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认为“骨质增生”的骨肿瘤
- 格式:doc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1
临床组织学类型、判断、恶性原发转移、良恶性等骨肿瘤判断及影像学诊断思路囊状破坏,膨胀性破坏,溶骨性破坏。
骨肿瘤是指发生在骨内或起源于各种骨组织成分的肿瘤,以及由其他脏器恶性肿瘤转移到骨骼的肿瘤统称为骨肿瘤。
骨肿瘤可分为良性和恶性,但其间有时没有截然的界限,甚至同一肿瘤中可同时存在良性和恶性的组织学特征。
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显微镜下的病理所见必须结合临床情况和X线表现,全面加以分析,三者缺一不可。
判断骨病变是否为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是原发还是转移,推断肿瘤级别类型,关键在于确定肿瘤的良恶性。
判断是否肿瘤首先是肿瘤与感染鉴别,可从病史,骨质破坏与骨质增生、病变范围,骨膜增生、软组织的改变等方面进行鉴别。
左为亚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右为骨肉瘤判断肿瘤良恶性1、骨质破坏左股骨上段囊状骨破坏区,边缘光滑,无硬化边2、软骨破坏侵犯关节软骨:关节面模糊,中断消失。
关节间隙狭窄,宽窄不一,并见肿瘤影。
侵犯骺板软骨:先期钙化带境界模糊,密度不均,中断消失,骺板软骨出现软组织影。
股骨远端正常骨骺,侵犯骺板软骨:出现软组织且宽窄不一3、肿瘤骨形成象牙样:密度很高,境界不清,无骨结构。
絮状:密度较高,境界模糊,无骨结构。
针状:垂直骨体,排列紧密,针状影。
4、肿瘤软骨钙化形态:环状,弧状,点状具有诊断意义,大小,良性者形态完整,境界清楚,密度均匀。
恶性者相反(如下图)。
5、残留骨及反应骨骨质增生,骨膜反应,良性者边续,局限,清楚,厚在2mm以上,恶性者间断,相对广泛。
骨样骨瘤良性骨膜反应,骨肉瘤恶性骨膜反应5、软组织改变良性受压推移,恶性软组织肿块(如下图)。
恶性是原发还是转移结合临床病史。
推断肿瘤组织学类型主要有纤维源性、软骨源性及成骨源性肿瘤。
纤维源性肿瘤软骨源性肿瘤成骨源性肿瘤临床上评估骨肿瘤影像,密切结合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即患者年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病灶部位及数目,骨质破坏方式,骨膜反应,软组织改变等。
同时,大多数骨肿瘤为单发,如遇多发病变则鉴别诊断需加调整。
骨肿瘤的临床表现(1)骨软骨瘤的临床特点及X线特征骨软骨瘤是骨生长方向的异常和长骨干骺区在塑型的错误,又称为骨疣。
可单发,也可多发。
多见生长活跃的干骺端,如股骨下端、胫骨上端。
1%的骨软骨瘤可恶变,多发性骨软骨瘤发生恶变的机会要比单发的多,为3%~5%。
软骨骨瘤本身无症状,但可因压迫周围组织,如肌腱、神经、血管等而产生临床症状。
病人往往在无意中发现骨性肿块。
X线表现为骨性病变自干骺端向一侧突出,并有一个狭窄或宽阔的基底与骨皮质相连。
一般比临床所见的更少,因为其表面的软骨帽和滑囊不显影。
(2)骨巨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及X线特征骨巨细胞瘤是起源于松质骨的溶骨性肿瘤,属潜在恶性,有时可能为明显恶性,多见于年轻成人。
骨巨细胞瘤的主要细胞为多核巨细胞(破骨细胞)和基质细胞。
其病理上可分为三级。
Ⅰ级:基质细胞正常,有大量多核巨细胞;Ⅱ级:基质细胞较多,多核巨细胞数量减少,有向恶性转化趋势;Ⅲ级:以基质细胞为主,多核巨细胞数量很少,并有明显肉瘤证据。
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其严重性与肿瘤的生长速度有关,若侵及关节软骨,可影响关节功能。
X线表现可有不同的形态,主要表现为病灶在骨端,局部有骨破坏,骨端膨胀,呈肥皂泡样改变;如骨皮质破坏,可侵入软组织。
