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总例题
- 格式:pptx
- 大小:899.43 KB
- 文档页数:25
第1篇1. 下列哪种地基处理方法适用于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少地基沉降?()A. 灰土换填B. 砂和砂石地基C. 粉煤灰D. 土工织物2. 关于预制桩的起吊点,设计未作规定时,应遵循以下哪个原则?()A. 重量中心B. 顶部C. 底部D. 随意选择3. 在进行土方工程时,下列哪种情况会导致流砂现象?()A. 土质坚硬B. 土质松散C. 地下水位较高D. 土层厚度较大4. 下列哪种地基处理方法适用于提高地基的排水性能?()A. 灰土换填B. 砂和砂石地基C. 粉煤灰D. 土工织物5. 在进行基础工程施工时,下列哪种情况会导致桩身倾斜?()A. 桩尖设计不合理B. 桩基承载力不足C. 施工过程中桩身弯曲D. 桩基施工质量问题二、判断题1. 在进行土方工程时,基坑开挖深度越大,所需挖掘机功率越大。
()2. 在进行桩基施工时,桩基承载力越高,桩身倾斜度越小。
()3. 在进行地基处理时,灰土换填适用于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少地基沉降。
()4. 在进行土方工程时,流砂现象只会发生在土质松散的地区。
()5. 在进行桩基施工时,桩身倾斜是由于桩基承载力不足造成的。
()三、简答题1. 简述土方工程中流砂现象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答:流砂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地下水位较高、土质松散、挖掘机功率不足等。
防治措施包括降低地下水位、选择合适的挖掘机、采用防渗措施等。
2. 简述桩基施工中桩身倾斜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答:桩身倾斜的原因主要有桩尖设计不合理、桩基承载力不足、施工过程中桩身弯曲等。
防治措施包括优化桩尖设计、提高桩基承载力、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等。
3. 简述地基处理中灰土换填的原理及适用范围。
答:灰土换填是利用灰土与地基土的混合作用,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少地基沉降。
适用范围包括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少地基沉降、改善地基排水性能等。
四、计算题1. 一座建筑物外墙为条形毛石基础,基础平均截面面积为3.0m²,基坑深2.0m,底宽1.5m,地基为粉质黏土。
【例题3-1】某承重砖墙混凝土基础的埋深为 1.5m ,上部结构传来的轴向压力F k =200kN/m 。
持力层为粉质粘土,其天然重度γ =17.5kN/m 3,孔隙比e =0.843,液性指数I L =0.76,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 =150 kPa ,地下水位在基础底面以下。
试设计此基础。
【解】(1)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深宽修正先按基础宽度b 小于3m 考虑,不作宽度修正。
由于持力层土的孔隙比及液性指数均小于0.85,查表2-7,得ηd =1.6。
kPa178.0= )5.05.1(5.176.1150= )5.0(0d ak a -⨯⨯+-+=d f f γη (2) 按承载力要求初步确定基础宽度m 35.1= )5.120178(200= a min ⨯--=d f F b G k γ初步选定基础宽度为1.40 m 。
(3) 基础剖面布置初步选定基础高度H =0.3m 。
大放脚采用标准砖砌筑,每皮宽度b 1 = 60 mm, h 1 = 120mm ,共砌5皮,大放脚的底面宽度b 0 = 240+2×5×60 = 840 mm ,如图3-2所示。
(4) 按台阶的宽高比要求验算基础的宽度基础采用C15素混凝土砌筑,而基底的平均压力为【例题3-2】某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墙厚240mm ,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部的轴心荷载N =350kN /m ,弯矩M =28.0m/m kN ⋅,如图3-5所示。
条形基础底面宽度b 已由地基承载力条件确定为2.0m ,试设计此基础的高度并进行底板配筋。
【解】(1) 选用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20,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得f t =1.1Mpa ;底板受力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查得y f =300MPa ;纵向分布钢筋采用HPB235级钢筋。
