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注水泵的应用现状及发展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4
采油注水技术现状及发展浅析发布时间:2021-06-10T11:21:19.073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7月作者:董鹏、张帆、苟枫凯[导读] 注水开发油田生产管理过程中,需要提高注水工艺的效果,才能实现水驱的开发效率。
合理解决油田注水工艺技术存在的问题,针对油田开发后期的特点,实施稳油控水的管理模式。
降低高渗透储层的注水,提高低渗透储层的注水,通过水驱的作用,开采出更多的剩余油,提高油田的采收率。
山东东营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东胜公司董鹏、张帆、苟枫凯 257000摘要:注水开发油田生产管理过程中,需要提高注水工艺的效果,才能实现水驱的开发效率。
合理解决油田注水工艺技术存在的问题,针对油田开发后期的特点,实施稳油控水的管理模式。
降低高渗透储层的注水,提高低渗透储层的注水,通过水驱的作用,开采出更多的剩余油,提高油田的采收率。
关键词:采油;注水;技术发展引言油田注水模式不同,达到的注水效果也存在差异性。
针对油田注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时调整注水剖面。
促使油水井之间形成水驱的流动路径,保证注入水给油层补充能量,提高油井的产量,保持油田长期持续的稳定生产能力,达到油田生产企业管理的目标。
一、油田注水概述油田注水的通过对水源的来水进行净化处理,达到注入水的水质标准后,注入到油层中,通过高压注入的方式,从油管或者油套管环形空间向油层部位注水,在井下的油层部位形成均匀的水线,将油层中的油流驱替进入油井中,依靠抽汲的方式,将其开采到地面上来。
油田注水的水源随着油田开发时期的不同,而进行了改善。
油田开发初期的水源选择的地面水源,需要对水质进行沉淀、过滤、杀菌、脱氧、暴晒等程序,才能使其达到注水的标准,通过注水泵加压输送到注水干线,经过配水间调节控制,通过注水井注入到油层中。
而油田开发进入后期,随着油田综合含水率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油田含油污水作为注水的水源处理,提高污水的回收利用率,节约其他水源的用量。
2024年油田注水泵市场发展现状1. 引言油田注水泵是一种用于增加石油生产的关键设备,通过将水或其他液体注入油层,提高油井的驱油能力。
随着全球石油市场的不断发展,油田注水泵市场也呈现出一定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就油田注水泵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2. 油田注水泵市场概述油田注水泵市场主要包括离心泵、柱塞泵等多种类型。
离心泵是目前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类型,它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和耐久性较好等优点。
柱塞泵具有较高的流量和压力,适用于一些特殊情况下的注水工艺。
3. 油田注水泵市场发展趋势3.1 技术升级随着油田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油田注水泵市场也面临着技术升级的需求。
新型的注水泵具有更高的效率、更低的能耗和更长的使用寿命等特点,能够更好地满足油田开采的需求。
3.2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全球石油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油田注水泵市场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
各大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来提高市场占有率,同时还在寻求新的市场渠道扩大销售。
3.3 环保意识增强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注水泵的环保性能也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
注水泵的设计和制造需要更符合环保要求的材料和工艺,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 油田注水泵市场发展机遇与挑战4.1 待开发市场全球石油市场仍存在一些待开发的油田,这为油田注水泵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这些新的油田需要大量的注水泵来增加产量,为市场的增长提供了空间。
4.2 技术壁垒油田注水泵市场存在一些技术壁垒,需要高度专业化的生产和设计能力。
对于一些小型企业来说,要进入市场并取得竞争优势是一个挑战。
5. 油田注水泵市场主要品牌目前,全球油田注水泵市场主要品牌包括X公司、Y公司和Z公司等。
这些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专业的技术团队,为市场提供了稳定的供应。
6. 总结随着全球石油市场的发展,油田注水泵市场也呈现出一定的发展潜力。
