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4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精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主要内容有法国大革命的爆发、罗伯斯庇尔等雅各宾派掌握政权、拿破仑帝国及其历史意义。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过程,认识其对法国乃至欧洲历史发展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一些基本知识,但对于其中的细节和深层次的原因可能还不够清楚。
学生可能对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重要人物和条约等有一定的掌握,但对于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过程,掌握罗伯斯庇尔等雅各宾派掌握政权的原因和措施,了解拿破仑帝国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对法国乃至欧洲历史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国大革命的过程,罗伯斯庇尔等雅各宾派掌握政权的原因和措施,拿破仑帝国的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意义。
2.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相关知识。
3.合作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2.课件: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相关图片、视频和动画。
3.资料: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历史知识,如法国大革命的背景、罗伯斯庇尔等雅各宾派掌握政权的原因等。
2.呈现(15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相关图片、视频和动画,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
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人权宣言》;法兰西第一共和国;雅各宾派专政;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法典》等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罗伯斯比尔、拿破仑等人物的功过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通过对法国大革命历史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法国大革命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重大意义和历史作用;通过对拿破仑帝国败亡原因的分析,使学生明确战争的性质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人权宣言》内容与意义难点:雅各宾派专政的特点与作用;对拿破仑的评价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头,也是愚昧的年头;……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
——《双城记》《双城记》描写的是法国大革命前后发生在巴黎和伦敦的故事,它展现了法国大革命在历史上的进步性,同时也反映出法国大革命的过程是激进的,很多无辜的人受到伤害。
18世纪的法国,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法国发生的大革命影响了整个欧洲。
这场革命爆发的原因是什么?拿破仑何以在大革命的暴风雨中崛起?本节课我们学习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二)、讲授新课:一、旧制度的危机:1、大革命爆发的原因:资料一:法国国王路易十四,1643年-1715年在位,自号太阳王,他宣称“朕即国家”。
路易十六,路易十五之孙,20岁时,祖父病逝,留给他一个千疮百孔的法国。
他和皇后的奢华生活,造成了财政危机,为了弥补国库空虚,政府竭力加重赋税,大大加重平民百姓的经济负担。
材料二:法国在一些工业较为发达的城市和地区,如里昂、奥尔良、阿尔萨斯——洛林等,出现了大量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
经济的发展使资产阶级的财富超过了贵族的财产,成为社会上最富有的阶级。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是本学期的重点内容。
本课主要围绕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程展开,包括法国大革命的爆发、罗伯斯庇尔的领导、拿破仑的上台以及拿破仑法典等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认识可能还较为片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去理解和分析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程,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认识,理解其对后世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国大革命的爆发、罗伯斯庇尔的领导、拿破仑的上台以及拿破仑法典。
2.教学难点: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评价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的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氛围。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解决问题。
3.案例分析法:以拿破仑法典为例,让学生了解其对后世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2.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文章等。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展示图片等方式,呈现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重要事件。
3.操练(2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解决问题。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简述《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掌握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
通过雅各宾专政,分析资产阶级革命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过程与方法: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法国人民的三次起义把革命推向高潮,认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缔造者。
【学习重点】:巴黎人民对革命的推动作用,《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学习难点】:法国大革命的必然性,正确评价拿破仑【学法指导】:以学为主,小组探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知识链接】【知识链接】1、播放电影《法国大革命》片段,导入新课。
2、展示拿破仑系列图片,简单介绍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酝酿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一)法国大革命1、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一句话概括)2、法国大革命的经过:(1)导火线:1789年,会议的召开。
(2)开始标志:年月日,巴黎人民攻占。
(巴黎人民第一次起义)(3)颁布文献:1789年制宪议会颁布了,宣称人们生来,权利, __________神圣不可侵犯。
(4)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年,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废除了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国。
(5)高潮:1793年,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等人掌握了政权,实行雅各宾派专政。
(6)结束:年7月,热月政变推翻了罗伯斯庇尔等人的统治,高潮结束。
(7)影响:(二)拿破仑和他的帝国1、年底,发动了雾月政变,夺取了政权。
