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时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运用 (共7题;共14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炽(chì)痛嗥(háo)鸣斑斓(lán)参(cān)天B . 谰(lán)语怪誔(dàn)亘(gèng)古浆(jiāng)液C . 田垄(lǒng)污秽(suì)蚱蜢(měng)呻呤(yín)D . 辗(zhǎn)转辘(lù)辘默挈(qì)丰饶(yáo)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这些蔬菜长的这么好,是由于菜农们精心管理的结果。
B . 我每次向他借书,他不顾年老体衰,都亲自冒着严寒酷暑跑进小书屋寻找。
C . 为了发展国民经济,难道我们共产党人还有什么个人得失是不能抛弃吗?D . 她虽然缺乏对待顾客的热忱,却有一套对付顾客批评的本事。
3. (2分)(2017·杭州模拟) 下面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多经历一些事情,多思考一些问题,你的视野会更加广漠,知识也会更加丰富。
B . 尽管许多流行读物企图装扮成经典,但他们最终会被时间的水流冲走,甚至不留下任何痕迹。
C . 曾经一度携款外逃、杳无音讯的贪官,在公安部“猎虎行动”的打击下,现在惶惶不可终日。
D . 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起,断章取义,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可以在短时间积累很多知识,值得推广。
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 . 《语文大辞典》编委会,为了使辞典有较高的质量,在躬耕修典三个春秋的编纂过程中,着重控制了关键程序。
B . 排球是一个集体项目,与其他运动是不一样的,教练员需要不断摸索,中国队的当务之急就是找到理想的配合。
第一单元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赫.然(hè)校.补(xiào)气冲斗.牛(dòu)B.窥.探(ɡuī) 硕.果(shuò) 潜.心贯注(qián)C.衰.微(shuāi) 卓.越(zhuó) 慷慨.淋漓(kǎi)D.澎湃(pénɡ) 伴侣.(lǚ) 锲.而不舍(qì)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抱歉无遐及此潜心贯注B.深霄群蚁排衙声震天地C.迭起兀兀穷年心不在焉D.小楷一返既往目不窥园3.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2)闻先生大骂特务,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3)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4)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A.引用反复拟人排比 B.对比反复比喻比喻C.对比引用拟人比喻 D.引用引用比喻排比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四川移动和摩拜单车合力启动大数据交通工程,其目的是为了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
B.关于《摔跤吧!爸爸》,看似简单的励志故事,实则深刻地反映出印度社会的现实问题。
C.随着“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建设规划的提出,成都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D.为提高节目的文化特色,《朗读者》邀请文化艺术界重量级专家参与节目的策划与制作。
5.写出下列各句中“说”字的含义。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2)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
(3)他“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6. 词句赏析。
(1)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7. 文章围绕闻一多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个方面写了哪几件事?8. 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有什么变化?前后的“说”和“做”矛盾吗?请阅读朱自清悼念闻一多先生的一段话,回答问题,完成9-10题。
2《说和做》课时练年级:七年级册次:下册单元:第一单元一、基础检测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典藉(jí)卓越(zhuó)气冲斗牛(dòu)B.赫然(hè) 凝结(nínɡ) 群蚁排衙(yá)C.迭起(dié) 慷概(kǎi) 兀兀穷年(wù)D.弥高(mí) 硕果(shù) 废寝忘食(qǐn)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为了实现理想,他不畏艰辛,潜心贯注,不达目标,决不罢休。
B.有没有文化修养,文化修养的高与低,给人的印象迥乎不同。
C.这部电视剧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D.校长说:“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块璞玉,只要锲而不舍地对其进行精心打磨,那璞玉终将成为美玉。
”3.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刚走到校门口,我就看见一幅写着“向闻一多先生学习”的巨大标语。
B.我们朗诵着《说和做》,怎能不激起心中的豪迈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去呢?C.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D.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4.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真正美丽的生命应该像闻一多先生那样,执着地追求着真善美,①它不会趋炎附势地扭曲自己的形象,不会莫名奇妙地涂改自己灵动的线条。
有时,它也许会被冷酷地阻断;有时,它也许会被无情地搁浅。
②但是,生命之所以美丽,正在于它始终高扬着一个美丽的主题的原因:在生命的底蕴中,始终流动着人类对世界最纯粹的良知与渴望。
(1)画线句子①有一个错别字,请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句②有一处明显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辨析下面句子中“说”的含义。
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一、积累运用1.给加点的词语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十年艰辛,一部《校补》hè rán( )而出。
