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 格式:docx
- 大小:14.71 KB
- 文档页数:3
路桥施工计算手册pdf《路桥施工计算手册》紧密结合路桥施工计算的特点,本着科学、规范、实用和可操作的指导思想来安排各章的内容。
全书主要包括施工放样与土方计算、道路工程、桥涵与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与计算四大部分共23章的内容,主要是以图表的形式,结合工程技术特点,力求给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套简明实用的施工计算参考资料,以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和推动科技进步的目的。
本手册还附有常用数学基本公式、结构静力计算用表和常用施工结构计算用表。
《路桥施工计算手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适合于路桥施工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学校路桥专业师生参考书。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90-2015)附录A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或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
桥梁施工中,各种大型临时设施也是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如大型支架、挂篮等。
这些设施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要满足施工的要求,因此对结构复杂的施工临时设施,需要进行专门的设计、结构验算,以确保安全。
2、那些施工临时设施需要安全验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90-2015)附录A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大型临时工程:大型临时设施会用到钢结构、模板工程、脚手架、贝雷架等各种材料,验算时要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01;《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16;《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范》JGJ 74-200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程》JGJ 162-2008;《路桥施工计算手册》、《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17.。
工程计算手册(桥梁工程)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桥梁工程1、目的/使用范围为确保桥梁施工的施工质量,达到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提高产品质量,特制本作业指导书;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桥梁工程施工。
2、编制依据《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 3、作业内容及程序地基处理→基地换填→墩台制作施工→梁的制作施工→支座安装→明桥面和桥梁附属设施施工一、(1)桥梁地基处理:1. 基坑开挖前应按地质、水文资料和环保要求,结合现场情况,制定施工方案,确定开挖范围、开挖坡度、支持方案、弃土位置和防、排水等措施。
2.基坑土方施工应对支护结构、周围环境进行观察和观测,当发现异常情况应停止施工及时处理,待恢复正常后方可继续施工。
基地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基地处理应清除岩面松碎石块、淤泥、苔藓,凿出新鲜岩面,表面应清洗干净,应将去倾斜岩面凿平或凿成台阶;②碎石类土及砂类土层基底成重面应修理平整,粘性土层基底整修时,应在天然状态下铲平,不得用回填土夯平;③砌筑基础时,应在基础底面先铺一层5—10cm水泥砂浆3.基坑平面位置、坑底尺寸必须满足设计和施工工艺设计要求。
4. 基坑开挖方式和支护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5.基地地质条件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基底高程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2)、基坑回填填料1.基坑回填填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夯实应符合规定。
2.换填地基所用材料必须符合下列规定:换填用砂应为中粗砂,有机质和泥量均不得大于5%;碎石粒径不得大于100mm,含泥量不得大于5%;石灰等级不得小于Ⅲ级。
3.换填范围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填料比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5.填筑和压实工艺必须符合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