通过技术升级、市场竞争加剧和环保意识增强等因素的影响,油田注水泵市场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分层注水工艺现状及发展趋势注水工艺研究所:李世文(胜利油田)一、国外分层注水工艺现状二、国内分层注水工艺现状三、胜利油田分层注水工艺现状及技术进展四、分层注水工艺技术下步攻关方向注水作为油田稳产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油田开发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胜利油田分公司目前投入开发油田59个,其中注水开发油田54个(657个开发单元),水驱动用地质储量27.93×108吨,占分公司动用储量的84.4%,胜利油田总注水井数6528口,配注水量67.34×104m3/d,开井4923口,配注水量58.68×104m3/d,开井率75.4%,日注水量55×104m3/d,。
方案分注井2743口(其中792口井因套管原因不能分注),配注32.93×104m3/d,在油田注水开发的过程中,为了缓解层间、层内和平面矛盾,提高注水效率和波及体积,提高原油采收率和采出程度,国内外许多油田采用了分层注水的开发方式,分层注水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国外分层注水工艺现状国外的注入水水质处理工艺较为先进,注入水基本上不堵塞地层,洗井解堵周期比较长,注水过程中没有不动管柱洗井的要求,因此注水封隔器没有洗井通道,结构简单,减少了烦琐的定期洗井工序,大大延长了管柱的使用寿命。
分层注水工艺相对简单,主要是分层注水完井工艺,配水主要采用井口流量调节器和井下流量调节器进行定量配水,一般不需要进行井下流量测试,不配套专门的井下流量测试技术,管柱寿命可达3年以上。
1、分层注水管柱按照井下管柱数量与,国外分层注水工艺管柱可分为单管注水工艺管柱和多管注水工艺管柱。
1)单管注水工艺管柱单管注水工艺管柱多为支撑式结构,管柱主要由卡瓦式封隔器、流量调节器和伸缩短节组成。
封隔器用于分层和锚定管柱,能有效克服管柱的蠕动对封隔器密封性能的影响,密封压力较高,工作寿命较长。
伸缩短节一般装在第一级封隔器的上方,用于补偿注水过程中温度和压力效应引起的管柱长度变化,改善封隔器的受力条件,因而管柱的寿命较长。
油田注水泵效率测试现状及对策分析【摘要】注水泵是油田主要生产设备,也是能耗大户。
为了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各采油厂都越来越重视泵效测试工作。
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滨南采油厂的泵效测试现状及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泵效测试;现状及效果;对策为了满足生产的需要,胜利油田滨南采油厂建立了3座大型离心泵站,担负采油厂70%以上的注水任务,注水19500m3/d,日耗电9145kW·h,成为采油厂的能源消耗大户。
进行泵效测试,可跟踪监测泵站设备的运行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同时通过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经济技术论证,可为采油厂进行节能改造提供科学依据。
本厂设备监测站成立以来,一直把泵效测试作为重点,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由于泵效的影响因素较多,对其进行测试和分析较为复杂。
下面就结合本厂近两年来的工作实践,将注水泵效率测试现状及对策与大家进行探讨。
一、注水泵效率测试的现状及效果1、泵站流程设计上观念滞后,未预留温度计插管,或预留的温度计插管不符合测试要求。
目前我厂3座泵站上使用的都是DF、DG系列防腐式多级离心泵和1000kW 以上节能型Y系列电机,设备本身已达到国内同类设备先进水平。
根据要求,温度计插管应安装在距泵进出口法兰0.5m以内的管道上,并插过管道中心3-5mm,伸入管道内的长度不少于100mm,套内无异物,并加入透平油。
而在3座大型泵站的12台离心泵中,有4台泵未留温度计插管,无法直接测试泵的进出口温度,不能用温差法计算泵效;另有3台泵的温度计插管深度不够,使测试结果与实际泵效明显不符。
近期我们对利津注水站的3#泵(DF300-150*10型)进行了测试,由于插管太浅,进出口温差仅为1.112℃,得出的泵效高达83.3%,远远高于该泵72%的额定效率,结果显然不对。
2、测试仪器的传感器及现场配套仪器、仪表的精度较低,或未按要求进行周期检定,显示的数据误差大,测试结果不准确。
分层注水工艺现状及发展趋势注水工艺研究所:李世文(胜利油田)一、国外分层注水工艺现状二、国内分层注水工艺现状三、胜利油田分层注水工艺现状及技术进展四、分层注水工艺技术下步攻关方向注水作为油田稳产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油田开发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胜利油田分公司目前投入开发油田59个,其中注水开发油田54个(657个开发单元),水驱动用地质储量27.93×108吨,占分公司动用储量的84.4%,胜利油田总注水井数6528口,配注水量67.34×104m3/d,开井4923口,配注水量58.68×104m3/d,开井率75.4%,日注水量55×104m3/d,。
方案分注井2743口(其中792口井因套管原因不能分注),配注32.93×104m3/d,在油田注水开发的过程中,为了缓解层间、层内和平面矛盾,提高注水效率和波及体积,提高原油采收率和采出程度,国内外许多油田采用了分层注水的开发方式,分层注水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国外分层注水工艺现状国外的注入水水质处理工艺较为先进,注入水基本上不堵塞地层,洗井解堵周期比较长,注水过程中没有不动管柱洗井的要求,因此注水封隔器没有洗井通道,结构简单,减少了烦琐的定期洗井工序,大大延长了管柱的使用寿命。
