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文化作业 汽车底盘发展史
- 格式:ppt
- 大小:95.00 KB
- 文档页数:8
《汽车文化》作业之一(填空题)1、世界公认的汽车诞生日是1886年1月29日。
2、汽车诞生之前,有如下一些先驱者发明过汽车:瑞士人普兰捷尔、法国人尼古拉斯•古诺、法国人列诺尔、法国人艾蒂安.勒努瓦、德国人卡尔·本茨、德国人戈特利布.戴姆勒。
3、1895年法国科学院将汽车定名为“Automobile”。
4、汽车发明之初的三种动力装置是蒸汽机、电动机、汽油内燃机。
5、越野车起源于二战时期的吉普车。
6、汽车主要由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四部分组成。
7、汽车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四部分组成。
8、按等效采用国际标准的GB/T3730.1—2001标准《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汽车分为商用车和乘用车两大类。
9、道路交通标志共有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指路标志、旅游区标志、道路施工标志、辅助标志七大类。
10、中国汽车工业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指:建国初期25年---初创(1953~1977)、改革开放后15年---恢复与发展(1978~1993)、新的发展时期---飞跃发展(1994~)11、目前有较大影响的真正的自主国产小汽车公司主要有奇瑞、吉利、中华、比亚迪等4家。
12、卡尔-本茨、戈特里布-戴姆勒被誉为“汽车之父”。
13、汽车设计师之父---威廉.迈巴赫。
14、内燃机技术的奠基人是德国工程师:尼科劳斯.奥古斯特.奥托。
15、奥迪汽车公司的创始人:奥古斯特.霍奇16、法国标致汽车公司创建人:阿曼.标致17、法国雷诺汽车公司的创始人:路易斯.雷诺18、劳斯莱斯公司的创始人:查尔斯·罗尔斯与亨利·罗伊斯19、汽车大王指美国的享利-福特。
20、雪铁龙汽车公司创始人-安德烈·雪铁龙21、赛车之父、超级跑车大王是指恩佐-法拉利。
22、电动汽车之父、创造了保时捷跑车、被誉为杰出的汽车设计大师:费迪南德.波尔舍。
23、丰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日本国产车之父是指丰田喜一郎。
汽车底盘简史引言:汽车底盘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整车的重量,并提供支撑和稳定性。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底盘的设计和制造也经历了多年的演变和改进。
本文将为您介绍汽车底盘的简史,带您了解底盘的发展历程和重要里程碑。
第一部分:早期底盘设计在汽车问世初期,底盘的设计相对简单。
早期汽车使用的是木质底盘,其结构基本由木材和金属组成。
这种底盘设计简单、成本低廉,但承载能力有限,对于车辆操控和行驶稳定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第二部分:钢质底盘的出现20世纪初,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钢质底盘开始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
钢质底盘相比木质底盘更加坚固耐用,并且承载能力更强。
同时,钢质底盘的制造工艺也逐渐得到改进,使得底盘的制造更加高效和精确。
第三部分:悬挂系统的改进底盘除了承载车辆重量外,悬挂系统也是保证车辆行驶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技术的发展,悬挂系统的设计也得到了改进。
早期的悬挂系统多采用刚性连接,而后发展出独立悬挂和气囊悬挂等技术。
这些改进使得底盘的悬挂更加灵活,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路面条件和行驶需求。
第四部分:前驱和后驱底盘的对比在汽车发展的过程中,前驱底盘和后驱底盘的设计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前驱底盘将发动机和驱动轮安装在同一个底盘上,使得车辆的空间利用更加高效。
而后驱底盘则将发动机和驱动轮分别安装在前后两个底盘上,使得车辆的重心分布更加均衡。
不同的底盘设计对车辆的操控性和行驶性能有着不同的影响。
第五部分:轻量化底盘的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效率的要求,轻量化底盘的研发成为了当前的热点。
