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与密度提高(讲义)
- 格式:doc
- 大小:135.00 KB
- 文档页数:8
课标定位一、考点突破1. 理解密度的计算公式,会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2. 知道物理计算题的解题步骤及格式。
二、重难点提示密度的简单计算。
考点精讲密度计算公式:mVρ=;三个物理量中,只要知道其中的任意两个,就能够求出第三个。
(其中水的密度一般认为是已知的) 1. 鉴别物质测出物体的质量m 和体积V ,求出其密度,对照密度表就可判断出该物质是什么。
2. 求物体的质量测出体积V ,查出密度ρ,用m =ρV 可求出物体质量。
3. 求物体的体积知道物体的质量,查出密度ρ,用ρm V =可求出物体体积。
4. 水结冰以后的变化实验探究:在家里用冰箱冻一个冰块,观察、比较结冰前水的体积和结成的冰的体积,你有什么发现?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水结冰以后,冰胀到了盒沿上面,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大了。
【方法指导】在利用密度公式进行相关计算时,要明确各物理量之间的数学关系,要把各物理量的单位统一。
水结成冰或冰熔化成水的现象我们经常见到,在分析水和冰体积、密度的变化时,要立足质量不变这一关键,还要根据密度公式进行相应分析才可判断。
【随堂练习】一块冰化成水后( )A. 密度不变,质量变小B. 密度变大,质量不变C. 密度变小,质量不变D. 密度变小,质量变大思路分析:密度和质量有着密切联系,但它们却有不同的意义。
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质量是描述“物体”性质的物理量。
一块冰化成水只是状态变化了,其质量是不变的。
因此选项A 、D 可以排除。
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描述“物质”属性的物理量。
冰的密度是0.9×103kg/m 3,水的密度是1.0×103kg/m 3.,因此冰化成了水,密度是变大了,选项C 也可以排除。
答案:B典例精析例题1 (求密度)一质量为54g,体积为20cm3的金属块,它的密度是多少kg/m3?当截去5cm3后,剩下的金属块密度又为多少?思路分析和答案:解:(1)金属块的密度:ρ=mV=5420gcm=2.7g/cm3=2.7×103kg/m3;(2)∵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剩下的金属块密度仍为2.7×103kg/m3.答:金属块的密度为2.7×103kg/m3,截去5cm3后剩下的金属块密度为2.7×103kg/m3。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物质的密度【知识点分析】1.定义: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密度的计算:密度=质量/体积3.密度的公式:ρ=m V,ρ表示密度,m 表示质量,V 表示体积。
4.单位:千克每立方米,符号是kg/m 3;或克每立方厘米,符号是g /cm 3;换算关系: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5. 注意:(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2)固体、液体用去一部分后,质量和体积同比例变化,密度不变;(3)气体具有充满整个空间的性质,用去一部分后体积不变。
因此,密闭容器内的气体用掉一部分后密度变小。
6.相关计算:⎩⎪⎨⎪⎧(1)已知质量与体积,求密度ρ= m /V (2)已知密度与体积,求质量m = ρV (3)已知密度与质量,求体积V = m /ρ(1)计算质量:对于一些质量太大,无法用仪器直接测出的物体,可以通过查得或测得该物体的密度和体积;然后利用公式m =ρV 求解质量。
(2)计算体积:对于一些不便直接测量体积的物体,可以先测出其质量,然后从密度表查出该物质的密度,然后利用公式V =m/ρ求解体积。
(3)检验物质:由于只通过密度鉴别物质并不完全可靠,因此要想知道一个物体到底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还要根据其他一些特性1.测固体(如形状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②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 1; ③将石块放入量筒中,读出水面到达刻度V 2;④石块的密度:ρ=m V =mV 2-V 1。
2.测量液体(如盐水)的密度: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②将部分盐水倒入量筒,测出盐水的体积V;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④计算液体密度:ρ=mV=m1-m2V。
【例题分析】一、选择题1.我国自主研发的C919大型商用客机采用了极轻的新型复合材料。
“极轻”反映了这种材料的()A.弹性小B.密度小C.导电性能差D.导热性能差【答案】B【解析】“极轻”是指体积一定时,材料的质量小,反映了这种材料的密度小,与材料的质量、硬度、弹性无关,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第六章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课程导入】农民播种时必须选用结实饱满的种子,用什么方法可以既快又可靠地选出良种?【新知讲解】※知识点一:密度与温度1.物体通常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即温度升高时,体积变大;温度降低时,体积变小,而质量不变,根据密度公式可知,温度升高时,物质的密度通常变小,温度降低时,物质的密度通常变大.气体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2.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水的这种特性叫做水的反常膨胀.水在4℃时密度最大.3.在室温下,吹鼓两个气球.分别把它们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和炉火附近.过一会儿,你会发现什么现象?答:放在冷藏室的气球变小了,放在炉火旁的气球变大了.(热胀冷缩)4.