6.压实密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桥梁工程1、目的/使用范围为确保桥梁施工的施工质量,达到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提高产品质量,特制本作业指导书;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桥梁工程施工。
2、编制依据《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3、作业内容及程序地基处理→基地换填→墩台制作施工→梁的制作施工→支座安装→明桥面和桥梁附属设施施工一、(1)桥梁地基处理:1. 基坑开挖前应按地质、水文资料和环保要求,结合现场情况,制定施工方案,确定开挖范围、开挖坡度、支持方案、弃土位置和防、排水等措施。
2.基坑土方施工应对支护结构、周围环境进行观察和观测,当发现异常情况应停止施工及时处理,待恢复正常后方可继续施工。
基地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基地处理应清除岩面松碎石块、淤泥、苔藓,凿出新鲜岩面,表面应清洗干净,应将去倾斜岩面凿平或凿成台阶;②碎石类土及砂类土层基底成重面应修理平整,粘性土层基底整修时,应在天然状态下铲平,不得用回填土夯平;③砌筑基础时,应在基础底面先铺一层5—10cm 水泥砂浆3.基坑平面位置、坑底尺寸必须满足设计和施工工艺设计要求。
4. 基坑开挖方式和支护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5.基地地质条件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基底高程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地质类别允许偏差检验方法1 土±50测量检查+502 石—200(2)、基坑回填填料1.基坑回填填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夯实应符合规定。
2.换填地基所用材料必须符合下列规定:换填用砂应为中粗砂,有机质和泥量均不得大于5%;碎石粒径不得大于100mm,含泥量不得大于5%;石灰等级不得小于Ⅲ级。
3.换填范围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 填料比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5.填筑和压实工艺必须符合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
6.压实密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换填地基和顶部高程允许偏差为±50 mm。
二、墩台制作施工(1)钢筋加工绑扎1.钢筋在运输、加工和储存过程中应防止锈蚀、污染和变形。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施工临时用水用电计算部分)*工地临时供电计算P ―计算用电量(kW),即供电设备总需要容量.Pc―全部施工动力用电设备额定用量之和;P -室内照明设备额定用电量之和;P -室外照明设备额定用电量之和;K1 -全部施工用电设备同时使用系数;总数10台以内取0.75;10~30台取0.7;30台以上取0。
6;K2 -室内照明设备同时使用系数;k2=0.80K3 -室外照明设备同时使用系数;k3=1.0;变压器容量计算公式:P0 -变压器容量(KVA);1。
05 -功率损失系数;施工机具电动额定用量参考表常用配电导线持续允许电流表(A)4--4535 42 326--5845 55 4210--8565 75 501613010511085 105 8025180135145110 138 10535220170180138 170 13050270215230175 215 16570340265285220 265 20595415325345265 325 250120485375400310 375 385150570440470360 430 325185645500540420 490 380240770610600510--e-导线电压降(%),一般照明允许电压降为2.5%~5%;电动机电压降不超过±5%;对工地临时网络取7%∑P -各段线路负荷计算功率(Kw),即计算用电量∑P;L -各段线路长度(m);L -材料内部系数,根据线路电压和电流种类按表18-25取用;S -导线截面(mm²);∑M-各段线路负荷矩(kw·m),即∑P·L乘积。
COSθ-用电设备功率因素,一般建筑工地取0。
75;配电导线截面计算按导线的允许电流选择I -线路工作电流值(A);U -线路工作电压值(V),三相四线制低压时取380V根据计算公式得出I后查表得出常用导线的截面。
第一篇设计原始资料和依据1 设计原始资料和设计依据1.1 设计原始资料1.1.1地质地理条件该地段属于平原微丘区,区内大部分地区地形开阔,起伏平缓。
丘陵处有几个连续的小山坡,海拔不高。
沿线河流、排灌沟渠交错,农田水利设施完善,乡村道路网密集区域内大部分为水稻天和经济林作物区。
1.1.2地形图地形图比例为1:2000。
1.1.3设计路断的土壤、地质、水文、气象资料1)地形地貌线路经过区为太湖流域冲湖积低洼湖荡平原,地势低洼,地形较平坦、沟、塘、河纵横密布。
地面标高多在1.0m到3.2m之间,河堤,村庄处较高,除此之外,该地区的道路比较多,还有大量耕地和农田,大多是高产田。
2)工程地质条件(1)勘测深度内上部为第四纪全新统湖沼积相松散沉积物,以淤泥质土为主,夹少量亚沙土,局部粉沙,下部地层为第四纪上更新统湖沼积相沉积物。
全新统地层发育不稳定,厚度分布不均,最大厚度为20m,沿线软土分布普遍。
