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测试卷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4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1.蜡烛的变化1. 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这类变化叫做物理变化,如﹙蜡烛受热熔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类变化常常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等现象表现出来,这类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如﹙蜡烛燃烧﹚。
2.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主要是看﹙是否产生新物质﹚。
3. 水的三态变化︰水→水蒸气,水→冰,无论水是哪种状态,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4. 铁水变钢锭属于﹙形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5.压扁饮料罐,饮料罐的﹙形态﹚发生了改变,没有变成别的物质,是﹙物理﹚变化。
6.把白糖加热至熔化,只是由固态变成了液态,没有变成别的物质,是﹙物理﹚变化。
7.把白糖加热至变黑,白糖变成了别的物质,是﹙化学﹚变化。
8.电灯通电发光时,没有其他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9.蜡烛加热后从﹙固﹚体转化为﹙液﹚体,冷却后﹙液﹚体转化为﹙固﹚体,只是从﹙形态﹚发生变化,没有变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10.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
11.在燃烧的蜡烛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壁上生成了一层﹙小水滴﹚,说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12. 燃烧蜡烛,将内壁涂有澄清的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产生的﹙二氧化碳﹚和石灰水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碳酸钙。
这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13.树叶颜色的改变,把白糖加热至焦黑,﹙颜色﹚改变了,属于﹙化学﹚变化。
14.往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会出现﹙白色沉淀﹚,说明石灰水变成了别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15.生鸡蛋放入白醋,碱中倒入少量白醋,盐酸滴在石灰石上,有﹙气泡﹚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16.点燃火柴,会有﹙发光发热﹚现象,属于﹙化学﹚变化。
17.生鸡蛋变成熟鸡蛋,面粉做成馒头,﹙性质﹚改变了,属于﹙化学﹚变化。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考试测试卷含答案(一)一、我会填空。
1.物质变化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________;另一类是产生________的变化。
2.用清水洗去衣服上的灰尘是________的变化;用洗涤剂洗去衣服上的污渍是________的变化。
3.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叫做________;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叫做________;像紫甘蓝水这样的物质叫做________。
4.人剧烈运动时,会感到肌肉酸痛,那是因为肌肉里产生了________;吃没有熟透的柿子觉得有涩味,这是因为柿子里含有________。
5.铁在含有________、________的水里,很容易生锈。
6.胃酸过多的人常常喜欢吃面条,这是因为面条中含有________,能与胃里的胃酸发生酸碱中和,减少胃里的胃酸。
7.不同的污渍需要不同的________去除。
8.对于油污,单用水是洗不净的,用________可以洗净。
9.铁生锈是一种________新物质的变化。
二、我会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x”)10.加热蜡烛和点燃蜡烛是同一种变化。
()11.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都是在不断变化的。
()12.自行车生锈与潮湿的环境有关,与空气无关。
()13.盐碱地上长不好植物,可以通过加硫酸亚铁改良土壤。
()14.云、雨、雪、冰是水在自然界的循环变化,这是一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15.不同的植物喜欢不同酸碱性的土壤,如竹子喜欢碱性土壤。
()16.深秋时,大多数落叶植物的树叶颜色由绿变黄,这是因为其产生了新物质。
()17.白糖烧焦了,会变黑变苦,说明它产生了新物质。
()18.往汽车身上喷漆,是为了看起来漂亮。
()19.蒸馒头用的小苏打是碱性物质。
()三、我会选择。
