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相机光圈和快门值的设定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1
手机、数码相机参数设置中F、EV、ISO、S、WB、HDR、AF、测光模式的含义一、FF表示光圈,后面跟的数字越小,光圈越大(反比)。
大光圈(如f/1.4、f/1.8、f/2.8等等)进光量多,在暗处能使照片变亮,也可以配合快快门将飞快移动的物体“凝固”下来(比如鸟、飞机、运动员),还可以拍人物特写,背景虚化那种。
小光圈配合慢快门,可以拍摄流水、星轨、车轨等,也可以拍摄光芒。
二、EVEV即曝光补偿,增加或减小曝光量。
在拍摄过程中,有些被摄物体过亮或过暗时,可能要用到EV进行调整。
比如:在典型欠曝场景(物体亮部的区域较多,如逆光、强光下的水面、雪景、日出日落场景等)使用EV+,在典型过曝场景(物体暗部的区域较多,如密林、阴影中物体、黑色物体的特写等)使用EV-。
简单通俗地说就是“白加黑减、亮加暗减”减小EV值,EV值每减小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减小一倍。
上图红框中为数值设定的滑动条,EV的设定数值从-4.0~+4.0,这个数值围还是比较宽的,大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定。
三、ISOISO是CCD的感光度,ISO越高同样曝光时间下照片亮度越大,但是会降低画质。
后面跟的数字越小,感光度越低,反之越高(正比)。
感光度低拍的画面清晰,感光度高拍的画面有很多噪点。
ISO,为照片“增添亮泽”。
ISO的高低代表了在相同EV曝光值时,选择更高的ISO感光度,在光圈不变的情况下能够使用更快的快门速度获得同样的曝光量。
一般情况下,高ISO值可以弥补光线的不足,ISO值越高,相片的亮度就越高。
ISO是感光度设定,华为手机的ISO从有自动,还有具体的数值可以设定,在50~3200之间进行设定。
如图:两照片是在相同环境下拍摄,只调整了ISO,其它参数不动当你点击ISO按键时,出现上面的滑动条,滑动条上面有具体的设定参数,AUTO是自动,也是最常用的。
其它为具体数值,你左右滑动可以设定具体的ISO参数。
上面的两图,左侧是设定在ISO50时的亮度,右侧是设定在ISO250时的亮度,通过这两图大家就知道ISO数值越高照片的亮度也越高,但在弱光线的环境下拍摄时,ISO越高噪点也会越高。
单反相机快门优先与光圈优先模式的区别单反相机是一种专业摄影机型,其具备多种模式供摄影师选择。
其中,快门优先和光圈优先是两种常用的拍摄模式,它们在摄影时有不同的应用场景和特点。
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快门优先和光圈优先模式。
在单反相机中,快门控制着相机曝光时间的长短,而光圈则决定了拍摄过程中进光的多少。
在快门优先模式下,摄影师可以设定所需的快门速度,而相机会自动调整光圈大小以获得正确的曝光。
而在光圈优先模式下,摄影师可以设定所需的光圈数值,相机会自动调整快门速度以达到正确的曝光。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探讨一下这两种模式的区别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 应用场景的不同:- 快门优先模式适用于对快门速度有较高要求的情况下,例如拍摄运动场景、快速行驶的车辆或者其他快速变动的主题。
通过控制快门速度,可以冻结快速移动物体的动作,避免快速运动造成的模糊影响。
- 光圈优先模式适用于需要控制景深的情况下,例如肖像摄影或者需要保持整个景物清晰的风景摄影。
通过控制光圈大小,可以调整景深的浅深程度,创造出模糊背景或者整体景物清晰的效果。
2. 操作方式的不同:- 在快门优先模式下,摄影师需要设定所需的快门速度,相机会根据光线条件自动调整光圈大小来获得适当的曝光。
这种模式下,摄影师无需过多考虑光圈的设定,更多关注于捕捉瞬间的动作。
- 相反,在光圈优先模式中,摄影师需要设定所需的光圈数值,相机则会根据光线条件自动调整快门速度来获得适当的曝光。
这种模式下,摄影师需要注意光圈的选择,以达到自己想要的景深效果。
3. 曝光控制的区别:- 快门优先模式下,快门速度是首要考虑因素,相机会自动调节光圈大小来保持正确的曝光。