按图做一个纸风车,如果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附近,风车能转动起来.是什么推动了风车?答: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膨胀后,密度将会变小.空气在受热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形成风,推动风车转动.5.日常生活中气体、液体、固体的密度受温度影响一样吗?答:气体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固体、液体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想一想在我国的北方,冬天对自来水管的保护十分重要.如果保护不好,使水管里的水结了冰,不仅影响正常生活用水,有时还会把水管冻裂,造成送水设备的损坏.那么,自来水管为什么会被冻裂?水遵循“热胀冷缩”规律吗?1 m3的水凝结成冰后的体积多大?(冰的密度为0.9×103kg/ m3) 1 m3的水的质量为m=1.0×103kg/ m3×1 m3=1 000 kg;1 m3的水凝结成冰后的体积为V=mρ=1 000 kg / 0.9×103kg/ m3≈ 1.1 m3.6.由此得出一定质量的水结冰后体积有何变化?答:一定质量的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大.事实表明:4 ℃的水密度最大.随着温度的升高和降低,密度都越来越小.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人们把水的这个特性叫做水的反常膨胀.启发:水的反常膨胀对冬季水中的生物有什么意义呢?在严寒的冬天,河面封冻,较深的河底却能保持4 ℃的水温,鱼儿仍然可以自由自在地游动.※例题【例1】下列能影响物质密度大小的因素是()A.质量B.体积C.温度D.形状【答案】C2.一般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当物体受热膨胀时,它的密度( C)§知识小结※知识点二:密度与物质鉴别你知道密度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吗?1.利用密度鉴别戒指、矿石等物质.2.(1)扬场分拣饱满的麦粒、草屑.(2)盐水选种.(原理:利用密度不同,饱满的种子密度较大,会下沉,不饱满的种子密度较小,会悬浮或者漂起来)3.鉴别牛奶的密度、酒浓度.4.产品包装中采用密度小的泡沫塑料作填充物.5.空心类问题判断物体是实心还是空心和求算空心部分体积两种情况.判断空心还是实心,可选用比较密度、比较体积、比较质量的三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方法,求算空心部分体积时则必须求材料的体积,即V空=V-V材.6.如何鉴别一只戒指是不是纯金做成的?答:从密度表可以看出,各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密度是不同的.只要测出了戒指的密度,再与密度表中金的密度进行比较就可鉴别戒指是不是纯金做成的.7.如何测戒指的密度?答:测戒指的密度时,可用天平测质量,用量筒测体积,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出密度.※例题【例1】小明为了检验运动会中获得的铜牌是否是由纯铜制成的,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A.测铜牌的质量B.测铜牌的体积C.观察铜牌的颜色D.测铜牌的密度【答案】DA.盐水B.水C.酒精D.无法判断3.小明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专题08质量与密度第一部分基础练习一、选择题1.一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A.将它熔化成铁水;B.将它轧成薄铁片;C.将它切掉一个角;D.将它从地球运到月球2。
下列事例中,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由热变冷的铝锅;B.烧杯中正在沸腾的水;C.铁球被压成铁饼;D.从地球带到太空的食品3.下列有关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A.称量前,应调节平衡螺母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B.称量前,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C.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D.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左盘加砝码4。
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A。
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C。
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D。
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1:45。
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物质的密度比水大;B。
体积为50cm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35g;C。
质量为25g的甲物质的体积为30cm3;D.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6。
有四个容量均为200ml的瓶子,分别装满酱油、纯水、植物油和酒精,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酱油>ρ纯水>ρ植物油>ρ酒精)().A.纯水;B.酱油;C.酒精;D.植物油7.图中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g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4ºC时,液体密度最小;B。
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C。
1ºC时液体的体积比5ºC时的大;D.由1ºC升高到8ºC,液体体积一直变大8。