20.下列现象中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的是()A.积土成山B.蜡炬成灰C.木已成舟 D.滴水成冰21.小明在吃饭时不小心把绿色的菜汁滴到了白色的衣服上,他最好用()A.肥皂清洗B.洗洁精清洗C.酒精清洗 D.洗衣粉清洗22.下面这些现象中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的是()A.生鸡蛋变成熟鸡蛋B.火柴燃烧C.面粉做成馒头 D.铁水变钢锭23.要使食用的小苏打或碱块起泡,需要加入()A.自来水B.蒸馏水C.橘子汁 D.萝卜汁24.在做“哪种洗涤用品效果好”的实验时,需要改变的条件是()A.洗涤品种类B.水量C.污物大小 D.洗涤品用量25.在家里装米醋最好用()A.铜罐B.铁罐C.铝罐 D.玻璃瓶26.不管选用哪种洗涤品,都是为了()A.使污物不受损B.改变污物质地C.达到去污目的 D.使水不受污染27.下列属于产生新物质的是()A.蜡烛熔化B.木材做家具C.铁块变铁水 D.馒头发霉28.与铁生锈无关的因素是()。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及单元测试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1、蜡烛的变化1、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变成新的物质;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2、蜡烛的特点是:受压时易变形、容易破碎。
(有点软,容易弄碎)(括号里未课本上)3、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包括:燃烧时释放的二氧化碳和不完全燃烧时释放出的游离碳,表明蜡烛燃烧时产生了新物质。
4、水的三态变化,铁水变钢锭属于形态变化,其他的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在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中,有的表现为性质改变,如生鸡蛋加热为熟鸡蛋,面粉做成馒头;有的是颜色发生变化,如树叶颜色由绿变黄或变红;有的出现了发光发热的现象,如点燃火柴;有的产生了气泡,如盐酸滴在石灰石上,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5、生鸡蛋放入白醋中,我们会发现鸡蛋上出现许多小气泡,过一段时间,蛋壳变软,慢慢变成其他物质;将饮料罐压扁,饮料罐的形状发生了改变,并没有变成别的物质;在碱块中加入少量白醋,碱块上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并逐渐消失,变成别的物质;往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会看见澄清的石灰水慢慢地变浑浊,静置一段时间,烧杯底部会出现白色沉淀,说明石灰水已经变成了别的物质;将白糖加热融化时,白糖由固体变成了液体,虽然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将熔化的白糖继续加热,白糖会变成褐色或黑色,说明白糖已经生成了别的物质。
6、加热时,蜡块有什么变化?冷却后,又有什么变化?答:蜡块加热时,由固体变成能流动的液体,冷却后,熔化的蜡烛没有变少,又慢慢变回了固体。
7、做蜡烛燃烧的实验。
实验步骤:(1)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2)将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重新罩在火焰上方。
(3)将一只白瓷碗(片)盖在火焰上方,过一会儿取下白瓷(片),观察它的底部。
实验现象:(1)杯壁上蒙上了一层小水滴。
(2)烧杯壁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白瓷碗(片)底部变黑。
实验结论:蜡烛燃烧产生了水、二氧化碳和游离碳等新物质。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测试题科学(理科)2017.11班级:姓名:时间:40分钟得分:一、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18分。
请把正确答案填写在括号内。
1、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另一类是()。
2、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可以从()、产生沉淀或气泡、以及()等现象加以判断。
3、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和()接触。
4、一块铁完全生锈后,体积可胀大()倍。
5、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称为(),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称为()。
二、判断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对的打√,错的打×,请把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
1、不同洗涤用品的洗衣效果不同。
()2、杜鹃花喜好酸性土壤。
()3、在绝对无水的空气中,铁放几年也不会生锈。
()4、把铁器制成电镀制品后可以预防生锈。
()5、秋天,枫叶变成了红色,这属于形态变化。
()三、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填在括号内。
1、下列现象中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的是( )A、裁缝用布做成一件新衣服。
B、用陶土烧制一个瓷瓶。
C、用毛线编织一件毛衣。
D、将白糖加热至熔化。