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相机可能会开启较大光圈或者增加感光度以获得充足的曝光。
- 光圈优先模式下,光圈大小是摄影师主要关注点,相机会自动调节快门速度以保持适当的曝光。
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相机会降低快门速度或者增加感光度以获得适当曝光。
数码相机入门——光圈、快门、感光度1、光圈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
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
光圈f值=镜头的焦距/镜头口径的直径从以上的公式可知要达到相同的光圈f值,长焦距镜头的口径要比短焦距镜头的口径大。
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4,f64这里值得一题的是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愈多,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是下一级的一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f5.6,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
对于消费型数码相机而言,光圈f值常常介于f2.8 - f16。
,此外许多数码相机在调整光圈时,可以做1/3级的调整。
光圈及快门优先进阶级以上的数码相机除了提供全自动(auto)模式,通常还会有光圈优先(aperture priority)、快门优先(shutter priority)两种选项,让你在某些场合可以先决定某光圈值或某快门值,然后分别搭配适合的快门或光圈,以呈现画面不同的景深(锐利度)或效果。
什么是光圈优先?什么是快门优先?光圈优先就是手动定义光圈的大小,然后利用相机的测光获取相应的快门值。
由于光圈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景深,因此在平常的拍摄中此模式使用最为广泛。
在拍摄人像时,我们一般采用大光圈长焦距而达到虚化背景获取较浅景深的作用,这样可以突出主体。
同时较大的光圈,也能得到较快的快门值,从而提高手持拍摄的稳定。
在拍摄风景这一类的照片时,我们往往采用较小的光圈值,这样景深的范围比较广,可以使远处和近处的景物都清晰,同样这一点在拍摄夜景时也适用。
光圈优先在数码相机上一般用“A”来表示。
快门优先是在手动定义快门的情况下通过相机测光而获取光圈值。
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特别是在体育运动拍摄中最常用。
很多朋友在拍摄运动物体时发现,往往拍摄出来的主体是模糊的,这多半就是因为快门的速度不够快。
单反相机的快门速度与光圈设置详解相机是摄影爱好者的必备工具,而单反相机则是许多摄影师的首选。
在使用单反相机拍摄照片时,快门速度和光圈设置是两个重要的参数。
本文将详细解释这两个参数的作用和如何合理地调整它们,以获得理想的照片效果。
一、快门速度的作用和调整快门速度是指相机快门打开和关闭的时间间隔,用来控制光线进入相机的时间。
快门速度的单位是秒,常见的快门速度有1/1000秒、1/500秒、1/250秒等。
快门速度越快,进入相机的光线就越少,拍摄的照片就越暗;快门速度越慢,进入相机的光线就越多,照片就越亮。
在摄影中,快门速度的调整对于冻结运动或者捕捉运动的效果非常重要。
当我们想要拍摄一张冻结运动的照片时,需要选择较快的快门速度,以确保在快门关闭之前,物体的运动不会在照片中留下模糊的痕迹。
例如,当我们拍摄运动员奔跑的瞬间,选择1/1000秒的快门速度可以清晰地捕捉到每一个细节。
然而,有时我们也需要通过调整快门速度来创造一些特殊的效果。
比如,在夜晚拍摄城市的夜景时,我们可以选择较慢的快门速度,让相机在较长的时间内接受光线,从而捕捉到更多的细节和光影效果。
这样的照片会呈现出模糊的轨迹,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二、光圈的作用和调整光圈是相机镜头的一个部分,它控制进入相机的光线的多少。
光圈的大小由一个称为“光圈值”的参数来表示,常见的光圈值有f/1.8、f/2.8、f/4等。
