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安装配置手册
- 格式:doc
- 大小:68.50 KB
- 文档页数:12
REDHAT6.4HA安装与配置手册一、安装HA软件REDHAT Linux6.4HA需要安装的软件包很多、依赖关系也很复杂,不再采用原来REDHAT5.4HA的那种安装方式,使用yum命令安装。
在使用yum命令安装软件的时候,必须提前配置yum源,下面就其具体的安装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
1.创建CDROM加载目录#mkdir/media/rhel62.加载CDROM放入安装光盘,加载光驱。
#mount/dev/cdrom/media/rhel63.备份rhel-source.repo文件#cp/etc/yum.repos.d/rhel-source.repo/etc/yum.repos.d/bak4.编辑rhel-source.repo文件#vi/etc/yum.repos.d/rhel-source.repo向rhel-source.repo文件添加内容如下:[Server]name=Serverbaseurl=file:///media/rhel6/Serverenabled=1gpgcheck=0[HighAvailability]name=HighAvailabilitybaseurl=file:///media/rhel6/HighAvailabilityenabled=1gpgcheck=0[LoadBalancer]name=LoadBalancerbaseurl=file:///media/rhel6/LoadBalancerenabled=1gpgcheck=0[ScalableFileSystem]name=ScalableFileSystembaseurl=file:///media/rhel6/ScalableFileSystemenabled=1gpgcheck=0[ResilientStorage]name=ResilientStoragebaseurl=file:///media/rhel6/ResilientStorageenabled=1gpgcheck=05.如何判断用yum命令是否成功安装软件包说明:用yum命令安装软件包的时候,如果最后安装成功会组后给出complete!的提示。
关于这篇文档摘要目录1安装准备 (1)1.1操作系统补丁准备 (1)1.2ORACLE用户及属组 (1)1.3核心参数检查 (2)1.4修改系统限制 (3)1.4.1PAM 配置文件修改 (3)1.5设置ORACLE用户环境变量 (3)2介质安装 (4)2.1修改用户环境变量,启动图形终端 (4)2.2安装步骤 (5)2.3数据库补丁 (9)2.4补丁安装步骤 (10)2.5安装OPATCH (13)2.6安装CPU补丁12419258 (13)3TAR包安装 (14)4创建实例 (15)5配置监听 (24)6客户端本地NET服务名配置 (29)附录A参考资料 (34)A.1附录A.1 ORACLE基础操作命令 (34)图目录图2-2欢迎界面 (5)图2-3产品清单和操作组设置 (6)图2-4选择按照数据库类型 (6)图2-5指定主目录 (7)图2-6检查系统界面 (7)图2-7设置配置选项 (8)图2-8安装组件概要 (8)图2-9安装结束界面 (9)表目录表4-1Oracle8i,oracle 9i, oracle 10g 补丁列表 (9)1 安装准备摘要:介绍orace10G在suse11下安装的准备工作1.1 操作系统补丁准备1. 在图形界面中,以root用户登录选择菜单[yast→Software→SoftwareManagement]2. 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Search]项,输入“orarun”,进行search,检查是否已经安装,如果没有,则进行安装。
3. 安装后的状态如下:1.2 oracle用户及属组安装好orarun环境包后,系统是存在oracle用户和dba组的,只是与我们规范要求的id不一样,需要进行修改。
1. 在图形界面中,以root用户登录选择菜单[yast→Security and Users→User andGroup Management]2. 在弹出的菜单中,设置过滤条件(Set Fitter)为System users或System Groups,然后对oracle用户及dba组进行修改,id为1001,oracle的主目录为/home/oracle。
db2 V10.5 linux安装手册Redhat安装DB2V10.5
目录
1.1、解压缩安装包
1.2、命令行安装
1.3、新建实例用户
1.4、创建实例
1.5、启动db
1.6、检查db是否启动
1.7、配置DB自动启动,用root用户登录
1.8、配置网络
1.9、实例的启动和关闭
1.10、创建数据库
1.11、编目数据库
1.1、解压缩安装包
1.2、命令行安装
1.3、新建实例用户
1.4、创建实例
注意:DBI1922N The host name is not valid.报无法解析错误,在/etc/hosts
文件中添加解析参数即可
注释:Dascrt:创建的是DB2 adminstration server,每台服务器只有一个这种server,为进行DB2管理(比如运行控制中心)所必须,同时指定其管理用户是db2das。
db2icrt:创建的是实例,其名字一般和管理用户名一样,这里均为db2inst1。
1.5、启动db
1.6、检查db是否启动
1.7、配置DB自动启动,用root用户登录
1.8、配置网络
1.9、实例的启动和关闭
1.10、创建数据库
1.11、编目数据库
测试本机站点正在使用多说@ 版权所有 2015 上海屹通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硬件选项:acpi=on加载对ACPI的支持,在启动光盘的同时启动acpid后台程序。
这个选项只有 在你的系统需要ACPI才能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才需要。
启用超线程的支持 这个选项不是必需的。
acpi=off完全关闭ACPI。
这在一些比较老的系统上有用,同时也是使用高级电源管 理(APM)的必要选项。
这也将关闭对你的处理器的超线程的支持。
console=X这个选项可以设置光盘的串口访问。
第一个选项是设备,在x86上通常为 ttyS0,后面可以跟其他选项并用逗号分隔。
默认选项为9600,8,n,1。
dmraid=X这个选项用于向设备映射器RAID子系统传递参数。
传递的参数必须包含 在引号内。
doapm这个选项加载高级电源管理(APM)驱动支持。
这需要你同时使用acpi=off 选项。
dopcmcia这个选项加载了对PCMCIA和Cardbus硬件的支持,也使得pcmcia卡的 cardmgr能够在光盘启动的时候运行起来。
这个选项只有在从 PCMCIA/Cardbus设备启动的时候才需要。
