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流程
- 格式:pptx
- 大小:157.86 KB
- 文档页数:6
急性心梗应急预案(共8篇)第1篇: 急性心肌梗死的应急预案急性心肌梗死的应急预案1.协助取平卧位, 通知医生。
2.氧气吸入。
3.心电监护, 做心电图。
4、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输液速度宜慢, 剧烈疼痛烦躁不安者, 遵医嘱肌注吗啡或哌替啶、监测生命体征。
5、准备抢救药品及物品。
6、发病在6小时之内, 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 做好溶栓前的准备工作、常规化验大小便、出凝血时间、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心肌酶, 并作全导心电图。
7、溶栓后定期做心电图、抽血查心肌酶、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倾向。
8、注意观察有无心衰、心源性休克、急性肺水肿的表现, 观察心律呼吸尿量的变化、严格记录出入量。
9、绝对卧床休息一周, 保持情绪稳定、减少探视、少量多餐、保持大便通畅。
10、做好相关护理记录。
第2篇: 心梗猝死应急预案(一)、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时的风险预案及程序【风险预案】1.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动过速时, 护理人员应立即通知医生的同时, 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氧气持续吸入3~4 L/min, 心电监护, 建立静脉通道。
2.遵医嘱给予利多卡因50~100 mg静推, 必要时可5~10 min重复使用, 而后以1~ 3mg/min静滴维持48~72 h。
3.准备好器械及药物, 如除颤器、无菌手套、生理盐水、注射器、镇静剂等, 药物治疗无效、无禁忌症时, 可行同步直流电复律。
4、密切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呼吸的变化, 及时报告医生, 采取措施。
5、患者病情好转, 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后, 护理人应安慰患者和家属。
必要时转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
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工作流程】立即抢救→通知医生→继续抢救→观察生命体征→告知家属→必要时转院→记录抢救过(二)、突然发生猝死的应急预案及程序【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1.值班人员应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 坚守岗位, 定时巡视患者, 尤其对新患者、重患者应按要求巡视, 及早发现病情变化, 尽快采取抢救措施。
急性心梗抢救流程急性心梗,即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严重疾病。
一旦发生急性心梗,需要立即进行抢救,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心肌损伤,挽救患者的生命。
下面将介绍急性心梗的抢救流程。
1. 确认症状。
患者出现急性心梗的症状包括剧烈的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出冷汗、恶心、呕吐等。
一旦出现这些症状,需要立即怀疑急性心梗,并进行相应的抢救措施。
2. 呼叫急救车。
在确认患者出现急性心梗症状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呼叫急救车前来救治。
同时,告知急救人员患者的症状和所在位置,以便他们能够及时到达现场。
3. 给予急救药物。
在等待急救车到达的过程中,可以给患者嚼服阿司匹林,以减轻心肌缺血,预防血栓形成。
同时,可以给患者含服硝酸甘油,以扩张冠状动脉,减轻心绞痛。
4. 心电监护。
一旦急救车到达现场,急救人员将立即进行心电监护,以了解患者的心电图变化。
心电监护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出现心肌梗死,并及时进行相应的抢救措施。
5. 快速转运。
在确认患者出现急性心梗后,急救人员将立即将患者转运至最近的急诊科或心内科进行治疗。
在转运过程中,急救人员将继续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并随时准备进行心肺复苏等抢救措施。
6. 心肌再灌注治疗。
一旦患者到达医院,医生将立即进行心肌再灌注治疗,包括溶栓治疗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这些治疗措施可以尽快恢复冠状动脉的血流,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挽救患者的生命。
7. 住院观察。
在急性心梗抢救流程结束后,患者将被转入心内科或重症监护室进行进一步观察和治疗。
医生将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心率等指标,以确保患者的病情稳定。