光圈值越小,光圈越大,相机接收到的光线就越多,照片就越亮;光圈值越大,光圈越小,相机接收到的光线就越少,照片就越暗。
除了控制照片的亮度外,光圈还可以影响照片的景深。
景深是指照片中清晰的范围,即前景和背景的模糊程度。
当我们想要拍摄一个清晰的主体,而将背景模糊化时,可以选择较大的光圈值。
这样可以使主体在照片中更加突出,背景模糊化,营造出一种聚焦的效果。
相反,如果我们希望整个画面都保持清晰,可以选择较小的光圈值。
光圈的调整还受到镜头的限制。
不同的镜头有不同的最大光圈值,也就是最大的光圈开口大小。
摄像机的光圈和快门速度对比摄像机的光圈和快门速度是影响图像拍摄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因素。
光圈和快门速度的调整可以帮助我们在不同的拍摄环境下获得最佳的图像质量和表现效果。
本文将对摄像机的光圈和快门速度进行比较,并探讨它们对图像拍摄的影响。
一、光圈光圈是指镜头的光学开口大小。
光圈大小的调整可以控制所拍摄场景中进入相机的光线量。
光圈大小以"f/"加数字的形式表示,数字越小光圈越大。
例如,f/1.8的光圈比f/5.6的光圈大。
光圈调整的范围通常取决于所使用的镜头。
1. 光圈对景深的影响光圈大小直接影响到照片的景深。
光圈更大(即数字较小)时,景深较浅,只有被摄主体清晰,背景模糊;光圈较小(即数字较大)时,景深较深,被摄主体和背景均能较为清晰显示。
因此,摄影师可以通过调整光圈的大小来创造不同的景深效果,从而突出或平衡主题与背景的关系。
2. 光圈对曝光的影响光圈的大小还会直接影响到图像的曝光。
较大的光圈会使相机感光元件接收到更多的光线,图像会更亮;较小的光圈则会减少光线进入相机,导致图像变暗。
因此,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合理调整光圈大小可以获得更好的曝光效果。
二、快门速度快门速度是指相机快门打开的时间长度。
快门速度的快慢决定了相机感光元件暴露于光线下的时间长短。
快门速度通常以分数的形式表示,例如1/1000秒或1/30秒。
快门速度调整的范围也是根据相机设定而有所不同。
1. 快门速度对拍摄运动物体的影响快门速度的选择对于拍摄运动物体的清晰度至关重要。
快门速度越快,感光元件接收光线的时间越短,能够冻结运动物体,并捕捉到清晰的图像。
相反,慢速快门速度会造成运动模糊,因为相机在光线照射下的时间较长。
2. 快门速度对低光条件下拍摄的影响在低光条件下,选择合适的快门速度非常重要。
过慢的快门速度会导致拍摄到的图像模糊,因为相机在接收光线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手持相机时的微小晃动影响。
适当增加快门速度可以在保持图像清晰的同时,避免摄影者手持相机时的晃动。
手机、数码相机参数设置中F、EV、ISO、S、WB、HDR、AF、测光模式的含义一、FF表示光圈,后面跟的数字越小,光圈越大(反比)。
大光圈(如f/1.4、f/1.8、f/2.8等等)进光量多,在暗处能使照片变亮,也可以配合快快门将飞快移动的物体“凝固”下来(比如鸟、飞机、运动员),还可以拍人物特写,背景虚化那种。
小光圈配合慢快门,可以拍摄流水、星轨、车轨等,也可以拍摄光芒。
二、EVEV即曝光补偿,增加或减小曝光量。
在拍摄过程中,有些被摄物体过亮或过暗时,可能要用到EV进行调整。
比如:在典型欠曝场景(物体亮部的区域较多,如逆光、强光下的水面、雪景、日出日落场景等)使用EV+,在典型过曝场景(物体暗部的区域较多,如密林、阴影中物体、黑色物体的特写等)使用EV-。
简单通俗地说就是“白加黑减、亮加暗减”减小EV值,EV值每减小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减小一倍。
上图红框中为数值设定的滑动条,EV的设定数值从-4.0~+4.0,这个数值范围还是比较宽的,大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定。
三、ISOISO是CCD的感光度,ISO越高同样曝光时间下照片亮度越大,但是会降低画质。
后面跟的数字越小,感光度越低,反之越高(正比)。
感光度低拍的画面清晰,感光度高拍的画面有很多噪点。
ISO,为照片“增添亮泽”。
ISO的高低代表了在相同EV曝光值时,选择更高的ISO感光度,在光圈不变的情况下能够使用更快的快门速度获得同样的曝光量。