阅读图表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常温常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A.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B.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酒精的质量大;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D.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二、填空题9.正确测量物体质量时,盘中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g。
第3节 物质的密度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理解密度的定义,知道不同的物质一般具有不同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能写出密度的定义式,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说出密度的两个单位,能对两个单位进行换算。
3.会用量筒、天平等器材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解读1:概述物质密度的含义和密度所反映的物质属性,常见题型为选择题,难度较小。
解读2:应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使用天平、量筒、刻度尺等常用工具测定固体或液体的密度。
常见题型为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难度适中。
知识点01 密度(一)实验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提出问题:相同体积的铁块和铝块,铁块的质量大。
当铁块的体积增大后,其质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猜想与假设:成正比、成反比或不成比例。
实验设计:①取体积不同的铁块和铝块若干,分别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并记人表中;②分别求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③比较比值,得出结论,验证猜想。
进行实验:①取体积不同的铁块和铝块若干,分别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并记人表中;②用排水法分别测出铁块和铝块的体积;③分别求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并记人表中。
数据记录与处理:物质 实验序号体积/厘米3质量/克 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质量/体积(克/厘米3)铁块 1 10 79 7.9 铁块 2 20 158 7.9 铁块 3 30 237 7.9 铝块 4 10 27 2.7 铝块 5 20 54 2.7 铝块630812.7目标导航知识精讲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恒定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这个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
为了描述这特性,科学中引人了“密度"这概念。
(二)密度的概念,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字母ρ表示。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三)密度的公式ρ=m/V公式中的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ρ表示密度,公式表示的意义是某种物质的密度等于该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此式是物质密度大小的计算式。
一、密度1、密度定义:.●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是不变的。
(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1、密度的公式:m ρ= —-- (公式变形: m=ρv v=m / ρ)vρ表示密度, m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单位:米3或厘米3)●水银的密度为13.6×103千克/米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米3的水银的质量是13.6×103千克,3、.密度的单位:(1)密度的单位:千克/米3 或克/厘米3,(2)两者的关系: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1kg/m3=1×10 -3g/cm3(3) 水的密度:1×103千克/米3或1克/厘米3(4)单位转化:: 1毫升 = 1cm3= 1×10-6 m3 1吨=1000千克=1×106克1毫升= 1×10-3升 1升=10 -3 m34、密度的测量(1)测量原理:ρ=m/v(2)测量步骤:①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②用量筒或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③计算5、密度知识的应用:(1) 在密度公式中,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即可求得第三个量。
(2) 可用于鉴别物质的种类。
