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小报模板】探索宇宙奥秘小报 电子报手抄报黑板报模板
- 格式:doc
- 大小:606.00 KB
- 文档页数:2
宇宙生命之谜手抄报宇宙生命之谜手抄报引言:宇宙是一个无尽的广袤空间,自古以来,人类就对宇宙中是否存在生命充满好奇与追求。
本手抄报将带您一起探索宇宙生命的奥秘,揭开这个令人心驰神往的谜题。
第一章:地球上的生命地球是我们人类所熟知的唯一一个存在生命的星球。
自然界万物生长繁衍,其中包括了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各个生物群体。
大自然中生命的多样性令人惊叹,生态系统中的相互依存关系更是复杂纷繁。
独特的地球气候、环境和化学条件成就了地球上生命的存在。
第二章:生命的起源与进化长期以来,科学家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
意外发现的化石和遗迹显示,早在几十亿年前的地球上就存在着单细胞生物。
据现代进化生物学理论,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环境中的有机物,经过数十亿年的自然演化和选择,逐渐发展为多样性生命形式。
第三章:金字塔上的光芒——太阳系中的生命除了地球上的生命,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和卫星也成为了科学家研究的焦点。
火星、木星的卫星——欧ropa等都被怀疑可能存在生命的迹象,这些行星和卫星上的水、气候和地质活动使其成为潜在的适宜生命存在的地方。
第四章:太阳外的幸福星球除了太阳系,还有其他恒星系中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
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系外行星是逆行星系,而最近被人们惊艳的是“千叶花”行星——开普勒-452b,它距离地球1400光年。
科学家们通过遥远的观测和模拟预测,寻找适宜生命存在的行星成为现代宇宙生命研究的热点。
第五章:外星生命的探索与信号寻找人类一直在积极寻找其他智慧生命的存在,包括监听外太空的射电信号,通过发射探测器到其他星体上寻找痕迹,甚至制定了与外星生命接触的规范。
尽管迄今为止还未发现确凿的证据证明外星生命的存在,这不断的探索使人们对宇宙中的生命持续保持着热切的兴趣。
结论:宇宙生命既是人类思考千古之谜,也是科学探索的最终目标。
尽管我们对宇宙生命的探索进展缓慢,但我们相信,科学的力量和人类的智慧将继续推动宇宙生命之谜的揭晓,带来更多关于宇宙生命的惊人发现。
地球这颗有着广阔天空和蓝色海洋的行星始终给人以坚实巨大的感觉。
而在宇宙中,地球给人的印象却并非如此:这个在一层薄薄而脆弱的大气笼罩下的星球并不见得有多大。
在太空中,地球的特征是明显的:漆黑的太空、蓝色海洋、棕绿色的大块陆地和白色的云层。
地球是太阳的从里往外数第三颗行星,距太阳大约有公里。
地球每 365.256 天绕太阳运行一圈,每 23.9345 小时自转一圈。
它的直径为公里,只比金星大了一百多公里。
人们梦想能在太空中旅行,能欣赏宇宙的奇观。
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都是太空旅行者。
我们的宇宙飞船是地球,飞行速度是每小时太 阳 1 版 水 星 2版 金 星 2版 地 球 1版 火 星 2版 木 星 2版太 阳亿亿吨。
按质量计,氢约占71%,氦占27%, 其他元素占2%。
通过望远镜,我们可以直接观测到太阳的大气层,它从里向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太阳巨大的能量来自于直径不到50万千米的核心部分。
核心部分温度极高,压力极大,发生了核能反应,即热核聚变。
在这个过程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据估算,太阳可以燃烧100亿年。
椐雷达描绘,金星表面和地球一样,也是一棵地貌非常复杂的行星。
金 星上60%是平原,还有广阔的高 原,起伏的山地,幽深的裂谷。
面积最大的高原比中国的青藏高原海大两倍,最高的山峰达10590米,比珠穆朗玛峰还高。
一条从南向北穿过赤道的大 峡谷,长达1200千米,是九大行星中 最长的峡谷。
金星表面的最高温度达到447摄氏度,是金星保持酷热的根源是金星厚厚的云层。
水星距太阳五千八百万公里,是太阳系中和太阳最近的行星。
水星没有卫星,它的体积在太阳系中列倒数第二位,仅比冥王星大。
因为水星与太阳非常接近,水星上既没有空气也没有水,昼夜温差非常悬殊,所以它的白昼地表温度可高达摄氏四百二十七度;而到晚上又骤降至摄氏零下一百七十三度。