一般情况下,高ISO 值可以弥补光线的不足,ISO值越高,相片的亮度就越高。
ISO是感光度设定,华为手机的ISO从有自动,还有具体的数值可以设定,在50~3200之间进行设定。
如图:两张照片是在相同环境下拍摄,只调整了ISO,其它参数不动当你点击ISO按键时,出现上面的滑动条,滑动条上面有具体的设定参数,AUTO是自动,也是最常用的。
其它为具体数值,你左右滑动可以设定具体的ISO参数。
上面的两张图,左侧是设定在ISO50时的亮度,右侧是设定在ISO250时的亮度,通过这两张图大家就知道ISO数值越高照片的亮度也越高,但在弱光线的环境下拍摄时,ISO越高噪点也会越高。
[分享]数码相机基础教学光圈与快门怎么用 2008年01月18日 09:22:00 来源:发掘网发表评论对于一些高级的数码相机用户或者喜爱数码摄影的朋友来说,要想拍出更好的数码照片,需要了解并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巧。
那么今天就先同大家一起走进数码相机基础教学——光圈与快门的理论篇。
光圈光圈的大小是相机镜头中控制光线的参数。
说得直白一些,光圈的大小将决定光线穿过镜头的强弱。
因此大家可以很容易地想像到,光圈越大其透过镜头投影到数码相机CCD感光器上的光线也就越强,反之则越弱。
那么它的大小也将直接影响到我们拍摄出的数码照片的成像质量。
比如在快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光圈越大则相片越亮,假如光圈过大的话,则会出现曝光过度的情况。
无论对于传统相机还是数码相机,光圈都使用字母“f”来表示,而光圈中心孔径的大小则用相应的数值来表示,即“f+数值”。
在使用中,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光圈的数值越小,代表光圈的孔径越大,进光量越多,反之则进光量越少。
所以,通常在拍摄时所说的“加大光圈”是指把光圈的数值调小,将光孔加大的意思。
比如从f5.6调大一级到f4、或更大一级的f2.8等。
请大家千万不要记错。
从上边的几幅图中,大家一定可以清楚地看到光圈从关闭到打开的差异,以及使用不同光圈数值所对光圈大小产生的影响。
从图左上至右下分别是光圈处于关闭、f11、f8及f4不同状态下的光圈大小。
由此,我们也可以理解光圈越大,投影到数码相机CCD感光器上的光线也就越强的道理。
快门快门的速度也是拍摄照片时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参数。
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们也可以把快门说成是让相机保持当前设定光圈大小的控制时间。
对于快门速度的表示方法,也是使用相应的数字来进行设定,比如1/4秒、1/60秒等。
它们分别表示让当前设定的光圈孔径大小保持1/30秒、1/60秒的时间。
因此,大家也从中不难看出,使用不同的快门参数来保持单位光圈孔径的时间长短,也同样可以控制拍摄时的进光量,即曝光度。
如何设置相机的光圈摄影中的光圈是指相机镜头的光圈大小,用来控制进入相机的光线量。
光圈的大小不仅影响相片的明暗程度,还会影响焦点深度。
对于摄影师来说,正确设置光圈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光圈设置方法和技巧。
1.光圈的基本概念:光圈的大小用f值来表示,常用的f值如:f/1.4、f/2、f/2.8、f/4、f/5.6、f/8、f/11、f/16、f/22等。
每个f值其实是一个比例关系,相邻两个f值之间的光圈大小之比是2的平方根,即1.4倍。
例如,f/1.4的光圈大小是f/2的1.4倍,而f/2的光圈大小是f/2.8的1.4倍。
2.光圈对景深的影响:在摄影中,光圈的大小会影响焦点的清晰程度和背景模糊程度。
较小的光圈(大f值)会带来较大的焦点深度,使得整个画面的前后都能保持清晰;而较大的光圈(小f值)会产生较浅的焦点深度,使得主体清晰而背景模糊,这种效果常用于拍摄人像或者特定主题的摄影作品。
3.自动光圈模式:大多数相机都提供了自动光圈模式(A或Av模式),在这个模式下,相机会根据场景的亮度自动选择光圈大小,来确保正确的曝光。
这种模式适合于快速拍摄和光线条件变化较大的情况。
4.手动光圈模式:手动光圈模式(M模式)可以让摄影师完全控制光圈大小,适用于那些需要精确控制曝光和景深的情况。
在这个模式下,可以通过调整相机上的光圈环来选择想要的光圈大小。
