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应激对免疫功能和身心健康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145.04 KB
- 文档页数:4
长期应激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治疗应激是一种人们常常面临的心理负担,可以来自于工作、学业、人际关系、家庭等方面。
短期应激可以激发人们的潜能,但长期持续的应激却可能对心理健康产生消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长期应激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供常见的治疗方式。
一、长期应激对心理健康的影响1.焦虑和抑郁:长期应激可能导致焦虑和抑郁的发生。
应激源的持续存在会使人们感到无法摆脱困境,产生精神压力,从而引发负面情绪。
2.身体健康问题:长期应激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身体健康问题,如失眠、头痛、消化不良、免疫系统功能减弱等。
长期处于高度应激状态下,身体的抵抗力会下降,容易患上各类疾病。
3.认知功能下降:长期应激会影响人们的思考和决策能力,使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处理信息效率下降。
二、治疗长期应激的方法1.心理疏导:心理疏导是一种通过与心理专家交流和交流来减少应激的方法。
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可以帮助人们理清自己的思绪,增加应对应激的能力。
2.放松训练:通过放松训练,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法等,可以缓解长期应激对身体的负面影响。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放松身心,减少焦虑和抑郁。
3.调整生活方式:改变生活方式也是治疗长期应激的重要方法。
合理安排时间,增加运动和户外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改善饮食结构,都可以有助于缓解应激。
4.医学干预:在一些严重的长期应激病例中,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药物干预。
抗焦虑和抗抑郁药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平衡神经系统,减轻负面情绪和身体症状。
总结:长期应激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非常重要,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来缓解其负面影响。
心理疏导、放松训练、调整生活方式和医学干预等多种方法可以互相结合,根据个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通过有效的应对长期应激,人们可以增强心理韧性,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心理应激与免疫功能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经常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和应激源。
无论是工作上的压力、人际交往的冲突,还是生活中的变故,这些都会对我们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而有研究表明,心理应激不仅会对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还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我们的免疫功能。
接下来,本文将探讨心理应激与免疫功能之间的关系。
首先,心理应激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当我们处于应激状态时,身体会释放一系列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
这些激素一方面会使我们进入“战斗或逃跑”的状态,以应对紧急情况,但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会打乱免疫系统的平衡。
研究发现,应激激素会抑制免疫系统中的巨噬细胞和T细胞的功能,降低抵抗力,增加感染的风险。
其次,心理应激与免疫疾病的关系密切。
长期的心理应激会导致免疫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容易发生过度的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本是免疫系统对外界刺激的正常反应,但当炎症反应过度时,会引发一系列免疫疾病。
例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以及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等,都与心理应激密切相关。
这些疾病的发生与免疫系统的错觉有关,即免疫系统对自己的身体组织产生攻击性反应。
此外,心理应激还与癌症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联系。
研究表明,长期的心理应激会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失调,进而影响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杀伤能力。
应激状态下,体内的天然杀伤细胞的活性下降,免疫监视功能受到损害,易导致异常细胞的快速增殖和恶性肿瘤发展。
然而,不同的人在面对同样的心理应激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程度却存在差异。
这与个体的应对方式和心理韧性有关。
一项研究发现,乐观积极的人在压力下免疫功能受损的程度较小,而消极情绪和应对方式不健康的人则更容易受到心理应激的负面影响。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培养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应对方式来缓解心理应激对免疫功能的不利影响。
所以,为了维护良好的心理健康和免疫功能,我们应该多关注自己的心理状态,寻找解压的方法。
首先,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乐观情绪,培养心理韧性,对抗负面应激源。