(3)骨肉瘤的临床表现及X线特征骨肉瘤是高度恶性的骨肿瘤,多见于年轻人,起于原始分化不良的细胞,即原始间充质细胞的成骨细胞,多见于骨骺生长最活跃的部位,如股骨下端、胫骨或腓骨上端和肱骨上端。
骨肉瘤生长迅速,它可表现为产生极多的肿瘤骨,也可以是溶骨为主。
临床表现主要为疼痛,开始时疼痛轻微,间歇发作,以后可变得严重而持续。
由于骨肉瘤多见于干骺端,必将影响关节功能。
肿瘤的血管丰富,所以局部皮肤发热,浅表静脉怒张。
肺转移发生率高。
X线表现为干骺端骨破坏,有大量的肿瘤样骨。
当肿瘤侵袭超出骨组织后,可掀起骨膜,形成骨膜下的三角状新骨,称为Codman三角;沿新生的血管沉积反应骨和肿瘤骨自骨皮质呈放射状生长,抵达被掀起的骨膜,形成X线片上的“日光射线”征象。
第十二章骨肿瘤骨肿瘤(Osteoma)是指发生于骨骼或其附属组织(血管、神经、骨髓等)的肿瘤,是常见病。
同身体其它组织一样,其确切病因不明;骨肿瘤有良性,恶性之分,良性骨肿瘤易根治,预后良好,恶性骨肿瘤发展迅速,预后不佳,死亡率高,至今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
恶性骨肿瘤可以是原发的,也可以是继发的,从体内其它组织或器官的恶性肿瘤经血液循环,淋巴系统转移至骨骼或直接侵犯骨骼。
还有一类病损称瘤样病变,肿瘤样病变的组织不具有肿瘤细胞形态的特点,但其生态和行为都具有肿瘤的破坏性,一般较局限,易根治。
骨肿瘤与其他肿瘤相同、其发病因素很复杂。
西医目前对肿瘤的成因尚不明确。
可能与刺激因素、遗传、病毒、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的恶变有关。
其临床特征:1.疼痛为骨肿瘤主要表现,但程度不同。
有的只有轻微的酸痛或不适;有的是在发现肿瘤以后才回忆起过去一些轻微疼痛;有些误认为是风湿样痛,与治疗关系不大,休息时也疼;有的疼痛剧烈。
呈待续性钝痛或刺痛,需服止痛剂。
良性肿瘤疼痛轻,发展慢。
恶性肿瘤疼痛重,且为进行性,影响饮食及睡眠。
2.肿块早期肿瘤位于骨内,随肿瘤生长,骨质扩张膨胀日益明显。
肿瘤突破骨质后形成软组织肿块。
肿块常与疼痛同时出现,有时肿块为首先表现。
肿瘤起源于骨,故不能移动。
良性骨肿瘤生长缓慢,体积不大,表面及周围皮肤正常。
恶性骨肿瘤生长迅速,表面皮肤发红、热感,皮下静脉充盈。
3.功能丧失因疼痛或肿块而影响患病的肢体活动,比如肱骨上端肿瘤影响肩关节活动,脊柱肿瘤可使脊椎活动受限而僵直或合并脊柱侧弯。
4.畸形由于肿瘤的生长,使骨质膨胀变形,坚固性受到破坏,当继续负重时就逐渐发生弯曲变形,如髋内翻、膝内外翻等。
严重的多发性骨软骨瘤可使生长、发育期的儿童身体矮;畸形。
5.压迫神经颅面肿瘤向颅神经压迫;第一肋骨附近的肿瘤压迫臂丛神经;脊柱肿瘤可发生肢体瘫痪等。
6.病理骨折骨内肿瘤生长致使轻微外力或一般日常活动就可以引起骨折,往往因为发生了骨折才发现骨肿瘤的存在。
骨肿瘤[单项选择题]1、骨囊肿好发于()A.短管骨干部B.长管骨骨端C.长管骨干部D.短管骨骨端E.长管骨干骺端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骨囊肿为一种囊肿样局限性骨的瘤样病损,并非真正的囊肿。
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好发于长管状骨的干骺端,一般为肱骨上段、股骨上段、胫骨上端和桡骨下端。
[单项选择题]2、恶性骨肿瘤的X线表现主要为()A.边缘不清楚,骨质破坏,骨膜反应明显B.边缘清楚,骨质破坏,骨膜反应明显C.边缘不清楚,骨质增生,无骨膜反应D.边缘不清楚,骨质破坏,无骨膜反应E.以上均不对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边缘不清楚,骨质破坏,骨膜反应明显符合恶性骨肿瘤的X线表现。
