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生平事迹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4
雷锋同志先进个人事迹雷锋同志先进个人事迹介绍(6篇)雷锋任劳又任怨,不惧脏与累,对人民热心于花魁,与战士亲同手足,和老人们亲同一家。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雷锋同志先进个人事迹,供大家参考,快来一起看看吧!雷锋同志先进个人事迹(篇1)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是的,他就是我最崇拜的人——雷锋。
42年来,雷锋这个伟大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精神成为亿万人民的自觉实践。
42年来,雷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奉献社会;42年来,雷锋永驻人们心中;42年来,雷锋始终活在人民的心里,雷锋精神始终放射着夺目的光辉。
正是他那一个个助人为乐的感人故事,驱动着我,成为我心中神圣不可侵犯的偶像。
五月的一天,雷锋冒雨要去沈阳,他为了赶早车,早晨5点多就起来,带了几个干馒头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雷锋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小孩,还领着一个小女孩也正艰难地向车站走去。
雷锋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们一起来到车站,上车后,雷锋见小女孩冷得发抖,又把自己的贴身线衣脱下来给她穿上,雷锋估计她早上也没吃饭,就把自己带的馒头给她们吃。
火车到了沈阳,雷锋一直把他们送到家里。
过年的时候,战友们愉快地在一起搞各种文娱活动。
雷锋和大家在俱乐部打了一阵乒乓球,就想到每逢年节,服务和运输部门是最忙的时候,这些地方是多么需要人帮忙啊。
他放下球拍,叫上同班的几个同志,一起请假后直奔附近的瓢儿屯车站,这个帮着打扫候车室,那个给旅客倒水,雷锋把全班都带动起来了。
雷锋就是选择永不停息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做好事,他是我们的好榜样!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他做的都是很普通的小事,但是,一件件,一宗宗,都体现了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
我一定会向你学习“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努力发扬雷锋精神,做些时代的好少年!雷锋同志先进个人事迹(篇2)有人说雷锋是一名“傻子”,但他甘愿做一名“傻子”,因为他把自己辛辛苦苦攒来的一百快钱捐到了灾区别人都说他傻但是他心里却不这样认为。
有关雷锋生平事迹雷锋(1922年12月18日-1962年8月5日)是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的革命先锋和社会志愿者,其生平事迹感动了无数人。
雷锋的故事展现了他对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面旗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
一、雷锋的家庭背景雷锋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亲是一名农民,母亲是一名负责家务的妇女。
在这个贫困而艰苦的家庭中,雷锋磨砺出坚韧不拔的性格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二、雷锋投身革命事业年青时,雷锋就表现出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浓厚兴趣和热爱。
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主动参加了解放战争。
雷锋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以极高的热情投身到志愿军行列中。
三、雷锋的救人行动雷锋善良、乐于助人。
在部队中,他经常帮助战友,无私奉献。
而在解放后的岁月里,雷锋作为一名大军英雄退伍后,依然选择了一份艰巨而又平凡的工作,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志愿者协会,帮助社会上的困难群体。
雷锋日记揭示了他对工作和生活的热爱之情,以及他乐于助人的精神。
在日记中,雷锋记录了自己每天所做的好事,鼓励自己和他人继续奉献。
雷锋所坚持的“时刻准备着帮助别人”深深震撼了无数人,成为了万众景仰的楷模和榜样。
四、雷锋的英勇牺牲雷锋的短暂而辉煌的生命在一次意外中结束。
1962年的一个夜晚,他正在为一名病危儿童输血,突然发生车祸,不幸身亡。
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仍然选择着救助他人,展现出了真正的英勇和无私精神。
五、雷锋的影响和传承雷锋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他的故事被广为传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
