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项目工程复习材料重要材料
- 格式:doc
- 大小:24.77 KB
- 文档页数:11
道路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到多种材料的使用。
本文将对道路工程施工中常用的几种主要材料进行介绍。
一、沥青材料沥青是道路工程施工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材料。
它是由原油经过提炼、加工而成的黑色黏稠状物质。
沥青具有良好的防水、抗滑、耐磨、抗裂性能,能够适应各种气候条件下的道路使用要求。
在道路工程中,沥青主要用于铺设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沥青碎石路面。
二、混凝土材料混凝土是道路工程施工中使用的重要材料之一。
它是由水泥、砂、石子、水等原材料按一定比例拌和而成的。
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适用于道路、桥梁等工程结构的施工。
在道路工程中,混凝土主要用于铺设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桥梁等结构物。
三、钢材材料钢材是道路工程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材料。
它主要用于道路桥梁的施工,包括主梁、桥面板、支座、墩柱等结构的制作和安装。
钢材还用于道路施工中的临时支架、模板等设施的制作和安装。
四、土工合成材料土工合成材料是近年来在道路工程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材料。
它是由人工合成的聚合物制成,具有加筋、防护、过滤、排水、隔离等功能。
土工合成材料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包括路堤加筋、台背路基填土加筋、过滤与排水、路基防护等。
五、排水材料排水材料是道路工程施工中用于解决水分问题的重要材料。
常用的排水材料有排水板、排水带、排水网格等。
这些材料能够有效地将道路表面的水分排出,保证道路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六、路面标线材料路面标线材料是用于道路标线的材料,包括反光标线涂料、热熔标线涂料、标线带等。
这些材料能够为道路使用者提供清晰、醒目的交通标识,保证道路的安全畅通。
总之,道路工程施工中使用的材料种类繁多,每种材料都有其独特的性能和应用。
了解和掌握这些材料的特性和使用方法,对于保证道路工程的质量、安全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路基路面工程重点复习资料+各章总结路基路面工程一、名词解释1.路基临界高度:不利季节路基处于某种临界状态时(干燥、中温、潮湿)上部土层(路床顶面以下80cm)距地下水位或地面积水水位的最小高度。
2.轮迹横向分布系数:刚性路面设计中,在设计车道上,50cm 宽度范围内所受到的轮迹作用次数与通过该车道横断面的轮迹总作用次数之比。
3.设计弯沉:是根据设计年限内每个车道通过的累计当量轴次、公路等级、面层和基层类型确定的,相当于路面竣工后第一年不利季节,路面在标准轴载100KN 作用下,测得的最大回弹弯沉值。
4.边沟:设置在挖方路基的路肩外侧或低路堤的坡脚外侧,多与路中线平行。
5.疲劳破坏:结构在低于极限强度的荷载应力作用下,随着荷载作用次数的增加而出现的破坏的现象。
6. 路床:路面的基础,是指路面以下80c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承受路面传来的行车荷载,结构上分为上路床(0~30cm)和下路床(30~80cm)。
7. 最佳含水量:路基碾压是或室内击实实验中,对应于某一压实功,土体获得最大干密度时所对应的含水量。
8. 唧泥:水泥混凝土板接缝,裂缝处,基层材料在行车荷载和水的作用下,抗冲刷能力差的细集料被挤出来的现象。
9. 劲度模量:材料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荷载应力与应变的比值。
10. CBR加州承载比:是美国加利福利亚州提出的一种评定土基及路面材料承载能力的指标,采用高质量标准碎石为标准,用对应某一贯入度的土基单位压力P与相应贯入度的标准压力的比值表示CBR值。
11. 路床:路面的基础,是指路面以下80c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承受路面传来的行车荷载,结构上分为上路床(0~30cm)和下路床(30~80cm)。
12. 平均稠度:不利季节实测路床80cm深度以内的平均含水量及路床的液塑限,将土的液限含水量减去平均含水量后除以液塑限含水量之差(塑性指数)。
13. 二灰稳定土:由石灰粉煤灰结合料稳定的粗粒土或细粒土,且强度随龄期的延长而增长的无机稳定材料。
路基路面工程复习资料路基路面工程第一章总论1.路基路面的基本性能:一. 承载能力、二. 稳定性、三. 耐久性、四. 表面平整度、五、表面抗滑性能。
2.影响路基路面稳定性的因素:1)地理条件;2)地质条件;3)气候条件;4)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5)土的类别。
3.我国公路用土依据土的颗粒组成特征,土的塑性指标和土中有机质存在的情况,分为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和特殊土四类,并进一步细分为11种土(见P8)。
4.我国7个一级自然区:I区——北部多年冻土区;II区——东部温润季冻区;III区——黄土高原干湿过渡区;IV区——东南湿热区;V区——西南潮暖区;VI 区——西北干旱区;VII区——青藏高寒区。
5.路基按其干湿状态不同,分为四类:干燥、中湿、潮湿和过湿。
6.在公路勘测设计中,确定路基的干湿类型需要在现场进行勘查,对于原有公路,按不利季节路槽底面以下80cm深度内土的平均稠度确定。
7.干湿类型怎么分类?标准是什么? P188.路面结构按照层位功能的不同,划分为三个层次,即面层、基层和垫层。
9.路面分为四个等级:1)高级路面、2)次高级路面、3)中级路面、4)低级路面。
10.在工程设计中,将路面划分为柔性路面、刚性路面和半刚性路面三类。
第二章行车荷载、环境因素、材料的力学性质1.我国公路与城市道路路面设计规范中均以100KN作为设计标准轴重。
通常认为我国的道路车辆轴限为100KN。
2.对于双轮组车轴,若每一侧的双轮用一个圆表示,称为单圆荷载;如用两个圆表示,则称为双圆荷载。
3.路基工作区:在路基某一深度Za处,当车轮荷载引起的垂直应力σz与路基土自重力引起的垂直应力σB相比所占比例很小,仅为1/10—1/5时,该深度Za 范围内的路基称为路基工作区。
4.用于表征土基承载力的参数指标有土基回弹模量、地基反应模量和加州承载比等。
