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1_有趣的汉字
- 格式:ppt
- 大小:1.77 MB
- 文档页数:26
《有趣的汉字》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小学一年级语文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孩子认识一些简单的象形文字,并能与之对应的现代文字进行匹配,乐于参与活动,通过欣赏故事、动画,了解汉字的起源,知道汉字是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从而萌发身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活动目标:1.通过欣赏故事、动画,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
2.学识一些简单的象形文字,并能和与之对应的现代文字进行匹配,乐于参与活动。
3.知道汉字是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从而萌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活动重点:乐于参与活动,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学识一些简单的象形文字。
活动难点:能将象形文字和与之对应的现代文字进行匹配,知道汉字是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萌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熟悉中国国旗和文字,对日本、美国、韩国国旗以及文字有所了解。
2.PPT、《仓颉造字》故事、动画短片、象形文字与对应的现代文字字卡若干、音乐《小小旅行家》《找朋友》。
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1.走进语言王国。
提问:你认识这些国家的文字吗?最喜欢哪个国家的文字呢?提问:你在什么地方见过呢?二、组织与实施(一)欣赏故事及动画,了解中国文字的起源。
1、教师结合PPT讲述在生活到处可见汉字。
提问:汉字随处可见,可谁知道汉字是怎么来的呀?2、教师结合视频,讲述故事内容。
3、提问:发明字的人叫什么名字?古代的人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记录事情的?这些方法好吗?4、小结:象形文字是仓颉这个人造出来的,是利用图形符号来代替事物。
后来,经过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几千年的实践中用自己的智慧发明了我们现在的汉子(方块字)。
(二)学识象形文字的演变过程。
1、欣赏动画。
2、猜测、验证。
根据动画中出现的象形文字,以鼠标点击、停顿等方法让学生进行猜测。
(三)学生操作象形字演变连线:教师先进行示范性操作,然后学生进行操作,操作期间,教师巡视指导。
三、活动结束1、师生一起连线2、游戏:一起“给文字找朋友”。
四、延伸活动1.区角活动:找朋友(意在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字的兴趣)在区域角中摆放上象形文字卡及相对应的现代文字字卡,让学生开展“给文字找朋友”活动。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优秀6篇)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篇1《g k h》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g k h三个声母,能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读准g k h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3、初步学会拼音有介音的三拼音音节,掌握三拼连续的拼音方法。
4、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
5、认识“花、哥、弟、个、画”5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教学重点、难点:g k h的发音及三拼音的拼音方法。
课前准备:拼音、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g k h三个声母,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读准g k h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3、能够说一句完整的话。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
1、看卡片认读6个韵母。
2、我们已经学过几个声母?谁来读?哪几个声母读起来要送气?(f t)(二)引出新课,提出要求。
我们已经学了6个单韵母,10个声母。
今天,我们要学习第5课,认识3个新朋友,比一比看谁最先学会,做到会读、会写、会认。
(三)教学声母g。
1、看插图说话引出g:图上画着什么?它们在干什么?(听话说话:图上画着几只鸽子,衔着一只花环。
)师引入:鸽子的“鸽”声母是g。
花环的形状像g,板书:g。
2、教学g的发音,记清字形。
(1)示范发音,仔细听,看口形。
(2)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3)记字形,启发想象,g像什么?教顺口溜:一群白鸽g g g,鸽子花环g g g,9字加g g g。
3、指导书写。
(四)教学声母k。
1、看插图说话引出k:什么地方谁在干什么?数一数有几只蝌蚪?它们一齐向什么地方游去?(八只小蝌蚪在水里一起向草丛中游去)。
引入:蝌蚪的“蝌”的声母就是k,板书k。
2、教学k的发音,记字形。
(1)示范发音,讲要领:发音时,嘴要送出一股气,用小纸条示范。
(2)请学生口对手心读。
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3)你能在插图上找到k吗?还有什么办法能记住它?教顺口溜:一群蝌蚪k k k,像挺机枪k k k。