总结,急性心梗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一旦发生需要立即进行抢救。
正确的抢救流程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心肌损伤,挽救患者的生命。
因此,对于医护人员和普通人来说,了解急性心梗抢救流程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医疗救治技术方案一、救护车转运流程(一)目标.1.在患者知情同意下,快速、准确地将患者转送至医院,首选转运至可以开展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医院;2.进行院前急救处理;3。
传递院前信息(包括心电图)给目标医院。
(二)技术要点.1。
根据症状描述,就近派出符合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急救要求的救护车;2.指导患者自救,救护车尽快到达;3.评估生命体征,施行现场急救;4。
到达后10分钟内完成心电图检查;5.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包括吸氧、心电监护、开放静脉、硝酸甘油等;6。
对持续胸痛>15分钟和心电图ST段抬高无禁忌症的患者,即刻给予阿司匹林300mg顿服,如可能加服氯吡格雷300mg;7.优先转运至最近的、有急诊PCI资质的医院;8。
利用车载信息系统、微信、彩信等多种形式传输心电图等院前信息至目标医院;9.拨打医院专用电话,联系进行确认,转运患者至急诊科;10.如条件允许,将患者直接送至导管室,续接流程五(救护车转运直达导管室流程);11。
完成患者及资料的交接手续,并签字确认。
(三)考核要点。
1。
患者呼叫至急救系统接听电话的时间;2。
急救系统接听呼叫电话至派出救护车辆的时间;3.救护车组收到出车指令至出发的时间.4.患者呼叫至救护车到达时间;5。
院前心电图完成的比例,10分钟内完成心电图的比例;6.传送心电图等资料到目标医院的比例;7。
送至可行急诊PCI治疗医院的比例。
二、可行PCI医院急诊科处理流程(一)目标。
1.建立院内胸痛中心/绿色通道;2。
确认/排除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诊断;3.及早启动早期再灌注治疗和完善前期准备。
(二)技术要点。
1.完成交接,妥善记录保管救护车送诊患者的院前急救信息;2。
10分钟内完成首份心电图,尽快采血进行心肌损伤标志物及其它血液检查,不必等待结果可以启动心内科会诊、再灌注治疗;3.核对患者发病后至今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等用药情况,避免用药过量及重复。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预案一、诊断要点1、疼痛的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
休息或含服硝酸酸甘油片无效。
2、全身症状有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血沉增快等,一般在疼痛发作24~28h出现。
3、各种心律失常均可发生,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
4、可出现休克和心力衰竭。
5、心电图病变部位对应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S—T段弓背向上抬高。
6、心肌酶谱变化,肌酸磷酸激酶(CPK)6h内升高,48~72h恢复正常;谷草转氨酶(GOT)6~12h后升高,24~48h达高峰,3~6d降至正常;孚酸脱氢酶(LDH)8~10h升高2~3d达高峰,持续1~2周恢复正常。
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有血管狭窄或阻塞。
二、抢救措施1、一般治疗现场抢救,卧床休息,持续吸氧,心电监护,半流质饮食,通畅在便。
2、银除疼痛①哌替啶(度冷丁)50~100mg肌内注射(肌注),或吗啡5~10mg皮下注射,心动过缓时加阿托品0.5~1.0mg肌内注射(肌注)。
②罂粟碱30~60mg肌注,静点或或口服。
③硝酸甘油0.5mg或异山梨酯(消心痛)10mg舌下含服,也可用硝酸甘油5~10mg加250~500ml液体静滴。
3、再灌注心肌①静脉溶栓:尿激酶100万~150万U 1/2h滴完,或用链激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②冠状动脉内溶栓:先做选择冠状动脉造影,随后注入硝酸甘油200μg,尿激酶3万U,继而4000~8000U/min,如血管再通,减半给药维持0.5~1h,总量40万U左右,或用链激酶。
③未通的血管可用PTCA。
4、抗凝治疗①肝溶5000U静滴,1/6h,共用2d,保持凝血时间在正常值的2倍。
②肠溶阿司匹林150㎎/ d或口服华法林(华法令)。
5、消除心律失常①利多卡因200~250肌注,发病后即用,预防室性心律失常。
②频发室早、室速:利多卡因50~100㎎加入液体20ml静注2~4mg/min维持。
③室颤,非同步电除颤。
④缓慢心律失常可用阿托品1.0mg肌注、静注或静滴。
.1否
1
22
11
1
3
紧急评估
有无气道阻塞
有无呼吸,呼吸的频率和
程度
停止活动,绝对卧床休息,拒探视
高流量吸氧,保持血氧饱和度95%以上
阿司匹林300mg嚼服
硝酸甘油0.5mg(舌下含化),无效5~20µg/min静脉滴注
快速评估(<10分钟)
迅速完成18导联的心电图