5.路基的主要病害有:1)路基沉陷;2)边坡滑塌;3)碎落和崩塌; 4)路基沿山坡滑动; 5)不良地质和水文条件造成的路基破坏。
道路工程材料期末重点总结一、介绍道路工程材料是指在道路建设或维护过程中使用的各种物质,包括路基材料、沥青混合料、水泥混合料和辅助材料等。
这些材料不仅对道路的结构和性能起着关键作用,还直接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因此,对道路工程材料的研究和选用至关重要。
二、道路工程材料的分类根据其用途和性质,道路工程材料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路基材料:主要由天然土壤或矿物颗粒组成,用于构建道路的路基层和基底层,具有承载能力和排水性能;2. 沥青混合料:由沥青、矿料和填料按一定配合比混合而成,用于制造柔性路面层,具有较好的弯曲性能和抗水性能;3. 水泥混合料:由水泥、矿料和填料按一定配合比混合而成,用于制造刚性路面层,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4. 辅助材料:包括黏合剂、增稠剂、防腐剂等,用于改善道路工程材料的特性和性能。
三、路基材料1. 路基材料的性质要求:路基材料的主要性能要求是承载能力、抗冻性和排水性。
承载能力是指路基材料能够承受的荷载;抗冻性是指路基材料在低温环境下的抗冻破坏能力;排水性是指路基材料能够有效排水,防止路基内水分的积聚。
2. 常用的路基材料:(1) 天然土壤:天然土壤是指未经改良的现场土壤,包括黏土、砂土和砾石等。
天然土壤可以根据其塑性指数和颗粒分布曲线等指标来进行分类和评价。
(2) 工程填土:工程填土是指通过填筑方式得到的土壤,包括回填土、垫层土、坚实填料和悬浮填料等。
工程填土可以通过加水密实和加冻融循环试验等来评价其稳定性和抗冻性。
3. 路基材料的改良和加固:为了改善路基材料的性能,常常采用物理改良和化学改良的方法。
物理改良包括加固和加水密实,可以通过夯实、振动和加荷方法来实施。
化学改良包括雪融剂和土壤改良剂的使用,可以改变土壤的结构和性质,提高其稳定性和抗冻性。
四、沥青混合料1. 沥青混合料的组成和性能:沥青混合料由沥青、矿料和填料组成,通过混合而成。
沥青是一种黑色的胶状物质,具有粘接性和弹性;矿料是指石子和矿石等坚硬颗粒;填料是指填充物料,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体积稳定性和耐久性。
第1篇一、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是路面工程中最常用的材料,主要由沥青、粗集料、细集料和填料组成。
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良的防水、抗滑、耐磨、耐久等性能。
1. 沥青:沥青是路面工程中的粘结剂,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抗老化、抗裂性能。
常用的沥青有石油沥青、改性沥青等。
2. 粗集料:粗集料包括碎石、砾石、矿渣等,具有良好的骨架作用,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 细集料:细集料包括砂、石粉等,主要起填充作用,提高路面平整度和密实度。
4. 填料:填料通常采用石灰、水泥等,用于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提高其稳定性和耐久性。
二、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抗滑性能优良等特点,适用于高速、重载交通道路。
1. 水泥:水泥是水泥混凝土路面中的主要胶凝材料,常用的水泥有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等。
2. 粗集料:粗集料包括碎石、砾石、矿渣等,用于形成水泥混凝土的骨架结构。
3. 细集料:细集料包括砂、石粉等,用于填充粗集料之间的空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4. 外加剂:外加剂如减水剂、缓凝剂等,可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施工效率。
三、路面基层材料路面基层材料主要用于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常用的基层材料有:1. 石灰稳定土:石灰稳定土具有较好的水稳定性、抗裂性和耐久性。
2. 水泥稳定土:水泥稳定土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抗裂性能优良等特点。
3. 级配碎石:级配碎石具有较好的水稳定性、抗滑性能和耐久性。
四、路面面层材料路面面层材料主要用于提高路面的防水、抗滑、耐磨等性能,常用的面层材料有:1. 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防水、抗滑、耐磨、耐久等性能。
2. 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抗滑性能优良等特点。
3. 沥青玛蹄脂碎石(SMA):SMA路面具有优异的抗滑、耐磨、耐久等性能。
总之,路面工程施工材料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工程特点、交通荷载和环境条件,以确保工程质量、延长使用寿命和提升路面性能。
第1篇公路工程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材料的选择与使用直接关系到公路工程的质量、安全、环保和耐久性。
以下是公路工程中常用的主要施工材料:一、路基材料1. 土石材料:路基填筑主要采用土石材料,如砂砾土、碎石土、黏土等。
这些材料应具备一定的强度、稳定性和透水性。
2. 混凝土:路基施工中,混凝土用于修建排水沟、涵洞、挡墙等结构。
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3. 沥青:沥青用于修建路面基层、底基层和沥青混凝土路面。
沥青材料应具备良好的粘结性能、耐久性和抗老化性能。
二、路面材料1. 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是公路路面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具有良好的耐磨性、抗滑性和抗裂性。
沥青混凝土包括沥青结合料、粗集料、细集料和填料。
2. 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抗滑性好等优点。
水泥混凝土路面包括水泥、粗细集料、水等。
3. 沥青碎石混合料:沥青碎石混合料用于修建路面基层和底基层,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抗滑性和抗裂性。
