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胸部
- 格式:ppt
- 大小:2.52 MB
- 文档页数:62
局部解剖胸部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胸部局部解剖学概述•胸部的结构和功能•胸部局部解剖学的学习方法•胸部常见疾病的局部解剖学基础•胸部影像学检查与诊断•胸部疾病的手术治疗与护理01胸部局部解剖学概述胸部局部解剖学是研究胸腔内各器官、骨骼、肌肉、血管、神经等结构的位置、形态、毗邻关系及其动态变化的学科。
定义胸部局部解剖学具有精细复杂、多学科交叉的特点,不仅涉及基本解剖学知识,还涉及临床医学、影像学、病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特点定义与特点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基础胸部局部解剖学是诊断和治疗胸部疾病的基石,对于肺癌、食管癌、心脏病等常见胸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胸部手术的指导胸部局部解剖学对于胸部手术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手术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局部解剖结构,降低手术风险。
胸部局部解剖学的重要性古代胸部解剖学古代医家对胸部解剖学已有一定的认识,如《黄帝内经》中的“肺朝百脉”理论。
近代胸部解剖学近代医学对于胸部解剖学的研究不断深入,如16世纪意大利解剖学家维萨里对胸部结构的精细研究。
现代胸部解剖学现代医学借助影像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不断深入探究胸部解剖结构及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胸部疾病的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撑。
胸部局部解剖学的历史与发展02胸部的结构和功能1胸部的骨骼和肌肉系统23位于胸部正中,是胸部的最大骨,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三部分。
胸骨分为真肋、假肋和浮肋,与胸骨相连,对胸部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
肋骨包括胸大肌、胸小肌和前锯肌等,主要作用是辅助呼吸和咳嗽。
胸肌胸部的呼吸系统是呼吸系统的入口,可过滤、加湿和温暖进入肺部的空气。
鼻腔气管支气管肺连接鼻腔和肺,引导空气进入肺部。
在肺内分叉为两个支气管,主要作用是气体交换。
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负责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位于胸腔中纵隔内,主要作用是泵血。
胸部的循环系统心包裹在心脏外面,可防止心脏过度扩张。
心包包括主动脉、肺动脉、肺静脉和上腔静脉等,承载着血液的输送。
局部解剖学资料(胸部)胸部一、名词解释1.胸骨角:sternal angle 为胸骨柄与胸骨体结合处形成的一个微向前凸的骨嵴,两侧连接第二肋软骨,是计数肋骨、肋间隙的标志。
胸骨角平主动脉弓起止平面,并与气管杈、左主支气管与食管交叉处和第4胸椎体下缘位于同一水平。
2.锁骨下窝:Inferior fossa of clavicle 位于锁骨中、外1/3交界处的下方,其深方有腋血管和臂丛通过。
在锁骨下窝的稍外侧、锁骨下方一横指处可以摸到喙突。
3.乳房悬韧带Suspensory ligament of breast 为存在于女性乳房内的许多纤维结缔组织束,两端分别附着于皮肤和胸肌筋膜,称乳房悬韧带。
患乳腺癌时,由于肿瘤组织挤压,使乳房悬韧带相对紧张,加之淋巴回流受阻,使皮肤形成许多小凹陷,呈现“橘皮”样改变。
4.乳房后隙:retromammary space 乳房位于胸肌筋膜表面,乳房与胸肌筋膜之间的间隙称乳房后隙,内有疏松结缔组织和淋巴管,因此,乳房可轻度移动脉。
患乳腺癌时,乳房可被固定在胸大肌上。
乳房后间隙感染可致脓液积聚,称乳房后脓肿。
5.胸肋三角:sternocostal triangle 膈肌胸骨部和肋部之间缺乏肌纤维,只有膈胸膜筋膜和膈上、下筋膜覆盖,形成一薄弱区,称为胸肋三角,腹壁上血管及来自腹壁和肝上面的淋巴管通过该三角,该三角亦是膈疝的好发部位。
6.腰肋三角:lumbocostal triangle 位于膈的腰部和肋部之间,呈三角形,尖向上,底向下,为第12肋。
腰肋三角的前方与肾相邻,后方有肋膈隐窝。
肾手术时应特别注意,以免损伤胸膜,引起气胸。
该三角是膈疝的好发部位。
7.食管后隐窝:retroesophageal recess 右侧纵隔胸膜在肺根以下常突入食管与奇静脉和胸导管之间,形成食管后隐窝,肺嵴和相应的壁胸膜常凸入此隐窝内,故经左胸部做食管下段手术时,可破入右侧胸膜腔,导致气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