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三类机柜理线施工工艺
- 格式:docx
- 大小:188.81 KB
- 文档页数:9
理线一直是让很多朋友头疼,机柜型配线架已经成为机房配线架的主体,所以理线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如何才能把机柜整理的好也是很多企业竟争力的一部分,那么今天就针对这方面的知识做个总结。
一、整理机柜的几点原则要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和现有设备情况来整理网线;机柜电源线和网线原则上要分开整理,设备的放置要适当,避免相互挤压、避免太高或太低,避免相互距离太近;如果机柜内设备太多,应该对设备加以编号;对每一根线路要在适当的位置注明来源,对不同的连线(如一般网络连接线、交叉线、专线等)要有不同的识别方法;网线编排依据房间号而不依据人。
概括为一句话说就是:布局清晰,线序规整,标记明确,易于维护。
二、机柜整理步骤1. 前期准备首先要通知用户在不影响用户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行整理机柜。
然后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现有的设备情况、用户数量、用户分组等多种因素勾画出机柜内部的线路走线图和设备位置图。
接下来准备好所需材料:网络跳线、标签纸、各种型号的塑料扎带。
2. 整理机柜安装机柜:需要我们自己动手做以下三件事:第一,使用随机框带的螺丝和螺母将固定架上紧;第二,将机柜扳倒,把可以活动的轮子安上;第三,根据设备的位置在固定架上调整和添加挡板。
整理线路:将网线分组,组数通常小于或等于机柜后面理线架的个数。
将所有设备的电源线捆扎在一起,将插头从后面的通线孔插入后,通过一个单独的理线架寻找各自的设备。
2)每根双绞线的重量全部变成拉力,作用在模块的后侧。
如果在端接点之前没有对双绞线进行绑扎,那么这一拉力有可能会在数月、数年后将模块与双绞线分离,引起断线故障;3)万一在该配线架中某一个模块需要重新端接,那维护人员只能探入“水帘”内进行施工,有时会身披数十根双绞线,而且因机柜内普遍没有内设光源,造成端接时不容易看清楚,致使端接错误的概率上升。
2、逆向理线也称为反向理线。
逆向理线是在配线架的模块端接完毕后,并通过测试后,再进行理线。
其方法是从模块开始向机柜外理线,同时桥架内也进行理线。
一、机房布线技巧线缆在敷设前,必须使用标签标明每根线缆的起始位置以及信息点的编号;在机房内,应当做到每根线从进入机房开始,直到配线架的模块为止,都应灵活利用用固线器或者尼龙扎带,做到横平竖直不交叉;并按电子设备排线的要求,做到每个弯角处都有线缆固定,保证线缆在弯角处有一定的转弯半径,同时做到横平竖直。
进入机柜的所有线缆必须从机柜的上方或下方的进线孔敷设,跨机柜走线时,同样需要穿过机柜上线孔或下线孔进行敷设。
二、机柜理线技巧从桥架上方或下方进入机柜再到各个配线架或设备的线缆必须顺畅,不允许线缆交叉,沿机柜后方两侧立杆向上或者向下引入配线架;机柜内每一层配线架的线缆造型要统一,机柜内每一次线缆绑扎要在统一平面上。
1、工作开始前需要准备的工具有:理线板、理线夹、扎带、标签纸、线缆端接工具等,还需准备一张自制理线表,将机柜内所有设备的安装位置及所有线缆的接入位置进行规划,这样才能从线缆一进入机柜便可按已规划好的位置进行分别绑扎。
2、线缆进入机柜后,根据机柜内配线架或者交换机的摆放位置,线缆按照规划好的接入顺序,由最上面的配线架接入线缆,按顺序往下进行分组及整理绑扎;首先将接入第一个配线架的线缆用理线板进行定位;按照顺序将线缆穿过理线板,每隔20Cm绑扎一处并固定在机柜内的扎线板上,注意绑扎时每根线保持与前次绑扎的位置相同,不能出现有些线由外层转入内层,绑扎时松紧度要适宜,太松会导致线缆移位,太紧会对线缆造成伤害。
