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软件工程
- 格式:ppt
- 大小:473.50 KB
- 文档页数:14
《软件工程》教学教案一、第一章:软件工程概述1. 教学目标了解软件工程的定义、目的和重要性,掌握软件开发的基本过程和原则。
2. 教学内容软件工程的定义和重要性;软件开发的基本过程;软件工程的原则和方法。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4. 教学资源教材、课件、案例分析。
5.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软件工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第二章:软件需求分析1. 教学目标掌握软件需求分析的基本概念、方法和过程,能够运用需求分析工具进行需求收集和分析。
2. 教学内容软件需求分析的基本概念;需求分析的方法和过程;需求分析工具的使用。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需求分析的方法和过程。
4. 教学资源教材、课件、实例分析。
5.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实例分析,评估学生对需求分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第三章:软件设计1. 教学目标掌握软件设计的基本概念、方法和过程,能够运用设计工具进行软件架构和详细设计。
2. 教学内容软件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和过程;设计工具的使用。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软件设计的方法和过程。
4. 教学资源教材、课件、实例分析。
5.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实例分析,评估学生对软件设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第四章:软件实现1. 教学目标掌握软件实现的基本概念、方法和过程,能够运用编程语言进行软件编码和测试。
2. 教学内容软件实现的基本概念;实现方法和过程;编程语言和测试工具的使用。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编程实践,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软件实现的方法和过程。
4. 教学资源教材、课件、编程环境和测试工具。
5. 教学评价通过编程实践和测试结果,评估学生对软件实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第五章:软件维护1. 教学目标掌握软件维护的基本概念、方法和过程,能够进行软件维护和优化。
2. 教学内容软件维护的基本概念;维护方法和过程;软件优化技巧。
大学一年级软件工程课教案软件工程基础与软件开发方法论【大学一年级软件工程课教案】【软件工程基础与软件开发方法论】一、引言在当今信息时代,软件工程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旨在帮助大学一年级软件工程课的学生全面了解软件工程基础与软件开发方法论的相关概念、原理和方法。
二、课程目标1. 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掌握软件需求分析和规格说明的方法和技巧;3. 学习软件设计与架构的原则和实践;4. 熟悉软件测试和质量保证的方法和要点;5. 了解软件项目管理和团队合作的基本知识。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将围绕以下几个主要内容进行教学:3.1 软件工程概述3.1.1 软件工程的定义及重要性3.1.2 软件工程的发展历程3.1.3 软件工程的相关概念和术语3.2 软件需求工程3.2.1 需求获取与分析的方法3.2.2 需求规格说明的技巧和规范要求3.2.3 需求验证和确认的方法3.3 软件设计与架构3.3.1 软件设计基本原则3.3.2 软件设计模式的应用3.3.3 软件架构的概念和分类3.4 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3.4.1 软件测试的基本方法和策略3.4.2 测试用例设计和执行技巧3.4.3 质量保证与缺陷管理3.5 软件项目管理与团队合作3.5.1 软件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流程3.5.2 团队协作与沟通技巧3.5.3 敏捷开发方法与实践四、教学方法4.1 授课法本课程将采用讲授理论知识的方式,重点讲解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教师将通过案例分析、实例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4.2 实践法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编程实践、软件开发项目等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参与软件工程的各个环节,提升其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4.3 讨论与互动教师将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互动。
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软件工程1、软件的概念: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依存的另一部分,包括程序、数据、以及相关的文档。
2、软件的组成:程序、数据、文档。
3、软件危机: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4、软件危机消除的办法:P51、必须充分吸取和借鉴人类长期以来从事各种工程项目所积累的行之有效的原理、概念、技术和方法,特别要吸取几十年来人类从事计算机硬件研究和开发的经验教训。
2、应该推广使用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开发软件的成功的技术和方法,并且研究探索更好更有效的技术和方法,尽快消除在计算机系统早起发展阶段形成的一些错误概念和做法3、应该开发和使用更好的软件工具。
总之,解决软件危机,既要有技术措施,又要有必要的组织管理措施。
5、软件工程的含义: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以经济地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并有效地维护它,这就是软件工程。
6、软件生命周期的过程以及任务。
(1)问题定义(2)可行性研究(3)需求分析(4)总体设计(5)详细设计(6)编码和单元测试(7)综合测试(8)软件维护****************************以上为第一章******************第二章●数据流图有四种成分:源点或终点,处理,数据存储,数据流●画DFD(数据流图)的指导原则:1.符号要使用标准符号2.恰当的命名3.流入流出的数据流的条数一致4.名字要保值一致(平衡)5.遵守加工编号规则6.处理必须既有输入流又有输出流(注意:源点和终点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数据字典的作用:数据字典(DD)的作用也正是在软件分析和设计过程中给人提供关于数据的描述信息。
●数据字典的内容:(1)、数据流(2)、数据流分量即数据元素(3)、数据存储(4)、处理*********************** *******以上为第二章************************************第三章●实体-联系图(ER)图的概念:ER图中包含了实体、联系和属性3中基本成分,通常用矩形框代表实体,用连接先关实体的菱形框表示关系,用椭圆形或圆角矩形表示实体(或关系)的属性,并用直线吧实体(或关系)与其属性连接起来。
