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828.50 KB
- 文档页数:46
1、我国地形的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对农业生产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有利影响:①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②山区森林、草地、旅游、矿产等资源丰富,不利影响:耕地资源不足,不利于发展种植业;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不利于农产品等山区资源外运。
2、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我国地势的特征的有利影响是:一方面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促进农业发展;另一方面使我国的江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联系,有利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和内陆地区的大开发。
第三,我国的大型水电站往往建在高一级阶梯与低一级阶梯交界处,这是因为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急、水利资源丰富。
3、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第一阶梯包括: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第二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第三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掌握:课本4、五种基本类型都有,山地占1/3,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2/35、我国的主要山脉:⑴东北--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列是台湾山脉,其主峰玉山(海拔3997米)是我国东部最高峰。
⑵东西走向,最北列是天山-阴山;中间-列是昆仑山-秦岭;最南列是南岭。
[注意]秦岭是划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线。
秦岭南北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差异。
⑶西北-东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等。
多在我国西部。
⑷弧形山系,是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为世界最高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复习题第一章一、单选题1、当两个异性带电物体互相靠近时,它们之间就会()。
A、互相吸引B、互相排斥C、无作用力D、不能确定2、通过电磁感应现象可以知道,当导体的切割速度和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一定时,导线的切割长度越短,则导体中的感应电动势( )。
A、越小B、不变C、越大D、不确定3、在电路中,电阻的联接方法主要有( )。
A、串联和并联B、并联和混联C、串联和混联D、串联、并联和混联4、一般规定参考点的电位为( )V。
A、-1B、0C、1D、25、已知一部分电路的端电压为10V,电阻为5ΩW,则电流的电流为()A。
A、1B、2C、5D、106、磁感应强度B与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面积S的乘积,称为通过该面积的()。
A、电磁力FB、电场强度EC、磁通量FD、磁场强度H7、在直流电路中,电感元件的()。
A、容抗值大于零B、感抗值大于零C、感抗值等于零D、感抗值小于零8、()是衡量电源将其他能量转换为电能的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A、电流B、电压C、电动势D、电功率9、在感性负载交流电路中,采用()的方法可提高电路功率因数。
A、串联电阻B、并联电阻C、串联电容D、并联电容10、在纯电容交流电路中,电路的()。
A、有功功率小于零B、有功功率大于零C、有功功率等于零D、无功功率等于零11、判定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的方向,通常采用( )进行判定。
A、左手螺旋定则B、安培环路定理C、右手螺旋定则D、楞次定律12、规定在磁体外部,磁力线的方向是()。
A、由S极到达N极B、由N极到达S极C、由N极出发到无穷远处D、由S极出发到无穷远处13、已知一段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10W,该段电路两端的电压为5V,则该段电路的电阻为()W。
A、10B、2C、5D、2.514、三相对称交流电源的特点是()。