3、密度30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B、同种物质,体积越小,密度越大C、同种物质,质量越大,密度越大D、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6.将一瓶水倒掉一些后,对剩余部分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C.质量变小,密度不变D.质量变小,密度变大13.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它的()A.质量不断减少,密度不变 B.质量不断减少,密度也减小C.质量不变,密度也不变 D.质量不变,密度减小7.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装有同样多的水,把质量相同的铝块、铜块、铁块(ρ铜>ρ铁>ρ铝),分别放在三个杯子里,水面升高最多的是(水未满出)()A.放铝块杯子 B.放铜块杯子 C.放铁块杯子 D.无法比较8.某钢瓶中装有氧气,瓶内气体密度为8千克/米3,在一次急救中用去了其中的3/4,则剩余气体的密度为()A.2千克/米3 B.4千克/米3 C.6千克/米3 D.8千克/米39.平常说“铁比木头重”,其实际含义是指()A.铁的质量比木头大 B.铁的体积比木头小 C.铁的密度比木头大D.铁的重力比木头大10.甲、乙两个物体均匀的实心的正方体,它们的边长之比为1:2,质量之比是1:2,则它们密度之比是()A.1:2 B.2:1 C.1:4 D.4:111.一个只能装500克水的玻璃瓶,装满水后质量为750克,改装密度为0.8×103千克/米3的酒精,则装满酒精后总质量为()A.650克 B.750克 C.850克 D.875克3、测量小石头的密度时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量筒B、天平C、酒精灯D、细线14.在做“测盐水的密度”的实验中,有下列步骤(1)用托盘天平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2)将盐水倒一部分到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体积(3)用托盘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4)计算出盐水的密度值上述步骤合理顺序是()A.(1)(2)(3)(4) B.(4)(1)(2)(3) C.(2)(1)(3)(4) D.(3)(1)(2)(4)一、密度公式与单位的灵活运用1、一物体质量为5千克,体积为20立方厘米,求物体的密度?2、一物体质量为500克,密度为2×103千克/立方米,求物体的体积?3、一物体体积为500立方厘米,密度为2×103千克/立方米,求物体的质量?二、密度公式的理解应用1、同种材料制成的甲和乙两球体积之比为3:2,则甲、乙两球的密度之比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质量与密度》第1节质量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一、质量及其特性: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字母 m 表示。
2.符号:m;3.单位:千克(kg);(1)基本单位:千克(kg);(2)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微克(μg)等;1kg=1000g=103g=106mg=109μg 1t=1000kg1斤=500g=0.5kg4.特点: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1)它不随物体的位置、状态、温度、形状而改变;(2)1kg的冰融化成水后质量是1kg;1kg铁与1kg棉花的质量一样多。
5.生活中常见的质量:(1)一个鸡蛋:50g;(2)中学生:50~60kg;(3)物理教材:200g;(4)一头大象:6t;【例题1】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壤返回地球,经地面工作人员测量,此次带回地球的月壤样品质量共1731g,与在月球上相比,这些样品的质量( )A.没变 B.变大 C.变小 D.无法比较【答案】A【解析】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温度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将月壤样品从月球带回地球是位置变了,但样品中所含月壤的多少没有改变,所以其质量不会改变。
故选:A。
【变式1】乒乓球不慎被挤扁但无破损,则球内的气体( )A.质量不变 B.体积不变 C.密度不变 D.压强减小【答案】A【解析】解: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质量不变,体积变小,故密度变大,压强变大,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例题2】将地球上的物体带到太空中,它所含物质的多少 (选填“有”或“没有”)改变,所以其质量 (选填“有”或“没有”)变化。
质量不会随物体的形状、物态、 的变化而改变。
【答案】没有;没有;位置。
【解析】解:A、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本身的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如果只是改变了形状、状态、位置则不会发生改变。
中考物理复习讲义之基础知识归纳与题型训练第2节 质量与密度一、物质的质量1.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的大小与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等无关;物理量符号:m ;单位:kg 、t 、g 、mg 。
1t=103kg, 1kg=103g, 1g=103mg.2.常见质量数据:成年人50-70kg ,一个鸡蛋50g (5×10-2 kg ),教室空气200-300kg ,科学课本200g ,一枚硬币 (1元)6g (6×10-3 kg ),一枚大头针约80mg(8.0×10-5 kg ) 一个苹果约 150g (1.5×10-1 kg ) 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3.质量的测量(1)测量工具:生活中: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 计算出物体质量。
(2)原理:杠杆原理(杠杆平衡条件)(3)天平测量质量的步骤: ①观察天平的称量和标尺上的分度值;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②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归零),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线处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这时横梁平衡)。