[单项选择题]3、骨软骨瘤多见于()A.长骨骨端B.长骨骨骺C.长骨骨干D.长骨干骺端E.扁骨骨端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骨软骨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青少年。
多见于长骨干骺端,如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肱骨近端。
故选D。
[单项选择题]4、患者男,18岁。
左上臂近端疼痛、肿胀1个月。
就诊时X线片显示:左肱骨上段膨胀性囊状透亮区,边界清,内有骨性间隔将囊腔分成蜂窝状。
最可能的诊断是()A.骨囊肿B.骨纤维性结构不良(又称骨纤维异样增殖症)C.动脉瘤样骨囊肿D.内生性软骨瘤E.骨肉瘤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动脉瘤样骨囊肿由于局部破坏性病损,同时外周有骨膜反应骨沉积,类似动脉瘤样膨胀而得名。
疼痛和肿胀为主要症状,大多数患者以病理性骨折就诊。
X线典型病损为膨胀性囊状透亮区,境界清晰,内有骨性间隔,将囊腔分隔成蜂窝状或泡沫状。
故选C。
[单项选择题]5、患者男,10岁。
左上臂疼痛1周,有摔倒病史。
查体:左上臂近段肿胀,压痛。
X线片显示肱骨近侧干骺端圆形境界清楚透亮区,骨皮质膨胀变薄,无骨膜反应。
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骨囊肿B.骨结核C.骨肉瘤D.骨软骨瘤E.骨巨细胞瘤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骨巨细胞瘤是一种潜在恶性或介于良、恶性之间的溶骨性肿瘤。
好发年龄20~40岁,女性多于男性,好发部位为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
骨肿瘤发生的部位:
▲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
良性恶性
生长情况生长缓慢;不侵及邻近组织器官,但可引起压迫移
位;无转移
生长迅速;易侵及邻近组织器官;可有专业
局部骨质变化呈膨胀性骨质破坏,与正常骨界限清楚,边缘锋利;
〔骨皮质变薄,膨胀,把保持其连续性〕
呈浸润性〔溶骨性〕骨破坏,与正常骨界限模
糊,边缘不整
骨膜增生一般无;〔病理骨折后可有少量骨膜增生,但骨膜新
生骨不被破坏〕
可有不同形式的骨膜反响且多不成熟,并可被
肿瘤侵犯破坏
周围软组织变化多无肿胀或肿块影,如有其边缘清楚长入软组织形成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医学高级职称正高《骨外科学》(题库)考前点题卷二[多选题]1.骨肿瘤的治疗原则是A.早期诊断(江南博哥)B.早期截肢C.早期放疗D.早期寻找原发灶E.早期化疗参考答案:ACDE[多选题]2.脊柱结核好发于椎体的原因为A.椎体上肌肉负着少B.椎体血供少C.椎体的滋养动脉为终末动脉D.椎体内以松质骨为主E.椎体负重大,易受损伤参考答案:ABCDE[多选题]3.X线无异常的颈髓损伤,可于下列哪些情况下发生A.屈曲性损伤B.过伸性损伤C.纵行牵拉性损伤D.缺血性损伤E.压缩性损伤参考答案:ABCD[多选题]4.骨关节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A.晨僵时间不超过半小时B.活动多时疼痛加重,休息可缓解C.受累关节以疼痛和压痛为主,可有一过性滑膜炎D.活动时关节有摩擦音E.颈椎或腰椎病变可引起神经受压或刺激症状参考答案:ABCDE[多选题]5.双侧骶髂关节炎加上下列哪一项即可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A.胸部疼痛及僵硬感B.腰痛和腰僵3个月以上,休息也不缓解C.腰椎活动受限D.胸廓扩张活动受限E.虹膜炎疾病史参考答案:ABCDE[多选题]6.下述哪些为先天性髋脱位脱位期的病理变化A.髋臼前、上、后缘发育不良,平坦,髋臼浅B.股骨头向髋臼后上方脱出,小而扁平或形状不规则C.股骨颈前倾角略增大D.