(2) 基础边缘处的最大和最小地基净反力:kPa133.0217.0= 0.20.2860.2350622min max j ⨯±=±=b M b N p(3) 验算截面I 距基础边缘的距离: ()m 88.024.00.221I =-⨯=b (4) 验算截面的剪力设计值:()[]()[]kN/m174.7= 0.13388.00.21788.00.220.2288.0 22min j I max j I II ⨯+⨯-⨯⨯=+-=p b p b b b b V (5) 基础的计算有效高度:mm 9.2261.17.07.1747.0t I 0=⨯=≥f V h 基础边缘高度取200mm ,基础高度h 取300mm ,有效高度h 0=300-40=260mm >226.9mm ,合适。
例1:某柱下独立基础,基础底面尺寸3.0m ×2.5m ,上部结构传至基础的荷载效应:轴向荷载KN F k 1650=,基础埋深1.5m (不考虑相邻基础荷载的影响)。
解:基底压力计算:KPa A G F p k k k 2505.20.35.15.20.3201650=⨯⨯⨯⨯+=+= 基底附加应力:KPa p p c k 222195.12500=⨯-=-=σ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无相邻荷载影响,基础宽度1~30m 范围内,有地基变形沉降计算深度:m b b z n 33.5)5.2ln 4.05.2(5.2)ln 4.05.2(=-⨯=-=计算地基最终变形量的沉降经验系数由计算深度范围内土层压缩模量的当量值确定。
其压缩模量的当量值:∑∑=-siii s E A A E i A 为附加应力图形面积011)(p z z A i i i i i ••-•=----αα 基底下6m 深度内主压缩层有两层土:基础按矩形基础,2.15.2/0.3/==b l ,查表基础底面处:00=z ;查均布矩形基础角点下的平均附加应力系数表,得到: 25.00=-α粘土层底面: 15.2/5.2/,5.21===b z z ,查表1822.02=-α基础底面下6m 处:4.25.2/6/,61===b z z ,查表1036.03=-α 00000111822.1)01822.045.2()(p p p z z A =•-⨯⨯=••-•=--αα000112226644.0)1822.045.21036.046()(p p p z z A =•⨯⨯-⨯⨯=••-•=--ααMPa E A A E si ii s 0.52.76644.05.4822.16644.0822.1=++==∑∑- 地基沉降经验系数:2.1)45(470.13.13.1=-⨯---=s ψ例2:某建筑场地,地质资料如下:地表下第一层土为杂填土,厚2m ,重度16KN/m 3;第二层土,粉土厚4.5m ,粘粒含量%14=c ρ,饱和重度19.6KN/m 3,E s =7.2MPa ,试验测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f ak 165=;其下为较厚的淤泥质粘土:重度19KN/m 3,E s =2.4MPa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f ak 85=。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例题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理解基础工程的设计原理和方法;3.熟悉常见的基础工程设计规范。
4.能够运用基础工程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5.能够进行基础工程的设计和计算;6.能够撰写基础工程的设计报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2.培养学生对基础工程安全的重视;3.培养学生对工程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基础工程的定义、作用、分类及其特点。
2.基础工程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包括基础设计的依据、原则和方法,以及不同类型基础的设计计算。
3.常见的基础工程设计规范:包括各类基础工程的规范要求和相关标准。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基础工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基础工程的实验方法和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的基础工程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和教学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齐全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评估其对基础工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以评估其对基础工程知识和设计方法的应用能力。
3.考试:进行期中和期末考试,以评估学生对基础工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建筑工程第二节桩与地基基础工程例题与习题例题【例 2.1】某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方桩基础,用柴油打桩机打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14根,方桩尺寸如下图2-4所示。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现场预制,混凝土场外运输,运距为3km,场外集中搅拌50m3/h。