土星直径119300公里,是太阳系第二大行星。
它与邻居木星十分相像,表面也是液态氢和氦的海洋,上方同样覆盖着厚厚的云层。
李四光的故事
李四光从小爱动脑,他帮妈妈舂米,用脚踩踏板,
人小踩不动,他动脑筋用绳子绑在石杵(chǔ)那一头的踏板上。
当脚往下踩时,同时用手使劲拉绳子,这样石杵就动起來了。
他和小朋友去荷塘采藕,小伙伴大多嘻嘻哈哈,打闹取乐,半天只能采几节断藕带回家。
而李四光精明能干,他先顺叶踩到藕,再用脚小心地探出藕的方向,然后依着它生长的方向一点点把泥踩去,收获一根根完整的鲜藕。
14岁那年,他对地质学发生了
兴趣,立志探索地质构造的奥秘。
牛顿的故事
牛顿学习时精神很专注,有一次煮鸡蛋,心里想着数学公
式,竟误把手表当作鸡蛋丢进了锅里。
还有一次,从早晨起
就计算一个问题,中饭都忘了吃。
当他感到肚子饿时,
已暮色苍茫。
他步出书房,一阵清风,感到异常的清新。
突
然想到:我不是去吃饭吗?怎么走到庭院中来了!于是他立
即回头,又走进了书房。
当他看到桌上摊开的算稿时,
又把吃饭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立即又伏案紧张地计算起来。
爱迪生的故事
爱迪生因为有强烈的好奇好,所以,对什么事物都爱不停地思考,并想法设法找到答案。
有一次,他看着天空中飞翔的小鸟,好奇地问:“为什么人不能飞呢?”经过观察思考,他总结出了:鸟有翅膀,而人没有。
于是,他又想:为什么气球没有翅膀,也能升上天空呢?如果让人体内充上气是不是也能飞了?于是,他给小伙伴
吃了能让体内产生气体的黄药粉。
小伙伴服下后不久便肚子疼痛难忍,险些
送命。
爱迪生被父亲狠狠地揍了一顿。
而爱迪生却委屈地说:我不做实验哪会知道人能不能飞呀!。
科技小报word电子小报手抄报模板你仔细观察,只有恒星才闪,行星是不闪的。
为什么?在天文望远镜下可以发现这一秘密:恒星因为离得太远--最近的恒星距地球都有4.6光年--在地球上看只是一个小点,而行星离得近,在地球上看是一个圆面。
那和闪不闪有何关系呢?因为我们是透过大气层观察星星,大气层有杂质,有扰动,恒星一点光就很容易被干扰,形成闪烁,而行星是个很小的圆面(尽管肉眼看来也是一个点),是由无数个光点构成的。
因而抗干扰能力强得多,看起来就不闪了。
世界上有外星人吗?宇宙里有外星人,只是我们还没发现或确认。
其一,茫茫宇宙,我们现在发现在才多少分之一呀,还有那么一大部分都没有被发现,所以不能说一定没有。
其二。
像几百万年前的地球,不是也一样,没有生物的,还不是经过漫长岁月,慢慢有了生物;所以说,在这之前,不能说没有过;在这以后,不能肯定说不会再有。
其三,外星生物不一定要和我们人类一样,需要的也不一定会是一样。
打个比方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当时的人类还未几久,有人掉水里。
什么是人造卫星?人造卫星环绕地球在空间轨道上运行的无人航天器。
人造卫星基本按照天体力学规律绕地球运动,但因在不同的轨道上受非球形地球引力场、大气阻力、太阳引力、月球引力和光压的影响,实际运动情形非常复杂。
人造卫星是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航天器。
人造卫星发射数量约占航天器发射总数的90%以上。
被淹死了,于是他会说:“水里不可能有生命。
”可是就在不久之后,人类发现了鱼类。
现在,我们都一点不会因为水里面有生物而惊讶。
10大可能存在生命的天外“桃源”包括瑞士科学家于1995年首次在太阳系外发现的编号为“51号飞马”的恒星。
这颗恒星附近有一颗类似于木星的行星绕其运转,上面极可能存在生命。
除此以外,名单中还包括天蝎座转,上面极可能存在生命。
除此以外,名单中还包括天蝎座。
班级姓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前建议,21世纪标准的青少年应通晓3种语言。
这份建议书是由187国家组成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一致通过的。
它建议成员国应让儿童从幼儿园开始学习第二种语言,中学学习第三种语言,以在现代通讯强化英文的主导地位之际,使世界语言生生不息。
建议中说,通晓3种语言“应是21世纪标准语言能力”,这将使语言免于“受到通讯环球化和使用单一语言趋势的威胁”。
在二十一世纪里,科学将会成为人类的生命。
你不懂科学,就无法在这个社会里生存。
如果你有了科学的种子,精心培育,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颗种子就会不断生根、发芽、结出累累硕果……而“诺贝尔科学奖”,就是用这样一种奖励,来激发人们热爱科学,并用科学创造我们美好的生活。