5.光圈优先模式:光圈优先模式(A或Av模式)相比于自动光圈模式,提供了更多的控制能力。
在这个模式下,可以手动选择光圈大小,而相机会自动调整快门速度来保持正确曝光。
这种模式常用于强调景深的摄影作品。
6.一些镜头的最佳光圈:不同镜头在不同光圈下的成像质量也是不同的,通常来说,镜头在最大光圈下(最小的f值)的成像质量会较差,而在中等光圈(如f/8或f/11)下的成像质量会最佳。
因此,在拍摄时可以考虑选择适当的光圈大小来获得最佳的成像效果。
7.考虑光圈和快门速度的关系:光圈的大小除了会影响曝光量之外,还会影响快门速度。
尼康d7000光圈优先模式f4内的大光圈,快门都是2000,该怎么设置?光圈优先(Av)、快门优先(Tv)和手动模式(M)有什么区别?如何选择?本文要说的就是这个。
绝大多数时候,环境光是不受控制的,而同一场景下也几乎不会反复操作感光度,所以大多数情况下画面的影调由光圈与快门共同决定。
所以我们对相机曝光的操控实际上就是对光圈大小和快门快慢的操控,这种对曝光的操控大体可分为三种模式:光圈优先(Av)、快门优先(Tv)和手动模式(M)有什么区别?如何选择?本文要说的就是这个。
该模式由你手动调整光圈,相机本身为你调整快门速度,一般在对光圈有特殊要求,并对快门无特殊要求时使用。
首先在模式转盘调整到光圈优先,即A档。
专业单反一般是按钮+拨轮的操作方法。
拨到光圈优先档使用光圈优先的第一步就是调整影调。
调整好需要的影调之后,在拍摄同一题材或场景时就不用频繁调整了。
调整影调的方法是拨动辅拨轮,如果只有一个拨轮就按住曝光补偿按钮拨动主拨轮。
接着就要调整光圈。
将光圈调整到需要的大小。
调整光圈的方法是拨动主拨轮,如果只有一个拨轮就只拨动拨轮就可以了。
转动拨轮下面列举一些可以用光圈优先拍摄的场景。
比如我们在拍摄人像时,大光圈可以获得浅景深,虚化掉背景,将主体人物从复杂的背景中剥离出来。
F2.8的大光圈,使得人物与背景完全区分开而拍摄风光照时,一般都会使用小光圈,获取大景深,使得远近的景物都清晰。
拍风光用小光圈,获取最大清晰范围实际上,多数时候摄影师都是通过控制光圈来实现创作意图的,所以很多从事新闻行业的摄影师都常用光圈优先模式。
因为无需过多操作,同时对于创作意图能够有效控制,光圈优先也应该是初学者最常用的模式。
该模式由你手动设置快门,相机本身为你调整光圈大小,一般在对快门速度有特殊要求,并对光圈无特殊要求时使用。
首先在模式转盘调整到快门优先,即S档(佳能为Tv档)。
专业单反一般是按钮+拨轮的操作方法。
拨到快门优先档使用光圈优先的第一步就是调整影调。
ISO感光度、快门、光圈的常用设置一、如何设置ISO感光度这张照片使用ISO400度的柯达负片和标准镜头的最大光圈f1.4进行手持拍摄,快门速度估计在1/30s左右。
在光线较暗时,拥有一只大光圈的镜头就显得很重要,因为这样可以使你在大多数时候进行手持拍摄。
如何设置快门、光圈和ISO感光度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在这里我会告诉你一些一般规则,也会告诉你一些必要的知识,当你这样设置时会发生什么?但要记住,当你对摄影越是深入,对某些问题就越是难以给出确定的回答。
这次我先说ISO感光度的设置。
因为在我们拿起相机准备拍摄之前,总会首先确定ISO感光度,传统胶片用户更是如此,根据不同的ISO确定用不同的胶卷;而数码用家虽然可以使用自动ISO设置,但那是“傻瓜”拍摄方法,如果你是一名摄影爱好者,我不推荐你那样做。
ISO感光度在相机中一般可以这样设置:ISO100,ISO200,ISO400,ISO800,ISO1600等。
有些相机还能作1/2或者1/3级的设置。
当ISO设置得越高,胶卷或者感光元件对光线就越敏感。
这带给摄影的好处是:我们可以在较暗的光线条件下手持拍摄;我们可以使用更高速的快门来凝结快速移动的物体瞬间,比如体育摄影。
在胶卷时代,有时会使用高感光度来得到一种特殊的颗粒艺术效果。
而由此带来的不利是:高感光度使底片或者感光元件的颗粒度或者噪点更大更明显。
而数码相机高感光度带来的更多噪点尤其对画质起到了致命的破坏作用。
二、ISO感光度的设置技巧ISO确定原则:1、在晴天或者多云光线条件下的室外,使用100度或者200度的ISO感光度;2、在阴天或者下雨的室外,使用200度或者400度的ISO感光度;3、在自然光条件下的室内或者傍晚或者夜晚的灯光下,使用400度或者800度的ISO感光度;4、灯光非常暗(太阳下山后),调到1000以上;5、拍夜景(如夜间庆典、演唱会)调到1600以上。