2、下列做法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是()A、把火柴点燃B、烧煤来取暖C、将醋倒在碱水里D、给车胎充气3、下列物品中不会生锈的是()A、铁勺B、钢铁板C、铜丝D、塑料4、防锈方法不包括()A、抹油B、涂沥青C、用盐水泡D、放干燥剂5、紫甘蓝水是()A、碱性物质B、酸性物质C、指示剂D、去污剂四、实验题共1小题,每空2分,共6分。
请把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
设计蜡烛变化的实验。
实验材料:蜡烛、火柴、干玻璃片、试管夹实验步骤:1、点燃蜡烛,观察现象2、试管夹夹住干玻璃片,放在火焰山方,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蜡烛开始燃烧,火焰下方蜡烛由固态变成液态,这种变化属于();玻璃上变黑,这种变化属于()。
实验结论: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化包含()(填1或2)种变化。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单元测试卷2一、填空题。
1、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
2、纸花的花瓣上抹白醋,在叶子上抹碱水,再往纸花上喷一些紫甘蓝水,花瓣变叶子变。
3、家用清洁剂大多是的。
4、紫甘蓝水遇到酸性和碱性物质时会变色,我们把它叫做。
5、做对比实验时,应该只有条件发生变化,其它的条件完全相同。
6、在铁中加入一些其它物质,做成,就不容易生锈了。
二、判断。
7、加热蜡烛和点燃蜡烛是同一种变化。
( )8、盐碱地上长不好植物,可以通过加硫酸亚铁改良土壤。
( )9、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是碱性物质.( )10、铁生锈时,体积会变大。
( )11、不同的植物喜欢不同酸碱性的土壤,如竹子喜欢碱性上壤c ( )12、做而包用的小苏打是一种酸性物质,家用的清洁剂大多是碱性物质。
( )13、用清水洗去衣服上的灰尘是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 14、自制的紫甘蓝水遇到酸性物质时变红,遇到碱性物质时变绿。
(三、选择。
15、墨水用( )才能洗掉。
A.肥皂B.饮料和洗涤剂C. 1份酒精和2份肥皇溶液16、若有呕吐的经历,就会感到胃里有( )A.酸性B.碱性C. 酸水17、纯净的水是(A.酸性物质B.碱性物质C. 中性物质18、( )不含碱性物质.A.肥皂B.胃液C. 家用清洁剂19、与铁钉生锈无关的因素是( )oA.水分B.空气C. 温度20、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 )oA.蜡烛熔化B.木材做家具C. 馒头发零21、能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是()物质。
A.酸性B.碱性C.中性22、()是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
A.蜡烛燃烧B.蜡烛熔化23、生米煮成熟饭,这是()的变化。
A.生成新物质24、把新铁拳r放至U(A.干燥的空气四、简答。
25、油污为什么用肥皇可以洗干净?26、防止或减缓铁生锈的方法是什么?C.蜡块做蜡烛C.不确定C,食用油B.没有生成新物质)里生锈速度最快。
B.潮湿的墙角参考答案1、【答案】酸碱性【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酸碱指示剂。
章节测试题1.【答题】水的三种状态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水在三种状态转化中,______新的物质。
【答案】固态气态液态没有生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水的三态变化。
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
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
【解答】水的三种状态分别是固态、气态、液态,水在三种状态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故此题的答案是固态,气态,液态,没有生成。
2.【答题】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称为______变化。
【答案】化学【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解答】在变化中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我们称为物理变化。
故此题的答案是化学。
3.【答题】铁在潮湿的空气中______(选填“更容易”或“更不容易”)生锈。
【答案】更容易【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铁生锈。
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
【解答】根据对铁生锈的条件认识,潮湿的空气中满足铁生锈的条件,所以更容易生锈。
故此题的答案是更容易。
4.【答题】把试纸放在酸性物质中,会变成______色。
【答案】红【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物质的酸碱性。
像白醋这样能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叫做酸性物质。
像碱水这样能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叫做碱性物质。
像紫甘蓝水这样能检验其他物质酸碱性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
