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选修三--原子结构与性质
- 格式:pptx
- 大小:5.12 MB
- 文档页数:61
核心素养提升练三十五原子结构与性质(25分钟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1.在核电荷数为26的元素Fe的原子核外3d、4s轨道内,下列电子排布图正确的是( )【解析】选C。
核电荷数为26的Fe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3d有5个轨道,只有1个轨道排满两个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反,其他4个轨道各排1个电子,4s轨道排满2个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反,即C正确。
2.现有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①1s22s22p63s23p4②1s22s22p63s23p3③1s22s22p3④1s22s22p5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④>③>②>①B.原子半径:④>③>②>①C.电负性:④>③>②>①D.最高正化合价:④>③=②>①【解析】选A。
①~④四种元素分别为S、P、N、F,第一电离能F>N、P>S,又由于第一电离能N>P,A正确;原子半径N>F,B错误;电负性应S>P,即①>②,C错误;F 无正化合价,N、S、P最高正化合价分别为+5、+6、+5价,故应为①>③=②,D错误。
3.如图是第3周期11~17号元素某些性质变化趋势的柱形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y轴表示的可能是第一电离能B.y轴表示的可能是电负性C.y轴表示的可能是原子半径D.y轴表示的可能是形成基态离子转移的电子数【解析】选B。
对于第3周期11~17号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第一电离能呈现增大的趋势,但Mg、P特殊,A错误;原子半径逐渐减小,C错误;形成基态离子转移的电子数依次为Na为1,Mg为2,Al为3,Si不易形成离子,P为3,S为2,Cl 为1,D错误。
4.下列有关电子排布图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可表示单核10电子粒子基态时电子排布B.此图错误,违背了泡利原理C.表示基态N原子的价电子排布D.表示处于激发态的B的电子排布图【解析】选A。
原子结构与性质1.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关于核外电子能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最易失去的电子能量最高B.同一个电子层上的不同能级上的原子轨道,能量大小不同C.p轨道电子能量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能量D.在离核最近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最低2.有关光谱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中的电子在跃迁时能量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光,这也是原子光谱产生的原因B.电子由低能级跃迁至较高能级时,可通过光谱仪直接摄取原子的发射光谱C.燃放的焰火在夜空中呈现五彩缤纷的礼花与原子核外电子的跃迁有关D.通过光谱分析可以鉴定某些元素3.某种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1,有关该原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原子核内有13个中子B.该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He]3s23p1C.该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D.该原子第二能层上有8个电子4.下列描述碳原子结构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碳-12原子: 612CB.原子结构示意图:C.原子核外能量最高的电子云图:D.原子的轨道表示式:5.下列原子或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正确的是()A.16S2-:1s22s22p63s23p4B.21Sc:1s22s22p63s23p64s23d1C.18Ar:1s22s22p63s23p6D.9F:2s22p56.下列有关原子核外电子的能量与运动状态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电子轨道数依次增多B.在同一能级上运动的电子,其能量一定相同C.在同一能级上运动的电子,其运动状态有可能相同D.在同一原子中,1s、2s、3s、4s……能级的原子轨道的平均半径相同7.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B.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不一定吸收能量C.原子核外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时,只能跃迁到稍高的能级,如从2s只能跃迁到2pD.夜幕下的霓虹灯光、军事上使用的激光均与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有关8.激发态原子和基态原子可以通过电子跃迁的方式相互转换,跃迁过程中可得到光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K的焰色反应呈紫色,其中紫色对应的辐射波长约为700 nmB.以下实验装置测得的是氢元素的吸收光谱C.该轨道表示式表示的是基态氧原子的轨道表示式D.原子光谱可以用于定性鉴定元素9.最近我国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安全、高效的点击化学试剂FSO2N3,下列有关元素F、S、O、N说法正确的是()A.基态S原子价电子排布图:B.第一电离能:F>S>O>NC.最高正价:F>S=O>ND.S原子的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最多10.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Mn的原子结构示意图:B.HClO的电子式:C.Cr的外围电子排布式:3d54s1D.基态碳原子的电子排布图:11.X和Y是原子序数大于4的短周期元素,X m+和Y n-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的原子半径比Y小B.X和Y的核电荷数之差为m-n C.电负性X>Y D.第一电离能X<Y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同族元素在性质上的相似性,取决于原子价电子排布的相似性B.电离能越小,表示气态时该原子越易失去电子C.元素的电负性越大,表示其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能力越强D.电负性大的元素易呈现正价,电负性小的元素易呈现负价13.现有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①1s22s22p63s23p2;②1s22s22p63s23p3;③1s22s22p3;④1s22s22p4。
原子结构与性质一 原子结构 1、原子的构成中子N(核素)原子核质子Z(带正电荷元素符号原子结构 决定原子呈电中性电子数(Z 个)体积小,运动速率高(近光速),无固定轨道核外电子 运动特征电子云(比喻) 小黑点的意义、小黑点密度的意义.排布规律 → 电子层数 周期序数及原子半径 表示方法 → 原子(离子)的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2、三个基本关系(1)数量关系: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原子中) (2)电性关系:①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②阳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或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 ③阴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或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 (3)质量关系:质量数 = 质子数 + 中子数决定定义:以12C原子质量的1/12(约1.66×10-27kg)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其国际单位制(SI)单位为1,符号为1(单位1一般不写)原子质量:指原子的真实质量,也称绝对质量,是通过精密的实验测得的.如:一个氯原子的m(35Cl)=5.81×10-26kg。
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各核素的质量与12C的质量的1/12的比值.一种元素有几种同位素,就应有几种不同的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诸量如35Cl为34.969,37Cl为36。
966。
