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外科手消毒流程图
- 格式:docx
- 大小:34.96 KB
- 文档页数:1
外科洗手、手消毒流程图
先摘除手部饰物,并修剪指甲,长度应不超过指
取适量的消毒剂,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
(或根据使用说明书)
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使用干手物品擦干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免冲洗手消毒法
取适量的免冲洗手消毒剂涂抹至双手每个部位、前臂和上
臂下1/3,并认真揉搓直至消毒剂干燥。
注意点:
1、不戴假指甲,保持指甲和指甲周围组织的清洁。
2、清洁双手时,应注意清洁指甲下的污垢和手部皮肤的褶皱处。
3、在整个手消毒过程中应保持双手位于胸前、并高于肘部,使水由手部流向肘部。
4、免冲洗手消毒法,手消毒剂的取液量、揉搓时间及使用方法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5、术后摘除外科手套后,应用肥皂(皂液)清洁双手。
6、指甲用具、手刷等,用后应放到指定容器中;每日清洁、消毒或灭菌。
医务人员手卫生方法第一节医务人员洗手方法一、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
二、取适量肥皂(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三、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4.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5.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7.左手自右手腕部前臂至肘部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四、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洗手流程图见下图(内外夹弓大立腕)第二节卫生手消毒方法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方法:一、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
二、严格按照本章第一节医务人员洗手方法的图揉搓的步骤进行揉搓。
三、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
第三节外科手消毒方法外科手消毒应遵循先洗手,后消毒的原则。
一、洗手方法与要求:1.洗手之前应先摘除手部饰物,并修剪指甲,长度应不超过指尖。
2.取适量的清洁剂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
清洁双手时,应注意清洁指甲下的污垢和手部皮肤的皱褶处。
3.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4.使用干手物品擦干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二、外科手消毒方法:1.冲洗手消毒方法:取适量的手消毒剂涂抹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2min—6min,用流动水冲净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无菌巾彻底擦干。
流动水应达到国标规定。
特殊情况水质达不到要求时,手术医师在戴手套前,应用醇类手消毒剂再消毒双手后戴手套。
手消毒剂的取液量、揉搓时间及使用方法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2.免冲洗手消毒方法:取适量的免冲洗手消毒剂涂抹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直至消毒剂干燥。
手消毒剂的取液量、揉搓时间及使用方法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外科手消毒1、外科手消毒的目的:外科手消毒是清除或杀灭手表面暂居菌,减少常居菌,抑制手术过程中手表面微生物的生长,减少手部皮肤细菌的释放,防止病原微生物在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的传播,有效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发生。
2、外科手消毒设施①洗手池:应设在手术间附近,2-4个手术间宜配置1个洗手池。
洗手池大小、高低适宜,有防溅措施,管道不应裸露,池壁光滑无死角,应每日清洁消毒。
②水龙头:数量与手术间数量匹配,应不少于手术间数量。
水龙头开关应采用非手触式。