doscsi这个选项加载对大部分SCSI控制器的支持。
在大多数USB设备启动的时候 也需要这个选项,因为USB设备使用内核中的SCSI子系统。
sda=stroke这个选项允许你对整个硬盘进行分区,即使你的BIOS不能处理大硬盘。
此选项仅使用在使用旧BIOS的机器上。
使用时把sda替换为需要这个选项 的设备。
ide=nodma此选项强制关闭内核中的DMA,一些IDE和CDROM驱动需要这个选项。
如果 你的系统在读取IDE接口的光驱的时候遇到麻烦,可以尝试一下此选项。
此选项同时也将关闭hdparm的默认设置。
noapic此选项关闭了在一些新主板上存在的高级可编程中断控制器。
它在一些旧 的硬件上会引发一些问题。
nodetect此选项将会关闭光盘会做的所有自动检测,包括设备检测和DHCP探测。
这 在调试有问题的光盘或驱动的时候有用。
RTLinux安装手册作者: Prof. Chang-Gun Lee 译者: wsw一.RTLinux安装步骤1. 安装RedHat Linux如果机器之前没有装过linux系统,建议把RedHat安装在一个独立的分区上,推荐使用RedHat8.0,因之在与R TLinux配合使用兼容性最好,同时确保安装了内核配置工具,gcc编译器,一些诸如make和bzip2的工具软件.2. 获得linux内核网络上下载” linux-2.4.18.tar.bz2”3. 获rtlinux内核和补丁网络上下载“rtlinux-3.2-pre1.tar.bz2”4. 把一个干净的rtlinux 内核拷贝到usr/src/rtlinux-3.2-pre1目录下使用下面的命令:cd /usr/srctar xjf rtlinux-3.2-pre1.tar.bz2命令会创建 \rtlinux-3.2-pre1" directory under /usr/src.5. 把一个干净的linux内核拷贝到/usr/src/rtlinux-3.2-pre1/linux目录下使用下面的命令.cd /usr/src/rtlinux-3.2-pre1tar xjf linux-2.4.18.tar.bz2命令会在/usr/src/rtlinux-3.2-pre1目录下创建”linux" 目录.6. 给linux内核打上rtlinux补丁cd /usr/src/rtlinux-3.2-pre1/patchesbzip2 -d kernel patch-2.4.18-rtl3.2-pre1.bz2cd /usr/src/rtlinux-3.2-pre1/linuxpatch -p1 < /usr/src/rtlinux-3.2-pre1/patches/kernel patch-2.4.187. 清除所有”.o”文件和残留的依赖关系cd /usr/src/rtlinux-3.2-pre1/linuxmake mrproper8. 配置linux内核cd /usr/src/rtlinux-3.2-pre1/linuxmake config /* 文本模式 */ 或make xconfig /* X 模式*/详细的linux配置见第三部分9. Build一个新内核命令如下.cd /usr/src/rtlinux-3.2-pre1/linuxmake dep /* 刷新依赖 */make bzImage /* 编译linux内核 */make modules /* 编译模块 */su /* 切换至root用户执行下面的操作 */make modules_install /* 安装编译好的linux模块 */cp arch/i386/boot/bzImage /boot/rtzImage10. 配置你的boot loader在下面的说明中,我们假定根目录”/”挂在” /dev/hda3”上,启动目录”/boot”挂在”/dev/hda2”上,可以通过”df”命令检测你系统的分区设置,如果你的系统启动管理器是LILO,添加下面的内容到”/etc/lilo.conf”:image = /boot/rtzImagelabel = rtlinuxread-onlyroot = /dev/hda3“/dev/hda3”就是你挂根目录的地方,接下来运行下面的命令:/sbin/lilo有关LILO更详细的设置请参考: /articles/2701/和/howto/basic/lilo.shtml.如果你的启动管理器是GRUB,把下面的命令加入到”/etc/grub.conf”:title rtlinuxroot (hd0, 1)kernel /rtzImage ro root = /dev/hda3“/dev/hda3”就是你挂根目录的地方,(hd0,1)表示第一块IDE硬盘(0)的第2个分区(1),也就是”/boot”目录所在的”/dev/ hda2”.更详细的设置请参考: /software/grub/.11. 重启并在启动菜单中选择rtlinux启动RTLinux应该跟着启动了12. 配置RTLinuxcd /usr/src/rtlinux-3.2-pre1make xconfig /* 默认 */13. 编译RTLinux命令如下:cd /usr/src/rtlinux-3.2-pre1makesu /* 以根用户身份运行下面的命令*/make devicesmake install14. 重启并在启动菜单中选择rtlinux启动二.运行RTLinux首先切换到根用户.在运行”examples”目录前应该确保mbuff, rtl _fifo, rtl, rtl_posixio, rtl_sched, and rtl_time等动态加载的rtlinux内核模块都在运行,可以用”insmod modulename.o”命令加载每一个模块,幸而”rtlinux”可以一步搞定:rtlinux status /* 查看加载了那些模块 */rtlinux start /* 加载所有rtlinux模块 */rtlinux status /* 检查是否所有模块都被加载*/如果看到所有模块都被加载了,你成功了,否则在你运行”rtlinux start”命令后会返回错误提示信息.那可能是由于li nux内核配置错误造成,请参考第三部分.然后从第一部分第8步开始重新build linux内核.如果所有rtlinux模块都成功加载,到examples/hello目录下键入”make”来生成”hello.o”文件,然后加载”hello.o”模块: insmod hello.o .然后键入”lsmod”命令看看”hello.o”模块是否成功加载.为了看到hello模块的执行效果,需要在字符模式下进行,如果是在X模式下,可以键入”dmesg”来查看”hello.o”模块输出的信息.最后,运行” rmmod hello”命令移除hello.o模块.注意命令里没有用到”.o”.三.linux内核配置注意事项这是RTLinux成功运行最重要的部分,运行”make config”或”make xconfig”时要特别注意下面几项.配置可能因计算机配置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第一次配置尝试应该按照下面几项进行配置,没有提到的选项就按照默认配置(DEFAULT),如果能工作(第二部分提到的能够运行hello模块),那么你很幸运,如果没能成功,也别泄气.