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总线接口
- 格式:pdf
- 大小:307.76 KB
- 文档页数:25
CAN 总线标准接口与布线规范
工业4.0 时代已经到来,基于自主优先级仲裁和错误重发机制的CAN 总线应用十分广泛,相同的各种总线故障和问题也十分困扰工程师,其实最
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产品前期设计要相对的严谨,今天主要带大家熟悉CAN
总线的常用接口和布线规范。
随着CAN 总线技术的应用愈发广泛,不仅涉及汽车电子和轨道交
通,还包括医疗器械、工业控制、智能家居和机器人网络互联等,当然我们
的工程师也被各种奇葩的总线问题困扰,与其后期解决问题,不如前期有效
规避。
一、常见的CAN 总线标准接口
CAN 总线接口已经在CIA 出版的标准CIA 303_1 进行明确规定,熟知接口定义有助于提高自身产品和其它设备兼容性。
1.DB_9 端子
2.M12 端子
图3 M12 接口定义
图3 是M12 形式的接口定义,在这里可能没有什幺特别需要注意的点,还有就是除了5pin 的接口还有8pin、9pin、10pin 和12pin 的接口,具体的定义不在赘述,可参考标准CIA 303_1。
二、CAN 总线布线规范
如果你是一个CAN 总线的入门小白,下面的总线布线规范,你可能
得收藏起来,在你组网布线的时候时不时拿出来看看,相信对你会非常有帮。
分析及应用can接口典型电路CAN接口是一种常见的串行通信协议,主要用于汽车、工业控制等领域。
它能够实现节点之间的高效通信,具有可靠性高、传输速度快等优势。
CAN接口典型电路由电源电路、CAN收发器、MCU芯片、电源管理器等组成,下面将依次进行分析及应用。
1. 电源电路CAN接口必须要有稳定的电源供应来实现正常工作。
一般情况下,CAN接口需要使用5V的电源。
因此,电源电路是CAN接口典型电路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电源电路需要提供可靠的稳压作用,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CAN收发器CAN收发器是CAN接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CAN收发器是将MCU芯片和CAN 总线之间进行隔离的一个元件。
其主要功能是将电压信号转换为差分信号以适应CAN总线,以及进行信号的保护和隔离。
CAN收发器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CAN总线的抗干扰能力,使其更加稳定可靠。
3. MCU芯片MCU芯片是CAN接口中的核心部件。
MCU芯片可以根据需要自主调整CAN的发送和接收速度,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MCU芯片还可以实现CAN的各种功能,如过滤、帧处理和错误检测等。
在CAN接口设计中,MCU芯片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不同的MCU芯片还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
4. 电源管理器电源管理器是如果CAN接口,它可以用来控制CAN接口的电源开关和低功耗功能,以实现电源的管理。
电源管理器可以实现电源模块的引脚检测和关闭功能,以实现CAN接口电源的节能和延长使用寿命。
总体来说,CAN接口典型电路是一种高效、可靠和稳定的串行传输系统。
对于设计者来说,电源稳定性,CAN收发器的性能,MCU的选择和电源管理器的应用都非常重要。
设计者需要根据实际应用场景来选择合适的电路和元器件,以确保CAN接口的性能和可靠性。
can通讯接口电路原理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通信接口电路原理是一种常
用的串行通信协议,用于在汽车电子系统以及其他工业控制领域中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
其原理如下:
1. 差分信号传输:CAN通信使用差分信号传输,即同时传输
两个信号(CAN_L和CAN_H),分别代表0和1的状态。
这种差分信号传输可以有效地抵抗电磁干扰和噪声,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2. 线路结构:CAN通信采用双线结构,即CAN_H和CAN_L
两根线,分别用于数据传输和信号接收。
CAN总线上可以连
接多个节点,形成一个总线网络。
3. 帧格式:数据传输使用帧格式,每个帧包含一个标识符、数据、控制域和错误校验码。
标识符用于识别不同的数据包,数据用于传输实际的信息,控制域用于描述帧的类型和数据长度,错误校验码用于检测数据传输的正确性。