(2)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shuò guǒ( )。
(3)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 ),形势紧张。
(4)闻一多先生,是卓越..( )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他正向古代典藉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B.他要给我们哀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C.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防一下楼”的主人。
D.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袁隆平院士潜心贯注....地研究高产杂交水稻品种,为解决全世界人民的温饱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B.这位著名演唱家的歌声气冲斗牛....,声入九霄,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C.“十九大”以来,各地发扬愚公精神,不断完善充实提升,锲而不舍....地推进各项工作。
D.上课时如果心不在焉....,课后做习题就会遇到困难。
二、综合性学习4.(2021·江苏宿迁中考节选)综合性学习。
(6分)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是部厚重生动的教科书。
为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你所在的学校正在开展“百年循迹——走进宿北大战遗址公园”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在参观过程中,小华同学有感于胜利来之不易,作了上联,请你为他对出下联。
(2分)上联:忆峥嵘岁月下联:(2)参观结束后,校团委拟于6月15日向全校同学发出以“学党史,见行动”为主题的倡议。
请你以“校团委”的名义写份倡议书。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2021·河南中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D)A.地壳.(qiào)锲.而不舍(qì)炯.炯目光(jiǒnɡ)弥.高(mí)B.兀.兀穷年(wù)沥.尽心血(lì)小楷.(kǎi)校.补(xiào)C.潜.心贯注(qián)迥.乎不同(jiǒnɡ)慷.慨淋漓(kānɡ)窥.园(kūi)D.气冲斗.牛(dǒu)何妨.(fánɡ)赫.然(hè)宝藏.(zànɡ)2.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内改正。
(1)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即往了。
(既)(2)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栽,争取民主!(裁)(3)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棵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颗)3.填空。
本文所记叙的闻一多先生是一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该文的作者是臧克家。
4.下列句子从描写的角度看,各属于什么描写?(1)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语言描写)(2)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
(肖像描写)(3)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细节描写)(4)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肖像描写)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9题。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①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②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③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同步卷3一.选择题(共5小题)1.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群众大会上,闻一多先生慷慨淋漓....指责民族败类。
B.闻一多潜心贯注....于典籍研究十几年。
C.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D.对学习和生活中碰到的诸多难题,她都应付自如....。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人口生态失衡会破坏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和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因此,我国人口发展方式需要实现由数量控制型到生态优化型的战略转变。
B.“互联网+”本身是开放的产物,生物链和产业链开放,技术和资源共享,激发了人们创新创业的激情,催生了互联网经济现象的出现。
C.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面对劳动力数量逐渐减少的现实,不再是国家简单地依靠大量的劳动力,而是用质量的提升来弥补数量的短缺。
D.按照法律规定,从事食品经营需要获得许可,但是目前一些网络食品经营者并没有取得资质,今后需要加大在这方面的规范和管理。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赫.然(hè)校.补(xiào)衙.门(yá)气冲斗.牛(dòu)B.窥.探(guī)硕.果(shuò)卓.越(zhuó)潜.心贯注(qián)C.独裁.(cái)衰.微(shuāi)迭.起(dié)慷慨.淋漓(kǎi)D.弥.高(mí)一剂.(jì)深宵.(xiāo)锲.而不舍(qì)4.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哀微独裁沥尽心血慷慨淋漓B.梳头澎湃目不窥园警报叠起C.抱歉秩序迥乎不同昂首挺胸D.赫然卓越一反既往形式紧张5.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周末,我最喜欢逛热闹的“花鸟市场”,这里简直是动、植物的世界:有色彩斑斓的金鱼,有欢快歌唱的小鸟,____。
A.有散发着鲜花的阵阵清香B.有鲜花散发着的阵阵清香C.有鲜花在散发着阵阵清香D.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鲜花二.基础知识(共2小题)6.闻一多,本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学者、。