【解答】根据酸碱指示剂的作用,把试纸放在酸性物质中,会变成红色。
故此题的答案是红。
5.【答题】铁在有______和有______的情况下最容易生锈。
【答案】空气水【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铁生锈。
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单元测试卷3一、填空题1、把紫甘蓝水滴在苹果上,紫甘蓝水会变为红色,这说明苹果是______物质。
2、紫甘蓝水是______。
3、白糖加热至融化是______新物质的变化,将白糖加热至焦黑是______新物质的变化。
4、铁在含有______、______的水里,很容易生锈。
5、人剧烈运动时,会感到肌肉酸痛,那是因为肌肉里产生了______;吃没有熟透的柿子觉得有涩味,这是因为柿子里含有______。
6、用清水洗去衣服上的灰尘是______的变化;用洗涤剂洗去衣服上的污渍是______新物质的变化。
7、物质变化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______;另一类是产生______的变化。
8、你剧烈运动时,会感到肌肉酸痛,那是因为肌肉里产生了______。
9、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叫做______物质,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叫做______物质,像紫甘蓝水这样的物质叫做______。
二、选择题。
10、下列物品中,不会生锈的是()。
A. 铁勺B. 钢板C. 铜丝D. 塑料11、不管选用哪种洗涤品,都是为了()。
A. 使污物不受损B. 改变污物质地C. 达到去污目的D. 使水不受污染12、下面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
A. 生鸡蛋变成熟鸡蛋B. 面粉做成馒头C. 火柴燃烧D. 铁水变钢锭13、以你的经验判断,下列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
A. 冰块溶化B. 木材做家具C. 铁块变铁水D. 馒头发霉14、下列现象中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的是()。
A. 积土成山B. 蜡炬成灰C. 木已成舟D. 滴水成冰15、与铁生锈无关的因素是()。
A. 水分B. 空气C. 水分和空气D. 温度16、在做“哪种洗涤用品效果好”的实验时,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A. 洗涤品种类B. 水量C. 污物大小D. 洗涤品用量三、判断题。
17、往汽车身上喷漆,是为了看起来漂亮。
()18、不同的植物喜欢不同酸碱性的土壤,如竹子喜欢碱性土壤。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单元测试卷2一、填空题。
1、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______。
2、纸花的花瓣上抹白醋,在叶子上抹碱水,再往纸花上喷一些紫甘蓝水,花瓣变______,叶子变______。
3、家用清洁剂大多是______的。
4、紫甘蓝水遇到酸性和碱性物质时会变色,我们把它叫做______。
5、做对比实验时,应该只有______条件发生变化,其它的条件完全相同。
6、在铁中加入一些其它物质,做成______,就不容易生锈了。
二、判断。
7、加热蜡烛和点燃蜡烛是同一种变化。
()8、盐碱地上长不好植物,可以通过加硫酸亚铁改良土壤。
()9、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是碱性物质。
()10、铁生锈时,体积会变大。
()11、不同的植物喜欢不同酸碱性的土壤,如竹子喜欢碱性土壤。
()12、做面包用的小苏打是一种酸性物质,家用的清洁剂大多是碱性物质。
()13、用清水洗去衣服上的灰尘是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14、自制的紫甘蓝水遇到酸性物质时变红,遇到碱性物质时变绿。
()三、选择。
15、墨水用()才能洗掉。
A. 肥皂B. 饮料和洗涤剂C. 1份酒精和2份肥皂溶液16、若有呕吐的经历,就会感到胃里有()。
A. 酸性B. 碱性C. 酸水17、纯净的水是()。
A. 酸性物质B. 碱性物质C. 中性物质18、()不含碱性物质。
A. 肥皂B. 胃液C. 家用清洁剂19、与铁钉生锈无关的因素是()。
A. 水分B. 空气C. 温度20、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
A. 蜡烛熔化B. 木材做家具C. 馒头发霉试卷第1页,共2页21、能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是()物质。
A. 酸性B. 碱性C. 中性22、()是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
A. 蜡烛燃烧B. 蜡烛熔化C. 蜡块做蜡烛23、生米煮成熟饭,这是()的变化。
A. 生成新物质B. 没有生成新物质C. 不确定24、把新铁钉放到()里生锈速度最快。
A. 干燥的空气B. 潮湿的墙角C. 食用油四、简答。
最新精选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1.蜡烛的变化苏教版知识点练习
七
第1题【单选题】
下面的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的是( )。
A、火柴燃烧
B、木材做家具
C、白糖加热至焦黑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火柴燃烧的变化是( )。
A、形态变化
B、产生新物质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面的变化有新物质产生的是( )。