试着改改跟下面几项相关的配置.1.Code maturity level options(代码成熟度): 选 YES2.Loadable module support(可加载模块支持):选中所有子项:1) Enable loadable module support(使能可加载模块支持), 2) set version info on all system module(对所系统模块设置版本信息),和3) kernel module loa der(内核模块加载器).3.Processor type(处理器类型):选择你的CPU类型,用”/proc/cpuinfo”命令获得CPU相关信息,如果你的计算机是多处理器,选上” symmetric multi-processing support”(均衡多处理器支持).work device support(网络设备支持):选择合适的网络设备,如果你有一个3COM的(10M或100M)以太网卡,选中并标记3c590/3c900系列为M(加载为模块).5.选中 kernel hacking 和 Magic SysRq Key两项.6.对于其他选项,尽量保持默认配置.如果失败,尝试更改可疑的配置选项.你可以把当前配置保存为文件作为下次的默认配置.你可以保存当前设置到文件”myconfig”,下一次,当你想更改几个配置的时候就拷贝”myconfi g”到”.config”.”.config”是”make config”和”make xconfig”读取的默认配置文件.祝好运!四.安装RTLinux 手册设计RTLinux应用需要对其系统调用非常熟悉.然而不可能都记住.所幸,RTLinux提供了包含所有系统调用的手册供随时查阅.安装手册步骤如下:1.网上下载” rtldoc-3.0.tar.bz2”.2.拷贝到” /usr/src/rtlinux-3.2-pre1/doc”目录下.3.使用下列命令:cd /usr/src/rtlinux-3.2-pre1/doctar xjvf rtldoc-3.0.tar.bz2该操作会创建”/usr/src/rtlinux-3.2-pre1/doc/rtldoc-3.0”目录4.把该目录路径加入到MANUAL PAGE搜索路径.a)方法1:在/etc/man.config文件中加入一行:” MANPATH /usr/src/rtlinux-3.2-pre1/doc/rtldoc-3.0/man”.b)方法2:在用户主目录的.bashrc文件中加入一行:” export MANPATH=$MANPATH:/usr/src/rtlinux-3.2-pre1/doc/rtldoc-3.0/man”5.试试”man rtf_creat”或”man 3 rtf_creat”命令.。
如何在Linux终端中安装和配置数据库数据库是计算机系统中重要的数据管理工具,它的安装和配置对于系统的正常运行非常关键。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Linux终端中进行数据库的安装和配置。
一、数据库的选择在Linux系统中,我们可以选择多种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PostgreSQL等。
根据需求和使用习惯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二、安装数据库1. 打开终端在Linux系统中,打开终端是安装和配置数据库的第一步。
可以通过在应用程序列表中找到终端图标,或者按下Ctrl+Alt+T快捷键来打开终端。
2. 更新软件源在终端中输入以下命令,通过更新软件源来确保我们下载的数据库软件是最新版本。
```bashsudo apt update```根据选择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输入相应的命令进行安装。
以MySQL为例,输入以下命令进行安装:```bashsudo apt install mysql-server```根据提示输入密码,完成MySQL的安装。
三、配置数据库1. 启动数据库安装完成后,我们需要启动数据库服务。
在终端中输入以下命令:```bashsudo systemctl start mysql```2. 设置数据库自启动为了方便后续的使用,我们可以设置数据库随系统启动自动启动。
在终端中输入以下命令:```bashsudo systemctl enable mysql```在终端中输入以下命令,进入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命令行界面:```bashmysql -u root -p```输入之前设置的密码,即可进入数据库管理系统。
四、数据库常用操作在数据库命令行界面中,可以进行以下常用操作:1. 创建数据库```sqlCREATE DATABASE database_name;```其中,database_name为你想创建的数据库的名称。
2. 切换数据库```sqlUSE database_name;```将当前操作切换到指定的数据库。
V1.0版权所有© 2020北京潍鲸科技有限公司。
保留所有权利。
本文档的版权归北京潍鲸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许可和授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文档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
免责声明:本文档仅作为使用指导,针对当前版本生效。
由于产品升级或其他原因,文档内容会不定期更新,恕不另行通知。
您购买或试用的产品、服务及特性应受北京潍鲸公司商业合同和条款的约束,文档中描述的部分产品、服务及特性可能不在您购买或使用的范围之内。
目录1 前言 (4)2 BT宝塔介绍 (5)3 服务标准 (7)4 注意事项 (8)5 联系潍鲸 (9)1前言北京潍鲸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业务完全基于云计算的服务型公司,是一家面向企业级IT/云服务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聚焦资源整合。
潍鲸集成云厂商的工具资源、服务交付资源,推出针对各云厂商产品的服务解决方案,秉承开放、合作、共赢的原则,做好云生态的积极建设者,为企业用户提供全方位多选择的云服务模式。
潍鲸科技提供一站式运维服务解决方案,专为客户提供上云的咨询、设计、迁移、运维以及运营的云服务,其中包括上云的咨询设计、数据迁移、运维托管、大数据、混合云管理、安全以及集成服务等。
为企业搭建云计算时代的IT基础技术框架及运维服务。
概述本手册主要介绍潍鲸科技关于BT宝塔安装配置说明书。
注:本文下述北京潍鲸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潍鲸科技”使用对象安装实施人员、开发工程师、运维工程师。