第2课说和做同步练习课内跟踪(15分钟小练)【基础存盘】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dì qiào()寻求宝藏。
(2)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
十年艰辛,一部《校补》hè rán()而出。
(3)闻一多先生,是zhuó yuè()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中医师只有在对病人进行望闻问切....之后,才能对症下药。
B.因为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小倩气冲斗牛....地跑回家,当天的晚饭也没有吃。
C.虽然明知此次前去谈判凶多吉少....,但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义不容辞。
D.闻一多先生在会议上慷慨淋漓....地痛骂特务,骂出了作为一位民主人士的风骨。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天到来,聆听着大自然悦耳的鸟语花香,大家感到特别惬意。
(将“鸟语花香”改为“鸟鸣”)B.驾驶员如果一直长时间开车,极易因疲劳而发生交通事故。
(删掉“一直”或“长时间”)C.近百年来大学校训的变化,见证了中国教育。
(在句末加“的发展历程”)D.在阅读中,使我们的智慧更加丰富,眼界更加宽广。
(将“宽广”改为“宽阔”)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内容。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20日清晨,随着北京冬奥组委赴希腊代表团抵达首都机场,北京 2022 年冬奥会火种顺利抵达北京。
据悉,火种欢迎仪式将于20日上午举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面是一副与冬奥会有关的对联,请你运用对联知识,将其补充完整。
上联:冬奥鸟巢紫云起下联:___________【课内精读】阅读课文第①~⑤段,完成下面的小题。
5.开篇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第③段中的“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这句话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第③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一句中四字短语有什么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跟踪迁移【拓展阅读】我心目中的闻一多(节选)商金林①朱自清在开明版《〈闻一多全集〉序》中说:“闻一多先生为民主运动贡献了他的生命,他是一个斗士。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时练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目。
他正向古代典藉(钻研研究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qiè而不舍。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jiǒnɡjiǒnɡ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他要给我们(衰弱衰微衰败)的民族开一剂(救良拯救救济)的文化药方。
(1)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地壳.()宝藏.()qiè()而不舍jiǒngjiǒng()目光(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3)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文段中的横线上。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中学举行中考前誓师大会,庄严的国旗下,十六个教学班方阵棋布操场,声震山河,气冲斗牛....,引得校园外的路人纷纷驻足,交口称赞。
B.他家的保姆是个品行端正的人,从来都是目不窥园....。
C.上课时如果心不在焉....,课后做练习就会遇到困难。
D.我们与父母在许多方面都是迥乎不同....的,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排斥父母的借口。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他无法理解劳动内涵、无法珍视劳动价值的根本原因是没有经历过劳动造成的。
B.能否在公众场所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是巩固防疫成果的重要前提。
C.参加庆功会的老科学家们欢聚一堂,兴致勃勃地畅谈祖国航天事业的未来。
D.我不但认识他,我妈妈也认识他。
4.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2)(闻先生)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3)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4)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A.引用反复拟人排比B.对比反复比喻对偶C.对比引用拟人比喻D.引用引用比喻排比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二八原则”的简单定义是:花百分之二十的力气,达到百分之八十的效果。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时练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函寄(hán) 硕果(shuò) 锲而不舍(qì)B.弥高(ní) 校补(xiào) 迥乎不同(jiǒng)C.潜心(qián) 迭起(dié) 沥尽心血(lì)D.赫然(hè) 凝结(níng) 气冲斗牛(dò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宰割迭起鞠躬尽瘁妇孺皆知B.涉猎独裁惹人注目死而后己C.深邃赫然一拍既合马革裹尸D.仰慕磐石忘乎所以一返既往3.下列句子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文化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发展了数千年,终于开始面对世界,同时,西方的学术思想与研究方法也日新月异地走向中国。
B.考试前夕,我班学习委员李军连发了几天高烧,使他痛心疾首,焦急万分。
C.在近期举行的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中,有些青年歌手面对常识性的综合素质测试题无动于衷,哑口无言,令观众非常遗憾。
D.日本帝国主义者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可是日本部省却别有用心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小学课本,掩盖战争罪行。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遭受强烈地震后,尼泊尔面临着饮用水、食品、帐篷等物资短缺,基础设施损坏严重,救援工作很难开展。