编制工程量清单,并进行清单报价。
图2-4 [例2.1]图解:(1)钢筋混凝土方桩工程清单的编制工程数量=18.80×14=263.20m,其工程量清单见表2.14。
表2.14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与计价表工程名称:某工程标段:第 1 页共 1 页(2)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工程工程量清单报价的编制该项目发生的内容:混凝土制作、运输,桩制作,打桩。
1)工程量计算。
预制钢筋混凝土桩的定额工程量按设计桩长(包括桩尖)乘以桩断面积,以体积计算。
即:工程量=0.60×0.60×18.80×14=94.75m3<100m3属小型工程。
2)综合单价计算。
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制作:套4-3-1;打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30m以内):套2-3-3。
单位工程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基础工程量在100m3以内时,打桩相应定额人工、机械乘以小型工程系数1.05。
混凝土搅拌:94.75×1.015=96.17 m3。
混凝土场外集中搅拌50m3/h:套4-4-1;混凝土运输5km以内:套4-4-3。
依据定额子目4-3-1和本地区市场价可查得,完成每立方米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制作工程人工费为22.34元,材料费为164.27元,机械费为7.04元;依据定额子目2-3-3(换)和本地区市场价可查得,完成每立方米打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30m以内)工程人工费为9.38元,材料费为5.03,机械费为92.87元;依据定额子目4-4-1和本地区市场价可查得,完成每立方米混凝土场外集中搅拌50m3/h工程人工费为1.68元,材料费为1.90,机械费为11.52元;依据定额子目4-4-3和本地区市场价可查得,完成每立方米混凝土运输5km以内工程机械费为27.47元。
桩基础工程量清单编制例题例1:某工程采用标准设计预制钢筋砼方桩100根(JZH b-40-12、12 A),砼强度等级要求为C40,桩顶标高-2.5m,现场自然地坪标高-0.3m;现场施工场地不能满足桩基堆放,需在离单体工程平均距离350m以外制作、堆放;地基土以中等密实的粘土为主,其中含砂夹层连续厚度2.2m,设计要求5%的桩位须单独试桩,要求计算工程量及编列项目清单(不含钢筋)。
解:根据设计、现场和图集资料,确定该工程设计预制桩工程量及有关工作内容和项目特征如下打桩及打试桩土壤级别:二级土(含砂夹层连续厚度2.2m>1m)单桩长度:14+14=28m 桩截面:400mm×4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40 桩现场运输距离:≥350m根数:因设计桩基础只有一个规格标准,可以按“根”作为计量单位,打预制桩:100-5=95根打试桩:100×5%=5根送桩:每只桩要求送桩,桩顶标高-2.5m,自然地坪标高-0.3m焊接接桩:查图集为角钢接桩,每个接头重量9.391kg每根桩一个接头,共100个(其中试桩接桩5个)按照以上内容,(不包括钢筋骨架)列出项目清单如下表: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表2-4工程名称:XXX工程第400,每根桩总长25m;桩顶灌注C30砼1.5m高;每根桩顶连接构造(假设)钢托板3.5kg、圆钢骨架38kg,设计桩顶标高-3.5m,现场自然地坪标高为-0.45m,现场条件允许可以不发生场内运桩。
按规范编制该管桩清单。
解:本例桩基需要描述的工程内容和项目特征有混凝土强度(C30),桩制作工艺(预应力管桩),截面尺寸(外径φ600、内径φ400),数量(计量单位按长度计算,则应注明共110根),单桩长度(25m),桩顶标高(-3.5m),自然地坪标高(-0.45m),桩顶构造(灌注C30砼1.5m高)。
工程量计算:110根或110×25=2750m 编列清单如下表: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表2-5工程名称:XXX工程第例3:某工程采用C30钻孔灌注桩80根,设计桩径1200mm,要求桩穿越碎卵石层后进入强度为280kg/cm2的中等风化岩层1.7m,入岩深度下面部分做成200mm深的凹底;桩底标高(凹底)-49.8m桩顶设计标高-4.8m,现场自然地坪标高为-0.45m,设计规定加灌长度1.5m;废弃泥浆要求外运5km处。
一、桩基础工程量清单编制例题例1:某工程接受标准设计预制钢筋砼方桩100根(JZH b -40-12、12 A ),砼强度等级要求为C40,桩顶标高-2.5m ,现场自然地坪标高-0.3m ;现场施工场地不能满足桩基堆放,需在离单体工程平均距离350m 以外制作、堆放;地基土以中等密实的粘土为主,其中含砂夹层连续厚度2.2m ,设计要求5%的桩位须单独试桩,要求计算工程量及编列项目清单(不含钢筋)。