依据地层的时代,成因,岩性及物理力学指标等,勘测深度内共分10层,各地层主要特征描述如下:OA层,素填土(Q ML):黄褐色~灰褐灰色,土质不均,结构松散。
1层,亚黏土(Q4AL+I):黄褐色~褐灰色,含氧化铁及少量有机质,软—硬塑,局部流塑,中偏高压索性,推荐容许承载力、压缩摸量:[σ0 ]=110-140KPa,E S=2.5-5.0MPa。
2-1层,淤泥质亚黏土(Q4AL+I),褐灰色~灰色,含有机质,局部淤泥,软—流塑,高压缩性,推荐容许承载力、压缩摸量:[σ0 ]=60-90KPa,E S=1.5-4.0MPa。
2-1A层,亚沙土(Q4AL+I):灰色,含有机质,云母,局部亚沙土,软—流塑,中压缩性,推荐容许承载力、压缩摸量:[σ0 ]=80-110KPa,E S=4.5-10MPa。
2-2 层,淤泥质亚黏土(Q4AL+I),灰色,含有机质,云母,局部亚沙土,软—流塑,高压缩性,推荐容许承载力、压缩摸量:[σ0 ]=70-90KPa,E S=2.0-4.0MPa。
(建筑工程管理)工程计算手册(桥梁工程)20XX年XX月峯年的企业咨询咸问经验.经过实战验证可以藩地执行的卓越萱理方案.值得您下载拥有桥梁工程1、目的/使用范围为确保桥梁施工的施工质量,达到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提高产品质量,特制本作业指导书;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桥梁工程施工。
2、编制依据《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 H2003 );《铁路混凝土和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 - 2003);3 、作业内容及程序地基处理-基地换填-墩台制作施工-梁的制作施工-支座安装- 明桥面和桥梁附属设施施工壹、( 1 )桥梁地基处理:1.基坑开挖前应按地质、水文资料和环保要求,结合现场情况,制定施工方案,确定开挖范围、开挖坡度、支持方案、弃土位置和防、排水等措施。
2.基坑土方施工应对支护结构、周围环境进行观察和观测,当发现异常情况应停止施工及时处理,待恢复正常后方可继续施工。
基地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基地处理应清除岩面松碎石块、淤泥、苔藓,凿出新鲜岩面,表面应清洗干净,应将去倾斜岩面凿平或凿成台阶;②碎石类土及砂类土层基底成重面应修理平整,粘性土层基底整修时,应在天然状态下铲平,不得用回填土夯平;③砌筑基础时,应在基础底面先铺壹层5 —10cm水泥砂浆3•基坑平面位置、坑底尺寸必须满足设计和施工工艺设计要求4•基坑开挖方式和支护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5•基地地质条件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基底高程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2)、基坑回填填料1•基坑回填填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夯实应符合规定。
2•换填地基所用材料必须符合下列规定:换填用砂应为中粗砂,有机质和泥量均不得大于5% ;碎石粒径不得大于100mm,含泥量不得大于5% ;石灰等级不得小于皿级。
3•换填范围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填料比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5•填筑和压实工艺必须符合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
6•压实密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换填地基和顶部高程允许偏差为士50mm。
第1篇第一章:概述路桥工程施工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交通安全、交通运输效率以及环境美观。
本手册旨在为路桥工程施工提供全面的技术指导和管理规范,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第二章:施工准备2.1 工程测量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工程测量,确保施工放样准确无误。
包括:- 确定施工控制网;- 测量地形、地貌;- 测量路基、桥梁等关键部位的尺寸。
2.2 材料准备根据工程需求,提前准备所需材料,包括:- 路基材料:砂、石、土等;- 桥梁材料:钢筋、水泥、钢材等;- 路面材料:沥青、水泥混凝土等。
2.3 机械设备准备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要求,准备相应的机械设备,如:- 路基施工机械:推土机、压路机、挖掘机等;- 桥梁施工机械:吊车、钻机、混凝土搅拌站等;- 路面施工机械:摊铺机、压路机、切割机等。
第三章:路基施工3.1 填方施工- 选择合适的填料;- 进行填前试验,确保填料符合要求;- 分层填筑,每层厚度适中;- 碾压密实,确保路基稳定性。
3.2 基层施工- 按设计要求进行基层施工,确保基层平整、密实;- 采用合适的基层材料,如水泥稳定碎石等。
第四章:桥梁施工4.1 钢筋施工- 钢筋加工应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绑扎应牢固,确保结构安全。
4.2 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配合比应经试验确定;- 混凝土浇筑应均匀、密实。
4.3 桥面施工- 桥面铺装应符合设计要求;- 桥面防水处理应到位。