6、在较暗的光线条件下,为了弥补光线的不足,把ISO 设置成上面确定原则中的最大值,并且使用镜头的大光圈进行拍摄;如果曝光值中的快门读数已低于手持拍摄的最小值(这在讲快门时会再讨论),请务必使用三角架。
如何设置光圈和快门光圈和快门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参数,它们的设置决定了图像的明暗度和清晰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设置光圈和快门,帮助读者掌握这两个参数的使用方法。
一、光圈的设置1.了解光圈的作用光圈是镜头的一个部分,它的大小决定了进入相机的光线量。
光圈越大,进入相机的光线量越多,图像就会更亮;光圈越小,进入相机的光线量就越少,图像就会更暗。
除了控制图像的亮度,光圈还会影响图像的景深,即前景和背景的清晰度。
2.了解光圈值光圈值通常表示为f/加数字的形式,如f/1.8、f/2.8等。
如果光圈值越小,即f/1.8,光圈就越大,进入相机的光线量就越多;如果光圈值越大,即f/16,光圈就越小,进入相机的光线量就越少。
不同镜头的最大光圈值不同,一般情况下,光圈值越小的镜头越昂贵。
3.控制光圈的方式控制光圈大小有两种方式:手动模式和光圈优先模式。
(1)手动模式在手动模式下,您可以完全控制光圈的大小。
在器材上调节光圈环(通常是一个光圈大小的控制环)以调整光圈值。
手动模式适合需要更精确控制光圈的情况,如需要拍摄景深较大或小的图像。
(2)光圈优先模式在光圈优先模式下,您选择光圈的大小,相机自动选择合适的快门速度来匹配。
这种模式适用于需要控制景深的情况,如肖像摄影或需要模糊背景的主题。
4.光圈的影响调整光圈大小不仅会影响图像的亮度,还会影响图像的景深。
大光圈(如f/1.8)会产生浅景深,即只有主体清晰,背景模糊;小光圈(如f/16)会产生深景深,即整个画面都清晰。
二、快门的设置1.了解快门的作用快门是相机机身上的一个组件,它控制进入相机的光线的时间长度。
快门速度越快,光线进入相机的时间就越短;快门速度越慢,光线进入相机的时间就越长。
快门速度的设置通过控制光圈调节进入相机的光线量以及控制图像的清晰度。
2.快门速度的表示方式快门速度通常用秒数表示,如1/250秒、1/60秒等。
较快的快门速度用于冻结运动,较慢的快门速度用于拍摄运动的模糊效果或需要较长曝光时间的情况。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光圈与快门最佳配合值可以说:摄影=曝光=感光度+快门+光圈摄影就是知道在某情况下,用某感光度(也叫ISO,),某快门,某光圈的组合。
说几个例子,拍风景用小光圈,拍人像用大光圈,拍流水烟花用慢快门,派运运动用快快门,强光用低感光度,感光度: ISO100, ISO200, ISO400, ISO800, ISO1600(大小比较:100>200>400>800>1600,每增大一级,曝光量增加1EV)感光度低,噪点小,也就是相片的颗粒小,能很好表现一些细腻的主题。
数字大的感光度高,但颗粒大。
光线不好的情况下,如果曝光时间过长,拍出的照片会由于我们手的抖动而模糊,这时候我们需要调整感光度,从而增加快门速度,缩短曝光时间。
但感光度太多成像质量不好,所以不宜过大。
光圈: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f/45, f/64, f/90, f/128(大小比较:1.4>2>2.8>4……因为真实值是对应数的倒数,所以f/1.4大于f/2,光圈每增大一级,曝光量增加1EV)快门: *1/1000 s *1/500 s * 1/250 s * 1/125 s * 1/60 s * 1/30 s * 1/15 s * 1/8 s * 1/4 s * 1/2 s * 1 s(大小比较:1/1000 s最大,1S最小,快门每减小一级,曝光量增加1EV)安全速度是焦距的倒数,如果使用35mm镜头,快门速度不得低于1/35秒,使用200mm镜头时速度不得低于1/200秒,否则图片就可能糊了光圈值设置为f4、快门速度为1/500秒时曝光效果和光圈值为f5.6、快门速度为1/250秒的效果一样。
这时可能又有读者出来曝光数值表的应用相机的测光器有时候会失灵,他们说从前的摄影师是用眼睛测光的,其实他们的眼睛不是测光器,而是根据不同的环境瞎猜的。
