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置管置管前评估精编版
- 格式:ppt
- 大小:2.19 MB
- 文档页数:38
picc置管前评估内容1. 患者的血管状况:评估患者的血管状况,包括有无狭窄、血栓形成、静脉炎症等情况。
这可以通过体格检查和医学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进行评估。
2. 患者的皮肤状况:评估患者的皮肤状况,包括有无红肿、破损、感染等情况。
这可以通过视觉检查和触觉检查进行评估。
3. 患者的疼痛水平:评估患者的疼痛水平,包括有无疼痛或不适感。
可以使用疼痛量表,如数字评分量表或面部表情评分量表来评估疼痛水平。
4. 患者的感染风险:评估患者的感染风险,包括有无免疫功能低下、使用抗生素或免疫抑制药物等情况。
这可以通过询问患者的病史和进行实验室检查,如白细胞计数来评估。
5. 患者的血流需求:评估患者的血流需求,包括有无液体输注需求、药物输注需求等。
这可以通过评估患者的当前情况和医嘱进行评估。
6. 患者的预期使用期限:评估患者的预期使用期限,包括有无长期置管需求或短期置管需求。
这可以通过与医疗团队和患者进行讨论来确定。
7. 患者的生活方式和活动水平:评估患者的生活方式和活动水平,包括有无需求进行常规活动或特殊活动。
这可以通过与患者进行交谈和观察来评估。
8. 患者的个人偏好和需求:评估患者的个人偏好和需求,包括有无对置管的偏好、对置管位置的偏好、对置管固定方式的偏好等。
这可以通过与患者进行沟通和讨论来确定。
9. 患者的应急情况处理能力:评估患者的应急情况处理能力,包括有无需要教育和指导的情况。
这可以通过与患者进行交谈和观察来评估。
10. 患者的心理健康:评估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包括有无焦虑、抑郁或其他心理状况。
这可以通过与患者进行交谈和使用相应评估工具来评估。
picc置管前评估内容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是一种经皮穿刺插管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输液、输血、化疗等治疗过程中。
然而,在进行PICC置管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评估工作,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置管的顺利进行。
进行PICC置管前,需要评估患者的血管情况。
血管的直径和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置管的成功率和置管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评估血管的直径可以通过超声技术进行测量,一般来说,血管直径在3mm 以上较为适合进行PICC置管。
此外,还需要评估血管的健康情况,如有无血栓、狭窄等问题,这些都可能影响到置管的顺利进行。
还需要评估患者的皮肤情况。
PICC置管需要经过皮肤,因此,评估皮肤的健康状况至关重要。
需要检查皮肤是否有感染、炎症等问题,如有发现,需要及时处理。
此外,还需要评估皮肤的弹性和适合置管的部位,一般来说,静脉丰富、皮肤光滑的部位较为适合进行PICC置管。
还需要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
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疾病状况、过敏史等。
通过对患者的全面评估,可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判断是否适合进行PICC置管。
如患者有明显的全身疾病、感染等问题,可能会增加置管的风险,需要谨慎评估。
还需要评估患者的血液检查指标。
血液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血液凝固功能、血小板计数等指标,判断患者的出血风险。
如果患者有明显的凝血功能异常,可能会增加置管后的出血风险,需要谨慎评估。
还需要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和配合程度。
PICC置管需要患者的配合和合作,因此,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和配合程度对置管的顺利进行有重要影响。
如患者有明显的焦虑、紧张等心理问题,可能会影响到置管的进行,需要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
PICC置管前的评估工作非常重要。