4. 碰撞检测:当多个节点同时发送数据时,可能发生碰撞,会导致数据传输错误。
CAN通信使用了非阻塞的仲裁机制,通
过在传输过程中不断检测总线上的信号来解决碰撞问题,高优先级的节点可以在传输过程中抢占总线。
5. 错误检测和纠正:CAN通信使用了CRC(循环冗余校验)
来检测和纠正错误。
每个节点在接收到数据后会进行CRC校验,如果数据错误,则会进行重传。
综上所述,CAN通信接口电路实现了差分信号传输、双线结构、帧格式、碰撞检测和仲裁机制以及错误检测和纠正功能,从而实现了可靠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CAN总线软件编程流程1.初始化CAN总线接口:先选择一个适合的硬件接口,根据硬件接口的数据手册与相应的寄存器进行初始化设置,包括波特率、工作模式等通信参数的配置。
2.配置CAN总线参数:设置CAN总线的参数,如通信速率、帧格式、收发过滤器等。
这些参数的设置要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
3.监听CAN总线:使能CAN总线接收中断,通过中断响应的方式获取CAN总线上的数据帧。
这样可以实时监听总线上的数据。
4.发送CAN数据帧:将需要发送的数据组成CAN数据帧,设置好帧的标识符、数据长度、数据内容等信息,并通过CAN总线接口发送出去。
在发送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发送缓冲区,以便处理发送失败的情况。
5.接收CAN数据帧:通过CAN总线接收中断获取到新的数据帧,解析出数据帧的标识符、数据长度、数据内容等信息,并进行处理。
可以根据数据帧的标识符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类和分析。
6.处理CAN错误:监测CAN总线上的错误,如位错误、格式错误等,及时进行处理并进行相应的错误处理流程。
可以通过错误中断、错误计数器等方式实现错误检测和处理。
7.进行其他相关操作:在CAN总线通信过程中还可能涉及到其他的相关操作,如同步、节点管理、故障检测等。
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相应的处理。
8.关闭CAN总线接口:在软件结束运行之前,应该关闭CAN总线接口,释放资源,并进行相关清理操作,确保资源的正常释放。
9.错误处理和异常流程:在CAN总线通信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错误和异常情况,比如通信超时、数据出错等。
在软件编程时需要考虑这些异常情况,设置相应的错误处理和异常流程,避免系统崩溃或数据丢失。
总的来说,CAN总线软件编程流程包括初始化CAN总线接口、配置CAN总线参数、监听CAN总线、发送CAN数据帧、接收CAN数据帧、处理CAN错误、进行其他相关操作、关闭CAN总线接口以及错误处理和异常流程等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实现CAN总线的稳定通信和数据交换。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传感器CAN总线接口硬件设计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智能系统的搭建,传感器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单片机技术更是在这个背景下广受关注。
在实现智能传感器的联网和信息处理方面,CAN总线作为一种主要网络协议,已经被广泛应用。
在这种情况下,智能传感器必须具有相应的CAN总线接口设计。
本文将介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传感器CAN总线接口硬件设计。
1、 CAN总线介绍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主要用于多个控制节点之间的实时数据传输。
CAN总线的通讯速度高,误码率低,具有自适应性等特点。
CAN总线的应用包括工业控制系统、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等。
2、硬件设计原理基于单片机的智能传感器CAN总线接口硬件设计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以STM32单片机为例,STM32单片机的CAN总线接口包括CAN1和CAN2,这两个接口在硬件电路上都有Rx和Tx引脚和节点电阻。
3、硬件设计流程(1)选择STM32单片机在选取单片机的时候,需要根据实际应用场景来选择。
