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 格式:ppt
- 大小:2.54 MB
- 文档页数:24
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争做新时代少年作文全文共7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争做新时代少年作文篇1弘扬民族精神,爱我锦绣中华"这句话几乎全国人民都知道,但又多少人能做到呢?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从"人文出祖_黄帝,到尧舜禹的克己爱民,孝敬父母等精神一直延续到现在.我们每次在外国人面前说自己是炎黄子孙,不由得感到自豪起来,滔滔不绝的说着祖先们的那些精神,说什么要向他们学习,可是谁又做到了呢?没有,都没有,我们是那些说话不算数的人,但也有些人在弘扬我国的民族精神建设我么的国家,我们可以弘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可以不必做的那么大,不用做的要人人都知道你在弘扬名族精神,可以在公交车上,我们可以给那些老弱病残孕让位,过马路时,可以扶那些老人过马路,还可以不乱丢,乱涂,乱扔……那不就没有什么人得病了吗?不就使得环境受到了保护吗?不就使得我国变得更美好吗?一个祖国的建设不仅仅只靠一个人,要靠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双手来建造,听说过“三个臭皮蛋顶一个诸葛亮”的彦语吗?连三个臭皮蛋的智慧都可以顶一个诸葛亮的智慧,这不就说明团结力量大吗?不过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青少年的`学习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建设祖国和弘扬名族精神的能力也增强了,所以,我们青少年弘扬名族精神的责任占全国任命弘扬名族精神的人的三分之二。
在我们身边不就又很多这样的例子吗?如在年的奥运会上,我国乒乓球队的队员们战胜了对方后,使我国获得了参加奥运会以来的第一块乒乓球金牌,也使得乒乓球成为了我国的国球,这不就是在建设祖国吗?还有就是在今年的奥运会上,在男子米兰冠军刘翔在直径跑道上战胜了黑人,为我们全亚洲争了光还为我国争了光,这不也实在建设祖国吗?……弘扬民族精神,全国人民人人有责,谁都不能丢下这个责任!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争做新时代少年作文篇2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争做新时代少年我是一名小小的五年级学生,虽然年纪不大,但我对家乡的民族文化情有独钟。
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
——王夫之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题记: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活水,也是世界思想文化发展可资借鉴的宝贵资源。
然而,中国传统文化正处于危机中。
青少年儿童只有亲近中国传统文化,重温经典文化,从现在做起,才有可能传承文化传统,化解危机。
因此,重视青少年儿童传统经典著作的阅读势在必行。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
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流传下来,有着博大精深的内涵和鲜明的特质。
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具有影响,有益于子孙后代的优秀精神遗产,有利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意识、信念、价值追求、走向文明的思想、品格、伦理、气质、观念、道德风范以及是一个有着的与时俱进总的概念。
它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即具有传统型,又具有时代性;既蕴含着对优秀传统精神的继承,又在不断结合着当今时代特点,是历史传统精神、革命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
古往今来,一个民族的兴盛往往与民族精神的高扬同步,一个民族衰落时半响的往往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残音。
可以说,民族精神是民族存续的精神命脉、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民族兴盛的精神资源,对任何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都有着极端重要的意义。
传统优秀文化是培养民族精神的资本,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晶,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蕴藏着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不竭动力,凝聚并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文化心理、审美旨趣,是世世代代华夏儿女安身立命的共同精神家园,这就是独特的本组文化和知识结晶,是历经数千年发展而积淀下来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内涵深刻,蕴藏着大量的人文内涵。
它将作为人的精神个体和文化艺术,上升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乃至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它将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对塑造人们的精神灵魂,开启人们的智慧,陶冶人们的情操,拓展人们的视野,可见,这就是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传统经典著作,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根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情感的载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支柱。
2017中考思品热点专题五《发展先进文化弘扬中国精神》热点聚焦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围绕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文化软实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了深刻精辟的阐述。
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社会文化生活日趋活跃的态势,如何进一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在当今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
”提高我国的软实力,就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要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塑造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
有了共同理想,也就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
人民有信仰,民族才有力量,国家才能发展。