急性应激反应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现代生活中,人们面临着各种来自工作、学业、家庭和社会等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往往会引发急性应激反应。
急性应激反应是人体在面临紧急事件或压力时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反应。
然而,长期或频繁的急性应激反应对身体健康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急性应激反应对身体健康的主要影响之一是免疫功能的受损。
当人体处于紧张或恐惧的状态时,神经系统会释放压力激素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这些激素可以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
短期的应激不会带来明显影响,但长期持续的应激会导致免疫系统长期受抑制,从而增加感染和疾病的风险。
研究表明,长期的工作压力和紧张情绪可以导致人们更容易感染感冒、流感和其他疾病。
此外,急性应激反应还可能对心血管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在应激情况下,身体会释放大量肾上腺素和其他应激激素,这些物质会导致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和血管收缩。
虽然短期的应激反应在适当的情况下有助于适应环境,但长时间的应激会导致持续的心血管负荷,在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另外,急性应激反应还会对消化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当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血流会更多地分配到肌肉和大脑,而相对减少到消化系统。
这会导致消化系统的功能减弱,人们可能出现胃肠问题,如胃痛、消化不良和便秘等。
此外,长时间的应激反应还可能导致食欲不振、进食过量或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从而引发肥胖和相关代谢性疾病。
与身体健康问题相对应的是心理健康问题。
急性应激反应会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负面影响,导致焦虑、抑郁和情绪波动等问题。
长期的应激反应甚至可能导致心理疾病的发展,如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抑郁症。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身体健康问题可能进一步影响心理状态,形成恶性循环。
在面对急性应激反应时,采取一些应激管理策略可以帮助减轻对身体的负面影响。
例如,定期锻炼对促进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锻炼可以帮助释放压力,并提高身体的抗压能力。
同时,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充足的睡眠也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心理应激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心理应激是人们在面临各种压力和挑战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可以对身心健康造成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身体影响和心理影响两个方面来探讨心理应激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身体影响1. 免疫系统心理应激会导致免疫系统的受损,人体的抵抗力下降,容易患上各种疾病。
研究表明,长期处于心理应激状态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感染病毒和细菌,更容易患病并康复较慢。
2. 消化系统心理应激会影响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胃病、胃溃疡等消化系统问题的产生。
长期的心理压力还会导致食欲不振、进食过量等饮食失调问题,进而引发身体其他方面的健康问题。
3. 心血管系统长期的心理应激状态会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心理应激会使心脏负荷增加,血管收缩,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二、心理影响1. 焦虑与抑郁心理应激会导致人们产生不安、紧张和焦虑的情绪,长期的心理应激还会造成严重的抑郁情绪。
焦虑和抑郁会影响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社交能力,降低生活质量,甚至导致自杀。
2. 失眠与疲劳在心理应激的状态下,人们往往难以入睡或保持良好的睡眠状态,这会导致失眠问题。
长期的失眠会引发身体疲劳,甚至影响注意力和思维敏捷度,对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3. 注意力不集中长期处于心理应激的状态会使人们的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弱。
人们在面对繁重的工作或学习任务时,很难集中精力进行思考和应对,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三、解决办法1. 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均衡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对缓解心理应激有积极的作用。
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摄取丰富的营养物质,适量参加户外活动,有助于调节身心状态。
2. 积极的情绪调节学会积极的情绪调节方法,如放松训练、冥想、听音乐等,有助于减少焦虑和抑郁情绪。
同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家人和朋友保持沟通,分享自己的压力和烦恼,可以得到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
3. 学会有效的应对方法面对心理应激,我们需要学会采取有效的应对方法。