数码相机的测光、曝光系统在处理图像时,有个很基本的准则,就是将所有被摄对象都按照18%的中性灰亮度来还原,在拍摄时相机就会根据这一标准进行相应的快门、光圈的选择以达到相机所认为的正确的曝光组合根据这一标准在A档(光圈优先)半手动,自己控制光圈大小相机依据测光结果自动设定快门速度。
一般都会使用A档因为能够控制光圈以控制景深。
在S档(快门优先)半手动,自己控制快门速度相机依据测光结果自动设定光圈大小。
在M档(纯手动)自己估算合适的曝光值自己控制快门光圈。
M档是单反的精髓之所在,自由自在的控制光线。
拍摄结果:欠曝光:拍出来的就会暗,黑乎乎的一片。
(欠曝光时就得提高光圈、或者减慢快门、或者提高iso)正确曝光:整体亮度均匀过曝光:拍出来的就会太亮,白花花的一片(缩小光圈或者提高快门速度或者减小iso)。
快门(相机成像感应器前边有一块门帘,门帘开启就会使成像感应器感应到光线以能够成像,光线越强门帘开启的时间越短,光线弱时,门帘就需要开启较长的时间以收集光线)常见的快门速度(国际标准)有:30 25 20 15 10 5 1 1/2 1/4 1/8 1/15 1/30 1/60 1/125 1/250 1/500 1/1000 1/2000等。
相邻两级的快门速度的曝光量相差一倍,我们常说相差一档(像汽车的档位)。
如1/60秒比1/125秒的进光量大一倍,即1/60秒比1/125秒速度慢一档也可说后者比前者快一档。
一般单反能够进行长达30秒(长曝光,拍夜景时需要,环境光暗所以需要收集更多的光)----快到1/4000s的曝光光圈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光圈(国际标准光圈值)F1.0,F1.4,F2.0,F2.8,F4.0,F5.6,F8.0,F11,F16,F22,F32,F45,F64F1.0比f1.4的进光量多一倍即光圈大一倍,一般都会说大一档,f1.4比f2.0大一档,以此类推。
有的镜头的光圈是f1.8就是介于f1.4和f2.0的中间值,f1.4比f1.8大半档,f1.8比f2.0大半档。
单反相机快门优先与光圈优先模式选择方法单反相机是摄影爱好者常用的一种相机类型,它具备多种拍摄模式,其中最常用的是快门优先和光圈优先模式。
这两种模式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拍摄场景和需求。
在选择使用哪种模式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调整。
快门优先模式是指在拍摄时,用户通过设定快门速度来控制曝光时间,而光圈大小则由相机自动调整。
这种模式适用于需要准确控制快门速度的场景,如拍摄运动物体或快速变化的场景。
当我们想要冻结运动物体或捕捉快速变化的画面时,快门优先模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通过设定较高的快门速度,可以保证画面的清晰度,避免运动造成的模糊。
而光圈优先模式则是用户通过设定光圈大小来控制景深,而快门速度则由相机自动调整。
景深是指在一张照片中能够保持清晰的距离范围,较大的光圈可以使背景模糊,突出主体,而较小的光圈则可以使整个画面清晰。
光圈优先模式适用于需要控制景深的场景,如拍摄风景、人像等。
通过调整光圈大小,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使照片更具艺术感。
在实际拍摄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和拍摄场景来选择使用快门优先或光圈优先模式。
如果我们想要拍摄一张清晰的运动照片,可以选择快门优先模式,并设定一个较高的快门速度。
这样可以确保画面的清晰度,避免运动造成的模糊。
而如果我们想要拍摄一张具有艺术感的照片,可以选择光圈优先模式,并根据需要调整光圈大小,以达到理想的景深效果。
除了快门优先和光圈优先模式外,单反相机还有其他的拍摄模式,如手动模式、自动模式等。
手动模式下,用户可以完全控制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适用于对摄影技术较为熟悉的用户。
而自动模式则由相机自动调整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适用于对摄影技术不太了解或者想要快速拍摄的用户。
在选择使用哪种拍摄模式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拍摄需求和场景来进行判断。
