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编程课程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73.50 KB
- 文档页数:13
数控编程及仿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术语和编程规则,理解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2. 学会使用数控仿真软件进行基本操作,并能进行简单的零件编程与仿真加工;3. 了解数控机床的安全操作规程及维护保养知识。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简单的数控编程任务;2. 能够运用数控仿真软件进行零件加工过程的模拟,分析并解决简单的加工问题;3. 能够熟练操作数控机床,进行安全、规范的实际操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控技术及制造业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环保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要求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注重实践操作。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动手能力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数控编程基本概念:数控机床的分类、数控编程的基本术语及编程步骤;2. 数控编程指令系统:常用数控指令的功能、格式及使用方法;3. 数控编程工艺处理:加工工艺的分析、确定合理的走刀路线及切削参数;4. 数控仿真软件操作:介绍仿真软件的基本功能、操作界面及使用方法;5. 数控机床操作与加工:熟悉数控机床的操作面板、掌握机床的基本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及维护保养;6. 实践加工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加工案例,使学生了解数控编程在实际加工中的应用。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数控编程基本概念及术语;第二周:数控编程指令系统学习;第三周:数控编程工艺处理;第四周:数控仿真软件操作学习;第五周:数控机床操作与加工;第六周:实践加工案例分析及总结。
数控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数控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数控编程、数控加工和数控设备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数控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1.了解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2.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熟悉数控加工的过程和参数设置;4.掌握数控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
5.能够使用数控编程软件进行程序编写;6.能够进行数控加工参数的设置和调整;7.能够对数控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数控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数控技术的热情;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3.培养学生对新技术的敏感性和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数控编程、数控加工和数控设备四个方面。
具体的教学大纲如下:1.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数控系统的组成、数控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2.数控编程:数控编程的基本原理、数控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3.数控加工:数控加工的过程、数控加工参数的设置和调整;4.数控设备:数控设备的工作原理、数控设备的维护和故障排除。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数控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4.实验法: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掌握数控编程和数控加工的方法。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数控设计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数控技术参考书籍,供学生深入学习;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教学PPT,提供清晰的数控技术图片和视频资料;4.实验设备:准备数控编程器和数控机床等实验设备,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数控建模编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数控建模编程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应用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理解数控建模编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熟练使用数控建模编程软件进行简单的建模和编程操作。
3.掌握数控建模编程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方法和技巧。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数控建模编程基本概念:数控系统、数控编程、数控加工等内容。
2.数控建模编程原理:建模方法、编程语言、程序结构等内容。
3.数控建模编程软件操作:软件界面、基本操作、建模技巧等内容。
4.数控建模编程应用实例:实际工程案例分析、编程技巧等内容。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数控建模编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数控建模编程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方法和技巧。
3.实验法:通过上机操作实验,使学生熟练掌握数控建模编程软件的操作方法和编程技巧。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数控建模编程基础》等。
2.参考书:《数控编程与应用》、《数控加工技术》等。
3.多媒体资料:教学PPT、视频教程、软件操作演示等。
4.实验设备:数控建模编程软件、计算机、投影仪等。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相应的编程练习和建模任务,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考试:期末进行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技能水平。