A、三相电动势的幅值和频率相等,初相位互差120°B、三相电动势的幅值和频率相等,初相位互差90°C、三相电动势的幅值和频率不相等,初相位互差120°D、三相电动势的幅值和频率不相等,初相位互差90°15、电功率的常用单位符号是()。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总复习教案第一章《有理数》总复习一、内容分析小结与复习分作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概述了正数与负数、有理数、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以及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方法与运算律,从而给出全章内容的大致轮廓,第二部分针对这一章新出现的内容、方法等提出了5个问题;通过这5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主动进行新的知识的建构。
二、课时安排:小节与复习的要求是要把这一章内容系统化,从而进一步巩固和加深理解学习内容。
本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有理数的概念与有理数的运算两部分。
因此,本章总复习的二课时这样安排(测验课除外):第一课时复习有理数的意义及其有关概念;第二课时复习有理数的运算。
三、教学方法的确定:设计典型例题,检测学生知识,科学地进行小结与归纳。
四、教学安排:第一课时:本节课将复习有理数的意义及其有关概念。
其内容包括正负数、有理数、数轴、有理数大小的比较、相反数与绝对值等。
在教学过程中,应利用数轴来认识、理解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借助数轴,把这些概念串在一起形成一个用以描述有理数特征的系统。
另外,在运用有理数概念的同时,还应注意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认识。
一、教学目标;1.理解五个重要概念:有理数、数轴、倒数、绝对值、倒数。
2.使学生提高区分概念的能力,正确运用概念解决问题。
3、能正确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
二、教学重点:有理数五个概念的理解与应用:有理数、数轴、倒数、绝对值、倒数。
三、教学难点:对绝对值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1.正数和负数:(给出四个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负数的必要性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回答下列问题(1)温度为-4℃是什么意思?(2)如果向正北规定为正,那么走-70米是什么意思?(3)21世纪的第一年,日本的服务出口额比上一年增长了-7.3%,这里的“服务出口额比上一年增长了-7.3%”是什么意思?(4)请同学们谈一谈,为什么要引入负数?你还能举出生活中有关负数的例子吗?2.有理数的分类:(通过两个问题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理解有理数的含义。
2023年高考数学总复习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第1节集合考试要求1.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2.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3.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4.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5.能使用韦恩(Venn)图表达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及集合的基本运算.1.元素与集合(1)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属于或不属于,表示符号分别为∈和∉.(3)集合的三种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表示关系文字语言符号语言集合间的基本关系相等集合A 与集合B 中的所有元素都相同A =B 子集A 中任意一个元素均为B 中的元素A ⊆B 真子集A 中任意一个元素均为B 中的元素,且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是A 中的元素A B空集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3.集合的基本运算集合的并集集合的交集集合的补集符号表示A ∪BA ∩B若全集为U ,则集合A 的补集为∁U A图形表示集合{x|x∈A,或x∈B}{x|x∈A,且x∈B}{x|x∈U,且x∉A}表示4.集合的运算性质(1)A∩A=A,A∩=,A∩B=B∩A.(2)A∪A=A,A∪=A,A∪B=B∪A.(3)A∩(∁U A)=,A∪(∁U A)=U,∁U(∁U A)=A.1.若有限集A中有n个元素,则A的子集有2n个,真子集有2n-1个,非空子集有2n-1个,非空真子集有2n-2个.2.注意空集: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非空集合的真子集.3.A⊆B⇔A∩B=A⇔A∪B=B⇔∁U A⊇∁U B.4.∁U(A∩B)=(∁U A)∪(∁U B),∁U(A∪B)=(∁U A)∩(∁U B).1.思考辨析(在括号内打“√”或“×”)(1)任何一个集合都至少有两个子集.()(2){x|y=x2+1}={y|y=x2+1}={(x,y)|y=x2+1}.()(3)若{x2,1}={0,1},则x=0,1.()(4)对于任意两个集合A,B,(A∩B)⊆(A∪B)恒成立.()2.若集合P={x∈N|x≤2023},a=22,则()A.a∈PB.{a}∈PC.{a}⊆PD.a∉P3.(2021·新高考Ⅰ卷)设集合A={x|-2<x<4},B={2,3,4,5},则A∩B=()A.{2}B.{2,3}C.{3,4}D.{2,3,4}4.