原子比较核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是对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近似整数值,数值上与该质量核素的质量数相等。
如:35Cl为35,37Cl为37。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按该元素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算出的平均值。
如:Ar(Cl)=Ar(35Cl)×a%+ Ar(37Cl)×b%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用元素同位素的质量数代替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原子个数百分比的乘积之和.注意①、核素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②、通常可以用元素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代替元素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必要的计算。
1、稀土元素是指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57到71的15种镧系元素,以及与镧系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钪(Sc)和钇(Y)共17种元素。
稀土元素有“工业维生素”的美称,如今已成为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
(1)钪(Sc)为21号元素,位于周期表的_____区,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
(2)离子化合物Na3[Sc(OH)6]中,存在的化学键除离子键外还有_______。
(3)Sm(钐)的单质与l,2-二碘乙烷可发生如下反应:Sm +ICH2CH2I→SmI2+CH2=CH2。
ICH2CH2I中碳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 lmol CH2=CH2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______。
常温下l,2-二碘乙烷为液体而乙烷为气体,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4)与N3-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________________(写两个化学式)。
(5)Ce(铈)单质为面心立方晶体,其晶胞参数a=516pm。
晶胞中Ce(铈)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列式表示Ce(铈)单质的密度:________g/cm3(用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不必计算出结果)2、(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钛呈银白色,因它坚硬、强度大、耐热、密度小,被称为高技术金属。
目前生产钛采用氯化法,即将金红石或钛铁矿与焦炭混合,通入氯气并加热制得TiCl4:2FeTiO3+7Cl2+6C2TiCl4+2FeCl3+6CO;TiO2+2Cl2+2C TiCl4+2CO将TiCl4蒸馏并提纯,在氩气保护下与镁共热得到钛:TiCl4+2Mg Ti+2MgCl2 MgCl2和过量Mg用稀盐酸溶解后得海绵状钛,再在真空熔化铸成钛锭。
请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钛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2)与CO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为(填化学式)。
(3)在CH2Cl2、C6H6、CO2、C2H4中,碳原子采取sp杂化的分子有。
(4)TiCl4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在水或潮湿空气中易水解而冒白烟。
考点规范练31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非选择题1.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发现,在CO2低压合成甲醇反应(CO2+3H2CH3OH+H2O)中,Co氧化物负载的Mn氧化物纳米粒子催化剂具有高活性,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Co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元素Mn与O中,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较多的是。
(2)我国科学家最近成功合成了世界上首个五氮阴离子盐(N5)6(H3O)3(NH4)4Cl(用R代表)。
①氮原子的外围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②元素的基态气态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气态负一价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称作第一电子亲和能(E1)。
第二周期部分元素的E1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其中除氮元素外,其他元素的E1自左而右依次增大的原因是;氮元素的E1呈现异常的原因是。
2.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已经记载了我国古代用炉甘石(主要成分为ZnCO3)和煤冶锌工艺,锌的主要用途是制造锌合金和作为其他金属的保护层。
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Zn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硫酸锌溶于氨水形成[Zn(NH3)4]SO4溶液。
①与S O42-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化学式为(写出一种)。
②氨的热稳定性强于磷化氢(PH3),原因是。
(3)黄铜是由铜和锌所组成的合金,元素铜与锌的第一电离能分别为I Cu=746 kJ·mol-1,I Zn=906 kJ·mol-1,I Cu<I Zn的原因是。
(4)《本草纲目》中记载炉甘石(主要成分为ZnCO3)可止血、消肿红、生肌、明目等。
Zn、C、O的电负性由大至小的顺序是。
3.(2021重庆高三二模)我国在5G系统的初期部署中采用了基于GaN的功率放大器。
(1)基态Ga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基态N原子能量最高的原子轨道形状为。
(2)镓的各级电离能(单位:kJ·mol-1)依次为577、1 984.5、2 961.8、6 192,由此可知镓的主要化合价为价和+3价。
考点一 核外电子排布原理1.电子层、能级与原子轨道(1)电子层(n ):在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依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将其分成不同电子层。
通常用K 、L 、M 、N ……表示,能量依次上升。
(2)能级:同一电子层里的电子的能量也可能不同,又将其分成不同的能级,通常用s 、p 、d 、f 等表示,同一电子层里,各能级的能量按s 、p 、d 、f 的挨次上升,即:E (s)<E (p)<E (d)<E (f)。
(3)原子轨道:电子云轮廓图给出了电子在核外经常消灭的区域。
这种电子云轮廓图称为原子轨道。
特殊提示 第一电子层(K),只有s 能级;其次电子层(L),有s 、p 两种能级,p 能级上有三个原子轨道p x 、p y 、p z ,它们具有相同的能量;第三电子层(M),有s 、p 、d 三种能级。
2.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1)能量最低原理:即电子尽可能地先占有能量低的轨道,然后进入能量高的轨道,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
如图为构造原理示意图,亦即基态原子核外电子在原子轨道上的排布挨次图:留意:全部电子排布规章都需要满足能量最低原理。
(2)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且自旋状态相反。
如2s 轨道上的电子排布为,不能表示为。
(3)洪特规章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基态原子中的电子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如2p 3的电子排布为,不能表示为或。
洪特规章特例:当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在全满(p 6、d 10、f 14)、半满(p 3、d 5、f 7)和全空(p 0、d 0、f 0)状态时,体系的能量最低,如:24Cr 的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63s 23p 63d 54s 1。
3.基态、激发态及光谱示意图深度思考1.完成下表,理解电子层、能级及其最多容纳电子数的关系特殊提示 (1)任一电子层的能级总是从s 能级开头,而且能级数等于该电子层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