修订记录修订记录累积了每次文档更新的说明。
最新版本的文档包含以前所有文档版本的更新内容。
文档版本变更记录V1.0.02BT宝塔介绍宝塔Linux面板是提升运维效率的服务器管理软件,支持一键LAMP/LNMP/集群/监控/网站/FTP/数据库/JAVA等100多项服务器管理功能。
BT宝塔面板功能:1)一键配置服务器环境(LAMP/LNMP)2)一键安全重启3)一键创建管理网站、ftp、数据库4)一键配置(定期备份、数据导入、伪静态、301、SSL、子目录、反向代理、切换PHP版本)5)一键安装常用PHP扩展(fileinfo、intl、opcache、imap、memcache、apc、redis、ioncube、imagick)6)数据库一键导入导出7)系统监控(CPU、内存、磁盘IO、网络IO)8)防火墙端口放行9)SSH开启与关闭及SSH端口更改10)禁PING开启或关闭11)方便高效的文件管理器(上传、下载、压缩、解压、查看、编辑等等)12)计划任务(定期备份、日志切割、shell脚本)13)软件管理(一键安装、卸载、版本切换)3服务标准1)BT宝塔安装2)BT宝塔站点配置3)BT宝塔安全配置4)网站程序迁移5)数据库迁移6)漏洞修复4注意事项1)在服务过程中,需要提供云服务器的账号和密码,待服务完成后及时修改密码。
Lotus Domino Sever R9.01安装手册Redhat 6.5 64bit版本v1.0目录1.环境要求 (3)2.前期准备 (5)3.安装DOMINO SERVER R9.01 (8)4.安装语言包 (13)5.为第一次配置启动DOMINO服务器 (17)6.启动远程配置工具进行服务器配置 (18)7.为启动DOMINO服务进行相关调整 (26)8.启动DOMINO (27)1.环境要求a)系统软件环境操作系统最低版本要求硬件要求位数要求Red Hat EnterpriseUpdate 3System z 64b Linux (RHEL) Server 6Red Hat EnterpriseUpdate 3x86-6432b/64b Linux (RHEL) Server 6Base System z 64bRed Hat Enterprise Linux(RHEL) Server 7Red Hat EnterpriseBase x86-6432b/64b Linux (RHEL) Server 7SP1System z 64b SUSE Linux EnterpriseServer (SLES) 11SP1x86-6432b/64b SUSE Linux EnterpriseServer (SLES) 11注:必须关闭X GL 和SELinuxb)检查当前版本输入命令:u name –a输输输输输cat /etc/issue | grep Linuxc)SELinux及防火墙输输输输输输输chkconfig iptables offchkconfig ip6tables off修改/etc/selinux/config 文件中的SELINUX="" 为disabled然后重启d)修改u limit限制修改/etc/security/limits.conf,在文件最后添加以下两行:* soft nofile 65535* hard nofile 65535e)检查系统进程,若存在Postfix,Sendmail,httpd和httpdilte进程将其关闭2.前期准备a)创建domino运行组:notessmit group,如下图:选择”Add a Group”:输入回车。
Ecology OA for Linux安装手册目录一、Linux操作系统安装 (3)1、服务器硬件配置 (3)2、Linux操作系统安装步骤及注意事项 (3)二、安装Oracle 9i for Linux (5)(1)、安装软件包 (5)(2)、上传Oracle 9i for Linux安装源程序 (5)(3)、解压Oracle安装文件 (5)(4)、创建oracle用户组(dba、oinstall)和用户(oracle) (6)(5)、以oracle用户创建oracle的安装目录和数据库文件目录 (6)(6)、设置用户Oracle的环境变量 /home/oracle/.bash_profile (隐藏文件) (6)(7)修改 /etc/sysctl.conf 文件, 在文件末尾增加如下参数: (6)(8)设置编译器环境(在终端执行以下命令) (7)(9)DISPLAY设置 (7)(10) 安装oracle (7)(11)安装oracle补丁,修复oracle工具安装问题 [可选] (7)(12)重启服务器 (8)(13)启动oracle数据库 (8)(14)启动及登录oracle管理控制台,创建数据库表空间、数据库用户oaadmin (8)三、安装泛微OA ECOLOGY for Linux (9)(1)在/usr下创建目录weaver (9)(2)解压文件 (9)(3)配置/usr/weaver/resin-2.1.14/bin/httpd.sh文件 (9)(4)用vi修改/usr/weaver/resin-2.1.14/conf/resin.conf 文件 (9)(5)修改/usr/weaver/resin-2.1.14/bin/startresin.sh文件,修改为: (9)(6)修改/usr/weaver/resin-2.1.14/bin/stopresin.sh文件,修改为: (10)(7)查看/usr/weaver/ecology/WEB-INF/prop/weaver.properties文件 (10)(8)启用OA服务 (10)(9)从客户机上完成OA数据库创建 (10)(10)从客户机上注册OA软件,提交LISENCE文件。
Redhat Linux 6.2下Oracle 10g安装配置手册1.安装准备1.1RedHat Linux Server 6.2安装文件1.2Oracle 10g Linux安装文件1.3检查安装包rpm -qa |grep makeautomake-1.11.1-1.2.el6.noarchmake-3.81-19.el6.x86_64rpm -qa|grep glibcglibc-common-2.12-1.47.el6.x86_64glibc-2.12-1.47.el6.i686glibc-headers-2.12-1.47.el6.x86_64glibc-devel-2.12-1.47.el6.i686compat-glibc-headers-2.5-46.2.x86_64glibc-2.12-1.47.el6.x86_64glibc-utils-2.12-1.47.el6.x86_64glibc-devel-2.12-1.47.el6.x86_64compat-glibc-2.5-46.2.x86_64rpm -qa |grep libaiolibaio-devel-0.3.107-10.el6.i686libaio-0.3.107-10.el6.x86_64libaio-devel-0.3.107-10.el6.x86_64libaio-0.3.107-10.el6.i686rpm -qa |grep