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釜安全风险识别评价控制表
- 格式:doc
- 大小:62.50 KB
- 文档页数:4
反应釜安全检查表反应釜作为一种特殊的压力容器,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为了确保反应釜的安全运行,必须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
以下是反应釜的安全检查表,以供参考。
一、反应釜外观检查1. 反应釜表面是否有明显裂纹、变形、锈蚀、腐蚀、烧蚀等情况。
2. 反应釜的操作平台是否平整、稳固。
3. 反应釜附属设备和管路是否连接牢固、无泄露。
4. 反应釜的标识是否清晰、正确。
5. 反应釜的防护措施是否完好,例如防护网、防护罩、安全阀等。
二、反应釜内部检查1. 反应釜内壁是否平整、无明显裂纹、脱落、锈蚀、腐蚀等情况。
2. 反应釜的内部是否干净、无积淀物或异物,清洁情况是否达到要求。
3. 反应釜内的管道、阀门是否通畅、无堵塞、无松动。
4. 反应釜的搅拌系统是否正常运转,润滑油是否充足。
5. 反应釜的传感器和仪表是否正常工作,数据是否准确、稳定。
三、反应釜操作检查1. 反应釜的操作手柄是否灵活,控制过程是否平稳、准确。
2. 反应釜的电气控制箱和电机是否正常运转,电气系统的接地是否可靠。
3. 反应釜的进料、出料、加热、冷却等操作是否正常,有无异常情况。
4. 反应釜的操作人员是否经过专业培训,是否通晓反应釜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
四、反应釜压力检查1. 检查反应釜安全阀是否能够正常开启,开启压力是否符合规定。
2. 反应釜的压力表是否准确、可靠,其读数是否与实际压力相符。
3. 反应釜的压力控制装置和压力传感器是否正常工作,能否自动控制压力。
4. 反应釜的使用压力是否超过规定值,压力是否超载,是否有危险。
根据反应釜的安全检查表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能够发现反应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确保其安全运行。
化学运行危险源识别与评价表一、简介化学运行危险源识别与评价表(Chemical Operational Hazard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Table,简称COHIET),是针对化学工厂、石化厂等危险化学品生产场所而设计的一种危险源识别与评价工具。
COHIET是将专业的安全知识融入到评价模型中,在危险源的识别、危险性分析和安全评价等方面能够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使用方法COHIET主要包括四个评价模块,分别是:1.危险源识别评估2.危险性评价3.安全性评价4.紧急预案评价危险源识别评估危险源识别评估主要是确定存在的化学品、容器、设备和操作等,确定各种化学物质之间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
评价过程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依据物料安全数据表(MSDS)获取物品的基本信息,如化学品名称、形态、物理及化学性质等。
2.根据工艺流程图和作业规程,识别存在的容器、设备、管道、操作等。
3.列出所有化学物质的可能危险性。
4.根据危险性程度和危险源的重要性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其危险程度。
危险性评价在危险源识别评估的基础上,针对各种可能的危险情况进行危险性评价,包括概率、影响程度、可接受程度等方面的评价。
评价过程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根据化学品的性质和特征等,分析其存在的可能危险情况,如爆炸、火灾、毒性等。
2.估算可能发生的危险事件的概率和影响程度。
3.根据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评判其安全状况。
安全性评价针对危险性评价中判定为危险等级较高的危险源进行安全性评价,确定其是否达到安全要求。
评价过程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确定各项安全要求,如法律法规和公司标准等。
2.对比危险源的安全现状和要求,确定其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3.提出改进和控制措施,确保其安全性达到要求。
紧急预案评价紧急预案评价主要是评价化学工厂在突发事故时的应急预案是否可行和有效,能否保障人员和环境安全。
评价过程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标准,确定紧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要求。
氟化工生产设备设施危险源辨识及安全风险分级评价记录表
安全检查表分析(SCL+LS)评价记录
安全检查表分析(SCL+LS)评价记录
安全检查表分析(SCL+LS)评价记录
安全检查表分析(SCL+LS)评价记录(记录受控号)单位:R134装置岗位:风险点(区域/装置/设备/设施)名称:精馏塔 No:
安全检查表分析(SCL+LS)评价记录
(记录受控号)单位:R22装置岗位:氟化计量岗位风险点(区域/装置/设备/设施)名称:AHF计量槽 No:
安全检查表分析(SCL+LS)评价记录
安全检查表分析(SCL+LS)评价记录
(记录受控号)单位:R32装置岗位:风险点(区域/装置/设备/设施)名称:氟压机 No:
安全检查表分析(SCL+LS)评价记录
(记录受控号)单位:氟化盐装置岗位:风险点(区域/装置/设备/设施)名称:AHF反应转炉 No:。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资料
