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时大剂量辐射的医疗反应
(二)核辐射对人体的损伤
急性核辐射损伤
远期效应
慢性核辐射损伤
核辐射对人体的损伤
后遗症问题
胚胎与胎儿的损伤
遗传效应
1.急性核辐射性损伤
照射剂量超过1Gy(单位:戈)时可引起急性放射病或局部急性 损伤;
剂量低于1Gy时,少数人可出现头晕、乏力、食欲下降等轻微症 状;
核辐射标志
(二)放射性元素
1.概念
由核电荷数相同的放射性同位素组成的元素叫放射性元素。
同一放射系的放射性同位素,在放射出射线时,原子核从不稳定 向稳定转化,这叫衰变。
自然界中有铀放射系、锕放射系和钍放射系三大天然放射性元素 系。
分类: 放射性元素
天然放射性元素 人工放射性元素
(三)三种射线
吸收剂量 拉德(rad) 戈[瑞](Gy)
1Gy=100 rad
剂量当量 雷姆(rem) 希[沃特](Sv) 1Sv=100 rem
现在核辐射应用最多的物理量是剂量当量,单位:希沃特(Sv) 为了比较不同类型辐射引起的有害效应,在辐射防护中引进了一些
系数,当吸收剂量乘上这些修正系数后,就可以用同一尺度来比较 不同类型辐射照射所造成的生物效应的严重程度或产生机率,这种 修正后的吸收剂量就称为剂量当量。剂量当量的SI单位是焦耳每千 克(J·kg-1),称为希沃特(Sievert),符号为Sv。
四.历史重大核泄漏事故
1.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
1986年4月26日凌晨1时23分,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发 生爆炸。8吨多强辐射物质混合着炙热的石墨残片和核燃料碎片 喷涌而出。核泄漏事故后产生的放射污染相当于日本广岛原子弹 爆炸产生的放射污染的1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