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恩施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
- 格式:doc
- 大小:309.00 KB
- 文档页数:8
192021-04·湖北教育恩施市位于鄂西南武陵山北部、清江中上游,总面积近四千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80万人,为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
全市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54所,学生76770名,分散在三街、五镇、八乡和一个管理处。
2012年初,国家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恩施市是全国首批680个试点县之一。
十年来,恩施市始终坚持以生为本,本着“把每一分钱都用到学生身上、让每一分钱都吃进学生嘴里”的原则,用心用情做好营养午餐,受益学生每年4.5万余人。
营养午餐切实改善了农村学生的营养状况,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学生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恩施市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2019年,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授予恩施市“2019年度阳光校餐示范县”荣誉称号。
2020年,在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举行的“阳光校餐”评比活动中,恩施市七里坪中学荣获一等奖和最佳管理奖,恩施市崔家坝镇民族中学、恩施市白果乡初级中学、恩施市芭蕉侗族乡初级中学等7所学校均斩获佳绩,在2020年中国教育后勤协会举办的“美好‘食’光”主题作品征集活动中,恩施市实验小学、恩施市崔家坝民族中学两件作品获奖(湖北省五件作品获奖)。
让每个孩子都健康快乐地成长——恩施市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纪实文/本刊记者 周小益 杨万军 通讯员 钟浩 易继兵阳春三月,茶园新绿,在雾气中散发着馨香。
上午10点,恩施市七里坪中学食堂的工作人员按照每日供餐食谱开始在厨房备餐,食堂的电子大屏幕上随时可以看到操作间师傅们备餐的全过程。
食用油烧热后,放入大料,一大盆鸡肉紧跟着下了锅,两个“大师傅”娴熟地拿着锅铲,在直径1米多的大锅里翻炒。
一个小时后,土豆炖鸡肉、玉米炒肉、莲藕排骨汤,热腾腾的两菜一汤出锅,菜香味充溢着整个厨房。
午饭时间一到,同学们井然有序地排队领餐、盛汤,负责陪餐的老师则在一旁维护秩序,进行引导。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法规类别】校舍建设与管理【发文字号】恩施州政发[2004]16号【发布部门】恩施(原名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府【发布日期】2004.08.20【实施日期】2004.08.20【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恩施州政发〔2004〕16号)各县市、人民政府,州政府各部门: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国发〔2003〕19号)和《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鄂政发〔2004〕26号),积极深化我州农村教育改革,推进我州农村教育健康发展,结合我州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提高认识,明确农村教育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一)深刻认识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重要作用,把农村教育工作摆在整个教育工作重中之重。
当前,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加快推进,急需培养大批中初级专门技术人才,我州教育普及程度不高,农村教育发展不够,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较低,先进的实用技术难以推广,开发和提高人力资源刻不容缓;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等,都迫切需要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没有农村教育的振兴,没有农村教育所提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就难以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
因此,各级各部门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从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把加强农村教育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大力推进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发展农村教育的首要目标,切实巩固和提高“普九”成果是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教育工作的第一要务。