材料二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主力历时两年,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渡过24条河流、爬过18座山脉,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沪定桥、强渡大渡河……最终胜利到达陕北,实现了战略大转移。
可以说,没有长征的胜利,就没有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就没有新中国的成立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
长征既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也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今天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的长征。
在新长征路上,我们必须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把长征精神作为推动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材料三 2016年巴西里约奥运会的赛场上,中国女排不畏强手、英勇顽强,打出了风格、打出了水平,时隔12年再夺奥运金牌,充分展现了女排精神,全国人民都很振奋。
女排精神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之后的经验结晶。
37、为什么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这一论述深刻地揭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就是把中华民族凝聚成一个统一的有机的整体,并不断推动中华民族向前发展的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力量,可以说这是中华民族生命力的重要表现。
近几年来,江泽民同志一再谈到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弘扬民族精神,并深刻地指出,我国的综合国力包括了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民族凝聚力。
可见,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和民族精神的弘扬,是综合国力增强的重要方面和表现。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不断增强,需要有能够不断推进社会发展的先进文化。
这个先进文化包括了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民族精神的支柱。
我们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建设能够不断推动我国社会前进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并用这种先进文化去培育全体中华儿女,使广大人民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进步的道德规范和为社会为人民大众勇于献身的精神。
这样我们的民族才能真正紧密地凝聚起来,从而大大地增强我们的国力。
显然,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重任。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中国人民以其卓越的聪明才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形成了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并以此为人类的发展和世界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代又一代先进的中国人,为振兴中华进行了不屈不挠、可歌可泣的斗争。
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传播,逐渐在中国先进思想界居于主导地位并和当时正在发展起来的工人运动相结合,一大批先进青年和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进步的阶级——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由此应运而生。
幼儿教师演讲稿: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是幼儿文化建设的根本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这段高瞻远瞩的精辟论述,不仅对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而且也为幼儿文化建设揭示出了一个活水之源,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创新之路。
一、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是建设先进文化的基本方向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又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在当代中国,要使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进一步的培育和弘扬就必须推进先进文化的建设。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主体就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好这一先进文化对于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大的意义:其一,“三个面向”的确定,会推动我们积极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从而使中华民族精神更富有现代意蕴、世界眼光和未来意识,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其二,民族特性的保持,要求我们自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以及从“五·四”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从而使中华民族的历史底蕴更为坚实,传统优势更能发挥,民族精神风格更加鲜明;其三,科学内涵的贯彻,要求文化着力承载宣传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使命,并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从而使中华民族的科学精神得到进一步的培育和快速度的发展,并不断增强对迷信、愚昧、腐朽等落后意识的抵御能力;其四,大众主体的确立,会使中国文化真正成为广大人民的活动领域,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的宝贵财富,从而不断强化民族精神的基础性,优化民族精神的主体性,扩展民族精神的广泛性;其五,社会主义方向的坚持,会使中国文化遵循正确的理论指导,保证正确的发展道路,发挥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巨大作用,从而使中华民族精神能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灵魂,并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品格。