《有趣的汉字》教学反思(精选5篇)《有趣的汉字》教学反思1《有趣的汉字》是脱离了教材,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而自己开发的班本教材。
采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儿歌,让孩子们在朗朗的书声中准确记忆形近字。
并引导孩子们通过分辨形声字的形旁,利用形旁表意的方法去分辨形近字的不同用法,降低错字、别字的几率。
通过课上范例的引领,结合识字百宝箱的运用,达到学以致用,逐步提高孩子们自主识字的能力。
为了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我以因为错别字而闹了笑话的故事导入新课,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学习。
也通过这个有趣的小故事,让孩子们意识到准确使用我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重要,从而产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敬畏之情。
有了愉快的心情,那就开始我们的共同学习吧。
因为开展了将近一年的识字方法教学,孩子们初步具备了自主识字的意识和能力,所以我采用扶放结合的方法,引导孩子在熟读儿歌的基础上去发现儿歌中的形近字。
在准备认读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考,去琢磨形近字形旁的区别,形成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意识。
利用前面对象形字的认识基础,通过自己的联想,去猜测汉字的意思。
例如“盯”和“钉”的区分,孩子们就自发地总结出盯着看是用“眼睛”来看的,所以是“目”字旁,而钉子是用金属制成的,所以应该用金字旁的“钉”。
有了这样的认识,相信孩子们在书写这两个字的时候不会再写错,这远比我们硬灌给孩子孩子:“记住啊,盯着看是目字旁的盯,而钉子的钉是金字旁的”要有效得多。
这种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学习方法,不止在识字教学中可以帮助孩子们准确记忆汉字,对于今后的语文学习也会很有帮助。
有了这样的识字体验,我帮助孩子们梳理出来辨别形近字的好方法,并马上给予孩子们去实践的机会。
利用平时积累在“汉字百宝箱”里的汉字,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寻找形近字。
大家纷纷将自己百宝箱内的汉字进行梳理,凑成很多组形近字,小组成员合作讲解自己对于形近字的辨别方法。
教室里回荡着大家积极探讨、合作探究的声音。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识字一:有趣的汉字_语文S版一、激情引趣——对竹的直观感触师:同学们,今天陈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件非常特别的礼物。
想知道是什么吗?谁愿意上来感受一下?猜猜到底是什么呢?(请学生上来用手感受一下礼品盒里的礼物)你猜到了吗?生:“竹”。
师:那我们来看看到底是不是竹。
(打开礼品盒拿出竹子)哦,原来真的是竹。
同学们,请观察竹到底长什么样?(展示一根竹)竹杆笔直又挺拔,竹叶翠绿又茂盛。
关于竹,你们了解多少呢?请说说关于竹的诗句或是成语。
生:胸有成竹,竹报平安……师:那老师也来说一句关于竹的诗句吧:“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这是引用了大文豪苏东坡的一句名句。
其实在我们学校的东坡大厅里就有许多关于竹的成语,同学们平时就可以多去了解和积累。
(反思:在此环节中,竹文化的引入自然而恰到好处。
竹的细节地分析很透彻。
在设计中,由竹的形象、特点地介绍进而引导学生诵读关于竹的诗句和成语,学科间彼此有了一定的渗透。
同时也为后面揭示竹的品质作好了铺垫。
)二、探究——创字过程的体验师:同学们能不能用很少的线条画出竹的特征呢?你们来试试吧。
还有谁愿意来试试?(抽两人上台在黑板上画竹)我们大家都来在白纸上试试,比一比,看谁用的线条少,而且画得快。
陈老师也和大家比赛一下。
(教师用极少的线条在黑板上画出竹)你们觉得谁的线条用得又少又形象地抓住了竹的特征呢?生:老师的。
(学生指着老师画的竹)(反思:师生互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
引发探究的欲望,课堂一直处于轻松活泼的气氛之中。
)三、讲授——汉字的发展、演变史1.揭示竹的品质。
师:现在来看看,竹已经变成了一个非常简单的符号。
这种符号其实就是人类最早的文字——象形文字。
(板书:象形文字)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汉字就是从象形文字发展演变而来的。
(在黑板上写出现在的“竹”字,进行比较。
)同学们看我们现在的“竹”字是不是仍然具有象形文字中“竹”字的特征呢?生:是。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文(一)第2课《小小的船》同步练习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一、填空题 (共6题;共27分)1. (3分) (2020二上·郊区期末)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注音。
盛饭(shènɡchénɡ)________ 好客(hào hǎo)________ 摩托(mémó)________重新(zhònɡchónɡ)________ 比赛(sài shài)________ 继续(xǜxù)________2. (5分)有趣的汉字。
3. (2分)选字、选词填空。
A.在 B.再①今天,小华去小红家,小红不________家,小华说他明天________去。
A.坐 B.座②在公共汽车上,小雷把自己的________位让给老爷爷。
A.治 B.制③禹下决心要________理洪水。
洪水终于被________服了。
A.参加 B.参观④安定宝和刘长贵从小就________了革命。
星期天,我们________了兵工厂。
A.决心 B.决定⑤雷锋叔叔为人民服务的________从没动摇。
小明暗暗________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