第五章:路面施工5.1 沥青路面施工- 沥青混合料应满足设计要求;- 沥青路面施工应遵循“慢速、均匀、压实”的原则。
5.2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应经试验确定;-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应遵循“分层、压实、养护”的原则。
第六章:质量安全管理6.1 质量管理- 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 加强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检验;- 做好施工记录和资料整理。
6.2 安全管理- 制定安全施工方案;-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做好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第一篇设计原始资料和依据1 设计原始资料和设计依据1.1 设计原始资料1.1.1地质地理条件该地段属于平原微丘区,区大部分地区地形开阔,起伏平缓。
丘陵处有几个连续的小山坡,海拔不高。
沿线河流、排灌沟渠交错,农田水利设施完善,乡村道路网密集区域大部分为水稻天和经济林作物区。
1.1.2地形图地形图比例为1:2000。
1.1.3设计路断的土壤、地质、水文、气象资料1)地形地貌线路经过区为太湖流域冲湖积低洼湖荡平原,地势低洼,地形较平坦、沟、塘、河纵横密布。
地面标高多在1.0m到3.2m之间,河堤,村庄处较高,除此之外,该地区的道路比较多,还有大量耕地和农田,大多是高产田。
2)工程地质条件(1)勘测深度上部为第四纪全新统湖沼积相松散沉积物,以淤泥质土为主,夹少量亚沙土,局部粉沙,下部地层为第四纪上更新统湖沼积相沉积物。
全新统地层发育不稳定,厚度分布不均,最大厚度为20m,沿线软土分布普遍。
依据地层的时代,成因,岩性及物理力学指标等,勘测深度共分10层,各地层主要特征描述如下:OA层,素填土(Q ML):黄褐色~灰褐灰色,土质不均,结构松散。
1层,亚黏土(Q4AL+I):黄褐色~褐灰色,含氧化铁及少量有机质,软—硬塑,局部流塑,中偏高压索性,推荐容许承载力、压缩摸量:[σ0 ]=110-140KPa,E S=2.5-5.0MPa。
2-1层,淤泥质亚黏土(Q4AL+I),褐灰色~灰色,含有机质,局部淤泥,软—流塑,高压缩性,推荐容许承载力、压缩摸量:[σ0 ]=60-90KPa,E S=1.5-4.0MPa。
2-1A层,亚沙土(Q4AL+I):灰色,含有机质,云母,局部亚沙土,软—流塑,中压缩性,推荐容许承载力、压缩摸量:[σ0 ]=80-110KPa,E S=4.5-10MPa。
2-2 层,淤泥质亚黏土(Q4AL+I),灰色,含有机质,云母,局部亚沙土,软—流塑,高压缩性,推荐容许承载力、压缩摸量:[σ0 ]=70-90KPa,E S=2.0-4.0MPa。
第一篇设计原始资料和依据1 设计原始资料和设计依据1.1 设计原始资料1.1。
1地质地理条件该地段属于平原微丘区,区内大部分地区地形开阔,起伏平缓.丘陵处有几个连续的小山坡,海拔不高。
沿线河流、排灌沟渠交错,农田水利设施完善,乡村道路网密集区域内大部分为水稻天和经济林作物区。
1.1.2地形图地形图比例为1:2000。
1.1.3设计路断的土壤、地质、水文、气象资料1)地形地貌线路经过区为太湖流域冲湖积低洼湖荡平原,地势低洼,地形较平坦、沟、塘、河纵横密布.地面标高多在1.0m到3。
2m之间,河堤,村庄处较高,除此之外,该地区的道路比较多,还有大量耕地和农田,大多是高产田.2)工程地质条件(1)勘测深度内上部为第四纪全新统湖沼积相松散沉积物,以淤泥质土为主,夹少量亚沙土,局部粉沙,下部地层为第四纪上更新统湖沼积相沉积物。
全新统地层发育不稳定,厚度分布不均,最大厚度为20m,沿线软土分布普遍。
依据地层的时代,成因,岩性及物理力学指标等,勘测深度内共分10层,各地层主要特征描述如下:OA层,素填土(Q ML):黄褐色~灰褐灰色,土质不均,结构松散。
1层,亚黏土(Q4AL+I ) :黄褐色~褐灰色,含氧化铁及少量有机质,软—硬塑,局部流塑,中偏高压索性,推荐容许承载力、压缩摸量:[σ0 ]=110-140KPa,E S=2。
5—5.0MPa。
2—1层,淤泥质亚黏土(Q4AL+I),褐灰色~灰色,含有机质,局部淤泥,软—流塑,高压缩性,推荐容许承载力、压缩摸量:[σ0 ]=60-90KPa,E S=1.5—4.0MPa。
2-1A层,亚沙土(Q4AL+I ):灰色,含有机质,云母,局部亚沙土,软—流塑,中压缩性,推荐容许承载力、压缩摸量:[σ0 ]=80—110KPa,E S=4.5—10MPa.2-2 层,淤泥质亚黏土(Q4AL+I),灰色,含有机质,云母,局部亚沙土,软—流塑,高压缩性,推荐容许承载力、压缩摸量:[σ0 ]=70—90KPa,E S=2.0-4。
市政工程施工计算实用手册一、市政工程概述市政工程是指城市建设中的道路、桥梁、给水排水、燃气供热、环境卫生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市政工程建设对城市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的提升。
在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计算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工程量的准确测算、材料配送的合理安排、施工人员的合理分配等方面。
为了更好地指导市政工程的施工工作,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制定一本市政工程施工计算实用手册是必不可少的。