③把物体放到左盘,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横梁平衡。
添加砝码从估计称量物的最大值加起,逐步减小;④读数: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刻度值(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提醒要点】①要正确认识天平的称量和感量。
天平的最大称量(即量程)是天平能够称的最大质量。
感量(即分度值)是指天平能分辨的最小质量,它表示天平的灵敏程度。
②天平的调节技巧:在调节天平平衡时,不管怎样,天平左、右两边的平衡螺母都向更高的托盘这边移动。
③称量时添加砝码的原则:在估计了被测物体的质量后,应先加大砝码后加小砝码,即按“先大后小”的顺序加砝码。
④天平平衡的标志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静态平衡,一种是动态平衡。
一,同体积问题1.一个瓶子能盛1千克水,用这个瓶子能盛多少千克酒精(ρ酒精=0.8g/cm3)?2.有一只玻璃瓶,它的质量为0.1kg,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4kg,用此瓶装另一种液体,瓶和液体的质量为0.64,求这种液体的密度?3.假设氧气瓶内储满9kg的氧气,钢瓶容积为0.3m3,今用去一半,则钢瓶内剩下的氧气密度为多少?4.一空杯装满水的总质量为500克,把一小物块放入水中,水溢出后,杯的总质量为800克,最后把物块取出后,杯的总质量为200克,求此物块的密度是多少?5.一个空瓶的质量为200g,装满水称,瓶和水的总质量是700g,将瓶里的水倒出,先在瓶内装一些金属颗粒,称出瓶和金属的总质量为878g,然后将瓶内装满水,称出瓶、水和金属总质量为1318g,求瓶内金属的密度多大?二,同质量问题6.质量为9千克的冰块,密度为0.9x103千克每立方米(1).求冰块的体积。
(2),若冰块吸热后,由3立方分米的冰熔化成水,求水的质量。
7.学校安装电路需要用铜线,现手头有一卷铜线,其质量是178千克,横截面积是2.5平方毫米,这卷铜线的长度是多少米?(ρ铜=8.9x103千克/米3)8.在一块表面积为6平方米的铁件上镀铜后,铁件的质量增加了1.068千克,求所镀铜的厚度(ρ铜=8.9x103千克/米3)三.空心与混合问题9.有一质量为5.4千克的铝球,体积为3000厘米3,试求这个铝球是实心还是空心?如果是空心,则空心部分体积多大?如果给空心部分灌满水,则球的总质量是多大?(ρ铝=2.7x103千克/米3)10.老板派小姚去订购酒精,合同上要求酒精的密度小于或者是等于0.82g/cm3就算达标,小姚在抽样检查时,取酒精样本500ml,称得的质量是420g。
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小姚的结论是(A.达标B.不达标,含水太多)你认为小姚该怎么办?(ρ酒精=0.8x103kg/m3、ρ水=1.0x103kg/m3)11.用盐水选种,要求盐水的密度是1.1x103kg/m3,现在配制了0.5dm3的盐水,称得盐水的质量是0.6kg。
初中物理自主招生讲义20密度、密度公式、设计实验测密度1.密度及其特性【知识点的认识】(1)密度: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2)单位:密度的国际单位是kg/m3,读作千克每立方米。
常用单位还有g/cm3,读作克每立方厘米。
(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随物质的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变化。
同一种物质的密度是一个确定的值,不同物质的密度通常是不同的,因此可用来鉴别物质,如水的密度为ρ水=1.0×103kg/m3【命题方向】密度的定义,密度性质是命题的方向。
例1:下列实际应用中,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的是()A.用纳米薄层和纳米点制造存储器等纳米电子器件B.用热值较高的燃料给火箭提供动力C.用塑料泡沫做电影场景中倒塌的“墙壁”D.用熔点较低的酒精制成能测量较低温度的寒暑表例2: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枳成反比B.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C.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D.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解题方法点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的含义:(1)每种物质都有它确定的密度,对f 同种物质来说,密度是不变的,而它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例如对于铝制品来说,不论它体积多大,质量多少,单位体积的铝的质量都是不变的。
(2)不同的物质,其密度一般不同,平时习惯卜讲“水比油重”就是指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水的质量大于油的质量。
(3)密度与该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运动状态等无关。
但注意密度与温度是密切相关的,由于一般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由公式ρ=可知,当温度升高时,物体的质量不变,其体积变大(特殊情况除外),则其密度相应减小。
反之,温度下降时其密度增大。
一.密度及其特性(共7小题)1.随着全球“温室效应”的加剧,请你想象一下,假如“大气的密度变为现在的2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无法在大气中传播B.吸盘挂衣钩不容易吸附在墙壁上C.氢气球无法升入空中D.托里拆利实验中的水银柱高度会增加2.下列关于图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甲表明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B.图乙表示物体在AB和BC段做不同的匀速运动C.图丙表示物体在DE和EF段做不同的变速运动D.图丁表示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情况3.已知水在4℃以上时热胀冷缩(即温度升高,其体积膨胀),在0℃~4℃之间是热缩冷胀(即水在0℃~4℃之间反常膨胀).则将0℃的水加热到10℃的过程中,水的密度()A.持续增大B.持续减小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4.学生使用的橡皮,用过一段时间后,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形状B.密度C.质量D.体积5.小明同学感到有些口渴,不到一节课的时间,一瓶矿泉水就喝掉了一半。
