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氧化2
- 格式:ppt
- 大小:3.27 MB
- 文档页数:130
生物氧化复习题一、填充题1.细胞内代谢物上脱下来的氢如果直接与氧气结合则形成。
2.真核细胞的呼吸链主要存在于,而原核细胞的呼吸链存在于细胞膜。
3.线粒体内膜上能够产生跨膜的质子梯度的复合体是、和。
4.复合体Ⅱ的主要成分是。
5.P/O值是指,NADH的P/O值是,草酰乙酸的P/O值是,还原性维生素C的P/O值是,在二硝基苯酚存在的情况下,琥珀酸的P/O值是。
6. 化学渗透学说认为:呼吸链组分定位于内膜上,其递氢体有泵作用,因而造成内膜两侧的差,同时被膜上合成酶所利用,促使ADP + Pi → ATP。
7.H2S使人中毒的机理是。
8.在呼吸链上位于细胞色素c1的前一个成分是,后一个成分是。
9.除了含有Fe以外,复合体Ⅳ还含有金属原子。
10.氧化态的细胞色素aa3上的血红素辅基上的Fe3十除了和氧气能够配位结合以外,还可以与、、和等含有孤对电子的物质配位结合。
11.解释氧化磷酸化机制的学说主要有、和三种,基本正确的学说是其中的。
12.化学渗透学说最直接的证据是。
13.生物合成主要由提供还原能力。
14. 糖酵解过程中产生的NADH +H+必须依靠穿梭系统或穿梭系统才能进入线粒体,分别转变成线粒体中的和。
二、是非题1.呼吸链上电子流动的方向是从高标准氧化还原电位到低标准氧化还原电位。
2.细胞色素b和细胞色素c因处于呼吸链的中间,因此它们的血红素辅基不可能与CN一配位结合。
3.NADH脱氢酶是指以NAD+为辅酶的脱氢酶的总称。
4.NADH在340nm处有吸收峰,NAD+没有,利用这个性质可将NADH与NAD+区分开来。
5. 琥珀酸脱氢酶的辅基FAD与酶蛋白之间以共价键结合。
6. 生物氧化只有在氧气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7. 代谢物脱下的2摩尔氢原子经呼吸链氧化成水时,所释放的能量都储存于高能化合物中。
8. 寡霉素专一地抑制线粒体F1F0-ATPase的F0,从而抑制ATP的合成。
9.生物氧化只有在氧气的存在下才能进行。
微生物的生物氧化1. 内容生物氧化是发生在活细胞内的一系列产能性氧化反应的总称。
实际上是物质在生物体内经过一系列边连续的氧化还原反应,逐步分解发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在生物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可被微生物直接利用,也可通过能量转换储存在高能化合物(ATP)中,以便逐步被利用,还有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被释放到环境中。
一、化能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1.化能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与产能(1)发酵⏹发酵的概念:发酵是指微生物细胞将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底物本身未完全氧化的某种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各种不同的代谢产物过程,即微生物细胞以有机物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生物氧化过程。
⏹发酵的途径:EMP途径、HMP途径、ED途径、HK(PK)途径。
⏹发酵的类型:乙醇发酵、乳酸发酵、混合酸发酵⏹发酵的特点:①生物氧化所需能量ATP是借助于基质水平磷酸化的形成②基质氧化不彻底,产物是较复杂的有机物③产能少,氧化不完全,故其产物贮存起来④电子和H传递中,不需细胞色素作递H体,而是分子内递H“分子内呼吸”。
⑤条件:无氧(2)呼吸⏹呼吸概念:微生物以分子氧或无机物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生物氧化过程。
⏹呼吸类型: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可将1分子的葡萄糖彻底氧化成H2O、CO2,并可产生38个ATP。