A、蜡烛融化
B、铁块变铁水
C、馒头发霉
D、木材做家具
【答案】:
【解析】:
第4题【判断题】
加热蜡烛和点燃蜡烛是同一种变化。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5题【判断题】
自然界中所有物质都是在不断变化的。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6题【判断题】
水在三态变化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2019-2020年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苏教版课后练习第九十
二篇
➢第1题【单选题】
让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是( )
A、橙子
B、西红柿
C、肥皂水
D、桃子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面的变化有新物质产生的是( )。
A、蜡烛融化
B、铁块变铁水
C、馒头发霉
D、木材做家具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火柴燃烧的变化是( )。
A、形态变化
B、产生新物质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方法可以除去铁锈的是( )
A、擦去水分
B、喷漆
C、覆盖搪瓷
D、浸在水里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紫甘蓝水是( )。
A、碱性物质
B、酸性物质
C、指示剂
D、去污剂
【答案】:
【解析】:
➢第6题【判断题】
在绝对无水的空气中,铁放几年也不会生锈。
( )
A、正确
B、错误。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30分,每空1分)1、蜡块在加热时,会从()变成(),冷却时会从()变成()。
2、物质变化可以分两大类:一类是(),另一类是()。
3、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可以从()、()、()等现象加以判断。
4、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和()接触。
5、一块铁完全生锈后,()可胀大8倍。
6、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有:()、()、()、()。
7、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称为();变绿的,称为()。
8、吃未熟透的柿子会感到由()、用肥皂洗手时会有()的感觉,是因为柿子和肥皂里有()。
9、你剧烈运动时,会感到肌肉酸痛,那是因为肌肉里产生了()。
10、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
11、水的三态变化是()、()、(),在水的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所以属于()变化。
12、蜡烛受热熔化是()变化,蜡烛燃烧是()的变化。
二、选择题:(20分,每题2分)1、在碱块中倒入少量的白醋后,根据()现象可以判断产生了新的物质。
A、立即产生很多气泡并渐渐消失。
B、颜色发生了变化。
C、白醋变成气体溢出。
D、有刺激性气味产生。
2、下列现象中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的是 ( ).A、裁缝用布做成一件新衣服。
B、用陶土烧制一个瓷瓶。
C、用毛线编织一件毛衣。
D、蜡块熔化成蜡油。
3、滴一滴盐酸在石灰石上()A、石灰石会发光发热,这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B、石灰石形状发生改变,这属于形态的变化。
C、石灰石冒气泡,这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D、石灰石没有什么变化。
4、下列做法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是()A、把火柴点燃B、烧煤来取暖C、将醋倒在碱水里D、给车胎充气。
5、下列物品中不会生锈的是()A、铁勺 B、钢铁板 C、铜丝 D、塑料6、防锈方法不包括() A、抹油 B、涂沥青 C、用盐水泡 D、放干燥剂7、与铁生锈无关的因素是() A、水分 B、空气 C、酸、碱 D、温度8、紫甘蓝水是()A、碱性物质 B、酸性物质 C、酸碱指示剂 D、去污剂9、我们在制作指示剂时,还可以用()来代替紫甘蓝。
2015秋季小学科学六年级练习册参考答案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 水滴里的生物一、填空题。
1、生命体、显微镜2、列文虎克第、制作放大镜和显微镜3、空气中、水中、泥土里、体内和体表二、选择题。
1.B 2、C 3、D 4.A B D三、判断题。
1.√2.√3.×4.√四、实验研究。
答案见课本第2面五、简答题。
1、空气中、水中、泥土里、体内和体表2、微生物是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的单细胞或多细胞、有的甚至没有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绝大多数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
它的特点是:种类繁多,分布极广,代谢类型多,代谢强度高,生长繁殖快,容易变异。
2 做酸奶一、填空题。
1.很小、很广、生存、繁殖。
2.乳酸菌3.杆菌、球菌、螺旋菌4.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
二、判断题。
1、√ 2、× 3、√三、选择题。