慢性应激导致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及对人体健康影响机制初探引言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应激源,如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
长期暴露在这些应激源下,人体免疫系统可能受到负面影响,导致其功能紊乱。
本文旨在探讨慢性应激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机制以及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
慢性应激与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重要防御机制,负责识别和清除害菌、病毒和异常细胞。
然而,长期应激状态下,免疫系统可能出现功能紊乱,表现为免疫反应的亢进或抑制。
一方面,长期应激可引起免疫系统的激活。
当我们面对应激源时,身体会释放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
这些激素的过量产生会导致免疫细胞分布和功能的改变。
研究发现,长期暴露在应激环境中的人们往往免疫细胞的数量增加,而功能下降。
免疫细胞功能的下降可能表现为对病原体清除的能力降低,容易感染且难以康复。
另一方面,慢性应激也可能导致免疫系统的抑制。
应激状态下,体内激素的分泌会被破坏,导致免疫细胞无法正常发挥作用。
免疫细胞数量的减少和功能的受损可能导致免疫系统无法有效应对病原体和异常细胞,增加了感染和发生炎症的风险。
慢性应激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机制初探慢性应激导致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免疫系统的紊乱可能导致免疫疾病的发生。
长期应激可能导致免疫功能的亢进,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
例如,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被认为与慢性应激状态相关。
另外,应激状态下免疫系统的抑制可能导致免疫缺陷,使个体更容易感染和发展感染性疾病。
其次,慢性应激可能引起心理健康问题。
长期暴露在高压力环境下,人们可能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这些心理问题与免疫系统紊乱相关。
研究表明,应激状态下产生的激素可能干扰脑内神经递质的平衡,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发生。
同时,心理问题本身也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另外,长期暴露在应激环境中,个体可能出现睡眠问题。
睡眠与免疫系统的功能密切相关。
应激生物学及其对健康的影响应激生物学是研究结构和功能在生理和行为应激过程中的变化。
无论是在人类还是动物的身体内,都会出现一些生理和心理反应,并且重复的应激会导致结构和功能上的不可逆性改变。
应激在生命体内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如果长时间处在压力状态下,则可能导致身体的不良反应,进而影响健康。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应激生物学的概念、应激对身体的影响,以及如何减轻应激对身体的不良反应。
什么是应激生物学?应激生物学是研究应激对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它研究了应激的生理和行为反应过程,以及这些反应的形成和表现。
应激可以是生物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中的事件,包括急性的刺激、慢性的压力和心理的应激。
应激生物学研究得越来越深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联系。
应激的影响应激可能对身体产生重大影响,包括:1. 心理和行为上的影响:应激可能导致焦虑、抑郁、失聪和其他心理问题。
2. 生理上的影响:应激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自身免疫疾病和其他疾病。
3. 生理变化:应激可能导致自适应性的生理变化,如提高注意力、改变代谢方式、改变心血管功能、减少免疫功能和影响神经元可塑性。
(1)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短时间的应激可能会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从而导致血管紧张。
长时间的应激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并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2)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应激可以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长时间的应激可能导致免疫系统抑制或过度活跃,从而导致身体易受感染、过敏或肿瘤等疾病。
(3)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应激可导致人们的情绪和行为出现变化,如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和饮食失调等。
应激亦可以影响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4)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应激可以导致身体内分泌系统的不同反应,有激素的升高或降低等。
这些激素可以影响代谢、疼痛、情绪以及其他生理过程。
减轻应激的方法以下是一些减轻应激的方法:1. 良好的睡眠:每晚获得充足的睡眠时间及良好的睡眠质量是减轻应激反应的重要方法。
生物应激与免疫系统功能调节的关系当人们在面对威胁和压力时,身体会有自我保护的反应。
这种反应是生物体对应激的一种生理和心理反应。
生物应激是指机体在生存过程中面对外界各种刺激因素所引起的复杂反应过程。
如果应激得不到有效的化解和解决,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包括抑郁、焦虑、免疫系统的功能下降等。
本文将围绕生物应激与免疫系统功能调节的关系展开探讨。
一、生物应激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生物应激可以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