关节囊增厚呈葫芦形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BD[多选题]7.在下列骨折中,哪些项是完全性骨折A.青枝骨折B.压缩骨折C.粉碎骨折D.螺旋骨折E.蝶形骨折参考答案:BCDE[多选题]8.关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哪项是正确的A.很少发生骨折不愈合或缺血性坏死B.多见于老年人C.多合并骨质疏松D.稳定性骨折采用外展牵引6~8周E.全身状况允许可行内固定治疗参考答案:ABCDE[多选题]9.有关腓总神经损伤,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腓总神经位置表浅,容易受到损伤B.腓总神经只有感觉支C.损伤后可表现为垂足垂趾D.断裂后即使及时吻合修复,肌肉功能也不能恢复E.石膏固定压迫即可造成损伤参考答案:ACE[多选题]10.下列哪些实验室检查符合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改变A.抗链球菌"O"正常B.HLA-B27阳性C.C反应蛋白升高D.类风湿因子阳性E.HLA-B27阴性参考答案:ACD[多选题]11.骶骨肿瘤易被误诊为以下哪些疾病A.脊索瘤B.骨巨细胞瘤C.神经纤维瘤D.骨髓瘤E.腰椎间盘突出症参考答案:ABCE[多选题]12.腕管内的结构有A.正中神经B.掌长肌腱C.指浅屈肌腱D.指深屈肌腱E.拇长屈肌腱参考答案:ACDE共享题干题病历摘要:患者×××,女性,21岁,半年前因腰腿痛在当地医院行后入路L /S椎间盘切除,病理结果不详,术后6个月腰腿痛伴左下肢麻木症状加重,腰部出现一包块,有压痛,无红热感。
股骨皮质型骨样骨瘤误诊为应力骨折1例许树林(解放军第148医院,山东淄博255300) [关键词]股骨皮质型骨样骨瘤;误诊原因;X线、CT检查 [中图分类号]R81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5098(2007)13217932011 临床资料患者,男,22岁,部队战士。
在军事训练3个月后于2005年12月出现左大腿疼痛,在某医院X线检查诊断为左股骨应力骨折,经对症治疗2个月后仍感疼痛来我院就诊。
体检:左股骨内侧触及硬物,局部压痛。
X线片示:左股骨中段内侧骨皮质增厚隆起,长度约5cm,中部向外凸出明显向上下逐渐变薄,外缘光滑,其内密度较均匀,考虑左股骨应力骨折修复期;又经治疗1个月后疼痛无缓解且有加重,以下午、晚上较明显;再次行X线平片检查,X线表现同前无明显变化。
后行CT检查,CT片示:左股骨中段内侧骨质增生硬化向外凸出,其密度略低于正常骨皮质,外缘清晰,其内见大小约1.1 cm的囊状透亮区,边缘不规则硬化,内见有小斑点状密度增高影,考虑骨样骨瘤。
手术切除左股骨内侧骨性肿块,病理诊断为左股骨骨样骨瘤。
2 讨论骨样骨瘤由成骨细胞及产生的骨样组织组成,在结构上分为两部分,即瘤巢和周围骨质硬化区。
瘤巢大小一般部超过1cm,常被增生的骨质包绕,核心可夹杂有颗粒状或沙粒状钙化,瘤巢周围为反应性增生硬化。
骨样骨瘤好发于青年男性,多由于局部疼痛就诊,以夜间为重,口服水杨酸药物可暂时缓解。
骨样骨瘤根据瘤巢所在部位,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皮质型、松质骨型、髓质型、骨膜型,以皮质型多见。
皮质型骨样骨瘤主要X线表现为瘤巢位于骨皮质内,局限密度减低,有时骨内可见钙化,周围多有明显的骨质增生硬化。
本例骨样骨瘤误诊原因之一是X线检查时由于股骨骨皮质增生硬化范围广泛且致密,而瘤巢相对较小被掩盖。
CT检查后见增生硬化的骨瘤内有小类圆形囊状低密度影才考虑到骨样骨瘤;误诊的另一个原因是结合临床不够,只是因为患者有长期军训的病史,而误诊为应力骨折。
非骨化纤维瘤、骨化性纤维瘤、骨纤维异常增生症等良性纤维源性骨肿瘤病因、发病年龄、部位、病理表现及影像学表现骨良性纤维病变是一组正常骨组织被纤维组织和或其衍生的矿化物取代病变,称为骨纤。
非骨化性纤维瘤(NOF)非骨化性纤维瘤是一种来自成熟骨髓结缔组织良性肿瘤,是由儿童干骺端骨皮质纤维缺损形成,可逐渐消失,也可发展增大形成非骨化性纤维瘤。