4. 沥青稳定土:沥青稳定土用于修建路面基层和底基层,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抗滑性和抗裂性。
三、桥梁材料1. 钢筋:桥梁施工中,钢筋用于构建梁、板、柱等结构。
钢筋应符合设计要求,具有良好的延性、强度和焊接性能。
2. 混凝土:桥梁施工中,混凝土用于构建墩、柱、梁等结构。
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3. 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是一种由钢筋和混凝土组成的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好、施工方便等优点。
4. 预应力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通过预先施加应力来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耐久性。
四、隧道材料1. 钢筋混凝土:隧道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用于构建衬砌、支护等结构。
钢筋混凝土应符合设计要求,具有良好的延性、强度和耐久性。
2. 喷射混凝土:喷射混凝土是一种快速施工、经济、环保的隧道衬砌材料。
喷射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强度和耐久性。
3. 钢板:钢板用于隧道施工中的临时支护和永久衬砌。
第1篇一、路基材料1. 土石材料:用于路基填筑,提高路基稳定性。
包括黏土、砂土、砾石等。
2. 水泥:用于路基稳定、加固,提高路基抗冻性能。
常用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3. 沥青:用于路面铺设,提高路面抗滑、耐磨性能。
常用于沥青混凝土路面。
二、路面材料1. 沥青混凝土:由沥青、矿料、填料等组成,具有良好的抗滑、耐磨、抗老化性能。
2. 水泥混凝土:由水泥、砂、石子、水等组成,具有高强度、耐久性。
3. 沥青碎石混合料:由沥青、粗碎石、细碎石、矿粉等组成,具有良好的抗滑、耐磨性能。
4. 沥青稳定碎石:由沥青、粗碎石、细碎石、矿粉等组成,具有良好的抗滑、耐磨、抗裂性能。
5. 水泥稳定碎石:由水泥、砂、石子等组成,具有良好的抗滑、耐磨、抗裂性能。
三、排水材料1. 沥青排水板:具有良好的排水、隔水、防渗性能,用于路面排水。
2. 水泥排水板:由水泥、砂、石子等组成,具有良好的排水、隔水、防渗性能,用于路面排水。
3. 沥青碎石排水层:由沥青、粗碎石、细碎石等组成,具有良好的排水、隔水、防渗性能,用于路面排水。
四、防护材料1. 钢筋:用于提高路面、路基、桥梁等结构的抗裂、抗弯性能。
2. 钢筋混凝土:由水泥、砂、石子、钢筋等组成,具有良好的抗裂、抗弯、耐久性能。
3. 防水材料:如沥青防水卷材、橡胶防水材料等,用于防止路面、路基等结构渗水。
五、施工辅助材料1. 水泥:用于路基、路面、桥梁等结构的浇筑。
2. 砂、石子:用于路基、路面、桥梁等结构的填筑。
3. 沥青:用于路面铺设、防水等。
4. 水泥稳定碎石:用于路基稳定、加固。
5. 沥青稳定碎石:用于路面铺设、防水等。
6. 沥青碎石混合料:用于路面铺设、防水等。
总之,道路工程施工材料种类繁多,质量要求严格。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规范标准选用合适的材料,确保道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第2篇一、路基材料1. 土壤:路基工程的基础材料,需根据土壤性质进行分类,如砂性土、黏性土等。
1路面工程复习材料试从材料,物理力学特性,行车性能和设计控制指标各方面讲述柔性路面与刚性路面的区别。
材料方面:柔性路面主要包括各种用沥青处理和未经沥青处理的粒料基层和各类沥青面层、碎(砾)石面层或块石面层组成的路面结构;刚性路面主要材料是水泥混凝土物理力学特性方面:柔性路面的总体结构刚度较小,在车辆荷载作用下产生较大的竖向弯沉,路面本身的抗弯拉强度较低,通过各结构层将车辆荷载传递给土基,使土基承受较大的单位压力;刚性路面的抗压强度高,抗弯拉强度高,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呈现较大的刚度,车辆荷载作用下,结构层处于板体工作状态,竖向弯沉较小,路面主要靠水泥混凝土板的抗弯拉强度承受车辆荷载,通过板体的扩散分布作用,传递给基础上的单位压力较柔性路面小的多行车性能:柔性路面具有与轮胎的附着力较好、高度减震,路面平整、无裂缝或接缝、柔韧舒适、货物损失率低、噪音小等优点;刚性路面有接缝,这些接缝不但增加施工和养护的复杂性,而且容易引起行车跳动,影响行车的舒适性,有利于夜间行车,混凝土路面色泽鲜明,能见度好,对夜间行车有利设计控制指标:柔性路面中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的路面结构,以路表回弹弯沉值、沥青混凝土层层底弯拉应力、半刚性材料基层弯拉应力为设计指标。
三、四级公路的路面结构以路表面设计弯沉值为设计指标;刚性路面以路面板纵缝边缘荷载与温度综合疲劳弯拉应力为设计指标进行路面板厚度设计路面是在路基顶面的行车部分用各种混合料普筑而成的层状结构物。
柔性路面:结构整体刚度较小,弯沉变形较大,路面结构抗弯抗拉较低,土基承受较大的单位压力,路基路面结构主要靠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承受车辆荷载的作用。
包括各种用沥青处理和未经处理的粒料基层和各种沥青面层、碎(砾)石面层或块石面层组成的路面结构。
柔性路面理论采用多层弹性层状体系理论为基础,以路表回弹弯沉值为设计控制指标,并对层底弯拉应力和上层破裂面剪应力进行验算的设计方法。
刚性路面:抗压、抗弯拉强度高、弹性模量高,在车辆荷载作用下,水泥混凝土结构层处于板体工作状态,竖向弯沉小,路面结构主要靠水泥混凝土的抗弯强度承受车辆荷载,通过板底扩散分布作用传递。
第1篇一、路基材料1. 土壤:土壤是路基施工中最常用的原料,主要包括砂土、粉土、黏土等。
土壤具有良好的承载力和稳定性,适用于路基填筑。
2. 石料:石料是路基施工中的重要原料,主要包括花岗岩、石灰岩、玄武岩等。
石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适用于路基基层和底基层。
3. 沙石:沙石是路基施工中的填充材料,主要由石英、长石等矿物组成。
沙石具有良好的级配和渗透性,适用于路基填筑。
二、路面材料1. 沥青:沥青是路面施工中的主要原料,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和耐久性。
沥青路面包括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沥青碎石路面。
