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损伤的MRI诊断思路
- 格式:pptx
- 大小:324.63 KB
- 文档页数:16
2024肩袖损伤的诊断与治疗肩袖是由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4块肌肉的肌腱组成的一个袖套样结构,包绕肱骨头,止于肱骨的大、小结节(图1%肩袖的肌肉在肩关节的正常生理活动中起重要的稳定和动力作用。
一、病史导致肩袖损伤的主要因素是外伤性因素和退行性因素。
外伤性因素包括急性创伤和慢性磨损。
慢性磨损可能来源于肩峰下撞击、肩关节不稳等因素造成肩袖的损伤。
退行^性因素主要是指随着年龄增长引发的肌腱退行性变,是从腱病到肌腱完全断裂的一个过渡阶段。
二、临床表现肩袖损伤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
患者主诉疼痛的区域通常在肩关节前外侧或外侧。
起病缓急、持续时间以及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差异较大。
疼痛症状一般在活动时加重,尤其是做过顶动作时,休息时常减轻。
肩袖损伤患者特征性表现为疼痛弧,抬肩到60。
~90。
时疼痛明显,过了则不痛了。
活动受限以上举和内旋摸背受限最常见。
有些患者,尤其是一些巨大肩袖撕裂患者,可以出现〃假性麻痹〃,特征性表现为主动活动受限而被动活动受限不明显,但在肩袖损伤后继发性肩关节粘连患者中,主动和被动活动也可表现为相同程度的受限。
有些患者肩关节活动时有响声及力弱的表现。
三、体格检查1、一般检查在急性肩袖损伤患者中,外观并不会有明显异常,但是在病程较长患者中可以看到冈上肌或冈下肌的萎缩。
触诊时将手放在患者肩关节上方,被动活动肩关节,在一些肩袖损伤患者中能触摸到捻发感。
触诊需检查肩锁关节和大结节以及结节间沟的压痛,对应是否存在肩锁关节病变、撞击或肩袖损伤以及肱二头肌长头腱病变。
2、活动度检查肩关节活动度包括前屈上举、体侧外旋、体侧内旋,这3个方向的活动度能基本代表肩关节各向的活动度。
活动度检查应该包括主动活动度和被动活动度检查,并将患侧和健侧进行对比。
在巨大肩袖损伤患者中,当残留的肩袖组织无法再拮抗三角肌的收缩时,肱骨头失去固定的力偶,当患者试图将臂前屈上举时,肱骨头会随之滑动,三角肌失去力矩作用,从而出现上举不能的〃假性麻痹〃现象。
肩袖损伤的4个特殊检查方法肩袖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肩部损伤,主要指肩袖肌腱的损伤,包括肱二头肌长头、肱二头肌短头、冈上肌和冈下肌。
肩袖损伤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肩关节疼痛、肩关节功能障碍、肩关节稳定性下降等。
为了准确诊断肩袖损伤,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特殊检查。
下面将介绍肩袖损伤的4个特殊检查方法。
1. 肩关节CT检查。
肩关节CT检查是一种常用的特殊检查方法,能够清晰显示肩袖肌腱的形态和位置。
通过肩关节CT检查,可以准确判断肩袖肌腱的撕裂程度和范围,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在进行肩关节CT检查时,患者需要保持肩关节处于特定的位置,以便医生观察肩袖肌腱的情况。
2. 肩关节MRI检查。
肩关节MRI检查是一种无创伤的特殊检查方法,能够清晰显示软组织结构,对于肩袖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肩关节MRI 检查,可以准确判断肩袖肌腱的撕裂情况,包括部分撕裂、完全撕裂等,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肩关节MRI检查需要患者进入磁共振设备,保持肩关节处于特定的位置,以便医生观察肩袖肌腱的情况。
3. 肩关节超声检查。
肩关节超声检查是一种简便快捷的特殊检查方法,能够清晰显示肩袖肌腱的情况。
通过肩关节超声检查,可以准确判断肩袖肌腱的撕裂情况,包括部分撕裂、完全撕裂等,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肩关节超声检查无需特殊的设备,操作简便,对于急诊患者和特殊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4. 肩关节螺旋CT血管造影。
肩关节螺旋CT血管造影是一种高级的特殊检查方法,能够清晰显示肩袖肌腱的血管供应情况。
通过肩关节螺旋CT血管造影,可以准确判断肩袖肌腱的血供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肩关节螺旋CT血管造影需要患者接受静脉注射造影剂,并进行螺旋CT扫描,以便医生观察肩袖肌腱的血管供应情况。
总结。
肩袖损伤的特殊检查方法包括肩关节CT检查、肩关节MRI检查、肩关节超声检查和肩关节螺旋CT血管造影。
这些特殊检查方法能够准确判断肩袖肌腱的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肩袖损伤MRI影像骨关节外伤肩袖损伤肩袖损伤的MRI诊断凡是饱受肩关节疼痛困扰的很轻易被扣上肩周炎(粘连性肩关节炎)的帽子给人造成“肩关节疾病中肩周炎发病率最高”的假象。
实际上根据统计肩袖损伤才是肩关节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其次是肩峰撞击征和肩关节不稳而真正的肩周炎发病却相对较少。
因为MRI完全无创软组织分辨率高任意平面成像能清晰显示肩袖肌腱及损伤情况所以MRI成为肩袖检查的主要方法。
肩袖的组成肩袖是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的肌腱构成包裹肱骨头的袖套结构是维持肩关节稳定的重要解剖构造。