有20多个国家,466名科学家获得过诺贝尔奖,当他们走向“诺贝尔奖”的领奖台时,他们代表自己拥有了科学创造的巨大财富。
因此,我们要学科学、爱科学,把科学展示出来。
但怎样才能做到呢?科学家告诉我们,好奇心是人的天性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也是激发探索科学奥妙的主要动机;而最能满足这种强烈欲望的方法是要勇于问为什么,勇于尝试、创新,勇于推翻前人的话、结论,而最终得到的就是自己的成果。
例如,伽利略,哥白尼等人,他们不顾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反对,勇敢地指出前人错误的论点。
通过亲身实践,证明了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换来的是自己的成功。
为什么向日葵总是朝着太阳开花向日葵花盘下面茎部的地方,含有一种叫做「植物生长素」的物质。
这物质有加速繁殖的功用,但却具有厌旋光性,每遇到光线时,便会跑到背光的一面去。
所以太阳升起时,向日葵茎部便马上躲到背光的一面去,看起来整棵植物就向着太阳的方向弯曲了。
为什么萤火虫会发光?萤火虫会发光因为在它们的腹部末端有发光器,发光器内充满许多含磷的发光质及发光酵素,使萤火虫能发出一闪一闪的光。
萤火虫发光的目的,除了要照明之外,还有求偶、警戒、诱捕等用途。
这也是它们的一种沟通的工具,不同种类萤火虫的发光方式、发光频率及颜色也会不同,它们藉此来传达不同的讯息。
中国航天梦航天知识小报手抄报A4模板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的开创性、奠基性成就是1970
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这个历史性的时刻拉开了中国人进入太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资源的序幕,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
因此,中国政府决定将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以纪念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
航天服(spacesuit)是保障航天员的生命活动和工作能力
的个人密闭装备。
它可以防护空间的真空、高低温、太阳辐射和微流星等环境因素对人体的危害。
航天服在航天任务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保障了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和任务的顺利完成。
天宫二号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也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
它将用于进一步验证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及进行一系列空间试验。
天宫二号的发射和运行,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迈向了新的里程碑,也为XXX的发展注
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1957年10
月4日前苏联发射的"斯普特尼克1号",而我国发射的第一个
人造地球卫星是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发射的“东方红一号”。
此外,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飞向太空的时间是2003年10月16日。
这些都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展示了中
国在航天领域的强大实力和成就。
太空探索的绘画手抄报
太空探索的绘画手抄报
我发明一种名叫穿越时空的机器,驾驶着它,来到了3030年的地球。
现在已经是机器人时代了,你们可以看到机器人正在帮主人拿东西,做家务。
人类不
在因为土地面积的多与少而争执,因为有些国家将部分餐厅转到地下,他们还可以挖的更深。
我突然看到了一个标题:太空之旅正在报名中!哇塞!太棒了!我还从未去过太空游
玩呢,现在高科技可真发达,旅游都可以去太空了呢!我报了一个太空全程旅游,听导游说,去太空可以不用穿宇航服,也可以直接吃东西(不是牙膏挤的那种),什么!这么爽!