2. 水泥:水泥是路面施工中的常用原料,具有高强度和耐久性。
水泥路面包括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水泥稳定碎石路面。
3. 砂浆:砂浆是路面施工中的辅助材料,由水泥、砂、水等组成。
砂浆用于路面施工中的接缝填充和修补。
三、桥梁材料1. 钢材:钢材是桥梁施工中的主要原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
钢材适用于桥梁的承重结构和连接件。
2. 钢筋:钢筋是桥梁施工中的辅助原料,主要用于桥梁的加固和配筋。
钢筋与混凝土共同构成桥梁的承重结构。
3. 混凝土:混凝土是桥梁施工中的主要原料,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
混凝土适用于桥梁的基础、墩柱、梁板等部位。
四、隧道材料1. 钢筋:隧道施工中的钢筋主要用于隧道衬砌的加固和配筋。
2. 混凝土:混凝土是隧道施工中的主要原料,用于隧道衬砌、隧道口和隧道内装饰等。
3. 爆破材料:爆破材料是隧道施工中的辅助原料,主要用于隧道开挖和支护。
五、交通安全设施材料1. 标志:标志是交通安全设施中的常用原料,包括道路标志、交通标志等。
2. 标线:标线是交通安全设施中的辅助原料,用于指示道路方向、车道宽度等。
3. 隔离设施:隔离设施是交通安全设施中的常用原料,包括护栏、隔离带等。
总之,公路工程施工原料种类繁多,包括路基材料、路面材料、桥梁材料、隧道材料和交通安全设施材料等。
这些原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公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原料的质量,确保公路工程顺利进行。
道路是供各种车辆(无轨)和行人通行的工程设施。
公路是指联接城市、乡村和工矿基地之间,主要供汽车行驶并具备一定技术标准和设施的道路称公路。
1.路基工程公路路基是路面的基础,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的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构造物,与路面共同承受交通荷载的作用。
作为路面的支承结构物,路基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2.路面工程公路路面是直接承受交通荷载、大气温度及雨水作用的结构,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足够的强度、刚度,其表面还应满足平整、抗滑和排水的要求。
因此,公路路面应根据交通量及其组成情况和公路等级、使用任务、功能、当地材料及自然条件,结合路基进行综合设计。
3路面结构一般由面层、基层、底基层组成。
4路基:在天然地表面上按照道路设计线型(位置)和设计横断面(几何尺寸)的要求,开挖或填筑而成的带状岩土结构物。
5路面:在路基顶面的行车部分用各种混合料铺筑而成的层状结构物。
路基路面为线型工程且相辅相成,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承受行车荷载与自然因素的作用。
一、路基的基本要求:1)足够的整体稳定性2)足够的强度和刚度3)足够的水温稳定性二、路面的基本要求:1)足够的强度和适宜的刚度;2)足够的稳定性3)足够的耐久性;4)足够的表面平整度;5)足够的表面抗滑性;6)良好的抗渗性;7)低噪声及扬尘性。
一、路基的基本形式:路堤:全部用土石填筑而成,高于原地面的路基;路堑:全部在原地面开挖而成,低于原地面的路基;半填半挖:同一横断面上一侧开挖、一侧填筑而成的路基。
二、路面分类按结构力学性能和设计方法分类:1、柔性路面路面结构由各种未经处治的粒料基层和沥青面层、碎砾石面层或块石面层组成。
总体刚度小,路面结构本身抗弯强度较低。
2、刚性路面用水泥混凝土作面层或基层的路面结构。
抗弯拉强度高,弹性模量大,且刚度大。
3、半刚性路面用水泥、石灰等无机结合料处治土或碎砾石,用含有水硬性结合料、工业废渣修筑的基层。
第1篇一、路基材料1. 土石材料:路基土石材料是路基施工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道路的稳定性。
主要要求包括:含水量适宜、级配合理、强度高、膨胀性小。
2. 粘土材料:粘土材料主要用于路基的填筑和加固,要求粘土具有良好的塑性、膨胀性小、强度高。
3. 砂石材料:砂石材料是路基填筑和加固的重要材料,要求砂石级配合理、强度高、耐久性好。
二、路面材料1. 沥青材料:沥青材料是沥青路面施工的主要材料,要求沥青具有良好的粘结性、抗老化性、耐久性。
2. 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是沥青路面施工的核心材料,由沥青、粗集料、细集料、矿粉和添加剂组成。
要求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抗滑性和耐久性。
3. 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主要材料,要求水泥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耐磨性和耐久性。
4. 水泥稳定碎石:水泥稳定碎石是水泥稳定碎石路面施工的主要材料,要求水泥稳定碎石具有良好的强度、稳定性、耐久性。
三、辅助材料1. 防水材料:防水材料用于防止路基、路面渗水,要求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耐久性和施工方便性。
2. 排水材料:排水材料用于排除路基、路面中的水分,要求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耐久性和施工方便性。
3. 树脂类材料:树脂类材料用于路面裂缝修补、加固等,要求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耐久性和施工方便性。
4. 抗滑材料:抗滑材料用于提高路面摩擦系数,提高行车安全性,要求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耐久性和施工方便性。
四、施工工具及设备1. 混凝土搅拌设备:混凝土搅拌设备用于搅拌沥青混合料、水泥混凝土等,要求搅拌均匀、效率高。
2. 路基压实设备:路基压实设备用于压实路基材料,提高路基稳定性,要求压实效果好、效率高。
3. 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用于搅拌沥青混合料,要求搅拌均匀、效率高。
4. 路面施工设备:路面施工设备用于铺设路面材料,要求施工质量高、效率高。
总之,修路工程施工材料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保证道路质量的关键因素。
考试半开卷记得把字体设为更小的字体。