解:依据设计、现场和图集资料,确定该工程设计预制桩工程量及有关工作内容和项目特征如下 打桩及打试桩土壤级别:二级土(含砂夹层连续厚度2.2m>1m ) 单桩长度:14+14=28m 桩截面:400mm ×40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C40 桩现场运输距离:≥350m根数:因设计桩基础只有一个规格标准,可以按“根”作为计量单位, 打预制桩:100-5=95根 打试桩:100×5%=5根送桩:每只桩要求送桩,桩顶标高-2.5m ,自然地坪标高-0.3m 焊接接桩:查图集为角钢接桩,每个接头重量9.391kg 每根桩一个接头,共100个(其中试桩接桩5个) 依据以上内容,(不包括钢筋骨架)列出项目清单如下表: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 表2-4例2:某工程110根C50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外径φ600、内径φ400,每根桩总长25m ;桩顶灌注C30砼1.5m 高;每根桩顶连接构造(假设)钢托板3.5kg 、圆钢骨架38kg ,设计桩顶标高-3.5m ,现场自然地坪标高为-0.45m ,现场条件允许可以不发生场内运桩。
按规范编制该管桩清单。
解:本例桩基须要描述的工程内容和项目特征有 混凝土强度(C30),桩制作工艺(预应力管桩),截面尺寸(外径φ600、内径φ400),数量(计量单位按长度计算,则应注明共110根),单桩长度(25m ),桩顶标高(-3.5m ),自然地坪标高(-0.45m ),桩顶构造(灌注C30砼1.5m 高)。
第1篇一、例题一:某建筑工程项目,工程总造价为1000万元,其中人工费200万元,材料费500万元,施工机具使用费150万元,企业管理费100万元,利润50万元。
根据增值税一般计税方法,计算增值税税额。
解答:1. 税前造价 = 人工费 + 材料费 + 施工机具使用费 + 企业管理费 + 利润税前造价 = 200 + 500 + 150 + 100 + 50 = 1000万元2. 增值税销项税额 = 税前造价× 增值税税率增值税销项税额= 1000 × 9% = 90万元答案:增值税税额为90万元。
二、例题二:某建筑工程项目,工程总造价为500万元,其中人工费100万元,材料费300万元,施工机具使用费100万元,企业管理费50万元,利润50万元。
根据增值税简易计税方法,计算增值税税额。
解答:1. 税前造价 = 人工费 + 材料费 + 施工机具使用费 + 企业管理费 + 利润税前造价 = 100 + 300 + 100 + 50 + 50 = 500万元2. 增值税销项税额 = 税前造价× 增值税税率增值税销项税额= 500 × 3% = 15万元答案:增值税税额为15万元。
三、例题三:某建筑工程项目,工程总造价为1000万元,其中人工费200万元,材料费500万元,施工机具使用费150万元,企业管理费100万元,利润50万元。
根据增值税一般计税方法,计算增值税进项税额。
解答:1. 增值税进项税额 = 税前造价× 增值税税率增值税进项税额= 1000 × 9% = 90万元答案:增值税进项税额为90万元。
四、例题四:某建筑工程项目,工程总造价为500万元,其中人工费100万元,材料费300万元,施工机具使用费100万元,企业管理费50万元,利润50万元。
根据增值税简易计税方法,计算增值税进项税额。
解答:1. 增值税进项税额 = 税前造价× 增值税税率增值税进项税额= 500 × 3% = 15万元答案: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5万元。
【学渣逆袭】⼟⼒学基础⼯程计算题期末总复习例题解析1、某预制桩桩直径为300mm ,桩长为10m ,穿越⼟层厚度为填⼟m l 31=(kPa q k s 241=);稍密的粉⼟m l 32=(kPa q k s 302=);密实的中砂层m l 43=(kPa q k s 403=、kPa q pk 5000=)。
桩基同⼀承台中采⽤3根桩,试确定该预制桩的竖向极限承载⼒标准值和基桩竖向承载⼒特征值。
(10分)解:依题有 m l 31= kPa q k s 241=; m l 32= a k q k s P 302=;m l 43= kPa q k s 401= kPa q pk 5000= 则pk sk uk Q Q Q +==u ∑p pk i sik A q l q +()500043.0π4043032433.0π2+++= kN X X X 321=+=⼜因该桩基桩数不超过4根,为⾮端承基桩,可不考虑承台效应,安全系数为2.故基桩竖向承载⼒特征值为kN X X Q R uk 4322===2、有⼀柱下独⽴基础,其作⽤在基础顶⾯的荷载标准值kN F k 800=,m kN M k ?=120;若基础底⾯尺⼨ 2.5m ×3.6m =?b l ,基础埋深为2m,地下⽔位⾯位于地表以下1.2m 深处,⼟层信息见下图。
持⼒层基础宽度和埋置深度的承载⼒修正系数分别为2.0=ηb 和4.1=ηd ,软弱下卧层基础宽度和埋置深度的承载⼒修正系数分别为0η=b 和2.1η=d ,地基压⼒扩散⾓ 23=θ。
试:(1)验算地基持⼒层是否满⾜承载⼒要求。
(10分)(2)验算地基软弱下卧层是否满⾜承载⼒要求。
(10分)解:(1)、持⼒层承载⼒验算埋深范围内⼟的加权平均重度315.130.28.0)10-19(2.15.16γm kN m =×+×= 由题⽬可知持⼒层修正系数2.0=ηb,4.1=ηd故持⼒层承载⼒修正后特征值kPad f f m b k a 4.163)5.0-2(5.134.101355.0-(γη3)-b γηd a =??++=++=)(基础及回填⼟重(0.8m 在地下⽔中)kN A G 2885.26.3)8.0102.120( d γk =+?== m G F M e k k 1.0288800120k k =+=+=持⼒层承载⼒验算: a k f P A G F p <=?+=+=a k 9.1205.26.3288800k k ,满⾜)167.01(9.120)6.31.061(9.120)61(max +?=?+?=+=l e p p k k k kPa f P 1.1962.1a k 09.141a =<=,满⾜条件; 0a k 7.100167.0-19.120min >=?=P p k )(,满⾜条件。
