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建平《破解五行》
- 格式:doc
- 大小:391.00 KB
- 文档页数:48
《⼦平正法》之⼗六:论⽤神格局成败救应《⼦平正法》之⼗六:论⽤神格局成败救应作者:后学陈⽒⼀、为何要研究⽤神格局成败救应?《⼦平真诠》说“⼋字⽤神,专求⽉令,然以四柱配之,必有成败。
”此中所⾔之“成败”,其实就是专指⽤神格局之成败。
格局有成,富贵可期;格局⽆成,富贵⽆缘。
其中富贵贫贱程度⼏何,全凭格局成败程度⽽定。
我们由前篇“论⽤神”⼀节内容知道了⽤神的定义、特点及其应⽤,也知道了⽤神格局的重要性:“格局⾼者⾮富则贵,格局低着⾮夭即贫。
”⽽研究⽤神格局成败救应,直⽩地来说其实就是要研究⼋字命主富贵贫贱程度如何,以及研究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富贵或者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贫贱的。
⼆、⽤神格局有成的情况⼤概有哪些?何谓成?遵循“⽓⾏四柱”之法,从年⽉⽇时⼲⽀逐⼀详之,善神顺⽤恶神逆⽤者格局有成者是也。
例如1、官格有成:如官逢财印⼜⽆刑冲破害,官格成也。
例如⼋字:壬⼰甲癸寅⾣⾠⾣此造甲⽣⾣⽉正官格,⾣缝⼰财⽣,⼜有壬癸印之护,⼜⽆刑冲破害,善⽤神顺⽤也,官格格局有成。
2、财格有成:财旺⽣官,或财逢⾷⽣⽽⾝强带⽐,或财格透印⽽位置妥贴,两不相克,财格成也。
例如⼋字:⼰戊甲⾟X⾠X未此造甲⽣⾠⽉透戊,财格。
年⽉⼲见⼰戊,财旺,见时⼲⾟官泄旺财,财旺⽣官也。
善神过多也是病,⽤善神正官疏通引导,不失其善。
唯只⽤官星不⽤七杀,因为七杀乃恶神,财格见杀破格⽽论。
此造“财旺⽣官财格成也。
”⼜如⼋字:X⾠X寅此造甲⽣⾠⽉透戊,财格。
丙⾷神化甲⽽⽣戊,甲⽇主⾝强带年⼲之⽐,此为“财逢⾷⽣⽽⾝强带⽐”,财格成也。
如若⾷神在先,⽐劫在时⼲,破格⽆成也。
再如⼋字:戊⼰甲壬X未X申此造⽣⽣未⽉透⼰,财格。
戊⼰财在前壬印在后,“透印⽽位置妥贴,两不相克,财格成也。
”3、印格有成:印轻逢煞,或官印双全,或⾝印两旺⽽⽤⾷伤泄⽓,或印多逢财⽽财透根轻,印格成也。
例如⼋字:庚戊甲庚X⼦寅午此造甲⽣⼦⽉,印格。
印不透⼲,且被戊盖头,印轻也。
但天⼲见庚化戊⽽⽣⼦印,相⽣有请。
化解八字万物万象法学八字,我们可以知道一个人的八字中的五行是:木,火,土,金,水。
我们可以知道一个人的八字中五行对应什么,这个就是五行。
五行对应的五行是什么呢?五行就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例如我们生活中的人和物。
还有很多,比如食物,衣服,房子,宠物,一切事物都指向了这个人,因为我们知道这个人喜欢什么,他所看到的一切都跟这个人有关。
一、四柱五行的化解:人的八字中,四个字代表什么,这是很重要的。
比如一个人八字是壬子,那么这个八字就代表一个人,他喜欢什么,有什么特点,他所看到的一切都跟这个人有关。
比如一个人是木之体。
如果这个人喜欢吃火的话,他也可以喜欢这个火啊,可以看这个火的样子是黄色的之类,这样就是化阴。
因为阴就是火。
再比如他喜欢这个人是什么?喜欢美女。
因为他对金而言没有木性的那么凶猛就会对他有所克制吗?所以我们才会说八字当中有“金生水”、“金克木”这样一个说法。
就是两个相同的字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化解(因为这个代表着不同的含义)。
1、化火局:化火局是指以火为用,化木为用。
一般以木制火,比如你八字中没有木,就会很喜欢这个火,但是如果用火克木了,就会让你感觉很恐怖、很烦躁,有冲动,很冲动。
这种火很难去克制,你没有办法去处理这个事情是非常麻烦的,但是如果你用火生金,你把这个火完全化掉(化火),化火很简单,在八字中,四柱当中只有丙丁火才能化掉,这样才能克制他,达到火来化水。
火很容易被化掉(因为金的话那么克制他,所以我们才会说八字中有“金生水”),就等于我们把这个水化掉了(这个水是什么意思?不是化水嘛……),这个火就不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麻烦,不会伤害到我们,而是会让我们变得更好。
而且我们化工厂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让我们变得有福气。
二、天干地支的化解:天干地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某一个地方代表某一类事物的特点,比如在八字中代表“戊戌”的地支是丑土代表戊土土,代表戊己土在不同地区可能代表着不同的含义。
比如甲木代表一个学生在上学之前就一直从事这个行业。
五行的诗词1.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袁凯《京师得家书》2.能射穿七札,读书览五行。
——寒山《诗三百三首》3.今年始读书,下口三五行。
——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4.跨城迢嶢起黄楼,五行相推土胜水,鼍作鼋惊走鞭箠。
——贺铸《黄楼歌》5.五行孰堪废,万物当及时。
——孟云卿《田园观雨兼晴后作》6.少从剑客游三辅,老傍田家卜五行。
——居节《谷日感怀》7.故国三千里,五行信偶然。
——项安世《赠弃少敏》8.人为五行精,二气相循环。
——黄文雷《读史感兴·其一》9.八卦九宫看掌上,五行四象在人身。
——吕洞宾《忆江南》10.八卦三元全藉汞,五行四象岂离铅。
——吕洞宾《敲爻歌》11.八卦五行有妙用,金丹大药自然成。
——白玉蟾《倪昭卿赋赠叶神童·神童天纵何聪明》12.八卦与五行,皆自河图出。
——文天祥《赠萧巽斋》13.神仙药在五行中,福行何人消遣得。
——欧阳元《古神仙身事歌》14.造化贼来难显说,五行相生更相伐。
——欧阳元《古神仙身事歌》15.五行推有本,六甲混无穷。
——张元干《李丞相生朝》16.太极剖元气,五行均四时。
——李复《和人伏日》17.艰难历遍屹中立,五行俱下攻时习。
——楼钥《送宣宗禹保宁事掌书记》18.应奉五行,安世三箧。
——李瀚《蒙求》19.田父占五行,忧旱验鸡卜。