gccgcc-objc-4.4.6-3.el6.x86_64gcc-objc++-4.4.6-3.el6.x86_64compat-gcc-34-g77-3.4.6-19.el6.x86_64gcc-gfortran-4.4.6-3.el6.x86_64gcc-gnat-4.4.6-3.el6.x86_64compat-gcc-34-c++-3.4.6-19.el6.x86_64gcc-java-4.4.6-3.el6.x86_64gcc-4.4.6-3.el6.x86_64compat-gcc-34-3.4.6-19.el6.x86_64gcc-c++-4.4.6-3.el6.x86_64libgcc-4.4.6-3.el6.i686libgcc-4.4.6-3.el6.x86_64rpm -qa |grep compat-libstdccompat-libstdc++-296-2.96-144.el6.i686compat-libstdc++-33-3.2.3-69.el6.i686compat-libstdc++-33-3.2.3-69.el6.x86_64 rpm -qa |grep compat-gcccompat-gcc-34-g77-3.4.6-19.el6.x86_64compat-gcc-34-c++-3.4.6-19.el6.x86_64compat-gcc-34-3.4.6-19.el6.x86_64rpm -qa |grep libXplibXp-1.0.0-15.1.el6.x86_64libXp-devel-1.0.0-15.1.el6.x86_64libXpm-3.5.8-2.el6.i686libXpm-devel-3.5.8-2.el6.x86_64libXp-devel-1.0.0-15.1.el6.i686libXpm-3.5.8-2.el6.x86_64libXpm-devel-3.5.8-2.el6.i686libXp-1.0.0-15.1.el6.i686rpm -qa |grep openmotifopenmotif-devel-2.3.3-4.el6.x86_64openmotif-2.3.3-4.el6.x86_64openmotif22-2.2.3-19.el6.x86_64openmotif22-2.2.3-19.el6.i686rpm -qa |grep compat-dbcompat-db43-4.3.29-15.el6.x86_64compat-db43-4.3.29-15.el6.i686compat-db42-4.2.52-15.el6.i686compat-db-4.6.21-15.el6.i686compat-db-4.6.21-15.el6.x86_64compat-db42-4.2.52-15.el6.x86_642.硬件要求1.1物理内存至少2G查看命令:grep MemTotal /proc/meminfo1.2交换分区:至少1G,最好是物理内存的2倍查看命令:grep SwapTotal /proc/meminfo1.3硬盘空闲区至少4G查看命令:df –h3.创建安装oracle 所需的组和用户以下操作需要使用root账户创建。
SUSE Linux 11.0 安装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 11.0安装、配置与管理手册Version 1.01. 安装准备●x86计算机,20G以上硬盘,100M以太网卡,2G以上内存;●安装介质:SuseLinux DVD 2-1;●磁盘驱动程序盘(可选);●磁盘容量规划表(如下表)2. 安装过程2.1 启动机器选择Installation;安装程序加载Linux核心。
2.2 选择语言、键盘,并接受软件许可2.3 检查安装介质(可选)2.4 选择安装类型New Installation2.5 选择时间和时间区域2.6 选择服务器基本场景2.7 安装设置预览●点击“Partitioning”,进行磁盘定制;●点击“Software”进行软件定制。
2.8 配置磁盘PC服务器配臵的本地磁盘通常容量较大,应合理规划容量,并预留一定的空间后续使用。
通常一个磁盘最多可以创建四个主分区或三个主分区和一个扩展分区,而扩展分区又可以创建若干子扩展分区。
每个主分区和扩展分区或扩展分区的子分区构成磁盘物理卷,是组成卷组的最小单位,即扩展卷组空间每次以一个物理卷为单位的,因此每个物理卷的容量不宜太大,建议容量以10G单位。
基于上述原因,建议的磁盘规划如下:(1)创建一个主分区给swap使用;(2)创建一个主分区给boot使用;(3)创建一个主分区给操作系统使用;(4)剩余空间暂不分配,留待以后使用。
2.8.1 选择“Custom Partitioning (for experts)”2.8.2 创建磁盘分区●选择“Hard Disks”;●选中要创建分区的磁盘;●点击“Add”按钮;●选择创建主分区;●此分区给swap使用,按Swap的要求指定容量。
容量可以使用K、M、G描述单位。
例如:512M。
●指定文件系统类型为swap;●比照上述步骤,创建一个主分区给/boot使用;文件系统类型为ext3,MountPoint为/boot;●比照上述步骤,创建一个主分区给/root使用,文件系统类型为0x8e LinuxLVM。
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及网络配置Linux操作系统是一种开源的操作系统,具有稳定性、高性能和安全性等优点,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本文将详细介绍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及网络配置过程。
一、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在互联网上并找到合适的Linux操作系统安装镜像文件,例如Ubuntu、CentOS等。
2.制作安装媒介:3.设置启动项:将制作好的安装媒介插入到计算机中,重启计算机并设置从USB或光盘启动。
4.进入安装界面:等待计算机重启后,进入安装界面,选择“安装”或者“图形安装”等选项。
5.选择安装语言:在安装界面中选择安装语言,一般默认为英语,可以选择中文或其他语言。
6.设置时区:根据自己所在的地区,选择对应的时区。
7.分区设置:接下来进行磁盘分区设置,可以选择手动分区或者自动分区。
8.安装程序:设置好分区后,开始进行实际的安装过程,等待操作系统安装完成。
9.设置用户名和密码:安装完成后,设置一个管理员用户名和密码,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10.启动系统:安装完成后,重启计算机,进入Linux系统。
二、网络配置1.配置有线网络:在Linux系统中,有线网络一般默认会自动连接,如果没有连接成功,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配置:c.在“IPv4设置”选项卡中,选择“自动(DHCP)”或手动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信息。