B.社区“我为保护古井出份力”活动彰显了这样的理念:“五水共治”不只是政府的事,它还需要我们每一个市民的积极参与。
C.她工作能力强,担任初三(2)班班长和校学生会主席两个重要岗位,多次组织学校大型的文艺活动和体育比赛。
D.不可否认,无论是岳飞、文天祥还是闻一多、朱自清,他们身上体现了我国传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是一脉相承的。
5.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刚走到校门口,我就看见一幅写着“向闻一多先生学习”的巨大标语。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同步练习(附答案)第2课《说和做》教学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函.寄(_______)卓.越(_______)慷慨.淋漓(_______)迭.起(_______)硕.果(_______)群蚁排衙.(_______)地壳.(_______)赫.然(_______)兀.兀穷年(_______)潜.心贯注(_______)锲.而不舍(________)2.解释下列词语及加点字。
(1)诗兴不作.:(2)锲.而不舍:(3)群蚁排衙:(4)兀兀..穷年:(5)迥.乎不同:(6)一反既.往:(7)潜.心贯注:(8)气冲斗牛:3.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闻先生)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②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③“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④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
A.①排比②排比③引用④对比B.①反复②比喻③对比④引用C.①排比②比喻③对比④对比D.①反复②排比③引用④引用4.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活中正因为有了这种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人才会变得坚强,经得起挫折。
B.我们不应兀兀穷年,否则便会碌碌无为了。
C.虽然他们是双胞胎,但他们的性格迥乎不同。
D.老舍先生沥尽心血,讴歌社会主义,受到群众的欢迎。
5.下列关于课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选材精当,精于裁剪,有繁有简,如作为“学者的方面”,对闻一多先生研究唐诗写得详细,而写作《楚辞校补》和《古典新义》两事就写得比较简略。
B.文章结构严谨,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在“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这两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C.本文在叙述中加入不少细节描写来展现闻一多先生的形象,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一、基础知识1.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典( ) (jí)弥.高()锲.而不舍()衰.微()目不( ) 园(kuī)兀.兀穷年()沥.尽心血()群蚁排衙.()硕.果()校.补()赫.然()心会神凝.()迥.乎不同()迭.起()气冲斗.牛()2.给下列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jí( )钻探,有如向地壳.( )寻求宝藏。
仰之mí( )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 )而不舍。
3.理解词语(1)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兀兀穷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沥尽心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群蚁排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迥乎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潜心贯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B.全军将士气冲斗牛....,奋勇杀敌,冲出了重围,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
C.十八大以后,各地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不断完善充实提升,锲而不舍....地推进各项工作。
七年级下册语文 2.说和做——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他对我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B.他并没有先“说”,而且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C.遵义市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遏制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
D.他课上认真听讲,课下手不释卷,全班同学没有一个说他学习不用功的。
【答案】D【知识点】语序不当;用词不当;关联词使用不当【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A:主客颠倒,将“他对我”改为“我对他”;B:关联词使用不当,下句“他‘做’ 了”与上句“他没有先‘说’是转折关系,将“而且”改为“但”;C:成分残缺,在句末加上“的安全”;故答案为:D【点评】辨析或修改病句时,如果句子比较长,就要分析句子的结构,再判断其存在的问题。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
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餐厅服务员劝阻正在吸烟的顾客,顾客叼着烟说:“烟是我买的,关你什么事?”B.学生在考场紧张等待考试,监考老师说:“别紧张,深呼吸,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
”C.王嫂挑选香蕉,觉得不满意便转身离开,老板忿忿地说:“挑那么久,又不买,神经病。
”D.因为有事想要请教,昨日登门拜访敝人您,可惜您不在,只能等下次了。
【答案】B【知识点】关联词使用不当【解析】【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语言得体的判断。
语言表达得体,主要是指使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所谓“语境”包括说话的对象(称谓、语气) 、场合(时间、地点、氛围)、目的(说什么、怎么说)以及说话人自己的身份。