——岳岱《壬子元日》20.甘酸不私人,元和运五行。
——李华《杂诗六首》21.浑仪图上无人会,两曜五行四余外。
——陈杰《送彭莱山谈星》22.春秋书震电,推之在五行。
——郑獬《雷震》23.焉顾五行错,讵畏万物睹。
——梅尧臣《冬雷》24.归来跳出阴阳五行外,初筮再三闭口勿复论。
——家铉翁《见星行赠武春卿》25.合气归三律,分音丽五行。
——曾丰《上浙东帅王尚书》26.作诗会入五行传,谨勿流传取剠刖。
——高斯得《记二首儿四日雷二异》27.我今已决为农计,不解从君较五行。
——戴炳《赠日者张异手(张两手合七指,因以为号)》28.舒惨由上天,诞妄推五行。
五行相生相克化解方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五行理论是一种重要的思想体系。
五行相生相克是它的核心概念之一。
相生指的是五行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而相克则表示五行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
当我们面临一些负面情绪或困境时,我们可以运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来化解问题。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方法:1. 木解土:木属生,土属克。
也就是说,当我们感到疲倦、沮丧或乏力时,可以通过与自然亲近来恢复体力和精神状态。
可以选择到公园散步、植物园观赏花草树木,或者进行户外的体育活动,如散步、慢跑等,这些都有助于恢复能量。
2. 火解金:火属生,金属克。
当我们遇到焦虑、紧张或压力过大时,可以通过放松身心来缓解情绪。
可以尝试冥想、瑜伽或深呼吸等放松技巧,这些都能帮助我们平静下来,释放紧张情绪。
3. 土解水:土属生,水属克。
当我们感到迷茫、缺乏安全感或想法困顿时,可以通过舒缓的环境来提升自己的情绪。
可以选择泡澡、泡茶、听音乐或阅读等,这些活动都能帮助我们放松身心,找到内心的平静。
4. 金解木:金属生,木属克。
当我们遇到冲动、情绪波动或易怒时,可以通过自我约束和调节来平复情绪。
可以尝试进行冷静思考、倾听他人的建议或进行适当的调整,这些都能帮助我们控制情绪,避免过激行为。
5. 水解火:水属生,火属克。
当我们感到愤怒、冲动或易怒时,可以通过冷静思考和控制情绪来缓解压力。
可以尝试适度的运动,如慢跑、游泳或进行冷水浸泡等,这些都能帮助我们冷静下来,调整情绪。
以上是根据五行相生相克原理提供的一些化解方法,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缓解负面情绪,提升心理健康。
重要的是,保持平衡和和谐的状态,让五行相生相克的力量帮助我们度过困境。
容建平《破解五行》之:天干终极破解虽然在《黄帝内经》中,已经明确地指出天干的产生,与太阳系中的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天干周期那稳定有序的规律性十进制时间尺度,还是令人感到五大行星影响力所占有的时间与空间显得太过平均有序了,简直平均有序得有点不可思议。
现代的天文知识已经告诉人们,金、木、水、火、土这五大行星在太阳系中占据着不同的位置,它们与太阳有着远近不同的距离,由此又产生出各自不同的绕日公转时间。
若以地球的时间尺度来计算,地球绕日公转一周为365天左右,也即是1年,水星公转周期的时间为87.9天,金星公转周期的时间为224.7天,火星公转周期为1.9年,木星公转周期的时间为11.8年,土星公转周期的时间为29.5年。
由于各个行星的公转周期相差非常大,从道理上分析,五大行星之间相互影响的时间根本上就不可能出现为均等,它们各自对地球产生的影响也决不会稳定地有序,每个行星根本也不可能在地球上产生均衡的两个时辰、两天、两月、两年的影响力,特别是每一个行星对地球两年的影响力,更是不可能的事。
从现实来分析,五大行星都在围绕太阳旋转,在很多时候,地球与五大行星所运行的位置刚好处于太阳的相反两边,当地球与五大行星被太阳相隔的时候,它们之间是不可能产生什么相互影响的,要说有影响的话,只能有太阳的影响,因为行星之间决不会在被太阳阻隔的情况下,在太阳强大影响力的阻拦下,还能绕过太阳的阻隔产生什么相互影响。
另外,所有行星在运行中相互之间所处的空间位置有很大的变动范围,按理说它们对地球的影响力肯定也有一个相应的变化数值,有一个影响力大小变化期和影响力时间长短的变化期,从这一点上来分析判断,相互的影响绝对不可能稳定有序。
由于五大行星的绕日周期有长有短,彼此之间被太阳阻隔的频率有快有慢,靠近太阳的水星和金星,由于环绕太阳的周期时间比较短,它们与地球之间被太阳阻隔的次数也就频繁,相反,远离太阳的土星的阻隔频率就要小得多,由此可见,五大行星对地球的影响还应该有一个间断时期,和有一个间断频率周期。
从天文学的角度看十天干的意义《破解五行》节选作者:容建平本文为《天干的秘密》的续篇章节,重点是对天干的来源进行再探索,志在揭开制造天干周期的真正原因,文中解释了天干与二十八星宿的关系,解释了天干的时空定位依据,本文也是解开五运六气之谜的基础知识。
虽然在《黄帝内经》中,已经明确地指出天干的产生,与太阳系中的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天干周期那稳定有序的规律性十进制时间尺度,还是令人感到五大行星影响力所占有的时间与空间显得太过平均有序了,简直平均有序得有点不可思议。
现代的天文知识已经告诉人们,金、木、水、火、土这五大行星在太阳系中占据着不同的位置,它们与太阳有着远近不同的距离,由此又产生出各自不同的绕日公转时间,若以地球的时间尺度来计算,地球绕日公转一周为365天左右,也即是1年,水星公转周期的时间为87。
9天,金星公转周期的时间为224。
7天,火星公转周期为1。
9年,木星公转周期的时间为11。
8年,土星公转周期的时间为29。
5年。
由于各个行星的公转周期相差非常大,从道理上分析,五大行星之间相互影响的时间根本上就不可能出现为均等,它们各自对地球产生的影响也决不会稳定地有序,每个行星根本也不可能在地球上产生均衡的两个时辰、两天、两月、两年的影响力,特别是每一个行星对地球两年的影响力,更是不可能的事。