发病年龄在8—20岁之间,发病部位可分两种,一种发生在干骺端和骨干,病变均偏一侧,或完全在皮质内向髓侧轻度膨胀,或贴近皮质向髓内生长。
病理表现1)肉眼观察:见病灶大小不一,多呈圆形,切面程暗棕色或灰色,可见多个纤细残余骨小梁或骨嵴,一般无骨膜反应。
肿瘤边缘有薄层硬化带,由多个病灶融合,可呈分叶状。
2)镜下观察:梭形纤维细胞呈旋涡状或轮辐状排列,其内有灶状分布泡沫细胞和多核细胞,有时可见泡沫细胞吞噬脂质和含铁血黄素。
肿瘤内无成骨成分,但肿瘤边缘的骨组织有反应性骨增生,为此瘤的特点。
影像学表现X线皮质型或偏心型:发生于长骨干骺端及骨干,位于皮质内或贴近皮质的圆形或椭圆形囊状破坏腔,轻度膨胀。
破坏腔长轴与骨干平行,局部皮质轻度变薄或不薄,但完整,破坏腔边缘有轻度硬化环围绕,呈轻度波浪状或花瓣状,腔内有少量分隔,纤细而致密。
髓质型或中央型:发生于长骨骨端及非长骨,病灶均位于髓腔,常侵占患骨的整个横径,呈单房或多房状骨破坏腔,破坏腔长轴与骨干平行,密度均匀一致,边缘有硬化,皮质变薄,其内可有骨间隔,纤细而致密,破坏腔可达关节面,但无向关节面膨胀凸现象。
2)CT皮质型或偏心型:偏心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区,可分隔,内无死骨、钙化、髓腔狭窄,肿瘤髓腔侧见半弧形硬化,肿瘤侧骨皮质变薄。
髓质型或中央型:不规则的膨胀性生长的低密度区,占据大部分髓腔,周围见明显的薄壁或厚壁硬化缘,皮质变薄的部分可断裂。
3)MRI。
病变在T1WI呈低信号,T2WI信号增高不明显,或呈不均匀增高,病灶<2cm时信号均匀,但>2.5 cm时变得不均匀,其中高信号区代表泡沫细胞和多核巨细胞部分,病变与骨髓腔之间有低信号带,代表骨硬化带。
·健康管理·5发病率较高,典型疾病包括骨肉瘤等。
研究发现,骨肉瘤起病急,会在短期内发生迅速转移。
因为骨肉瘤好发于膝关节周边,关节疼痛主要在夜间发生。
此期间属于孩子生长重要阶段,骨骼生长同样至关重要,一旦由于骨肉瘤发生疼痛症状,往往会将其判定为生理现象,即生长痛,或者错误地认为属于关节炎或扭伤,最终错过有效治疗时间。
二、骨肿瘤临床表现对骨肿瘤进行分析发现,其临床症状包括:局部疼痛与压痛感,主要体现于膝关节时治疗,则会出现肺转移,直接造成患者死亡。
临床上,在对患者进行诊断时,通常采用针吸活检、切开活检提取病变组织等方式进行,或者利用病理学的检查进行诊断。
对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发现,骨肉瘤与其他癌症比较类似,尽早治疗可以提升临床疗效。
准确发现早期骨肉瘤,其治疗方法比较多样,具有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可以延长患者生存周期。
对于早期骨肉瘤患者来讲,在进行临床治疗时,需要将保肢作为重点,以实现患者有效治疗,同时保留患者肢体,尽量减少患者生理、心理影响。
6括人工关节置换术与瘤段切除灭活再植术等,将其应用于骨肉瘤患者治疗中,可以显著提升患者肢体保留率。
数据显示,手术后肢体保留率超过85%,完成手术治疗后,5年内患者生存率超过70%,可以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四、转移性骨肿瘤极易被忽视转移性骨肿瘤主要发病人群为中老年人,在该年龄阶段,人们通常会出现腰背痛症状,将其视为正常衰老现象,并错误地认为是由劳累导致。
如果疼痛持续加重才会去医院检查,大部分是在骨科就诊,并按照“骨质增生”与“关节炎”等进行治疗。
例如,理疗和按摩等。
治疗后未出现好转,才会考虑是否为转移癌,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在临床上比较常见。
五、肿瘤骨转移转移性骨肿瘤是指原发在其他部位的一种恶性肿瘤,大部分为癌,仅少部分为肉瘤,可利用血液循环方式转移至骨骼,从而出现继发性肿瘤。
在临床上,转移性骨肿瘤主要发生在脊柱与骨盆等部位,相对比较常见。
对于原发病灶来讲,可能存在乳腺癌与前列腺癌等。