在应激的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出现调节不当的情况。
应该需要注意的是,短期的应激可能会刺激免疫系统,从而增加机体的抵抗能力,但是长期的应激可能会导致慢性应激反应,从而使免疫系统处于长期的低活性状态。
大量的研究表明,生物应激可以通过激活免疫调节细胞和免疫细胞的互作来影响免疫系统。
应激可以调节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粒细胞和淋巴组织中的细胞因子的产生和释放,进而影响机体的免疫状态。
特别是应激可以导致体内炎症反应程度的改变,从而使免疫系统调节失衡,导致机体处于炎症状态。
二、免疫系统对应激的响应生物应激对免疫系统的功能产生影响的同时,免疫系统也会对应激产生反应,从而调节机体对应激的适应能力。
免疫系统通过免疫调节细胞和神经调节细胞的互作来适应外界的压力和威胁。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神经内分泌系统能够参与免疫系统的调节和反应。
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细胞可以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如细胞因子IL-1、IL-6和TNF-α等,可以刺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交感神经系统的反应,从而影响身体的应激反应。
同样的,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变化,比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活化以及垂体前叶生长激素(GH)的分泌,也可以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引起免疫调节的变化,促进身体对应激的适应。
三、应对应激的方法与免疫系统调节对于生物应激的应对有许多方法,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运动和饮食调节等。
这些方法能够帮助机体降低应对应激的负担,从而减轻应激带来的危害。
应激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和调节机制我们生活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面对各种压力和挑战,人们的身体和心理往往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这种不良的情绪状态可能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其中包括免疫系统疾病。
本文将主要探讨应激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和调节机制。
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系统,负责抵御各种病毒、细菌和疾病的入侵。
它由多种类型的细胞和分子组成,可以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类型。
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然而,应激可以对免疫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应激的种类包括自然环境的应激,如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以及社会环境的应激,如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
这些应激刺激会导致人体分泌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皮质醇等,这些化学物质对免疫系统的调节起到了关键作用。
研究表明,应激会导致免疫系统中细胞数量和功能的改变,从而影响人体对外界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比如,应激可能导致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免疫因子的减少,使得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下降。
同时,应激也可能刺激免疫细胞的分泌,如炎性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等,而这些分子的过度分泌可能导致免疫系统的亢进反应和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应激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是复杂而多变的,并非单纯的负面影响。
适度的应激刺激可以激活免疫系统,增强人体的应激适应能力。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适度的运动锻炼可以激活免疫系统,增强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一些特定的应激刺激可以使免疫系统处于激活状态,增强其防御功能。
为了适应应激刺激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人体拥有一系列的调节机制。
其中最重要的机制之一是神经免疫调节机制。
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相互作用,通过神经途径和免疫途径传递信息,从而调节免疫反应。
例如,交感神经系统可以通过分泌肾上腺素,对免疫细胞进行直接调节。
此外,还有一些细胞和分子在神经和免疫系统之间起重要作用,如血脑屏障和神经肽等。
这些机制的良好协调可以帮助人体应对应激刺激的影响,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心理应激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机制与调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压力的增加,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忙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日常工作中的一些挑战和压力都会对身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些人可能会逐渐出现心理应激反应,不仅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还会对身体免疫系统产生负面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心理应激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机制与调节。