雷锋的精神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它已经超越了国界,成为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学习的对象。
雷锋的精神不断在新时代得到传承和发扬。
众多的志愿者坚守着雷锋的理念,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用行动诠释着雷锋式的奉献。
雷锋精神鼓舞着我们每一个人,引导我们把爱心传递下去,为建设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语:雷锋的生平事迹是一部动人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人也可以成为伟大的英雄。
雷锋生平事迹雷锋,是一位伟大而又朴实的人。
他是中国优秀的爱国主义者、社会主义者、共产主义战士和人民军队的杰出代表,被尊称为“雷锋同志”。
雷锋同志的一生,充满了感人至深的故事和动人的事迹。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雷锋同志的生平事迹。
一、少年时期的雷锋雷锋同志,原名雷正昌,1930年1月5日生于湖南省湘潭县,家庭是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是家中的长子。
从小,雷锋同志就表现出了勤奋好学、懂得关心他人的特点。
他非常聪明,而且一直拥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感。
在学校里,他成绩优异,还参加了学生军事训练。
年轻时的雷锋同志非常有爱心,在家里、学校、社区,他都会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有一次,他注意到周围的农民在田间劳作时处境十分困难,于是他就密切关注这些劳动者的生活,积极为他们解决各种问题,常常自己到田间劳作,耕种帮助老百姓。
二、融入军队的雷锋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抗美援朝,雷锋同志也参加了这场神圣的斗争。
他在部队里,越来越深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担当,感受到了军人的职责和使命。
他积极投入工作,在辛勤劳动中锤炼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
每当战士们遇到困难时,他总是第一个冲到前面,自告奋勇,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雷锋同志还非常乐于助人,帮助人们解决后顾之忧,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三、传颂中国的雷锋雷锋同志已经成为中国人民的英雄人物,他的感人事迹被写入了中国历史的珍贵篇章。
他的故事被广泛传播,所有的人都被他那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
一个有志于让社会更加美好的年轻人,在时代的岁月中成为了一面闪烁的镜子,把先进的思想和行动传递给了后代。
最后,观察人们的行为,我们发现雷锋同志的优秀品质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文化的传承。
他传递给我们了无私奉献的爱心、勤勉和艰辛劳作的品质,以及对民族复兴的强烈信仰。
他让我们明白,只有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到共产主义事业中,才更能让我们的人生更加价值和光彩。
关于雷锋同志的生平简介他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同志、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热于助人事,所以雷锋二字已在中国内地经成了“好人好事”的代名词。
下面,店铺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雷锋同志的生平吧。
雷锋同志生平1、艰难童年1940年12月18日出生,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雷锋曾在一篇日记中写道:“我家里很穷,爷爷、父亲、哥哥,都死在民族敌人和阶级敌人的手里,这血海深仇,我永远铭记在心中!”雷锋的爷爷叫雷新庭,以租种地主的田地谋生,整年辛苦劳作,但仍无法维持家人的生计,最后身染重病,卧床不起。
雷锋3岁那年冬天年关时,地主唐四滚前来逼债,要雷家在年前还清租债,雷新庭无力偿还,悲愤交集,病情加重,在过年的鞭炮声中死去。
父亲雷明亮,参加过毛泽东同志领导的湖南农民运动,当过自卫队长。
1938年被国民党抓去,遭到毒打,造成内伤和残疾,回到家乡后边养病边种地勉强度日。
1944年又遭到日寇毒打,伤势更加严重,翌年秋天不幸逝世。
哥哥雷正德,十二岁时外出当了童工,在繁重劳动的折磨下得了肺结核。
一天,他突然昏倒在机器旁,轧伤了胳膊和手指,被解雇后又到一家印染作坊当了童工,由于劳累过度,肺病加重,又无钱医治,没几天就死去了。
弟弟也因为饥饿而死去。
雷锋6岁的时候,家里只剩下了他和妈妈两个人。
雷锋的妈妈也是一个受尽折磨的苦命人。