简捷而有目的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
审核完整的溶栓清单、核查禁忌证
检查心肌标志物水平、电解质和凝血功
辅助治疗**(根据禁忌症调
节)
β-受体阻滞剂
氯吡格雷
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
辅助治疗**
硝酸甘油
β-受体阻滞剂
氯吡格雷
转上级医院作溶栓
治疗
入院溶栓针剂至
辅助治疗**
硝酸甘油
β-受体阻滞剂
氯吡格雷
早期介入治疗的
适应症和时机存在争
议。
给予最理想药物治
如无心肌梗死或
收住监护室进行危险分层,
高危:
顽固性缺血性胸痛
收住急诊或者监护
病房:
连续心肌标志物检
测
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流程图
LBBB:左房室束支传导阻滞
辅助治疗药物:
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6.25~25mg Tid;普奈洛尔10~30mg/次,3~4次/日
氯吡格雷:首剂300mg,此后75mg/d,连续8天
低分子肝素3000~5000U皮下注射,Bid;普通肝素60U/kg静脉注射,后继12U/(kg·h)静脉滴注;
.2。
急性心梗的护士紧急处理流程
如果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还需要及时给予心肺复苏,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1、一般处理:首先让患者安静地在家平稳卧床休息,防止心梗进一步加重。
同时呼叫120,等待送到医院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2、经验性服用药物:心肌梗死的患者,通常存在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可以经验性服用阿司匹林、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药物进行缓解;
3、心肺复苏: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胸痛,但存在突然意识丧失,出现面色紫绀、呼之不应的情况,此时需进行基础的心肺复苏。
首先一定要先按压,按压的部位选择两侧乳头连线的胸骨上,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按压的深度4-6cm,按压30次后可以给予2次人工通气。
按照上述方法一直进行抢救,直到120急救车能够将患者及时送到医院就治;
4、入院后急救: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生命监护,并进行心电图、心肌酶学等检查。
如果患者存在冠状动脉狭窄,必要时可以进行心导管球囊扩张术等介入治疗。
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使用氟伐他汀等药物控制血脂,也可以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乙酰水杨酸片等药物,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
有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强心苷等药物,进行抗心力衰
竭治疗。
紧急评估
有无气道阻塞 有无呼吸,呼吸的频率和程度
清除气道异物,保持气
道通畅;大管径管吸痰
绝对卧床休息 吸氧,保持血氧饱和度95%以上
阿司匹林300mg 嚼服;替格瑞洛 180mg
建立大静脉通道、监护心电、血压、脉搏和呼吸 快速评估
迅速完成12导联的心电图(<10分钟) 简捷而有目的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
检查床旁心梗3项:肌钙蛋白(CTnI )、肌酸激酶同工酶
硝酸甘油 β-受体阻滞剂
氯吡格雷300mg
辅助治疗**
(根据禁忌症调整) 硝酸甘油
β-受体阻滞剂
给予最理想药物治疗后仍有明显进行性的或反复发生缺血转至
如无心肌梗死或缺血证据,允许出院
收住监护室进行危险分层,高危: 顽固性缺血性胸痛 反复或继续ST 段抬高
收住急诊或者监护病房: 连续心肌标志物检测
反复查心电图,持续ST 段监护
是否进展为高中危心绞痛或肌钙
LBBB:左房室束支传导阻滞
辅助治疗药物:
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25mg bid 氯吡格雷:首剂300mg,此后75mg/d。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流程1.急救环节在赶到现场后,医务人员应立即进行现场评估:确认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和循环情况,检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
同时,进行心肺复苏和除颤操作。
如果患者没有自主呼吸或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操作,包括按压胸骨、进行人工呼吸和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等。
2.诊断环节在急救环节完成后,医务人员应迅速将患者转移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诊断。