3、当线束绑扎至配线架背后的托架上后,先将线束绑扎在托架上,从线束根部按照接入线缆的顺序,每两根绑扎在一起,然后根据规划好的走线线路由,对每根线缆长度进行测量后(此处特别注意线缆测量,需要预留减去线缆皮打上配线架的长度);剪掉多余的线,每剪掉一根线缆必须重新贴上标签,标签需要贴在线缆弯曲处,并保持同一高度和朝向。
4、线缆裁剪后就可以将线缆打入配线架,打接模块需要认真、细心,否则会出现模块打接不成功,如果出现打接不成功,要小心处理,避免实施工程中出现线缆二次剥线。
机房理线的方法
机房理线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 瀑布造型理线:这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布线造型,有时还能看到其踪影。
瀑布型理线工艺是最常见的理线方法,它使用尼龙束带将线缆绑扎在机柜内侧的立柱、横梁上,不考虑美观,仅保证中间的空间可以腾出来给网络设备使用。
2. 逆向理线:也称为反向理线。
逆向理线是在配线架的模块端接完毕后,并通过测试后,再进行理线。
其方法是从模块开始向机柜外理线,同时桥架内也进行理线。
这样做的优点是理线在测试后,不会因某根双绞线测试通不过而造成重新理线,而缺点是由于两端(进线口和配线架)已经固定,在机房内的某一处必然会出现大量的乱线(一般在机柜的底部)。
逆向理线一般为人工理线,凭借肉眼和双手完成理线。
由于机柜内有大量的电缆,在穿线时彼此交叉、缠绕,因此这一方法的耗时很多、工作效率无法提高。
3. 正向理线:正向理线也称前馈型理线。
正向理线是在配线架端接前进行理线。
建议根据实际需要和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以保障线路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弱电人必须熟悉的机柜理线工艺!电源线、电话线、网线等纷乱错杂,理线工作成了施工人员的又一项重要任务。
网络布线用线缆将所有设备连通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运行系统,整个布线系统完善、整洁才能保证整体通畅。
本文将对理线工艺进行简要说明,相关的需要注意的工具和事项也将一一介绍。
综合布线中理线是工程的最后一步,也是关乎后期使用、维护的重要一步。
理线直观地反映了综合布线服务商的技术水平专业度。
为了布线美观、实用,施工人员通常会整理线缆并分类捆扎,具体的理线方法分为两种,一是正向理线,二是逆向理线。
正向理线正向理线是在配线架端接前进行理线。
以机房的进线口为开端,逐段整理线缆,直到配线架的模块端口为止。
理线后再对线缆进行端接和测试。
正向理线中每个点的线缆都整齐有致,不会出现线缆交叉的情形。
自机房或者网络区的进线口到配线机柜的水平双绞线以每个16/24/32/48口配线架为单位,捆扎成水平双绞线线束。
每一束中所有的双绞线都是平行的,线束间也保持平行(短距离内的平行双绞线所产生的线对间干扰不会影响总体性能,因为桥架和电线管中铺设线缆的大部分距离,这部分是散放的,因此不会产生过多干扰)。
在每个模块后侧从线束底部将模块所对应的双绞线抽出,核对标签后固定在模块后的托线架上或者穿到配线架的模块插口。
展开剩余63%正向理线常用于机房理线,理线后的效果整体整齐、平行,视觉上给人整洁有序、美观的感受。
虽然正向理线的方法避免了线缆交叉的情况,但如果线缆在理线或穿线前受损坏,理线后测试网络不通的话则需要重新更换,这就给施工人员带来额外的工作量,重复理线和捆扎的过程中也更容易出现线缆的损坏。
因此,采取正向理线的方法前要先确定线缆和穿线施工的质量水平再进行施工。
只有在基本上不会出现重新端接的基础上开始正向理线才会尽量顺利地完成理线工作。
逆向理线逆向理线和正向理线的过程相反,是在配线架的模块端接完毕并通过链路测试后再进行理线的方法。
理线时,先从模块端口开始逐渐向外理线,同时桥架内也进行理线。