d.完成配置后,点击“保存”并重新连接网络。
2.配置无线网络:a.打开网络连接图标,选择无线网络连接。
b.在弹出的界面中,选择要连接的无线网络,并点击“连接”按钮。
c.输入无线网络的密码,点击“连接”按钮。
d.系统会尝试连接无线网络,连接成功后,网络连接图标将显示连接状态。
3.配置网络代理:如果需要使用代理服务器进行上网,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配置:c.在“代理”选项卡中,选择“手动”配置代理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
d.保存配置后,重新连接网络。
4.配置网络文件共享:在Linux系统中共享文件可以通过Samba或NFS等协议进行配置。
Linux系统管理与运维手册Linux系统是当前广泛应用于各种服务器和嵌入式设备上的操作系统。
作为一名Linux系统管理员和运维人员,掌握Linux系统管理和运维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手册将为您提供Linux系统管理和运维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并引导您如何有效地管理和维护Linux系统。
一、Linux系统概述Linux系统是一种开源的、免费的操作系统,具有稳定性、灵活性和安全性的优势。
它由内核、shell、文件系统和众多的应用程序组成。
Linux系统支持多用户、多任务和多核心,并且可以运行在各种硬件平台上。
二、Linux系统安装与配置1. 硬件要求在安装Linux系统之前,需要确保硬件满足最低系统要求,包括处理器、内存、磁盘空间和其他外设。
2. 安装准备创建安装介质,如光盘、USB或网络安装镜像,并选择合适的Linux发行版。
根据硬件要求,选择适当的安装选项和分区方案。
3. 安装过程通过引导介质启动计算机,并按照安装向导逐步完成系统安装。
包括选择语言、时区、键盘布局、安装位置和网络配置等。
4. 系统配置安装完成后,需要对系统进行基本配置,如设置主机名、网络连接、用户账户和权限等。
还可以配置系统服务和软件包管理器,以便后续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三、用户与权限管理1. 用户账户Linux系统支持多用户环境,每个用户都有独立的账户和家目录。
管理员需要创建、修改和删除用户账户,并设置密码和权限。
2. 用户组用户可以被分配到用户组中,以便共享文件和资源。
管理员可以创建、修改和删除用户组,并管理用户组的成员。
3. 权限管理Linux系统使用权限控制机制来保护文件和目录的安全性。
管理员可以设置文件和目录的权限,包括读、写和执行权限,以及所有者、用户组和其他用户的权限。
四、文件系统管理1. 文件系统结构Linux系统采用树状的文件系统结构,以根目录(/)为起点,包含了各种目录和文件。
2. 文件操作管理员需要掌握常用的文件操作命令,如创建、复制、移动、重命名和删除文件。
1ETL效劳器安装部署本项目ETL安装部署主若是安装部署Informatica ETL软件,下面以LINUX平台安装部署Informatica软件为例说明Informatica安装部署进程。
1.1安装效劳1.1.1安装Informatica前预备工作1.1.1.1安装程序包上传介质到infa用户下解压并安装。
1.1.1.2配置JDK,Oracle、Sybase客户端和ODBC环境变量,参考下面环境变量配置。
执行source .bash_profile使环境变量生效。
1.1.1.3上传安装介质和KEY文件FTP上传安装介质和KEY文件到infa用户下。
1.1.1.4创建解压目录和安装目录别离创建Informatica解压目录文件夹informatica961和安装目录文件夹Infa961:mkdir informatica961mkdir Infa961注:安装目录名Infa961必然要统一,下面的NFS文件共享系统需要配置那个途径以便于调试和爱惜。
1.1.1.5解压安装介质解压Informatica安装介质到Informatica961目录下:tar– /Informatica9611.1.2Informatica安装进入介质解压目录informatica961执行安装命令:./1.1.3选择安装选项见以下图,假设是效劳器上没有Informatica效劳那么选择1,其他选择2。
1.1.4运行系统检测工具见以下图,在安装之前运行系统检测工具以幸免安装进程中显现问题:选择11.1.5创建系统信息见以下图,以下内容需要输入安装途径(绝对途径):/app/infa,资料库用户名:infa_domain,密码:infa_domain,ip:10,,端口号:1521,sid:sgywgl1.1.6检查成功后推出并执行安装然后退出当前系统检查环境,下面会提示是不是继续安装Informatica效劳,选择y继续安装1.1.7不启用网络身份验证安装进程中Informatica效劳有网络身份验证功能,咱们选择不启用网络身份验证:1.1.8输入KEY文件见以下图,咱们需要提供激活Informatica效劳KEY文件,输入文件所在的绝对途径:/app/infa/Infa961/:1.1.9输入安装途径见以下图,输入Informatica效劳需要安装目录的绝对途径:/app/infa/Infa9611.1.10选择平安通信模式见以下图,选择1创建域,选择1不启用平安通信,选择2禁用HTTPS。
Linux系统管理技术手册1. 导言Linux是一种开源的操作系统,具有广泛应用和强大的系统管理功能。
本手册旨在提供关于Linux系统管理的技术指导和实践经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Linux系统。
2. Linux系统概述Linux系统是以Unix为原型开发的操作系统,具有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它的核心组件包括操作系统内核、系统工具和应用程序。
3. Linux系统安装与配置3.1 硬件要求:在安装Linux系统之前,需确保硬件满足最低配置要求。
3.2 安装过程:详细介绍安装Linux系统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3 系统配置:包括网络配置、用户管理、文件系统管理等内容。
4. Linux命令行工具4.1 Shell介绍:不同的Linux发行版使用不同的Shell,默认为Bash。
4.2 基本命令:介绍常用的Linux命令,如目录操作、文件管理、进程管理等命令。
4.3 命令行通配符和重定向:使用通配符匹配文件名、输出重定向和输入重定向等。
5. 系统和网络管理5.1 进程管理:介绍进程的概念、常用命令和进程管理技巧。
5.2 系统监控:使用系统监控工具对系统性能和资源进行监控和优化。
5.3 网络配置:包括IP地址配置、网络接口配置和网络服务配置等。