第二天我的.背包塞得鼓鼓的,毕竟是去太空,肯定要好好玩一番。
随着火箭“轰”
的一声,我们飞出了地球,第一个到达的是火星,我来到火星瞬间惊呆了,火星上不再是
光秃秃的一片了,因为科学家在地表下发现了水的存在,这里便孕育除了生命。
并且人们
在这里见了许多超市,餐厅等高楼建筑,这下子火星更像科学家们所说的——火星是地球
的“孪生兄弟”。
接着我们离开了火星,来到了银河边,迎合犹如许多的小星星或是闪闪的钻,亮片所
汇聚成的旋窝,美丽又迷人。
我拿出相机,给银河拍了好几张照片,它真是太美了。
随后,我们又参观了太阳系的其它几个星球,最后,返回到了地球。
参观了一天,可
真累!我洗了个澡,换了身衣服,有驾驶着时光机回到了现在。
这次的旅行,我永远不回忘记。
我要好好学习,让未来的高科技更发达!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探索太空手抄报篇一:宇宙科普知识手抄报1、认识宇宙人类经过很长时间的努力才认识到我们脚下的大地是个球体。
开始人们把它放在了宇宙的中心。
后来,有个叫帕拉多喜的人发现天上的星星有一些在动——人们叫它们行星,与之相应,不动的星星便叫恒星。
1543年哥白尼出版《天体运行论》,才把地球从宇宙中心移开。
进入20世纪之后,随着反射天文望远镜的出现,天文望远镜的口径不断增大。
使人们的视野进入到更为遥远的宇宙空间。
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探索宇宙的立足点不再局限于地球,而是向着更远的外太空探索了。
2、宇宙的结构宇宙是自然科学最大的研究对象,我们现在对宇宙的基本认识是:在相对较小的时空内,宇宙中的物质依次聚集为星体、星系、星系团、超星系团、超超星系团等等。
宇宙在整体上是均匀的、各向同性的,宇宙没有中心,任何典型星系的观察者所看到的宇宙规律是一样的。
天空中云雾状的天体,名之为星云。
1924年哈勃发现仙女座大星云,分辨出构成该星云的单个星体,使河外星系和尘埃云得以区分,并发现仙女座大星云不是银河系中的天体,而是距地球约220万光年之遥的与我们的银河系一样的星系,谓之河外星系。
继而他又发现了许多更为遥远的星系,并提出了哈勃理论后得到证实也就是说,河外星系的红移是反映宇宙整体性特征的系统性红移—从宇宙中的任何一点都能看到几乎所有的天体都在远离该点而去—宇宙在膨胀。
这是一种全方位的无中心膨胀,其情形类似于膨胀的气球上各点之间相互远离。
宇宙的时空是柔性的。
在牛顿时空观中,空间是三维平直的,是绝对均匀、各向同性的;时间是单向一维的,像河流一样匀速地流淌着。
时间和空间与物质无关,它们就像是盛装物质的容器,亘古存在,永远不变。
3、太阳系直至目前,太阳系依然是我们在宇宙中了解最多的天体系统。
班级 姓名
神舟九号飞船是中国航天计划中的一艘
载人宇宙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
神九是
中国第一个宇宙实验室项目921-2计划的组成部分,天宫 与神九载人交会对接将为中国航天史上掀开极具突破性的一 章。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 射中心发射升空。
2012年6月18日约11时左右转入自主控制飞 行,14时左右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 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
并于2012年6月29日
10点00分安全返回
神舟九号 运载火箭
运载火箭由多级火箭组成的航天运输工具。
用
途是把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 等有效载荷送入预定轨道。
是在导弹的基础上发展的,一般由2~4级组成。
每一级都包括箭体结构、推进系统和飞行控制系统。
末级有仪器舱,内装制导与控制系统、遥测系统和发射场安全系统。
级与级之间靠级间段连接。
有
效载荷装在仪器舱的上面,
外面套有整流罩。
嫦娥三号卫星是中国国家航天局嫦娥工
程第二阶段的登月探测器,嫦娥三号由着陆
器和巡视探测器(即“玉兔号”,月球车)组成,进
行首次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获取月球内
部的物质成分并进行分析。
月球车在月球表面巡
游90天,并抓取月壤在车内进行分析,得到的数
据将直接传回地球。
嫦娥三号探测器已于2013年
12月2日凌晨1:30分在四川省西昌卫
星 发射中心 发射。
“嫦娥”奔月。
科学,新时代发展的前提,一条重要的择优标准。
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都拥有科学。
迄今对海王星外侧光环最完整的图像分析表明,这颗行星外侧光环的有些部分正在迅速消散,其中一部分已接近消失。
“旅行者2号”探测器1989年首次飞经海王星,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科学考察。
经研究,天文学家确认海王星有5条光环:里面的3条比较模糊,外面两条比较明亮,最外侧的环中有几段明亮的弧。