评估方式将力求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通过评估,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进度和时间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教学,确保每个章节都有足够的教学时间。
数控课程设计稿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熟练使用数控机床进行零件加工。
具体分为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了解数控编程的基础知识,包括数控机床的分类、数控编程的步骤和方法、常用的数控指令等。
2.技能目标:学生需要能够使用数控编程软件进行编程,并能够独立操作数控机床进行零件加工。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控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数控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控编程的基本原理、数控机床的分类和结构、数控编程软件的使用、数控机床的操作和维护等。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章:数控技术概述,介绍数控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第二章:数控机床,介绍数控机床的分类、结构和特点。
3.第三章:数控编程基础,介绍数控编程的步骤、方法和常用指令。
4.第四章:数控编程软件的使用,介绍数控编程软件的功能和操作方法。
5.第五章:数控机床的操作和维护,介绍数控机床的操作步骤和维护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用于讲解数控编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常用的数控指令。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数控技术的应用和实际操作。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数控编程案例,让学生掌握数控编程的实际应用。
4.实验法:学生在实验室进行数控机床的操作和维护,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数控编程与操作》。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数控技术参考书籍,供学生自主学习。
3.多媒体资料:制作数控编程操作的演示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控技术的实际应用。
4.实验设备:准备数控机床和相关的实验设备,供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维护。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数控编程及加工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数控编程及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数控编程及加工实践能力。
1.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熟悉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流程。
3.了解数控机床的结构、功能和操作方法。
4.能够运用数控编程知识进行简单零件的编程和加工。
5.能够根据加工需求制定合理的数控加工工艺。
6.能够熟练操作数控机床进行加工操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增强学生对数控技术应用领域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数控加工工艺、数控编程方法和数控机床操作。
1.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数控编程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
2.数控加工工艺:加工顺序的确定、加工路径的规划、刀具选择等。
3.数控编程方法:手工编程、CAD/CAM软件编程等。
4.数控机床操作:机床的启动和停止、机床参数的设置、加工操作等。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数控编程及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数控编程及加工的应用场景和实际操作。
3.实验法:通过操作数控机床进行实际加工,使学生掌握数控编程及加工的实践技能。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实验设备和多媒体资料。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数控编程及加工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实验设备:配置数控机床、CAD/CAM软件等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的学习材料。
五、教学评估教学评估主要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能力。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评估学生的编程和实践能力。
数控课程设计怎么写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控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数控技术的起源、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2)掌握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功能;(3)熟悉数控编程的基本方法、工艺路线和程序编制;(4)了解数控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和安全操作规程。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数控编程知识,编制简单的数控程序;(2)能够操作数控设备,进行零件加工;(3)能够分析数控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4)具备一定的数控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数控技术的兴趣和热爱,树立数控技术应用信心;(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3)培养学生遵守纪律、严谨治学的学术态度;(4)培养学生关注社会、服务人民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数控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功能;3.数控编程的基本方法、工艺路线和程序编制;4.数控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和安全操作规程;5.数控加工实例分析及问题解决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2.