分层注水工艺相对简单,主要是分层注水完井工艺,配水主要采用井口流量调节器和井下流量调节器进行定量配水,一般不需要进行井下流量测试,不配套专门的井下流量测试技术,管柱寿命可达3年以上。
1、分层注水管柱按照井下管柱数量与,国外分层注水工艺管柱可分为单管注水工艺管柱和多管注水工艺管柱。
1)单管注水工艺管柱单管注水工艺管柱多为支撑式结构,管柱主要由卡瓦式封隔器、流量调节器和伸缩短节组成。
封隔器用于分层和锚定管柱,能有效克服管柱的蠕动对封隔器密封性能的影响,密封压力较高,工作寿命较长。
伸缩短节一般装在第一级封隔器的上方,用于补偿注水过程中温度和压力效应引起的管柱长度变化,改善封隔器的受力条件,因而管柱的寿命较长。
2024年油田注水泵市场分析现状引言油田注水泵是石油行业中重要的设备之一,用于将水注入油井中,以增加油田的产能和延长油井寿命。
随着石油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需求的增加,油田注水泵市场也正迅速发展。
本文将对油田注水泵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1. 市场规模油田注水泵市场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据调研数据显示,全球油田注水泵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预测,未来几年内,全球油田注水泵市场预计将继续保持增长。
2. 市场驱动因素油田注水泵市场的增长得益于多个驱动因素的作用。
首先,全球石油需求的持续增长对油田注水泵市场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随着油井老化和产能下降,油田注水泵作为提高油井产能和延长寿命的关键设备,受到了油田运营商的广泛应用。
3. 市场竞争格局油田注水泵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市场上主要的竞争者包括国内外一些知名的石油设备制造商和供应商。
这些公司凭借着先进的技术和可靠的产品品质,争夺市场份额。
4. 技术趋势油田注水泵市场的技术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随着科技的进步,注水泵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智能控制。
其次,新材料的应用使得泵的使用寿命更长,维护成本更低。
再者,部分厂商开始研发更节能高效的注水泵,以减少能源消耗。
5. 市场前景油田注水泵市场的前景较为乐观。
随着全球石油需求的持续增长和油田运营商对提高油井产能和延长寿命的需求,油田注水泵市场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此外,新技术的应用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也将推动市场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油田注水泵市场正在迅速发展,并且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油田注水泵制造商需要不断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以应对日益严峻的市场挑战。
【概述】一、油田注水井的吸水压力较高,泵压达左右,瞬间可能超过泵的额定压力,泵的运行始终处于高负荷状态;二、回注污水时,水质较差,腐蚀性强,水温高,容易造成阀体,阀片,泵头,盘根总成等易损件的损坏,使泵处于高机会损伤状态;三、是检修人员经常性维修,更换部件,使泵处于不连续的工作状态。
泵的运行状态的确存在一些隐忧,对泵的一些常见故障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研究诊断监测系统及时作出判断与预防,无论从安全角度还是从经济方面都显得尤为重要。
【注水泵工况分析】基本结构为:由曲轴,连杆,十字头等组成动力端;由泵头,泵阀,柱塞及其密封装置组成液力端,此外还有柱型,球形氮气稳压器以及安全阀。
其液力端采用水平直通式组合阀整体泵头结构。
工作时,当柱塞向后运动,出水阀片关闭,同时吸水阀片打开,开始吸水过程;当柱塞向前运动时,吸入阀片关闭,出水阀片同时被打开。
如此循环,不断地吸水,排水。
注水泵现状概述。
注水泵投入运行以来,随着运转时间的增加,各个部件相继出现老化,原始的工作条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首先,由于油田的开发需要注水强度不断提高,泵压也不断上升,目前部分运行压力已达到左右,已超过的注水泵额定压力。
对于这些超压运行的注水泵容易引发设备安全事故。
其次,注水泵运动部件可能发生疲劳损伤,由于注水泵属于往复式柱塞泵,五副曲轴连杆瓦及曲轴承受着周期性重负荷作用,随着运转时数的增加,连杆瓦瓦面易出现掉块,曲轴轴颈磨损等现象。
再次,注水泵各运动副间隙增大,由于长时间的运转,十字头和十字头铜套,连杆大头瓦和小头瓦会加剧磨损,间隙增大导致泵振动加剧,机油温度升高,泵运行噪声也明显加剧。
目前曲轴箱润滑油温度已升高到左右。
【污水水质对注水泵的影响】从原油脱水过程中分离出的污水经油水分离,脱氧和脱菌等处理后回注油层。
虽然经过一定的处理,但所注入水源仍是含油(聚合物)污水,一般偏碱性,硬度较低,含铁少,矿化度高,水质达标率较低;而且由于污水的反复利用,其悬浮物,人工添加剂含量等也会比较高,普遍存在腐蚀,结垢和堵塞等问题,其中腐蚀危害最大。
胜利油田注水工艺技术现状与发展胜利油田注水工艺技术在近几十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和进步。
注水工艺技术是指通过向油田注入一定的水来增加油层压力,从而促进原油的产出。