如果我们对摄影技术较为熟悉,并且想要完全控制拍摄效果,可以选择手动模式。
而如果我们对摄影技术不太了解,或者想要快速拍摄,可以选择自动模式。
如何设置光圈和快门(入门必读)
选择光圈(f值)镜头孔径准则
50mm f/2镜头最大孔径适合在暗弱照明条件下获得足够的曝光量,如现场光照明。
具有最小的景深。
就结像技师来讲是该镜头最差的一档
f/2较最大孔径适合在暗弱照明条件下获得足够的曝光量。
景深浅,有助于使背景离开焦点,从而把注意力集中到被摄主体上。
f/2.8较最大孔径小二至三级具有该镜头最佳的结像质量。
比上述较大的孔径具有稍大的景深。
提供有限的清晰聚焦的范围,以便当照明情况较最佳状态稍差时获得合适的曝光量,例如多云的天气或者在阴影处。
f/4和f/5.6较最小孔径大二级具有中等(适度)的景深。
适用于户外日光下拍摄。
具有极好的结像质量。
f/8较最小孔径大一级具有很大的景深。
适合于户外日光照明条件下拍摄。
具有极好的结像质量。
f/11最小孔径具有最大的景深,清晰度损失极轻微(应归于光学原因)。
当最大景深显得重要的时候,这种由于孔径小而产生增大景深的好处,在价值上显然超过其几乎察觉不出的清晰度损失的缺点。
选择快门速度快门速度准则
B门使用相机支架(如三脚架)。
快门开启时间的长短由按下快门按钮的时间来控制。
适合户外夜间使用小光圈、大景深的拍摄。
如拍摄焰火、闪电……及记录夜间由移动照明形成的条纹图案(如行驶着的汽车灯)。
1和1/2秒使用相机支架(如三脚架)。
适合在暗淡照明情况下使用小光圈获得大景深和足够的曝光量(如现场光或摄影灯照明)。
适合拍摄无生命的物体和稳定不动的被摄体。
1/4秒使用相机支架。
这是适于拍摄成年人肖像最慢的快门速度。
适合在暗淡照明条件下使用小光圈以获得大景深和足够的曝光量。
适合稳定的被摄体。
1/8秒使用相机支架。
对于在限定范围内拍摄成年人比用1/4秒快门速度时更好。
适合在暗淡照明条件下使用小光圈以获得大景深和足够的曝光量。
适合稳定的被摄体。
1/15秒使用相机支架。
当相机上安装标准镜头或者广角镜头时,如在曝光时相机能握持得相当平稳的话,那么有些人能手持相机进行拍摄。
适合在暗弱照明条件下,使用小光圈以获得大景深和足够的曝光量。
1/30秒这档快门速度是在手持相机进行拍摄并在该相机上配以标准镜头或广角镜头时,被推荐的最慢快门速度。
为了获得清晰度高的照片,相机必须握持的极平稳。
这档快门速度适合大多数现场光摄影。
适合在多云天气或阴影处用小光圈以获得大景深。
1/60秒这档快门速度适于照明条件不太理想,如多云的天气、在阴影处等户外日光下拍摄照片用。
对使用小光圈以增大景深来说,该速度是很有用的。
在较明亮的现场光照明的场所也使用这档快门速度。
使用这档快门速度,相机意外地受到震动而使拍摄失败的情况要比使用1/30秒快门速度时来得少些。
适用于单反相机的闪光灯同步。
1/125秒这是户外日光下拍摄照片最好的快门速度。
在明亮的照明情况下,使用中等大小的光圈到小光圈能产生很好的景深。
使用这档快门速度,能使来自相机本身的微弱震动减到最小。
能抓住一些中等速度的动作,如走动着的人,儿童的游戏或是自由活动着婴孩。
对于手持相机并安装上焦距小于105mm的中焦距镜头进行拍摄,该速度具有一定的保险性。
这档快门速度被推荐用于某些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使用闪光灯拍摄。
1/250秒适合抓住一般速度的运动体,例如以中等速度跑动着的人、游泳运动员、自行车运动员、在一定距离外奔跑着的马、检阅活动、奔跑着的小孩、帆船、棒球运动、以中等速度比赛的足球运动员。
当你并不需要大景深,而主要是想抓住动作的时候,可以在户外日光照明情况下用这档快门速度,以使相机的震动程度减至最小。
适合于手持相机安装上250mm焦距镜头进行拍摄。
1/500秒适合抓住运动速度较快的动体,例如中等距离外的运动员、奔跑着的马、跳水运动员、快速骑驶着的自行车运动员、行驶着的轿车或跑动中的篮球运动员。
这档快门速度能用来抓住除了最快速度外的所有动体。
1/1000秒是抓住快速动体的最佳速度。
如赛车、摩托车、飞机、快艇、野外和体育场内的比赛项目、网球运动员、滑雪运动员及高尔夫球运动员。
因为使用该快门速度时需用比其它快门速度时更大的光圈,因此它的景深最小。
这是手持相机安装上400mm以内焦距的长焦距镜头进行拍摄时极好的快门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