1. C 2.A 3.C 4.B、C四、简答题。
1、功:生产腐殖质,是大自然的清洁工;被利用来生产新的产品;被利用来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和医药行业;可帮助人消化。
过:传播疾病;能使食物腐败变质,人如果误食了腐败变质的食物会中毒;家畜家禽的传染病菌会使家畜家禽死亡;软腐病细菌可以使各种蔬菜腐烂。
2、捂住鼻子打喷嚏;用热水冲洗碗筷;勤用肥皂洗手等。
3 馒头发霉了一、填空题。
1、霉菌、丝状真菌2.绒毛状、棉絮状、蜘蛛网状3.怕光、怕氧、怕冷、怕燥二、判断题。
1.√ 2.√3.×4.√三、选择题。
1.ACE 2.ABC六、简答题。
1、甘蔗和花生发霉、没晾干的衣物放久了也会发霉、馒头长时间放置后会发霉等等。
这些东西发霉都与温暖、潮湿的环境有关。
2、(1)曝晒,霉菌怕阳光,特别害怕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紫外线能杀灭或抑制真菌生长。
(2)通风,美军喜欢温暖、湿润、阴暗的环境。
经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以减少室内霉菌数量。
(3)干燥,霉菌数量的多少与温度和湿度有很大的关系,保持周围环境的干燥,可使霉菌缺乏生长繁殖所必需的水分。
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检测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30分)1.像蜡烛熔化、白糖熔化、铁熔化等,仅仅是外形和形态发生了改变,但是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为_______________;像蜡烛燃烧、粉做成馒头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为_______________。
2.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可以从颜色的改变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等现象加以判断。
3.盐碱地长不好植物,可以通过追加_______________来改良土壤。
4.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接触。
5._______________、铁制品表面不干净、_______________等也容易使铁生锈。
6.一块铁完全生锈后,_______________可胀大8倍。
7.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_______________。
8.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称为_______________。
9.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称为_______________。
10.剧烈运动时,你会感到肌肉酸痛,这是因为肌肉里产生了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18分)1.胃液是()A.酸性物质B.碱性物质C.中性物质D.酸碱指示剂2.出现以下哪些现象,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①颜色改变②下沉③大小变化④出现气泡⑤形状改变⑥发光⑦形态变化⑧发热A.②③④⑤B.①③⑥⑧C.③⑤⑥⑦D.①④⑥⑧3.用什么方法可以防止自行车生锈()①经常冲洗②在易锈处抹些黄油③雨天不骑车④车胎气保持充足A.③④B.②③C.①③D.①④4.下面的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的是()A.火柴燃烧B.木材做家具C.白糖加热至焦黑D.生鸡蛋变成熟鸡蛋5.要使食用的小苏打或碱块起泡,需加入()A.自来水B.橘子汁C.洗发水D.矿泉水6.下面的变化有新物质产生的是()A.蜡烛熔化B.铁块变铁水C.馒头发霉D.冰块变成水7.紫甘蓝水是()A.碱性物质B.酸性物质C.指示剂D.中性物质8.下面属于酸性物质的是()A.西红柿B.肥皂C.清洁剂D.纯净水9.铁生锈体积变大的原因是()A.铁锈容易吸收水分B.铁吸收了氧气C.铁与氧气、水分共同反应的结果D.铁内有气泡,膨胀后变大三、判断题。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练习题姓名:一、填空1、蜡块在加热时,会从()变成(),冷却时会从()变成()。
2、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另一类是()。
3、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可以从()、()以及()、()等现象加以判断。
4、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和()接触。
5、一块铁完全生锈后,()可胀大8倍。
6、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有()、()、()、()、()、()。
7、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是()。
8、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是()。
9、你剧烈运动时,会感到肌肉酸痛,那是因为肌肉里产生了()。
10、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
11、水结冰没有产生()。
12、家用清洁剂大多是()物质。
二、判断题1、加热蜡烛和点燃蜡烛是同一种变化。
()2、水在三态变化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3、自然界中所有物质都是在不断变化的。