质量与密度提高【学习目标】1、理解质量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2、理解密度的概念,能够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够解释生活实际中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3、掌握密度的测量方法。
【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要点诠释:1、单位:国际单位:kg ,常用单位:t、g、mg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一个苹果约150g一头大象约6t一只鸡约2kg2、质量的理解: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3、测量:要点二、密度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要点诠释:1、公式:变形:2、单位:国际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
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1kg/m3=10-3g/cm3。
水的密度为1.0×103kg/m3,其物理意义为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3、理解密度公式: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不变,m与V成正比;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与密度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与密度成正比。
4、图象:如图所示:甲>乙5、测体积——量筒(量杯)⑴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⑵使用方法:“看”:单位:毫升(ml)、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水平台上。
“读”:量筒里的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要点三、密度的测量及应用1、测固体的密度: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
2、测液体密度:⑴原理:ρ=m/V⑵方法:①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④得出液体的密度ρ=(m1-m2)/V。
3、密度的应用:⑴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⑵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ρV可以算出它的质量。
⑶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V=m/ρ可以算出它的体积。
⑷判断空心实心。
【巩固练习】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B.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C.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9、一个物体的质量是300g,这个物体可能是()A.一张课桌B.一本书C.一支铅笔D.一个学生10、影视中拍摄房屋倒塌砸伤人的镜头时,常选用泡沫塑料做道具,这是因为泡沫塑料()A.不导电B.体积大C.不导热D.密度小11、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0”刻度线上C.称量时右盘应放置待称量的物体,左盘放置砝码D.观察到指针在正中刻度线或在做左右幅度相等的摆动,可认为天平横梁已平衡12、(2011潍坊)社会上食品造假事件时有发生。
小明的奶奶从自由市场上购买了一箱牛奶,小明想知道牛奶是否掺水。
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牛奶中掺水后,掺水含量与牛奶密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小明取AC.掺水含量20%—30%D.掺水含量30%以上13、球雕艺术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价瑰宝。
球雕是经过钻磨、镂空、雕刻等工序加工而成的,如图所示。
球体在加工过程中,以下物理量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体积B.密度C.质量D.重力14、一个质量为0.25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kg,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A.1.0×103kg/m3B.1.16×103kg/m3C.1.75×103kg/m3D.1.2×103kg/m315、若调节天平平衡时,游码未放到零刻线,就将横梁调平,再用这架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测量值比物体的实际质量值()A.偏大B.偏小C.相等D.无法判断三、实验探究题16、给你一台已调好的天平(带砝码)、一个盛有一定体积水的烧杯和滴管,只用这些器材测量一堆金属颗粒的密度。
要求写出实验步骤和计算金属颗粒密度的数学表达式。