要进一步加大依法治教力度,完善义务教育政府入学通知书制度,保障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按时入学,初中毛入学率要保持在95%以上。
建立完善流失生报告及劝返制度,州、县市建立救助贫困生工作机制,多渠道筹措助学专项资金,最大限度减少学生辍学,小学在校生年辍学率控制在1%以下,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控制在3%以下,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达到90%以上。
农村小规模学校形成的原因和问题?重庆市直机关遴选笔试案例分析题解析题目材料一“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金秋的上午,龙爪山村小学教学点里传出稚嫩的读书声。
这个位于甘肃兰州西固区的教学点,仅存的二年级只剩下3名学生,都是当地留守儿童。
带着孩子朗诵的就是这里仅有的老师张道强。
这样的农村“小学校”在甘肃并不少见。
截至今年7月,甘肃省有8113所百人以下学校,涉及32万余学生。
其中5人以下的学校有853个,学生人数2648人。
兰州市榆中县高崖镇沙河村教学点以前是一所完全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有),学生最多的时候达到过200人。
如今,这里只剩一年级和二年级共9个学生。
今年53岁的教师张发忠在农村教了一辈子书,“我是看着农村学校一步步萎缩的,33年前我刚教书的时候,一个班有三四十人,现在一年级只有俩学生。
”据了解,榆中县高崖镇共有4个教学点,每个教学点都只有一、二年级的学生,有的因为当地适龄儿童人数较少甚至要进行隔年招生。
今年7岁的李子瑜家住5公里以外,是沙河村教学点所有学生中离家最远的。
由于父母外出打工,70岁的爷爷每天骑摩托车接她上下学,赶上雨雪天气摩托车无法行驶,爷孙俩要步行一个小时才能到家。
虽然老人、娃娃都辛苦,但家人不放心娃娃去镇上的中心学校住宿学习,也只能选择离家较近的教学点。
高崖镇学区校长王延安介绍,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孩子都要在镇上的中心学校上学。
相对于教学点,无论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中心学校都强很多,校舍都是新建的,甚至跟城里面的学校比也不差。
材料二两个同样12岁的孩子,一个告诉记者,自己的同学越来越多,班里已经有80人了;而另一个却说,班里的同学越来越少,只剩下十八九个了。
前一个孩子家在城里,后一个孩子家在农村。
这样的现象在全国各地屡见不鲜。
城镇化的大趋势中,越来越多农村家庭的孩子进城读书,对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影响都是全方位的。
一些许多设施完善、建造标准颇高的农村学校,昔日有几百人、上千人。
景阳镇民族小学2019年秋季学期新生招生公告为进一步规范景阳镇民族小学招生行为和招生秩序,切实加强新生入学管理,有效防止“大班额”现象,促进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县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建始县2019年义务教育起始年级招生工作的通知》、《县教育局2019年中小学校(园)招生工作的通知》(建教办〔2019〕48号)、《景阳镇中心学校2019年义务教育起始年级招生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现就我校招生有关规定公告如下:一、招生计划计划招生210人,5个教学班,平均班额42人。
二、服务范围依据“户籍所在地”和“就近入学”的原则按中心学校划定的区域招收新生。
服务范围:革塘坝社区、马鞍山社区、雷家坡村、白岩水村、五花寨村、廖家坦村、后槽村、郑家坦村1、2组、大树垭村、双寨子村、龙家坝村、大坝村、白果树村、兴隆寺村、尹家村、喜洋村、高燎村、偏坦村。
三、招生年龄招生年龄:截止2019年8月31日年满6周岁的适龄儿童。
四、入学条件(一)直接入学条件1、凭户籍入学。
本人(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在服务范围内的适龄儿童,持户口簿原件和复印件,到我校审核登记。
学校将材料送公安部门审核,公示后直接办理入学手续。
2、烈士子女、现役军人子女、公安英模和因公伤残警察子女、消防救援人员子女入学。
烈士或现役军人子女入学校持烈士证或现役军人相关证明材料、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到我校审核登记;公安英模和因公伤残警察子女入学持英模或伤残证书、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到我校审核登记;在职消防救援人员子女持工作证(或单位证明)、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到我校审核登记。
学校将材料送相关部门审核,公示后直接办理入学手续。
3、凭《居住证》入学。
持有本服务范围内《居住证》人员的子女持《居住证》、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到我校审核登记。
学校将材料送公安部门审核,公示后直接办理入学手续。