(易错题)(2021·南昌调研)集合A={-1,2},B={x|ax-2=0},若B⊆A,则由实数a的取值组成的集合为()A.{-2}B.{1}C.{-2,1}D.{-2,1,0}5.(2021·西安五校联考)设全集U=R,A={x|y=2x-x2},B={y|y=2x,x∈R},则(∁U A)∩B=()A.{x|x<0}B.{x|0<x≤1}C.{x|1<x≤2}D.{x|x>2}6.(2021·全国乙卷)设集合S={s|s=2n+1,n∈Z},T={t|t=4n+1,n∈Z},则S∩T =()A. B.S C.T D.Z考点一集合的基本概念1.已知集合U={(x,y)|x2+y2≤1,x∈Z,y∈Z},则集合U中元素的个数为()A.3B.4C.5D.62.若集合A={a-3,2a-1,a2-4},且-3∈A,则实数a=________.3.(2022·武汉调研)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x|x∈Z且86-x∈N}=________.4.设A是整数集的一个非空子集,对于k∈A,如果k-1∉A,且k+1∉A,那么称k是A的一个“孤立元”.给定S={1,2,3,4,5,6,7,8},由S的3个元素构成的所有集合中,不含“孤立元”的集合共有________个.考点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例1(1)已知集合A={-1,1},B={x|ax+1=0}.若B⊆A,则实数a的所有可能取值的集合为()A.{-1}B.{1}C.{-1,1}D.{-1,0,1}(2)已知集合A={x|-3≤x≤4},B={x|2m-1≤x≤m+1},且B⊆A,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训练1(1)(2022·大连模拟)设集合A={1,a,b},B={a,a2,ab},若A=B,则a2022+b2023的值为()A.0B.1C.-2D.0或-1(2)已知集合A={x|log2(x-1)<1},B={x||x-a|<2},若A⊆B,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A.(1,3)B.[1,3]C.[1,+∞)D.(-∞,3]考点三集合的运算角度1集合的基本运算例2(1)(2021·全国乙卷)已知全集U={1,2,3,4,5},集合M={1,2},N={3,4},则∁U(M∪N)=()A.{5}B.{1,2}C.{3,4}D.{1,2,3,4}(2)(2021·西安测试)设全集U=R,M={x|y=ln(1-x)},N={x|2x(x-2)<1},那么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A.{x|x≥1}B.{x|1≤x<2}C.{x|0<x≤1}D.{x|x≤1}角度2利用集合的运算求参数例3(1)(2021·日照检测)已知集合A={x∈Z|x2-4x-5<0},B={x|4x>2m},若A∩B 中有三个元素,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A.[3,6)B.[1,2)C.[2,4)D.(2,4](2)已知集合A ={x |x 2-4≤0},B ={x |2x +a ≤0},若A ∪B =B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A.a <-2B.a ≤-2C.a >-4D.a ≤-4训练2(1)(2021·全国甲卷改编)设集合M ={x |0<x <4},N x |13≤x <aM ∩N =N ,则a 的取值范围为()A.a ≤13B.a >4C.a ≤4D.a >13(2)集合M ={x |2x 2-x -1<0},N ={x |2x +a >0},U =R .若M ∩(∁U N )=∅,则a 的取值范围是()A.(1,+∞)B.[1,+∞)C.(-∞,1)D.(-∞,1]Venn 图的应用用平面上封闭图形的内部代表集合,这种图称为Venn 图.集合中图形语言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将集合问题图形化.利用Venn 图的直观性,可以深刻理解集合的有关概念,快速进行集合的运算.例1设全集U ={x |0<x <10,x ∈N +},若A ∩B ={3},A ∩(∁U B )={1,5,7},(∁U A )∩(∁U B )={9},则A =________,B =________.例2(2020·新高考海南卷)某中学的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其中有96%的学生喜欢足球或游泳,60%的学生喜欢足球,82%的学生喜欢游泳,则该中学既喜欢足球又喜欢游泳的学生数占该校学生总数的比例是()A.62%B.56%C.46%D.42%例3向100名学生调查对A,B两件事的看法,得到如下结果:赞成A的人数是全体的35,其余不赞成;赞成B的人数比赞成A的人数多3人,其余不赞成.另外,对A,B都不赞成的人数比对A,B都赞成的学生人数的13多1人,则对A,B都赞成的学生人数为________,对A,B都不赞成的学生人数为________.1.(2021·新高考Ⅱ卷)设集合U={1,2,3,4,5,6},A={1,3,6},B={2,3,4},则A∩(∁U B)=()A.{3}B.{1,6}C.{5,6}D.{1,3}2.(2021·郑州模拟)设集合A={x|3x-1<m},若1∈A且2∉A,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A.(2,5)B.[2,5)C.(2,5]D.[2,5]3.(2021·浙江卷)设集合A={x|x≥1},B={x|-1<x<2},则A∩B=()A.{x|x>-1}B.{x|x≥1}C.{x|-1<x<1}D.{x|1≤x<2}4.(2022·河南名校联考)已知集合A={a,a2,0},B={1,2},若A∩B={1},则实数a的值为()A.