2、年5月,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了历史上的法兰西第一帝国。
对内:3、拿破仑统治措施对外:4、拿破仑帝国的灭亡:年合作学习:1、有人说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统治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又有人说拿破仑是一个反动的军事独裁者,他的对外战争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的独立。
你同意上述哪一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如果你不同意上述观点,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拿破仑?2、有人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也有人认为历史是英雄人物创造的。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九年级历史上册的第19课,主要讲述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
教材从法国大革命的背景、过程和成果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然后介绍了拿破仑帝国的建立、统治和衰落过程。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脉络,认识到法国大革命对欧洲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欧洲历史的一些基本知识,如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
但他们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认识可能较为模糊,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人物关系等方面存在困惑,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解答。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背景、过程和成果,掌握拿破仑帝国的建立、统治和衰落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法国大革命对欧洲历史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国大革命的背景、过程和成果,拿破仑帝国的建立、统治和衰落过程。
2.教学难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
2.问题驱动法: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好教学环节和问题。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本课的基本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法国大革命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大革命的原因。
然后详细讲述大革命的过程,如巴士底狱事件、制宪会议等,让学生掌握大革命的基本情况。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这一课,主要讲述了法国大革命的过程以及拿破仑帝国的建立和衰落。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详细的历史资料,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本节课的内容是九年级历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理解欧洲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基本知识,但对于历史事件的细节和背景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历史人物的作用和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法国大革命的过程,了解拿破仑帝国的建立和衰落,以及相关历史人物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能力,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培养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国大革命的过程,拿破仑帝国的建立和衰落。
2.教学难点: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历史人物的作用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历史资料片、图片展示等方式,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讨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讲授法:教师对重点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料:历史资料片、图片、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
2.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资料片,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相关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原因。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法国大革命的过程。
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分析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总结拿破仑帝国建立的原因和条件。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概述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主要事件和结果。
- 学生能够描述拿破仑帝国的建立、主要政策和影响。
- 学生能够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在欧洲乃至世界历史中的地位。
2.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通过历史材料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
- 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 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 强化学生的国家意识和全球视野。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 拿破仑帝国的建立及其内外政策。
难点:- 法国大革命期间复杂的政治和社会变革。
- 如何全面评价拿破仑的历史作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 简要介绍法国大革命的背景和重要性。
- 提问学生关于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已有知识。
2.新课内容讲解- 详细讲解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原因,如社会经济结构的不平等、启蒙思想的传播等。
- 阐述法国大革命的主要事件,包括巴士底狱的攻占、制宪会议的召开等。
- 分析拿破仑帝国的建立过程,包括拿破仑的崛起、滑铁卢战役的胜败等。
3.课堂讨论- 分组讨论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时期的重要人物和事件。
- 每组选择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 教师总结讨论内容,强调历史事件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4.案例分析- 选取法国大革命或拿破仑帝国时期的典型案例,如《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等。
- 指导学生分析案例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 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影响和价值。