机房及机柜内部的理线方法1.预先规划:在布线前应进行详细的规划,确定网络设备及线缆的位置和数量。
根据机房的实际情况,合理划分机柜的位置、大小和布局,确保每个机柜都能充分利用空间。
2.使用合适的线缆:选择合适的线缆对于机房的理线至关重要。
常用的网络线缆有光纤、网线和电缆等。
根据不同的网络设备和需求,选取相应规格和类型的线缆,并确保线缆的质量和兼容性。
3.采用正规的线缆标识:对于机房中大量的线缆,使用线缆标识可以有效地管理和维护。
可以为每个线缆进行标号或使用颜色来区分不同用途的线缆,这样可以方便后续的查找和维护。
4.合理布置线缆走向:再理线时,应尽量减少线缆之间的交叉和缠绕,避免产生信号干扰。
可以利用线缆托盘或线缆槽将线缆固定在机柜的顶板和底板上,使线缆整齐有序地走向各个网络设备。
5.使用缆线管理工具:为了保持线缆的整洁和安全,可以使用缆线管理工具来固定线缆。
例如,使用缆线束带、缆线固定夹等工具将线缆固定在机柜的内部,避免线缆松动或垂挂。
6.管理冗余线缆:机房中常常会有一定数量的冗余线缆,为了保持机柜内部的整洁,可以将冗余线缆收起来并统一管理。
可以使用线缆收纳盒或收纳袋将冗余线缆整理好并放置在机柜内的指定位置。
7.定期检查和维护:机房及机柜内部的理线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线缆的连接和布线没有松动或损坏。
可以定期清理机柜内的灰尘和杂物,保持机柜的通风和散热效果。
总结起来,机房及机柜内部的理线方法包括预先规划、使用合适的线缆、采用正规的线缆标识、合理布置线缆走向、使用缆线管理工具、管理冗余线缆以及定期检查和维护。
通过合理的理线方法,可以保持机柜内部的整洁和有序,提高机房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机柜理线步骤
1、首先是测量需要多长的线。
根据就是决定好放配线架的位置,然后结合线从外边进入机柜的距离等等计算出把配线架打上并且安装上机柜需要多长的网线,以方便后面的整体理线,如果线缆放置在机柜里过长容易造成不美观的情况,而且后期理线比较麻烦,要不停的往后扯方能整齐美观的把线缆整理。
其次还要综合考虑到线缆从机柜上部或者下部进入机柜后要怎么走,尽量不要弯曲或者绕过一些东西,能从贴着机柜走就贴着机柜走,要考虑到走线的方向不能够影响后来的网络设备的进入,这需要工作人员有一定的可预见能力。
2、剪去多余
根据第一步测算出来的长度进行裁剪。
把多余的剪去,注意要尽量一致避免影响美观,而且要比计算的留出一部分冗余,最好能留上十到十五厘米,其中包括剪去包皮打上配线架的长度。
此时还不需要把线缆从外部放入机柜,因为此时放入会难以理线。
3、接下来开始理线
在线缆根部开始外露的地方开始用扎带绑好。
根据需要把大部分网线扎好就开始用配线板理线,配线板的使用方法就是按照一个约定把线缆从配线板的背部一条条的穿过配线板,在配线板背部按照两根连续的网线一起用扎带扎起来,每两个扎一块儿都要求有一个错位,就是不要并排的扎太多,每两个扎带上下最好。
机房机柜内部理线方法由于机柜型配线架已经成为机房配线架的主体,理线将主要涉及机柜型配线架的美观。
当线缆进入机房后,会沿着桥架进入机柜配线架或壁挂配线架。
理线是指在机房的进线孔至配线架的模块孔之间,将线缆理整齐。
机柜内的水平双绞线位于机柜的后侧。
过去,这些双绞线不进行整理,或进行简单的绑扎后立即上配线架,那时,从机柜的背后看去,水平双绞线就象瀑布一样垂荡在那里,或由数根尼龙扎带随意绑扎在机柜的两侧。
大家关心的重点是每根双绞线的性能测试合格。
随着布线水平的提高,布线系统的工程商已经通过施工工艺及层层把关,有把握达到每根线都能够通过国家标准所要求的99%的性能测试合格率。
这时,人们的注意力就转向了美观。
根据国标,垂直桥架内的线缆每隔1.5米应绑扎一次(防止线缆应重量产生拉力造成线缆变形),对水平桥架内并没有要求。
而终端面板、机柜、配线架、配线箱按照标准必须做到两底角平行,因此布线系统的美观就主要集中在机房内的线缆部分。