STM32单片机有许多系列,每个系列又有不同的型号,不同型号的单片机内置了不同的外设,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同时,要根据芯片性价比、性能、功耗等因素进行考虑。
(2)CAN总线选择在硬件设计中,需要选择CAN总线芯片,这个芯片需要支持CAN2.0A和CAN2.0B协议,并且需要支持高速通讯。
同时,要注意芯片的封装和额定工作温度等特性。
(3) CAN总线硬件连接在硬件连接中,需要将CAN总线芯片的Rx和Tx引脚和单片机的CAN1或CAN2接口相连,同时还需添加适当的电流限制电阻和终端电阻。
(4) CAN总线软件调试最后,需要对硬件电路进行软件调试,包括使用标准的CAN总线协议进行通信、CAN总线的数据传输、接收和发送数据、调试CAN中断等。
4、总结基于单片机的智能传感器CAN总线接口硬件设计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在硬件设计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单片机、CAN总线芯片,并进行正确的硬件连接。
CAN总线接口电路设计注意事项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串行通信协议。
CAN总线接口电路设计的关键因素包括信号线路、电源与地线路、保护电路等部分。
以下是设计CAN总线接口电路时需注意的几个方面:1.信号线路设计信号线路的设计应考虑信号的稳定性、抗干扰能力和传输速率。
首先,应尽量降低信号线的长度以减小信号传输的延迟。
同时,为保证信号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应使用屏蔽线缆,并正确接地以防止地回流问题。
另外,为提高传输速率,可采用信号差分传输方式,即CAN-H和CAN-L两个线进行差分传输。
2.电源与地线路设计电源与地线路的设计应考虑到CAN总线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首先,电源线路应提供稳定的电压,以满足CAN总线的要求。
此外,地线路应设计合理,确保地的连续性和低阻抗。
同时,为降低地回流对信号传输的干扰,应采用低阻抗地连接方式,即在CAN控制器和每个节点上都连接一段短接电阻。
此外,为提高抗干扰能力,还可使用电源和地线的滤波电路。
3.保护电路设计保护电路是为了保护CAN控制器和节点不受外部干扰和短路等异常情况的影响。
首先,需要设置电压保护电路,以防止过压和过载等情况对硬件造成损坏。
同时,还应考虑到静电放电和电磁干扰等问题,采用保护电阻、TVS二极管等元件进行保护。
另外,还应设计电流限制电路,以防止短路时过大的电流对硬件造成烧毁。
4.稳压和滤波电路设计稳压和滤波电路的设计是为了提供干净的电源和地线,保证CAN总线的正常工作。
稳压电路可采用稳压芯片或稳压二极管等元件来实现,以保持电源的稳定性。
滤波电路可采用电感、电容等元件,滤除电源和地线上的高频噪声干扰,提高CAN总线的抗干扰能力。
5.PCB布局和阻抗匹配在PCB设计中,应合理布局CAN总线接口电路的各个元件和信号线路,以降低互相干扰的可能性。
可以根据信号的传输速率和长度选择合适的线路宽度,确保信号的传输速率和阻抗匹配。
can总线接口电路设计Can总线是一种用于车辆电子系统中的通信接口,它在汽车电子技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Can总线接口电路的设计展开讨论。
Can总线是Controller Area Network的缩写,它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旨在提供高可靠性、实时性和高带宽的数据通信。
Can总线接口电路的设计是为了实现Can总线与其他电子设备的连接和数据传输。
我们需要考虑Can总线的物理层接口电路。
Can总线使用差分信号传输,因此需要设计差分发送器和差分接收器。
差分发送器将逻辑高和逻辑低分别转换为正向和负向的差分信号,而差分接收器则将差分信号还原为逻辑高和逻辑低。
这样的设计可以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我们需要考虑Can总线的协议层接口电路。
Can总线采用帧格式进行数据传输,因此需要设计帧格式解析器和帧格式生成器。
帧格式解析器用于解析接收到的帧数据,提取出其中的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
而帧格式生成器则用于生成符合Can总线协议的帧数据,并将其发送出去。
这样的设计可以保证数据的正确解析和生成,实现与其他设备的有效通信。
除了物理层和协议层接口电路,Can总线接口电路还需要考虑其他功能模块。
例如,需要设计时钟模块来提供时钟信号,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同步性。