从现实来分析,五大行星都在围绕太阳旋转,在很多时候,地球与五大行星所运行的位置刚好处于太阳的相反两边,当地球与五大行星被太阳相隔的时候,它们之间是不可能产生什么相互影响的,要说有影响的话,只能有太阳的影响,因为行星之间决不会在被太阳阻隔的情况下,在太阳强大影响力的阻拦下,还能绕过太阳的阻隔产生什么相互影响。
另外,所有行星在运行中相互之间所处的空间位置有很大的变动范围,按理说它们对地球的影响力肯定也有一个相应的变化数值,有一个影响力大小变化期和影响力时间长短的变化期,从这一点上来分析判断,相互的影响绝对不可能稳定有序。
试从五材汉字挖掘中医五行“字-象”思维方式
王小强;王凌雪;唐红梅;白雪
【期刊名称】《中医药通报》
【年(卷),期】2024(23)4
【摘要】中华原创象形文字是汉民族思维的体现,也是中医学术理论的必要表征工具。
中医五行学说以五材(木、火、土、金、水)汉字为基础意象,用取象比类方式来表征、推理与演绎脏腑之间的生克承制关系,形成特有的思维模式。
木、火、土、金、水及以五材为字旁的衍生汉字广泛见于古代医籍、著作中,被医家用于类比认
知人体的生理、病机与治法,也记录着中医五行思维及相关诊疗经验总结。
文中试
从汉字象思维的视角对五材及其衍生汉字进行梳理,阐述木字象、火字象、土字象、金字象、水字象及其合字的思维方式,并举例单个字象的中医发挥,以期回归中华传
统文化去挖掘中医五行“字-象”思维方式。
【总页数】4页(P18-21)
【作者】王小强;王凌雪;唐红梅;白雪
【作者单位】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我国传统医学中的象数思维与象数科学——以中医"藏象"、"五行"和藏医"树喻"、"三因"为例
2.基于四象脾土模型及以枢调枢理论探讨中医五行藏象疗法
3.楚简
《五行》“埶”字异构试释4.道教符号学与中医象数观——以道教“符箓”、“奇门遁甲”,中医“藏象”、“五行”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解读五运六气的科学本质《破解五行》节选作者:容建平解读五运解读统运五运与统运的关系五运六气,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一项重要学说,五运六气学说最先出自《黄帝内经。
素问》,从书中的《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开始,到《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止,再加上《至真要大论篇七十四》,专门用了七篇文章来重点解释五运六气的生成、运行和变化,解释五运六气在运行过程中对气候的影响,和解释五运六气的变化对疾病流行状态的预测分析,《黄帝内经》要用这么多的篇幅不厌其烦地讲述五运六气,由此可见,五运六气在中医学中的地位是那么的重要。
五运是指天上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气的运行,六气是指地上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象的变化。
我们祖先创造出五运六气,研究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的是自然变化对生命的影响过程,追求的是人如何驾驭自然变化的趋势,强调的是人怎样与大自然和谐统一。
《黄帝内经》中显示的信息已经非常明确,五运六气的主要作用,不是应用于治疗疾病,而是在于它能够准确地预测未来每一年份之中环境气候变化的发展趋势,而最特别和最令人兴奋的,是它能够预测在每一年的气候变化中,会引发什么样性质的疾病流行的情况,并且能够预测疾病在流行过程中开始发生、达到猖狂、逐渐消退等变化的时间,可以这么说,五运六气是一套简单实用的预测工具体系,一方面它展示了一套能够指导实践的理论根据,另一方面它又提供了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演绎平台,现在人们之所以这么关注五运六气,正是看中它具有能够预测未来疾病流行趋势的神奇功能,如果掌握了五运六气在整个运行状态中的细节变化过程,就等于预先掌握了未来疾病的发生和流行趋势,为人类预防疾病的发生做好事前准备,从而达到能够最大限度地减低流行疾病对人类的危害。
五运六气对现代人来说,是一个不解之谜,虽然自古至今,千百年来人们对五运六气的研究一直没有放松,特别在对疾病的预测方面,不断地取得进展,但最为遗憾的是,人们在对五运六气产生来源的探索上,基本上没有重大突破,到现在也还没有搞清楚制造五运六气的来源依据,这五运六气到底有没有科学根据呢?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是以感性的认识为主,从感觉上认为它是科学,至于理性认识方面,仍然缺乏能确定它是科学的有力证据。
容建平《破解五行》之:创造五行的思路事物中存在的五种相互关系形式,激发了人们的创作灵感,古代人感觉到,如果能够将事物之间体现出来的这五种关系转变为一种固定的模式,形成一套规律性的必然守则,那么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关系就有了一套规范化标准化的关系定律,只要把握了这套定律,就能够有效地解决宇宙间一切事物产生的复杂关系形式,抓住这个理论模式,就等于抓住了事物的所有关系模式。
要建立起一整套规范性的标准化关系模式,从理论上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要理顺的关系问题有非常之多,而首当其冲的重点,是需要解决这样的问题:1、虽然知道事物间存在有扶助与促进的实际情况,但在什么的相互性质关系状态下,一件事物才对另一件事物起到扶助与促进的作用;2、虽然知道事物间存在有妨碍与抑制的实际情况,但在什么的相互性质关系状态下,一件事物才对另一件事物起到妨碍与抑制的作用;3、事物所归属的五种性质,应该采用一套什么样的意义表达,才能既反映出它们之间的不同性质标识,又能体现它们之间的不同关系。