一、影响机制1.自主神经系统心理应激反应会影响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导致交感神经兴奋状态下诱发环境因素的应激反应,促使体内炎症物质等因素的分泌增加,损害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
在心理应激的情况下,交感神经兴奋会使得血液中的嗜中性白细胞分布改变,导致一些重要的免疫细胞从外周向脾脏、淋巴结等处转移,降低人体的免疫能力。
2.神经内分泌系统心理应激反应会刺激体内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导致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压力激素的分泌增加,这些激素会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
高浓度的皮质醇会抑制各种免疫细胞的功能和增殖,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
而肾上腺素则会促进炎症反应和免疫细胞的增殖,长期过量则会导致免疫系统受损。
3.炎症反应心理应激会导致体内的炎症反应不断激活,不仅使得炎症性介质分泌增加,还会促使组织内的炎症细胞不断聚集,形成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负面影响。
二、调节机制1.身体运动长期的生活调整和运动锻炼具有显著的改善心理应激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功效。
身体运动可以促进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提高身体抗疲劳能力,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预防在心理应激下发生的疾病和改善情绪和心理状态。
2.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对于改善心理应激反应,保护免疫系统功能也是非常有效的。
通过情绪调适、积极乐观和认知行为治疗等,可以降低心理应激产生的压力水平,减轻身体对心理压力的反应,调整免疫系统功能状态,从而达到改善人体健康的作用。
3.饮食习惯人们的饮食习惯也是调节心理应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不仅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还能抵御潜在的健康风险。
饮食要均衡多样,营养丰富。
摄取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元素,保持正常的饮食秩序和规律性,既有利于消除心理应激因素造成的影响,又能保持身体健康。
应激和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机制应激是一种迫使生物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反应,是生物体发生生理和心理变化的一种综合性反应。
当人们遭遇心理或身体上的压力时,会引发应激反应。
应激反应对人们的健康和身体状态有极大的影响。
免疫系统是人类维持健康的重要系统,能够防御病原体和恶性细胞。
然而,应激会对免疫系统产生影响,影响免疫系统正常的功能,导致身体容易生病。
本文将探讨应激和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机制。
应激会使免疫系统出现变化研究发现,应激与免疫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应激会引起免疫系统的深度变化,包括细胞介导和体液介导的免疫功能、免疫细胞的数量和分布、细胞因子的产生和作用等。
此外,应激还会影响局部和全身免疫系统,使局部免疫系统的免疫细胞浓度增加,全身免疫细胞浓度减少,从而导致免疫系统功能失调。
此外,应激还会增强细菌的毒性,减弱人体细胞对抗病原体的能力。
应激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应激可以影响T细胞和B细胞的功能。
T细胞可以识别和攻击入侵宿主细胞的病原体或异常细胞。
研究发现,应激会使T细胞数量减少,即应激状态下,机体的T细胞产生和增殖远远不够,从而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
B细胞是免疫系统的一种重要免疫细胞,可以产生抗体。
研究表明,应激会影响B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使其无法正常产生抗体反应,从而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应激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体液免疫功能是指一些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和体液介质(如抗体)的协同作用,来消灭病原体和肿瘤细胞。
研究发现,应激可以抑制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中性粒细胞等体液免疫细胞的功能,同时也会对体液介质的产生和作用产生影响,导致身体的抵抗力下降。
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关系炎症反应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机体对各种损伤和感染的根本反应,具有体内免疫和先天免疫的特点。
研究发现,应激可加重炎症反应的程度,并对细胞因子的分泌和功能有所影响,从而导致炎症反应不断升级,这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运动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运动对免疫系统有着显著的影响,适当的运动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使身体
更具抵抗力。
运动能够调节体内的免疫细胞数量和功能,提高机体对外界病原体
的抵抗能力。
首先,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免疫细胞的数量。