在医院,医务人员应评估患者的病情,包括症状、体征和危险因素等。
常见症状包括剧烈胸痛、背痛、恶心呕吐和出冷汗等。
医务人员还应做心电图检查,以确认心肌梗死的诊断。
心电图通常呈现ST段抬高或压低、T波倒置等异常。
除了心电图,还可以进行血液检查,检测心肌标志物如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T和心肌肌钙蛋白等。
3.治疗环节一旦诊断确定,医务人员应迅速开始治疗,以恢复冠状动脉的通道,保护心肌功能。
常规治疗包括给予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肌肉注射阿司匹林和静脉注射硝酸甘油等药物,以减少心肌损伤。
同时,医务人员还应迅速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发现冠状动脉是否有严重狭窄或闭塞等情况。
如果发现有冠状动脉阻塞,应尽快进行介入治疗,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在介入手术之前或无法进行手术时,可以考虑溶栓治疗,使用药物溶解形成血栓的方式恢复血流。
除了药物和手术治疗外,还可以采取其他辅助治疗措施,如给予镇痛剂、抗凝剂、抗心律失常药物等。
4.后续管理一旦治疗完成,医务人员还应对患者进行后续管理。
在住院期间,医务人员应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并根据病情进行及时调整。
患者出院后,应根据医嘱进行药物治疗,例如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和β受体阻断剂等,以预防再次发作。
此外,患者还应积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减轻体重、合理饮食和进行适度的锻炼等。
总之,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流程需要医务人员快速反应、精确诊断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团队协作、合理用药和及时监测,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心肌损伤,提高抢救成功率。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处理流程急性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以致相应的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引起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
常并发心衰、休克与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凶。
一、院前急救1、患者的急救准备:急救人员要有较强的急救意识,准备好急救药品和医疗器具,随时做好出诊准备,在接到出诊电话后,立即出车,并根据呼救者在电话里描述的病情,做好相应的准备。
2、患者的现场急救:嘱咐患者和家属要冷静并保持室内安静,不要慌忙送往医院,要帮助患者就地平卧进行家庭急救。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禁忌剧烈搬动,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各种轻微的活动都会增加心肌工作量,从而增加心肌耗氧量和加重心肌缺血,继而可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嘱咐患者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mg 或速效救心丸10粒。
这些药物虽不能根治疾病,但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血供,防止梗死面积的进一步扩大,为下一步急救争取时间,降低死亡率。
在有条件的家庭可立即给予吸氧。
因患者心肌耗氧量增加,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心肌缺氧,所以吸氧不但可以提供心肌的需氧量,而且可以预防心肌进一步损伤,减少梗死面积。
3、医生到达现场后急救:(1)生命体征的监测;到达现场后,将患者就地平卧,立即给予吸氧、心电图检查,观察有无病理性Q波以及有无ST-T改变,询问病史,测量血压、脉搏、体温及呼吸。
同时,给患者以精神安慰,以稳定其情绪。
(2)镇静止痛;AMI患者均有心前区疼痛伴濒死感,如不及时止痛,会加重心肌缺血。
应立即给予硝酸甘油0.5mg舌下含服,如不缓解可肌注度冷丁50~100mg。
(3)快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为保证一次穿刺成功,我们常选用粗大且直的肘正中静脉,采用Y型静脉留置针,用敷贴妥善固定,便于静脉给药及搬运时不易脱出及外渗。
4、安全转运:对患者进行初步的现场急救处理后,应尽快转入院内进一步治疗,患者转运途中发生心律失常及心性猝死者占院前死亡的10%~20%.因此,安全转运十分重要。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流程及规范如下:
立即停止活动、躺下。
怀疑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在急性发病期,可能会出现胸痛剧烈、冒汗等。