天文学家将最外侧的这条光环命名为“亚当斯环”,并将其中几段明亮的弧依次命名为新华社电美国科学家在3月24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实验中发现一种植物能够改写从父(母)处继承的一些遗传代码,而与祖父(母)本的DNA 片段(脱氧核糖核酸)达成统一,这显然打破了科学家一直遵循的遗传定律。
早在19世纪,奥地利科学家孟德尔便提出,决定生物体特征的基因在细胞中成对存在,一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母本,这便是目前仍然指导各种科学研究的遗传定律。
不过,美国珀杜大学科学家的最新研究似乎与之背道而驰。
“自由”、“平等”和“互助”。
科学家发现打破传统遗传定律的植物每辅惊了深海鱼、据有关媒体报道:在印度洋海啸灾难发生之前,一群孩子在海上戏耍打闹时发现了几种怪模怪样的鱼。
“啊!这些鱼怎么长得这么怪怪的?”“我还从来没见过这种怪模样的鱼呢。
”可是他们谁也没有在意……事实上,这些孩子发现的怪鱼属于深海鱼类,平常人们很难看到,而它们的出现能够带给人们一些预警提示。
深海鱼类是指居住在海洋500米到几千米深处的鱼类。
科学家们发现,尽管由于不利的生活条件,深水动物不论在量的方面,还是在质的方面,都不及高水位的动物发达。
该大学科学家报告说,他们对一种名为拟南芥的植物进行了研究,这种植物两个基因复本上的H OTHEAD 基因都出现变异,因此其花瓣和其他花器官不正常的绞合在一起。
按照遗传定律,拟南芥的后代也应该具备这种不正常的特征。
但是,科学家发现,在一些情况下,拟南芥后代中大约10%具有正常的花器官。
地球这颗有着广阔天空和蓝色海洋的行星始终给人以坚实巨大的感觉。
而在宇宙中,地球给人的印象却并非如此:这个在一层薄薄而脆弱的大气笼罩下的星球并不见得有多大。
在太空中,地球的特征是明显的:漆黑的太空、蓝色海洋、棕绿色的大块陆地和白色的云层。
地球是太阳的从里往外数第三颗行星,距太阳大约有公里。
地球每 365.256 天绕太阳运行一圈,每 23.9345 小时自转一圈。
它的直径为公里,只比金星大了一百多公里。
人们梦想能在太空中旅行,能欣赏宇宙的奇观。
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都是太空旅行者。
我们的宇宙飞船是地球,飞行速度是每小时太 阳 1 版 水 星 2版 金 星 2版 地 球 1版 火 星 2版 木 星 2版
太 阳
亿亿吨。
按质量计,氢约占71%,氦占27%, 其他元素占2%。
通过望远镜,我们可以直接观测到太阳的大气层,它从里向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太阳巨大的能量来自于直径不到50万千米的核心部分。
核心部分温度极高,压力极大,发生了核能反应,即热核聚变。
在这个过程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据估算,太阳可以燃烧100亿年。
椐雷达描绘,金星表面和地球一样,也是一棵地貌非常复杂的行星。
金 星上60%是平原,还有广阔的高 原,起伏的山地,幽深的裂谷。
面积最大的高原比中国的青藏高原海大两倍,最高的山峰达10590米,比珠穆朗玛峰还高。
一条从南向北穿过赤道的大 峡谷,长达1200千米,是九大行星中 最长的峡谷。
金星表面的最高温度达到447摄氏度,是金星保持酷热的根源是金星厚厚的云层。
水星距太阳五千八百万公里,是太阳系中和太阳最近的行星。
水星没有卫星,它的体积在太阳系中列倒数第二位,仅比冥王星大。
因为水星与太阳非常接近,水星上既没有空气也没有水,昼夜温差非常悬殊,所以它的白昼地表温度可高达摄氏四百二十七度;而到晚上又骤降至摄氏零下一百七十三度。
土星直径119300公里,是太阳系第二大行星。
它与邻居木星十分相像,表面也是液态氢和氦的海洋,上方同样覆盖着厚厚的云层。
土星上狂风肆虐,沿东西方向的风速可超过每小时1600公里。
土星上空的云层就是这些狂风造成的,云层中含有大量的结晶氨
探索宇宙奥秘
水 星
火星是地球的近邻。
它与 地球有许多相同的特征。
它们都 有卫星,都有移动的沙丘、大风扬起的沙尘暴,南北两极都有白色的冰冠,只不过火星的冰冠是由干冰组成的。
火星每24小时37分自转一周,它的自转轴倾角是25度,与地球相差无几。
金 星
火 星
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它的体积超过地球的一千倍,质量超过太阳系中其他八颗行星质量的总和。
与其他巨行星一样,木星没有固态的表面,而是覆盖着966公里厚的云层。
通过望远镜观测,这些云层就象是木星上的一条条绚丽的
木 星
土 星
冥王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同太阳的平均距离最远,质量最小的一颗行星。
冥王星在远
离太阳59亿千米的寒冷阴暗的太空中跚跚而行。
冥王星有一卫星,名叫查龙。
冥王星的直径约为2,400千米,比月球还小,而查龙的直径为1,180千米,它与冥王星直径之比是2:1,是九大行星中行星与卫星之比最大的。
冥王星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0.0024倍,这不仅比水星质量小,甚至比月球质量还小;它的密度为每立方厘米1.8-2.1克,反照率为50%-60%。
冥
王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