总的来说,要想创造出一套统管一切事物的关系定律,首先必须要建立起一整套具有科学性,能够准确体现事物个性化的性质标识体系,也只有建立起性质标识体系,才能够在有效识别的基础上,理顺出一套明确相互关系的规则性定律,如果连谁是敌人,谁是朋友的身分都无法识别和确定的话,创造事物关系标准化的定律只能是一句空话。
如果将以上五个方面中的任意一方为主体中心点“我”,也都必然性地产生出四种不同的关系,因此,在以“我”为中心点的相互关系当中,形成了两条关系链,一条以支持我者,我,与我支持者组成的相互支持的相生关系链,一条以反对我者,我,与我反对者组成的相互反对的相克关系链。
如果奖具有扶持和促进,起到正面和支持性作用的双边关系统称为“相生”,将具有妨碍和抑制,起到负面和反对作用的双边关系统称为“相克”,那么一切事物的关系就呈现出一条相生关系链和一条相克关系链。
在以五个不同性质为中心的相互关系中,各自都有一条以支持我者,我,与我支持者组成的相生关系链,也都有一条以反对我者,我,与我反对者组成的相克关系链,我们的祖先们发现,由一切事物组成的五种性质状态中,它们各自的相生链和相克链可以互相连接,能够形成一条循环相连的整体性相生关系链,和一条循环相连的整体性相克关系链。
(6)纳音五行破解关于纳音五行,搜遍网络,至今为止没有发现一个令人满意的解释,多是引经据典,说出的道理恐怕连作者自己也不知所以然。
本人研究易学多年,想从纳音表本身找一下规律,用逆向思维的方法,从结果反推一下成因。
没想到被人称为“千古之谜”的纳音五行,原来竟这么简单!真是大道至简呀。
五音指“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现代乐谱里的“1、2、3、5、6”,古人据其发音特点分别与五脏“脾、肺、肝、心、肾”相联系,并对应五行中的“土、金、木、火、水”。
天干五行有阴阳,人之五音有升降;支有十二宫,韵有十二律。
于是古人便产生了用六十音律来记录六十花甲子的想法,也就是把五行干支年纳入到音乐体系中去,我想,这就是“纳音”一词的来源吧?我们知道,纳音五行是干支组合代表的五行,与正五行没有任何联系,这说明纳音五行可能只是数理五行。
对不对呢?我们不妨把六十纳音,按下述方式重新排列成一个表格。
因为两年一纳音,所以我们可以把天干按正五行属性分为五组,纵向排为五行,并按顺序编号:甲乙1,丙丁2,戊己3,庚辛4,壬癸5。
对应天干,我们杷地支横向排为六列,子丑一组,寅卯一组......戌亥一组,暂不编号。
现在我们就可以把每一组天干与每一组地支组成的纳音五行填写成表格了,注意每一种纳音都只填属性,比如无论哪一种金,仅用一“金”字代替。
怎么样?原本没有规律的纳音五行,在表格中排列得是否很有规律呢?对,你观察得对极了!首先,如果在所填的纳音表格中间画一条竖线,左半表与右半表的纳音排列完全相同!这说明表格可以进一步简化:子丑与午未两列可以合二为一,寅卯与申酉,辰巳与戌亥也可以合二为一。
为什么会这样呢?每一组合二为一的地支,在位置上本都是相对冲的呀!难道矛盾的双方统一还不够,还非得“同一”吗?它们之间有何同一之处呢?从五行属性上找不到相同之处,就从数理上找一找吧。
我们知道,子为阴极阳生,午为阳极阴生,皆为阴阳之始,故子丑与午未可编同一序号1。
国医圣方“中医五行复元平衡疗法”五行“分时化育,以成万物”阴阳的运动变化可以通过在天之风、热、温、燥、湿、寒六气和在地之木、火、土、金、水五行,分时化育,以成万物————这就是中医学的五行之说。
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便将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五行于中医则体现了具备这五种属性的*五大系统的相互关系,木、火、土、金、水这五个符号分别代表肝、心、脾、肺、肾所统领的五大系统,形成中医特有的理论体系。
依五行对应五脏“求本治根,标本兼治”五行对应五脏的关系,肝喜条达,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生发的特性,故以肝属“木”;心阳有温煦的作用,火有阳热的特性,故以心属“火”;脾为生化之源,土有生化万物的特性,故以脾属“土”;肺气主肃降,金有清肃、收敛的特性,故以肺属“金”;肾有主水、藏精的功能,水有润下的特性,故以肾属“水”。
依此理,“中医五行复元平衡疗法”根据五行对应五脏的关系,在治疗上求本治根,真正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中医五行复元平衡疗法》三大阶段彻底根除精神疾病中医五行复元平衡疗法治疗精神类疾病只要分为三个阶段,经过中医五行复元平衡疗法三个阶段的治疗,患者可彻底治愈精神疾病,愈后不易复发,摆脱了常年治疗的困境。
据追踪调查显示,精神疾病患者在接受此疗法治疗后,失眠早醒、烦躁、心情压抑、易哭易怒、沉默寡言、胡言乱语、幻听幻觉、强迫等症状消失,98%的患者治疗结束后无复发迹象。
第一阶段2 - 5天:以养心神、滋心阴为主。
通过养心到达调整大脑神经中枢的目的,从根本上控制抑郁失眠、精神障碍等疾病的发生和加重。
通过调理患者2-5天就能感觉精神状况好转,睡眠质量大大改善,大脑比先前清醒;患者不能控制自己、喜怒无常、反应迟钝、狂躁等症状缓解。
第二阶段7 - 20天:通过对去甲肾上腺素和五羟色胺等在内的神经递质有修复及再生能力,可以使功能不良的去甲肾上腺素和无情色胺的信息传递功能恢复正常。
正常的传导人的喜怒哀乐患者运动迟缓、心情压抑、思想分散等症状消除,自身逐渐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主导自己的思想;第三阶段为巩固期:维持治疗对目的是预防病情的复发。
容建平《破解五行》之:天干地支的秘密编者按:本文作者从多角度探讨了天干的本义、天象、历法和五行能量来源,从中一步步揭开天干的秘密,应当说是目前在此方面的理论探索中比较完美、有力的解说。
但编者认为,作者在十二月历与十月历(也就是天干历)的对应、来源、组合上,仍然存在缺陷,同时,在整个太阳系内的变化既有太阳影响的共性,也有其它行星影响的个性,还有地球自身的特殊作用系统。
而人生的生老病死、富贵夭寿、兴衰荣枯则往往是个性和特殊性产生的!如果一切归功于占主导作用的太阳,那人类就可能是“均平富,等贵贱”了!但毕竟暇不掩玉,仍然有着其宝贵的闪光之处,故此转载。