5.课堂总结- 总结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 强调历史学习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法国大革命或拿破仑帝国的短论文。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案教案内容:一、法国大革命1. 背景与原因- 法国封建制度的腐败和不公平分配引发民众不满- 启蒙思想的兴起对民众观念产生影响- 经济危机加剧民众贫困,加重社会矛盾2. 过程与事件- 三级会议:第一、二等级代表联合对抗王权- 国民议会宣言:掌握立宪之权- 巴士底狱事件:民众担心王权反扑,发动起义- 大革命的三个阶段:君主立宪、国民公会、联邦时期3. 改革与成果- 法兰西共和国宣布成立- 法兰西革命战争的起义蔓延至欧洲其他国家- 设立革命法庭,实行民主制度- 普世男子选举权的实行- 平等主义观念的普及4. 影响与启示- 法国大革命影响了整个欧洲乃至世界发展进程- 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 打破了封建特权,为资产阶级崛起创造了条件- 启发了其他国家面对不公正的政权进行改革的动力和勇气二、拿破仑帝国1. 军事生涯及崛起- 拿破仑在法国大革命中崭露头角- 拿破仑成为法国领导人的过程- 战争胜利与拿破仑的威望逐渐提升2. 政治改革- 制定《拿破仑法典》:全面整合法国法律体系- 建立世袭制的拿破仑帝国体制- 创立了完善的行政、司法和税收制度- 推行中央集权,加强国家管理和军队组织3. 扩张与战争- 拿破仑通过征战,将法国势力扩展到欧洲各地- 帝国的最高扩张:战胜奥地利、普鲁士和俄罗斯等国- 十年战争和反法联盟的形成4. 失败与影响- 俄国战役的失败,导致拿破仑帝国日趋衰落- 拿破仑被流放至厄尔巴岛,后逃回法国重新执政- 滑铁卢战役的失败,终结了拿破仑帝国- 拿破仑帝国的崩溃影响了整个欧洲的地缘政治格局5. 启示与评价- 拿破仑不仅是战略家和统治者,更是一位改革者- 拿破仑改革了法国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 他对法兰西大革命和封建制度的批判性领悟- 拿破仑对欧洲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和启示。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本课主要内容分为两个部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法国大革命部分包括革命前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大革命爆发的原因、大革命的过程以及大革命的影响。
拿破仑帝国部分包括拿破仑的崛起、拿破仑法典、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以及拿破仑帝国的崩溃。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这两个事件较为复杂,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这两个事件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相关史实,认识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知道拿破仑的主要事迹以及拿破仑法典的历史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影响;拿破仑的主要事迹、拿破仑法典。
2.教学难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备课,熟悉教材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课程内容,搜集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相关史实,让学生对这两个事件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巩固所学知识。
第13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素质教育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拿破仑对外战争动摇了欧洲封建社会的基础,但也造成了民族灾难。
具有正义性、进步性、侵略性和争霸性。
(2)、知识技能:识记、理解法国大革命的根源、进程及意义,能用辨证唯物主义评价拿破
仑对外战争。
(3)、过程与方法:引导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透过现象把握事物本质。
引导合作探究,
学会梳理历史知识,评析历史现象。
【教学设计】
(1)、重点:法国大革命的根源、进程、影响。
拿破仑内外政策
难点:法国大革命的根源、对拿破仑的评价
(2)、教学思路:原因—进程—意义三环节;上台—执政—下台三环节
【教学流程】
(一)、音乐导入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条主线,2个主题,6个目标
(二)、探究活动
漫画欣赏 从漫画看18世纪晚期法国社会,探究大革命爆发的原因
(
1)、欣赏漫画
(2)、分析漫画 (3)、明确根源 (1)、小组合作梳理 (2)、合作成果展示
《人权宣言》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为拿破仑制履历表
评价拿破仑内外政策
(1) 众说纷纭
(2) 明确“一分为二”的地评论,评价要有阶级性、全面性、
发展性。
;
(三)、学习小结 (1)、内容小结 (2)、方法小结
(四)、延伸拓展
(1) 制表比较英、法两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点(动手动脑)
(2) 链接生活,看影片《拿破仑在奥撕特里茨》。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述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事件。
教材内容包括法国大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以及拿破仑帝国的建立、发展和崩溃。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背景、主要事件和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相关的历史知识,如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基本概念。
但学生对于这些事件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背景、主要事件和意义。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意义,培养批判性思维。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对法国和欧洲历史的影响,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过程和意义。
2.难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意义。
3.小组讨论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新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2.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和文献资料3.教学工具:多媒体投影仪、白板、黑板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意义。
2.呈现(15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投影仪,呈现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引导学生关注这两个事件的重要人物、事件和时间节点。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意义。
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学习目标】1.了解攻占巴士底狱;《人权宣言》;法兰西第一共和国;雅各宾派专政;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法典》等基本史实。
2.通过正确评价拿破仑对外战争和拿破仑,培养全面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从多种角度来培养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3.通过对法国大革命历史的分析,认识到法国大革命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重大意义和历史作用;通过对拿破仑帝国败亡原因的分析,使学生明确战争的性质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教学重难点】重点: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颁布的文献、高潮及意义。
难点:正确理解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史论结合法。
【教学过程】情景引入观看大国崛起法国大革命简介的视频。
法兰西这个弥漫着激情与理想气息的国家,究竟凭着什么力量在风云变幻的历史舞台上一直呈现出别样的风景?接下来就让我们从本课中来寻求答案吧。
自主学习1.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什么?2.总结启蒙运动的含义、性质和作用分别是什么?3.结合年代尺梳理法国大革命的过程。
4.找出《人权宣言》的内容。
5.法国大革命的意义是什么?6.拿破仑巩固革命成果的措施有哪些?探究新知一、旧制度的危机——大革命爆发的原因1.展示图片:看法国社会三个等级金字塔示意图。