-1B.0C.1D.±15.已知集合A={x∈Z|y=log5(x+1)},B={x∈Z|x2-x-2<0},则()A.A∩B=AB.A∪B=BC.B AD.A B6.设集合A={(x,y)|x+y=1},B={(x,y)|x-y=3},则满足M⊆(A∩B)的集合M 的个数是()A.0B.1C.2D.37.(2022·太原模拟)已知集合M={x|(x-2)2≤1},N={y|y=x2-1},则(∁R M)∩N=()A.[-1,+∞)B.[-1,1]∪[3,+∞)C.[-1,1)∪(3,+∞)D.[-1,1]∪(3,+∞)8.设集合A ={x |(x +2)(x -3)≤0},B ={a },若A ∪B =A ,则a 的最大值为()A.-2B.2C.3D.49.(2021·合肥模拟)已知集合A ={-2,-1,0,1,2},集合B ={x ||x -1|≤2},则A ∩B =________.10.(2021·湖南雅礼中学检测)设集合A ={x |y =x -3},B ={x |1<x ≤9},则(∁R A )∩B =________.11.已知集合A ={x |y =lg(x -x 2)},B ={x |x 2-cx <0,c >0},若A ⊆B ,则实数c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2.已知集合A ={a ,b ,2},B ={2,b 2,2a },若A =B ,则a +b =________.13.若全集U ={-2,-1,0,1,2},A ={-2,2},B ={x |x 2-1=0},则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A.{-1,0,1}B.{-1,0}C.{-1,1}D.{0}14.(2020·浙江卷)设集合S ,T ,S ⊆N +,T ⊆N +,S ,T 中至少有2个元素,且S ,T 满足:①对于任意的x ,y ∈S ,若x ≠y ,则xy ∈T ;②对于任意的x ,y ∈T ,若x <y ,则y x ∈S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若S 有4个元素,则S ∪T 有7个元素B.若S 有4个元素,则S ∪T 有6个元素C.若S 有3个元素,则S ∪T 有5个元素D.若S 有3个元素,则S ∪T 有4个元素15.已知集合A={x∈R||x+2|<3},集合B={x∈R|(x-m)(x-2)<0},且A∩B=(-1,n),则m=________,n=________.16.当两个集合有公共元素,且互不为对方的子集时,我们称这两个集合“相交”.对于集合M={x|ax2-1=0,a>0},N={-12,12,1},若M与N“相交”,则a=________.。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课时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B 受人类活动范围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顺序为猜想天圆地方→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个球体→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球体→根据地球卫星照片确证地球是球体。
故选B 。
1. [2022昭通期末]下列关于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过程的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C.④③②① B.③②④①D.②④①③读地球大小示意图,完成2—3题。
2. [2022合肥期末]人们常说“天衣无缝” ,假如真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的布料面积大约是 ( )A.4万平方千米B.6 371平方千米C.5. 1亿平方千米D.960万平方千米2.C 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 1亿平方千米,所以想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所需的布料应不少于5. 1亿平方千米。
3. [2022石家庄期末]下列地点可以实现“坐地日行八万里”的是 ( )A. 甲地B.乙地C.丙地D.北极点3.A 八万里是4万千米,图中地球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赤道属于地球的最大周长, 甲地位于赤道上,在甲地地球自转一周的运行距离约为4万千米。
故选A。
( 1)实验1:铅笔在篮球上沿篮球表面由近到远移动时,该同学发现 (填“铅笔头”或“铅笔尾”)会慢慢看不见,铅笔 的长度会慢慢变 (填“长”或“短”)。
(2)实验2:铅笔在木板上移动时,该同学所看到的铅笔长度和铅笔头位置 (填“会“或“不会”) 发生变化。
(3)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和上述实验反映的内容一致? 。
(4)通过上述实验及现实生活中相似的现象,证明地球的形状是 。
4. 新考法[2022昭通期末改编]某同学把篮球作为地球,将铅笔作为帆船,笔尖朝下(如图所示) 。
4.【答案】 ( 1) 铅笔头 短 (2)不会 (3)月食、 登高望远 (4) 球体【解析】 ( 1)模拟实验1中,在篮球面上,铅笔头位置由近到远移动,铅笔头会慢慢看不见,铅笔的长度会慢慢变短。
第一章声现象总复习一、填空题1.声音是由发声体的_____产生的,_____停止,发声也停止。
2.人们平常谈话时,声音是靠_____传播的;鱼儿听到响声会被吓跑,声音是靠____传播的。
3.乐音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____有关,_____越高,音调____。
