男性,并且必须是自由身的雅典人。
这些项目都是古希腊人日常生活和战争训练中所采用的技能。
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诞生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创始人是法国人皮埃尔·德·顾拜旦,他于1894年在法国巴黎召开了首次国际奥委会大会,提出了恢复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想法,并得到了与会代表们的支持。
1896年4月6日,在希腊雅典举行了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共有来自14个国家的241名男选手参加比赛。
三、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展自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以来,奥林匹克运动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体育盛事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奥林匹克运动会不断发展和壮大,新的项目和规则不断加入,参赛国家和地区也越来越多。
目前,奥林匹克运动会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体育盛事之一,每四年举行一次。
四、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标志奥林匹克五环旗是奥林匹克运动会最著名的标志之一。
这面旗帜由五个彩色环组成,代表着五个洲:蓝色代表欧洲、黄色代表亚洲、黑色代表非洲、绿色代表澳洲和红色代表美洲。
除了五环旗外,还有奥林匹克火炬和奖牌等标志。
五、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项目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共设有28个大项、306个小项。
其中夏季项目包括田径、游泳、体操、自行车、拳击、羽毛球、篮球、沙滩排球、拳击、马术、击剑等,冬季项目包括滑雪、冰壶、冰球等。
六、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意义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体育盛事之一,它不仅仅是一场体育赛事,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传承。
奥林匹克运动会弘扬了人类和平与友谊的理念,促进了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也激励着全世界的年轻人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七、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中国于1984年首次参加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并在1988年首次主办了亚洲冬季运动会。
【导语】《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是⼈教版初中语⽂⼋年级下册(2018年春季修订版)第16课的课⽂,本⽂是顾拜旦在1919年4⽉瑞⼠洛桑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会上发表的演讲。
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献,顾拜旦⽤诗歌般的语⾔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为⼤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家有帮助。
部编版⼋年级下册语⽂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课⽂原⽂ 联邦主席、⼥⼠们、先⽣们: 5年前,在巴黎,在1894年我宣布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地⽅,世界各国的代表们共聚⼀堂,同我们⼀起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周年。
五年过去了,在这期间,整个世界分崩离析。
所幸,奥林匹克主义并没有成为这场浩劫的牺牲品,⽽是⽆所畏惧、⽆可指摘地挺了过来。
⽽今,它的眼前突然呈现出更为开阔的视野,这凸显了它即将扮演的崭新⾓⾊的意义。
奥林匹克精神开始为渐趋平和⽽⼜充满⾃信的青少年所推祟。
古⽂明的魅⼒,时有衰退,平和与⾃信正⽇益成为其有⼒的⽀撑。
同时,它们也是那些即将在暴风骤⾬中诞⽣的新⽣⽂明必不可少的⽀柱。
然⽽,⼈类并⾮⽣⽽就平和⾃信。
还在襁褓中的婴⼉,就已开始担惊受怕。
恐惧伴随着他成长的各个阶段,并在他⾏将就⽊时,给他致命⼀击使其崩溃。
恐惧是⼈类⼯作和休息的天敌,⾯对它,⼈类学会⽤勇⽓来针锋相对。
有些⼈认为,勇⽓这⼀⾼贵美德只有在我们的祖先⾝上才能看到,他们因此⾮常尊重先⼈。
在他们的想象中,勇⽓之花在我们当代⼈的⼿中早已残败凋零了。
但是如今,我们知道该在将来采取何种态度了。
勇⽓是战争中的美德,它能够在时世中造就英雄。