机房内的线缆往往会进入机柜配线架或壁挂配线架。
因机柜配线架已经成为布线工程中的主流,在此将主要涉及机柜型配线架的理线工艺。
在机柜正面,生产厂商已经制造出了各种造型的配线架、跳线管理器等部件,其正面的美观已经不成问题。
而机柜后侧的美观,往往不为人们所注意,造成工程完工后施工方(甚至是业主方)不敢让人参观机柜的内部。
在机房内,应当做到每根线从进入机房开始,直到配线架的模块为止,都应做到横平竖直不交叉。
并按电子设备排线的要求,做到每个弯角处都有线缆固定,保证线缆在弯角处有一定的转弯半径,同时做到横平竖直。
上述要求同样适用于机柜后侧。
既然水平双绞线布置成瀑布型已经不再理想,因此对机柜内的水平双绞线就应该进行理线。
机房及机柜内部的理线方法
在机房及机柜内部进行理线是为了保持设备有序、整洁,并确保网络连接和电线布局的合理性,以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以下是机房及机柜内部的理线方法:
1. 清理杂物:首先,清理机房及机柜内部的杂物,包括旧电缆、空盒子和其他不需要的设备等。
确保机房内干净整洁,没有不必要的杂物。
2. 电线标签:对所有电线进行标签,标明其所连接的设备名称和功能,这样有利于日后维护和故障排除。
3. 分类布线:根据功能和需求,将不同类型的电线和网络连接线进行分类布线,并使用固定夹具或绑扎带将其固定在机柜内部。
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电线固定夹具来区分不同类型的电线,以便于识别和修改。
4. 避免交叉线、交叉干扰:在布线过程中,避免电线之间交叉布置,尽量保持电线的分开、平行和整齐,以减少交叉干扰和杂乱。
5. 使用标签和标识:为了方便管理和维护,可以使用标签和标识来标明每个设备的位置和功能。
这有利于在需要检修或更换设备时,快速定位和操作相应的设备。
6. 留有余线:为了日后维护、调整和扩展,应在电线安装时留有一定的余线长度。
这样可以避免电缆拉紧或过松,并方便后续的调整和更换。
7. 网线布线技巧:对于网络线缆的布线,应尽量避免和电源线平行布置,以减少干扰。
同时,还要避免网线过长或过短,合理安排网线的弯曲和延伸,以保证网络信号的稳定传输。
8. 安全标识:在机房及机柜内部,可以设置一些安全标识,如电线警示标识、紧急通道标识等,以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安全事项和紧急通道的位置。
总之,在机房及机柜内部进行理线时,要注重整洁、有序和安全,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的便利性。
最全的机房与机柜内部理线工艺弱电行业网2017-12-13前几天我们一直也在发布跟机房布群里的朋友一直在问有没有机柜理线方面的教程,很多弱电VIP线相关的文章,因为理线一直是让很多朋友头疼,机柜型配线架已经成为机房配线架的主体,所以理那么今天就针对这方线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如何才能把机柜整理的好也是很多企业竟争力的一部分,面的知识做个总结。
一、整理机柜的几点原则机柜电源线和网线原则上要分开整理,设备要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和现有设备情况来整理网线;如果机柜内设备太多,应该对的放置要适当,避免相互挤压、避免太高或太低,避免相互距离太近;如一般网络连接线、交叉线、对每一根线路要在适当的位置注明来源,对不同的连线(设备加以编号;线布局清晰,网线编排依据房间号而不依据人。
概括为一句话说就是:要有不同的识别方法专线等); 序规整,标记明确,易于维护。
二、机柜整理步骤前期准备1.首先要通知用户在不影响用户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行整理机柜。