天干地支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文化之一,简称为“干支”,天干共有十个字数,排列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有十二个字数,排列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戍、亥。
从古代一直流传下来的知识告诉人们,天干地支与阴阳五行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十天干与十二地支都有一个阴阳性质的分类,和有一个五行性质的分类,具体的分类划分为:天干分阴阳:甲、丙、戊、庚、壬属于阳干,属于阳,说明它们都有增长、旺盛、强壮的阳性质;乙、丁、己、辛、癸属于阴干,属于阴,说明它们都有消减、衰落、萎缩的阴性质。
天干分五行:甲乙同属于木,甲为阳木,乙为阴木;丙丁同属于火,丙为阳火,丁为阴火;戊己同属于土,戊为阳土,己为阴土;庚辛同属于金,庚为阳金,辛为阴金;壬癸同属于水,壬为阳水,癸为阴水。
地支分阴阳:子、寅、辰、午、申、戍同属于阳,分属于阳,说明它们具有增长、旺盛、强壮的阳性质;丑、卯、已、未、酉、亥同属于阴,分属于阴,说明它们具有消减、衰落、萎缩的阴性质。
地支分五行:寅卯同属于木,寅为阳木,卯为阴木;已午同属于火,午为阳火,已为阴火;申酉同属于金,申为阳金,酉为阴金;子亥同属于水,子为阳水,亥为阴水;辰戍丑未同属于土,辰戍为阳土,丑未为阴土。
干支相配的方法,是以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从甲子开始,继为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已、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戍、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已、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戍、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已、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戍、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已、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戍、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已、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戍,到癸亥为止,共合为六十数,之后再从甲子开始循环。
子平五行赋详解《子平五行赋》是唐代李清照所作的一篇诗文,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以金、木、水、火、土五行为主题展开,描绘了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以及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中的生存状况。
以下是《子平五行赋》的详细解析:一、金文中以“金”为开端,描绘了黄金的价值以及善恶之分。
金象征贵族阶层,而黄金则是权力、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但金在“五行”中的作用也不仅仅是财富和权力的象征,它也代表了繁荣和和平。
这一部分写出了金的独立性、不依赖性和追求私利的本性,也反映了金的克制性、保守性和统治性。
金的存在不仅仅在于自身的荣耀和贡献,更在于对于其他四行的控制和平衡。
二、木随后,文中展现了“木”的形象,木象征着生命和生机。
在文中,作者通过描写茂盛的树林、飞舞的树叶和坚韧的树干来强调“木”的生长能力。
这部分写出了“木”的柔韧性、协调性和生命力,也反映了“木”的威胁性和破坏性。
同时,“木”也象征了普通人群的力量和耐力,他们如同森林中的小草和花朵一样,默默地生长、茁壮成长。
三、水接下来,文中叙述了“水”的特性和功能。
水象征着清晰和流动,文中描述了江河湖海、冰雪、雨水等水的形态和特点,展现了水的高度自由性和包容性。
这一部分写出了“水”的柔顺性、灵活性和渐进性,也反映了“水”的无常性和破坏性。
同时,“水”也象征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人们应该像水一样灵活、包容和自由,而不是僵化、偏执和固执。
四、火“火”是文中的第四个主题,火象征着热情和力量。
文中描写了熊熊的篝火、温暖的阳光和恶劣的火灾等形态,展现了火的热烈、激情和力量。
这一部分写出了“火”的独立性、自由性和创造性,也反映了“火”的威胁性和破坏性。
同时,“火”也象征了人们的欲望和情感,人们应该像火一样热情、有力量,但同时也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情感,不要失去理智。
五、土最后,文中描述了“土”的特性和功能。
土象征着安全和富饶,文中描绘了肥沃的土地、高耸的山峰和辽阔的平原等形态,展现了土的稳健、安全和富饶。
容建平《解读阴阳》之:人体阴阳气的失控与调和
一、阴阳气的失控
一个健康的人体,它内部各个器官必定会正常运作,在
受控的变化范围内,所制造的阴气阳气必然能够保证达到人
体需要的正常水平,冷热调和后形成的体温,也必然稳定在
一个程度上,于是,人体自然就会感觉得到自我良好。
但是,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活动的范围随着社会的进步,交
通工具的先进而不断扩大,于是感受到的气候变化幅度也逐
渐增大,加上大自然的气候变化反复无常,自然灾害频频发
生,这所有的环境气候变化,必然会对人体的生理发生影响。