二、市政工程施工计算的原则1.准确性:市政工程施工计算应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避免出现差错,以确保工程量的准确测算和成本的合理核算。
2.合理性:市政工程施工计算要合理安排各项工程量和材料的使用,确保工程进度顺利进行,并且节约资源,提高施工效率。
3.全面性:市政工程施工计算要考虑到工程的各个方面,包括工程量的测算、材料的配送、施工人员的安排等,确保施工工作的全面顺利进行。
4.节约成本:市政工程施工计算要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成本,确保施工的经济效益。
三、市政工程施工计算的内容1.工程量的测算:市政工程施工计算的第一步是测算工程量,包括各类工程的长度、面积、体积等指标的测算,以便合理安排材料的使用和施工人员的分配。
2.材料的配送:市政工程施工计算还要考虑到材料的配送问题,包括材料的种类、数量、运输方式等,确保材料的供应及时到位,不影响工程的进度。
3.施工人员的安排:市政工程施工计算还要考虑到施工人员的合理安排,根据工程量的大小和施工的特点来确定施工人员的数量和分工,确保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4.费用的核算:市政工程施工计算还要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费用进行核算,包括劳动力成本、材料费用、机械使用费用等,确保施工的经济效益。
四、市政工程施工计算的方法1.计算工具:市政工程施工计算可以利用现代化的计算工具来进行,比如电脑软件、手机APP 等,这些工具可以提高计算的效率和准确性。
公路桥梁工程施工施工手册第一章绪论1.1 本手册适用范围本手册适用于公路桥梁工程中的施工过程管理、质量控制、安全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
本手册旨在规范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1.2 施工方针本手册遵循“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环保第一”的施工方针,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
1.3 施工组织体系本手册主要涉及的施工组织体系包括:施工管理组织体系、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安全管理组织体系、环保管理组织体系等。
第二章施工管理2.1 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工程任务、工程条件等,合理确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包括总体施工总图、施工分部图、施工序列、施工时间进度计划等。
2.2 施工进度控制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和进度控制方案,按计划进行施工,并及时调整和撤销计划。
2.3 施工质量管理设立质量管理部门,建立质量管理文件和质量管理记录,进行施工质量检查和质量验收,并定期对施工质量进行评估。
2.4 施工安全管理设立安全管理部门,建立安全管理文件和安全管理记录,进行施工安全检查和安全培训,并定期对施工安全进行评估。
2.5 施工环境保护设立环保管理部门,建立环保管理文件和环保管理记录,进行施工环保检查和环保培训,并定期对施工环保进行评估。
第三章施工工艺和技术3.1 施工工艺方案根据桥梁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施工工艺方案,包括桩基施工、桥墩施工、桥面施工等。
3.2 施工技术要求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技术要求,并通过技术交底和技术交流,保证工程中的各项工艺和技术要求得到落实。
3.3 施工设备和材料采购和使用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工程要求的施工设备和材料,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
3.4 施工监理和检测设立专业监理机构进行监理,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和检测,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第四章施工安全保障4.1 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桥梁工程1、目的/使用范围为确保桥梁施工的施工质量,达到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提高产品质量,特制本作业指导书;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桥梁工程施工。
2、编制依据《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3、作业内容及程序地基处理→基地换填→墩台制作施工→梁的制作施工→支座安装→明桥面和桥梁附属设施施工一、(1)桥梁地基处理:1. 基坑开挖前应按地质、水文资料和环保要求,结合现场情况,制定施工方案,确定开挖范围、开挖坡度、支持方案、弃土位置和防、排水等措施。
2.基坑土方施工应对支护结构、周围环境进行观察和观测,当发现异常情况应停止施工及时处理,待恢复正常后方可继续施工。
基地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基地处理应清除岩面松碎石块、淤泥、苔藓,凿出新鲜岩面,表面应清洗干净,应将去倾斜岩面凿平或凿成台阶;②碎石类土及砂类土层基底成重面应修理平整,粘性土层基底整修时,应在天然状态下铲平,不得用回填土夯平;③砌筑基础时,应在基础底面先铺一层5—10cm水泥砂浆3.基坑平面位置、坑底尺寸必须满足设计和施工工艺设计要求。