正如我最近在⼀篇关于教育学的⽂章中所暗⽰的那样,根除恐惧真正的、能持久发挥效⽤的良药,更多的是⾃信⽽⾮勇⽓。
⾃信与它的姊妹平和总是携⼿并进、相辅相成。
这样,我们⼜回到了适才我提到的奥林匹克主义的实质上来,这也正是奥林匹克主义区别于⼀般体育运动的地⽅,奥林匹克主义包括但⼜远远超越了⼀般的体育运动。
请允许我详细阐述⼀下⼆者的区别。
【名人演讲】顾拜旦: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精神(法国)顾拜旦5年前,来自世界各国的代表聚会在巴黎——1894年宣布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地方——同我们一起庆祝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20周年。
在过去的这5年内,世界崩溃了。
虽然奥林匹克精神经历了这5年内所发生的一切,但是,她没有一恐惧、没有斥责、也没有成为这场劫难的牺牲品。
豁然开阔的前景证明一个崭新的重要角色正等待着她。
奥林匹克精神为逐渐变得镇静和自信的青年所崇尚。
随着昔日古代文明力量的逐渐衰退,镇静和自信成为古代文明更宝贵的支撑,它们也将成为即将在暴风雨中诞生的未来新生文明必不可少的支柱。
现在,镇静和自信却不是我们的天然伙伴。
人自幼就开始担惊受怕,恐惧终身伴随着他,并在他走近坟墓时猛烈地将他击倒。
面对如此擅长扰乱他工作和休息的天敌,人学会了反对勇气这一曾为我们的祖先所崇尚的品德。
你能想像当代人让勇气之花在他们手中凋谢吗?我们知道今后该如何去思考这个问题。
但是,勇气仅是造就时势英雄的尚武德行。
正如我以前在一篇教学论文中所说的,根除恐惧的真正良药是自信而不是勇气。
自信总是与它的姐妹镇静相辅相成。
因此,我们再回头来看刚才提到的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以及把奥林匹克精神同纯粹的竞技精神区别开来的特性。
奥林匹克精神包括但又超越了竞技精神。
我想对这一不同之处作出详细阐述。
运动员欣赏自己作出的努力。
他喜欢施加于自己肌肉和神经上的那种紧张感,而且因为这种紧张感,即使他不能获胜,也会给人以胜利在望的感觉。
但这种乐趣保留在运动员内心深处,在某种程度上只是自得其乐。
那么设想一下当这种内心的快乐向外突发与大自然的乐趣和艺术的奔放融合在一起,当这种快乐为阳光所萦绕,为音乐所振奋,为带圆柱形门廊的体育馆所珍藏时,该是何等情景呢?这就是很久以前诞生在阿尔弗斯 (Alpheus)河岸边的古代奥林匹克精神绚丽的梦想。
在过去几千年里,正是这一迷人的梦想使古代世界凝聚在一起。
现在,我们正处于历史的转折关头。
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作者:赵福海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4年第27期人物概述皮埃尔·德·顾拜旦(1863—1937),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创始人,被誉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终生倡导奥林匹克精神。
顾拜旦的杰出成就主要在学生教育方面和社会竞技运动方面。
1888 年5月,顾拜旦针对学生“学业过劳”,提出“唯一解决的办法是叫孩子们游戏”。
1889年5 月,他利用万国博览会召开体育会议和学生运动会。
1892 年,他呼吁复兴奥林匹克运动。
之后于1894年6 月23 日,组织成立了奥林匹克委员会,并于1896年在雅典召开了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1937 年9 月2 日顾拜旦于日内瓦过世,应其本人要求,其遗体葬在国际奥委会总部所在地洛桑,而心脏则埋在奥林匹克运动发源地奥林匹亚。
梦想的根源顾拜旦生于法国巴黎一个信仰天主教的贵族家庭,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幼时被送进军校。
从少年时代,他就对体育有了广泛的兴趣,喜爱拳击、划船、击剑和骑马等运动。
中学毕业后,他先入军事学院就读,继而攻读教育。
留学英国时,他潜心研究了英国教育史,“运动是青年自我教育的一种活动”,这句名言在顾拜旦的心灵中,诱发起致力于体育教育的火花。
人物剖析人生需要历练,每一个阶段,每一次经历,都会为我们的成长积累起丰富的经验。
没有强健的体魄,又怎能振兴自己国家?这一思想,使他对体育事业充满了热情,而这种热情,最终推动整个世界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
积极努力,促成第一届奥运会为了考察各国开展体育运动的情况,顾拜旦访问了欧洲一些国家。
1890 年,他生平第一次访问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源地——希腊的奥林匹亚,产生了举办由各国参加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想法。
当时,顾拜旦的崇拜者狄东神甫创办了一个学术性的俱乐部,提出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口号。
顾拜旦便把它作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口号。
经过顾拜旦及其同事们的多年努力和精心筹备,“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代表大会”于1894 年6 月18 日至24 日在巴黎召开,会议一致通过恢复奥林匹克运动的宪章,确定了现代奥运会的宗旨,并规定只允许业余运动员参加。