轻量化底盘采用了新型材料和结构设计,使得底盘的重量大幅减轻,从而提高了车辆的燃油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轻量化底盘的研发对于未来汽车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汽车底盘作为汽车的基础组成部分,经历了多年的演变和改进。
从早期的木质底盘到现代的轻量化底盘,底盘的设计和制造不断追求更高的承载能力、操控性和能源效率。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底盘的发展将继续推动汽车工业向更加先进和环保的方向发展。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汽车文化》复习题项目一·汽车发展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填空题(33分)1、汽车将燃料燃烧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2、两位德国人卡尔·本茨、戈特利布·戴姆勒被誉为现代汽车之父,1886.1.29 为公认的现代汽车诞生日。
3、确定汽车外形有三个因素,包括空气动力学、人体工程学、机械工程学。
4、汽车诞生以来,外形经历了马车形、箱形、流线形、船形、鱼形、楔形、多用途厢式汽车等演变过程。
5、汽车的四大组成部分包括发动机、底盘、电气技术和车身。
6、四冲程发动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活塞冲程,即吸气冲程、压缩冲程、点火(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这个原理被称为奥托循环沿用至今。
7、汽车发动机的点火方式分为点燃(火)式和压燃式,其中狄塞尔发明的柴油机采用的是压缩式内燃机原理。
8、美国福特公司首次采用流水线生产模式大批量生产汽车,提高了生产效率。
9、汽车流行色的性质包括:时间性、区域性、层次性、种类性。
10、燃料电池汽车的燃料是氢气和氧气。
二、选择题(15分)1、下列发明硫化橡胶技术的是( B )。
A、米其林B、固特异C、邓禄普D、别奈迪克2、目前清洁能源汽车中有一种用LPG作为燃料,LPG是指( B )。
A、压缩天然气B、液化石油气C、甲醇气体D、沼气3、第一台摩托车的发明者是( C )。
A、卡尔·本茨B、保时捷C、戴姆勒D、迈巴赫4、汽油的辛烷值一般表示汽油的( C )。
A、经济性B、挥发性C、抗爆性D、燃烧性5、箱型汽车在高速行驶时的阻力大大妨碍了汽车前进的速度,所以人们又开始研究一种新的车型( D )。
A、马车形B、子弹头C、滴水形D、甲壳虫6、能够在行车过程中防止汽车侧滑的系统是( A )。
A、E SPB、EBDC、ABSD、GPS7、柴油发动机由进气门进入气缸的是( C )。
A、新鲜空气B、雾化柴油C、可燃混合气D、汽化柴油8、( C )被尊称为“给世界装上轮子的人”。
《汽车文化》作业之一(填空题)1、世界公认的汽车诞生日是1886年1月29日。
2、汽车诞生之前,有如下一些先驱者发明过汽车:瑞士人普兰捷尔、法国人尼古拉斯?古诺、法国人列诺尔、法国人艾蒂安.勒努瓦、德国人卡尔·本茨、德国人戈特利布.戴姆勒。
3、1895年法国科学院将汽车定名为“Automobile”。
4、汽车发明之初的三种动力装置是蒸汽机、电动机、汽油内燃机。
5、越野车起源于二战时期的吉普车。
6、汽车主要由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四部分组成。
7、汽车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四部分组成。
8、按等效采用国际标准的GB/T3730.1—2001标准《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汽车分为商用车和乘用车两大类。
9、道路交通标志共有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指路标志、旅游区标志、道路施工标志、辅助标志七大类。
10、中国汽车工业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指:建国初期25年---初创(1953~1977)、改革开放后15年---恢复与发展(1978~1993)、新的发展时期---飞跃发展(1994~)11、目前有较大影响的真正的自主国产小汽车公司主要有奇瑞、吉利、中华、比亚迪等4家。
12、卡尔-本茨、戈特里布-戴姆勒被誉为“汽车之父”。
13、汽车设计师之父---威廉.迈巴赫。
14、内燃机技术的奠基人是德国工程师:尼科劳斯.奥古斯特.奥托。
15、奥迪汽车公司的创始人:奥古斯特.霍奇16、法国标致汽车公司创建人:阿曼.标致17、法国雷诺汽车公司的创始人:路易斯.雷诺18、劳斯莱斯公司的创始人:查尔斯·罗尔斯与亨利·罗伊斯19、汽车大王指美国的享利-福特。