4、凭《不动产权证书》(或《房屋所有权证》《房地产交易合同网签备案》)、相关证明材料入学。
湖北省恩施市普通中学和小学在校学生数量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报告导读本报告通过数据分析为大家展示湖北省恩施市普通中学和小学在校学生数量现状,趋势及发展脉络,为大众充分了解湖北省恩施市普通中学和小学在校学生数量提供重要参考及指引。
湖北省恩施市普通中学和小学在校学生数量数据分析报告对关键因素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量,普通小学在校学生数量等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进行了深入研究。
本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报告力求做到精准、精细、精确,公正,客观,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借助统计分析方法科学得出。
相信湖北省恩施市普通中学和小学在校学生数量数据分析报告能够帮助大众更加跨越向前。
目录第一节湖北省恩施市普通中学和小学在校学生数量现状 (1)第二节湖北省恩施市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量指标分析 (3)一、湖北省恩施市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量现状统计 (3)二、全国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量现状统计 (3)三、湖北省恩施市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量占全国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量比重统计 (3)四、湖北省恩施市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湖北省恩施市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国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国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湖北省恩施市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量同全国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湖北省恩施市普通小学在校学生数量指标分析 (7)一、湖北省恩施市普通小学在校学生数量现状统计 (7)二、全国普通小学在校学生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三、湖北省恩施市普通小学在校学生数量占全国普通小学在校学生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四、湖北省恩施市普通小学在校学生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湖北省恩施市普通小学在校学生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国普通小学在校学生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国普通小学在校学生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湖北省恩施市普通小学在校学生数量同全国普通小学在校学生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图表目录表1:湖北省恩施市普通中学和小学在校学生数量现状统计表 (1)表2:湖北省恩施市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4:湖北省恩施市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量占全国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量比重统计表 (3)表5:湖北省恩施市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量(2016-2018)统计表 (4)表6:湖北省恩施市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量(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国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湖北省恩施市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量同全国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湖北省恩施市普通小学在校学生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普通小学在校学生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2:湖北省恩施市普通小学在校学生数量占全国普通小学在校学生数量比重统计表 (7)表13:湖北省恩施市普通小学在校学生数量(2016-2018)统计表 (8)表14:湖北省恩施市普通小学在校学生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普通小学在校学生数量(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国普通小学在校学生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湖北省恩施市普通小学在校学生数量同全国普通小学在校学生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第一节湖北省恩施市普通中学和小学在校学生数量现状湖北省恩施市普通中学和小学在校学生数量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8年):表1:湖北省恩施市普通中学和小学在校学生数量现状统计表注:本报告以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数据为基准,并借助专业统计分析方法得出。
湖北武陵山片区基础设施领域五年攻坚计划恩施州实施方案(2019—2023年)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直有关单位:经州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湖北武陵山片区基础设施领域五年攻坚计划恩施州实施方案(20192023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恩施州人民政府办公室2019年8月21日湖北武陵山片区基础设施领域五年攻坚计划恩施州实施方案(20192023年)为落实《湖北武陵山片区基础设施领域五年攻坚计划(20192023年)》涉及我州的工作任务,全力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夯实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底盘,确保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特制定本方案。
一、重点任务(一)交通畅通工程1.铁路。
2019至2020年,推进恩施旅游观光铁路前期工作并力争开工建设;配合开展沿江高铁宜昌至恩施至重庆段规划研究,力争将安恩张铁路、恩黔铁路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
2021至2023年,争取国家启动沿江高铁宜昌至恩施至重庆段、安恩张铁路、恩黔铁路前期工作。
(责任单位:州铁路办、州发改委,相关县市)2.公路、水路。
打造内通外联交通骨架,完善干线公路网,实现县县通高速,有条件的建制乡镇通二级公路,行政村、撤并村及2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
推进清江通江达海工程。
完善综合交通枢纽布局,建成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网络。
(1)高速公路。
2019至2020年,开工建设来凤至咸丰高速、宜来高速鹤峰东段、安来高速渝鄂界至建始陇里段;重点推进沪蓉沪渝连接线前期工作,力争将巴东长江二桥纳入国家过江通道规划。
争取完成利川至咸丰高速前期工作并开工建设。
2021至2023年,建成来凤至咸丰高速、宜来高速鹤峰东段;基本建成安来高速鄂渝界至建始陇里段;争取开工建设巴张高速沪蓉沪渝连接线。
(责任单位:州交通运输局、州发改委,相关县市)(2)干线公路。
2019至2020年,新开工国省道约1500公里(含宜昌市);建成国省道约500公里(含宜昌市);支持十三五规划的国省道一二级公路项目全部开工建设。
让民族教育之花绽放校园湖北省恩施市施州民族小学校园文化亮点采撷八百里清江,八百里画廊。
神奇美丽的清江之滨,有一所耀眼夺目的新星学校——湖北省恩施市施州民族小学。
学校占地面积50.3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现有40个班,学生3025人,教师125人,办学条件达到湖北省一流标准。
目前,学校已成为恩施州教育对外展示民族风采、传承民族文化、积淀民族精神的一面旗帜,已成为一朵绽放在“仙居恩施”的民族教育之花。
学校建筑——凸现民族情怀“国中行脚春复秋,绝无佳处胜施州。
”蓝天白云下,白墙青瓦,楼阁相连,风景旖旎,富有民族特色的楼群大气而高雅,这就是美丽的恩施市施州民族小学。
校园整体风格设计,以鄂西南民居粉墙黛瓦为基调,借鉴吊脚楼、檐廊的做法,融合进现代建筑布局,在充分满足新时代教学建筑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追求,做到对历史文化的承接。
建筑物全部采用黛青色曲瓦坡屋面,白色外墙涂料饰面。
教学建筑之间采用有顶盖的走廊连接,既解决了风雨天学生在校周内部的活动空间,做到“以人为本”,又凸现出园林设计手法。
校园文化——彰显民族特色立世德为先,育人品为先。
学校秉承“德”文化理念,把本土民族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融合,以传统经典文化和日常行为养成教育为切入点,以培养人格健全、积极向上的现代人才为目标,让学校成为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发展的净土、沃土,让老师成为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学习者、传递者。
彰显施州民族小学特有的人文精神和民族特色。
学校以“四横两纵一廊”构想,精心打造校园民族文化。