软件工程专业优质课软件需求工程软件工程专业优质课——软件需求工程软件需求工程是软件工程领域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主要关注软件项目中的需求分析、规划与管理。
通过系统地收集、分析和定义用户对软件系统的需求,软件需求工程可以帮助开发团队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并将其转化为可执行的开发计划。
下面将从需求工程的基本概念、流程和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需求工程的基本概念软件需求工程是指在软件开发或系统维护过程中,对需求进行收集、分析、定义、验证与管理等一系列活动的过程。
它的目标是构建一个正确、完整、准确、一致和可追踪的需求规格说明,为软件开发提供基础。
需求工程的核心是要确保需求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只有对用户需求进行准确的理解和把握,才能保证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目标和结果与用户的期望保持一致。
因此,需求工程在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需求工程的流程需求工程的流程可以分为需求获取、需求分析、需求定义、需求验证和需求管理等五个阶段。
1. 需求获取阶段需求获取阶段主要通过面对面交流、问卷调查、访谈和文献分析等方式,与用户直接沟通以获取需求信息。
在这个阶段中,需求工程师需要充分了解用户的背景、目标和需求,明确项目的范围和目标,以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 需求分析阶段需求分析阶段是对需求进行详细分析和整理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中,需求工程师会对需求进行分类、排序和整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表达需求。
同时,需求工程师还需要识别需求之间的相互关联和依赖,并找出潜在的冲突和问题。
3. 需求定义阶段需求定义阶段是将需求转化为可执行的设计和规划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中,需求工程师需要将需求进行详细描述,并明确需求的优先级和可实现性。
同时,还需要与开发团队共同讨论和协商,确立一个合理的开发计划和时间表。
4. 需求验证阶段需求验证阶段是对需求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进行验证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中,需求工程师会与用户进行沟通和协商,共同确认和验证需求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软件工程导论》教学大纲安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17 年 3 月《软件工程导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ZJ36047课程名称:软件工程导论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Software Engineering 学分/学时:2/34 课程性质:学科平台课程适用专业:软件工程先修课程:计算机导论开课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是软件工程专业高等教育的专业基础课程和学科平台课程,是“科研训练计划”教育课程。
《软件工程导论》以科学技术方法论为逻辑起点,结合部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讲授软件工程与方法论的联系,从而提高软件的质量和生产率。
本课程以软件工程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为讲授对象,是集理论性与应用性为一体的学科。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习者在全面了解软件工程发展历史、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系统掌握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现代方法和管理手段,具备用工程化方法设计和构建规范软件的思想,从而为后续软件工程开发方法的系列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学习者应深刻认识软件危机产生的原因,纠正对软件开发的错误认识,掌握软件工程科学方法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初步具备作为专业人员组织软件开发和设计工作的能力。
为检验掌握软件开发应遵循的原则和编写文档的基本方法的程度,最后的考核是通过考试进行,同时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二、课程具体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软件工程的范畴 ( 2学时)基本内容包括:第一节历史方面一、定义软件(1)介绍软件的形式化定义。
结合经典教科书中关于软件的定义,介绍软件中所包含的三个要素:①指令的集合;②数据结构;③软件描述信息。
(2)阐述非形式化定义中软件具有的特性。
对比其他人工产品的特性,总结软件所具有的三个特性。
二、软件工程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第二节经济方面结合例子阐述经济学原则在软件生产方面的重要性。
第三节维护性方面介绍软件生命周期模型和步骤,阐述维护工作在生命周期模型中的重要性和具体分类。
第一章软件工程概述介绍软件工程概念的提出以及发展历程,并分析软件开发的本质。
软件工程概论课程介绍第二章软件过程介绍如何定义一个项目的过程,主要涉及三方面的知识:(1)要了解软件开发通常需要做哪些工作,即软件生存周期过程;(2)要了解定义过程的基准框架,即软件生存周期模型;(3)是要了解一般性的过程规划技术。
软件过程(1)-20100913软件过程(2)-20100916软件过程(3)-20100916第三章软件需求与软件需求规约介绍软件需求的定义、需求的分类、常用的需求发现技术,以及需求规约。
软件需求-20100923第四章结构化分析介绍结构化需求分析、需求验证及实例研究。
结构化分析方法-0927第五章结构化设计结构化设计:总体设计的目标及其表示、总体设计方法、设计评价准则与启发式规则、设计优化、详细设计、软件设计规格说明书、实例研究。
结构构化设计方法-总体设计0930结构化设计-详细设计和软件设计规约1011第六章面向对象方法-UML面向对象方法发展以及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的提出、表达客观事物的术语、表达关系的术语、组织信息的通用机制--包、模型表示工具。
面向对象介绍面向对象方法UML(1)面向对象方法UML(2)面向对象方法UML(3)第七章面向对象分析、设计和编程技术介绍面向对象分析、设计和编程技术。
面向对象分析模型规约面向对象设计(1)面向对象设计(2)面向对象编程第八章面向对象方法-RUPRUP(Unified Software Development Process)的作用和特点、核心工作流。
RUP-1-1207RUP-2-1210RUP-3-1214第九章软件测试软件测试目标与软件测试过程模型、软件测试技术、软件测试步骤、静态分析技术-程序正确性证明。
软件测试(1)软件测试(2)软件测试-扩展报告第十章软件工程管理软件工程管理活动;软件规模、成本和进度估算;能力成熟度模型CMM;ISO9000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