这种技术对于油田的开发和提高原油产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前胜利油田注水工艺技术主要包括水平井注水、垂直井注水和贯通井注水等几种方式。
水平井注水是指在水平井中注入水来提高油田压力,增加原油的开采率。
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改善注水效果,提高油层采集效率。
垂直井注水是指在垂直井中进行水的注入,通过增加油层压力来推动原油的产出。
贯通井注水则是指通过在注水井和油井之间钻通通道,使得水能够更加充分地渗透到油层中,提高注水效果。
胜利油田注水工艺技术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注水过程中水的透过性不理想,难以达到预期的注水效果。
其次,注水过程中的剧烈压力变化可能会导致地层塌陷和井壁失稳等问题。
此外,注水过程中的地下水污染和钻井环境的恶劣性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胜利油田注水工艺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提高注水井的设计和建设质量、优化注水工艺流程、改进注水设备和注水液等。
其中,提高注水井的设计和建设质量可以保证注水井的完好性和稳定性,减少工程事故和漏水现象的发生。
优化注水工艺流程则可以提高注水的效果,增加油层的渗透率。
改进注水设备和注水液可以提高注水工艺的稳定性和可控性,减少水的透过性不良等问题。
总的来说,胜利油田注水工艺技术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能够有效地提高原油产量,促进油田的开发和利用。
然而,该领域仍然面临一些挑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通过持续的创新和努力,胜利油田注水工艺技术将会取得更加突破性的发展,为油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胜利油田注水工艺技术在过去几十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和进步,对于油田的开发和提高原油产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该领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
首先,注水过程中水的透过性不理想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2023年油田注水泵行业市场调研报告市场调研报告:油田注水泵行业一、行业背景油田注水泵是石油工业中最为重要的机械设备之一,它主要用于采油过程中对油田进行注水,通过提高地层水压进而提高油藏压力,促进原油的采集。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工业市场需求逐渐增加,油田注水泵的市场需求也不断扩大,成为了石油工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市场概述据市场调研统计,2020年我国石油产量达到3.89亿吨,油田注水泵的市场需求与之相应增长,据预测,未来几年内石油产量还将继续增长,油田注水泵的市场需求也将持续增加。
同时,我国的油田注水泵行业也逐渐成熟,市场竞争激烈。
三、市场分析从市场竞争角度来看,当前我国油田注水泵市场主要分布在几个大型石油设备制造商手中,其中包括河南鑫通重工、天津五所、盘锦市回天重工等。
这些企业以其雄厚的技术实力、丰富的制造经验和完善的售后服务,占据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从市场规模来看,根据数据分析,2020年我国油田注水泵市场规模约为180亿元,随着国家加强对石油产量的控制调整以及油气资源的日益枯竭,市场需求将不断扩大,市场规模也将随之增长。
从企业竞争力分析,当前我国的油田注水泵生产企业主要分为大型石油设备制造商和小型制造商两种,前者产品的质量、技术、售后服务、设备使用寿命和价格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占据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后者依靠其较低的成本和小规模生产优势,在小型油田的市场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四、市场前景未来,我国油田注水泵行业将面临市场逐步饱和的现实。
随着油气资源的日益枯竭,石油工业的生产模式和市场需求将逐渐向绿色化、智能化、节能化方向转型。
这将对现有油田注水泵生产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加强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开发出更为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油田注水泵产品。
同时,市场将逐步走向集中化、规模化,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格局将更加明显。
总之,油田注水泵行业市场潜力巨大,但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油田注水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摘要:油田注水技术对石油开采效率有着重要影响,如何提高油田注水技术的经济效益,对整体石油企业发展有着关键作用。