案例分析法:分析数控加工实例,使学生了解数控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3.实验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数控设备,提高实际操作能力;4.讨论法:分组讨论数控技术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数控技术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数控技术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教学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4.实验设备:配置齐全的数控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数控编程及操作课程设计前言数控加工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工业制造的重要技术之一,因为它可以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同时还可以降低成本。
因此,掌握数控编程及操作技能已经成为现代制造行业的基本要求。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控编程及操作技能,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教学实践,帮助学生掌握数控加工技术的编程原理和操作技能。
一、课程设计目标•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数控加工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够编写数控程序,完成简单加工任务;•能够使用数控机床完成加工作业。
二、课程设计内容第一章概述1.1 数控技术概述1.2 数控编程的基本要素1.3 数控机床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第二章数控编程基础2.1 数控编程语言及其种类2.2 数控编程的操作指令和其编程法则2.3 数控编程中的编程技巧第三章数控加工操作技能3.1 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及安全操作3.2 数控刀具的选择和切削参数的设定3.3 数控工艺的优化和加工效率提高第四章数控加工实践4.1 数控加工实验的设计和操作4.2 数控加工常见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4.3 数控加工常见故障排除方法三、教学方法本课程设计采用课堂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其中课堂教学主要讲授数控编程原理、工具和技巧,实践操作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深入理解数控加工的各个方面。
四、教学评估本课程设计采用多种教学评估方法,包括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
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学生参与教学、听讲、思考和提问等方面的表现,占总成绩的30%;•实验成绩:包括实验成绩和实验报告等方面的表现,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主要考察学生对数控加工原理、编程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占总成绩的40%。
五、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操作,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数控编程和操作技巧,并能够使用数控机床完成一定的加工作业。
这不仅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打下了扎实基础,也为提高我国制造业水平做出了贡献。
数控自动编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数控自动编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使用相关软件进行简单零件的编程和仿真,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加深对数控自动编程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知识目标:了解数控自动编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编程方法;掌握常用的数控编程指令和功能模块;理解数控编程的工艺流程和参数设置。
技能目标:能够使用数控编程软件进行简单零件的编程和仿真;能够分析零件加工工艺,合理选择数控系统的型号和参数;能够编写和调试数控加工程序,解决加工过程中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控自动编程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认识到数控自动编程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地位,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控自动编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数控编程软件的使用,以及数控编程工艺和参数设置等方面的知识。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数控自动编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数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数控编程的工艺流程等。
2.数控编程软件的使用:熟悉数控编程软件的界面和功能,使用软件进行零件编程和仿真。
3.数控编程指令和功能模块:掌握常用的数控编程指令,如G代码、M代码等,以及功能模块的使用。
4.数控编程工艺和参数设置:了解数控加工工艺的基本知识,熟悉数控编程参数的设置方法,如切削速度、进给量、刀具补偿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数控自动编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编程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数控编程的工艺流程和参数设置,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熟悉数控编程软件的使用,掌握数控编程的实践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本课程的教学质量,我们将准备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数控技术教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2. 学生能够掌握数控机床的结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了解不同类型的数控机床及其适用范围。
3. 学生能够掌握数控加工中的坐标系、编程指令和常用的数控术语。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进行简单的数控编程,并能运用数控机床进行加工操作。