道路用料:自上而下面层(强度刚度稳定性表面特性沥青混合料,混凝土,粒料块料)基层(强度刚度扩散应力结合料稳定类材料,砾石碎石,贫混凝土)垫层(水稳性碎石砾石,结合料稳定类材料)桥梁用料结构(刚才,水泥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桥面铺装(沥青混合料防水材料)材料检测:实验室模拟结构物、实验室原材料、现场足尺技术标准:国、行、地方、企业。
砂石材料:石料和集料。
造岩矿物:一定化学成分与结构特征的化合物或单质岩石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
常见矿物石英(,坚硬稳定)长石(的铝硅酸盐类强度稳定性比石英高,易风化为高岭土)方解石(结晶碳酸钙,强度中等)白云石(结晶碳酸钙镁复盐,强度中等)角闪石,辉石,橄榄石结晶的铁镁硅酸盐,强度高,坚固耐久韧性大)黄铁矿(结晶二硫化铁,有害杂质)矿料化学成分:氧化硅、氧化钙、氧化铁、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锰、三氧化硫。
岩石分类:岩浆岩/火成岩(喷出岩(玄武岩),深成岩(密度大,抗压抗冻,吸水少,花岗岩正长岩辉长岩)火山岩(轻混凝土,保温建筑材料,水泥))、沉积岩(颗粒、胶结,胶结物有碳酸钙氧化硅氧化铁黏土,层理,各向异性,性质同深成岩反,石灰岩页岩砂岩)、变质岩(高温高压再结晶,性质与原岩,变质条件,程度有关)常用岩石:花岗岩玄武岩(多孔杏仁状,喷出岩,硬度高)辉长岩,石灰岩(方解石,散粒、多孔、致密构造,硅质石灰岩强度高)砂岩(硅质,钙质,铁质,黏土胶结)石英岩(硅质砂岩变质,硬度极大)片麻岩(花岗岩变质,抗冻差)岩石矿物主要化学组成氧化硅氧化钙氧化铁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锰三氧化硫岩石性质:二氧化硅含量<52%、52%-65%、>65%为酸性集料(硅质亲水,沥青粘结差)、中型集料、碱性集料(钙质岩石亲水差)。
岩石物理性质:密=/(密度瓶法)。
毛体积密度(矿质实体,孔隙体积)(排水法)=+)(开口孔隙)。
表观密度=Ms/(Vs+Vn) 孔隙率n=+)/+)=(1-)/m间接反映孔隙与致密程度。
道路施工中常见的材料及使用方法道路的建设和施工是保障城市交通畅通的重要一环。
在道路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材料,这些材料不仅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道路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还要注意其使用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施工效果。
本文将介绍道路施工中常见的材料及其使用方法。
一、砂石料1. 砂砂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在道路施工中也不例外。
道路施工中的砂主要用于路面基层、沥青路面底层等。
砂是一种颗粒细小、没有黏着性的碎石,具有压缩性强,筛选性好的特点,可以大大降低道路施工的成本。
2. 石料石料是道路施工中的主要材料之一,它具有硬度大、耐磨损、不易被侵蚀等特性。
在道路沥青层中,石料的作用是使沥青更加稠密,增加油石混合物的机械强度,防止路面开裂,提高道路的耐久性。
二、沥青沥青作为一种黑色的粘稠液体,是制作路面材料的重要原料之一。
它具有黏性、粘度大、弹性变形小等特点,可以在极端温度下保持稳定性。
在道路施工中,沥青是一种常用的路面主要材料,可以用于种种路面层次,如沥青路面底层、沥青路面中层和沥青路面面层等。
在沥青层结构中,沥青的作用主要是固定骨料和防止水分进入路面层,使路面层更加稳定。
三、水泥水泥是一种优质的材料,因其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耐水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道路建设中。
水泥在道路施工中主要用于路面水泥基础层、水泥稳定碎石等,它可以使路面的强度更加坚韧,增加耐久性和抗震性。
四、钢筋钢筋是一种高强度、高弹性的建筑材料,在道路施工中主要被用于加固基础、承重墙等部位。
钢筋的作用主要是提高路面或桥梁的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在强外力作用下路面崩溃、开裂,进一步保障行车安全。
五、混凝土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石料、水等原料混合而成的实心材料,具有高强度、抗压性能好、耐久性高等特点。
在道路施工中,混凝土主要用于桥梁、隧道和其他需要特殊结构的部位,如隧道衬砌、桥墩、路基边坡等,能够有效地提高道路的质量和稳定性。
六、防水材料道路防水材料是道路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能够有效地防止雨水、地下水等渗透到路面下,这些水往往会对路面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和破坏。
城市道路建筑材料复习资料及答案
1. 道路材料概述
道路材料是指用于城市道路建设和维护的各种材料。
常见的道
路材料包括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碎石等。
2. 沥青混凝土
沥青混凝土是一种通过混合沥青和石料制成的道路材料。
它具
有耐久性高、施工快速、维护简单等优点。
在选择沥青混凝土时,
需要考虑沥青的黏度、聚合物含量、石料种类等因素。
问题1:沥青混凝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什么?
答案:沥青混凝土的主要组成部分有沥青、骨料和填充料。
问题2:沥青混凝土的优点是什么?
答案:沥青混凝土具有耐久性高、施工快速、维护简单等优点。
3. 水泥混凝土
水泥混凝土是一种通过混合水泥、砂、石料和水制成的道路材料。
它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的特点,适用于承受重载车辆的道路。
问题3:水泥混凝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什么?
答案:水泥混凝土的主要组成部分有水泥、砂、石料和水。
问题4:水泥混凝土适用于哪些道路?
答案:水泥混凝土适用于承受重载车辆的道路。
4. 碎石
碎石是一种用于道路基层的材料。
它具有排水性好、强度高的特点,能够增加道路的承载能力。
问题5:碎石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案:碎石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道路的承载能力。
问题6:碎石适用于哪些部位?