A.安定 B.安静⑥教室里很________,大家都在认真学习。
全国人民过上了祥和________的日子。
A.感动 B.感激⑦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人们很________。
后来百姓过上了好日子,大学非常________大禹,他的名字代代相传。
A.恳求 B.请求⑧一天夜里,孔繁森到医院________献血,医生不同意,经他再三________,医生才答应。
后来大家知道孔繁森献血是为了帮助孤儿上学。
4. (8分)请给“日”“每”组新字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4分)换偏旁,变新字,并组词。
1、《有趣的汉字》的教案一等奖一、教材简析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的第20课《有趣的汉字》,这课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观赏中国古代象形文字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了解汉字的悠久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并能激起学生的模仿兴趣和表现欲望,经过欣赏、总结、想象,能抓住表现对象的重要特征来用象形字的造型方法进行夸张设计几个简单的象形字,能较为明确地表达字的意义,并通过学生的描述来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这节课与一年级语文教材相呼应,让学生对我国汉字象形造字法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欣赏中国古代象形文字了解我国汉字的悠久历史及发展过程。
操作目标:通过欣赏、总结、想象、创造,使学生大概了解象形字的造字方法,并能设计几个简单的象形字,力争表达出词语的意义。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中国古代象形文字的造型美感,激发爱国情感。
三、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古代象形文字,使学生得到启示,创作象形文字要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进行大胆夸张表现。
四、教学难点了解现代汉字是从象形文字演化而来,并能通过实践学会创造象形文字,力争表现出词语的意义。
五、教学准备教师:象形文字的图片资料若干。
学生:水彩笔、彩纸、铅笔等。
六、作业设计第一次作业:让学生设计一个象形字。
(主要能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第二次作业:让学生将一首小诗中的个别字进行象形字设计,力争表达出词语的意义。
七、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提问导入摘自小精灵儿童资讯站重点:主要让学生对这节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大致了解古人曾用绘画和象形文字的形式来表达记录某些事情。
问:同学们如果有一天你在家有事需要出去一下,但爸爸和妈妈还没下班回家,为了避免他们着急担心,你有什么最简便的方法让父母一回家就知道你去了哪里?(除了打电话之外,就是留个便条)要是碰到不会写的字怎么办?(写拼音)那你们有谁知道,在没有文字没有拼音的几千年以前的古人类使用什么方法来记录和交流某些事情的吗?(用简单的绘画形式并创造出了图画性很强的字叫象形文字)揭题,《有趣的汉字》。
有趣的汉字——会意字(小编整理)第一篇:有趣的汉字——会意字有趣的汉字——会意字教学目标:简单明白会意字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1.会意字的意义;2.会意字的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对象:小学教学准备:教案、黑板教学安排: 1课时教学内容:会意字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都看过《喜羊羊和灰太狼》吧?生:看过。
师: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里面的青青草原参加羊羊运动会。
可是啊,这个运动会非常的特别,既不是比跳高,也不是比跳远,更不是比跑步。
我们来比比谁能更多更快的把老师给出的字变成一个新的字,好不好啊?生:好。
师:大家看这个“木头”的“木”可以把它变成一个什么新的字呢?(在黑板上写下“木”字。
)生:林,森,本,术,禾。
(随便抽学生起来自由地说,学生实在不知道的时候可以提醒。
比如:我们生活中用的木头长在哪里呢?)师:好,同学们真棒!我们大家先一起来看看这个“林”字,你们看它是不是两个字并排,代表许多树木在一起,就成了树林啊?像“林”字这样的字我们在造字法上称作会意字。
师:同学们有没有觉得觉得好有趣啊?今天老师就要教大家学习我们有趣的汉字——会意字。
(板书写下课题。
)二、正课1、会意字的意义。
师:会意字——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会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思的造字法。
在这里我们就要注意他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什么组成的?生:独体字。
3.会意字的类型(1)同体会意字。
师: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力量是很小的,对吧?比如老师想搬一个很大很重的箱子,老师一个人肯定是搬不动的。
如果老师叫上你,再叫上他我们三个人一起搬呢?是不是我们众志成城就可以搬动了,毕竟人多力量大,所以三个人就念“众”。
那么关于“木”字呢,三个“木”组合在一起,就表示了好多的树木在一起,好多的树就是一片森林了。
像这样有两个至四个相同的字组合在一起啊就是我们的同体会意字。
(板书写上1.同体会意字。
)同学们,你们还能说说像这样的字还有什么呢?生:炎、焱、晶、赫、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