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 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 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 隔水问樵夫。
太乙近天都, 连山接海隅。
首联先用夸张手法勾画了终南山 的总轮廓。这一联是写远景。
“近天都”,极写山峰直刺苍穹, 没入云霄,突显太乙峰的巍峨雄姿; “接海隅”, 夸张表现终南岭脉的 绵延不绝,东延入海.
尾联由写景转入写人.在此实写有人-樵夫,虚
写有声-问答之声,砍柴之声,溪流之声.以有人 之境反衬无人之境,以声响反衬寂静,含蓄而有韵 致,“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 这首诗用“移步换景”法描绘终 南山的磅礴气势和万千气象,在 流动中绘制了一幅有山有水有人 的立体画面。
一、诗中有画
物象 线条 构图 色彩
此联高度概括, 可谓尺幅万里。
• 颈联诗人以画法入诗,写出千山万
壑的晦明变化光色变换的万千气象。 一峰之隔,分野不同地域各异重峦 叠嶂,同一时间阴阳不同。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这两联看上去与前三 联写山的高、长、奇 关系不大,实则意义 相通。
既要留宿山中,可见 山大;樵夫口答手指, 诗人侧首遥望,一问 一答之间,也道出了 山中峡谷的深长。
两次转折,影响了他的一生: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
——《相思》
鹿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