患者一定要立即停下活动,躺下休息,可将患者平趟在床上或硬地板上,同时打开窗户,保证空气流通。
口服药物。
患者躺好后,如果携带有急救药的,可以让患者及时服药,如阿司匹林、替格瑞洛等。
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等待救援。
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
如果患者的呼吸突然停止或心跳骤停,家人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可以拳击心前区进行心肺复苏,帮助患者恢复心跳。
如果无效,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摩和口对口人工呼吸。
学习内容:急性心梗的抢救
急性心梗的抢救原则与流程
一、流程
病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嘱病人绝对卧床,通知医生
吸氧,建立静脉通道
遵医嘱给予缓解疼痛的药物
持续心电监测,观察生命体征
对症处理及抢救
记录抢救过程
二、抢救原则
1、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嘱病人绝对卧床,取适当体位,同时通知医生。
2、吸氧3—4L/min,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3、遵医嘱立即给予吗啡等止痛药物。
4、持续心电监测,监测生命体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5、准备好抢救器械及药品,配合医生对症处理及抢救。
(1)再灌注心肌:
A、溶栓方法:起病6小时以内,且无禁忌证者,使用纤溶酶激活剂溶解冠状动脉内的血栓,常用尿激酶、链激酶。
B、急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
(2)消除心律失常:A、一旦发室性期前收缩或室性心动过速,立即用利多卡因50—100mg静脉注射,每5—10分钟重复一次,至期前收缩消失。
B、发生心室颤动时,立即行非同步直流电除颤;如不成功,可重复除颤,最大能量为360J。
C、必要时行监时起搏器置入术。
(3)
控制心源性休克:采用升压药及血管扩张剂多巴胺: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配等纠正低血容量;使用碳酸氢钠等纠正酸中毒;抗休克处理。
6、抢救结束后,及时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学习总结:
经过本次学习,我科医务人员已经基本掌握了急性心梗病人的抢救,有待继续了解、学习。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流程2.给予辅助呼吸:如果患者停止呼吸或呼吸困难,紧急施行心肺复苏(CPR),直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CPR包括按压胸部以及口对口呼吸。
3.提供急救药物:急救人员在到达现场后,首先会给患者提供一系列急救药物,包括阿司匹林、硝酸甘油、肝素等。
这些药物有助于改善血液流动,并减轻血栓形成。
4.心电图监测:急救人员将为患者做心电图检查,以确定是否发生了心肌梗死。
心电图可以检测心脏电活动中的异常,并帮助医生初步判断患者的病情。
5.确诊:医生会在急症科或心内科进行进一步的诊断,以确认患者是否患有急性心肌梗死。
诊断包括血液检查、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等。
6.血栓溶解治疗:如果患者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医生可能会立即进行血栓溶解治疗。
这种治疗方法通过给予强效溶栓药物(如尿激酶)来溶解冠状动脉中形成的血栓,恢复血流。
7.心导管手术:对于特定情况下血栓溶解治疗无效的患者,或存在其他复杂情况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心脏导管手术,如冠状动脉介入术(PTCA)或搭桥手术。
8.住院治疗:急诊治疗完成后,患者将被转移到心脏病病房继续治疗。
住院期间,患者需要继续服用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ACE抑制剂等)来控制血压、改善心脏功能。
9.康复和心理支持:心肌梗死发作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和心理支持。
这包括生活方式改变(如戒烟、锻炼、良好的饮食等)以及恢复期间的心理辅导。
总之,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流程是及时呼救、辅助呼吸、给予药物、心电图监测、确诊、溶栓治疗、手术治疗、住院治疗以及康复和心理支持。
这个流程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并恢复其心脏功能。