对此,本次文章分析了油田注水技术的现状,并对其发展方向提出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油田;注水技术;现状;发展方向通过注水技术,提高和稳定石油产量,是油田开采中最广泛、最重要的手段。
从统计数字来看,注水耗电约占油田开采总耗电四成左右。
注水技术的进步对于提高油田开采效果至关重要。
1 当前我国注水技术现状在80年代后,我国石油企业通过开发叶轮、流道,减少泄漏距离和适当装配技术方法,改造了效率低下的离心泵,使注水泵的效率平均提高55%以上。
到80年代末,油田开始更新低效注水泵,高效大排量注水泵DF300-150使效率增加到70%以上,节省的费用可以用于投资,从而产生了可观的成本节约。
2000年以后,变频调速技术应用于柱塞泵的流量控制,改变了柱塞泵完全靠打回流调节注水量的历史。
现如今,油田注水方法主要涉及注水系统的选择,结合油田地质特征,通过应用边界测量、地表注水或切割注水等方法,增加整个油田的驱动力,为油田的高效开采提供可靠的水资源。
在石油生产中,根据油井下的情况实施正注和反注,实施正注的方式是从油管向油层注水;反注是通过将水从油套管的空间注入油层来实现的,采取合注将油管环形空间和油表的水注入油层来提高注水效果。
分析油田注水处理方法的选择和应用,优化了注水井的评价技术,有效评价了油田开发情况,为油田注水处理方案及时调整奠定了基础。
通过对石油储量进行仔细定性分析,可以确定石油储量是否适合于注水处理,并对注水的方式进行优选,更好地判断水驱的均匀性,解决存储层的非均质性问题。
通过对油藏开发后期的井网的重新布局,提高水驱的开发效率,以便最大限度地开采石油,减少剩余油的储量,并为保持长期高产面积和储量奠定基础。
预测油田注水开发技术发展趋势,促进油田开发进展。
结合数字化油田生产控制,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油井生产,及时调整注水区的水压和水流,应用精密注射器,达到油气注水标准,实现水驱,避免排污。
油田注水泵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油田注水泵是油田开采过程中经常使用的设备之一,主要用于将注水压入油田井下,以维持油田的正常运营。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不断增加,油田注水泵市场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本文将对油田注水泵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市场概况、市场需求与趋势分析以及主要竞争对手分析,旨在为相关行业提供市场发展的参考依据,并展望油田注水泵市场未来的发展前景。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报告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目的和总结,主要介绍了本报告的背景、研究方法和目的。
正文部分则包括油田注水泵市场概况、市场需求与趋势分析以及主要竞争对手分析,分析了市场规模、发展情况及发展趋势,以及行业竞争格局和主要竞争对手情况。
最后,结论部分包括市场发展前景展望、建议与展望和总结,对市场发展前景做出展望,并给出相应的建议,以及总结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1.3 目的目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本报告旨在对油田注水泵市场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以了解当前市场状况及发展趋势,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市场决策参考。
具体而言,我们的研究目的包括:1. 了解油田注水泵市场的整体概况,包括行业规模、市场结构、供需状况等方面的情况;2. 分析当前市场需求和趋势,以了解市场发展的动向和未来发展方向,为企业制定战略提供参考;3. 对主要竞争对手进行全面分析,以了解市场竞争格局、相关企业优势与劣势,为企业竞争策略提供建议;4. 展望油田注水泵市场的发展前景,提出相关建议,为投资者和企业未来发展提供战略指导。
通过本报告的撰写和分析,旨在为行业相关人士提供客观、全面的市场状况和发展趋势,以帮助其做出明智的决策,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1.4 总结综上所述,本文对油田注水泵市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我们从市场概况、需求与趋势分析以及竞争对手分析入手,全面地了解了当前市场的情况。
通过对市场发展前景的展望和对市场未来发展的建议与展望,我们对油田注水泵市场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离心式注水泵在油田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摘要:本文以离心式注水泵在油田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离心式注水泵的发展历程、油田运用方式、运用规模、对油田生产的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的分析,把握离心式注水泵在油田的应用现状,在针对离心式注水泵目前应用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的基础上,结合离心式注水泵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试图把握离心式注水泵未来的发展前景,推动离心式注水泵的运用研究。