()4、自行车生锈与潮湿的环境有关,与空气无关。
()5、在绝对无水的空气中,铁放上几年也不生锈。
()6、盐碱地上长不好植物,可以通过追加硫酸亚铁改良土壤。
()7、杜鹃花喜好酸性土壤,而竹子喜好碱性土壤。
()8、化肥有酸性的,没有碱性的。
()9、不同的污物,需用不同洗涤用品清洗。
10、对于油污,单用水是洗不净的,用肥皂则可以洗干净。
()11、食物进入人体后,食物发生的变化是没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
()12、做对比实验时,应该只有一个条件发生变化,其他的条件完全相同。
()1、下面的变化有新物质产生的是()。
A、蜡烛的融化B、铁块变铁水C、馒头发霉2、下面的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的是()。
A、火柴燃烧B、木材做家具C、白糖加热至焦黑3、紫甘蓝水是() A、碱性物质B、酸性物质 C、指示剂4、要使食用的小苏打或碱块起泡,需加入() A、自来水 B、橘子汁 C、洗发水5、下面属于酸性物质的是()。
A、西红柿B、肥皂 C、清洁剂6、生米煮成熟饭,这是()变化。
A、生成新物质B、没有生成新物质7、铁在()情况下容易生锈。
章节测试题1.【答题】自制的紫甘蓝水遇到酸性物质时变红,遇到碱性物质时变绿。
()【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酸碱指示剂。
紫甘蓝水就是花青素,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可以随着细胞液的酸碱改变颜色。
细胞液呈酸性则偏红,细胞液呈碱性则偏蓝。
【解答】自制的紫甘蓝水遇到酸性物质时变红,遇到碱性物质时变绿,是酸碱指示剂。
故此题是正确的。
2.【答题】墨水用()才能洗掉。
A. 肥皂B. 饮料和洗涤剂C. 1份酒精和2份肥皂溶液【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酸碱指示剂。
不同洗涤剂的去污效果存在差异。
墨水用肥皂洗不掉,要用洗衣粉可以洗干净,汗渍、油污要用肥皂才能洗干净,而果汁需要用专门的洗涤剂才能洗干净。
【解答】根据对洗涤剂去污效果的认识,墨水用1份酒精和2份肥皂溶液才能洗掉。
选C。
3.【答题】若有呕吐的经历,就会感到胃里有()。
A. 酸性B. 碱性C. 酸水【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物质的酸碱性。
酸碱性是物质在酸碱反应中呈现的特性。
【解答】生活中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你若有呕吐的经历,就会感到胃里有酸水;剧烈运动时会感到肌肉酸痛,是因为胃和肌肉里产生了酸性物质。
选C。
4.【答题】纯净的水是()。
A. 酸性物质B. 碱性物质C. 中性物质【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物质的酸碱性。
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液体。
【解答】纯净的水是中性物质。
选C。
5.【答题】()不含碱性物质。
A. 肥皂B. 胃液C. 家用清洁剂【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物质的酸碱性。
【解答】A选项,一般来说洗衣服的肥皂都是碱性的,不符合题意;B选项,胃液是胃内分泌物的总称,是呈酸性的。
符合题意;C选项,家用清洁剂是碱性的,不符合题意。
选B。
6.【答题】与铁钉生锈无关的因素是()。
A. 水分B. 空气C. 温度【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铁生锈。
简单说来,铁钉生锈需要氧气和水。
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测试题一、填空题1、蜡块在加热时,会从(固体)变成(液体),冷却时会从(液体)变成(固体)。
2、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另一类是(会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3、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以及(发光发热)、(性质改变)等现象加以判断。
4、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
5、一块铁完全生锈后,(体积)可胀大8倍。
6、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有:(擦去水分)、(喷漆)、(覆盖搪瓷)、(电镀)、(涂沥青)、(制成不锈钢)。
7、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称为(酸性物质)。
8、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称为(碱性物质)。
9、你剧烈运动时,会感到肌肉酸痛,那是因为肌肉里产生了(酸性物质)。
10、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酸碱性)。
二、判断题1、加热蜡烛和点燃蜡烛是同一种变化。
(×)2、水在三态变化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3、自然界中所有物质都是在不断变化的。
(√)4、自行车生锈与潮湿的环境有关,与空气无关。
(×)5、在绝对无水的空气中,铁放几年也不会生锈。
(√)6、盐碱地上长不好植物;可以通过加硫酸亚铁改良土壤。
(√)7、杜鹃花喜好酸性土壤,而竹子喜好碱性土壤。
(√)8、化肥有酸性的,没有碱性的。
(×)9、不同的污物,需要用不同洗涤用品清洗。
(√)10、对于油污,单用水是洗不净的,用肥皂则可以洗净。