5.4 防火墙配置:详细介绍使用iptables命令配置Linux防火墙规则。
6. 软件包管理6.1 软件包管理工具:介绍常用的包管理工具,如yum和apt-get。
6.2 软件包安装和更新:通过包管理工具安装和更新软件包。
6.3 软件包依赖性:解决软件包之间的依赖关系,确保软件正常运行。
7. 安全与备份7.1 用户和权限管理:通过用户和权限管理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7.2 文件系统加密:使用加密文件系统保护敏感数据。
7.3 数据备份与恢复:制定合理的数据备份策略,并恢复丢失的数据。
8. 系统维护与故障排除8.1 日志管理:解析日志文件以诊断和解决系统问题。
8.2 内存管理:监控和优化内存使用,提升系统性能。
封面作者:PanHongliang仅供个人学习LINUX服务器安装配置手册杭州世导科技有限公司文档修改/审批记录目录1介质准备52REDHAT LINUX 的安装62.1安装步骤62.2R EDHA T 9.0的配置:92.2.1其他应用环境配置101介质准备安装介质:Redhat linux9.0,安装光盘三张;2Redhat linux 的安装2.1安装步骤1、首先接通服务器的电源,插入Redhat 系统安装盘1,直到下面界面出现:2、安装的界面有图形化用户界面GUI(graphical userinterface)--默认方式、直观、用鼠标在屏幕间翻阅、“点击”按钮,或输入文字字段、简单直观,和文本模式界面,要用这种模式,需在引导时输入boot:text***:推荐使用GUI模式与光盘安装模式;,下面就开始介绍这种模式的安装步骤;点击“Next”按钮,出现下面的界面.在这里选择安装界面的语言,选“中文简体”,这样安装界面就是简体中文的了.点击“Next”.然后点“下一步”.接着选择一下你的鼠标类型.选择完后,点击“下一步”.在安装类型选择时,选择“定制”.点击“下一步”.安装类型:个人桌面:适合于新手,有图形化桌面环境(X窗口系统),需要1.8G(兼选GNOME/KDE的个人桌面);如果你需要选择所有的软件包组的话,可能至少需要4G的空间;工作站:队了有图形化桌面环境外,还具备软件开发工具服务器:要注意一点,如果你在安装软件时,在选择软件包时没有安装适当的软件包,当系统引导时,X窗口系统不会被配置,因而不会载入GUI定制:根据你自己的需要来定制你所要安装的软件包,灵活性、随意性较强升级:如果你使用的一个版本是低于8.0,此时你可以选择这种安装方式(在6.2以上版本是不会破坏现有旧系统里面的数据,只会更新新的内核和软件包);如果你选择了自动分区的话,系统会创建以下几个分区:1)交换分区,一般建议为你的内存的2倍2)/boot分区,大小为100MB,其中驻留着Linux内核和相关的文件3)/根分区,其中贮存着所有其它文件,大小根据你实际硬盘的大小来分区在以上三个分区的基础上,服务器安装还会挂载一个/usr的分区,一个/home的分区,一个大小为/var的分区,大小256M;然后选择“用 Disk Druid 手工分区”,点击“下一步”.由于COMPAQ机器本身会使用8M的硬盘空间来引导系统COMPAQ SETUP ,所以这个分区就不用去动它;/dev/sda3这8M不用去动它1)/boot分区,大小为200MB,其中驻留着Linux内核和相关的文件2)交换分区,为你的内存的2倍,考虑到以后有扩展内存的可能,建议将SWAP分区加大1G3)/根分区,其中贮存着所有其它文件,大小根据你实际硬盘的大小来分区,把余下的空间分给它4)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个/tmp空间,大小为1G,用于ORACLE时存放备用文件在选择自定义分区时,用DISK DRUID工具时的按钮有:新建、编辑、删除、重设、RAID--用来给部分或者全部磁盘分区提供冗余性、LVM--允许你创建一个LVM逻辑卷.LVM逻辑卷管理器所扮演的角色是用来表现基本物理贮存空间的简单逻辑视图,它管理单个物理磁盘:linux支持文件系统类型有:ext2--支持标准UNIX文件类型(常规文件,目录,符号链接等).它还提供了分派长至255个字符文件名的能力.在7.2版本之前默认的文件系统就是EXT2 ext3--基于EXT2文件系统之上的,它有一个主要的优点--登记报表.使用一个登记报表的文件系统减少了崩溃后恢复文件系统所花费的时间,因为没有必要运行fsck来检查文件系统.是8.0以后默认的文件系统类型物理卷LVM--创建一个或多个物理卷LVM分区允许你创建一个LVM逻辑卷.软件RAID--创建两个或者多个软件RAID分区允许你创建一个RAID设备.(逻辑卷是由用户为了满足数据存储需要在磁盘阵列上创建的一个逻辑的存储结构,通常建立在多个物理硬盘的基础之上.通常把创建逻辑卷的一系列物理硬盘的组合称为卷组.一个卷组拥有RAID级别,容量等特性.用户可以从没有配置的卷组容量中创建一个新的逻辑卷.)交换区--被用于支持虚拟内存.vfat--是一个与WINDOWS95/NT FAT文件系统的长文件名兼容的linux文件系统. 双击那个ext2(ext3)分区,就会弹出“编辑分区”对话框,“挂载点”选“/”,然后把“将分区格式化成”选上,在右边的选框里选ext3(如果你选的分区已经格式化好,而且你又不想把分区格式化成其他类型的分区,那么你可以选择“保持不变(保留信息)”).点击“确定”.这时可能会弹出下面这个警告对话框,不用理它,点击“继续”.点击“下一步”,弹出“格式化警告”,点击“格式化”.“引导装载程序配置”可以用默认值.点击“下一步”.引导装载程序配置;提供了两种:GRUB-GRand Unified Bootloader是一个默认安装的功能强大的引导装载程序.它能通过连锁载入另一个引导装载程序来载入免费和专有操作系统(连锁载入是通过载入另一个引导装载程序来载入DOS或WINDOWS之类不支持操作系统的机制)LILO:LInux LOader是用于Linux的灵活多用的引导装载程序.它并不依赖于某一特定文件系统,能够从软盘和硬盘引导Linux内核映象,甚至还能够引导其它操作系统;主引导记录MBR,是会被BIOS自动载入的SMP(Symmetric Multiprocessing)对称多重处理/boot/grub/grup.conf/,/etc/lilo.conf,可供配置的两种装载程序配置文件;/sbin/lilo -v 重新运行LILO(在更改配置文件之后)接着这一步是"网络配置",如果你的电脑是动态分配ip,这一步你就用默认的,直接点击“下一步”.如果你要手工配置IP地址就点击“编辑”按钮,弹出“编辑接口xxxx”对话框后,把上面的“使用 DHCP 进行配置”的小勾去掉,然后就可以在“IP 地址”和“子网掩码”栏里输入你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然后确定.接着把主机名和网关(非必要)和DNS添上(非必要,可以去掉,以免影响telnet登录速度).然后点击“下一步”,如果弹出任何警告框就点“继续”.这一步是配置防火墙.为了减少麻烦,如果没有特殊要求,选“无防火墙”.点击“下一步”.