同时,还需要设计中断模块来处理Can总线接收到的中断信号,及时响应和处理来自其他设备的请求。
在Can总线接口电路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电路的功耗和成本。
可以采用低功耗的设计方案,选择低功耗的器件和电源管理电路,以降低整个系统的功耗。
同时,还需要根据实际的应用需求选择适当的元器件和电路结构,以降低系统成本。
Can总线接口电路的设计是为了实现Can总线与其他电子设备的连接和数据传输。
它涉及到物理层接口电路、协议层接口电路以及其他功能模块的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信号的抗干扰能力、数据的可靠传输、接口的兼容性、功耗的控制以及成本的降低等因素。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选型,可以实现高可靠性、实时性和高带宽的数据通信,进而提升车辆电子系统的性能和功能。
CAN总线接口电路的硬件设计首先,CAN总线接口电路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电气特性、线路传输、保护电路以及电源设计。
1. 电气特性设计:CAN总线通信的电气特性主要包括传输速率、传输距离和传输噪声等。
根据CAN总线的规范,通信速率可分为几个常用的速率,如1Mbps、500Kbps、250Kbps等。
在设计CAN总线接口电路时,需要选择与所应用的CAN总线通信速率相匹配的晶振,并根据晶振选择合适的分频比。
此外,CAN总线的传输距离较短,一般在40米以内,因此需要考虑信号的传输衰减和时序的稳定性。
传输噪声是CAN总线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减少噪声的干扰,可以采取屏蔽线路、独立地线、滤波电路等措施。
2.线路传输设计:CAN总线的传输线路一般是双绞线,这种线路能够减少电磁干扰,提高传输质量。
在设计CAN总线接口电路时,需要合理布局CAN总线线路,确保信号的稳定传输。
在布线过程中,需要避免与其他高干扰信号线路的交叉和并行,以减少电磁干扰的可能性。
对于长距离传输的CAN总线,还需要考虑电缆的衰减和传输质量,可以通过使用中继器来增强信号。
3.保护电路设计:CAN总线接口电路需要设计合适的保护电路,以防止过压、过流、过热等故障对电路和设备的损坏。
常见的保护电路有瞬态电压抑制器(TVS)、过流保护电路和热敏电阻等。
瞬态电压抑制器可以抑制大功率瞬态电流,保护电路免受过压的影响;过流保护电路可监测和控制电流变化,确保电路不会因过大的电流而损坏;热敏电阻可用于监测电路的温度,并在温度超过预设值时触发保护机制。
4.电源设计:CAN总线接口电路的电源设计需要考虑电源稳定性和滤波。
稳定的电源可以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减少因电源波动而产生的故障。
滤波电路可以滤除电源中的噪声,提高电源的质量。
通常情况下,CAN总线接口电路需要提供3.3V或5V的电源供电,可以使用稳压器或开关电源等方式得到所需的电源电压。
总之,CAN总线接口电路的硬件设计需要考虑电气特性、线路传输、保护电路以及电源设计等方面的问题。
CAN总线的查找及连接方法CAN总线是一种常用的控制器局域网络,用于在不同设备之间进行通信。
CAN总线可以用于汽车、工业自动化、通信设备等领域,可以实现实时性高、稳定性好的数据传输。
在实际使用中,需要先查找并连接CAN总线才能实现通信功能。
下面将介绍CAN总线的查找及连接方法。
一、CAN总线的查找方法1.查看设备手册:首先,在需要使用CAN总线的设备手册中查看是否支持CAN总线通信。
设备手册中会详细说明CAN总线的参数、接口类型、通信速率等信息,从而确定是否支持CAN总线。
2.查看设备外部连接接口:如果设备支持CAN总线通信,可以通过查看设备的外部连接接口来确认CAN总线的接口类型和连接方式。
通常情况下,CAN总线的接口是一个圆形的9针插座,也有一些设备采用其他类型的接口,需要根据具体设备来确认。
3.使用专用工具进行扫描:如果无法确定设备是否支持CAN总线通信或者找不到外部接口,可以使用专用的CAN总线扫描工具来扫描设备,看是否可以检测到CAN总线信号。
扫描工具通常可以识别CAN总线的信号并显示通信状态,从而确认设备是否支持CAN总线通信。
二、CAN总线的连接方法1.准备CAN总线设备:在确认设备支持CAN总线通信后,需要准备好CAN总线设备,包括CAN总线模块、CAN总线数据线等。
2.连接CAN总线模块:将CAN总线模块插入设备上的CAN总线接口,确保插入正确,避免损坏设备。
通常情况下,CAN总线模块插入后会有“咔嚓”声,表示已连接成功。
3.连接CAN总线数据线:将CAN总线数据线连接到CAN总线模块上的引脚上,通常情况下,CAN总线数据线有两根线,一根为CAN_H,另一根为CAN_L,需要分别连接到CAN总线模块上对应的引脚上。