她是铁匠的女儿,生下来几天,由于过于贫穷,父母没能力抚养,就把她送进长沙一家育婴堂,简家塘一个姓杨的奶妈把她抱回家抚养,6岁时把她送给雷家做了童养媳。
后来,雷锋的母亲张元满被地主唐四滚凌辱而自尽。
雷锋在不满七岁时就成了孤儿,邻居家的六叔奶奶收养了他。
他为了帮助六叔奶奶家,常常上山砍柴,可是当地的柴山都被地主霸占了,不许穷人去砍柴。
雷锋同志生平2、翻身解放1949年8月,湖南解放时,小雷锋便找到路过的解放军连长要求当兵。
连长没同意,但把一支钢笔送给了他1950年,雷锋当了儿童团团长,积极参加土改。
关于雷锋的资料一、雷锋简介雷锋(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5日),河南开封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名炊事员和文艺兵。
他以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和乐观向上的积极态度而广为人知,成为了中国乃至全世界知名度极高的代表人物之一。
二、雷锋的成长经历雷锋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家境贫困并丧父早年。
然而,他从小就秉持着助人为乐的精神,热爱劳动,并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家庭的经济状况。
在他的影响下,家人也逐渐感受到了他的积极正能量。
三、雷锋志愿服务队的创建1959年,雷锋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服役期间,创建了“雷锋同志志愿服务队”。
队伍的宗旨是:“自愿、无偿、诚实、守纪、团结、奉献”,队员们以雷锋为榜样,发扬雷锋精神,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
四、著名的雷锋事迹1.捐出全部工资:雷锋在军队做炊事员期间,将他的全部月薪捐献给了一位孤寡老人,用于帮助老人解决生活困难。
2.帮助贫困学生:雷锋曾经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帮助贫困学生辅导功课,并给他们讲解知识。
3.解决他人困难:雷锋时常主动帮助身边遇到困难的人,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送去关心与温暖。
五、雷锋精神的影响雷锋的事迹和精神不仅在中国国内广为传播,也受到了许多国际媒体的关注。
雷锋被誉为“最可爱的人”,他的行为和精神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激发了人们对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的关注。
六、雷锋精神的传承在雷锋逝世后,中国各地涌现出了无数热血青年,他们以雷锋为榜样,通过自己的行动传承了雷锋精神。
同时,中国政府也将3月5日设立为“学雷锋日”,鼓励每个人从身边小事做起,传承和践行雷锋精神。
七、结语雷锋的故事生动地诠释了什么是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他的行为和态度影响了整个社会,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所敬仰和推崇的榜样。
雷锋就是一颗闪耀的星星,照亮了人们前进的方向,引领着我们不断前行。
注:此文档为Markdown格式,用于展示关于雷锋的相关资料,最低要求为1200字。
雷锋的英雄事迹雷锋,是我国卓越的英雄人物之一。
他不仅是一个优秀的军人,更是一名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的社会志愿者。
雷锋生前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行动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了中国志愿服务精神的代表。
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雷锋的英雄事迹。
一、感人至深的人生经历雷锋于1940年1月1日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县一个普通工人家庭,自小父母离异,与母亲相依为命。
雷锋幼年时期就表现出了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他经常帮助别人,喜欢与同伴分享,擅长集体活动。
在初中时期,雷锋听了一个讲座后,决定要报考军校,成为一名军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雷锋考入了光荣的南昌陆军讲武堂,成为了一名军人。
1955年,因为雷锋表现突出,被选派到北京的修国桥部队,成为了这个部队的文艺骨干。
在那个年代,大家同吃同住,雷锋表现出了对人民的深厚感情,经常帮助战友,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融入人民,服务人民”的信念。
1958年春节前夕,雷锋看到部队里有许多老兵、烈士家属过得很艰难,于是他自发地给他们送去了年货,用实际行动缓解了他们的困难。
二、无私奉献的志愿服务1958年,雷锋成为一名志愿服务者。
他将信仰化为行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他给老人剪头发,给衣服上补补丁;他给小朋友看病,讲故事;他帮助其他志愿者分发物资,解决他们的难题。