或者你选择“中级”,然后选择你信任的网卡设备,并选中你所要的网络服务;在本安装说明中我们选择“中级”,这个在安装完成之后,要在iptables 文件里配置,才能使用TELNET/FTP服务,如果选择没有防火墙,在安装完成后只需输入SETUP启用相应的telnet/ftp服务即可(前提是在后面安装软件包时添加telnet/ftp服务的软件包)!防火墙可允许进入的服务:DHCP/SSH Secure安全 SHell(SSH)是用来在远程机器上登录及执行命令的一组工具.你如果你打算用SSH工具通过防火墙来访问你的机器,启用该选项.你需要安装openssh-server软件包以便使用SSH工具来远程访问你的机器;telnet telnet的通讯是不加密的,几乎没有提供任何防止来自网络刺探之类的安全措施;如果你需要允许TELNET访问,你需要安装telnet-server软件包WWW(HTTP),如果要使用HTTPS,需要安装HTTPD软件包邮件(SMTP)/FTP,如果要使用需要安装wu-ftpd软件包其它端口:端口:协议,如你想允许IMAP通过你的防火墙,你可以指定imap:tcp/1234:udp在安装完成后,可使用redhat-config-securitylevel命令来启动安全级别配置工具语言支持这一步可以在安装英语的基础上,选择安装1个Chinese选上就行了,是简体中文如果你要其他的语言支持,选上相应的选项就行了.点击”下一步“.redhat-config-language语言配置工具时区选择选“亚洲/上海”,点击“下一步”. /usr/sbin/timeconfig命令配置时区这一步是配置系统帐户.根用户(就是root用户)口令必需要填.如果你还要添加其他用户就点击“添加”按钮.点击“下一步”.启用MD5口令,允许使用长口令(长至256个字符),而不是标准的8个字符或更少;启用屏蔽口令--提供一个保存口令的安全方法.口令被贮存在/etc/shadow文件中,只可以被ROOT访问;接着一步是“验证配置”,不用管它,直接点“下一步”,等一会就能进入“选择软件包组”界面“,选择除最后两项“最小项”和“全部项”外的所有选项.选完软件包后,点击“下一步”,如果出现“未解决的依赖关系”这一个界面,选“安装软件包以满足依赖关系”(默认),然后点“下一步”.软件包的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把非必要的软件包支除掉,另外可以考虑一下附加的服务,如VNC服务端等等!如果没有意外,将出现下面这个界面,这个界面上没什么可以配置的,点击“下一步”就行了.如果空间足够的话,可以装全部的软件包,或者你只需选择对你有用的部分,可以选择安装VNC等服务接着,安装程序开始对你选中的linux分区进行格式化,接着就是做一些安装准备(要花一点时间),再接着就开始往你的电脑里装软件包了.软件包安装完毕后就到了“创建引导盘”这一步了,想创建引导盘”,然后放一张软盘进软驱,然后点”下一步“.如果不想做引导盘,选”否“,然后点击“下一步”到”X配置“这一步,安装程序能自动检测出你的显卡类型,只要选择一下”视频卡内存“大小,然后点击”下一步“.redhat-config-xfree86命令来启动X配置工具安装程序能自动检测出你的显示器类型,直接点击”下一步“就行了.配完显示器和显卡后就到了配分辨率和颜色数.选完后做显示测试:点击”测试设置“,会先黑一会屏,如果有图形界面出现,说明你的显示配置通过了,还会弹出一个对话框问你是否看到了这些信息点”yes“,接着还会弹出一个对话框,问你在linux启动时是否启动X,选择“否”.接着点击”下一步“.最后出现安装完成的界面,点击“退出”至些基本的linux安装系统已经完成,恭喜你!2.2Redhat 9.0的配置:重启完服务器后:需要修改防火墙的配置文件:/etc/sysconfig/iptables增加相应的端口20、21、22、23;添加如下行.-A RH-Lokkit-0-50-INPUT -p tcp -m tcp --dport 20 --syn -j ACCEPT-A RH-Lokkit-0-50-INPUT -p tcp -m tcp --dport 21 --syn -j ACCEPT-A RH-Lokkit-0-50-INPUT -p tcp -m tcp --dport 22 --syn -j ACCEPT然后运行:/etc/rc.d/init.d/iptables restart最后用iptables –L查看一下是否正常运行然后编辑/etc/xinetd.d/vsftpd和/etc/xinetd.d/telnet把disable = yes改为:disable = no然后运行:/etc/rc.d/init.d/xinetd restart或是运行:xinetd telnetxinetd vsftpd进行SETUP-->设置TELNET与VSFTPD的打开也可以.--让root直接telnet登陆:--编辑/etc/pam.d/login,去掉--auth required /lib/security/pam_securetty.so 这句话--让root直接ftp--/etc/vsftpd.ftpusers 注释root--telnet慢问题(如果没有装PIX,就可以不要这一项了).--/etc/resolv.conf 注释名字服务器用telnet登录上去,字体的色彩问题,在要修改的用户下的.bash_profile最后面加入以下命令:alias ll='ls -l --color=none'alias l.='ls .[a-zA-Z]* --color=none'alias ls='ls --color=none'alias lf='ls -f --color=none'删除所安装的sendmail包rpm -e sendmail-8.12.5-7导致重启服务器时启动这个服务比较慢更改IP:停止所有服务然后编辑/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修改ipservice network restart想更改网关1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增加或者修改:GATEWAY=<Ip>service network restartifconfig –acd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ls2.3其他应用环境配置2.3.1NFS修改/etc/exports文件,格式如下:如果正常,则直接出现命令提示符;如果失败,将有相应的错误提示,具体处如果只有一个网卡,则缺省设备名称为/dev/eth0,如果再有第二块网卡,则设备名称为/dev/eth1,以此类推.如果我们要配置第二块网卡,可以使用如下命令:# netconfig –d=eth1我们也可以在一块网卡上配置多个IP地址,如果需要在第二块网卡上配置第二个IP地址,使用如下命令:# netconfig –d=eth1:1使网卡IP配置生效可以直接使用如下命令:# service network restart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