理解法国封建等级制度森严矛盾尖锐,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法国封建制度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展示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的主张。
18世纪开始,法国的一些进步思想家猛烈抨击法国的封建制度,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这场以法国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运动被称为“启蒙运动”。
理解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思想基础: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二、法国大革命——过程阅读课本,根据时间提示,完成法国大革命的年代尺。
1.导火线:1789.5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2.开始:1789.7.14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标志)3.发展:1789.8制宪议会通过《人权宣言》1791制宪议会制定宪法材料研读·第一条人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一律平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以下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帮助,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三级会议的召开;攻占巴士底狱;《人权宣言》;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处死路易十六;雅各宾派专政;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战争。
2.思想情感教育目标:①引导学生了解革命前的法国社会状况,懂得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是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发展与封建专制统治矛盾的必然结果。
②指导学生分析资产阶级在革命中采取的措施,使学生认识法国革命是符合历史发展要求的,具有广泛性、深刻性,是一场影响巨大和深远的资产阶级革命。
③组织学生讨论对拿破仑的评价,使学生学会历史地、客观地、全面地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学会正确看待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3.能力培养目标:①分析能力培养,指导学生深入分析雅各宾派专政的措施、特点,认识雅各宾派专政在法国革命中的作用。
②评价能力培养,指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和标准,评价拿破仑的一生。
本课重点和难点重点:雅各宾派专政,拿破仑帝国。
难点:雅各宾派专政的特点与作用,对拿破仑的评价。
讲授新课【导入新课】美国独立战争的枪声刚停,仅仅隔了几年,欧洲大陆上的法国又响起了反抗封建统治的隆隆炮声。
这就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是欧洲大国,也是当时的强国,同时还是欧洲最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
那么,这场革命是怎样发生的?雅各宾派专政又是怎么一回事?拿破仑是如何崛起的?这些问题将是我们本课要学习研究的问题。
一、法国大革命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法国这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18世纪法国思想、经济、社会、政治各方面的状况如何?思想上是启蒙思想传播;经济上是资本主义发展,但农业为主;社会上分成了三个等级;政治上是君主专制。
法国的各种矛盾存在已久,为什么这时爆发革命?三级会议的召开,这就是直接原因。
革命爆发的标志是什么?攻占巴士底狱。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789年7月14日)不久,三级会议改为制宪会议。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部编教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的第19课,本课包含两个子目: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它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重要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具有规模大、革命最彻底的特点。
本课的主线是法国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艰难而曲折的历程。
教材分两目内容:第一目:法国大革命。
依据“课标”要求,教材弱化了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背景的理论分析,简化了大革命过程,突出了《人权宣言》的背景、内容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第二目:拿破仑和他的帝国。
重点讲述了拿破仑上台后实行的对内、对外政策及帝国的败亡。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还处在青少年时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较强的感知能力,这一时期的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较弱,但是对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新奇的事情特别感兴趣。
由于学生现实生活中通过电视、报纸和互联网等媒体中接触过一些关于法国与拿破仑报道,因此应该有意的引导学生透过这些报道回顾历史。
通过学习学生已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学生在学习此类内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因此学生应具备了一定阅读、理解和整理历史资料的能力。
但是对历史发展过程中规律性、本质性的知识缺乏深入的理解和探讨,对涉及到的政治上的知识和规律把握不清,对片面、零散的史实还缺乏一定的概括归纳能力。
三、教学目标1.课标要求(1)简述《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
(2)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
2.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过程、特点和拿破仑帝国兴亡的基本情况;掌握《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通过引导阅读本课中的有关资料,提高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现象、抓住现象所反映的本质的能力;通过对罗伯斯庇尔、拿破仑等人物功过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介绍,培养学生综合比较能力。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主要内容涵盖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过程以及拿破仑帝国的建立和衰落。
教材通过丰富的史料,旨在让学生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背景、原因、过程及其对法国和欧洲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分析历史事件和发展趋势有一定的能力。
但在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复杂性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历史事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影响;掌握相关历史概念和术语。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分析,培养学生的史实解读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在法国和欧洲历史中的重要地位,理解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过程及拿破仑帝国的建立和衰落。