答案:碎石适用于道路基层。
以上是关于城市道路建筑材料的复习资料及答案,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公路工程常用材料公路工程是指为汽车、铁路等交通工具通行而修建的道路工程,为了确保公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常常需要使用各种材料来进行建设。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公路工程材料:1.碎石:碎石是公路基层、路基和路面的重要材料,常用的碎石有石灰石、花岗岩、玄武岩等。
它们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久性,能够承受车辆的荷载和变形。
2.沥青:作为一种粘结材料,沥青广泛应用于公路工程中的路面。
它可以将石子、沙粒等材料黏结在一起,形成坚固的路面。
常见的沥青有石油沥青、煤沥青等。
3.水泥:水泥是公路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主要用于路面的硬化和坚固。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通常用于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等交通量较大的路段。
4.铁路轨枕:铁路轨枕是铁路工程中使用的重要材料,它是支撑铁轨的关键部件。
轨枕一般由木材、混凝土、钢材等制成,能够承受列车的运行荷载,并提供稳定的铺轨基础。
5.道路标志材料:道路标志是公路工程中重要的交通设施,用于指示和警示车辆和行人。
常见的道路标志材料有反射膜、铝板等,它们具有良好的可见性和耐久性。
6.防护栏材料:为了保护行人和车辆的安全,公路工程中需要设置防护栏来阻挡车辆与其他危险区域的接触。
常见的防护栏材料包括钢材、木材、塑料等,能够提供可靠的防护效果。
7.排水材料:为了防止道路积水和降低路面潮湿对路面的侵蚀,公路工程常常使用排水材料来进行排水。
常见的排水材料有排水沟、排水管等,它们能够有效地将积水引流。
除了上述材料,公路工程中常还使用石膏、沙子、石子、路基土、沥青混凝土等材料。
这些材料在公路工程的不同部位起着不同的作用,共同构成了一条安全、平稳的道路网络。
总之,公路工程常用的材料有碎石、沥青、水泥、铁路轨枕、道路标志材料、防护栏材料以及排水材料等。
这些材料在公路工程的不同环节中发挥着各自重要的作用,为我们提供了安全、快捷的交通出行条件。
路基临界高度:与分界稠度相对相应的路基离地下水位或地表积水水位的高度槽式横断面:在路基上按路面行车道及硬路肩设计宽度开挖路槽,保留土路肩,形成浅槽,在槽内铺筑路面。
也可采用培槽方法,在路基两侧培槽,或半挖半填的方法培槽。
全铺式横断面:在路基宽度范围内全幅铺筑路面。
道路结构承载能力的含义。
如果发生结构承载能力不足会出现哪些破坏形式?道路结构承载能力包括强度和刚度。
强度为抵抗开裂、破化的能力;刚度为抵抗变形的能力。
若强度不足,则会产生压碎、拉断、剪切等破坏;若刚度不足,会产生车辙、沉陷或波浪等病害。
为何在路表上开挖或填筑路基可能会出现路基失稳的状态?在地表上开挖或填筑路基,必然会改变原地面地层结构的受力状态,原来处于稳定状态的地层结构,有可能由于填挖筑路而引起不平衡,导致路基失稳。
大气降水会对路基路面稳定性造成哪些影响?大气降水使得路基路面结构内部的湿度状态发生变化,低洼地带路基排水不良,长期积水会使得矮路堤软化,失去承载能力。
山坡路基,有时因排水不良,会引发滑坡或边坡滑塌。
水泥混凝土路面,如果不能及时将水分排出结构层,会发展唧泥现象,冲刷基层,导致结构层提前破坏。
沥青混凝土路面中水分的侵蚀,会引起沥青结构层剥落,结构松散。
砂石路面在雨季时,会因雨水冲刷和渗入结构层,而导致强度下降,产生沉陷、松散等病害,因此防水、排水是确保路基路面稳定的重要方面。
大气温度周期性变化对路基路面稳定性的影响有哪些?高温季节沥青路面软化,在车轮荷载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化,水泥混土路面在高温季节因结构变化产生过大内应力,导致路面压曲破坏。
北方冰冻地区,在低温冰冻季节,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由于低温收缩产生大量裂缝,最终失去承载能力。
在严重冰冻地区,低温引起路基不稳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低温会引起路基收缩裂缝,地下水源丰富的地区,低温会引起冻胀,路基上面的路面结构,也将随之发生断裂。
春天融冻季节,在交通繁重的路段,有时会引发翻浆,路基路面发生严重的破坏。
第1篇一、路基材料1. 土石材料:路基填筑的主要材料,如砂、砾石、碎石、片石等,需满足工程对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的要求。
2. 沥青混合料:用于路基路面基层和面层,包括沥青混凝土和沥青碎石混合料,具有防水、抗滑、耐磨等性能。
3. 水泥:用于路基路面基层和面层,可提高路基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
4. 石灰:用于路基路面基层,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路基路面的抗滑性和耐久性。
5. 水泥稳定土:用于路基路面基层,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
二、路面材料1. 沥青混凝土:用于路面面层,具有防水、抗滑、耐磨、耐老化等性能。
2. 沥青碎石混合料:用于路面基层,具有较好的排水性能和稳定性。
3. 水泥混凝土:用于路面面层,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
4. 水泥稳定碎石:用于路面基层,具有较好的排水性能和稳定性。
三、桥梁材料1. 钢筋:用于桥梁主体结构,如梁、柱、板等,具有高强度、耐腐蚀、施工方便等特点。
2. 混凝土:用于桥梁主体结构,如梁、柱、板等,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
3. 桥梁支座:用于桥梁主体结构与桥墩、桥台的连接,具有减震、缓冲、传递荷载等功能。
4. 桥梁伸缩缝:用于桥梁主体结构,以适应桥梁的伸缩变形,保证桥梁的安全与稳定。
四、辅助材料1. 防水材料:用于路基路面和桥梁结构,以提高其防水性能。
2. 防腐蚀材料:用于桥梁主体结构,以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3. 粘结剂:用于路基路面和桥梁结构的粘结,提高其整体性能。