他把自己的钢笔削得丑陋不堪,只为了让别人能够用上好的笔记下重要的日程。
他用生命诠释了“慈爱和奉献的美德”,成为了全国人民的楷模和典范。
三、感人至深的实践行动雷锋的求知欲非常强,常常在各种报刊杂志、书籍中吸取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一个人想要做好志愿服务,恰恰需要自学能力强,以便在服务中更好地为他人服务。
1961年2月,雷锋赴天津冶金科研所当兵,不幸在完成一次危险任务时牺牲。
年仅22岁,但他的精神和行为一直影响着我们。
雷锋的英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全国人民,使得他成为了“为人民服务”的代名词,成为了公民精神的最高境界。
雷锋的资料简介雷锋,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共产主义战士,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以其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雷锋的资料简介,希望对你有用!雷锋简介雷锋(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原名雷正兴,出生于湖南长沙。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共产主义战士。
1954年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1年5月,雷锋作为全团候选人,被选为辽宁省抚顺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62年2月19日,雷锋以特邀代表身份,出席沈阳军区首届共产主义青年团代表会议,并被选为主席团成员在大会上发言。
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年仅22岁。
雷锋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以其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雷锋精神是指以雷锋的无私奉献精神为基本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
它影响了后来一代一代的中国人。
雷锋人物生平苦难童年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2月18日出生,雷锋在湖南长沙雷锋镇简家塘一户贫苦农民家里出生,这一年是农历庚辰年,父母给他取乳名叫“庚伢子”。
民国三十二年至民国民国三十六年(1943年至1947年),祖父雷新庭,父亲雷明亮,母亲张元满,哥哥雷正德相继悲惨死去,弟弟饿死在家中,年仅7岁的雷锋从此沦为孤儿,在六叔公和六叔奶奶的拉扯下,艰难地活下来。
翻身解放1949年8月,湖南解放时,雷锋找到路过的解放军连长要求当兵,连长没同意,但把一支钢笔送给了他。
1950年,雷锋当儿童团团长,积极参加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开始,雷锋分得3.6亩耕地,还有一些生活用品。
1950年夏,乡政府的党支书供他免费读书,雷锋入刘家祠堂小学读书。
1954年,雷锋考入清水塘完全小学,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被选入中队委员。
1955年,雷锋转入荷叶坝小学,同年春天,在农业合作化高潮中,雷锋把土改中分得的3.6亩田全部捐入荷叶坝小学。
1956年7月15日,雷锋从荷叶坝小学毕业。
参加工作1956年夏天,小学毕业后在生产队当了近3个月秋征助理员,负责征收公粮工作。
雷锋的生平简介(今年是伟大共产主义战士雷锋诞辰72周年,也是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于1963年3月5日亲笔为他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并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50周年。
雷锋的事迹在我国家喻户晓。
他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助人无数,一部可歌可泣的《雷锋日记》令读者无不为之动容。
“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学习。
为弘扬光大雷锋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推进经济社会民生更好更快发展,现将雷锋的生平简介和名言摘抄如下,与大家共勉。
一、生平简介雷锋,原名雷正兴,因出生在庚辰年,家人取乳名“庚伢子”(长沙话)。
1940年12月18日,雷锋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现长沙市望城区雷锋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解放前,他一家亲人相继含恨死去。
时年7岁的雷锋沦为孤儿,在穷乡亲的拉扯下,挣扎着活了下来。
1956年,雷锋高小毕业,先后在乡政府、县委会担任通讯员和公务员。
1957年,雷锋在团山湖农场开拖拉机时,加入了共青团,在根治沩水河中,被评为工地模范。