有文字记载的古代奥运会始于公元前776年。
当时,古希腊有200多个大大小小的城邦。
公元前776年,3个城邦的国王达成协议,决定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之间恢复在奥林匹亚举行的宗教庆典———体育大会,每4年一次,并同意在庆典期间停止战争行动,以便运动员和观众参加奥运会并安全返回。
这就是著名的“奥林匹克神圣休战”。
古代奥运会共举办了293届,直到公元394年才因外族入侵等原因结束,历时1170年。
1894年6月16日,国际体育会议在巴黎举行,来自法国、英国、美国、希腊、俄国、意大利、比利时、瑞典、西班牙等9个国家的78名代表集会。
经过法国人顾拜旦多次提议和精心安排,会议终于通过了恢复举办奥运会的建议,决定每4年举行一次奥运会,并为举办奥运会建立一个长期委员会,即国际奥委会(IOC),顾拜旦任秘书长。
会议还决定于1896年在雅典举办第一届现代奥运会。
经过顾拜旦等人近两年的艰苦工作,1896年4月6日,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希腊雅典开幕。
希腊国王乔治一世庄严宣布大会开幕,他以东道主的身份向各国来宾及选手表示热烈欢迎。
当他赞扬顾拜旦为创办现代奥运会所做的努力时,全场6.9万名观众掌声雷动,经久不息,向顾拜旦表示深深的敬意。
生前,顾拜旦被尊称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去世后,人们把他的心脏运往奥林匹亚,为他建立了圣洁的大理石墓,并在雅典的大竞技场中给他保留了一个永远空着的座位。
参加首届奥运会的共有14个国家的241名运动员,主要是希腊、德国、法国的运动员,有田径、游泳、举重、射击、自行车、古典式摔跤、体操、击剑和网球9个大项目。
《奥林匹克宪章》明确提出,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社会的发展”。
概括地说,奥林匹克宗旨是“和平、友谊、进步”。
奥林匹克格言亦称奥林匹克座右铭或口号,系奥林匹克运动宗旨之一。
格言“更快、更高、更强”是顾拜旦一位密友迪东于1895年提出的。
顾拜旦:发起现代奥运会的思想原点是为了改革教育这几天收集了一些关于顾拜旦的资料,根据他的事迹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位大佬的路是一步一步趟出来的,是脚踏实地干出来的;而思想上是随着境界的开阔一个台阶一个台阶悟出来的。
1、顾拜旦1863年诞生于法国巴黎一个信仰天主教的贵族家庭。
2、从少年时代,他就对体育有了广泛的兴趣,喜爱拳击、划船、击剑和骑马等项运动。
3、人学后,他对文史课程有浓厚的兴趣,涉猎了古希腊的灿烂文化。
4、顾拜旦中学毕业后,他先人军事学院就读,继而攻读教育。
为求深造,他又前往英国留学。
5、他潜心研究了英国教育史。
18世纪英国儿童教育家汤姆士·阿诺特说:运动是青年自我教育的一种活动。
这句名言在顾拜旦的心灵中,诱发起致力于体育教育的火花。
6、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利,他深感痛心,希望通过改革教育,增强民众体质,振兴法国。
他希望在法国各学校中也能设置体育课,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思想和刻苦锻炼、强健体魄的精神。
7、1875年至1881年间,在欧洲考古工作者们的努力下,古代奥运会的遗址不断被挖掘出来了,且每年都迅速地公布挖掘的结果。
顾拜旦写道:“德国人发掘了奥林匹亚的遗址,可是法兰西为什么不能着手恢复她古代光荣的历史呢?”8、1887年,他作了《法国和英国中等教育制度对比》的报告,对英国将户外竞技游戏纳人教育内容给予很高评价,主张在法国学生中也开展竞技游戏,并以体育为重点来改革教育。
9、1888年顾拜旦就任法国学校体育训练筹备委员会秘书长。
5月,顾拜旦针对学生因学业过重而过分劳累的问题提出:“惟一解决的办法是让孩子们游戏。
”《奥林匹克精神》是顾拜旦1919年4月在瑞士洛桑庆祝奥林匹克运动恢复25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在演说中他阐释了“敲响重开奥林匹克时代钟声的原因”:他不满“青少年往往为陈旧、复杂的教学方法,愚蠢和严厉相交替的说教以及拙劣肤浅的哲学所束缚而失去平衡的现状,希望通过复兴奥运会来改变传统教育方法与内容,从而促进青少年全面、均衡、协调地发展。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与发展简介摘要: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除了宗教这一古老的社会文化现象外,奥林匹克运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历史最为悠久的社会文化现象。
本文将简略介绍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和发展史,让我们共同领略这灿烂文化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奥林匹克起源发展历程引言: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它包括夏奥会、冬奥会、残奥会、青奥会和特奥会。
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包含多种体育运动项目的国际性运动会,每四年举行一次。