20、雪铁龙汽车公司创始人-安德烈·雪铁龙21、赛车之父、超级跑车大王是指恩佐-法拉利。
22、电动汽车之父、创造了保时捷跑车、被誉为杰出的汽车设计大师:费迪南德.波尔舍。
23、丰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日本国产车之父是指丰田喜一郎。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汽车文化》复习题项目一· 汽车发展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填空题(33分)1、汽车将燃料燃烧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2、两位德国人卡尔·本茨、戈特利布·戴姆勒被誉为现代汽车之父,1886.1.29 为公认的现代汽车诞生日。
3、确定汽车外形有三个因素,包括空气动力学、人体工程学、机械工程学。
4、汽车诞生以来,外形经历了马车形、箱形、流线形、船形、鱼形、楔形、多用途厢式汽车等演变过程。
5、汽车的四大组成部分包括发动机、底盘、电气技术和车身。
6、四冲程发动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活塞冲程,即吸气冲程、压缩冲程、点火(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这个原理被称为奥托循环沿用至今。
7、汽车发动机的点火方式分为点燃(火)式和压燃式,其中狄塞尔发明的柴油机采用的是压缩式内燃机原理。
8、美国福特公司首次采用流水线生产模式大批量生产汽车,提高了生产效率。
9、汽车流行色的性质包括:时间性、区域性、层次性、种类性。
10、燃料电池汽车的燃料是氢气和氧气。
二、选择题(15分)1、下列发明硫化橡胶技术的是( B )。
A、米其林B、固特异C、邓禄普D、别奈迪克2、目前清洁能源汽车中有一种用LPG作为燃料,LPG是指( B )。
A、压缩天然气B、液化石油气C、甲醇气体D、沼气3、第一台摩托车的发明者是( C )。
A、卡尔·本茨B、保时捷C、戴姆勒D、迈巴赫4、汽油的辛烷值一般表示汽油的( C )。
A、经济性B、挥发性C、抗爆性D、燃烧性5、箱型汽车在高速行驶时的阻力大大妨碍了汽车前进的速度,所以人们又开始研究一种新的车型( D )。
A、马车形B、子弹头C、滴水形D、甲壳虫6、能够在行车过程中防止汽车侧滑的系统是( A )。
A、E SPB、EBDC、ABSD、GPS7、柴油发动机由进气门进入气缸的是( C )。
A、新鲜空气B、雾化柴油C、可燃混合气D、汽化柴油8、( C )被尊称为“给世界装上轮子的人”。
汽车“操盘手”,汽车底盘系统的历史变迁来源:汽车中国作者:老猫发布时间:2009-02-19 汽车底盘包括的东西太多了,说底盘的发展史都可以写好几本书了。
我们这次偏重于介绍底盘元件中非常重要且变化巨大的总成。
其实底盘在汽车设计之初制定出雏形后后面的工作大部分都是进一步的完善。
否则这个题目将无法展开。
汽车底盘包括行驶系,转向系,传动系和制动系。
我们主要回顾的是传动系中变速器的历史,行驶系中轮胎和悬架的历史,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的发展自然不能落下。
先来看变速器走过的路程距1894年,一个法国工程师给一辆汽车装上世界上第一个变速器至今,汽车变速器已经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
变速器为汽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承担放大发动机扭矩,配合引擎功扭特性,实现理想动力传递,从而适应各种路况实现汽车行驶的主要装置。
使用最早的是手动变速器,国内最早的东风解放全是是手动变速器,但手动变速器也并非一成不变,早期有这样一种说法,中国的驾驶员是世界上技术最好的(当然21世纪中国的驾驶员又都变成了马路杀手),技术最好一部分是由于中国早期的路况实在是太烂,另一部分就是依赖于早期的变速器,那时国内还在实用不带同步器的变速器,换挡要依据经验来判断发动机转速和汽车速度是否同步才能进行,并且升档和降档要求的油离配合还不一样。
这样的驾驶员技术当然世界最牛了。
后来为了方便驾驶,在领个相邻齿轮间装上了同步器,依靠同步器的作用,我们换挡就不需要去判断车速了。
目前手动变速器依然在汽车界应用非常广泛,自动变速器是个趋势,但手动变速器确是驾驶乐趣的极大体现者。
传统的变速器利用不同的齿轮搭配实现了换挡変扭的目的,而齿轮搭配的变换就只有靠脚踩离合手拉挡杆来实现,这就是所谓的手动变速器。
为实现轻松换挡,取消离合脚踏和手动挂挡的AT(AutomaticTransmission)变速器出现了,它主要利用液力变扭器配合传统机械齿轮箱实现换挡功能。
其实早在1948年的通用的奥兹莫比尔汽车上就已经出现了如今自动变速器的雏形,不过那时的自动变速器仅仅是加了液力耦合器的手动变速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