研究表明,适当的运动能够刺激
机体产生更多的白细胞,包括巨噬细胞、NK细胞、T细胞等,这些免疫细胞的增
加可以提高机体对抗细菌和病毒的能力。
其次,运动可以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
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氧气和营
养物质的供应,使免疫细胞更活跃地工作。
此外,运动还能够促使免疫细胞更好地识别和清除异常细胞,加强免疫系统对体内异物的防御能力。
此外,运动还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
适量运动可以降低机体的慢性炎症水平,减少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的攻击,有助于预防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运动还可以提高机体应激耐受性,减少压力激素的释放,从而改善免疫系统的功能。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过度运动也可能对免疫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长时间高强
度的运动会导致机体疲劳,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加感染的风险。
因此,人们在进行运动时应注意适度,避免过度运动,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
总的来说,适当的运动对免疫系统有益处,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提高机体
的健康水平。
通过科学合理地进行运动,可以有效改善免疫系统功能,预防疾病的发生,维护身体的健康。
因此,人们应该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保持适度的运动量,以促进免疫系统的健康发展。
应激反应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应激反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备受关注。
人们普遍认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下的个体容易出现免疫功能下降,易感染疾病。
然而,研究表明应激反应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应激反应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以及免疫系统对应激反应的调节作用。
1. 应激反应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应激反应是机体在面对各种外界刺激时的一种生理、心理和行为的紧急适应反应。
在应激状态下,人体内分泌系统会产生一系列激素,如肾上腺素、皮质醇等,这些激素对免疫系统产生直接的影响。
首先,应激反应可导致炎症反应的加剧。
在炎症反应中,免疫系统通过释放促炎性细胞因子来对抗病原体。
然而,过度的应激反应会导致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过度产生,进而加剧炎症反应,影响免疫系统的平衡。
其次,应激反应可导致免疫细胞的分布和功能的改变。
研究发现,长期应激状态下,白细胞数量和分布会发生变化。
例如,嗜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加,而淋巴细胞数量下降。
这种变化可能会导致免疫系统对抗感染和肿瘤的能力下降。
最后,应激反应还可影响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
应激状态下,免疫细胞的活性会改变,例如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和NK细胞的杀伤能力会下降。
此外,应激还会导致免疫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异常分泌,从而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2. 免疫系统对应激反应的调节虽然长期应激状态下免疫系统的功能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然而,免疫系统也具备一定的调节作用,能够影响应激反应的发展和程度。
首先,免疫系统可以通过调节应激反应相关的内分泌水平来影响应激反应的程度。
例如,免疫系统可以通过抑制肾上腺皮质醇的分泌来减轻应激状态下的免疫抑制效应。
此外,免疫细胞本身也能够合成和释放一些激素和介质,如内啡肽等,参与应激反应的调节。
其次,免疫系统还通过调节炎症反应来影响应激状态下的免疫功能。
研究发现,免疫系统可以释放抗炎细胞因子,如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等,来抑制过度的炎症反应,从而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
短时应激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及机制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重要防御机制,负责识别和消灭入侵体内的病原体。
然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应激情境,如考试压力、工作压力、失业、家庭纷争等,这些短时应激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可能会带来不利影响,包括免疫系统的功能调节。
本文将探讨短时应激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机制。
短时应激通常是指对应激源的短期暴露,持续时间较短。
研究发现,短时应激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是复杂而多样的。
一方面,适度的短时应激可以促进免疫系统的发挥作用,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例如,适度的运动和暂时的压力能够激活嗜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免疫细胞,增加它们的活力和数量。