另外,人的生活水平,劳动强度,甚至饮食休息等事情的变
化,也会对人的身体生理状态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当这
些影响一旦超越人体的受控自动调整程度范围外时,人就会
发生病变。
当一个人处于病态时,人体五脏六腑的运作
出现失常,正常的生理活动受到干扰,于是对营养的吸收受
到影响,人体内血液的流动和津液的运送也会受到波及而出
现异常。
人在病态中,脏腑不正常的运作,反过来又会
妨碍到阴气阳气的制造和运行,一旦阴气阳气发生不能自控
的异变,比例失调状态不能自动调整恢复,整体的冷热调和
就会随之出现明显的异常。
一方面由于处于病态中的脏
腑不能正常运作,另一方面是由于阴气阳气的异常变化超越。
平策命理帝王谱14一、再谈“用神唯一论”人类的命运是客观存在的。
自公元2003年“平策命理”问世以来,前来投学的学员络绎不绝,尤其令人欣慰的是前来投学的大都是研究命理多年的仁人志士,而且以参加中高级班学习的较多,当然他们的求学是十分审慎的,用高级班学员们自己的话说“研究命理七八年了(有的甚至十七八年以上)命理著作不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都看过,但从没有轻易投拜哪个老师,尽管心中疑难重重,心里也知道想解决这些问题不拜师不行,但近几年面世的新书新理论一看便知水分很大,很多理论不是古书上已有的就是近几年大家都在用的,毫无新意,根本没有触及到命学中灵魂性的东西”,2009年10月国庆节高级班上王先生如是说。
“那为什么到我这里来了,”“邱老师,不瞒您说,我买了您的书——就是那本紫红皮的《命理秘踪》已经有六个年头了,一直在研究,虽然您写的有点扑朔离迷,有很多地方是点到即止,但总觉得里面玄机重重,暗藏深意,让人欲罢不能,尤其是您给用神下的定义和您的“用神唯一论”言明用神是“八字中存在的”不能在后天行运中找。
我认为是非常正确的,我为研究命理已经买了国内及港台的所有命理书,通过比较研究只有您在2003年首次提出“用神唯一论”。
您的这个立论是空前的,因为我在《子平真诠》与《滴天髓》、《渊海子平》等所有古典命书中也没有找到“用神唯一论”的影子,当时“用神唯一论”进入我脑际时,毫不夸张地说就是“为之一震”。
六年多以来,我一直企图想从您书中找出您书后面辅导资料中所说的“取用神秘法”,但一直没有悟出来,再者就是近几年的新书在找用神上还是都没有突破。
最后我的第六感觉告诉我不能再浪费时间了,我只有找您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就来了”。
“我想老师您能把“取用神秘法”毫不保留的教给我”。
“放心吧,在这里安心跟我学上三天就一切都会明白的”。
平策命理中的《取用神秘法》其实早在2003年就通过内部辅导资料向社会公开了,也就是资料中的“平策取用十字诀。
容建平《破解五行》之:五行破解五行和阴阳一样,都是中华民族远古文明中的精品,可惜多年未曾解开其中之迷,本人在解开阴阳之迷后,在阴阳的基础上,再解开了五行之迷。
敢说解开了五行之迷,在于已经找到了古人为什么要创造五行,找到了触动创造的灵感与动机,找到了创造五行的基础,发现了五行的真实本质是什么,创造五行的根据是什么,五行配五脏的根据是什么等,由于是部分的节选,难免有说不到的地方。
希望能为热爱中华文化的人们提供一种新的思维。
1、创造五行的起因五为奇数,选择一个不对称的奇数为主体来创造五行,这本身就非常令人奇怪。
这个世界上处处都存在对称,为什么必定要选择一个奇数为主体来包藏世上一切事物?人们也感到奇怪,为什么想出要创造一个五行?创造五行的灵感与动机来自于什么?简单的五行是否能够将一切复杂的事物包括在内?创造五行的原理和过程究竟是怎样的呢?这一切问题,对于现代人来说,都是一些不解之迷。
我在《阴阳的产生来源》中已经追溯过,古代人们创造阴阳的灵感,来自于人们对大自然中那条不可抗拒的生死规律的醒悟,人们发现宇宙中一切事物,都必然性地遵循着这条自然规律运行,而毫无有例外,人们在对这条自然规律的分析中,发现了自然规律中有两种基本因素在发生作用,一种是有利的正面因素,一种是有害的反面因素,两种相反因素的相互作用,是决定事物遵循自然规律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阴阳规律是对一切正反因素“对立统一”的规范化标准化表达。
创造阴阳有一个从实践中引发的灵感,它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解决了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对立统一”共性本质,典定了阴阳为宇宙基本法则的地位,为人们认识宇宙事物的存在状态和运动变化原理确定了一套规范化的标准。
古代人们在创造五行的时候,有没有一个从实践中引发出来的灵感和动机?如果没有的话,人们为什么能够想象出一套能够有效地指导实践的理论?如果有的话,人们遇到了什么样的困惑,从困惑中发现了什么?需要解决一个什么样的问题而创造出了五行?创造五行有没有一个可靠的基础平台?提出这样的一些问题,无非是想从本质上了解清楚五行到底有没有科学性这个根本问题,如果创造五行有科学的根据,顺从自然的规律而产生,那么它是科学的,否则,就不是科学。
容建平《破解五行》之:天干地支的秘密编者按:本文作者从多角度探讨了天干的本义、天象、历法和五行能量来源,从中一步步揭开天干的秘密,应当说是目前在此方面的理论探索中比较完美、有力的解说。
但编者认为,作者在十二月历与十月历(也就是天干历)的对应、来源、组合上,仍然存在缺陷,同时,在整个太阳系内的变化既有太阳影响的共性,也有其它行星影响的个性,还有地球自身的特殊作用系统。
而人生的生老病死、富贵夭寿、兴衰荣枯则往往是个性和特殊性产生的!如果一切归功于占主导作用的太阳,那人类就可能是“均平富,等贵贱”了!但毕竟暇不掩玉,仍然有着其宝贵的闪光之处,故此转载。
天干地支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文化之一,简称为“干支”,天干共有十个字数,排列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有十二个字数,排列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戍、亥。