然后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现有的设备情况、用户数量、用户分组等多种因素勾画出机柜内部的线路走线图和设备位置图。
接下来准备好所需材料:网络跳线、标签纸、各种型号的塑料扎带。
整理机柜2.安装机柜:第二,将机柜扳;需要我们自己动手做以下三件事:第一,使用随机框带的螺丝和螺母将固定架上紧整理线路:;倒,把可以活动的轮子安上第三,根据设备的位置在固定架上调整和添加挡板。
将网线分组,组数通常小于或等于机柜后面理线架的个数。
将所有设备的电源线捆扎在一起,将插头从后面的通线孔插入后,通过一个单独的理线架寻找各自的设备。
固定设备:同时将机柜中的挡板调整到合适的位置,使管理员能够不开机柜门就可以看到所有设备的运转情况,将机柜内所有用到的交换注意要在挡板间留出一定的空隙。
根据设备的多少和大小适当地添加挡板。
设备、路由设备按照预先画好的图放置好。
网线贴标:所有网线连接好以后,需要对各网线进行标识,将准备好的即时贴缠绕到网线上,并用笔在其上加以,要求标识要简单易懂。
常见的三类机柜理线施工工艺机柜内的水平双绞线位于机柜的后侧。
过去,这些双绞线不进行整理,或进行简单的绑扎后立即上配线架,那时,从机柜的背后看去,水平双绞线就象瀑布一样垂荡在那里,或由数根尼龙扎带随意绑扎在机柜的两侧。
大家关心的重点是每根双绞线的性能测试合格。
随着布线水平的提高,布线系统的工程商已经通过施工工艺及层层把关,有把握达到每根线都能够通过性能测试。
这时,人们的注意力就转向了美观。
根据国标,垂直桥架内的线缆每隔1.5米应绑扎一次(防止线缆应重量产生拉力造成线缆变形),对水平桥架内并没有要求。
而终端面板、机柜、配线架、配线箱按照标准必须做到两底角平行,因此布线系统的美观就主要集中在机房内的线缆部分。
机房内的线缆往往会进入机柜配线架或壁挂配线架。
在本文中将主要涉及机柜型配线架的理线工艺。
在机柜正面,生产厂商已经制造出了各种造型的配线架、跳线管理器等部件,其正面的美观已经不成问题。
而机柜后侧的美观,往往不为人们所注意,造成工程完工后不敢让人参观机柜的内部。
在机房内,应当做到每根线从进入机房开始,直到配线架的模块为止,都应做到横平竖直不交叉。
并按电子设备排线的要求,做到每个弯角处都有线缆固定,保证线缆在弯角处有一定的转弯半径,同时做到横平竖直。
上述要求同样适用于机柜后侧。
既然水平双绞线布置成瀑布型已经不再理想,因此对机柜内的水平双绞线就应该进行理线。
理线这一名词已经在许多施工人员口中听到,但其含意却各不一样,其原因在于理线的工艺手法不一样。
为了做到线缆美观,我们来看看常见的三类理线工艺:瀑布造型这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布线造型,有时还能看到其踪影。
它采用了“花果山水帘洞”的艺术形象,从配线架的模块上直接将双绞线垂荡下来,分布整齐时有一种很漂亮的层次感(每层24-48根双绞线)。
这种造型的优点是节省理线人工,缺点则比较多,例如:安装网络设备时容易破坏造型,甚至出现不易将网络设备安装到位的现象;每根双绞线的重量全部变成拉力,作用在模块的后侧。
如果在端接点之前没有对双绞线进行绑扎,那么这一拉力有可能会在数月、数年后将模块与双绞线分离,引起断线故障;万一在该配线架中某一个模块需要重新端接,那维护人员只能探入“水帘”内进行施工,有时会身披数十根双绞线,而且因双向没有光源,造成端接时看不清。
逆向理线逆向理线是在配线架的模块端接完毕后,并通过测试后,再进行理线。
其方法是从模块开始向机柜外理线,同时桥架内也进行理线。
这样做的优点是理线在测试后,不会因某根双绞线测试通不过而造成重新理线,而缺点是由于两端(进线口和配线架)已经固定,在机房内的某一处必然会出现大量的乱线(一般在机柜的底部)。
逆向理线一般为人工理线,凭借肉眼和双手完成理线。
逆向理线的优点是测试已经完成,不必担心机柜后侧的线缆长度。