2. 学生能够运用数控软件进行模拟加工,解决实际加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学生能够根据图纸要求,选择合适的数控机床和加工参数,完成零件的加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数控技术,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增强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注重安全生产,提高安全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教学为辅,旨在培养学生的数控技术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中职或高职一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但对数控技术了解较少,动手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今后的工作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数控技术概述:介绍数控技术的起源、发展及其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应用,使学生了解数控技术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数控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应用领域。
2. 数控机床结构与原理:讲解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等常见数控机床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
教学内容:数控机床的分类、结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
3. 数控编程基础:教授数控编程的基本原则、步骤和方法,使学生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技能。
教学内容:数控编程的基本原则、编程步骤、编程方法、编程指令。
4. 数控加工坐标系与术语:介绍数控加工中的坐标系、常用数控术语及加工参数的设置。
教学内容:坐标系、数控术语、加工参数设置。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设计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数控加工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技术,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从数控加工工艺、编程技术、课程设计实践、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引言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数控加工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各类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在理论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数控加工工艺和编程技术,为今后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二、数控加工工艺概述数控加工工艺是利用数控机床对工件进行高效、高精度、高效率加工的一种先进加工方法。
数控加工工艺主要包括加工方法、加工顺序、切削参数等。
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合理选择数控加工工艺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加工质量、加工效率和机床寿命。
三、编程技术简介编程技术是数控加工的核心技术,主要用于编写数控程序,控制机床按照预定的轨迹和参数进行加工。
编程技术包括手工编程和计算机辅助编程。
掌握编程技术,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应对复杂的数控加工任务,提高加工质量与效率。
四、课程设计实践与应用课程设计是数控加工与编程教学的重要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可以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加工相结合,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课程设计内容包括:数控加工工艺设计、编程技术应用、数控程序编写与调试、加工质量分析等。
五、设计案例与分析本文将结合具体设计案例,详细介绍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设计的过程。
案例包括轴类零件、盘类零件、腔体零件等。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数控加工与编程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六、课程设计成果评价与反思课程设计成果评价主要从加工质量、加工效率、程序正确性等方面进行。
通过对课程设计的反思,可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七、总结与展望数控加工与编程课程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徐州工程学院课程设计题目:数控机床与编程课程设计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10机制专二姓名:齐同彬学号:20100613210指导教师:张万利2013年 1 月 5 日《数控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学完数控编程之后,进行的下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它一方面要求学生能根据零件图,用ISO码编制数控加工程序,熟悉加工程序输入、检查、编辑及执行的方法,另一方面,为今后的毕业设计、今后从事数控加工进行一次综合训练。
二、课程设计任务根据指导书提供的零件图及相关技术要求,选择车床和铣床加工零件各一个,选择某种数控系统的编程指令编程,并进行数控加工仿真。
三、设计题目、内容及步骤(具体题目见附录)1.根据零件图样要求、毛坯情况,确定工艺方案及加工路线;2.选择机床设备;3.选择刀具;4.确定切削用量;5.确定工件坐标系、对刀点和换刀点;6.编写程序。
四、完成的工作量1、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课程设计目的,本人的设计任务,设计步骤,结论,心得体会;2、上交加工程序的仿真界面和图形。