反应釜(容器)生产企业
2018年度
目录
1. 作业活动清单
2. 工作危害分析(JHA)及评价记录(生产作业、检维修)
3. 设备设施清单
4. 安全检查表分析(SCL)及评价记录(生产车间)
5. 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6. 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7. 安全风险点分级管控台账(告知牌)
第一部分作业活动清单
第二部分1.工作危害分析(JHA)及评价记录(日常生产作业)
4
5
6
7
8
9
10
2.工作危害分析(JHA)及评价记录(检维修)
第三部分设备设施清单
第五部分1.作业活动分级管控清单(日常生产作业)
2.作业活动分级管控清单(检维修)
第六部分 1.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生产设备设施)。
化产单元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信息表1.目录2.设备设施3.化学品4.工艺流程5.职业健康6.事故案例7.安全措施8.设备设施2.1 反应釜、搅拌器、泵、压缩机等机械设备,可能产生机械伤害、噪音、振动等。
2.2 阀门、管道、法兰等设施,可能发生泄漏、误操作等事故。
2.3 高温高压设备,存在烫伤、爆炸等危险。
2.4 电气设备,可能发生触电、电火花等事故。
2.5 危房、防爆墙等建筑设施,可能发生倒塌、爆炸等危险。
9.化学品3.1 有毒有害物质:如硫化氢、氨气、苯等,可能导致中毒、窒息等事故。
3.2 可燃性物质:如烃类、醇类、酮类等,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
3.3 腐蚀性物质:如酸、碱、盐等,可能造成腐蚀、灼伤等伤害。
3.4 放射性物质:可能对人体造成辐射伤害。
10.工艺流程4.1 加氢反应过程:可能发生爆炸、泄漏等事故。
4.2 氯化工艺过程:可能引发毒气泄漏、腐蚀等危险。
4.3 裂解工艺过程:可能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
4.4 合成氨工艺过程:可能产生中毒、爆炸等危险。
4.5 萃取分离过程:可能发生泄漏、中毒等事故。
11.职业健康5.1 有毒有害物质对工人健康的影响:可能导致职业病,如中毒、肺癌等。
5.2 高温高压作业对工人的影响:可能引发中暑、疲劳等健康问题。
5.3 噪声、振动对工人的影响:可能导致听力损失、疲劳等。
5.4 危房、放射性物质对工人的影响:可能存在健康风险。
12.事故案例6.1 XX化工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多人死亡和受伤,原因是可燃气体泄漏导致的火灾。
6.2 YY化工厂发生毒气泄漏事故,造成多人中毒,原因是管道破裂导致的泄漏。
6.3 ZZ化工厂发生群体中毒事件,原因是多个岗位的操作失误导致了有毒物质的泄漏和扩散。
6.4 WW化工厂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原因是操作不当导致密封件破损造成的泄漏。
6.5 MM化工厂发生机械伤害事故,造成工人手臂截肢,原因是操作失误导致了机械故障和伤害事件。
好好学习社区
更多优惠资料下载:
德信诚培训网
安全检查分析(SCL )评价表
序号
检查项目
标准
不符合标准情况及后果 现有控制措施
L S R
评
价级别 管控级别
建议新增(改进)措施
备注
工程技术 管理措施 培训教育 个体防护 应急处置 1 远传压
力表
1.耐压等级及量程符合实际。
2.设有上限红线。
3.完好无损坏。
物料泄漏、人员
灼伤
DCS 压力远传
1.定期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压力表定期检定,检
定合格。
持证上岗,每年培训时间不小于20学时
工作服、安全帽耐酸碱手套、防毒面具 护目镜。
停甲醛进料
2 4 8
4
蓝
2
接口法兰
无泄漏
物料泄漏、人员
灼伤
按时巡检、发现泄漏立即处理。
岗位人员每1小时巡检一次 持证上岗,每年培训时间不小于20学时 工作服、安全帽耐酸碱手套、防毒面具 护目镜。
现场设洗眼器及淋洗装
置
2 4 8 4 蓝
3 管道壁厚
无变薄现象 物料泄漏、人员
灼伤
测厚仪 每年大修拆开人孔检查一次
持证上岗,每年培训时间不小于20学时
工作服、安全帽耐酸碱手套、防毒面具 护目镜。
护目镜 现场设洗眼器及淋洗装
置
2 3 6 4 蓝
4 视镜
完好
物料泄漏、人员灼伤
按时巡检、发现泄漏立
持证上岗,每年
工作服、安全帽耐酸碱手
停车更换 1 4 4 5 蓝。
wwwwwwww有限空间安全风险辨别评论控制表制表:序危险源安全风险号缺氧(氧含量不足)有毒气体吸入作业未使用 36v 以下安全电压有可燃介质明火作业化学反响1.没有进行盲板隔绝釜未按期保护养护安全防备设备不全有限空间作业无审批手续未设置有限空间警告标记未装备应抢营救物质日期:可能造成损害L E C D风险控制举措备注等级窒息 1 1 7 7 Ⅴ级增强通风中毒 1 1 1 1 Ⅴ级带防毒面具触电1315 45Ⅳ级使用36v以下安全电压爆炸1315 45Ⅳ级禁止明火作业中毒、窒息1315 45Ⅳ级采纳盲板隔绝设备事故1315 45Ⅳ级按期保护养护其余损害12714Ⅴ级安装安全设备,按期保护养护管理缺点12714Ⅴ级进行安全教育,实行危险作业审批管理缺点12714Ⅴ级设置有限空间警告标记管理缺点12714Ⅴ级按要求装备应抢营救物质未与有关方签署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协议管理缺点12714Ⅴ级与承包方签署安全生产协议备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论法(格雷厄姆法, LEC法) D=L×E×C□ L ( Likelihood)发惹祸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可能性设备环境及管理的要素人的要素分值行为能力无安全控制举措,无管理控制举措,没法防止事故发习惯性违章作业极可能生作业区一年内出现10 次与此无证作业,实习10作业区一年内出现10 次与此危险源有关的安全隐患危险源有关的安全隐患(不安全期独立作业(不安全状态)行为)无安全控制举措,但有管理控制举措或在同类作业在缺乏监察的状况下经常发生违章作业,疲惫作业带病作业(包含中发生过多举事故,没法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