此外,短时应激还可导致免疫系统中的炎症反应升高,从而增强机体对于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另一方面,长期或过于剧烈的短时应激则可能对免疫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长期或剧烈的短时应激会导致免疫系统过度兴奋,从而使免疫反应失去平衡,甚至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此外,长期应激还可能降低免疫细胞的数量和活力,使人体更容易受感染。
一项研究发现,长期应激会导致免疫细胞的衰竭,从而加重对感染的敏感性。
那么,短时应激对免疫系统影响的机制是什么呢?目前的研究发现,短时应激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主要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和炎症反应传递机制实现。
短时应激会引起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促使肾上腺分泌皮质醇。
皮质醇是一种类固醇激素,对免疫系统有重要调节作用。
皮质醇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身体对应激的生理反应。
然而,过量的皮质醇会抑制免疫细胞的功能,降低它们对外来病原体的杀伤能力。
此外,短时应激还可以通过调节炎症反应来影响免疫系统。
炎症反应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促进病原体的清除。
然而,在短时应激的影响下,炎症反应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可能被调节。
适度的短时应激可以增强炎症反应,从而增加免疫细胞的活力。
然而,过度或长期的短时应激可能导致炎症反应失控,产生过量的炎症介质,从而损害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 综述与进展 Mini Reviews运动应激对免疫功能和身心健康的影响衣雪洁1,季 浏2,常 波3(1.沈阳体育学院生理教研室,沈阳110032; 2.华东师范大学体育学系,上海200062; 3.沈阳体育学院生理教研室,沈阳110032)摘要:从医学和心理学角度探讨运动应激、免疫功能和身心健康三者之间的关系,主要讨论了应激和运动应激与免疫功能的关系,运动应激对身心健康的影响等问题。
关键词:运动应激;免疫功能;身心健康;神经内分泌网络中图分类号:G8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00(2000)03-0019-03EFFECT OF EXERCISE-INDUCED STRESS ON IMMUNE FUNCTIONAND PHYSIC AL A ND MENTAL HEALTHYI Xue-jie1,JI Liu2,CHAN G Bo1(1.Faculty of Ex ercise Physiolog y,Shenya ng Institite o f Phy sical Educa tion,Shenya ng110032,China)(2.Dept.of Physical Educa tion,East China No rmal Univ ersity,Sha nghai200062,China)Abstract:T he Relatio nships a mong exe rcise-induced str ess,immune functio n and phy sica l a nd me ntalhealth a re r ev iew ed in the fields o f medicine and psycholog y.The study mainly discusses therela tio nships betw een stress a nd immune functio n,and also the effect of ex ercised-induced stress on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Key Words:ex er cise-induced str ess;immune function;h ea lth in body and mind;neuroe ndocrine-immune netw o rk 早在1936,年加拿大内分泌专家Sely首次将生物学和医学的内容引入应激的概念之中,他指出,应激是机体应对任何需要时的非特异性反应。
但Sely关于应激的概念并没有考虑到人类应激的心理因素方面,仅仅注意躯体性刺激物以及机体对它们的生理、生化反应,这显然忽视了心理应激源。
而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应激是指个体对超越其应变能力或危及其健康的压力环境评价后的反应。
当个体所感知的环境要求和他所认为的自我能力间不平衡时,则出现应激。
心理应激是个体在生活适应过程中,对于环境要求与自身应付能力的不平衡的认识所引起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这种紧张状态倾向于通过非特异的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
心理应激的生理反应可影响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和免疫系统。
收稿日期:1999-10-25;录用日期:2000-06-10作者简介:衣雪洁(1966-),女,长春市人,沈阳体育学院运动生理教研室,副教授。
应激是人类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它对免疫功能会产生广泛的影响,并且与身心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进一步研究应激与免疫功能的相互关系,不仅能使我们更好地了解机体的生理生化调节机制,而且可以预防身心疾病的产生。
1 应激与免疫功能的关系1.1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轴) 精神状态与神经系统有关,而健康状态则与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相联。
研究表明[15],免疫系统和神经内分泌系统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它们不仅能产生大量的信息分子,而且通过这些分子相互联系,并调节或行使别的功能。
免疫细胞可以产生以前认为只有神经内分泌细胞才能产生的分子,同样,神经内分泌细胞也能产生某些以前认为只有免疫细胞才产生的分子。
免疫细胞上具有神经内分泌分子的受体,而内分泌和神经组织的细胞也有细胞因子及受体[1]。