有氧呼吸的特点:①产生的能量借助于氧化磷酸化过程产生②将复杂基质氧化成很彻底的产物H2O和CO2③能量多,全释放出来,是逐步释放的过程,并逐渐贮存④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在厌氧条件下,厌氧或兼性厌氧微生物以外源无机氧化物(NO3-、NO2-、SO42-、CO2、Fe3+等)或有机氧化物(延胡索酸等,但很罕见)作为末端氢(电子)受体时发生的一类产能效率低的特殊呼吸。
进行厌氧呼吸的微生物极大多数是细菌。
包括有硝酸盐呼吸(反硝化作用)、硫酸盐呼吸(硫酸盐还原)、硫呼吸、碳酸盐呼吸等。
无氧呼吸的特点:①借氧化磷酸化产生能量②不需分子氧,但底物分解较彻底③产能比有氧呼吸少④氢和电子的传递需中间递氢体,需细胞色素,最终受氢体是无机物中的氧⑤分子外呼吸,无机物必须通过还原酶作用将H和电子激活O2形成水2.自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1)化能自氧菌的生物氧化:化能自养微生物从氧化无机物中获得能量,同化合成细胞物质,并在无机能源氧化中通过氧化磷酸化产生ATP。
生物氧化总结生物氧化:物质在生物体内氧化,主要指糖类、脂肪、蛋白质等在体内逐步的分解释放能量,最终生成CO2 O的过程。
和H其他氧化酶:(1)过氧化氢酶(触酶,其辅基含有四个血红素)和过氧化物酶(以血红素为辅基,催化双氧水直接氧化酚类或胺类化合物).(2)加氧酶:加单氧酶和加双氧酶。
—需要NADPH+H+和细胞色素P450参加。
(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清除体内自由基。
二、生物氧化中CO2的生成:α-单纯脱羧;α-氧化脱羧(还有NADH+H+生成);β-单纯脱羧;β-氧化脱羧三、生物氧化中H2O的生成:(一)底物脱水(二)呼吸链生成水:呼吸链:代谢物脱下的成对氢原子(2H)通过多种酶和辅酶所催化的连锁反应逐步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这一系列酶和辅酶称为呼吸链或电子传递链。
1、组成:递氢体+电子传递体。
主要如下:烟酰胺核苷酸、黄素蛋白类(NADH脱氢酶)(FMN和FAD可以参与单电子或两个电子的传递)、铁硫蛋白(通过铁原子化合价的改变传递电子)、辅酶Q(能接受一个或两个电子)、细胞色素类(含有血红素铁卟啉的蛋白质;a、b、c三种)和铜蛋白。
2、呼吸链复合体:3、呼吸链的排列顺序:标准还原电位从低到高;自由能从高到低(1)NADH呼吸链或长呼吸链:NADH→FMN→(FeS)→CoQ→Cytb→(FeS)→Cytc→Cyta,a3→O2每转运一对电子到氧气分子,就有10个质子从线粒体基质泵到膜间隙。
(2)琥珀酸脱氢酶(也称FAD呼吸链)或短呼吸链:琥珀酸→FADH→(FeS)→CoQ→Cytb→(FeS)→Cytc→Cyta,a3→O2每转运一对电子到氧气分子,就有6个质子从线粒体基质泵到膜间隙。
4、呼吸链抑制剂:阻断NADH→CoQ氢和电子传递的有:鱼藤酮、安密妥、杀粉蝶菌素。
阻断CoQ→Cytc1电子传递的有:抗霉素A,二巯基丙醇。
阻断Cyta,a3→O2电子传递的有:氰化物,如氰化钾、氰化钠以及叠氮化物和一氧化碳。
生物氧化的一系列反应过程
1、2h2+o2=2h2o(点燃)。
2、h2+cl2=2hcl(点燃)。
3、 cu+cl2=cucl2
2fe+3cl2=2fecl3。
4、2f2+2h2o=4naoh+o2。
5、2na2o2+2h2o=4naoh+o2。
6、
fe+2hcl=fecl2+h2等等化学价变化的都是。
化还原反应(oxidation-reduction reaction)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氧化数有变化的一类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三大基本反应之一(另外两个为(路易斯)酸碱反应与自由基反应)。
自然界中的燃烧,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电池,金属冶炼,火箭发射等等都与氧化还原反应息息相关。
