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介入模式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923.50 KB
- 文档页数:30
危机介入(crisis intervention)模式个案工作的用武之地——解决问题•重要性:•理论背景介绍:•1946年,林德曼与卡普蓝合作,提出―危机调适‖的概念。
•20世纪50年代:美国成立预防自杀的危机介入中心。
•1974年美国在社会工作领域逐渐推广危机介入模式。
•危机的定义:•危机是指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危机事件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的状态。
•危机介入模式就是针对服务对象的危急状态而开展的调适和治疗的工作方法。
危机类型•成长危机:指人在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各种阶段转变,如升学、异性交往、生育、高考、更年期、退休等。
•情境危机(意外性危机):指无法预料的危机,如受暴力伤害、致命性疾病、失业、离婚、自然灾害(地震、海啸等)、亲人意外死亡等。
•危机发展的四个阶段:危机发生,应对,解决危机,恢复期。
•危机处理≠辅导/心理治疗 !!!–提供实时支持,及协助有需要的人士寻求进一步的缓助•实时稳定危机事故所带来的压力及症状–不令情况变得更差•减轻危机事故所带来的压力及症状–介入目标亦以实时减轻症状为主•促进回复日常独立生活 / 适应能力–减低危机事故对生活之影响程度二、危机介入模式的原则•及时处理•限定目标•输入希望•提供支持•恢复自尊•培养自主能力。
三、危机介入的过程与阶段•1、开始阶段:建立良好沟通关系;评估致命性与安全性需求•2、危机问题预估与处置:指认主要问题;处理感受和提供协助;探讨可能的各种选择;协助列出处理目标和行动计划。
•3、危机介入阶段:协助了解危机状态、开放感情;检查非适应的应急方法;处理危机;社会关系重建等。
•4、结束与追踪:结案的决定标准;追踪的处理方式压力过大的征状身体方面的征状•疼痛 (头痛, 胃痛, 肌肉疼痛)•睡眠困难•进食困难 (消化不良, 作呕)•过度换氧 (hyperventilation)•疲劳 / 耗竭•心因性排汗 (psychogenic sweating)•心跳和呼吸加速•失去胃口较严重的身体方面的征状•抽搐(seizure)•心口疼痛•经常头晕•昏厥, 并失去知觉(loss of consciousness)•心跳持续不规律(persistent irregular heartbeats)•持续呕吐或腹泻•大小二便, 呕吐物等带血•持续且突然的强烈头痛•长期病患恶化什么时候转介灾民予医疗服务•明显的生理问题•身体征状持续且未有减退•对生理状况有疑问的时候情感方面的征状•震惊, 不相信, 麻木•担心, 焦虑•恐惧•悲伤, 悲哀•愤怒•易怒, 坐立不安•絶望•罪恶感, 内疚, 自责情感方面的征状•孤单•冷漠, 对身边的人和事失去兴趣•否认•无助较严重的情感方面的征状•情绪反应会危害自己或他人的安全•歇斯底里•由于抑郁和无助感所引发的自杀念头•焦虑情绪影响日常生活•无情感表达(apathy)•创伤后压力症/ 创伤后适应障碍(PTSD)思想方面的征状•轻度定向迷失(disorientation)•思想混乱•记忆力差•分析力和组织力弱•难以作出决定•反复想着灾难事件(preoccupied with event)•侵扰的回忆(intrusive memories)较严重的思想方面的征状•自杀及伤害他人的想法•精神错乱(妄想, 幻觉)•解离征状(dissociation)•严重的记忆问题•严重的定向迷失•持续地出现解决问题能力问题(例如:难以作出简单的决定)行为方面的征状•孤僻离群•坐立不安•易哭易怒•对通常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做事效率降低•难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避免触及与灾难相关的地点和人物•时时警惕, 神经质较严重的行为方面的征状•暴力行为•滥用药物或酒精•自我伤害或反社会行为•过度活跃(hyperactivity)•完全缄默•过度退缩(extreme regression)•怱视个人卫生•经常遇到意外宗教方面的征状•信仰危机: 对神或万物主宰感到愤怒, 觉得毋需继续信奉原有宗教•对信仰有所提升•信奉另一个宗教较严重的宗教方面的征状•完全停止参加或进行原有的宗教活动•强迫性的宗教思想(obsessive religious thoughts)•强迫性的宗教行为(compulsive religious acts)•与宗教相关的妄想或幻觉个别危机处理之流程:SAFER-Revised模式•Stabilize 稳定情绪–引旨、照顾基本需要、减轻即时压力源头•Acknowledge the crisis–肯定/承認灾难事故的发生及带来的影响•Facilitate understanding–促进认识/心理正常化•Encourage effective coping–鼓励正面的压力处理方法•Recovery or Referral–复原/转介3、危机介入阶段:•协助了解危机状态、开放感情;检查非适应的应急方法;处理危机;社会关系重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