免疫系统(IS),神经系统(N S)和内分泌系统(ES)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ianjin Institu te of Physical Ed ucation 第15卷第3期 2000年9月 Vol.15 No.3 Sept,2000 19~21之间有一个完整的相互调节环路。
NS 对IS 的调节既可直接通过免疫器官的神经支配(“硬线联系”hard-w ire co nnectio n),也可间接地通过分泌神经递质和神经肽与免疫细胞上的相应受体结合(“软线系统”so fl -w ire connectio n)而得以实现。
ES 通过分泌激素与免疫细胞上的相应受体结合而发挥其对IS 的调节作用。
免疫细胞不仅是IS 的效应细胞,而且能识别不同的“非感知性刺激”,从而分泌不同的“免疫递质”(细胞因子),这些“免疫递质”除了可作用IS 本身以外,还可作用N S 和ES ,进而使机体稳态(包括免疫稳态)得以更好地维持[1]。
1.2 应激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应激对于多种疾病的发病、演变以至结局都有直接的影响,这是由于应激可使机体产生复杂的生理和心理反应[2]。
机体对应激的反应过程可分为心理性反应和生理性反应两种。
心理反应主要表现为精神上和自我感觉的异常,如紧张、恐惧、疲乏或压抑等。
生理反应表现为机体的血流量、血糖、血氧含量明显变化,这些变化是在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下产生的。
各种强烈刺激作用于机体或引起一系列非特异性反应,其主要特征为交感神经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机能、代谢的变化,其中包括免疫功能的变化。
常见的驱体应激源有低温、高温、中毒、感染、外伤、外科手术、发热、缺氧、疼痛、运动和过度疲劳等。
常见的情绪应激源有恐惧、愤怒、焦虑、忧伤等。
这些应激源的刺激使大脑交感肾上腺能神经释放的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NE )对前阿黑皮素(the proo piom elanoco rtin ,POM C )系统有触发作用,刺激内啡肽(End)、脑啡肽(Enc)和ACT H 释放,同时也刺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使儿茶酚胺(C A)和糖皮质类固醇的分泌增加,而影响免疫功能及身心健康(见图1)。
图1 心理社会因素致病的过程 由于各种应激的性质、强度、量、时间和受应激刺激的个人的性格及身体因素不同,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也不同。
2 运动应激与免疫功能 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均表明,适宜运动(40%~70%VO 2max )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感染的易感性,而大强度剧烈运动(一般超过75%~80%VO 2max )和过度训练增加了机体对疾病的易感性。
Niema 等[3](1994)提出运动强度和数量与上呼吸道感染(URTI)之间的关系呈“J ”形曲线。
经常剧烈运动,N K 细胞功能常暂时严重控制,在免疫抑制时,微生物,特别是病毒入侵宿主而引起感染,而经常从事适宜劳动,人的免疫系统暂时增强,感染的易感性明显降低。
2.1 短时剧烈运动使人免疫功能下降 短时剧烈运动(如自行车、击剑、拳击等)可使人的免疫功能暂时下降,当重复一次力竭运动时,免疫功能暂时下降也重复出现,且要持续数小时或几天才能恢复。
此外,淋巴细胞数量Th /Ts 的比率和N K 细胞应答能力下降,一些研究支持了上述的观点,例如Berk 等人[4](1985)研究了在跑台上运动至力竭的运动员与未训练者后发现,前者Th 百分率和Th /Ts 降低。
Mackinno n [5](1988)对一组竞技自行车运动员进行研究,发现2h 大强度自行车运动后,NK 细胞活性显著下降,唾液Ig A 减少70%,这一情况要持续几个小时。
2.2 适宜(中、低强度)运动能改善免疫功能 对老年人的研究发现,适宜运动能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功能。
动物实验研究表明,中等强度运动能有效地增强抗体的应答能力和对肿瘤的抵抗,且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2.3 运动影响免疫系统的机理2.3.1 皮质醇 Keast 等人[6](1988)报道,运动使皮质醇显著增加和淋巴细胞重新分配。
运动后淋巴细胞反应下降,导致皮质醇水平显著升高,而当皮质醇微小变化时,淋巴细胞反应不受影响。
2.3.2 肾上腺素 剧烈运动引起肾上腺素水平大幅度提高,抑制了T 细胞功能。
在淋巴细胞上有肾上腺素受体,肾上腺素可引起Th /Ts 比率的变化,减少了T 细胞对有丝分裂原反应。
在肾上腺素注射时,N K 细胞数量和活性增加。
2.3.3 神经肽 在运动期间,内啡肽、脑啡肽和其它神经肽被释放,这一变化对抗体、细胞的细胞毒性、有丝分裂(促有丝分裂作用)、NK 细胞活性和干扰素-γ(IN F-γ)增加或抑制有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免疫增强还是免疫抑制依赖于其浓度、靶细胞和特异免疫功能等。
皮质醇、肾上腺素、神经肽等对免疫的影响不仅与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15卷 20运动负荷有关,而且也与心理压力(心理应激)密切相关,特别是在高水平比赛中,心理因素也是引起激素改变的重要因素[5]。
3 运动应激与心理健康 许多研究表明[7,8],运动应激与情绪、心境、焦虑、抑郁、紧张、自我概念和自我效能有密切关系。
Fa rrell 等(1987)发现健康志愿者以40%V O2max强度运动40~80min,心理紧张水平下降,运动后心境的变化还包括高兴和欣快感,部分可被纳络酮(nalox one)逆转。
W ells等(1992)研究表明,体质的增强也有助于提高机体抗应激和紧张的能力。
Hayden等[9](1984)研究表明,有规律的锻炼者在较长时间内很少焦虑和忧郁。
在治疗某些类型的焦虑和抑郁者中,运动显示了有效的抗抑郁作用,这可能是运动激活了内源阿片肽系统的结果。
β-End似乎也与情感障碍有关[10],主要表现为抑郁者血浆β-End浓度升高,如果坚持长期运动就可以降低β-End水平。
一般认为,运动的抗抑郁作用只表现为非神经性抑郁,以及抑郁的初期等方面,而有些学者认为,轻度和中度运动(小于70%V O2max)不能改变阿片肽的浓度,运动强度超过了75%~80%VO2max或80%最大心率时,外周β-End浓度明显增加,且强度越大,血浆中β-End增加速度越快[11]。
Mclnma n等[12] (1993)对锻炼后的被试者立即进行测量,发现他们的状态焦虑、抑郁、紧张和心理紊乱等水平显著下降,而精力和愉快程度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