奥林匹克运动会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公元前776年),因举办地在奥林匹亚而得名。
19世纪末由法国的顾拜旦男爵创立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从1896年开始奥林匹克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次(曾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中断过三次,分别是在公元1916、1940和1944年),会期不超过16天。
由于1924年开始设立了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因此奥林匹克运动会习惯上又称为“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奥林匹克运动会现在已经成为了和平与友谊的象征。
奥运的精神是世代相传的,永不停息的。
正文:奥林匹克运动会源于古希腊南部一个叫奥林匹亚的地方,当时人们为了庆祝丰收,创办了古代奥运会古希腊有200多个大大小小的城邦(国家)。
在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西南部的伊利斯城邦,有一个名叫奥林匹亚的小地方,溪流潺潺,林木葱茏,看上去与希腊别的地方没有什么不同。
但是在古希腊,奥林匹亚的大名,就像今天的宗教圣地耶路撒冷一样,无人不知。
奥林匹亚有这般赫赫名声,完全是因为那里举办过古奥运会。
古希腊奥运会是何时和如何产生的,已不可考,但是从希腊这个神话王国留传下来的一些传说中,依然可以看到一些蛛丝马迹。
关于奥运会的起源主要有3个神话传说。
第1个传说是,宙斯的父亲克罗诺斯想把王位传给宙斯,为了考验儿子的能力,决定与宙斯进行摔跤比赛,如果宙斯获胜,便可继承王位。
结果克罗诺斯不敌宙斯,败在儿子手下。
宙斯接过万神之首的王冠后,在奥林匹亚举行了盛大的庆典活动,其中也有竞技比赛,这就是最初的古代奥运会。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历史演变与现代价值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一体育盛事不仅是运动员展示竞技才能的舞台,更是历史长河中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
从古至今,奥林匹克运动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现代价值亦日益凸显,成为全球文化交流与国际友谊的重要桥梁。
追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古希腊时期的奥林匹亚祭典是其最早的形态。
那是一个体育与宗教结合的节日,诗人们歌颂英雄,运动员在神前竞技。
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古代奥运会在公元393年因种种原因而没落。
直到19世纪末,法国教育家顾拜旦倡议复兴奥运,XXXX年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雅典举行,开启了奥林匹克运动新的篇章。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设立之初仅有少数国家的少数运动员参加,而今,它已发展成为一个涵盖夏季、冬季多个项目,汇聚世界各地成千上万名运动员的全球性体育盛事。
随着项目的增加和参与国家的广泛,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已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体育赛事之一。
奥林匹克精神——“更快、更高、更强”的格言,以及“更团结、更干净、更美观”的倡导,体现了对体育运动极致追求的同时,也强调了公平竞争与多元包容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奥林匹克运动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竞赛,更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现代价值远不止于体育领域。
在经济层面,举办奥运会可带动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促进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在社会文化层面,它增进了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推动了全球文化的多样性与融合;在科技层面,为追求更好的运动成绩,不断有新技术被开发和应用,促进了科技创新。
奥林匹克运动会如同一棵茁壮成长的大树,根植于古老的希腊文明,枝繁叶茂于现代社会的各个角落。
它是人类对于体育极限的探索,对于和平共处的追求,更是人类文化精粹的集中展现。
在未来,奥林匹克运动会仍将持续其历史演变,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姿态,继续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和谐贡献力量。