通过对血管、皮肤、全身情况、血液检查指标以及心理状况和配合程度的评估,可以确保置管的顺利进行,并减少置管后的并发症发生。
在进行评估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置管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
PICC置管的目的及注意事项PICC置管的目的: 导管可以长时间留置在体内,提供长期静脉给药的通道. 避免重复穿刺静脉.减少药物对外周静脉的刺激.评估患者:询间、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出凝血情况。
2、评估患者局部皮肤组织及血管情况。
3、由医生负责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置管后的注意事项:1.注意保护导管,避免感染和导管损伤:平素穿长袖衬衫以保护导管免受外力撞击、摩擦和利器损坏。
病人置管的上肢勿负重(举重、提重物、用力),避免剧烈运动,限制病人浸泡于水中的活动(游泳、水上作业等)避免导管与水直接接触,淋浴时应用薄膜敷料或胶套包扎好使口与水隔绝,勿湿伤口敷料,弄湿了要及时更换。
2.每周采用以10ml 以上的注射器吸生理盐水以脉冲式动作冲管,确保导管通畅。
3.携带PICC患者应每周定时至医院进行一次冲管,一次换贴膜,一次换肝素帽等专业护理,不得擅自自行处理。
出汗较多、沐浴等因素导致贴膜褶皱、滑落等现象,请及时至医院更换贴膜。
保持穿刺处皮肤的清洁干燥。
4.当做CT和MRI检查时,应提醒医务人员禁止在这根导管上使用高压注射泵推注造影剂,而影响到正常使用。
如果到外地或到其他医院就诊(输液、维护时),应提醒护士使用10—20ml 注射器。
5.请注意不要在置管侧手臂上方扎止血带、测血压,以防血液返流造成导管堵塞; 衣服的袖口不宜过紧,尤其在冬天穿脱衣服时,应防止把导管带出,由于PICC 导管有外露接头容易钩住衣服,为防止这一现象可用干净的女士无跟袜或透明袜子剪去袜头和松紧带,套在外露的PICC导管外,这样可以巧妙的起到保护导管的作用。
6、如发现以下情况请及时来医院就诊:(1)如遇透明敷料污染、卷边、潮湿等导致不完全脱落时,应及时到医院更换敷料.(2)如发现穿刺点及周围皮肤有瘙痒、皮疹、红肿、肿胀、疼痛、有分泌物活动障碍等异常情况,应及时至医院就诊;(3)如遇输液时疼痛、输液停滴、缓慢等异常情况,应及时至医院就诊.(4)如发现导管内有血液返流,外露导管打折、脱落、漏水等异常情况,应及时至医院就诊。
PICC的置管前的评估及维护PICC的置管前的评估及维护PICC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经外周静脉置⼊导管,并将导管尖端置于上腔静脉的⽅法。
(⼀)PICC适应症、并发症及优越性适应症:1、需要长期静脉输液(连续7天以上)的患者2、缺乏外周静脉通路倾向的患者3、有锁⾻下或颈内静脉插管禁忌症的患者4、需要输注⾼渗或⾼浓度药液(如TPN、脂肪乳、氨基酸等)5、需要输注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物等患者6、20-30周的早产⼉(极低体重⼉⼩于1.5KG)营养⽀持治疗7、需要反复输⾎或⾎制品,或反复采⾎的患者8、家庭病床的患者禁忌症:1、双上臂已知有⾎栓形成、梗阻、畸形者2、患者有明显上腔静脉压迫症者3、有严重的出⾎及全⾝感染(败⾎症、菌⾎症)4、预置管⾎管有放疗史、⾻折史、⾎管外科⼿术史者5、近期患侧乳腺患者切除术后,上臂肿胀者6、已知或怀疑患者对导管材料或消毒剂过敏7、肘部外周静脉⾎管⾛向不清或⾎管未触及者(⽆超声技术辅助时)8、病⼈的顺应性差优越性:1、极⼤地减少了频繁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2、导管不易脱出、液体流速不受患者体位影响。
3、避免刺激性药物对静脉的影响和破坏。
4、保留时间长:推荐时间为⼀年。
5、操作相对简单,可由护⼠床旁插管。
6、相⽐其他中⼼静脉导管并发症发⽣率低。
(⼆)置管前评估评估重要性:确保置管成功率;降低护理纠纷;保证良好的依从性。
?评估的内容:治疗⽅案的评估;病⼈情况的评估;输液治疗的最佳实践。
1、治疗评估:治疗性质、⽬的、速度、药液性质等(1)化疗药物对外周⾎管的副作⽤:刺激性⼤,可致化学性静脉炎和静脉周围炎,药液外漏可致组织损伤、坏死。
化疗药物外渗临床表现:渗漏部位⽪肤红、肿、⽪下硬结、疼痛,重者出现⽪肤及⽪下组织坏死,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甚⾄侵及肌腱。
化疗外渗常见刺激性药物:青霉素、头孢菌素、阿昔洛韦、苯丙巴⽐妥、多巴胺、氯化钾、⽢露醇、脂肪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