4. 模板材料:用于桥梁主体结构的浇筑,保证混凝土的成型质量。
5. 施工机械润滑油:用于保证施工机械的正常运行。
总之,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对工程质量、安全、耐久性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工程特点和设计要求,合理选择和使用各类材料,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同时,还要注重材料的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以实现绿色施工。
第2篇一、路基材料1. 土石材料:路基工程中常用的土石材料包括土、砂、砾石、碎石等。
第一章1、路基路面的基本要求是什么?①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足够的强度抵抗车轮荷载引起的各部位的各种应力;足够的刚度抵抗车轮荷载引起的各部位的各种应变)②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在降水、气温环境变化等条件下仍能保持其原有特性)③耐久性好(在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与大气水温周期性的重复作用下的性能变化特性)④表面平整度好(表面平整度指路面表面纵向凹凸量的偏差值,和行车安全、舒适性有关)⑤路面抗滑性能好。
2.路面横断面形式:槽式横断面(按照行车道及硬路肩设计宽度开挖路槽,保留土路肩,形成浅槽,在槽内铺筑路面)、全铺式横断面(在路基全部宽度内铺筑路面)。
3.路拱横坡度的形式:直线形、抛物线形。
4.面层的要求有哪些?具备较高的结构强度以抵抗垂直应力,较高的抗变形能力以抵抗剪切作用,较好的水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还应具有良好的抗滑性和平整度。
5.面层材料及特点?①水泥混凝土:强度高,相对于其他路面材料有较高的抗弯拉强度和弹性模量,水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较好。
②沥青混凝土: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
作为路面材料,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平整、无接缝,振动小、噪声低、维修简单。
③沥青碎(砾)石混合料:相较于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强度和刚度较差,作为路面材料修筑的路面使用寿命短,但造价较低。
④砂石材料:强度和刚度较差,作为路面材料修筑的路面易扬尘,仅能适应较小交通量。
初期建设投资低,但后期维修工作量较大。
6.二级区划:二级区的划分因区而异,将一级区划指标具体化或加以补充,分为6个等级,主要指标是潮湿系数K(年降雨量与年蒸发量之比)第二章1.我国公路用土依据土的颗粒组成特征,土的塑性指标和土中有机质存在的情况,分为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和特殊土四类。
①巨粒土包括漂石和卵石,有很高的强度和稳定性,良好的路基填筑材料,也可用于砌筑边坡。
②粗粒土包括砾类土和砂类土。
级配良好的砾类土密实程度好,强度和稳定性均能满足要求,可用于填筑路堤的基层和底基层;砂土无塑性,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强度和稳定性较好,但粘结性小,压实困难;砂性土级配适宜,强度稳定性均满足要求,是最理想的路基填料。
③细粒土中,粉性土毛细作用强烈,在季节性冰冻地区容易造成冻胀翻浆等病害,是最差的筑路材料;粘性土有较大的可塑性,保持水分的能力很强,修筑路基时应充分压实并做好排水设施。
④特殊土不能直接用于填筑路基,必须经过处理才能使用。
2. 路基按其干湿状态不同分为:干燥、中湿、潮湿和过湿。
为了保证路基路面结构的稳定性,一般要求路基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过湿的路基必须经处理后方可铺筑路面。
确定路基干湿类型的方法:(已建公路)按不利季节路曹底面以下80cm深度内土的平均稠度确定。
(新建公路)用路基临界高度作为判别标准。
3. 路基工作区:在路基某一深度Za处,当车轮荷载引起的垂直应力az与路基土自重力引起的垂直应力aB相比所占比例很小,仅为1/5-1/10时,该深度Za范围内的路基称为路基工作区。
路基土应力应变特性试验方法:压入承载板试验4. 表征路基承载能力的参数指标有路基回弹模量(反映土基在瞬时荷载作用下的可恢复变形性质,圆形承载板加载卸载法(逐级加载卸载)),路基反应模量(承载板试验一次加载)和加州承载比(CBR)等。
第三章路基横断面设置三要素:路基宽度、路基高度、边坡坡度。
路基宽度:行车道与两侧路肩宽度之和。
技术等级高的公路,设有中间带、路缘石、变速车道、爬坡车道、紧急停车带等均应包括在路基宽度范围内。
1. 路基高度:指路堤的填筑厚度或路堑的开挖深度,是路基设计高程与地面高程之差。
路基中心高度:路基中心线处设计高程与原地面高程之差。
路基边坡高度:填方坡脚或挖方坡顶与路基边缘的相对高差。
路基设计高程:新建公路为路基边缘高程;在超高、加宽地段则为设置超高、加宽前的路基边缘高程;设有中央分隔带的高速、一级公路,为中央分隔的外侧边缘标高。
2.路基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边坡土质、水、边坡的几何形状、荷载大小3.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工程地质法、力学分析法、图解法。
工属于实践经验的对比、力学分析法是数解方法,对于某些比较复杂的数解方法,亦可用图解法加以简化。
4.稳定系数K:失稳滑动体沿滑动面上的抗滑力与下滑力的比值。
5.直线法、圆弧法分别适用于哪些情况?、①直线法适用于粘结力较小的砂土和砂性土边坡,或路堤有可能沿斜坡地基表面或已知软弱层滑动的稳定性分析②圆弧法适用于粘性土边,土的抗力以粘聚力为主,内摩擦力较小,边坡破坏时,破裂面近似圆弧。
6.路基地面排水设施:边沟、截水沟、排水沟、跌水与急流槽、倒虹吸与渡水槽、蒸发池。
路基地下排水设施:盲沟(暗沟)、渗沟、渗水隧洞、渗井。
路基一侧边沟下设置的盲沟,用以拦截流向路基的层间水,防止路基边坡滑塌和毛细水上升危机路基的强度及稳定性。
路基两侧边沟下均设置盲沟,用以降低地下水位,防止毛细水上升至路基工作区范围内,形成水分积聚而造成冻胀、翻浆或地基过湿而降低强度。
第四章1.挡土墙的分类①按挡土墙的位置不同分为路堑挡墙、路堤挡墙、路肩挡墙和山坡挡墙,桥头挡土墙?。