4.设置CAN总线参数:连接好CAN总线设备后,需要设置CAN总线的参数,包括通信速率、数据位率、校验方式等。
设置参数需要按照设备手册上的说明进行,确保设备之间能够正常通信。
can总线接口静电设计原理
CAN总线接口静电设计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防静电能力:CAN总线接口的防静电能力是评估其抗干扰性能的重要指标。
根据测试标准,汽车产品测试的25kV静电放电能力比IEC规定的
15kV测试更为严格。
因此,CAN接口防静电设计应充分考虑这种较高的静电放电要求。
2. 滤波设计:在CAN总线接口中,采用L1作为共模电感来滤除差分线上的共模干扰。
C1和C2作为信号线上的滤波电容,为干扰提供低阻抗的回流路径。
C3是接口地和数字地之间的跨接电容,其容值可根据测试情况进行调整。
3. 防护设计:在CAN总线接口中,使用瞬态抑制二极管D1和D2来吸收瞬态电压,保护接口免受瞬态电压的干扰。
同时,使用TVS管(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or)来进一步增强静电防护能力。
TVS管的结电容对信号传输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推荐使用结电容小于100pF的TVS管。
4. 电路保护器件选择:根据设计要求,应选择符合预计能量等级的电路保护器件。
例如,可以使用东沃电子供应的HDW24M2T-B,SOT-23封装的双向24V保护元器件。
这种元器件具有低电容和低钳位电压的特点,可以满足CAN信号速度高达2Mbit/s的要求,同时不会丢包,确保瞬态浪涌发生时后端芯片承受较小的浪涌压力。
通过以上原理,可以设计出符合要求的CAN总线接口静电防护方案,提高CAN总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CAN总线一.概述CAN总线最初由德国Bosch公司为汽车检测、控制系统而设计的。
1993年CAN成为国际标准iso11898(高速应用)和iso1119(低速应用)。
CAN的规范从CAN1.2规范(标准格式)发展为兼容CAN1.2规范的CAN2.0规范(CAN2.0A为标准格式,CAN2.0B为扩展格式),目前应用的CAN器件大多符合CAN2.0规范。
CAN总线是一种串行数据通信协议,其通信接口集成了CAN协议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功能,可完成对通信数据的成帧处理,包括为填充、数据块编码、循环冗余检验、优先级判别等工作。
二.CAN总线的特点2.1 目前汽车上的网络连接方式主要采用2条CAN线,一条是高速动力CAN,速率是500KB/S-1MB/S;另一条是车身的低速CAN,速率是100-250KB/S。
2.2 动力系统CAN主要连接对象是发动机控制器ECU、变速箱TCM、ABS控制器等等;车身系统CAN主要连接和控制汽车照明、灯光信号、空调、仪表、及其它辅助设备。
2.3 可以多主方式工作,网络上任意一个节点均可以在任意时刻主动地向网络上的其他节点发送信息,而不分主从,通信方式灵活。
2.4 网络上的节点(信息)可分为不同的优先级,可以满足不同的实时要求。
2.5 采用非破坏性位仲裁结构机制,当两个节点同时向网络上传送信息时,优先级低的节点主动停止数据发送,而优先级高的节点可不受影响地继续传输数据。
2.6 可以点对点、一点对多点(成组)及全局广播几种传送方式接收数据。
2.7 节点数实际可达110个。
2.8 采用短帧结构,每一帧的有效字节数为8个。
2.9 每帧信息都有CRC校验及其他检错措施,数据出错率极低。
2.10 通信介质可采用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导纤维,一般采用廉价的双绞线即可,无特殊要求。
2.11 节点在错误严重的情况下,具有自动关闭总线的功能,切断它与总线的联系,以使总线上的其他操作不受影响三.CAN总线的优点3.1 简化车身布线,提高电器可靠性。
CAN总线接口电路设计注意事项收藏CAN 总线是一种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和实时控制的串行通信网络,以其高性能和高可靠性在自动控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提高系统的驱动能力,增大通信距离,实际应用中多采用Philips公司的82C250作为CAN控制器与物理总线间的接口,即CAN收发器,以增强对总线的差动发送能力和对CAN控制器的差动接收能力。
为进一步增强抗干扰能力,往往在CAN 控制器与收发器之间设置光电隔离电路。