关键词:离心式注水泵油田发展前言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与市场石油需求的日益增加,我国石油工业和石油生产能力不断发展。
在油田生产中,油田注水量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在不断地增加。
为了解决传统的柱塞泵因为排量小而不能满足石油生产的需求的问题,而传统的高压柱塞泵的可靠性又非常差,油田开发越来越多地运用大排量的离心式注水泵。
离心式注水泵因为其具有可靠性好和防止出口脉冲的优点而被广泛运用于各大油田生产。
但是正在使用离心式注水泵的油田局限于几个大油田,大庆油田和胜利油田,高压式离心泵有占两大油田主泵一半比例以上,而因为使用高压式离心泵而耗费的电量只有总耗电量的百分之三十左右。
目前我国离心式注水泵的运用也存在效率较低、离心式注水泵型号杂乱、和国际离心式注水泵的先进水平存在不小差距等问题。
因此我国应该建立健全符合我国油田生产实际的统一化离心式注水泵体系,加大对离心式注水泵的科研力度,提升离心式注水泵的工作效率,有效提升我国油田生产能力。
一、离心式注水泵概述我国关于离心式注水泵的生产与研发最早在上世纪60年代的沈阳泵厂进行。
我国目前应用技术水平高并且应用范围较广的主要是国产的DF系列新型离心式注水泵,DF系列注水泵目前主要在胜利油田和大庆油田得到广泛应用,但是新型离心式注水泵存在不同油田的泵效水平差异较大、使用寿命相对较短、相关的运行监测系统不完善、注水泵的三化(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差等问题,因此我国离心式注水泵必须以注水泵的关键核心技术为重点突破口进行研发,研制出具有高性能的离心式注水泵产品,树立质量品牌意识,解决注水泵的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问题,开拓出一条符合我国油田生产实际的新型化高科技高水平的离心式注水泵发展道路。
油田开发中注水技术现状及发展【摘要】油田开发中注水技术是实现油田开发长期高产和稳产的重要技术手段。
本文总结了国内注水技术现状及最新进展,分析了目前注水工程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技术挑战,提出注水技术发展对策和管理措施。
【关键词】油田开发注水工艺现状发展趋势1 注水技术现状1.1 注水技术发展历程我国注水开发油田开发层系多且油层非均质性严重,在不同的油田开发阶段,由于投入开发调整的对象和要求不同、分层注水工艺的要求和细分程度不同,开采的目的层数量和性质也不一样。
为保证各开发阶段注水井能够实现注够水、注好水,注水工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过程:封隔器由水力扩张式发展到水力压缩式;配水工作筒由同心式发展到偏心式,再发展到与封隔器一体化;配注水嘴由固定式发展到活动式,再发展到电动可调式;水嘴投捞方式由起下注水管柱投捞发展到液力投捞和钢丝投捞。
1.2 分层注水主体技术及研究新进展国外油田在注水尤其是分层注水技术方面研究较早,已形成了一整套适合不同油田特点的系列分层注水工艺,分层注水封隔器、配水器等配套工具都已经标准化、规格化、系列化。
总体上已经由初期的定压注水向定量注水转化,同时由于国外十分注重水质,没有不动管柱洗井的要求,对地层进行定量注水,测试调配工艺相对简单。
国内注水始于20 世纪50 年代,1954 年玉门老君庙油田在l 层边部mn27 井开始注水,标志着国内油田注水技术进入实施阶段。
20 世纪60 年代研发成功固定式分层配水技术和活动式分层配水技术,20 世纪70 年代研制成功665-2 偏心配水器,20 世纪90 年代研制成功同心集成式注水技术,进入21 世纪,研发成功桥式偏心分层注水和高效测调联动分层注水配套技术,同时发展了防砂、分层注水一体化注水技术,研究应用了斜井等特殊结构井分层注水技术,分层注水工艺满足了不同开发阶段、不同类型油藏油田开发的注水需要,目前分层注水技术已经具备了分层、测试、调配、洗井、作业的特点和功能,为油田实现分层开采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浅析油田井下作业抽油泵现实状况抽油泵是油田井下作业中的关键设备,主要用于将地下油井中的原油抽到地面。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抽油泵的运行状况直接影响着油田的产能和效益。
深入了解和分析抽油泵的现实状况对于油田的管理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抽油泵的现实状况可以从其技术性能方面进行分析。
目前,油田井下作业中常用的抽油泵主要包括柱塞泵和螺杆泵两种类型。
柱塞泵具有结构简单、压力高、适应性广等优点,但由于振动大、易损耗等缺点,其现实状况需要关注泵体的耐久性和维护保养情况。
螺杆泵则具有结构复杂、性能稳定、运行可靠等优点,但其现实状况需要关注泵腔的泄漏情况和传动装置的可靠性。
抽油泵的现实状况还需要从使用环境和工况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
油田井下作业环境复杂,存在高温、高压、腐蚀等恶劣条件,这对抽油泵的材料选择和密封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同油井的工况条件也会影响抽油泵的使用效果,如井口压力、泵冲程、油井产液量等参数都需要与抽油泵的技术性能相匹配,使其运行在最佳状态下。
抽油泵的现实状况还需要从管理和维护角度进行分析。
油田井下作业是一个长周期的过程,抽油泵的维护和管理环节至关重要。