1958年11月,在他不满18岁时,雷锋来到鞍钢参加工业建设,三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五次被评为红旗手,十八次被评为标兵。
1960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团、营嘉奖多次,被誉为“毛主席的好战士”。
1962年8月15日上午8时,雷锋与战友乔安山在准备前去洗车时,雷锋下车指挥倒车,车轮打滑,碰倒了一根晾衣服的木柱,这根木柱打到了雷锋右太阳穴上,雷锋当即昏死过去,经抚顺市望花区西郊职工医院和来自沈阳的医疗专家抢救无效,于12时5分不幸英年早逝,年仅22岁。
名言摘抄1、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2、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
3、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
4、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关于雷锋的资料雷锋(1922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名战士,也是一位爱国主义志愿者。
雷锋以他无私的奉献精神和艰苦朴素的生活方式而闻名于世。
下面将介绍雷锋的个人生平和他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
雷锋出生在中国湖南省的一个贫困家庭。
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他从父亲那里学到了勤俭节约的品质,并且从小就展现出乐于助人的天性。
雷锋在1950年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并成为一名炮兵战士。
他在军队中展现出了高度的纪律性和勇敢的精神。
然而,雷锋真正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是在他战士生涯结束后。
他通过自愿参加社区服务和帮助有需要的人来展示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雷锋经常自告奋勇地去完成社区的清洁工作,帮助老年人洗衣服和购买生活用品。
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着周围的人们,宣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雷锋的事迹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
1959年,中国的最高领导人毛泽东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雷锋,并对他的奉献精神表示崇高敬意。
这次接见让雷锋成为全国范围内受人尊敬和崇拜的英雄人物。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
雷锋以自己的榜样鼓舞了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积极参加社区服务和志愿活动。
人们从雷锋身上看到了一个新时代的标杆,从而深受鼓舞。
雷锋的精神在当今社会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每年的3月5日被定为“学雷锋日”,人们在这一天积极参加各种志愿活动,展现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
此外,雷锋的故事也被收录在中小学课本中,以典故的形式向年轻一代传递正能量。
在雷锋的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普通人如何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影响他人,展现爱国主义精神。
雷锋的事迹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无论是大事小情,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推动社会的进步。
雷锋教育我们做一名守法公民,要遵守纪律和规则。
同时,他也教育我们勤勉工作,积极参与社区建设。
他的事迹鼓舞了中国人民,并成为一种奉献的象征。
总结起来,关于雷锋的资料展示了他作为一位普通人如何通过自己的行动影响他人。
雷锋的英雄人物事迹简介(五篇)雷锋的英雄人物事迹简介篇11960年1月8日,雷锋和新战士们一起,乘火车来到营口车站,雷锋小故事。
这时,月台上锣鼓喧天,口号阵阵。
新战士一走下火车,团首长和老战士们就立刻迎上来,热忱握手,问寒问暖,争抢背包……雷锋被编入运输连手工艺新兵排,不久军事训练便开始了。
雷锋所在班的班长是个扎实、苦干的战士。
他看雷锋个子小,力气不足,担忧他的训练成果。
在开班务会议的时候,他提示雷锋说:小雷呀,咱们革命战士最讲互相帮忙,你有什么困难可得吱声,别闷着。
雷锋快乐地回答:放心吧,班长,我什么困难也不怕。
真叫班长猜着了。
练习投手榴弹,人家膀大腰园的新战士只要抓起教练弹,跑上几步,一撤手,教练弹就像燕子似的,打着旋儿飞得老远老远。
可是,教练弹抓在雷锋手里,就有点沉重了。
几天来,他费尽了力气,投一次,不及格,再投一次,还是不及格。