典型的CAN总线接口电路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典型的CAN总线接口电路原理图1 接口电路设计中的关键问题1.1 光电隔离电路光电隔离电路虽然能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但也会增加CAN总线有效回路信号的传输延迟时间,导致通信速率或距离减少。
82C250等型号的CAN收发器本身具备瞬间抗干扰、降低射频干扰(RFI以及实现热防护的能力,其具有的电流限制电路还提供了对总线的进一步保护功能。
因此,如果现场传输距离近、电磁干扰小,可以不采用光电隔离,以使系统达到最大的通信速率或距离,并且可以简化接口电路。
如果现场环境需要光电隔离,应选用高速光电隔离器件,以减少CAN总线有效回路信号的传输延迟时间,如高速光电耦合器6N137,传输延迟时间短,典型值仅为48 ns,已接近TTL电路传输延迟时间的水平。
1.2 电源隔离光电隔离器件两侧所用电源Vdd与Vcc必须完全隔离,否则,光电隔离将失去应有的作用。
电源的隔离可通过小功率DC/DC电源隔离模块实现,如外形尺寸为DIP-14标准脚位的5 V 双路隔离输出的小功率DC/DC模块。
1.3 上拉电阻图1中的CAN收发器82C250的发送数据输入端TXD与光电耦合器6N137的输出端OUT相连,注意TXD必须同时接上拉电阻R3。
一方面,R3保证6N137中的光敏三极管导通时输出低电平,截止时输出高电平;另一方面,这也是CAN 总线的要求。
具体而言, 82C250的TXD端的状态决定着高、低电平CAN 电压输入/输出端CANH、CANL的状态(见表1。
CAN总线标准接口与布线规范 工业4.0时代已经到来,基于自主优先级仲裁和错误重发机制的CAN总线应用十分广泛,相同的各种总线故障和问题也十分困扰工程师,其实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产品前期设计要相对的严谨,今天主要带大家熟悉CAN总线的常用接口和布线规范。
随着CAN总线技术的应用愈发广泛,不仅涉及汽车电子和轨道交通,还包括医疗器械、工业控制、智能家居和机器人网络互联等,当然我们的工程师也被各种奇葩的总线问题困扰,与其后期解决问题,不如前期有效规避。
一、常见的CAN总线标准接口 CAN总线接口已经在CIA出版的标准CIA 303_1进行明确规定,熟知接口定义有助于提高自身产品和其它设备兼容性。
1.DB_9端子 图 1 DB_9接口定义 图1一般工业中最常用的9针D-Sub连接器,分公头和母头,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引脚6和9在标准中也是定义了功能的,9定义为收发器/光耦合器的正极电源,但在工业领域常常会有所变化,6和9也常用做CAN设备电源电压的输入引脚,但这种技术局限性较大,因为通过引脚运输到的电流非常有限,参考标准CIA 303_1。
2.OPEN_5端子 图 2 Open_5接口定义 图2是Open_5形式的接口定义,如果OPEN_4端子的一般使用1-4pin或2-5pin,如果Open_3端子的一般使用的2-4pin,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3.M12端子 图 3 M12接口定义 图3是M12形式的接口定义,在这里可能没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点,还有就是除了5pin的接口还有8pin、9pin、10pin和12pin的接口,具体的定义不在赘述,可参考标准CIA 303_1。
二、CAN总线布线规范 如果你是一个CAN总线的入门小白,下面的总线布线规范,你可能得收藏起来,在你组网布线的时候时不时拿出来看看,相信对你会非常有帮助。
1.CAN总线布线形式 1)“手牵手”式连接 图 4 “手牵手”式连接 手牵手布线是最基本的一种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在布线的时候电阻和电抗分配必须合理,一般要求在首尾两端各配一个120欧的终端电阻,不可只接单端或不接。
can总线接口
CAN总线接口是一种用于多个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串行通
信协议。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接口最初是由德国Bosch公司开发的,用于汽车电子系统中各个控
制单元之间的数据交换。
CAN总线接口采用差分信号进行传输,可以实现高速、可
靠和实时的数据传输。
它适用于复杂的网络系统,具有抗
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等特点。
CAN总线接口常用于汽
车电子系统、工业控制系统、机器人控制系统等领域。
在CAN总线接口中,每个设备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通过标识符来识别不同的设备。