从古代一直流传下来的知识告诉人们,天干地支与阴阳五行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十天干与十二地支都有一个阴阳性质的分类,和有一个五行性质的分类,具体的分类划分为:天干分阴阳:甲、丙、戊、庚、壬属于阳干,属于阳,说明它们都有增长、旺盛、强壮的阳性质;乙、丁、己、辛、癸属于阴干,属于阴,说明它们都有消减、衰落、萎缩的阴性质。
天干分五行:甲乙同属于木,甲为阳木,乙为阴木;丙丁同属于火,丙为阳火,丁为阴火;戊己同属于土,戊为阳土,己为阴土;庚辛同属于金,庚为阳金,辛为阴金;壬癸同属于水,壬为阳水,癸为阴水。
地支分阴阳:子、寅、辰、午、申、戍同属于阳,分属于阳,说明它们具有增长、旺盛、强壮的阳性质;丑、卯、已、未、酉、亥同属于阴,分属于阴,说明它们具有消减、衰落、萎缩的阴性质。
地支分五行:寅卯同属于木,寅为阳木,卯为阴木;已午同属于火,午为阳火,已为阴火;申酉同属于金,申为阳金,酉为阴金;子亥同属于水,子为阳水,亥为阴水;辰戍丑未同属于土,辰戍为阳土,丑未为阴土。
干支相配的方法,是以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从甲子开始,继为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已、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戍、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已、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戍、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已、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戍、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已、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戍、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已、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戍,到癸亥为止,共合为六十数,之后再从甲子开始循环。
天干的运行周期为十,以十个时辰、十天、十个月、以及十年为一个个不同时段的周期,并不断地有序地反复循环,形成稳定的周期律。
地支的运行周期为十二,以十二个时辰、十二天、十二个月、以及十二年为一个个不同时段的周期,并不断地有序地反复循环,形成稳定的周期律。
天干地支的配合,制造出一个以六十个时辰、六十天、六十个月、以及六十年为一周的运行周期,并不断地有序地反复循环,形成稳定的周期律。
由于天干地支配合产生的周期以天干“甲”与地支“子”为开始,因此人们又将这个以六十为一个过程的周期称为“甲子”。
天干周期和地支周期在明确地告诉人们,在我们生活的空间内,在天上存在着一个以十进制为一个循环周期的规范化与标准化的自然运动程序,在地上存在着一个以十二进制为一个循环周期的规范化与标准化的自然运动程序,它们都是出自于大自然的创作,是不可人为更改的自然规律。
如果说一年有十二个月份,它和一年中的十二个地支有着相对应的吻合,一天有二十四个小时,它和一天中的十二地支有着倍数的相应,人们会觉得很有道理,因为时支和月支的变化周期有具可观察性,如果说还有十二天的地支周期,和十二年的地支周期,就很难有说服力,因为谁也不能感觉到和能够观察到这两个周期性的变化所在。
再说天干的十进制,虽说十进制是现代[/b]社会中最主要和最重要的计量标准,但要说天上也存在一个十进制的自然运动,这未必有人相信,这个自然运动的主体是什么?运动的过程怎样进行?能够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吗?古代的人们为什么要创造出一套天干?为什么又要创造出一套地支?它们是根据什么为依据,通过怎样的方法产生出来的?当现在人们要追溯它们的起源时,确实遇到不少的难度,因为古代的人们根本就没有留下为什么要创造天干地支的解释,现在人们对天干地支的认识,基本上是按照古人所说的那一套照搬,几千年来都没有一点突破性的新意。
由于缺乏创造过程中的原理和依据,现在人们对天干地支提出质疑也就是很正常的事,不明白就问,这是很应该的,只有大胆地提出疑问,细心地研究考证,才能有所发现。
怎样才能解开天干地支之迷呢?最根本的方法,就是以阴阳理论为基础,以五行原理为工具,因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由阴阳想到作用而产生,宇宙间一切物质都由阴气阳气相互作用而创造,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按照五行原理运行,只要抓住阴阳五行的理据,结合现代的科学知识和科学原理,才可以作出正确的判断。
在破解了阴阳与五行以后,运用阴阳五行的基本原理,本人又破解了天干地支之迷,从一步步的破解中,发现了古代人们创造天干地支的现实依据和基本原理,发现了它们创造天干地支的真正用意。
天干地支的真实用意天干与地支有什么作用呢?人们最普遍的认为,它们是用来记载时间的工具,它可以记时,记日,记月,记年。
相信稍有点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人都知道,中华民族很早以前就运用它来记载时间了,年有干支,月有干支,日有干支,时有干支,从考古的发现中,我们的祖先至少在商朝,就有以干支来记时间的记载,从挖掘出来的大量商朝甲骨文卜辞中显示,以天干地支来记载时间在当时已经非常普遍,而这种记时的方法直到今天,在中华民族中还在普遍地使用着,以天干地支记录时间的做法,现在的农历中仍然存在,并没有因为科学的进步而被抛弃,虽然也有人认为它们是“封建迷信”的糟粕,是一种非常落后的东西,在现代社会中没有了存在的必要,但它始终没有消失。