较可能作业区一年内出现6-9 次与此服用影响作业安全 6 作业区一年内出现6-9 次与此危险源有关的安全隐危险源有关的安全隐患(不安全的药物后作业)患(不安全状态)行为)安全控制举措不全,有管理控制举措或在同类作业在生产作业节奏较快状况下,操作不娴熟或影中三年内以前发生过事故或事件,没法有效根绝事故的有时发生的违章作业可能响职工注意力的其 3 发生。
化工厂危险源辨识表与风险评价表1. 引言本文档旨在为化工厂提供一份完整的危险源辨识表与风险评价表,以便对工厂内存在的潜在危险源进行全面的辨识和评价,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保障工人和环境的安全。
2. 危险源辨识表2.1. 危险源辨识指南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请参考以下指南:- 仔细观察和分析化工厂的各个环节和工艺过程,寻找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考虑化学品的性质、储存方式、工艺处理方法等因素,寻找潜在的安全风险;- 参考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各类危险源进行分类和辨识。
2.2. 危险源辨识清单以下是常见的化工厂可能存在的危险源清单:- 化学品存储区域- 高温设备和高压- 处理有毒物质的工艺设备- 高能源设备,如锅炉和发电机组- 火源和爆炸源- 电气设备和线路- 噪音和振动源- 人为操作错误和事故风险3. 风险评价表3.1. 风险评价指南在进行风险评价时,请参考以下指南:- 综合考虑危险源的潜在风险和可能造成的后果;- 评估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概率和频率;- 考虑已有的防护措施和安全管理系统;-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对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
3.2. 风险评价表格风险评价表格应包含以下内容:- 危险源的描述- 潜在风险和可能造成的后果- 事故发生的概率和频率- 已有的防护措施- 风险等级评定4. 结论通过全面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化工厂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源和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本文档提供了一份完整的危险源辨识表与风险评价表作为参考,化工厂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保障工人和环境的安全是化工厂的首要任务。
化工工艺的风险识别与安全评价分析化工工艺是指利用化学原理和技术进行生产的过程,涉及到各种化学物质和反应条件,因此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化工生产过程安全稳定,必须对化工工艺进行风险识别与安全评价分析。
本文将从化工工艺的风险识别和安全评价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化工工艺的风险识别1. 设备风险化工生产过程中,各种设备如锅炉、压力容器、反应釜等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设备可能存在材料疲劳、腐蚀、老化等问题,导致设备损坏或爆炸。
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及时排除隐藏的安全隐患是非常重要的。
2. 化学品风险在化工生产中,使用了各种化学原料和中间体,这些化学品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有毒、易燃、易爆、腐蚀等特性,如果不正确使用或存储,就会带来安全隐患。
需要对每种化学品的性质和安全操作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
3. 工艺风险化工生产中的工艺操作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例如反应条件不当导致爆炸、溢漏等情况。
工艺流程的设计和操作过程中的控制非常关键,需要制定严格的工艺操作规程,确保操作的安全可靠。
4. 环境风险化工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废气、废水、废渣等环境污染物,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需要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严格把控,确保污染物排放符合相关标准和法律要求。
二、化工工艺的安全评价分析安全风险评估是对化工工艺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并评估其可能对人员、设备、环境造成的影响程度和可能性。
通过对各种风险的评估,可以确定最优的风险控制措施,确保化工工艺的安全稳定。
2. 安全防护措施在化工工艺中,需要制定一系列的安全措施来预防和控制各种风险。