而缺点是因为线缆的两端已经固定,线缆之间会产生大量的交叉,要想理整齐十分费力,而且在两个固定端之间必然有一处的双绞线是散乱的,这一处往往在地板下(下进线时)或天花上(上进线时)。
正向理线正向理线是在配线架端接前进行理线。
它从机房的进线口开始,将线缆逐段整理,直到配线架的模块处为止。
在理线后再进行端接和测试。
正向理线所要达到的目标是:自机房(或机房网络区)的进线口至配线机柜的水平双绞线以每个16/24/32/48口配线架为单位,形成一束束的水平双绞线线束,每束线内所有的双绞线全部平行(在短距离内的双绞线平行所产生的线间串扰不会影响总体性能,因为桥架和电线管中铺设着每根双绞线的大部分,这部分是散放的,是不平行的),各线束之间全部平行;在机柜内每束双绞线顺势弯曲后铺设到各配线架的后侧,整个过程仍然保持线束内双绞线全程平行。
在每个模块后侧从线束底部将该模块所对应的双绞线抽出,核对无误后固定在模块后的托线架上或穿入配线架的模块孔内。
正向理线的优点是可以保证机房内线缆在每点都整齐,且不会出现线缆交叉。
而缺点是如果线缆本身在穿线时已经损坏,则测试通不过会造成重新理线。
因此,正向理线的前提是对线缆和穿线的质量有足够的把握。
正向理线的优点是在机房(主机房的网络区或弱电间)中自进线口至配线架之间全部整齐、平行,十分美观。
缺点是施工人员要对自己的施工质量有着充分的把握,只有在基本上不会重新端接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正向理线施工。
在本文中基于目前的布线工程公司已经能够把握工程质量的现实,推荐采用正向理线工艺。
正向理线所需人工约为1.5人,每24根线耗时40分钟左右(未计入寻找线号的时间)。
所需工具如下:正向理线工具清单理线板:理线板是正向理线的必备工具,它可以采用纤维板、层压板或木板在现场自制,也可以在公司里制作后使用。
理线板的制作方法十分简单:测量所用双绞线的缆径,并附加2-4mm后形成理线板的孔径,然后根据板的强度选择孔与孔之间的间距,在板上横向划5根线、纵向划5根线后留有写编号的空间后确定板的长宽尺寸。
剪切或锯下多余部分后,使用手枪钻在划线的交叉点上以所确定的孔径钻25个孔后,用粗砂纸将所有的边沿倒角后,在横向写上(或刻上)1-5的编号,在纵向写上(或刻上)A-E的编号后大功告成。
理线板是一块25孔方板(对应于24口配线架的合适尺寸5×5孔理线板,也可以选用4×6、8×8等规格),单面印字,每孔可以穿1根水平双绞线。
可以想象:当双绞线穿入理线板后,彼此之间的相对位置就基本固定,根据其位置进行绑扎时不容易出现大的错位现象,更不易出现线缆的交叉现象。
理线表:目标:使用24口1U配线架,线缆从配线架的右后侧(从配线架背面看)转向配线架,双绞线从线束的底部抽出转向配线架,保证顶部的双绞线一直排列到最后的21~24号模块。
注:图中的1-24编号为配线架模块的编号,不是真正所需填入的、与配线架模块号一一对应的线号。
理线板需使用相应的理线表配合理线。
理线表是一张人为定义的表格,当使用5×5理线板时,理线表为5行5列的表格,每个单元格对应一个孔。
理线表的填写方法可以有多种,每种填写方法对应于一种排列顺序。
在右图中介绍了其中一种排列顺序(孔内数字代表配线架上的模块编号):在实际填写理线表时,应将与配线架1-24口对应的线缆线号填入理线表,这样线号与配线架的模块号就一一对应。
在一般情况下,当配线架布置图完成后,可使用EXCEL的联动功能,自动形成针对每个配线架的理线表。
正向理线的基本施工工艺1、将配线架固定到位,背后装好托架,正面将打印了线号的面板纸装入配线架(或贴在配线架上),若配线架的模块可以卸下,则应卸下模块;2、理线板定位:理线板在穿线前先应确定其方向,使理线板在理线过程中不需要硬行扭转方向,就可以使E1孔就近自然对准1号模块,此时理线板上的2-5孔与配线架的2-5号保持平行。