③洗手用水:水质符合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水温建议控制在32-38℃。
不宜使用储箱水。
④清洁剂:术前外科洗手可用皂液。
盛装皂液的容器应为一次性,如需重复使用应每次用完后清洁、消毒。
皂液有混浊或者变色时及时更换,并清洁消毒、容器。
⑤干手物品:干手物品常用无菌巾,一人一用。
⑥消毒剂:要符合国家管理要求,在有效期内使用。
用于外科手消毒的消毒剂主要有氯己定定醇复合消毒液、碘伏和2%-4%氯己定消毒液等。
⑦手刷:应柔软完好,重复使用时应一用一灭菌。
⑧计时装置:应配备计时装置,方便医务人员观察洗手与消毒时间。
⑨洗手流程及说明图示:洗手池上方应张贴外科洗手流程图,方便医务人员规范手消毒流程。
⑩吗3、外科手消毒原则:①先洗手,后消毒。
②不同手术之间或手术过程中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4、外科手消毒前的准备:①着装复合手术时要求,摘除首饰(戒指、手表、手镯、耳环、珠状项链等)。
②指甲长度不应超过之间,应佩戴人工指甲或涂指甲油。
③检查外科手消毒是否齐全及有效期。
④将外科手消毒用物呈备用状态。
5、外科手消毒流程。
评估:A、操作环境清洁、宽敞、明亮;检查所有物品齐全(带盖垃圾桶、流动洗手装置、抗菌洗手液、外科手消毒剂、无菌擦手巾):抗菌洗手液、外科手消毒剂、无菌擦手巾均在有效期内。
B、着装整洁、规范(穿洗手衣裤,上衣下摆塞进裤腰,挽起衣袖至肘上10㎝或上臂下1/3)C、指甲长度不超过指尖、清洁,不涂指甲油D、不戴耳环,手镯或戒指等饰品。
滴眼药法操作流程
外科刷手流程图
充分暴露上肢至上臂下1/3处
↓
取适量洗手液以七步洗手法洗手至上臂下1∕3,冲净洗手液
↓
取无菌手刷,取适量洗手液于毛刷上
↓
按三阶段(手、前臂、上臂)双手交替刷手,时间3分钟顺序:指尖、指缝、手掌、手背、腕部(螺旋形)、肘部、
上下1∕3(螺旋形)
↓
刷毕弃刷于框内,指尖向上肘部向下于流水下冲净双手臂
↓
入手术间,取无菌擦手巾擦干手部后折成三角形,底边置于腕部,由腕部至上臂边旋转边移动擦干,将三角巾翻转,同
发擦干另一上臂
↓
将毛巾扔至固定容器内
↓
消毒双手臂:取外科手消毒液搓揉双手至上臂下1∕3,再取
适量消毒液搓揉双手,
搓揉时间不少于2—6分钟,待消毒液干燥,穿手术衣。
页脚内容1。
外科消毒流程
外科消毒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洗手:使用洗手液清洗双手、上臂、前臂等区域,以清除常见的易物与细菌等物质。
2.取消毒液:取适量的消毒液,按照消毒液的使用说明进行稀释或直接使用。
3.擦拭消毒:使用消毒液擦拭需要消毒的区域,如手术部位、手术器械等。
4.清洗:使用流动水彻底冲洗需要消毒的区域,以去除残留的消毒液和污垢。
5.干燥:使用干净的毛巾或纱布擦干需要消毒的区域,让其自然干燥。
需注意的是,不同的消毒液和手术部位需要采取不同的消毒方式,具体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参考相关医疗操作规范或咨询专业医生。
留置针穿刺操作流程1、医嘱处理、穿刺前的评估与药物配置同常规密闭式静脉输液。
2、根据病人年龄及病情选择类型合适的留置针。
(1)婴幼儿24G。
(2)小儿22—24G。
(3)成人:一般手术病人18—20G;大手术病人16—18G。
3、暴露静脉,选择粗、直、弹性好、易固定的静脉穿刺。
4、距穿刺点10cm处扎压脉带。
5、消毒穿刺部位皮肤。
(1)皮肤消毒剂:碘伏。
(2)消毒围:直径6—8cm。
(3)消毒方法: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向外擦拭。
6、排气、穿刺、送管。
(1)BD留置针或头皮针型留置针:①按规操作标准排除输液器气体。
②取出BD留置针或头皮型留置针→连接输液管→去除针套→转动针心,针头斜面朝上,松开调节器排除留置针气体。
③操作者右手拇指与示指夹紧BD留置针针翼,或操作者右手拇指与示指持头皮针型留置针针柄。
④手背静脉穿刺时,嘱病人自然放松被穿刺手,手背朝上,操作者用左手紧握病人被穿刺的4-5个手指,使病人手掌弯曲成弧形,操作者用拇指纵向或斜向拉紧穿刺部位皮肤:其它部位穿刺时,操作者左手绑紧病人穿刺部位皮肤,以15-30度角进入皮肤,降低进针角度,直接从血管上方进入血管,观察回血情况,血流慢可稍作停顿,将留置针继续沿血管前行2-3mm。
⑤左手固定针翼,右手退针心2-3mm,顺血管方向送入外套管,松压脉带、调节器,退出针心。
(2)笔杆型留置针:①按规操作标准排除输液器气体。
②操作者右手拇指与示指持笔杆型留置针顶端。
③穿刺方法同BD留置针。
④左手固定针翼,右手退针心2-3mm,顺血管方向送入外套管,左手示指与拇指固定针翼,无名指或小指压迫留置针尖端,右手拔出针心,连接输液器。
(3)BD 、头皮针型或笔杆型留置针穿刺细小血管时,进针速度应放慢,见回血后固定穿刺部位,边退针心边松套管。
固定:用透明静脉输液贴固定导管于皮肤上,写上穿刺时间。
7、根据病情、药物的不同调节输液速度。
8、再次核对药物,签名并注明执行时间。
9、根据情况给病人适当讲解药物作用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