建立安全操作规程,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进行定期的设备检测和维护,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等措施,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 应急预案化工生产中难免会出现各种意外情况,因此需要建立科学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和责任分工,确保在事故发生时可以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关键设备风险识别预先危险性分析表:反应釜潜在风险及影响评估关键设备风险识别预先危险性分析表1.设备简介2.关键设备名称:反应釜3.型号:RF-50004.使用范围:化学反应过程5.工艺流程:原料A与原料B在反应釜内进行化学反应,生成产品C。
6.潜在危险因素安全保护不完善:反应釜未配备压力控制装置或温度控制系统失灵,可能导致爆炸或泄漏。
设备存在缺陷:如制造缺陷或维修不当,可能引起设备故障或泄漏。
操作人员失误:如误操作、未遵守操作规程或对设备状况检查不仔细,可能导致事故。
7.可能导致的故障8.反应釜可能出现的故障包括但不限于:压力过高导致爆炸或泄漏;温度失控导致反应异常;搅拌器故障影响物料混合;阀门等控制系统失灵导致物料泄漏或反应异常;设备基础损坏导致设备倾覆。
这些故障可能对生产流程、产品质量、安全性能等方面造成严重影响。
9.对操作人员的影响10.操作人员可能受到的伤害和风险包括:被爆炸或泄漏的化学物质伤害;在处理故障时遭受机械伤害或灼伤;处理紧急情况不当导致的事故扩大。
11.对环境的影响12.反应釜运行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包括:噪音扰民:搅拌器等设备运转时产生噪音;废弃物处理不当: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未经有效处理,导致环境污染。
13.对其他设备的影响14.反应釜故障可能对其他设备造成的影响主要有:电力供应中断:如反应釜配套的电机故障,可能导致整个生产线停滞;设备损坏:如因反应失控导致相邻设备被毁,影响整体生产力。
15.对整个系统的影响16.关键设备的风险状况对整个系统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旦反应釜发生故障,将直接导致整个生产流程中断,影响产品交付,甚至可能引发其他设备故障,造成连锁反应。
此外,如果该设备未得到及时维修和保养,可能会对系统的整体性能产生影响。
17.潜在风险发生概率及后果严重程度评估.。
化工工艺的风险识别与安全评价分析一、引言化工工艺的风险识别与安全评价是化工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化工生产涉及的化学反应、高温高压操作、有毒有害物质应用等,都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对化工工艺进行全面的风险识别与安全评价,是确保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化工工艺的风险识别和安全评价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化工工艺的风险识别1. 原材料选择的风险化工生产的原材料选择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因此在原材料选择时需要充分考虑原材料的性质、稳定性和环境影响等方面。
对于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强的原材料,需要进行严格的风险评估,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并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
2. 化工反应的风险化工反应是化工生产的关键环节,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包括反应物品质不合格、反应温度压力过高、反应过程产生的有害物质排放等。
需要对化工反应的每个环节进行严格的风险评估,并制定完善的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控制反应的温度、压力和反应物的质量。
3. 设备操作的风险化工生产中涉及到各种设备的操作,如反应釜、蒸馏塔、储罐等,这些设备的操作存在着高温高压、腐蚀等风险。
需要对设备的使用过程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加强设备维护和检修工作,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4. 废物处理的风险化工生产中会产生各种废物,包括液体废物、固体废物和气体废物,其中可能含有有害物质。
对于废物的处理,需要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采取适当的处置措施,确保废物的处理符合环保要求,不影响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
三、化工工艺的安全评价分析1. 工艺流程的安全评价化工生产的工艺流程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工艺流程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价,可以帮助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
安全评价需要关注工艺流程中的每个环节,包括原料的进料、反应过程、产品的分离和提纯、废物处理等,确保每个步骤都符合安全要求。
2. 设备安全评价化工生产中使用的各种设备,包括反应釜、蒸馏塔、卸料装置等,都需要进行安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