生平简介皮埃尔〃德〃顾拜旦(Pierre De Coubertin) 1863年1月1日出生于法国巴黎的一个贵族家庭,是法国著名教育家、国际体育活动家、教育学家和历史学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起人。
1896年至1925年,他曾任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并设计了奥运会会徽、奥运会会旗。
由于他对奥林匹克不朽的功绩被誉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
他承袭了男爵头衔。
他在家排行第4,也是最小的孩子。
1471年,他的一位先祖得到了国王路易十一授予的贵族称号。
他的父亲夏尔〃德〃顾拜旦是个颇有名气的水彩画家。
他的母亲玛丽也是贵族后裔。
顾拜旦从他父母处继承了大笔的遗产。
1896年至1925年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他终生倡导奥林匹克精神。
个人名言 1.一个民族,老当益壮的人多,那个民族一定强;一个民族,未老先衰的人多,那个民族一定弱。
2.对人生而言,重要的决不是凯旋,而是战斗。
3.重要的不是取胜,而是参与。
4.奥林匹克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战斗。
5.体育就是和平。
6.参与比取胜更重要.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1888年5月,顾拜旦针对学生“学业过劳”,提出“唯一解决的办法是叫孩子们游戏”。
1889年5月,他利用万国博览会召开体育会议和学生运动会。
1892年,他呼吁复兴奥林匹克运动。
之后于1894年6月成立了奥林匹克委员会,并于1896年在雅典召开了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现在奥林匹克已成为世界规模的体育盛会,他倡导的奥林匹克精神传遍了全球。
由于他对奥林匹克不朽的功绩,被誉为“奥林匹克之父”。
皮埃尔〃德〃顾拜旦,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起人,终生倡导奥林匹克精神,1896年至1925年任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也是奥林匹克会徽、奥林匹克会旗的设计者。
顾拜旦不仅是世界著名的国际体育活动家,同时也是卓有成就的教育学家和历史学家。
第二届国际奥委会主席勒巴龙〃皮埃尔〃顾拜旦的故居在法国的诺曼底省的米尔维勒城堡,古堡的门口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现代奥运之父、教育家、历史学家皮埃尔〃顾拜旦:1863—1937大事记1863年出生于法国;1894年-1896年担任国际奥委会秘书长;1894年-1925年任国际奥委会委员;1896年-1925年出任国际奥委会第二任主席;1925 年以国际奥委会荣誉主席身份退休;1937年于日内瓦过世。
八年级语文下册《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知识点及同步练习【知识点】一、作者简介顾拜旦(1863—1937),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被誉为“奥林匹克之父”。
二、故事背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从创办到1912年举行第5届奥运会前夕,暴露出了不少弊端。
仅以1908年在伦敦举行的第4届奥运会为例,由于英国裁判偏袒本国选手引起其他国家选手,特别是美国选手的不满,致使美国选手弃权罢赛以示抗议。
这类事情在顾拜旦看来显然都是完全违背了他所提倡的奥林匹克思想的。
这使他深感忧虑不安,他敏锐地看到了当时社会出现的一些不利于体育健康发展的潜在危机。
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定于1916年在柏林举办的第6届奥运会被迫取消。
致使顾拜旦对奥林匹克精神做了更深入的思考,于是他作此演说以重申奥林匹克精神。
三、理解词义1.萦绕:萦回。
2.襁褓: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
3.指摘:挑出错误,加以批评。
4.枷锁:比喻束缚人的观念、制度等。
5.奠定:使稳固;使安定。
6.行将就木:快要进棺材了。
指人临近死亡。
木,指棺材。
7.乌托邦:泛指不能实现的愿望、计划等。
8.分崩离析:形容集团、国家等分裂瓦解。
9.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10.自圆其说:使自己的论断或谎话没有破绽。
四、课文分段第一部分(①):回顾5年前的盛会和5年间的形式,展望奥林匹克精神的前景。
第二部分(②—④):写新时代奥林匹克精神实质的内涵是自信与平和,并将奥林匹克主义与一般的体育运动进行对比。
第三部分(⑤—⑦):写重启奥林匹克时代的必要性,并阐述奥林匹克精神,及其对于全新世界的重要性。
第四部分(⑧—⑩):写这次庆祝活动的意义。
畅想美好前景,坚信奥林匹克精神必如阳光普照大地,带来沉甸甸的收获。
五、问题归纳1.第①段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反衬。
通过阐述1914至1919这五年间“世界分崩离析”的事实,反衬出奥林匹克主义“没有成为这场浩劫的牺牲品”所表现出的无所畏惧、无可指摘的魅力,和它将呈现出的更开阔的视野和即将扮演的崭新角色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