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职高考语文试卷分析新
- 格式:ppt
- 大小:331.01 KB
- 文档页数:30
2014年山东省对口高职语文试题本试卷分为试卷一(选择题)和试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一、(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题2分,共24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是A. 溺.爱亲昵.匿.名无法比拟.B. 汲.取觊.觎社稷.放荡不羁.C. 痊.愈鬈.曲颧.骨得鱼忘筌.D. 纨.绔挽.回蜿.蜒莞.尔一笑2. 下面语段中,加点词语没有错别字的是记忆中,王老师总是以①独出新裁..时,她时而与我....的方式,带领我们②翱游..于知识的海洋;③闲暇们④谈笑风声....,一直⑥铭.....,时而对我们语重心长,如今,我们虽已毕业多年,但王老师的⑤谆谆教诲刻.在我们的心中。
A. ①③④B. ③⑤⑥C. ②④⑥D. ①②⑤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是①______昨天,微电影《无翼鸟》的点击量已经达到了10万次。
②阿根廷队凭借这个颇有________的进球夺得的了这局大赛的冠军。
③_______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_______已经是幸福的了。
A. 截至争议即使也B. 截至异议既然就B. 截止争议既然就 D. 截止异议即使也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是A. 在田间,我们可以看到有些蔬菜的叶子(如丝瓜、番茄)是平伸的,有些蔬菜(如韭菜、大葱)的叶子是直立的。
B. 可能因为年龄小,以前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真正含义。
C. 为促进同学们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关注,我校计划在5月25日举行以《我爱我》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日活动。
D. 是继续升学深造?还是直接就业?即将毕业的李亮感到很迷茫。
5.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是A. 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即将举行,球员们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在绿茵场上大显身手....。
B. 分别多年后,他们竟然在巴黎萍水相逢....,彼此都格外激动。
C. 某些同学总是对上课玩手机的做法不.以为然...,认为只要不打扰别人就行了。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1【答案】CCCDCB7.【答案】(1)淳安公主有三百顷皇上赏赐的田地,又想夺取任丘老百姓的产业,韩文竭力抗争才让这事停止下来。
(关键词:赐、复、民业、力争各1分,句意1分)(2)韩文立即偕同各位大臣匍匐在金銮宝殿给皇帝上书,奏章递入皇宫,皇帝吃惊得哭泣着吃不下饭,刘瑾等人十分恐惧。
(关键词:偕、伏阙、入、不食各1分,句意1分)8.韦庄在诗中用虚实相生的方法来表现自己的感情。
诗的首联先写“实”,写自己“等闲挥袂”“别家”“客天涯”的豪迈和潇洒;诗的第二联写“虚”,虚写自己的“灯前一觉”所做的梦。
这“梦”是“江南梦”,即思家梦。
诗人将离家的苦闷转入到梦境,以此寄寓自己现实中的困惑、矛盾和失意之情。
末句再用“山月斜”映衬自己的“惆怅”和孤独,“斜月”意象的加入,使诗人的感伤表露无遗。
9.虽然两首诗都写到“灯前”,但是,这两处“灯前”所表达的诗人的感情是不同的。
韦诗的“灯前”透露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奈。
郭诗的“灯前笑说”描写了渔人待客的热情,主客之间无拘无术、愉快交谈的生活情象,从而引出了下文渔人笑说的内容,用平易朴素的语言表达出艰辛人生中的诗意美。
(二)名篇名句默写(6分)(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3)轴轳千里旌旗蔽空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答案】A、C(2)小说以“鞋”为中心叙亊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筒要分析〃(6分)【答案】①以鞋为纽带可以传递主人公守明的深情与期盼,有利于开展故事情节。
②鞋就是主人公玉明感情的载体,聚集着她对那个人几近全部的爱。
以“鞋”为中心有利于突出人物性格。
③鞋是主人公守明心中爱情的替代品,是她爱的见证物。
以“鞋”为中心有利于表达人物情感。
(3)小说中守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她有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①守明犹如一块未经雕凿的璞玉,晶莹剔透、洁白无瑕,她内心淳朴,有着热烈的爱情。
2014年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和高职班对口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分析2016届建筑班左新明2014年高考语文高考试题分第一卷和第二卷,第一卷1-4页,第二卷4-7页,共7页。
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题型第一卷为选择题,第二卷为非选择题。
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非选择题120分。
整个试卷分七个大题,共22个小题。
二、考试内容及重点第一大题主要考察基础知识,包括字音、字形,标点符号,实词,虚词,熟语、成语,病句,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仿写,修辞手法,语言表达,对联。
近几年主要以字音、字形,词语,熟语和成语,病句等五种类型为重点考察题目。
共考五个选择题,分值为15分。
第二大题考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能力。
主要考察五点:一是重要词语的理解,二是重要语句的理解,三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四是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五是推断和想象。
共考三个选择题,分值为9分。
第三大题考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考察点有文言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文言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通假字,固定句式,文言翻译等内容。
2014年主要考察的是实词与文言句式,文言翻译也主要围绕上述几方面知识考察。
文言文考察分值为12分。
第四大题考察诗歌鉴赏能力与诗词默写。
主要考察四方面内容,一是古代诗歌“形象”分析,二是诗歌语言分析,三是诗歌表达技巧分析,四是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2014年主要考察的是诗歌语言与表达技巧,分值为8分。
诗词填空主要考察三方面,一是大纲古诗文背诵篇目,二是初中课本中的名句名篇,三是课外名句名篇精选。