学校从博大精深的五千年中华传统文明中精选了《三字经》等经典故事,在校门外围墙长廊集中展示;在教学楼主厅集中展示学校文化建设主题,一个“德”字展在醒目位置,用两块展板对学校的文化建设理念进行解释;教学楼一、二层走廊两边墙上悬挂48块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中华传统故事,让同学们课间相互讲解背诵;推出校门外墙——学校环形道路——教学楼主厅——教学楼走廊——风雨连廊——综合楼主厅——运动场——学生餐厅为一体的“中华传统文化路线图”,逐一做提纲挈领式的介绍,使之成为传播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培养人文底蕴的一个重要窗口。
2021年湖北恩施州宣恩县小学招生入学流程及划片范围招生原则招生划片范围1.宣恩县民族实验小学居住在工农街社区、白鹤井社区、莲花坝社区的机关、企(国有)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居民适龄子女;户籍不在城区而居住在工农街社区、白鹤井社区、莲花坝社区的其他人员适龄子女;租住在工农街社区、白鹤井社区、莲花坝社区的本县非城区户籍、外县户籍进城务工、经商人员适龄子女。
2.宣恩县第二民族实验小学居住在上湖塘社区、双龙湖社区、猫儿堡社区的机关、企(国有)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居民适龄子女;户籍不在城区而居住在上湖塘社区、双龙湖社区、猫儿堡社区的其他人员适龄子女;租住在上湖塘社区、双龙湖社区、猫儿堡社区的本县非城区户籍、外县户籍进城务工、经商人员适龄子女。
因宣恩县第四民族实验小学正在筹建中,三河沟村服务范围内的小学一年级新生暂在宣恩县第二民族实验小学就读。
3.宣恩县第三民族实验小学居住在兴隆街社区、宝塔社区的机关、企(国有)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居民适龄子女;岩堡村、七里桥村村民适龄子女;户籍不在城区而居住在兴隆街社区、宝塔社区、岩堡村、七里桥村的其他人员适龄子女;租住在兴隆街社区、宝塔社区、岩堡村、七里桥村的本县非城区户籍、外县户籍进城务工、经商人员适龄子女。
(二)乡镇学校小学招生范围,按照“属地管理、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基本原则,由所在乡镇中心学校负责落实。
入学条件1.烈士适龄子女、现役军人适龄子女、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伤残警察子女、见义勇为先进个人适龄子女、县直(含珠山镇直)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及相关部门干部职工适龄子女、城镇居民(非农业户口)适龄子女,凭家庭户口簿原件(或公安部门出具的户籍证明)办理入学就读手续。
招生片区内居住的烈士适龄子女、现役军人适龄子女、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伤残警察子女、见义勇为先进个人适龄子女、县直(含珠山镇直)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及相关部门干部职工适龄子女、城镇居民(非农业户口)适龄子女、宣恩县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入驻企业业主适龄子女,可根据自身工作单位、家庭住址、交通状况等因素,自主就近选择学校就读。
湖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1.学校规模学校规模和班额2.班额3.生均用地面积学校用地面积4.生均校舍建筑面积5.绿化用地面积6.跑道体育活动场所评估标准小学在校生数均不得超过2000 人初中小学校均班额不超过45 人初中校均班额不超过50 人学校类别中心城区学校中心城区以外地区学校主城旧区主城新区完全小学15 20 初中20 25注:①中心城区及以外地区划分见附件2。
②市州政府所在地主城旧区、主城新区义务教育学校,其乡镇以下农村学校,执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学校办学基本条件审核标准。
小学不低于 5.66 平方米 /生初中不低于 6.66 平方米 /生小学校园绿化用地不低于学校用地总面积的30% 初中1-5 个班60m 直跑道小学6-11 个班100m 直跑道12-23 个班200m 环形跑道24 个班及以上300m 环形跑道1-11 个班100m 直跑道初中12-17 个班200m 环形跑道18 个班及以上300m 环形跑道注:中心城区、山区或因其他原因,学校用地确实受到限制、不能达到上述标准时,只要有能满足全校师生同时做操和开展体育活动所需的场地,可视为达标。
(指标值和省级评估标准均为该校实际数值)1-11 个班可不设环形跑道田径场小学12-23 个班200 m 环形跑道田径场7.田径场24 个班及以上300 m 环形跑道田径场初中1-11 个班可不设环形跑道田径场8.篮球场或小学排球场初中9.初中理化小学生实验室和小学科学教室设初中备小学10.体音美器材设备初中小学条件装备11.计算机教室和图书初中12-17 个班200 m 环形跑道田径场18 个班及以上300 m 环形跑道田径场每 6 个班至少有 1 个篮球场或排球场( 6-11 个班,按一个计算,12-17 个班,按 2 个计算,以此类推)建有科学教室,配备了相应的实验器材设备建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配备了相应的实验器材设备建有音乐、美术教室和体育器材室,且配备了相应的器材设备1-23 个班有 45 台计算机教室 1 间24 个班及以上至少有 45 台计算机教室 2 间1-23 个班有 50 台计算机教室 1 间24 个班及以上至少有 50 台计算机教室 2 间12.