数据在总线上广播发送,所
有接收设备都能够接收到数据,但只有与数据标识符匹配
的设备才会处理该数据。
CAN总线接口可以支持多种通信速率,通常有几个常用的
速率选项可供选择,例如125Kbps、250Kbps、500Kbps、1Mbps等。
总的来说,CAN总线接口是一种可靠的通信协议,适用于多个设备之间实时、高速、可靠的数据传输。
CAN总线接口电路原理图和注意事项CAN 总线是一种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和实时控制的串行通信网络,以其高性能和高可靠性在自动控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提高系统的驱动能力,增大通信距离,实际应用中多采用Philips公司的82C250作为CAN控制器与物理总线间的接口,即CAN 收发器,以增强对总线的差动发送能力和对CAN控制器的差动接收能力。
为进一步增强抗干扰能力,往往在CAN 控制器与收发器之间设置光电隔离电路。
典型的CAN总线接口电路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典型的CAN总线接口电路原理图1 接口电路设计中的关键问题1.1 光电隔离电路光电隔离电路虽然能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但也会增加CAN总线有效回路信号的传输延迟时间,导致通信速率或距离减少。
82C250等型号的CAN收发器本身具备瞬间抗干扰、降低射频干扰(RFI)以及实现热防护的能力,其具有的电流限制电路还提供了对总线的进一步保护功能。
因此,如果现场传输距离近、电磁干扰小,可以不采用光电隔离,以使系统达到最大的通信速率或距离,并且可以简化接口电路。
如果现场环境需要光电隔离,应选用高速光电隔离器件,以减少CAN总线有效回路信号的传输延迟时间,如高速光电耦合器6N137,传输延迟时间短,典型值仅为48 ns,已接近TTL电路传输延迟时间的水平。
1.2 电源隔离1.3 上拉电阻图1中的CAN收发器82C250的发送数据输入端TXD与光电耦合器6N137的输出端OUT 相连,注意TXD必须同时接上拉电阻R3。
一方面,R3保证6N137中的光敏三极管导通时输出低电平,截止时输出高电平;另一方面,这也是CAN 总线的要求。
具体而言,82C250的TXD端的状态决定着高、低电平CAN 电压输入/输出端CANH、CANL的状态(见表1)。
CAN总线规定,总线在空闲期间应呈隐性,即CAN 网络中节点的缺省状态是隐性,这要求82C25O的TXD端的缺省状态为逻辑1(高电平)。
CAN总线标准接口与布线规范工业4.0时代已经到来,基于自主优先级仲裁和错误重发机制的CAN总线应用十分广泛,相同的各种总线故障和问题也十分困扰工程师,其实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产品前期设计要相对的严谨,今天主要带大家熟悉CAN总线的常用接口和布线规范。
随着CAN总线技术的应用愈发广泛,不仅涉及汽车电子和轨道交通,还包括医疗器械、工业控制、智能家居和机器人网络互联等,当然我们的工程师也被各种奇葩的总线问题困扰,与其后期解决问题,不如前期有效规避。
一、常见的CAN总线标准接口CAN总线接口已经在CIA出版的标准CIA 303_1进行明确规定,熟知接口定义有助于提高自身产品和其它设备兼容性。
1. DB_9端子图1 DB_9接口定义图1一般工业中最常用的9针D-Sub连接器,分公头和母头,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引脚6和9在标准中也是定义了功能的,9定义为收发器/光耦合器的正极电源,但在工业领域常常会有所变化,6和9也常用做CAN设备电源电压的输入引脚,但这种技术局限性较大,因为通过引脚运输到的电流非常有限,参考标准CIA 303_1。
2. OPEN_5端子图2 Open_5接口定义图2是Open_5形式的接口定义,如果OPEN_4端子的一般使用1-4pin或2-5pin,如果Open_3端子的一般使用的2-4pin,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3. M12端子图3 M12接口定义图3是M12形式的接口定义,在这里可能没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点,还有就是除了5pin 的接口还有8pin、9pin、10pin和12pin的接口,具体的定义不在赘述,可参考标准CIA 303_1。
二、CAN总线布线规范如果你是一个CAN总线的入门小白,下面的总线布线规范,你可能得收藏起来,在你组网布线的时候时不时拿出来看看,相信对你会非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