2.难点: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历史背景、原因及其对法国和欧洲历史影响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史料教学法:通过展示和分析历史史料,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3.批判性思维培养法: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历史事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史料准备:收集与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相关的史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2.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以便于课堂演示和讲解。
3.小组讨论题目:制定关于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历史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史料,呈现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过程以及拿破仑帝国的建立和衰落。
教案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教案1.引言1.1历史背景1.1.118世纪末的法国社会矛盾1.1.2启蒙思想的影响1.1.3贵族与第三等级的冲突1.1.4财政危机的加剧1.2法国大革命的意义1.2.1打破封建制度,传播民主思想1.2.2对欧洲及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1.2.3人权与公民权的提出1.2.4法兰西民族国家的形成1.3教学目的与重要性1.3.1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与分析能力1.3.2理解革命与帝国交替的历史逻辑1.3.3深入认识法国大革命对现代政治的影响1.3.4增强对历史事件的时间线与因果关系的理解2.知识点讲解2.1法国大革命的主要事件2.1.1三级会议的召开2.1.2国民议会的成立2.1.3巴士底狱的攻占2.1.4君主立宪派的统治2.2拿破仑帝国的崛起2.2.1拿破仑的早期军事生涯2.2.2雾月政变与拿破仑的掌权2.2.3拿破仑法典的制定2.2.4欧洲大陆的战争与扩张2.3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的联系2.3.1革命后法国社会的动荡2.3.2拿破仑利用革命成果巩固权力2.3.3拿破仑帝国的政策与革命理念2.3.4拿破仑帝国对法国大革命遗产的继承与改变3.教学内容3.1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分析3.1.1社会矛盾的激化与革命的爆发3.1.2革命中的不同派别与政治斗争3.1.3革命高潮与恐怖统治3.1.4革命的结束与热月政变3.2拿破仑帝国的政治与社会改革3.2.1拿破仑的中央集权政策3.2.2法典的制定与社会秩序的重建3.2.3教育与宗教政策的改革3.2.4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与欧洲格局的变化3.3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的历史影响3.3.1法国大革命对现代政治思想的贡献3.3.2拿破仑帝国对欧洲法律体系的影响3.3.3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在法国历史中的地位3.3.4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对全球历史的深远影响教案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教案4.教学目标4.1知识与理解4.1.1学生能够描述法国大革命的关键事件和拿破仑帝国的兴衰4.1.2学生理解法国大革命对欧洲及世界政治的影响4.1.3学生能够分析拿破仑帝国的政策及其对法国社会的影响4.1.4学生能够比较法国大革命前后的社会结构变化4.2技能目标4.2.1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资料进行批判性分析的能力4.2.2提高学生的历史事件时间线构建能力4.2.3增强学生通过讨论和写作表达历史观点的能力4.2.4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分析法研究历史事件的能力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3.1增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热情4.3.2培养学生对民主、自由和人权的尊重4.3.3学生能够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4.3.4学生能够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复杂性和多样性5.教学难点与重点5.1教学难点5.1.1法国大革命中的政治派别及其斗争5.1.2拿破仑法典的内容及其历史意义5.1.3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的复杂关系5.1.4法国大革命对现代政治制度的长期影响5.2教学重点5.2.1法国大革命的关键事件和转折点5.2.2拿破仑帝国的兴衰过程5.2.3法国大革命的社会背景和原因5.2.4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对法国及全球的影响6.教具与学具准备6.1教具准备6.1.1历史事件时间线图表6.1.2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的地图集6.1.3相关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图片资料6.1.4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的视频资料6.2学具准备6.2.1笔记本和书写工具6.2.2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的阅读材料6.2.3历史事件分析工作表6.2.4小组讨论记录表7.教学过程7.1导入新课7.1.1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法国大革命的关键场景7.1.2提问学生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基本知识7.1.3引导学生思考法国大革命的原因和影响7.1.4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7.2课堂讲解与互动7.2.1讲解法国大革命的主要事件和人物7.2.2通过时间线图表展示法国大革命的发展过程7.2.3分析拿破仑帝国的兴衰及其政策7.2.4学生提问和教师解答环节7.3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7.3.1分组讨论法国大革命的社会背景和原因7.3.2小组合作分析拿破仑帝国的政治和社会改革7.3.3每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分享和讨论教案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教案8.板书设计8.1法国大革命概述8.1.1社会背景8.1.2关键事件8.1.3革命成果8.1.4历史意义8.2拿破仑帝国时期8.2.1拿破仑的崛起8.2.2内政改革8.2.3对外战争8.2.4帝国的衰落8.3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的联系8.3.1革命遗产的继承8.3.2政治制度的变革8.3.3社会结构的重塑8.3.4欧洲及全球影响9.作业设计9.1基础知识巩固9.1.1法国大革命时间线填空9.1.2拿破仑帝国政策列表9.1.3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的对比分析9.2深度思考与应用9.2.1写一篇关于法国大革命影响的短文9.2.2分析拿破仑法典的历史意义9.2.3设计一个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展览9.3批判性思维训练9.3.1评价法国大革命中的不同政治派别9.3.2讨论拿破仑帝国的积极与消极影响9.3.3探讨法国大革命对现代政治制度的启示10.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教学反思10.1.1学生对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知识的掌握程度10.1.2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和效果10.1.3学生参与度和互动情况10.1.4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10.2拓展延伸10.2.1探索法国大革命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影响10.2.2研究拿破仑帝国时期的文化与艺术10.2.3分析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在法国历史中的地位10.2.4讨论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对全球历史的深远影响重点关注环节补充和说明:作业设计中的深度思考与应用环节也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