(√)三、选择题1、下面的变化有新物质产生的是(C )。
A、蜡烛融化B、铁块变铁水C、馒头发霉2、下面的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的是(B)A、火柴燃烧B、木材做家具C、白糖加热至焦黑3、紫甘蓝水是( C )。
A、碱性物质B、酸性物质C、指示剂4、要使食用的小苏打或碱块起泡,需加入(B )。
A、自来水B、橘子汁C、洗发水5、下面属于酸性物质的是( A )。
A、西红柿B、肥皂C、清洁剂四、问答题1、对于油污,单用水是洗不干净的,用肥皂则可以洗干净。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判断题
1、水在三态变化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
2、自行车生锈与潮湿的环境有关,与空气无关(×)
3、自然界中所有的物质都是在不断变化的。
(√)
4、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是碱性物质。
(×)
5、不同的污物,需要用不同洗涤用品清洗。
(√)
二、选择题
1、与铁生锈无关的因素是(D )
A、水分
B、空气
C、水分和空气
D、温度
2、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D )
A、蜡烛熔化
B、木材做家具
C、铁块变铁水
D、馒头发霉
3、紫甘蓝水是(C )
A、碱性物质
B、酸性物质C指示剂D、去污剂
三、请举例说明四种防锈的办法。
1、在钢铁制品表面覆盖保护层,隔离环境中的空气和液体。
2、在钢铁制品表面电镀、热镀或喷镀一层耐腐蚀金属。
3、在枪炮的表面用化学方法生成一层不易被腐蚀的氧化膜。
4、改变钢铁内部结构,增加它对腐蚀的抵抗能力。
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检测试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30分)
1.像蜡烛熔化、白糖熔化、铁熔化等,仅仅是外形和形态发生了改变,但是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为_______________;像蜡烛燃烧、粉做成馒头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为_______________。
2.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可以从颜色的改变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等
现象加以判断。
3.盐碱地长不好植物,可以通过追加_______________来改良土壤。
4.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接触。
5._______________、铁制品表面不干净、_______________等也容易使铁生锈。
6.一块铁完全生锈后,_______________可胀大8倍。
7.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_______________。
8.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称为_______________。
9.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称为_______________。
10.剧烈运动时,你会感到肌肉酸痛,这是因为肌肉里产生了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18分)
1.胃液是()
A.酸性物质
B.碱性物质
C.中性物质
D.酸碱指示剂
2.出现以下哪些现象,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①颜色改变②下沉③大小变化④出现气泡
⑤形状改变⑥发光⑦形态变化⑧发热
A.②③④⑤
B.①③⑥⑧
C.③⑤⑥⑦
D.①④⑥⑧
3.用什么方法可以防止自行车生锈()
①经常冲洗②在易锈处抹些黄油③雨天不骑车④车胎气保持充足
A.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4.下面的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的是()
A.火柴燃烧
B.木材做家具
C.白糖加热至焦黑
D.生鸡蛋变成熟鸡蛋
5.要使食用的小苏打或碱块起泡,需加入()
A.自来水
B.橘子汁
C.洗发水
D.矿泉水
6.下面的变化有新物质产生的是()
A.蜡烛熔化
B.铁块变铁水
C.馒头发霉
D.冰块变成水
7.紫甘蓝水是()
A.碱性物质
B.酸性物质
C.指示剂
D.中性物质
8.下面属于酸性物质的是()
A.西红柿
B.肥皂
C.清洁剂
D.纯净水
9.铁生锈体积变大的原因是()
A.铁锈容易吸收水分
B.铁吸收了氧气
C.铁与氧气、水分共同反应的结果
D.铁内有气泡,膨胀后变大
三、判断题。
(每题2分,共18分)
1.自然界中所有的物质都是在不断变化的。
()
2.在绝对无水的空气中,铁放几年也不会生锈。
()
3.杜鹃花喜好酸性土壤。
()
4.铁锈仍然是铁。
()
5.家用清洁剂大多是酸性的。
()
6.水在三态变化中,有新的物质生成。
()
7.自行车生锈与潮湿的环境有关,与空气无关。
()
8.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是碱性物质。
()
9.不同的污物,需要用不同的洗涤用品清洗。
()
四、简答题。
(第1小题9分,第2小题7分,第3小题8分,共24分)
1.什么是酸性物质、碱性物质、酸碱指示剂?
2.说说肥皂去油污的原理。
3.请列举四个在生活中防锈办法的应用实例。
五、实验探究题。
(共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