关于骨骼的罕见病罕见病是指患病人数较少的疾病,其中关于骨骼的罕见病也有不少。
骨骼是人体重要的支撑系统,如果出现罕见病,将会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在本文中,将介绍几种罕见的骨骼疾病,以增加对这些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一、骨骼畸形病骨骼畸形病是一类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主要特点是骨骼异常发育,导致身体外形异常。
其中最为典型的病例是马凡氏综合征。
马凡氏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患者会出现骨骼畸形、智力低下等症状。
此外,还有多发性骨发育畸形病、骨软骨发育不全症等罕见骨骼畸形病。
二、骨骼肿瘤骨骼肿瘤是一类罕见但危害较大的疾病。
骨骼肿瘤分为原发性骨肿瘤和转移性骨肿瘤两种类型。
原发性骨肿瘤是指起源于骨骼组织的肿瘤,如骨肉瘤、骨巨细胞瘤等。
转移性骨肿瘤是指其他部位的肿瘤转移到骨骼部位,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等。
骨骼肿瘤的早期症状较为隐匿,因此容易被忽视,但一旦发现,应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三、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但也有一些罕见的类型。
骨质疏松症是指骨骼组织的疏松和变薄,容易发生骨折。
罕见的骨质疏松症包括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等。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指不明原因导致的骨质疏松,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指其他疾病或药物引起的骨质疏松。
四、骨骼发育不全症骨骼发育不全症是一类罕见的疾病,主要特点是骨骼发育不全,导致身材矮小或四肢畸形。
其中最为典型的疾病是软骨发育不全症。
软骨发育不全症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罕见疾病,患者会出现身材矮小、四肢畸形、关节变形等症状。
此外,还有其他类型的骨骼发育不全症,如骨骺发育不全症、骨骼发育不良症等。
五、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类罕见的骨髓疾病,主要特点是骨髓细胞异常增生,导致造血功能障碍。
其中最为典型的病例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种恶性疾病,患者会出现贫血、出血倾向、感染等症状。
此外,还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亚型,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单克隆血小板病等。
骨肿瘤能活多久呢青少年正是身体发育的初期,在这个过程中要小心防范许多的疾病,骨肉瘤是一种最大的发病特点之一,就是在发病的初期,患者会有关节周围疼痛,酸痛红肿的疾病,其实这很多人会判断为,骨质增生或是神经性问题,却没有想到疾病的严重性,那么骨肿瘤能活多久呢?对于青少年来说,骨肉瘤最大的发病特点之一就是发病突然,开始表现为关节周围间歇性疼痛、酸痛、钝痛,服止疼药有效。
随着病情加重,疼痛剧烈难忍且持续时间延长,用止疼药无效,而且疼痛会向其他部位放射,在夜间尤为严重。
关节活动受限:运动时关节疼痛加重,根本不能触摸或扳动发病的关节。
骨肉瘤能活多久?肿瘤源于长管状骨干骺端部的骨髓腔。
随后可穿透骨皮质并揭起骨外膜。
骨膜穿孔,在肌肉内也能发现软组织肿物。
一般情况下,肿瘤中央部的骨化较四周为重。