最重要的是,及时就医和采取必要的抢救措施对患者的生存和康复非常重要。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流程怀疑缺血性胸痛10分钟内20分钟内紧急评估气道阻塞清除气道异物,保持气有无气道阻塞道通畅;大管径管吸痰有无呼吸,呼吸的频率和程度呼吸异常气管切开或者插管有无脉搏,循环是否充分神志是否清楚呼之无反应,无脉搏心肺复苏无上述情况或经处理解除危及生命的情况后稳定后绝对卧床休息快速评估吸氧,保持血氧饱和度95%以上迅速完成 12 导联的心电图( <10 分钟)阿司匹林 300mg 嚼服;替格瑞洛 180mg简捷而有目的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建立大静脉通道、监护心电、血压、脉搏和呼吸检查床旁心梗 3项:肌钙蛋白( 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酌情硝酸甘油 0.5mg(舌下含化)(CKMB)、肌红蛋白( Myo )胸痛不能缓解则给予吗啡2~4mg 静脉注射,必要时重复必要时检查电解质和凝血功能回顾初次的12 导联心电图ST段抬高或新出现(或可能新)的 LBBB*ST段压低或 T 波倒置ST段和 T 波正常或变化无意义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非 ST段抬高心肌梗死( NSTEMI)中低危性不稳定型心绞痛(UA)(STEMI)或高危性不稳定型心绞痛( UA)和病人及患者交代病情、恢复心肌血流再灌注的方法、意义和特点硝酸甘油辅助治疗**(根据禁忌症调整)请病人及患者PCI或溶栓β-受体阻滞剂硝酸甘油氯吡格雷 300mgβ-受体阻滞剂普通肝素 /低分子肝素氯吡格雷 300mg选择 PCI:选择溶栓且有适应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普通肝素 /低分子肝素症无禁忌症不同意 PCI他汀类立即电话联系NS150ml+ 尿激酶120 和 PCI医院150或溶栓万静脉滴注17收住监护室进行危险分层,高危:顽固性缺血性胸否痛反复或继续 ST段抬高室性心动过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左心衰竭征象(如气紧、咯血、肺啰音)给予最理想药物治疗后仍有明救护车转运病人显进行性的或反复发生缺血转至至 PCI 医院PCI医院行介入治疗LBBB:左房室束支传导阻滞辅助治疗药物: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 6.25 ~25mg bid氯吡格雷:首剂300mg,此后 75mg/d普通肝素 60U/kg 静脉注射,后继12U/ (kg· h)静脉滴注;低分子肝素3000~5000U 皮下注射, Bid ACEI/ARB:卡托普利 6.25~50mg Tid ,氯沙坦 50~100mg Qd,厄贝沙坦 150~300mg Qd 他汀类:辛伐他汀 20~40mg Qn;选择氟伐他汀 40mg qn.是是否进展为高中危心绞痛或肌钙蛋白转为阳性否收住急诊或者监护病房:连续心肌标志物检测反复查心电图,持续ST段监护精神应急评估诊断性冠脉造影如无心肌梗死或缺血证据,允许出院。
1290分钟内30分钟内20分钟内10分钟内是是否否151418222120171319161211109876543无上述情况或经处理解除危及生命的情况后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 )稳定后怀疑缺血性胸痛紧急评估有无气道阻塞有无呼吸,呼吸的频率和程度有无脉搏,循环是否充分神志是否清楚气道阻塞呼吸异常呼之无反应,无脉搏清除气道异物,保持气道通畅;大管径管吸痰气管切开或者插管心肺复苏停止活动,绝对卧床休息,拒探视大流量吸氧,保持血氧饱和度95%以上阿司匹林160~325mg 嚼服硝酸甘油0.5mg (舌下含化),无效5~20μg/min 静脉滴注胸痛不能缓解则给予吗啡2~4mg 静脉注射,必要时重复建立大静脉通道、监护心电、血压、脉搏和呼吸回顾初次的12导联心电图快速评估(<10分钟)迅速完成12导联的心电图简捷而有目的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审核完整的溶栓清单(参见《急救流程》一书)、核查禁忌证检查心肌标志物水平、电解质和凝血功能必要时床边X 线检查ST 段抬高或新出现(或可能新)的LBBB*ST 段压低或T 波倒置ST 段和T 波正常或变化无意义非ST 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 )或高危性不稳定型心绞痛(UA )中低危性不稳定型心绞痛(UA )辅助治疗**(根据禁忌症调节)β-受体阻滞剂(禁忌时改用钙离子拮抗剂如地尔硫卓15~20mg 缓慢静脉推注)氯吡格雷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ACEI )他汀类不能延迟心肌再灌注治疗辅助治疗**(根据禁忌症调整)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氯吡格雷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GP Ⅱb/Ⅲa 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他汀类胸痛发作时间≤12小时溶栓治疗入院溶栓针剂至血管的时间≤30分钟介入治疗(有无溶栓禁忌症)早期PCI :入院-球囊介入≤90分钟CABG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辅助治疗**(根据禁忌症调整)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氯吡格雷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低危者GP Ⅱb/Ⅲa 拮抗剂早期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和时机存在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