B项正确。
A:项语言生硬,C:项不够和气,D“敝人”是对自己的谦称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语言得体的判断。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时练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科罗的建筑与加勒比地区的风格迥乎不同,是当地西班牙和荷兰风格相交融唯一现存的例证。
B.全军将士气冲斗牛,奋勇杀敌,冲出了重围,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
C.袁隆平院士潜心贯注地研究高产杂交水稻品种,为解决全世界人民的温饱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D.集电话、电脑、相机、银行卡等功能于一体,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被发挥的越来越慷慨淋漓。
2.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刚走到校门口,我就看见一幅写着“向闻一多先生学习”的巨大标语。
B.我们朗诵着《说和做》,怎能不激起心中的豪迈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去呢?C.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D.在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刚走到校门口,我就看见一幅写着“向闻一多先生学习”的巨大标语。
B.我们朗诵着《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怎能不激起心中的豪迈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去呢?C.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D.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是真的没有听到我的话呢?还是故意装作没听见?B."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余光中的《乡愁》和《乡愁四韵》,是海外游子深情而优美的恋歌! C.前几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来到了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水乡小镇--南浔镇。
D."我喜欢孩子们,"月亮说,特别是那些非常有趣的小不点儿们。
5.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基础通关一、课内建构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2)题。
或许你并不熟悉深xiāo的灯火,但你一定了然卓越并不会凭空而来。
它需要qiè而不舍的坚持,需要目不窥园的决心。
懒惰和shuò果从不会同时出现,而勤奋和卓越总是相伴相随。
愿你拥有勤奋和执着的双翼,愿你用澎湃的热情书写奋斗的故事,愿你在寻求、追逐梦想的路上步履不停。
(1)给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字词注音。
目不窥( )园澎湃( )(2)根据这段文字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深xiāo( ) qiè( )而不舍 shuò( )果2.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吃水不忘挖井人,生活在幸福和平年代的我们不能忘本,不能忘记那兀兀穷年里发生的感人故事。
B.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需要广大青年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奋斗。
C.雄心壮志有时也会被岁月磨灭,当年横戈跃马、气冲斗牛的豪情最后只能变成英雄末路的老迈。
D.在他看来,文学和电影是两种迥乎不同的艺术形式,但它们之间有着相互滋养的关系。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B.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C.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D.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4.请指出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闻一多,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时练习
课时1
基础达标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研研究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仰之弥.高,越高,攀
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
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他要给我们(衰弱衰微衰败)的民族开一剂(救良拯救救济)的文化药方。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kuī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lì尽心血。
杜甫晚年,
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xiá及此的。
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地壳.()弥.高()锲.而不舍()兀兀.()
目不kuī()园 lì()尽心血无xiá()及此
(2)解释下面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锲而不舍:
望闻问切:
兀兀穷年:
(3)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文中横线上。
(4)联系语段,谈谈你对画线句含义的理解。
(5)选段写的主要内容是
2.在横线上写一句子,使之构成结构整齐、内容关联的排比句。
你用精神的食粮塑造了我的灵魂,你用知识的泉水浇灌了我的心田,,你用爱心的春风温暖了我的世界。
整体感知
3.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4.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把这些话找出来,说说是怎样起过渡作用的。
趣味语文
5.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学校食堂因教师打饭窗口常常被学生挤占,贴出了这样一条告示:“本窗口先打老师,再打学生。
”
(1)告示中的“本窗口先打老师,再打学生”有什么语义错误或语法错误?