对照职高语文考试大纲,补充的篇目有:《将进酒》、《雨巷》、《采薇》、《廉颇蔺相如列传》、《寡人之于国》、《兰亭集序》、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
默写填空共三个小题,分值6分。
第五题主要考察现代文学作品阅读。
主要考察七个方面知识。
一是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二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三是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四是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五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六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主要观点,七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试卷类型:A 2014年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本试卷共8页,25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本大题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 艄.公/俏.丽檀.香/耽.搁率.直/概率.B. 干燥./急躁.涣.散/贩.卖古刹./刹.车C. 钝.角/纯.粹侵.扰/钦.羡暴.晒/曝.光D. 收敛./捡.拾萧.瑟/嚣.张节省./省.悟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堆砌赋闲鉴定将功折罪B. 浸润魅力堕落退壁三舍C. 缝隙编缉溃败螳臂当车D. 浩瀚垂涎枷琐励精图治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几年不见,她已经长得像个十五、六岁的大姑娘了,安静的坐在那里。
B. 厂长让秘书确定来宾乘坐的列车什么时候到站?以便提前做好接站工作。
C.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他为教育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D. 人的情绪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欢乐、兴奋等有益身心健康的情绪;另一类是抑郁、愤怒等有损身心健康的情绪。
4.在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莱茵河两岸城市的历史最早要到古罗马时期。
古罗马人运来了石头,用石块铺路,建造宫殿、兵营、庙宇和别墅。
2014年高考语文课标一卷分析2五篇范文第一篇:2014年高考语文课标一卷分析 22014年高考语文课标一卷分析:体现六大变化纵观2014年的高考课标一试卷,在命题形式上继续沿承了以往的命题顺序和结构模式,即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词鉴赏,名句默写,小说阅读,传记阅读,语言文字应用,作文等,分值上继续保持了150分的总分值。
在稳定形式的基础上做了适度调整,重在考查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和基本应试能力。
全卷分第Ⅰ、Ⅱ两卷,六道大题,18道小题,总分150分,题型和分值分配和2013年保持一致,呈现出平稳的态势,在此基础上做出适当调整。
一、2014年高考语文课标一卷的基本特征。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的第一题以往是以考查概念为主,2014年变成了“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是在暗含着考查概念,呈现出理论在文内,选项在文外的特征,有效地让试卷向学生的思维和平时知识积累延伸。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选取《旧唐书?于休烈传》,文章在字词上基本不存在难度,第四题由以往的单个实词变成了“双词语”其所考查的四个词中“属文”和“践祚”相对简单,“励精”和“荡覆”还是有点难度;第五题由以往的考查人物性格特征变成了文言断句,文言断句对课标一卷的省份而言,属于陌生题型,目的在于告诉广大师生要全面备考。
诗歌鉴赏题。
诗歌鉴赏选取了一首“闺怨诗”,在理解诗歌内容上应该比较简单,从题型来看,第八题问道“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是典型的篇章结构题,第九题“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是一道考查情感和手法的综合题,就手法而言,实质上考了一个动作描写,难度不大。
名篇名句默写。
这道题在2014年试卷中变化较大,侧重了考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题目给出语境,要求考生结合平日对诗词的理解来填充语句,难度增大。
所考查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应该说在书写上难度不大,但要结合语境联想到,还是很困难的。
2014年高考新课标卷语文试题评析作者:本刊特约语文试题评析组来源:《新课程教学》2014年第04期【编者按】高考的每一道真题都反映了命题者对课改理念的领悟、对课程标准的解读、对考试大纲的认识、对相关教材的驾驭,而且研究高考真题对一线教师来说,在课程资源的选取、教材内容的处理、课程标准的解读、考试说明的理解,以及问题解答的技巧、参考答案的组织等方面,也都有非常突出的价值。
而在这些方面的共同取向是,对中学教学方向性的思考。
中学一线教师对真题的研读,其思路应与命题专家有所不同。
命题专家主要考虑的是:这道题好不好?好在哪?或,有何不足之处?如何才能命制得更好?而中学教师应侧重于探究真题的积极特征,分析命题者在中学教学方面的引领意图,进而思考在自己的工作中如何运用真题的指导性,解决“教什么”与“怎么教”的问题。
2014年高考结束后,本刊编辑部特约了一批中学特级教师及高级教师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对今年的各科高考试题进行评析,希望能对一线教师们的教学带来一些启发和建议。
本专栏组稿过程中得到了本刊特约编委何成刚老师和沈为慧老师的大力协助,在此表示感谢。
本专栏中文章表述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本刊所持立场。
欢迎广大一线教师及教研员来电来函参与讨论,提出批评指正。
本刊特约语文试题评析组主要成员是谢友明、杨小明、陶建芳。
谢友明,江苏省昆山市开发区高级中学教师;杨小明,陶建芳,江苏省昆山中学教师。
2014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闪亮登场的这十八套语文试卷,合乎新课程理念的要求,紧扣《考试说明》,难易适中,守正出新,稳步求进,体现高考新变化。
统观这十八套语文试卷,我们认为有这几个共性的特点:一是考题设计贴近考生生活,关注语文与考生生活的联系,突出考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二是选料上格外关注传统文化的因子,不光在现代文阅读中选取富有文化内涵和美学特质的经典篇什,还能在语言文字运用题中考查汉字、对联等相关知识,具有文化色彩,丰富人文积淀;三是考题出现一定程度的回归现象,多年没有出现的题型,在今年一些考卷中又重新上场,如对得体、对联、标点等考点的考查;四是作文为清一色的新材料作文,材料扣住时代脉搏,关注社会生活,体现了写作的开放性和辨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