班长再三向他传授动作要领,他左体会,右琢磨,整整练了一上午,胳膊甩得生疼,还是个不及格。
中午,他回到宿舍,心里非常担心。
屋子里并不热,他额头上还是腾腾直冒汗。
他想:一个人不及格,就影响全班的成果,当一名国防战士,连个手榴弹都投不好,像话吗?他决定加倍苦练,把一切休息时间都搭上,达不到标准,决不罢休!他一个投来投去,一连投了几天,结果不但没有进步,反而越投越近了。
这可真叫雷锋急得觉也睡不好,饭也吃不香。
从班长的传授中,在大家的帮忙下,他懂得投弹投得远,全凭臂力。
因此,他投一会儿手榴弹,就练一会儿单杠。
手握铁杠,刺骨冰凉。
管它呢,他咬咬牙,练!练!练!,直到双手磨得再也抓不住杠子了,这才抄起手来暖一暖。
他的衬衣被汗水浸透了,北风吹来,寒意沁入骨髓,他都不在乎。
实弹投掷的时候,新战士们集合在靶场上,根据命令,一个接着一个,掀开手榴弹盖,投进假设的敌人碉堡。
雷锋就位!指导员发出命令了。
雷锋的心呀忍不住咚咚乱跳。
最了解新战士的心情,赶忙跑过来嘱咐说“可别慌,沉住气,保准胜利!指导员呢,也投来鼓励的目光,犹如说:小伙子,英勇些,功夫是不会白练的啊!雷锋答应一声,拧开手榴弹盖,把小铁环套在指头上,纵身一跃,跳出了堑壕,冲过一段开阔地,猛力一甩,只听轰的一声,手榴弹恰好投进了敌人的碉堡,得了个优秀。
雷锋生平事迹简介
雷锋,原名雷正兴,1940年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一个贫苦农家。
雷锋生前是解放军沈阳部队工程兵某部运输班班长、五好战士,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
他的爱憎分明、言行一致、公而忘私、奋不顾身、艰苦奋斗、助人为乐,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崇高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钉子精神
施工任务中,他整天驾驶汽车东奔西跑,很难抽出时间学习,雷锋就把书装在挎包里,随身带在身边,只要车一停,没有其他工作,就坐在驾驶室里看书.他在日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有些人说工作忙,没时间学习,我认为问题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学习,会不会挤时间.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由此看来,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钻。
一次义务劳动
一九六零年初夏的一个星期天,雷锋肚子疼得很厉害,他来到团部卫生连开了些药回来,见一个建筑工地上正热火朝天地进行施工,原来是给本溪路小学盖大楼,雷锋情不自禁地推起一辆小车,加入到运砖的行列中去,直到中午休息,雷锋被一群工人围住了,面对大家他说:"我们都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我和大家一样,只要尽了自己的一点义务,也算是有一份光发一份光吧!"这天下午,打听到雷锋名字及部队驻地的市二建公司组织工人敲锣打鼓送来感谢信,大家才知道病中的雷锋做了一件好事,过了个特殊的星期天。
可敬的“傻子”
一九六零年八月,驻地抚顺发洪水,运输连接到了抗洪抢险命令.雷锋忍着刚刚参加救火被烧伤的手的疼痛又和战友们在上寺水库大坝连续奋战了七天七夜,被记了一次二等功. 望花区召开了大生产号召动员大会,声势很大,雷锋上街办事正好看到这个场面,他取出存折上在工厂和部队攒的200元钱(存折上203元)跑到望花区党委办公室要捐献出来,为建设祖国做点贡献,接侍他的同志实在无法拒绝他的这份情谊,只好收下一半.另100元在辽阳遭受百年不遇洪水的时候捐献给了辽阳人民.在我国受到严重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他为国家建设,为灾区捐献出自已的全部积蓄,却舍不得喝一瓶汽水.
入党
团党委树立雷锋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标兵后,雷锋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他出身贫苦,爱憎分明,好学上进,阶级觉悟高,入党动机正确,根据一贯表现,支部大会一致通过了雷锋的入党申请。
一九六零年十一月八日,雷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一九六零年底,雷锋事迹被以《苦孩子好战士》为题在报刊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各地邀请他作报告的单位越来越多,他以一部血泪斑斑的家史,告诉人们不要忘记过去,激励人们在建设祖国中团结一致,更坚定地去战胜困难。
应广大人民的要求,连里把雷锋事迹搞了一个展览室,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也来人收集雷锋的事迹……
团结友爱
雷锋把自己的藏书拿出来供大家学习,被人们称为“小小的雷锋图书馆“。
他帮助同志学习知识,同班战友乔安山文化程度低,雷锋就手把手地教他认字,学算术。
同班战友小周父亲得了重病雷锋知道后以小周的名义给家里写了信又寄去10元钱。
战友小韩在夜里的出车中棉裤被硫酸水烧了几个洞,雷锋值班回来发现后,把自己的帽子拆下来一针一针地为小韩补好裤了,轻轻地盖在他身上。
知道这个情况的乔安山说:“为了给你补裤子,雷锋半宿都没睡!”