肩袖后面观肩袖前面观肩袖的相关解剖肩袖岗上肌、岗下肌、小圆肌从上向下止于肱骨大节结如袖套样包绕肱骨头,肩胛下肌从前方绕过止于肱骨小节结。
肩袖肌腱起止点及功能肌名起点止点功能冈上肌肩胛骨冈上窝肱骨大结节上部肩外展冈下肌肩胛骨冈下窝肱骨大结节中部肩外旋小圆肌肩胛骨外侧缘背面肱骨大结节下部肩胛下肌肩胛下窝肱骨小结节肩内收、内旋韧带前面观二头肌腱长头喙锁韧带喙肩韧带中盂肱韧带MGL肩锁韧带上盂肱韧带SGL下盂肱复合体IGL腋窝袋肩袖的正常MRI表现常规扫描:轴位、斜冠状位、斜矢状位T加权、肪抑脂制PD加权扫描。
MRI信号:肌肉:所有序列上为中等信号肌腱及韧带:所有序列上为低信号。
:肩胛下肌肌腱:冈下肌肌腱横断面:肩胛下肌、冈下肌及小圆肌腱显示最佳小圆肌肌腱斜冠状面:冈上肌腱显示最佳冈上肌冈下肌及小圆肌肌腱病因退变学说、血运学说、撞击学说、创伤学说四种主要论点。
退变学说:肩袖损伤主要是由于肌腱内在退行性变所引起的。
国外学者(Fukuda等)通过尸体解剖研究表明了肌腱退变组织的病理特点:肌纤维在止点处排列紊乱变性、坏死、断裂以及有骨赘形成这些退变在岁以下的成人中很少见但随年龄增长呈加重的趋势肩袖断裂在岁以前很少发生而岁以后起发生率随年龄增加。
这些研究支持了退变学说。
血运学说:冈上肌腱远端cm内为乏血管区域是肩袖撕裂最常发生的部位尸体标本的灌注研究也证实了该危险区的存在即冈上肌腱关节面血供比滑囊面侧差这与冈上肌腱关节面撕裂多于滑囊面侧撕裂相一致。
核磁共振扫描在肩关节损伤中的临床诊断分析核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的无创性成像技术,它利用核磁共振现象来获取人体组织和器官的高分辨率三维图像,可用于诊断各种疾病和损伤。
在肩关节损伤的临床诊断中,核磁共振成像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重要的价值,能够清晰地显示肩关节软组织结构和病变情况,对于损伤的定位、类型和严重程度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评估治疗效果。
本文将对核磁共振扫描在肩关节损伤中的临床诊断分析进行探讨。
一、肩关节损伤的临床表现和常见类型肩关节是人体最活动的关节之一,由肱骨头、肩胛骨的关节窝和锁骨组成,周围被多种韧带和肌肉环绕。
肩关节损伤是临床常见的问题,常见的损伤类型包括肩袖损伤、肩关节脱位、肩关节腱炎、肩关节韧带损伤等。
肩关节损伤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疼痛、活动受限、肿胀和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1. 对软组织结构的高分辨率成像核磁共振扫描能够清晰地显示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结构,包括肌腱、韧带、肌肉和滑囊等,对于软组织损伤和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在肩袖损伤的诊断中,MRI能够准确显示肩袖肌腱的撕裂、炎症和变性等情况,帮助医生判断损伤的类型和范围。
对于肩关节腱炎和滑囊炎的诊断,MRI能够清晰显示炎症的部位和程度,有助于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2. 对关节结构的立体成像核磁共振成像能够以立体的方式显示肩关节的骨骼结构和关节面的情况,对于肩关节脱位和关节面的损伤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通过MRI的三维重建技术,医生可以全面地观察肩关节的解剖结构,判断关节面的畸形和损伤情况,为手术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3. 对损伤的定位和定量分析在肩关节损伤的诊断中,MRI不仅能够明确显示损伤的部位和范围,还可以进行定量分析,包括测量肩袖肌腱的厚度、信号强度和纤维完整性等,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
通过MRI技术,医生可以了解肩关节病变的严重程度,对于指导手术治疗和评估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肩袖损伤核磁共振判断标准一、肩袖损伤的核磁共振判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肩袖信号强度:在核磁共振图像中,正常肩袖的信号强度应与周围肌肉相似。
如果肩袖信号强度明显高于或低于周围肌肉,则可能提示肩袖损伤。
2.肩袖增厚:肩袖增厚是肩袖损伤的常见表现。
如果核磁共振图像显示肩袖厚度增加,可能提示肩袖损伤。
3.肩袖形态异常:正常肩袖的形态应规则、光滑。
如果核磁共振图像显示肩袖形态异常,如不规则、凹陷或突出,可能提示肩袖损伤。
4.伴随症状:肩袖损伤常伴随肩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如果核磁共振图像显示肩袖损伤,同时患者有肩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则可进一步支持肩袖损伤的诊断。
二、具体来说:1.肩袖信号强度:在核磁共振T2加权像上,正常肩袖的信号强度应与周围肌肉相似,呈均匀的较高信号。
如果肩袖信号强度明显高于或低于周围肌肉,则可能提示肩袖损伤。
其中,高于周围肌肉的信号可能提示肩袖炎症或出血,低于周围肌肉的信号可能提示肩袖变性或坏死。
2.肩袖增厚:在核磁共振图像上,正常肩袖的厚度应小于2mm。
如果肩袖厚度增加,可能提示肩袖损伤。
一般来说,如果肩袖厚度大于3mm,则可诊断为肩袖增厚。
3.肩袖形态异常:正常肩袖的形态应规则、光滑,呈均匀的线条状。
如果核磁共振图像显示肩袖形态异常,如不规则、凹陷或突出,可能提示肩袖损伤。
其中,凹陷可能提示肩袖变性或坏死,突出可能提示肩袖炎症或增生。