二、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是幼儿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传统精神的基础上,奋发图强、独立自主、变革求新、团结奋斗的精神得到了充分发扬,成为中华民族抵御列强侵略、维护国家主权、推动社会改革、增进民族团结的精神支柱。
春季政治特训二۞发展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材料一大型文化纪实栏目《大藏家》将于2013年9月7日开始,在广州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每周六晚十八点二十八分准时播出。
每集专题介绍一位藏家,充分发掘了他们奋斗、寻宝的传奇人生故事。
材料二北京时间2月15日,2014年索契冬奥会短道速滑结束了女子1500米决赛的争夺。
周洋滑出2分19秒140的成绩,成功卫冕,帮助中国军团夺得第3金。
【理论思想】1、中华美德具有什么特点?中华美德,与时俱进,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其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2、什么是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3、民族精神的意义如何?我们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1)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只有具有高尚的民族品格,坚定的民族志向,崇高的民族理想,才能有巨大的凝聚力,才能成就伟业,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民族精神是力量之源。
伟大的民族精神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力量之源。
正是因为有民族精神的鼓舞,中华民族才能战胜各种困难,知难而进,百折不挠,最终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最终在挫折中奋起。
4、为什么要建设和谐(先进)文化?(原因)(重要性) (为什么党和国家重视文化建设)①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②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四有”公民;③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④有利于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形成良好社会风气。
5、怎样建设和谐(先进)文化?(为建设和谐文化提建议)宏观(国家):①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四有”公民。
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民族精神演讲稿(优秀8篇)弘扬民族精神演讲稿篇一朋友!你还记得那首震撼人心的《国歌》吗?“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当这雄壮的歌声响起时,我每每被震撼。
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已形容不了我的心情。
我怀疑这不是歌声,对!这不是歌声,不是歌声!这是咆哮,是黄河在咆哮: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是呐喊,是四万万生命在呐喊:我们不愿做奴隶!这是爆炸,是团结的力量在爆炸: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有多少人在这咆哮声中赴汤蹈火,有多少人在这呐喊声中冲锋陷阵,又有多少人在这爆炸声中贡献了一切。
赵一曼、杨靖宇就是其中的卓越代表。
我们是“不愿做奴隶”的民族,我们是“万众一心”的民族,我们是敢干“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民族,我们是能够“用自己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的民族。
正因为是这样的民族,即使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也没有屈服,而且毅然接受了强敌的挑战。
《国歌》就是中华民族发出的吼声、前进的号角。
在硝烟弥漫的时候,《国歌》曾是我们迎接挑战的回答。
而今,国泰民安,春光明媚,你也许会说,何必再唱《国歌》,迎接什么挑战呢?何必造成一种危机感呢?是的!现在你也许看不到刀光火影,又哪来生死存亡?但是,不知你是否看到无声的战场,无形的战线?中华民族仍处于最危险的时候!苏美的强大、英法的先进、德意的发达、日本的崛起,已经向我们提出了挑战。
我们要奋起应战!我们不能忘记用鲜血换来的教训:我们的先辈在最危险的时候,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
而今,我们在危险的时候,就要向先辈那样,毅然接受挑战,毅然担负起“振兴中华”的大业,不自叹、不自哀,发愤图强,贡献一切。
中华民族能否强大?中华能否崛起?最终将取决于我们能否继承并光大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冒着炮火前进”的团结精神、进取精神和牺牲精神。
只有如此,我们的中国才能以强大的姿态迈入世界先进之列。
拥有世界上最有才干的人民和丰富天然资源的中国,才会成为世界上最文明、最发达的国家!我们需要这样的国家!前进,不甘落后的人们!前进,迎接挑战的人们!前进,为了中华的强大!弘扬民族精神演讲稿篇二亲爱的同学:下午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通风即可报"讯","讯"手即可拈来》。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实际意义
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是:能够推进当代先进文化建设、创新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增强综合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新格局的客观需要。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体现社会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潮流。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高尚的品格、坚定的志向和远大的理想,就不可能凝聚力量、成就伟业;一个民族如果不能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就不会有生机和活力。
大学生应怎样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主要应当从学习和实践两个方面来进行。
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首先应弄清楚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什么。
这主要通过学习的途径来达成。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大学生在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中,已经知道了很多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爱国报国的生动事实,但往往容易将这些历史事实划人历史的故纸堆,忽略了从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中寻找仍可在当今借鉴的资源,也忽略了继续学习现时代每天仍然在发生着的爱国事迹。