研究氧化还原反应,对人类的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生物氧化(二)(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选择题{{/B}}(总题数:0,分数:0.00)二、{{B}}B型题{{/B}}(总题数:5,分数:15.00)∙ A.F1∙ B.F0∙ C.α-亚基∙ D.OSCP∙ E.β-亚基(分数:2.00)(1).对寡霉素敏感的是(分数:1.00)A.B.C.D. √E.解析:(2).质子通道是(分数:1.00)A.B. √C.D.E.解析:∙ A.过氧化氢酶(触酶)∙ B.单加氧酶(羟化酶、混合功能氧化酶)∙ C.细胞色素c氧化酶∙ D.NADH-泛醌还原酶∙ E.LDH(分数:3.00)(1).细胞定位在微粒体中的酶是(分数:1.00)A.B. √C.D.E.解析:(2).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的酶是(分数:1.00)A.B.C.D.E. √解析:(3).定位在过氧化物酶体中的酶是(分数:1.00)A. √B.C.D.E.解析:∙ A.NADH∙ B.NADPH∙ C.细胞色素b∙ D.铁卟啉∙ E.细胞色素P450(分数:4.00)(1).细胞色素的辅基是(分数:1.00)A.B.C.D. √E.解析:(2).既属于呼吸链中递氢体,又是递电子体的是(分数:1.00)A. √B.C.D.E.解析:(3).属于呼吸链中递电子体的是(分数:1.00)A.B.C. √D.E.解析:(4).为羟化反应提供氢的是(分数:1.00)A.B. √C.D.E.解析:∙ A.异戊巴比妥∙ B.寡霉素∙ C.铁螯合剂∙ D.CO∙ E.二硝基苯酚(分数:3.00)(1).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剂是(分数:1.00)A.B.C.D.E. √解析:(2).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抑制剂是(分数:1.00)A.B.C.D. √E.解析:(3).可与ATP合酶结合的物质是(分数:1.00)A.B. √C.D.E.解析:∙ A.氧化酶类∙ B.需氧脱氢酶类∙ C.单加氧酶∙ D.过氧化物酶∙ E.SOD(分数:3.00)(1).防御超氧离子对人体侵害的酶是(分数:1.00)A.B.C.D.E. √解析:(2).催化代谢物脱氢并以氧为受氢体,反应产物是过氧化氢的酶是(分数:1.00)A.B. √C.D.E.解析:(3).将一个氧原子加到底物,另一个氧原子还原为水的酶是(分数:1.00)A.B.C. √D.E.解析:三、{{B}}X型题{{/B}}(总题数:15,分数:30.00)1.关于呼吸链的叙述,正确的有∙ A.抑制Cyt aa3,呼吸链中各组分都处于还原状态∙ B.递氢体同时也是递电子体∙ C.在传递氢和电子过程中可偶联ADP磷酸化生成ATP∙ D.复合体Ⅲ和Ⅳ为两条呼吸链所共有(分数:2.00)A. √B. √C. √D. √解析:2.关于单加氧酶的叙述,正确的有∙ A.又称为羟化酶或混合功能氧化酶∙ B.反应时生成ATP就是单加氧酶∙ C.催化的反应需要O2、NADP、FAD、Cyt P450参加∙ D.产物中有H2O2(分数:2.00)A. √B.C. √D.解析:3.细胞质中NADH进入线粒体的途径有∙ A.α-磷酸甘油穿梭∙ B.柠檬酸-丙酮酸穿梭∙ C.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 D.草酰乙酸-丙酮酸穿梭(分数:2.00)A. √B.C. √D.解析:4.关于P/O比值的叙述正确的有∙ A.可以确定物质氧化时所产生的ATP的分子数∙ B.每消耗1摩尔氧原子所产生的ATP的摩尔数∙ C.每消耗1摩尔氧原子所消耗的无机磷的摩尔数∙ D.每消耗1摩尔氧分子所消耗的无机磷的摩尔数(分数:2.00)A. √B. √C. √D.解析:5.NADH氧化呼吸链含有∙ A.复合体Ⅰ∙ B.复合体Ⅱ∙ C.复合体Ⅲ∙ D.细胞色素c(分数:2.00)A. √B.C. √D. √解析:6.不属于FADH2氧化呼吸链成分的有∙ A.复合体Ⅰ∙ B.复合体Ⅱ∙ C.复合体Ⅲ∙ D.细胞色素P450(分数:2.00)A. √B.C.D. √解析:7.下列能够自由出入线粒体内膜的物质有∙ A.NAD+∙ B.乳酸∙ C.苹果酸∙ D.