4.伴随症状:肩袖损伤常伴随肩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一般来说,疼痛区域包括肩关节前方、上方、后方及三角肌区等。
如果核磁共振图像显示肩袖损伤,同时患者有肩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则可进一步支持肩袖损伤的诊断。
肩袖损伤的4个特殊检查方法肩袖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肩部损伤,主要包括肩袖肌腱的损伤和炎症。
对于肩袖损伤的检查,常规的检查方法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需要采用一些特殊的检查方法来进行诊断。
下面将介绍肩袖损伤的4个特殊检查方法。
1. 磁共振成像(MRI)。
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检查肩袖损伤的方法,通过磁场和无线电波来生成详细的肩部组织影像。
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肩袖肌腱撕裂或者复杂的损伤,MRI可以提供更加清晰和准确的图像,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2. 肩关节镜检查。
肩关节镜检查是通过肩关节镜来观察肩袖损伤的一种特殊检查方法。
医生会在患者的肩部进行微创手术,通过肩关节镜观察肩袖肌腱的情况,包括损伤的程度和位置等。
这种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到肩袖损伤的情况,为医生提供更加直观的诊断依据。
3. 超声波检查。
超声波检查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来观察肩部组织的情况。
在肩袖损伤的特殊情况下,超声波可以帮助医生观察肩袖肌腱的情况,包括肌腱的撕裂程度、液体积聚等情况。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了解肩袖损伤的情况。
4. 功能性检查。
除了影像学检查外,还可以通过一些功能性检查来评估肩袖损伤的情况。
比如肩部的活动范围、力量测试、特殊体位的疼痛情况等。
这些功能性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肩袖损伤后的功能障碍情况,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总结。
肩袖损伤的特殊检查方法包括MRI、肩关节镜检查、超声波检查和功能性检查。
这些方法可以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为医生提供更加准确和全面的诊断信息,帮助制定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以确保对肩袖损伤进行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
肩袖损伤的评定思路一、背景介绍肩袖损伤是指肩关节周围肌腱的损伤,主要包括肩袖肌腱的部分或完全撕裂,常见于运动员、劳动者和老年人。
肩袖损伤会导致肩关节功能障碍、疼痛和肌力减退,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二、评定思路肩袖损伤的评定主要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功能评定四个方面。
下面将对每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2.1 病史询问病史询问是了解患者的主观症状和疾病发生的过程,可以通过以下问题进行询问:•疼痛的性质:询问患者的疼痛程度、疼痛部位、疼痛性质(钝痛、刺痛等)。
•损伤的原因:询问患者是否有外力撞击、运动过度等损伤原因。
•运动受限情况:询问患者是否有肩关节活动范围减少、举重困难等情况。
•既往病史:询问患者是否有相关疾病史,如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等。
2.2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通过观察和触诊来评估患者的肩关节状况,可以包括以下内容:•观察:观察肩关节是否有肿胀、变形、皮肤红肿等异常表现。
•触诊:触诊肩关节周围是否有压痛点、肌肉萎缩、肌力减退等异常情况。
•活动度检查:评估肩关节的主动活动度和被动活动度,包括前屈、后伸、内外旋等动作。
2.3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评估肩袖损伤的重要手段,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X线、超声波和磁共振成像(MRI)。
•X线检查:可以排除骨折和关节退变等病变。
•超声波检查:可以评估肩袖肌腱的完整性和撕裂程度。
•MRI检查:可以更准确地评估肩袖肌腱的损伤情况,包括部分撕裂和完全撕裂。
2.4 功能评定功能评定是评估肩袖损伤对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影响,常用的评定方法包括Constant-Murley评分和Simple Shoulder Test(SST)。
•Constant-Murley评分:包括疼痛评分、功能评分和肌力评分,通过总分来评估肩关节功能。
•SST评分:通过评估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和肩关节功能来评定肩袖损伤的严重程度。
三、总结肩袖损伤的评定思路主要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功能评定四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