砖基础工程量如何计算?砖基础工程量计算V放一一矩形砖柱柱基大放脚折算体积,查表得到。
ϖ H2——大放脚的总高度,按各阶高度的标准值计算(m);ϖ H1——砖圆柱自大放脚上面至基础顶面(即分界面)的高度(m);ϖD一一砖圆柱直径(m);ϖ式中,V圆一一砖圆柱砖基础工程量(m3);ϖ V圆=лD2×H1+D2×H2+V放ϖ (2)砖圆柱柱基计算公式:ϖ V放一一矩形砖柱柱基大放脚折算体积(m3),查表7—4或7—5得到。
ϖ H一一矩形砖柱砖基础高度。
自矩形砖柱砖基础大放脚底面至砖基础顶面(即分界面)的高度(m);ϖA、B一一矩形砖柱截面的长、宽尺寸(m);ϖ式中,V矩一一矩形砖柱砖基础工程量(m3);ϖ V矩=A×B×H+V放ϖ=100×0.365×(1.00+0.259)=45.95(m3)2.砖柱砖基础(1)矩形砖柱柱基计算公式:ϖ =砖基础长度×基础墙厚度×(砖基础高度+大放脚折加高度)ϖ砖基础工程量=砖基础长度×砖基础断面面积ϖ根据公式,计算:ϖ[解] 查表7—1可知,三层等高大放脚墙厚1.5砖时的折加高度为0.259(m)ϖ例7—3 已知条件同例2。
试用折加高度法计算砖基础工程量。
ϖ即砖基础体积为45.95m3。
ϖ=100×(0.365×1.00+0.0945)=45.95(m3)ϖ =砖基础长度×(砖基础墙厚度×砖基础高度+大放脚折算断面面积)ϖ查表可知,三层等高大放脚折算断面积为0.0945(m2)。
根据公式计算:砖基础工程量=砖基础长度×砖基础断面面积ϖ墙厚为365mm,放脚高为126mm,放脚宽为62.5mm。
ϖ [解] 图7—7中墙厚设计标注尺寸为370mm,放脚高度设计标注尺寸120mm,放脚宽度设计标注尺寸为60mm,均为非标准标注。
在计算工程量时应将其改为标准标注尺寸,即:ϖ例7—2 如图7—7所示,带型砖基础长为100m,墙厚1.5砖,高1.0m,三层等高大放脚。
答案一一、问答1.说明膨胀土地基的变形特点及设计时应遵循的原则——膨胀土的粘粒成分主要由亲水矿物(如蒙脱石、水云母等)组成,吸水膨胀、失水收缩或反复胀缩是膨胀土地基的变形特点。
由于地基土的密度、天然含水量不同,加上气候、覆盖条件的差异,其变形可能是上升型变形,也可能是下降型变形,或者二者皆有。
对膨胀变形为主的地基,用增加基底压力、防止水渗入地基的措施最可靠,而对含水量较高的膨胀土地基,采用增加基底压力的方法不能采用,应以减少蒸发,防止地基土收缩下沉为出发点才是正确的。
2.如何区分多年冻土及季节性冻土,并说明地基土产生冻胀的原因及其危害。
冻土分为多年冻土(连续3年以上保持冻结状态)及季节性冻土(每年冻融交替一次)两大类,在我国北方及高海拔地区应考虑地基土的冻胀问题。
当地温降至0℃以下,土中上部所含重力水及毛细水先后冻结时,土体中的结合水不一定冻结(如土颗粒的外层结合水在-1℃左右才冻结,内层结合水-10℃以下才冻结),它会从水膜较厚处向水膜薄处移动,当土体中既存在结合水又有毛细水不断补给时,土中水分会从土体下部向冻结峰面聚集(称为水分迁移)而冻结,使上部土层的含水量增大,在冻结面上形成冰夹层及冰透镜体。
可见水分迁移并再冻结是引起地基土冻胀的主要原因。
土中水结冰胶结土粒形成冻土的过程中,地基土强度大增,压缩性降低。
当基础埋深处于地基土冻深范围内时,在基础的侧面及底面分别产生切向冻胀力及法向冻胀力,若基础上的荷载及基础自重不足以平衡切向及法向冻胀力时,基础会被抬起;当地温升至0℃以上,土体因冰融化使强度大幅度降低,压缩性大增,地基产生融陷。
由于地基土层厚度及性状分布不均、各处冻深发展不均衡、以及受房屋采暖的影响等,地基土的冻融变化会引起基础抬升或沉陷,造成建筑物墙体开裂而破坏。
3.浅基础按受力性能分类,各类基础包括哪几种?——浅基础按受力性能分为刚性基础(无筋扩展基础)及柔性基础。
刚性基础如:砖基础、毛石基础、毛石混凝土基础、灰土基础、三合土基础及素混凝土基础等。
基础工程学复习题及详解第一章至第二章一、判定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将√、×符号填入括号内。
1.当浅层地基土的承载力及变形不能满足上部结构荷载及变形要求时,采用桩基础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2.由长径比(l/d)较大的桩组成的桩基础,承载力较易满足荷载要求,但沉降值不易满足建筑地基的变形允许值。
(×)3.采用桩基础的高耸建(构)筑物,其整体倾斜值易满足建筑地基的变形要求。
(√)二、名词解释1.地基——受到建筑物荷载影响的那一部分土层(相当于压缩层范围内的土层)或岩层称为地基。
2.基础——建(构)筑的下部结构称为基础,一般情况下,基础往往位于室外地面标高以下,它承受着上部结构的荷载,且将荷载传递到地基土中。
三、问答1.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设计内容是什么?在进行天然地基上的基础设计时,需考虑地基及基础两方面的设计内容。
设计内容及步骤:为了适应地基强度,而且要使地基的变形及稳定性符合设计要求,天然地基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确定基础埋深及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确定基础底面尺寸,并对地基变形及稳定性进行验算。