五、进度安排按教学计划的规定,本课程设计时间为二周方案确定约占20%坐标点的计算约占15%程序的编制约占25%程序的仿真、效验和调试约占25%编写设计说明书约占15%六、附录(设计题目及参考例题)下面工件毛胚的材料为尼龙棒,编写程序并加工成工件。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图五图六用提供的刀具(Ø12㎜/Ø10㎜立铣刀)在蜡模上完成下列零件的加工,图示凸块外侧面,有刀具半径补偿功能,图二凸块厚3㎜。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目录1设计目的 (6)2设计任务与内容 (6)3设计步骤 (6)3.1数控车床加工零件 (6)3.1.1零件结构工艺分析、毛坯及加工定位基准的确定 (6)3.1.2加工方案 (7)3.1.3选择机床设备 (7)3.1.4选择刀具 (7)3.1.5确定切削用量 (7)3.1.6数控加工工序卡片 (8)3.1.7确定工件坐标系、对刀点和换刀点 (8)3.1.8编写程序 (8)3.1.9加工程序仿真.....................................................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数控铣床加工零件 (9)3.2.1零件结构工艺分析、毛坯及加工定位基准的确定 (9)3.2.2加工方案 (10)3.2.3选择机床设备 (10)3.2.4选择刀具 (10)3.2.5确定切削用量 (10)3.2.6数控加工工序卡片 (11)3.2.7确定工件坐标系、对刀点 (11)3.2.8编写程序 (11)3.2.9加工程序仿真.....................................................错误!未定义书签。
4.结语 (13)1设计目的1,加强数控机床结构设计的模块化训练2加强数控机床功能部件的选型与设计计算的训练3坚强数控机床的整机设计中应该把握的主要问题的训练2设计任务与内容分别用关数控车床和铣床加工各加工一个零件:零件(1)零件(2)3设计步骤3.1数控车床加工零件工件毛胚的材料为尼龙棒,编写程序并加工成工件。
3.1.1零件结构工艺分析、毛坯及加工定位基准的确定(1)零件图的分析零件共有2个轴段和一个半圆头,只需要加工外圆。
阶梯轴结构、形状简单。
从图纸上可以看出,径向尺寸基准为中心线,尺寸以中心线标注,轴向尺寸基准为右端面,φ10和φ12的轴段定位基准都是右端面,基准比较统一。
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低。
(2)毛胚的确定因为已知工件毛胚的材料为尼龙棒,故毛胚选φ15*30的尼龙棒棒料。
(3)工件基准的分析此工件的径向尺寸设计基准为中心线,轴向尺寸设计基准为右端面。
采用三爪自定位卡盘装夹,定位基面为外圆,可认为定位基准为中心线,满足基准重合原则。
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夹持φ15外圆,使工件伸出卡盘15㎜,一次装夹完成粗精加工。
3.1.2加工方案因为工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低。
先粗车端面及φ12㎜外圆,φ41㎜外圆,留1㎜半精车余量;再半精车φ10㎜外圆,φ12㎜外圆,R5㎜半圆头至尺寸。
3.1.3选择机床设备根据零件图样要求,选用经济型数控车床即可达到要求。
故选用CK0630型数控卧式车床。
3.1.4选择刀具根据加工要求,要粗车和精车,所以选用两把刀具,T01为1号90°偏刀,作为粗车车刀;T02为2号90°偏刀,作为半精车车刀。
同时把两把刀在自动换刀刀架上安装好,且都对好刀,把它们的刀偏值输入相应的刀具参数中。
3.1.5确定切削用量查阅《切削用量简明手册第3版》,确定切削用量如下:车端面:主轴转速1500r/min,进给量0.1mm/r;粗车:主轴转速600r/min,进给量0.2mm/r。
半精车:主轴转速1000r/min,进给量0.1mm/r。
3.1.6数控加工工序卡片数控加工工序卡片产品名称或型号零件名称零件图号车间使用设备工艺序号程序编号夹具名称夹具编号三爪卡盘GS53-61工步号工步内容加工面刀具号刀补量主轴转速r/min进给量mm/r背吃刀量mm备注1 车端面右端面T010 600 0.12 粗车外圆面T010 600 0.23 车半圆头右端面T01600 0.14 半精车外圆面T020 600 0.13.1.7确定工件坐标系、对刀点和换刀点以工件右端面与轴心线的交点O为工件原点,建立XOZ工件坐标系。
采用手动试切对刀方法,把点O作为对刀点。
换刀点设置在工件坐标系下X60、Z50处。
3.1.8编写程序按该机床规定的指令代码和程序段格式,把加工零件的全部工艺过程编写成程序清单。
该工件的加工程序如下:0010N0010 G54 X0 Z0N0020 G90 G00 X14 Z0 F100 S600 M03N0030 G01 X14 Z-20N0040 G00 X14 Z0N0050 X11N0060 G01 X11 Z-10N0070 G00 X11 Z0N0080 X0 Z0N0090 G03 X10 Z-5 R5N0100 G00 X20 Z0N0110 X0 Y0N0120 G03 X10 Z-5 R5N0130 G01 X10 Z-10N0140 X12 Z-10N0150 Z-20N0160 X15 Z-20N0170 G00 X30 Z30N0180 M05 M023.2数控铣床加工零件用提供的刀具(Ø12㎜/Ø10㎜立铣刀)在蜡模上完成下列零件的加工。
3.2.1零件结构工艺分析、毛坯及加工定位基准的确定(1)零件图的分析从图纸上可以看出,内孔直径为Ø12,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无要求。
(2)毛胚的确定已知工件毛胚的材料为蜡模。
(3)工件基准的分析以底面为定位基准,两侧用压板压紧,固定于铣床工作台上。
3.2.2加工方案按OABCD线路铣削轮廓。
3.2.3选择机床设备根据零件图样要求,选用经济型数控铣床即可达到要求。
故选用华中Ⅰ型数控铣床。
3.2.4选择刀具现采用φ10㎜的立铣刀,定义为T01。
采用φ12㎜的立铣刀,定义为T02同时把T01刀在自动换刀刀架上安装好,T02在主轴上安好。
且都对好刀,把它们的刀偏值输入相应的刀具参数中。
3.2.5确定切削用量查阅《切削用量简明手册第3版》,确定切削用量如下:铣轮廓,主轴转速800r/min,进给量0.1mm/r3.2.6数控加工工序卡片数控加工工序卡片产品名称或型号零件名称零件图号车间使用设备工艺序号程序编号夹具名称夹具编号工步号工步内容加工面刀具号刀补量主轴转速r/min进给量mm/r铣削深度mm备注1 铣内孔轮廓面T020 600 0.12 精铣轮廓面T010 600 0.13.2.7确定工件坐标系、对刀点在XOY平面内确定以0点为工件原点,Z方向以工件表面为工件原点,建立工件坐标系。
采用手动对刀方法把对刀点定在O’处。
3.2.8编写程序按该机床规定的指令代码和程序段格式,把加工零件的全部工艺过程编写成程序清单。
该工件的加工程序如下:0020N0010 G54 X-10 Y-10 Z100M03 S600N0020 G00 X50 Y-10 F100 N0030 G01 Z60N0040 G02 X70 Y10 R20N0050 G03 X90 Y30 R20N0060 G02 X110 Y50 R20 N0070 G02 X90 Y70 R20N0080 GO3 X70 Y90 R20 N0090 G02 X50 Y110 R20 N0100 G02 X30 Y90 R20 N0110 G03 X10 Y70 R20N0120 G02 X-10 Y50 R20 N0130 G02 X10 Y30 R20N0140 G03 X30 Y10 R20N0150 G02 X50 Y-10 R20 N0160 G00 Z100 M05N0170 MO24.结语数控技术课程设计是很注重实际操作应用的一次设计,在做课程设计的工程中我遇到了许许多多的一系列的问题,有些问题通过与同学讨论以及询问得到了答案,但还有些一直也没有找到答案,一直徘徊在我的心头。
课程设计不仅暴露了我对于实际操作的缺乏经验,让我在设计过程中一次又一次的出现问题单总是找不到解决的方法。
但同样也增加了我各方面的知识。
为了完成设计,我一次又一次的编程,刚开始我以为会很容易。
一开始程序很快就编写出来了,我很直还检查了还几次,没想到一放到仿真模拟程序上去试车时,不是提示我程序编写错误,就是零件被车坏了。
苦恼了一次又一次,终于发现自己懂得哪些仅仅只是一些皮毛而已。
辛苦了一个星期课程设计总算是完成了。
我收获的有辛酸也有快乐。
我想我以后会更加注重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一些设计都都离不开现实实际。
这次的设计我增加操作能力,对数控机床的操作有了更深入的熟悉与了解。
我也懂得了只有踏踏实实掌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