干支真的只是用来记载时间的吗?如果从表面现象上看,干支的确是在记载着中华民族的时间历史,在公元历还未进入中国的时代,古代人一直用干支在记载着年代,记载着每个月,每一天,每一个时辰,干支记年有着漫长的历史记载为根据,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
如果从本质内涵上看,用干支记载时间的说法却又显得有很大怀疑,如果单纯是为了记载时间的话,不论从哪个角度上看,用数字记载时间比用干支记载时间都方便简单,而且容易追溯,数字化必然是最优越的记载工具,以公元记年为例,数字记载的最大好处是逐渐进位,采取十进制的计算方法,每一年都会在一个相同的数列顺序上,占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准确时间位置,不会与其他年份错乱,比如1997年,是香港在脱离英国殖民主义者统治百年之后,正式回归中国母亲怀抱之年,在整个纪元历史中,不论时间跨越了多少世代,这个1997年只有一个,或者有人会问,再过一万年后,不是也会又有一个1997年吗?从数字上看,是有这么个回事,但一万年以后的那个1997年,在前面已经增加了一个数字,它将出现在数列中未来的位置上,与现在的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完全是两个不可混淆的时代。
但干支记时就麻烦多了,每个年份只有固定的干支年号,却没有自己固有的数字时间定位,这干支六十年后一循环,单说甲子年,到底是哪个甲子年?以公元记年以来的两千年当中,就有几十个,重复实在太过多,而且历史越长,重复越多,显然,干支记年怎么也比不上数字记年简单清楚。
怀疑天干地支为记载时间的工具,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为在实践中,天干地支不仅仅被用作记时间这么简单,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还被中华民族广泛地应用于预测[/b]之中,据《黄帝内经》的记载,在远古时代,中医就运用天干来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b],比如说肝病甚于庚辛,愈于丙丁;肺病甚于丙丁,愈于壬癸;脾病甚于甲乙,愈于庚辛;心病甚于壬癸,愈于戊已;肾病甚于戊已,愈于甲乙等。
在唐朝的时候,又发展为以年、月、日、时的天干地支为预测事物趋势与结果的专用工具,创造出了风格独特的“四柱”预测术,后来经过宋朝、明朝、清朝的不断发展,“四柱”预测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而且影响力非常大的预测术,它被广泛地用来预测人的命运趋势。
即使时到今日,以天干地支为工具平台的预测方法,仍然是最具优势的预测手段之一。
天干地支具有的预测功能,经过中国人长期的运用,证明有非常高的准确度,这让人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天干地支是超越现代科学的先进知识,它有可能隐藏着宇宙的秘密信息,隐藏着气候变化的秘密程序,隐藏着人类生命的神秘密码,隐藏着事物发展过程的神奇节奏,如果它没有隐藏着这些人们未知的秘密,天干地支又怎可能用于准确的预测呢?如果怀疑干支不是用来记载时间的话,又怎样解释在现实中,干支在实际上起着记载时间作用的现象呢?从年、月、日、时的干支来看,干支确实有记载时间的作用,但可以这么说,这只是干支一种无意的功能,也是一种简单的功能作用,它根本不是人们创造天干地支的本意。
人们将干支用于预测方面,则是对干支所起作用的无限高度发挥,这也不是创造天干地支的原意。
严格地说,古代人们创造天干地支,其原意既不是用来记载时间,也不是用来记载什么神奇的秘密,它的真正作用,是用来记载天上与地上风、寒、湿、燥、火这五行之气的运动变化情况,准确地忠实地记载天上和地上五行之气运行的盛衰状态和规律特点,这才是天干地支隐藏的最大秘密。
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的五行性质特色中,显示出甲乙携带着风气,丙丁携带着火气,戊己携带着湿气,庚辛携带着燥气,壬癸携带着寒气,它表明天上的五行之气在按部就班地遵照五行相生的程序运行变化。
在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戍、亥十二地支的五行性质特色中,显示出寅卯携带着风气,已午携带火气,申酉携带燥气,亥子携带寒气,辰戊丑未携带湿气,以一种独特的程序运行,表明出地上五行之气有着另外的一种既遵循五行相生规律,但又不完全遵循五行相生规律运行的模式。
六十“甲子”的原本意义也不是用来记载时间,而是用来记载在特定时间内天上五行之气的状态与地上五行之气状态的,比如六十年的天干地支,它记载的是每一年当中,主宰天上的五行之气的性质是什么,地上五行之气的性质是什么,如甲子年,它要表明的是,在当年之中,天上以为逐渐增强的风气为统管的主宰,地上也以逐渐增强的寒气为统管的主宰,如亥癸年,它要表明的是,在当年之中,天上以逐渐衰弱的寒气为统管的主宰,地上也以逐渐衰弱的寒气为统管的主宰。
同样,每月,每天,每时的干支,也是记载着当时的天气性质和地气性质。
为什么古代人要不厌其烦地记载下天地五行之气的运行规律呢?原因是天地的五行之气不但对地球[/b]气候环境的变化有重大的影响力,而且对地球上一切生命体的生存和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力,因此,只要把握天地五行之气的运行状态,一方面可以用来分析未来环境气候的变化趋势,另一方面可以用来预测环境对生命体的影响趋势,能够预测未来的环境趋势,这对人类的生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即使在现代社会,对未来环境状态变化趋势的预测,仍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不过是现在的预测手段比过去更加先进更加科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