为了保证基础自身的强度及稳定性,基础设计包括确定基础类型及材料,对基础内力进行计算,从而确定基础竖直剖面尺寸,并进行配筋计算等。
2.浅基础按受力性能分类,各类基础包括哪几种?——浅基础按受力性能分为刚性基础(无筋扩展基础)及柔性基础。
刚性基础如:砖基础、毛石基础、毛石混凝土基础、灰土基础、三合土基础及素混凝土基础等。
柔性基础指钢筋混凝土基础。
3. 如何根据静载荷试验成果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采用0.25m2、0.50m2或1.0m2的方形载荷板对地基土进行载荷试验,当荷载压力-沉降(p-s)曲线有明显比例界限(曲线由近直线变为曲线的拐点)时,取该比例界限对应的荷载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当曲线的比例界限不明显,但能判定极限荷载(曲线陡降前的拐点),且该极限荷载小于对应比例界限荷载值的2倍时,取极限荷载的一半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当不能用上述二种方法确定时,当压板面积为0.25~0.5m2,可取承压板沉降值与承压板宽度之比s/b=0.01~0.015所对应的荷载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但其值不应大于最大加载量的一半。
地基基础1.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作用于基础上的各类荷载取值,下列()结果是不正确的。
(A) 计算边坡稳定时,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取值(B) 计算挡土墙土压力时,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取值(C) 计算基础最终沉降量时,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取值(D) 计算基础截面和配筋时,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取值答案:D2.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一2002),在计算挡土墙土压力或斜坡稳定性时采用下列选项中的( )荷载效应组合。
(A)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B)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基本组合(C)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D)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答案:B3.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一2002),地基基础设计时,所采用的荷载效应最不利组合与相应的抗力限值应按下列( ) 规定。
(A)基础设计安全等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结构重要性系数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采用,但结构重要性系数不应小于1.0(B)基础设计安全等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结构重要性系数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采用,但结构重要性系数不应小于0.9(C)基础设计安全等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结构重要性系数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采用,但结构重要性系数不应小于1.1(D)基础设计安全等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结构重要性系数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采用,但结构重要性系数不应小于1.2答案:A4.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一2002), 当需要验算基础裂缝宽度时,应按()取值。
(A)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效应标准组合(B)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效应基本组合(C)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效应标准组合(D)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答案:C例1 季节性冻土地区计划在城市郊区建立一个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