4. 基坑开挖方式和支护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5.基地地质条件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基底高程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地质类别允许偏差检验方法1 土±50测量检查2 石+50—200(2)、基坑回填填料1.基坑回填填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夯实应符合规定。
2.换填地基所用材料必须符合下列规定:换填用砂应为中粗砂,有机质和泥量均不得大于5%;碎石粒径不得大于100mm,含泥量不得大于5%;石灰等级不得小于Ⅲ级。
3.换填范围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填料比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5.填筑和压实工艺必须符合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
6.压实密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换填地基和顶部高程允许偏差为±50 mm。
二、墩台制作施工(1)钢筋加工绑扎1.钢筋在运输、加工和储存过程中应防止锈蚀、污染和变形。
栈桥计算书一、结构形式栈桥总宽为6米,跨径布置型式为浅滩区及浅水区,自下而上依次为Φ800×8mm钢管桩,I56下横梁,“321”军用贝雷梁,I25横向分配梁,I12纵向分配梁,δ10桥面钢板。
二、荷载布置1、上部结构恒重(6米宽计算)⑴δ10钢板:6×1×0.01×7.85×10=4.71KN/m⑵I12纵向分配梁:2.274KN/m⑶I25横梁:1.523KN/m⑷贝雷梁:6.0 KN/m⑸I56下横梁:6.376KN/根2、活荷载⑴30t砼车⑵履带吊-50⑶10t运材料轨道小车⑷人群荷载:3KN/m2考虑栈桥实际情况,同方向车辆间距不小于15米,即一跨内同方向最多只布置一辆重车。
三、上部结构内力计算〈一〉贝雷梁内力计算1、24米跨由于桩布置为两排,其计算跨径为L计=21m(按简支计算)。
〈1〉弯矩M,其跨中弯矩影响线如下:①30t砼车(一辆)布置在跨中时Mmax1=5.25×(120+9.1/10.5×120+6.5/10.5×60) =1371kN.m②履带-50(半幅)Mmax2=0.25×56×4.5×(21-2.25)=1181.25kN.m③10t轨道小车(一辆)Mmax3=5.25×100=525kN.m④人群Mmax4=0.125×3×6.0×212=992.3kN.m⑤恒载M=0.125×15.4×212=848.9kN.m〈2〉剪力Q,对支点A其影响线如下:①30t砼车Qmax1=120×(1+19.6÷21)+60×(15.6÷21)=276.6 kN②履带-50(半幅):Qmax2=56×4.5×[1+(21-4.5)/21]/2=225 kN③10t轨道车: Qmax3=100 kN④人群荷载Qmax4=0.5×3×6.0×21=189 kN⑤恒载内力Q=15.4×21/2=161.7 kN两榀贝雷梁上最大内力为50t履带吊与恒载组合:Mmax=1181.25+848.9/3=1464.2 kN.m<[M]=1576.4 kN.m Qmax=225+161.7/3=278.9 kN<[Q]=490.5 kN满足。
《路桥施工计算手册》紧密结合路桥施工计算的特点,本着科学、规范、实用和可操作的指导思想来安排各章的内容。
全书主要包括施工放样与土方计算、道路工程、桥涵与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与计算四大部分共23章的内容,主要是以图表的形式,结合工程技术特点,力求给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套简明实用的施工计算参考资料,以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和推动科技进步的目的。
本手册还附有常用数学基本公式、结构静力计算用表和常用施工结构计算用表。
《路桥施工计算手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适合于路桥施工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学校路桥专业师生参考书。
第一篇施工放样与土方计算
第1章施工放样与测量
第2章土方工程
第3章爆破工程
第二篇道路工程
第4章一般路基工程
第5章特殊路基工程
第6章挡土墙计算
第7章路面工程
第三篇桥涵与隧道工程
第8章模板工程
第9章圬工及混凝土工程
第10章钢筋工程
第11章基础与下部结构施工计算
第12章钢木结构计算
第13章支架计算
第14章缆索吊装施工计算
第15章桥梁架设安装计算
第16章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顶推施工计算第17章转体施工计算
第18章颈性骨架拱桥施工计算
第19章悬过桥施工计算
第20章涵洞工程
第21章隧道工程
第四篇施工组织设计
第22章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与方法第23章网络计划技术
附录一常用数学基本公式
附录二结构静力计算用表
附录三常用施工结构计算用表[1]
参考资料:
1.
《路桥施工计算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