由于油井作业环境复杂,抽油泵易受到颗粒物和腐蚀物等的侵蚀,需要在定期检修和维护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对泵体和密封件的检查和更换。
合理的设备管理和运行监控也能有效提高抽油泵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
浅析油田井下作业抽油泵的现实状况需要从技术性能、使用环境和工况条件、管理和维护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只有深入了解和解决抽油泵现实状况中的问题,才能保证油田的正常开发和运营,提高其产能和效益。
胜利油田注水泵的应用现状及发展作者:刘维震廖成锐【关键词】胜利油田,注水泵,应用,管理【摘要】注水泵的应用经历了三个阶段:1966~1977年为以低效离心泵为主要泵型的初期注水阶段;1977~1986年为低效离心泵技术改造阶段;1987~1997年为低效泵更新和高效泵推广应用阶段。
注水泵的管理已由过去的制度管理和目标管理发展到应用现代管理方法进行的系统管理。
现已全部完成低效泵的更新改造,离心式注水泵的铭牌效率都在75%以上,平均效率为77.5%,实际平均运行效率为75.86%,均居国内先进水平。
实践证明,推行注水泵的系统管理是降低采油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编者按油田注水系统是油田能耗大户,也是油田投资的主要领域之一,因此开发高效注水设备,提高现有注水系统运行效率,对于降低油田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刊曾刊载过一些这方面的论文,欢迎读者结合油田实际,在研究设计、加工制造、生产使用等方面就这一问题继续发表意见。
来稿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准确、论证科学,论文切入点要有较高实用价值、较强的可操作性。
Liu Weizhen(Oil Production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Shengli Petroleum Administration, Dongyi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Liao Chengrui.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water injection pumps in Shengli Oilfield. CPM, 1999, 27(2): 41~43This article gives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water injection pumps in Shengli Oilfield in the past 30 years and more. Low-efficiency centrifugal pumps were used in the early period of water injection, which were then modified and upgraded. At present, high-efficiency pumps are employed and modern management method are adopted. The mean operating efficiency of the centrifugal pumps is 75.86%.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systematized management of water injection pumps can bring about a reduction of oil production cost and an increase of economic benefits.Subject Concept Terms Shengli Oilfield water injection pump application management应用现状目前胜利石油管理局已投入注水开发的油田有60个,油田大小不一,油藏类型多样,其配套的注水系统也各不相同。
按注水系统能力分,有大站系统,以离心式注水泵为主。
离心泵排量大,维护简单,在注水量大、注水压力为16MPa 的系统里被广泛采用,是高渗透率、整装大油田的主力泵型。
另有小站系统,以柱塞式注水泵为主。
柱塞泵具有扬程高、排量小、效率高、电力配套设施简单(指380V电压系统)等特点,适用于注水量低、注水压力高的中低渗透率油田或断块油田。
近几年,针对高于系统压力的注水井点采用增压注水泵,是注水井增注和提高系统效率的有效措施之一。
截至1997年底胜利油田已建注水站185座,其中离心式注水泵站58座,安装泵268台;柱塞式注水泵站127座,安装泵740台。
日供水设计能力达127万m3,电动机总容量54万kW。
注水泵平均运行效率76.12%,注水单耗5.9kW.h/m3。
根据注水站建成时间和油田注水参数的需要,选用离心泵的型号有:DF400—150A、DF300—150、DG250—160、DF160—150、DF140—150、6D100—150(改型)、D155—170和OK5F37(英国泵)。
选用柱塞泵的型号有:3H—8/450、5ZBⅡ—210/176、3DZ—8/40、5ZBⅡ—37/170、5D—WS34/35、3S175—13.5/32和159ZS。
其中主力泵型号为DF300—150A和3H—8/450。
DF300—150A型泵总共107台,日供水量为42.2万m3,占离心泵总供水量的60.7%,平均运行泵效为76.79%。
3H—8/450型泵总共544台,日供水量3.65万m3,分别占柱塞泵总台数和总供水量的73.51%和54.74%,平均运行泵效为86.1%。