②按挡土墙的墙体材料不同分为石砌挡土墙、混凝土挡土墙、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砖砌挡土墙、木质挡土墙和钢板墙。
③按挡土墙的结构形式不同可分为重力式(依靠自重承受土压力)、衡重式(利用衡重台上填土增加墙身稳定)、悬臂式、扶壁式、锚杆式、拱式、锚定板式、桩板式、垛式。
2.挡土墙的构造:由墙身、基础、排水设施(地面排水+墙身排水)、沉降缝与伸缩缝构成。
(基础埋置深度取决于地质条件、水文状况、冻结深度、临近建筑物的基础影响等)3.按墙背倾斜方向不同,墙身断面形式分为仰斜式(-)、俯斜(+)、垂直、凸形折线、衡重式。
4.为防止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墙身开裂,须设置沉降缝。
为了减少圬工砌体因硬化收缩和温度变化作用而产生的裂缝,须设置伸缩缝。
(10-15m/0.02-0.03m)5.挡土墙纵向布置图的内容:①确定挡土墙的起讫点和墙长,选择挡土墙与路基或其它结构物的衔接方式。
②按地基及地形情况进行分段,确定伸缩缝与沉降缝的位置。
③布置各段挡土墙的基础。
(直线、台阶、倾斜)④布置泄(笨蛋写错字了)水孔(5*10/10*10/15*20方孔或5-10圆孔)的位置,包括数量、间隔和尺寸等。
6. 在什么情况下可考虑修建支挡结构:???是不是可以不要①陡坡路堑边坡薄层填方地段或为加强路堤本体稳定地段②避免大量挖方及降低高边坡和加强边坡稳定性的路堑地段③不良地质条件下,为加固地基、边坡、山体、危岩或拦挡落石地段④水流冲刷严重或长期受水浸泡的沿河、滨海路堤地段⑤为节约用地,减少拆迁或少占农田的地段⑥为保护重要的既有建筑物、生态环境或其他特殊需要的地段7. 重力式挡土墙的验算内容挡土墙稳定性计算(抗滑稳定性验算、抗倾覆稳定性验算)基底应力及合力偏心距验算(基础地面的压应力验算、基地合力偏心距验算、地基承载力抗力值验算)墙身截面强度验算8.破坏状态第五章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组织准备、技术准备、物质准备。
2.路基挖填要求:放在电子档?小抄版面有限。
①做好施工排水。
②路基挖填范围内的地表障碍物要事先拆除。
③路堤填土应在全宽范围内,分层填平充分压实,每日施工结束时,表层填土应压实完毕,防止期间雨淋或暴晒。
④路堑开挖应在全断面进行,自上而下一次成型。
3.路堤填筑方案:分层平铺(基本方案,符合分层填平和压实要求)、竖向填筑(路线跨越深谷或池塘,地面高差大填土面积小难以水平分层卸土以及陡坡地段上半挖半填路基,局部路段横陂较陡或难以分层等)、混合填筑4.路堑开挖方案:纵向全宽掘进(适用于短、浅路堑)、横向通道掘进(适用于长、深路堑,扩大施工面,加快施工进度)5.影响压实效果的主要因素:内因:土质和湿度。
外因:压实功能(机械性能、压实遍数与速度、压实厚度等)及压实时外界自然和人为的其他因素。
6.如何提高压实效果:尽可能把土的含水率控制在最佳含水率附近;对于不良土质,应进行处理或换土后进行压实;路基压实厚度不宜过厚;适当增加压实功能,选用重碾、增加碾压次数或延长时间。
7.碾压原则: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边缘后中间,相邻两侧轮迹重叠轮宽1/3保证压实均匀)(超高路段宜先低后高)。
8.压实度:土在工地所测干容重与室内标准击实试验所得的最大干容重的比值。
路堑填挖方案:土质路堑:按掘进方向分为纵向全宽掘进、横向通道掘进。
按高度分单层、双层、纵横掘进混合等。
石方路堑:爆破法(钢钎法、深孔爆破、葫芦炮、光面/预列爆破以及抛坍爆破)、松土法。
第六章车辆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
我国道路车辆轴限为100kN。
1.标准轴载:将各种轴载按照一定的原则换算成统一的轴载来计算不同类型轴载的作用次数,这个统一的轴载成为标准轴载。
沥青路面设计以单轴双轮组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BZZ-100。
2.回弹模量: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应力与其相应的回弹应变的比值,是表征材料刚度特性的指标。
常用测试方法有单轴压缩试验、直接劈裂试验、弯拉试验等。
振动轮载的最大峰值与静载之比为冲击系数超载:所装货物或人员超过额定载货质量或人数超限: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工程机械,其总质量、轴载质量、外形尺寸三者之一超过法定的限值标准。
路面材料参数主要包括模量和泊松比。
第七章1.半刚性基层:水泥、粉煤灰、石灰等无机结合料稳定或综合稳定土2.柔性基层:碎石类材料和沥青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分类:石灰稳定类、水泥稳定类、工业废渣稳定类(二灰稳定……)(收缩特性递减)刚性基层:水泥混凝土、贫混凝土、碾压混凝土。
按组成特征又分为无结合料的碎石类材料(如级配碎石)、采用无机结合料的半刚性材料(水泥稳定碎石、二灰稳定碎石、石灰土等)、采用沥青(有机)结合料的沥青稳定碎石等。
半刚性材料:在粉碎或原状松散的土中掺入一定量的无机结合料(水泥石灰工业废渣等)和水,经拌合得到的混合料在压实与养生后,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的材料称为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以此修筑的路面基层为半刚性基层。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物理特性:具有一定刚度(应力应变特性)、受到重复荷载材料强度降低(疲劳特性)由于水分挥发和混合料内部水化作用,材料水分减少(干缩特性),温度收缩特性。
石灰稳定类:具有一定抗压强度和弯拉强度且强度随龄期朱广沪件增加,但因其吸水性、透水性和水稳定性较差,只可适用于各公路路面的底基层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不得用作二级和二级以上公路高级路面的基层。
在冰冻地区的潮湿路段和其他地区的过湿路段不宜采用石灰土做基层和底基层。
水泥稳定类基层具有良好的整体性,足够的力学强度、抗水性、耐冻性。
初期强度较高,且随龄期增长而增长。
但水泥土禁止作为高速或者一级公路路面的基层,只可用作底基层工业废渣稳定基层具有水硬性、缓凝性、强度高稳定性好,呈板体,强度随龄期不断增加,抗水抗冻抗裂且搜索行销,适应各种气候环境和水文地质条件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