多媒体各学校至少有一间多媒体教室(“班班通”教室统计其中)教室类别一般县(市、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小学生均藏书 30 册以上生均藏书 15 册以上(含15 册)(含 30 册)13.生均图书册数生均藏书 40 册以上初中生均藏书 25 册以上(含25 册)(含 40 册)14.合格学小学100%历教师占教师配置比初中100%15.师生比小学1/ 初中1/各县(市、区)分类情况表市州主城旧区主城新区中心城区以外地区江岸区蔡甸区江汉区江夏区硚口区东西湖区武汉市汉阳区汉南区武昌区黄陂区青山区新洲区洪山区武汉经济开发区武汉东湖高新区黄石港区黄金山经济开发区阳新县黄石市西塞山区大冶市下陆区铁山区茅箭区武当山特区丹江口市张湾区十堰经济开发区郧县十堰市郧西县房县竹山县竹溪县襄城区襄州区枣阳市樊城区高新区社会事务办宜城市襄阳市南漳县保康县谷城县老河口市西陵区点军区宜都市伍家岗区猇亭区枝江市夷陵区当阳市宜昌市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长阳县五峰县荆州区江陵县沙市区松滋市公安县荆州市石首市监利县洪湖市东宝区屈家岭管理区京山县荆门市掇刀区沙洋县钟祥市鄂州市鄂城区华容区梁子湖区孝南区汉川市应城市孝感市云梦县安陆市大悟县孝昌县黄州区龙感湖管理区团风县红安县麻城市罗田县黄冈市英山县浠水县蕲春县武穴市黄梅县咸安区嘉鱼县赤壁市咸宁市通城县崇阳县通山县随州市曾都区广水市随县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县巴东县恩施州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鹤峰县仙桃市仙桃市天门市天门市潜江市潜江市神农架林区神农架。
恩施市2015年省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拟聘人员名单姓名性别报考级别报考学科李玉洁女中学初中语文陈曦女中学初中语文彭青青女中学初中语文张丁红女中学初中语文谢刘菲女中学初中语文张友翼男中学初中语文崔登云女中学初中语文何奕春女中学初中语文刘红娥女中学初中语文龙涛男中学初中英语牟迪女中学初中英语王青女中学初中英语杨洋女中学初中英语胡苏男中学初中物理吴良秋男中学初中数学刘芳女中学初中数学龚锐男中学初中数学汪丹女中学初中数学向维炎男中学初中数学戚亚萍女中学初中数学陈航宇男中学初中数学李梅女中学初中数学成玉莲女中学初中生物周燕女中学初中生物谈明珠女小学小学语文谭欢女小学小学语文李梅芳女小学小学语文李秀芳女小学小学语文黄经晶女小学小学语文梁美蓉女小学小学语文谭燕女小学小学语文邹蕊女小学小学英语王力女小学小学英语罗淑女小学小学数学王文静女小学小学数学王南男小学小学数学曾露女小学小学数学龙芳女小学小学数学冉晓红女小学小学数学刘洋男教学点小学语文潘井琴女教学点小学语文张绍翔女教学点小学语文刘子维女教学点小学语文刘文女教学点小学语文王琴女教学点小学语文刘春娇女教学点小学语文杨鹏男教学点小学语文梁琼女教学点小学语文廖亚琦女教学点小学语文黄念女教学点小学语文邬丽媛女教学点小学语文王春华女教学点小学语文张娟女教学点小学语文曾晓丽女教学点小学语文杨阳女教学点小学语文申露女教学点小学语文廖涵女教学点小学语文魏秋霞女教学点小学语文曹霞女教学点小学语文李竹妹女教学点小学语文姜克芳女教学点小学语文罗露女教学点小学语文胡海艳女教学点小学语文刀云帆女教学点小学语文蔡春晓女教学点小学语文龙显英女教学点小学语文曹倩女教学点小学语文朱芹女教学点小学语文谭青松男教学点小学语文郭艳女教学点小学语文郑万坤男教学点小学语文童亚利女教学点小学语文向阳女教学点小学英语向华莉女教学点小学英语刘玲女教学点小学英语吴文雯女教学点小学英语梁先恩女教学点小学英语吴亚平女教学点小学英语向巧女教学点小学英语周雪莲女教学点小学英语张菡女教学点小学英语蒲洁女教学点小学英语杨秀莲女教学点小学英语朱金玉女教学点小学英语张云女教学点小学英语戴珍贵男教学点小学数学黄金丹女教学点小学数学梁艳芬女教学点小学数学胡焦女教学点小学数学刘琳女教学点小学数学黄艳玲女教学点小学数学邹忠玉女教学点小学数学李晓琴女教学点小学数学万娟女教学点小学数学许小康女教学点小学数学江喻女教学点小学数学向蕾女教学点小学数学谭春华女教学点小学数学夏茜女教学点小学数学李仁艺男教学点小学数学李蕾女教学点小学数学熊楚飞男教学点小学数学李曼女教学点小学数学谢涛男教学点小学数学梅江男教学点小学数学杜雕女教学点小学数学丁娅女教学点小学数学吴秀丽女教学点小学数学张刚英男教学点小学数学姜来男教学点小学数学高宇女教学点小学数学尹利男教学点小学数学冉文珊女教学点小学数学管雪萍女教学点小学数学程武静女教学点小学数学杨建凤女教学点小学数学李艳玲女教学点小学数学刘涛男教学点小学数学谭黎女教学点小学数学张涛男教学点小学数学杨婷婷女教学点小学数学刘兰军男教学点小学数学郭小容女教学点小学数学吴敏男教学点小学数学施康男教学点小学数学。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恩施市第二实验小学篇一:恩施市第二实验小学恩施市第二实验小学恩施市第二实验小学挂牌于1999年,隶属于恩施市小渡船办事处,其前身是恩施市小渡船飞机村小学,后更名为恩施市红江小学、恩施市小渡船小学(辖区中心小学)。
学校以“团结、勤奋、开拓、进取”为校训;以“有序,激活,创新”为治校方略;以“人无全才,人人有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为教育思想;以“基础宽实、素质优良、特长明显、适应未来”为培养目标,致力于打造最优质教育品牌!校园宣传栏多年来学校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全社会的支持下,在历任校长和几代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不断优化办学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学校现有3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3000人,是省教育厅命名的“湖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先后荣获湖北省“中小学电化教学‘五优’先进单位”、恩施州“州级文明单位”、和“恩施市十星级文明单位”等光荣称号。