天冬氨酸(分数:2.00)A.B.C. √D. √解析:8.影响氧化磷酸化作用的因素有∙ A.ADP/ATP∙ B.甲状腺素∙ C.异戊巴比妥∙ D.解偶联剂(分数:2.00)A. √B. √C. √D. √解析:9.氧化磷酸化解偶联时出现的现象有∙ A.电子可以传递∙ B.机体产热量增加∙ C.线粒体能利用氧,但不能生成ATP ∙ D.线粒体内膜上ATP合酶被抑制(分数:2.00)A. √B. √C. √D.解析:10.使氧化磷酸化加速的物质有∙ A.ADP∙ B.甲状腺素∙ C.ATP∙ D.寡霉素(分数:2.00)A. √B. √C.D.解析:11.关于化学渗透学说正确的叙述有∙ A.H+不能自由通过线粒体内膜∙ B.呼吸链有H+泵作用∙ C.呼吸链传递电子导致线粒体内膜两侧形成电化学梯度∙ D.解偶联剂破坏线粒体内膜两侧H+浓度外高内低梯度(分数:2.00)A. √B. √C. √D. √解析:12.呼吸链中Cyt c的特性有∙ A.其氧化还原电位高于Cyt c1∙ B.其化学本质属于蛋白质∙ C.它的水溶性好,易从线粒体中提取纯化∙ D.其氧化还原电位低于Cyt b(分数:2.00)A. √B. √C. √D.解析:13.以Fe-S为辅基的有∙ A.复合体Ⅳ∙ B.复合体Ⅰ∙ C.细胞色素c氧化酶∙ D.琥珀酸-泛醌还原酶(分数:2.00)A.B. √C.D. √解析:14.ATP在能量代谢中的特点有∙ A.其化学能可转变成渗透能和电能∙ B.主要通过氧化磷酸化生成ATP∙ C.能量的生成、贮存、利用和转换都以ATP为中心∙ D.体内合成酶催化的反应所需的能量只能由ATP直接提供(分数:2.00)A. √B. √C. √D. √解析:15.人体生命活动的能源物质有∙ A.糖类∙ B.脂肪∙ C.胆固醇∙ D.维生素(分数:2.00)A. √B. √C.D.解析:四、{{B}}问答题{{/B}}(总题数:9,分数:55.00)16.何谓生物氧化?它有何特点?其作用的关键是什么?生物氧化的方式包括哪些?(分数:6.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①生物氧化:有机物质在生物体内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西医综合(生物氧化)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X型题1.有关P/O比值的叙述错误的是A.每消耗1原子氧所需的无机磷的原子数B.每消耗1原子氧所消耗的ADP的分子数C.每消耗1克氧所生成的ATP克数D.测定某底物的P/O比值,可推断其偶联部位正确答案:C解析:一对电子通过氧化呼吸链传递给1个氧原子生成1分子H2O,并释放能量,此过程需嘤消耗氧和磷酸。
P/O比值是指氧化磷酸化过程中,每消耗1/2摩尔O2所需磷酸的摩尔数,即所能合成ATP的摩尔数。
知识模块:生物氧化2.细胞色素aa3中除含有铁原子外还含有金属元素A.MnB.MgC.CuD.Zn正确答案:C解析:Cyta传递两个电子到氧化态的Cyta3-CuB双核中心,使双核中心的Cu2+和Fe3+被还原,并结合氧分子,相当于2个电子传递给结合的氧。
因此细胞色素aa3中除含有铁原子外还含有铜原子。
知识模块:生物氧化3.氰化物中毒是由于抑制了下列哪种细胞色素(Cyt)A.CytaB.Cytaa3C.CytbD.Cytc正确答案:B解析:氰化物是复合体Ⅳ的抑制剂,抑制的是氧化型Cytaa3,即抑制接受Cyta传递过来的电子的Cytaa3。
知识模块:生物氧化4.C0影响氧化磷酸化的机制是A.加速ATP水解为ADP和PiB.解偶联作用C.影响电子在细胞素b与C1之间传递D.影响电子在细胞色素aa3与O2之间传递正确答案:D解析:CO为复合体Ⅳ的抑制剂可以与还原型CyLa3结合,阻断电子传递给氧。
知识模块:生物氧化5.下列何物质是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剂A.寡霉素B.甲状腺激素(T3)C.2,4-二硝基苯酚D.氰化物正确答案:C解析:解偶联剂可使氧化与磷酸化的偶联脱离,电子能延呼吸链正常传递并建立质子化学浓度梯度,但不能使ADP磷酸化合成ATP。
二硝基苯酚为脂溶性物质,可在线粒体内膜自由移动,从而破坏质子的电化学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