这种情况甚至造成了个别大学生认为谈爱国是一件过时的事的反常现象。
通过学习,大学生应该知道,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讲爱国主义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应该更加深人,让更多的人知道爱国不是只体现在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中,不是只体现在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中,一也不是只体现在革命战争年代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的感人事迹中,更重要的是,爱国主义的精神始终贯穿在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当中,与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我国民族精神的其他内容才有赖以依附的坚固基石,从而不至流于空泛。
团结统一是爱国主义的直接体现,也是当代中国人、中华各民族儿女的共同心愿。
中国自古就有追求大一统和热爱民族团结的传统。
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今天的中国仍然有着完成国家统一大业的重任。
“什么都能谈,主权问题不能谈”!邓小平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至今还萦绕在我们耳边。
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政府到民间,从最高国家领导人到普通群众,都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为共同心愿,并为之作出了不懈努力。
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民族精神主题演讲稿【精选7篇】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民族精神主题演讲稿篇1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之邦,讲文明,懂礼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更要学习、遵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把中华民族美德时刻记心中。
“懂礼貌,讲文明”是传统美德中最重要的一点。
在何时何地,文明礼貌无处不在,它像绵绵细雨,滋润着大地,像阵阵微风,吹进人们的心田。
很小的时候,妈妈就我要讲文明,懂礼貌,告诉我“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从那时起,“讲文明,懂礼貌”就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也使我养成了“懂礼貌,讲文明”的好习惯。
现在,随着社会各界人士不断的呼吁人们:懂礼貌,讲文明,渐渐地人们不再那么没有礼貌了。
公交车让座的人越来越多了;在大街上没有人随地扔垃圾、随地吐痰了;公共场所没有人再吸烟、大声喧哗了……这些在我们身边的小事也能体现出人们的变化。
所以,我们人人都应该“懂礼貌,讲文明”。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言必信,行必果。
”“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回报。
”“诚实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
”等都是写“诚信”在生活中必不可少。
诚信待人,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部分。
有一个真实的例子:一次,宋庆龄奶奶去幼儿园对小朋友许下承诺,“六一”节那天和小朋友们一起过节日。
可是那天天气突变,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雨,老师和同学们都以为宋庆龄奶奶不会来了,当她们失望地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时,宋庆龄奶奶的车奇迹般地出现在校园门口,孩子们惊喜地笑了,老师用激动的心情紧紧握住了宋庆龄奶奶的手,宋庆龄奶奶对老师说了一句话:“既然我说了,就得守信。
”从宋庆龄奶奶的中,我们明白了,诚是诚恳,信是守信,诚信是一句承诺,诚信是许诺后的行动,诚信更是一根坚强不屈的脊梁。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也是重要的一部分。
无论家里的收入高低,再有多富裕,我们都应该勤俭节约,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养成良好的勤俭节约习惯。
《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第一篇: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各位领导,校长,老师们:大家早上好。
我是来自义龙试验区雨樟镇交乐学校郝飞,我演讲的题目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我在的学校位于雨樟镇东南面,距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
交乐方圆几公里内居住着很多苗族、布依族村寨。
那里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汉墓群,先后出土了8件一级文物,其中“抚琴俑”、“摇钱树”、“连枝灯”,曾参加了北京“中国文物精品展”。
文化底蕴浓厚、人性纯朴、热情好客。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近年来,电脑、广播、电视等家用电器广泛进入农村,极大丰富了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由于这种改变,村民们茶余饭后的山歌对唱、舞蹈娱乐、捻线刺绣逐渐被看电视、上网等替代,纯朴的山歌、民族舞蹈逐渐被遗忘,被丢弃,从而使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优秀文化,随着农村文化生活的改变而失传。
因此,拯救、保护和促进民族民间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如果没有人指导,整理,民间优秀的传统文化,它们就会被慢慢的遗忘,就像前几天雨樟镇镇政府举办的“力义龙,美丽之城”文艺汇演活动,村里面组织的参赛队伍是我们的学生,他们凭着自己的舞蹈天赋,自编、自演了他们民族的舞蹈,可是不是太规范,有穿高跟鞋去表演的,发型也是各式各样的,由于村里没有专业的人指导他们,我想说的是,如果没有专业的指导,难道就让这些纯朴的民俗民风和如此优秀的传统文化渐渐消失吗。
因此,我就叫我们学校的老师去指导他们。
在交乐除了民族的传统文化,还有古文化。
在交乐村汉墓群里,出土了抚琴俑、摇钱树、连枝灯、带盖提梁铜壶、铜镜、铜车马、镇墓兽、陶鸡、陶灶、水田模型等10多件国家一级文物。
其中在14号汉墓出土了一枚鎏金的“巴郡守丞”印。
由此可见,交乐汉墓是考察汉代军事、政治、农耕、文化的重要处所,很多考古学者把交乐和古夜郎连系在一起。
交乐汉墓时期虽晚于夜郎灭国约100年左右,在当时条件下,一个拥有如此先进的农耕技术、发达的古代文化,尤其是“巴郡守丞”印所表明的政治中心,没有三两百年是不能形成的,因此可以小心推测的是,在夜郎时代,这里便应当已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夜郎灭国后,经济、文化没有断裂,才有可能在东汉墓中保留下如此精美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