5.人耳听到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______有关,越大,响度_____。
6.人冲远处喊叫时,常把双手合拢做成喇叭状围在口边,这是为了增大声音的______。
7.下列各种声音是由什么振动的?将答案填在横线上。
(1)音乐课上,小迪的唱歌声:________(2)苍蝇飞过我们身边时,常听到一阵“嗡、嗡、嗡”的声音:____________(3)小文用二胡演奏《二泉映月》:_____________(4)风吹树叶的沙沙声:_______________8.海面上一炸弹爆炸,岸边的人听到两次爆炸声,两次之间时间相隔△t秒,当时声音在空气中和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v1米/秒和v2米/秒,那么,爆炸处离岸________米。
9. 如图1—1甲所示,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如图1—1乙,鱼儿能听见拍手声,说明________可以传播声音。
甲图1—1 乙10.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如果从某处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出的超声波经4s返回海面,则该处海的深度是_______m。
二、选择题1.我们常用“震耳欲聋”来形容人说话的情况,这是指声音的()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都有可能2.“女高音”和“男低音”中的“高”与“低”指的是()A 音调高低B 响度大小C 音色好坏D 以上说法都对3.为了保证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应控制环境声音不超过()A 50dB B 70dBC 90dBD 100dB4.假如跟你一墙之隔的邻居经常吵架,干扰你的学习和休息,下列措施无效的是()A 赶快将门窗关紧B 用棉花塞住耳朵C 将门窗打开D 将毛毯挂在窗上5.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原因是()A 钟声的回音B 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C 大钟还在振动D 人的听觉发生延长6.在雷电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绝,因为()A 雷在不停的打B 双耳效应C 雷声经过地面、山岳和云层多次反射造成的D 电光的传播速度比雷声的传播速度大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凡是振动的物体一定能发出我们可以听得见的声音B 不振动的物体一定不发出声音C 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D 物体振动一定发出声音,但我们不一定听得见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响度大B “起音太高唱不上去”中的“高”指的是音调C “尖声细嗓”指的是音调D “轻声慢语”指的是音调9.往保温瓶里灌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A 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B 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C 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大D 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小10.用大小不同的两个力分别敲打同一个音叉,所发出的声音不同的是()A 响度B 频率C 音调D音色11.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中减弱噪声的是()A 用棉花塞住耳朵B 市区内严禁车辆鸣笛C 种草植树搞好城区绿化D 在机器上安装消音器12.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敲锣声是靠锤子的振动引起的B 没有发声体的振动也会有声音C 物体振动就一定有声音D 振动停止后,发声体停止发声13.演员在唱歌时发出的每个音的音调不同,这是因为发声时声带振动的()A 频率不同B 振幅不同C 频率和振幅都不同D 响度不同14.我们能辨别二胡和笛子的声音,是由于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A 音调不同B 响度不同C 音色不同D 上述三项都不同15.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声音在固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快B 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C “土电话”是靠固体传声的D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16.人看到蝙蝠在空中飞行,却很难听到蝙蝠发出的声音,是因为()A 蝙蝠不会发声B 蝙蝠发声的响度太小C 发声的频率太高D 发声的频率太低三、简答题1.“男中音放声高歌,音调高;女高音低声伴唱,音调低”,这种说法正确吗?2.电影《泰坦尼克号》描述的是一艘叫“泰坦尼克”号的大海轮,因为跟冰山相撞而沉没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