恩施市第二实验小学坐落在秀丽的清江之畔,占地4793.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034.5平方米,拥有教学大楼和综合大楼,学校设备日趋现代化,已经开通了校园宽带网,拥有多功能电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和教师电子备课室,各处室及年级组办公室均有办公用电脑,正逐步推行校园网络无纸化办公;学校环境优美,内涵丰富,坚持以“注重基础、综合育人、培养能力、发展特长”为目标,是孩子们学习的乐园和艺术特长发展的天地;学校现正在开展“十一五”规划《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研究》等省州重点课题研究;学校经常开展以教师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教师做到“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辛勤耕耘,无私奉献,争做“能师、勤师、名师”;长期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作为小学教育的使命发表时间:2019-08-23T09:12:34.770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7月14期作者:高宗建[导读] 学校以课程为核心载体,为儿童提供引领促进其发展的学习媒介和知识路径,从而实现儿童核心素养的发展,真正体现小学教育的价值。
高宗建(湖北省恩施市龙凤镇向家村小学湖北恩施 445003)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07-110-01 小学教育是为了儿童的,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儿童、认识儿童的发展规律及发展需求,使学校的育人目标与小学教育的功能相契合。
学校以课程为核心载体,为儿童提供引领促进其发展的学习媒介和知识路径,从而实现儿童核心素养的发展,真正体现小学教育的价值。
为此,必须厘清三个问题:一、保护、尊重是核心素养发展的基础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受教育者有能力过更健康的生活。
生活是动态的、变化的,教育也不是固定僵化的,不要把过于宏大、笼统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生硬地灌输给儿童,而是引导用积极的生活经验与态度认同正面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想用成人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是很糟糕的事情。
太看重输赢、成功、成才,很可能适得其反,因为小学儿童的生命小苗刚刚破土,生命之树开始生长,生命之花远未绽放。
我以为,这个阶段培养儿童,在一定意义上,保护、尊重比开发更加重要,过度开发有可能酿成日后的悲剧。
教育要让儿童认识到学习活动是自己有意义的劳动,是体现自己生命价值最重要的活动形式,儿童需要在这种劳动过程和积极快乐地参与中发展自己的素养。
二、分科教学与课程整合共促学生素养发展课程整合中有两个问题特别值得我们关注。
一是如何解决分科与综合的问题。
我曾与美国研究教学模式整合的有关专家进行过对话,了解到他们主要是将原有的学科变成知识领域,此外还有主题教学、主题大单元等整合方式。
关于恩施市农村村小、点小运用资源全覆盖的思考
曹登平
【期刊名称】《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年(卷),期】2014(000)010
【摘要】恩施市目前还有近200所村小、点小,其学生人数约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的三分之一。
恩施市近几年对资源全覆盖运用的培训、研究和推广,提高了村小、点小的教学质量,提升了教师教学水平,总结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和经验,提出了几点建议。
【总页数】3页(P3-4,5)
【作者】曹登平
【作者单位】恩施市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中心,湖北恩施 44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34
【相关文献】
1.农村村小和教学点的境遇与对策--以贵州省D县和M县的农村村小、教学点撤并情况为例 [J], 粟远荣
2.围绕文本核心价值重视实际语言运用——对小语四年级上册教材小练笔切入点的分析和探究 [J], 姚伟;钱琳;
3.农村村小和教学点的境遇与对策——以贵州省D县和M县的农村村小、教学点撤并情况为例 [J], 粟远荣;
4.用“脚板”思考的改革者——访恩施市小渡船民族中学校长刘本洲 [J], 肖昌斌
5.小研究大学问——如何实施有效课前小研究的一点思考 [J], 翟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