(2)这条告示应该修改为:
课时2
拓展阅读
修髯飘飘
汪曾祺
①很多人都知道闻一多先生是留胡子的。
报刊上发表他的照片,大都有胡子。
那张流传很广的木刻像,闻先生口噙烟斗,目光炯炯,而又深沉,是很传神的。
这张木刻像上,闻先生是有胡子的,但是闻先生原来并未留胡子,他的胡子是抗战那一天留起来的。
当时发誓:抗战不胜,誓不剃须。
②闻先生原来并不热衷于政治。
他潜心治学,用心甚笃。
他的治学,考证精严,而又极富想象。
他是个诗人学者,一个艺术家。
他的讲课很有号召力,许多工学院的学生会步行穿过全城,来听闻先生的讲课。
他很会讲课,能把本来是很枯燥的内容,讲得,文词生动,引人入胜。
他讲话很有节奏,,有“穿透力”,如同一流的演员。
他讲古代神话,在黑板上钉满了他亲自用墨笔临摹的大幅伏羲女娲的石刻画像(这本身是珍贵的艺术品)。
大教室里各系学生坐得满满的,鸦雀无声。
听这样的课,真是超高级的艺术享受。
③闻先生的个性很强,处处可以看出。
他用的笔记本是特制的,毛边纸,红格,宽一尺,高一尺有半,是离京时带出来的。
他上课就带了这样的笔记,外面用一块蓝布包着。
闻先生写笔记用的是正楷,一笔不苟,字兼欧柳,字体稍长。
他爱用秃笔。
用的笔都是从别人笔筒中搜来的废笔。
秃笔写蝇头小字,字字都像刻出来的,真是见功夫。
他原是学画的。
他和几位教授带领一群学生从北京步行到长沙,一路上画了许多铅笔速写(多半是风景)。
他的铅笔速写,他以中国的书法入铅笔画,笔触肯定,有金石味。
他冶印,朱白布置很讲究,奏刀有力。
④闻先生的胡子不是络腮胡子,只下巴下长髯一绺,但上髭浓黑,衬出他的轮廓分明,稍稍扁阔的嘴巴,显得潇洒而又坚毅。
⑤闻先生以前整天钻在图书馆楼上,同事曾戏称为“何妨一下楼主人”。
后来,闻先生走下“楼”来,拍案而起,献身民主运动,原因很多,我只想说,这和他的刚强的个性是很有关系的。
一是一,二是二,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心口如一,义无反顾。
他的人格,是一首诗。
1.请结合语境,将下面的三个词语分别填写到文中的三处横线上。
顿挫铿锵层次分明另具一格
2.本文和课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都写到了闻一多“潜心治学,用心甚笃”,请分别摘录一句说明。
本文:
课文:
3.下面的句子分别是对闻一多的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1)大教室里各系学生坐得满满的,鸦雀无声。
(2)闻先生的胡子不是络腮胡子,只下巴下长髯一绺,但上髭浓黑,衬出他的轮廓分明,稍稍扁阔的嘴巴,显得潇洒而又坚毅。
4.作者说“他的人格,是一首诗”,请你简要概括,闻一多先生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5.本文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样,都寄寓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两文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情感有何相同之处?
6.联系本文和课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仿照下面的颁奖辞,为闻一多拟写一则颁奖辞。
2011年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感动中国人物钱伟长的颁奖辞: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意有祖国。
我的拟写:
【答案】
课时1
1.(1)qiào mí qièwù窥沥暇(2)锲而不舍:雕刻不停,比喻有恒心,
有毅力。
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3)钻探衰微救济(4)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怡然自适。
(5)闻先生前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
2.示例:你用思想的火把点燃了我的希望
3.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方面论述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是卓越的学者,大勇的革命烈士。
4.“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是对前一部分的全面概括,然后指出这只是闻先生的一个方面。
“闻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句领起了文章的后一部分。
5.(1)语义上的错误:“打”字是多义词,有捶打、殴打的意思,也有买卖饭菜的意思,多义词容易造成误解。
语法上的错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打饭菜给老师学生,“打”这个动词带上了两个宾语,一个是直接宾语“饭菜”,一个是间接宾语“老师学生”,这条告示省略了直接宾语,容易造成误解。
(2)本窗口先给老师打饭,再给学生打饭
课时2
1.层次分明顿挫铿锵另具一格
2.本文:他讲古代神话,在黑板上钉满了他亲自用墨笔临摹的大幅伏羲女娲的石刻画像。
课文: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其它例句亦可)
3.(1)侧面描写;侧面烘托闻一多讲课很有号召力,引人入胜。
(2)外貌描写;突出了闻一多潇洒而又坚毅的个性特点,又照应开头和题目。
4.(1)抗战不胜,誓不剃须;(2)严谨治学,考证精严,而又极富想象;(3)个性很强,潇洒而又坚毅、刚强。
(4)面对民族危难,拍案而起,献身民主运动;(5)心口如一,义无反顾。
(写出四点即可)
5.示例:都体现了对闻一多先生治学严谨、言行合一等美好人格的赞颂,都表达了对闻一多爱国精神的敬佩。
6.示例:从诗人学者到民主战士,从足不下楼到振臂高呼,沥尽心血,慷慨淋漓,言行合一,义无反顾,这是他人生的辉煌篇章,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一心一意报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