人民的勤务员
从一九六一年开始,雷锋经常应邀去外地作报告,他出差机会多了,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就多了,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看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从山东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丢了。
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五月的一天,雷锋冒雨要去沈阳,他为了赶早车,早晨5点多就起来,带了几个馒头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小孩,手还领着一个小女孩也正艰难地向车站走去。
雷锋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们一起来到车站,上车后,雷锋见小女孩冷得发颤,又把自己的贴身线衣脱下来给她穿上,雷锋估计她早上也没吃饭,就把自己带的馒头给她们吃。
火车到了沈阳,天还在下雨,雷锋又一直把她们送到家里。
那位妇女感激地说:“同志,我可怎么感谢你呀!“过年的时候,战友们愉快地在一起搞些各种文娱活动。
雷锋和大家在俱乐部打了一阵乒乓球,就想到每逢年节,服务和运输部门是最忙的
时候,这些地方是多么需要人帮忙啊。
他放下球拍,叫上同班的几个同志,一起请假后直奔附近的瓢儿屯车站,这个帮着打扫候车室,那个给旅客倒水,雷锋把全班都带动起来了。
雷锋就是选择永不停息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做好事,难怪人们一见到为人民做好事的人就想起雷锋。
孩子们的知心人
一九六零年十月以后,雷锋先后担任了抚顺市建设街小学(即现在的雷锋小学)和本溪路小学校外辅导员。
雷锋平时工作.学习都很忙,他只能利用午休时间或风雨天不能出车的日子请假到学校去找教师,同学谈心,或进行其他辅导活动。
他善于团结小朋友,启发他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雷锋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辛勤培养下一代茁壮成长。
共表团抚顺市委为表彰雷锋的事迹,曾于一九六二年五月二十八日颁发奖状,上面写着:“奖给优秀辅导员雷锋同志,保持光荣,继续前进”。
模范班长
一九六一年九月,全团上下一致推举雷锋为抚顺市人大代表。
雷锋参加完人代会回到连里就担任了二排四班班长,在他的带领下,四班成了“四好班“,雷锋也成了全连的四好班长。
一天傍晚,天下起大雨,雷锋见公路上一位妇女怀里抱着小孩,手里还拉着小孩,身上还背着包袱,在哗哗的大雨中一步一滑地走着,雷锋忙上前一打听,才知道这位大嫂从外地探亲归来,要去十几里外的樟子沟去,她着急地说:“同志啊,今天雨都把我浇迷糊了,这还有孩子,我哭也哭不到家啊!” 雷锋把雨衣披在大嫂身上,抱起那个大一点的孩子冒雨朝樟子沟走去,宁可自己淋得透湿,一直走了两个多小时,才把她们母子送到家。
谦虚谨慎
雷锋入伍以来,多次立功受奖,他被选为市人大代表,出席过沈阳军区首届共青团代表会议,他的照片,日记和模范事迹.通过报纸.电台作了广泛的宣传,雷锋陆续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热情赞扬他的来信,他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光荣应该归于党,归于热情帮助我的同志,至于我个人做的工作,那是太少了,我这么一点点贡献,比起对我的要求和期望还是很不够的……”
牺牲经过
一九六二年八月十五日上午八点多钟,细雨霏霏,雷锋和他的助手乔安山驾车从工地回到驻地。
他们把车开进连队车场后,发现车身上溅了许多泥水,便不顾长途行车的疲劳,立即让乔安山发动车到空地去洗车。
经过营房前一段比较窄的过道,为安全起见,雷锋站在过道边上,扬着手臂指挥小乔倒车转弯;“向左,向左……倒!倒!”汽车突然左后轮滑进了路边水沟,车身猛一摇晃,骤然碰倒了一根平常晒衣服被子用的方木杆子,雷锋不幸被倒下来的方林杆子砸在头部,当场扑倒在地,昏过去…… 战友们立即用担架把他送到附近医院抢救,各级首长立即赶到了医院,同时以最快速度把沈阳的医疗专家接到雷锋床前。
由于颅骨损伤,导致脑机能障碍,雷锋这个劳动人民的好儿子,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年仅22岁,就这样和我们永别了!八月十七日,在抚顺市望花区政府礼堂召开隆重的追悼会。
近十万人护送雷锋的灵柩向烈士陵园走去。
一九六三年一月,国防部命名雷锋生前所在的班为“雷锋班”,共青团追任雷锋为全国少先队优秀辅导员,解放军总政治部,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相继发出关于学习雷锋的通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等相继发表社论,评论和介绍雷锋事迹的文章。
一九六三年三月五日,首都各大报纸发表了毛泽东主席的光辉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雷锋,这个光辉的名字,在我们的心中闪烁着不灭的光辉。
他把自己旺盛的青春全部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他的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必将在我们青少年一代身上不断发扬光大,他那不可磨灭的美好形象,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中国雷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