17、在“使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植物油密度”的实验中:(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该把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才能使天平平衡;(2)小明测量植物油密度时,按下列顺序进行了操作: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②向烧杯中倒入适量植物油,测出烧杯与植物油的总质量m2;③将烧杯中植物油倒入量筒中,测出植物油的体积V;④计算出植物油的密度ρ,下表是小明设计的记录数据表格,请根据下图将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
(3)在测量的过程中,小明把盛植物油的烧杯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当把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接下来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直到天平再次平衡。
物理量空烧杯的质量m1/g烧杯与植物油的总质量m2/g植物油的体积V/cm3植物油的密度ρ/(kg·m-3)测量值15 20 小的实验方案并写出植物油密度的最后表达式。
四、综合题33铁(1)该小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写出依据。
(2)若小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19、一个杯子装满水后,总质量是200g,将一石块放入杯中总质量增加了15g,再将石块取出,此时杯子的总质量为190g,求石块的密度。
20、公元前二百多年,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曾为国王鉴定过一顶王冠,看它是否是纯金制成的.他把质量为350g的王冠沉没在水中时,有22.5cm3的水被排出,那么能鉴定出这顶王冠是纯金制成的吗?为什么?如果后来制作王冠的人承认了,他在制作时掺进了白银,那么计算一下他在王冠里掺进了多少白银?(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答案与解析】1、【答案】400【解析】先算出水的体积,由于酒精和水的体积相同,所以用酒精的密度乘以这个体积值即可。
2、【答案】密度体积质量【解析】一定质量的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由于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体积变大。
3、【答案】m金>m银>m铜135.6【解析】三种奖牌各部分的体积、形状完全相同,ρ金>ρ银>ρ铜,根据公式m=ρV可知m金>m 银>m铜4、【答案】C8×103kg/m3【解析】A、B、C是三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其中实心球的密度是相等的,所以只要求出这几个球的密度加以比较,密度小的即为空心的。
5、【答案】克毫升 1.1×103kg/m36、【答案】1/4,1/27、【答案】2.7×103kg/m3相等【解析】放入装有80mL水的量筒中,水面升到90mL,说明石块的体积是10ml=10cm3,根据密度公式可计算出其密度。
8、【答案】D【解析】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实际上当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增大几倍,而比值,即单位体积的质量不改变;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因此,选项A、B、C都是错误的。
而选项D符合对这一特性的描述。
9、【答案】B【解析】一张课桌的质量大约10千克;一本书大约300g;一支铅笔的质量大约十几克;一个学生的质量大约50kg。
10、【答案】D【解析】影视中拍摄房屋倒塌砸伤人的镜头时,常选用泡沫塑料做道具,这是因为泡沫塑料密度小,同样体积的情况下质量小,砸到身上对演员的伤害小。
11、【答案】C【解析】称量物体时左盘应放置待称量的物体,右盘放置砝码,故选项C错误。
12、【答案】C【解析】计算出牛奶样品的密度,与表中不同掺水量的牛奶密度相比较,就可以确定牛奶是否掺水,或掺水的比例了。
根据公式,计算出牛奶样品的密度。
对照表中数据可知,这种牛奶的密度正好介于掺水含量20%和30%的牛奶之间。
13、【答案】B【解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质量、体积等因素无关,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是不相同的,同种物质的密度则是相同的。
球雕在加工的过程中,变化的是质量和体积,密度是不会改变的,故选B。
14、【答案】D15、【答案】A16、【答案与解析】主要步骤:(1)取出一些金属颗粒,测出它们质量m1,把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2)测出烧杯和水的质量m2,并标记此时水面的位置;把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3)将质量为m1的金属颗粒慢慢放回盛水的烧杯中,用滴管从烧杯中向外吸水,使水面回到标注的位置,测出此时烧杯、杯中水和金属颗粒总质量m3,把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4)利用公式1123m mV m m mρρ==+-金金水金和测量数据,计算出金属颗粒的密度ρ金,把计算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17、(1)右;(2)33.40.92×103;(3)取下最小砝码,移动游码;(4)测量体积和测量质量用同一个容器会更精确ρ=m/V18、【答案与解析】(1)ρ=m/V=79g/(75-60)㎝3=5.3×103kg/m3,因为 5.3<7.9,所以此小铁球是空心的,(2)3379107.9/m gV cmg cmρ===,75㎝3-60㎝3-10㎝3=5㎝3,所以空心部分的体积是5㎝3。
19、【答案与解析】m石=200g+15g-190g=25g,33200190=101/m g gV V cmg cmρ-===水石水水,ρ石=m石/V石=25g/10㎝3=2.5×103kg/m3,所以石块的密度是2.5×103kg/m3。
20、【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