骨化部分为黄色砂粒状。
细胞较多的区域韧性较大,呈白色。
肿瘤的纵刮面血管丰富,易出血。
骨的干骺端和瘤体之间分界不清。
骺板常不受侵犯,到晚期骺板破坏也较骨皮质轻。
关节面的玻璃软骨也能防止肿瘤侵入关节内。
偶尔在同一骨的不同高度出现两处原发肿瘤,即所谓的跳跃型的病变,在选择截肢平面时应予注意。
骨肉瘤能活多久?病理诊断的难易程度差别很大。
如标本内含大量肉瘤样基质,则肿瘤骨和骨样组织不难明确区分,但有些切片内看不到肿瘤骨样组织,只有胶原条索,包以肿瘤细胞。
肿瘤生长不太旺盛的区域只有细胞的间质。
有的肿瘤主要是新生的软骨和不典型的棱形细胞。
骨肉瘤能活多久?骨肉瘤的病理可分为四型:第一型主要是骨样组织;第二型骨样组织和骨组织并存;第三型没有骨样组织和骨组织,只有胶原纤维;第四型很少见,其主要成分为软骨细胞和形态不一、分化不良的肿瘤细胞。
骨肿瘤属于青少年常见疾病,一般可通过细胞的方式来进行治疗,这种疾病并不是无药可救的,随着现在医学的发达,可以通过专科医生的治疗手段下得到很好的康复,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在短时间内即可康复。
龙源期刊网
被误认为“骨质增生”的骨肿瘤
作者:周章武
来源:《保健与生活》2011年第11期
老张管理着一家近百人的企业,虽说没有多少体力劳动,但对一个60出头的人来说还是够辛苦的。
可不,最近他的腰痛病又犯了。
阵阵发作的腰痛,常引起左小腿疼痛,症状越来越重,夜间常被痛醒,白天工作时腰痛稍稍好些。
老张以为是多年的骨质增生在作怪。
老张在社区的小诊所坚持做了半个月的按摩治疗,腰痛非但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重,阵阵腰痛牵扯着左下肢痛得就像刀割一样难以忍受,有时肛门还能感到坠胀,早晨起床稍稍活动后也不能缓解。
看到老张每天做治疗,腰痛不但不减,反而逐渐加重后,老伴很担心,她强行带着老张来到了一家大医院。
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后,医生确诊老张患的所谓的“骨质增生”,实际上是癌症转移到了腰椎所致。
在老张老伴面前,大夫将老张的发病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骨质增生是指骨头或关节发生增生、衰老而引起的病症,其主要表现是疼痛。
在活动大、负重多的部位多发(腰椎是最好发生骨质增生的部位之一),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有上升之势。
按摩、牵引、理疗是治疗的常用方法,绝大多数骨质增生患者经过正规非手术治疗都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就像老张早期的腰痛经诊所治疗有效一样,而后来治疗无效,甚至腰痛加重,就不是单纯的骨质增生了,可能合并有更严重的病症,腰椎转移性肿瘤就是其中之一。
腰椎的骨转移性肿瘤是一种恶性肿瘤,主要通过血液循环、淋巴等途径转移到腰椎椎体,并继续生长,形成子瘤。
脊椎骨具有造血功能,血管丰富,血流速度缓慢,甚至可停滞或逆流,当癌细胞进入循环后,可超越肝、肺等脏器或直接从肝、肺肿瘤达到脊椎,形成脊椎转移癌。
腰椎转移性肿瘤的主要表现为腰痛,约有70%的患者有腰骶部疼痛史。
在早期,疼痛较轻,呈间歇性,逐渐变为持续性,此时往往不被重视,只有在症状严重加剧后才引起注意。
疼痛常有多变的特点,经制动处理多无效,疼痛严重者服止痛药也无效。
腰椎转移性肿瘤发病后很快就可出现脊髓、马尾神经或神经根的压迫,出现下肢痛、感觉减退、下肢无力、麻痹,有近一半的患者因大小便功能障碍而被发现。
和其他恶性肿瘤一样,对早期诊断的腰椎转移性肿瘤可采取放疗、化疗或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早期治疗可减少病痛,大太提高生存质量;到了肿瘤晚期,治疗效果则不尽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