通常可以使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定位:先将理线板垂直放在1号模块背后,使E1孔对着1号模块(有字的一面朝向24号模块),然后手持理线板顺着线缆未来的路由走向,向机房的进线口移动,移动时确保理线板只出现平行移动,不发生转动,当理线板到达进线口时,记下理线板的方位(主要是A1孔位置所在的方位),以便后续每块理线板使用。
3、理线板穿线:在机房的进线口旁,将理线板按2所确定的方位将板的方向调整好,将水平双绞线按线号依理线表穿入理线板(有字的一面对着自己,线从无字的一面穿入板中),这道工序一般有两人完成:一人找到线号(只要找到该理线板所需的线号即可)并将其与其他线缆分离,一人将线穿入理线板的对应孔中。
应该注意的是,双绞线应全部穿过理线板,也就是应该将理线板紧贴在进线口旁,这样才能保证进入机房的双绞线全部被整理。
4、路由理线:先在理线板外侧(无字侧)根部用尼龙扎带将穿入理线板的双绞线扎成一束;然后将理线板沿着指定的路由向自己方向平移,平移100mm后在理线板外侧根部用尼龙扎带再绑扎一次(防止前次绑扎松动),此时应注意使线束形成圆形,而线束外侧的线应该是理线板外围一圈的线,理线板中间的线在线束的内部,确定后的所有双绞线的相对平行一直要保持到配线架的最远端的模块后侧(即第24个模块后侧);继续平移理线板200mm左右,在理线板外侧根部用尼龙扎带绑扎,注意每根线应保持与前次绑扎时的位置相同,不允许有些线从外层转入内层,也不允许内层线转入外层;依次平移,直到配线架为止。
5、线束固定:在理线过程中,如果旁边遇到桥架上的扎线孔或机柜内的扎线板,则应在绑扎线束的同时将线束绑扎在桥架或机柜上,以免线束下滑。
6、弯角理线:当平移过程中遇到转弯时,必须让理线板贴近转弯角,在弯角旁顺着转弯,不可以绑扎后再贴上弯角(由于弯角处内侧的线短,外侧的线长,因此如果按直线绑扎后再转弯,弯角处的线束一定会变形)。
这就要求所有的线束必须在现场绑扎,不可以事先绑扎后后再移到现场来;7、托架理线:当理线板到达配线架背后的托架上后,先将线束绑扎在托架上,然后向前平移,每到达一个模块前时,将线束绑扎一次,然后分出该模块对应的线号。
此工序应配备2人:1人分线,1人将线从配线架背后拉到配线架正面去(如果模块可以卸下,则将线从模块孔穿到正面去),同时2人唱号核对线号与配线架上的面板编号是否一致。
8、完成理线:当最后一根线穿到配线架正面后,理线板内已经没有一根线了,这时该束线的理线宣告结束。
9、将退出的理线板重新拿到进线口,使用下一个24口配线架的理线表,依次重复1-8,完成下一束线的理线工作,直到全部完多束线理线(分支理线)。
当机柜内有多个配线架时,每个配线架的线束应分别理线。
但由于机柜内的扎线板宽度有限(一般宽度为100mm),只能并排绑扎3~4束24根的线束,而深度为800mm的机柜内右侧最多能放2根扎线板(机柜内的水平双绞线应从单侧绑扎,以免影响美观),即可能达不到绑扎200根水平双绞线的目标。
这时可以使用二次理线方式,先使用8×8理线板扎出48根的线束(6×8),到一定高度后再添1块5×5理线板将该线束分为2束后,继续理线至配线架。
有些公司使用理线梳进行正向理线,这个工具可以避免向理线板穿线这一费时的工序,但理线梳也有缺点。
例如:在理线过程中双绞线容易从梳子中逃出;如果理线不能立即完成,数天后理线梳中的线可能已经自行脱离,这时就必须重新将线排入梳中。
现在,有些布线厂商已经推出了专用的理线器材,但从照片看仿佛需要占用额外的机柜/桥架空间,这也许对于减小线间干扰有益,但同时要求机柜/桥架具有更大的空间。
这一点对于每个机柜中需要容纳数百根双绞线时,是需要在施工前有所考虑的。
配线机柜根据上述理线工艺,可以发觉布线系统对机柜有着特殊的要求。
在机柜制作厂中,往往有设备机柜(安装公共广播、安防、工控等设备)、通信机柜(安装计算机网络设备、光端箱等设备)、服务器机柜(安装计算机的服务器)和配线机柜(安装综合布线的配线架及计算机网络设备)等类型,在机柜厂中,大多生产设备机柜和服务器机柜,专门用于综合布线系统的配线机柜则很少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