三个应用阶段胜利油田自1966年投入注水开发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注水泵的应用经历了三个阶段。
1.注水初期以低效离心泵为主要泵型阶段(1966~1977年)1966年胜坨油田一区投入注水开发,建成投产了油田第一座注水站(开始采用钻井泵,后换用离心泵)。
1967年投产胜二注水站,1968年投产胜三注水站,选用沈阳水泵厂制造的6GY7—11多级离心泵,其效率为61%。
至1977年,油田注水泵型号主要有6GY7、6D100—150及少量的3W型柱塞泵。
上海第一水泵厂生产的6D100—150型注水泵铭牌效率为62.5%,运行效率为48.3%。
这期间全油田注水站设计能力为每日19.7万m3,注水用泵处于低效率使用时期。
2.低效离心泵的技术改造阶段(1977~1986年)自1977年开始对低效离心泵进行技术改造。
通过打光叶轮、流道,减小泄漏间隙和精心装配等措施,6D100—150型注水泵平均运行效率由原来的48.3%提高到55%,甚至达到铭牌效率62.5%。
经过实施改进叶轮、导叶、流道及加强生产运行管理等措施,该型泵效率进一步提高,运行效率达到69%左右。
1979年在胜四注水站召开现场会,大力推广低效泵改造成果和生产管理经验,使低效泵技术改造工作在胜利油田迅速展开。
至1986年,10年间油田注水站能力增加到每日38.84万m3,日注水量由9.26万m3上升到20.95万m3,泵平均运行效率由51.7%提高到63.54%,平均注水单耗由8.7kW.h/m3下降到7.28kW.h/m3,平均年节电1085.8万kW.h,低效泵改造初见成效。
3.低效泵更新和高效泵的推广应用阶段(1987~1997年)1986年胜利油田开展确保注水开发,实现油田注采良性循环的注水会战,平均年注水量以29%的速度增加,注水用电供给紧张。
为了提高注水泵效和系统效率,节能降耗,满足油田注水需要,加快了低效泵更新和高效泵推广应用的步伐。
1988年5月胜利油田第一座DF300—150型高效大排量泵站投产,随后又更新改造投产该型泵注水站25座,日设计能力为54.72万m3,泵的铭牌效率为78%。
同时试验了大排量DF400—150—9型注水泵,并改造投产1座泵站,能力为每日3.84万m3,泵效为81%。
因水量匹配所限不能改造成DF300—150型泵站的6D100—150型泵,采用DF160—150型或DF140—150型泵更新改造注水站9座,泵效率为75%。
在断块油田和高压低渗透油田新建投产127座高效柱塞泵注水站。
据1997年底调查统计,低效泵DG250—160、D155—170、6D100—150(改型)等仅54台。
1998年已将54台低效泵全部更新改造,预计油田注水泵平均运行效率将达77.62%。
这一时期注水泵平均运行效率比前一阶段又有大幅度提高。
1990年为71.33%,1995为 75.48%,1997年为76.12%。
平均注水单耗由7.28kW.h/m3下降到5.9kW.h/m3,达到全国先进水平,每立方米水节电1.38kW.h。
日注水量由1986年的20.95万m3增加到1997年的67.4万m3,其中1994年平均日注水量为71.66万m3。
这一阶段平均日注为54.9万m3,按此计算平均年节电量为2765.3万kW.h。
注水泵的管理随着技术的进步,注水泵管理已由过去的制度管理和目标管理逐步发展到应用现代管理方法进行的系统管理。
所谓系统管理就是从注水系统的整体来考察和管理注水泵,并把注水泵作为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由多个分系统组成的整体进行管理。
即既从注水泵的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维护直至报废全过程管理,又从注水泵机组、泵站阀组、注水管网、配水间到注水井口的运行状况相关性进行管理。
在注水泵应用的第三阶段时期,尤其重视注水泵的系统管理,如DF400—150型泵的设计、制造、检测、安装、运行和改进等;新改进的DF350—150型泵和海上油井注水用DF140—150型泵的设计、制造、试运、检测等。
从1987年开始每年进行一次全系统的注水运行情况普查,优化注水系统运行参数,使注水泵性能参数与注水管网性能参数达到最佳匹配,并研制了注水站自动监控系统,保证注水系统的泵压、排量、干压、注水井压力等参数在设计范围内运行。
这对提高泵效和注水系统效率具有重要的保证作用。
目前在三座大站系统开展试验,取得了提高系统效率10%的好效果。
在系统参数优化改造中,注水井增注采用柱塞式增压泵,这种泵在装240台,运行191台,基本上解决了重点井压力过高及减少系统管网节流损失问题,确保高注入压力井配注水量的需要。
因此说系统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它把注水泵应用全过程与外部的相关因素系统地加以控制,能够发挥出整体效益。
存在的问题1.注水泵运行效率问题按照注水泵铭牌效率不能低于75%的要求,胜利油田的低效泵已全部完成更新改造。
离心式注水泵铭牌效率都在75%以上,按照在用泵的铭牌效率以水量做权数加权平均统计,全油田离心泵平均效率为77.57%,实际离心泵平均运行效率为75.86%,均属国内先进水平。
影响泵运行效率主要有以下因素:(1)泵的制造和大修质量不高,使泵运行效率下降。
油田要求泵运行1万h 泵效下降不能超过2%。
个别泵制造质量或大修质量不高,导致泵运行效率下降超过标准。
另外,有的泵运行时间超过1万h或2万h后泵效下降超标仍在运行。
(2)不能保持泵在高效区运行。
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管理原因,即在供电系统不正常情况下,为了保证设备安全生产,往往压低负荷,不能及时调整,使泵运行偏离高效区;二是注水泵外部系统注水参数与泵性能运行参数不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