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小学生读后感400字7篇
- 格式:doc
- 大小:16.73 KB
- 文档页数:7
关于《论语》读后感400字7篇”仁“的根本,孝敬父母,敬爱兄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论语》读后感400字7篇,欢迎借鉴参考。
《论语》读后感400字一在这个假期里,老师又上我们背诵了《论语》这本书,再次走进论语,给我的感受有很多……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智慧启迪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所以后人称他为“圣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孔圣人。
《论语》教会我如何学习,例: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
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论语》又教会我如何做人:例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这句话的意思是: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如何行走呢?《论语》还教会我如何孝顺父母,例如: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子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其父母健在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父母去世后就要观察他的行为,三年后没有更改父母的为人行动,那就算是孝道了。
如果下次还能再读到这本书,我一定会更加认真,更加仔细的阅读!《论语》读后感400字二读了《论语》这篇著作,我受用不尽,不仅知道了做人的道理,还亲密接触,让我对孔子了解的更深更多。
《论语》书是对孔子日常生活的举止与语言方式,还有记载中国史代伟人对孔子的评价与生活故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反应了孔子与别处俩人行走中,必定有一位是其师傅,还反应了孔子好问好学的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他还非常谦虚,自己成了老师,还是求学,对问题都不耻下问;不像我们,遇到奖励就万分骄傲,遇到困难就不理不睬。
在我练字期间,我在书法班的名誉上是大名鼎鼎的;于是,我非常骄傲,在学校的作业本上写得乱七八糟,还差点被批入“差字黑名单”;自从读了这本著作,我在数学方面的字体大有进步,连老师都对我刮目相看;有一次,还在课堂上公开赞扬我的作业本呢!原来论语是多么重要啊!因此,我们要向孔子学习,不能骄傲自大,要做一个谦虚有学问的人,并向孔子取长补短,让自己更完美!《论语》读后感400字三这个寒假,我又温习了《论语》,通过学习,我对《论语》有了更深的理解。
小学生写论语读后感400字左右(精选5篇)小学生写论语读后感400字左右(精选篇1)俗话说:“读一本书,会使你更加坚强,更加聪明,更加坦然。
”我这一周读了一本书叫《论语》。
我读着这本书我仿佛在和高尚的人交流,我体会到: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
我读着《论语》这本书我仿佛正在孔子与他的学生身旁和他们交流。
我体会到他们高尚品德。
其中有这几句话令我印象深刻觉得有道理。
第一句是孔子的弟子曾子说的原文是这样写得:“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就是: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我为别人帮忙是否尽了最大努力,我与朋友交往有没有撒谎不诚实,我传授课是不是把我知道的都教了、读了这句话我感受很深,我知道了自我反省是一种好习惯,这样就可以知错就改,让自己更加完美一些。
第二句是孔子说的原文是这样写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就是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是很愉快的事吗?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到这儿,不是该很高兴吗?人家不知道我也不生气去教他,这样才是君子的作风、是啊!不断温习是一种好习惯。
可以加强知识的印象,牢记这个知识,从而是你进步。
才刚刚品读了几天论语,我就受益匪浅,好像在和孔子与他的弟子在交流心得。
是啊。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应该坚持读书。
小学生写论语读后感400字左右(精选篇2)俗话说的好:好曲不厌百回唱,好书不厌百回读。
现代名著是这样,古代人留下来的经典著作也同样如此,比如孔子的论语就是一部很好的书!《论语》的作者孔子也是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孔子聪明好学,青年时期便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现在通行的《论语》共20篇,493章,大部分内容为孔子回答弟子们的提问;一部分不属于问答,只是孔子的言论。
《论语》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涵盖哲学、政治、经济、论理、美学、文学、音乐、道德等诸多方面,是研究孔子及儒家学说的主要文献.《论语》中的知识是无穷的,宋朝开国宰相赵普每天回家都关起房门苦读.后来家里人发现他的书箱里藏的只有一部《论语》,有一次+宋太宗和赵普闲聊,便问道:“有人说你只读一部《论语》,这是真的吗?”赵普老老实实的回答说:“臣所知道的的确不超出《论语》。
论语的读后感400字(精选5篇)论语的读后感400字精选篇1现代的社会里,处处都应存在着诚信。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国之本;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业之本。
对于每个公民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身之本。
假期里,我又一次捧起《论语》这本书,饶有兴趣地品读起来。
在这本经典著作里,蕴含着古代灿烂的文化历史,富有哲理的人生名句箴言,中华民族文明的精髓。
即使今日,处在21世纪的新社会,《论语》仍在文化界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引领着人民朝着未来、文明,跨步前进。
《论语》中,一句至理名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最让我刻苦铭心。
从中,可见孔子对诚信的重视。
在孔子看来,诚信是每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范畴,取得人们的信任比什么事都要重要。
“一个月包退,两个月包换,终身维修。
赶快拿起手中的电话订购吧!”在许多电视频道中,经常看到这排山倒海的场面,听到这声嘶力竭的呼喊的电视购物广告。
多功能手机,褪黑仪,增高鞋,这一个个广告里的产品难道真的拥有那神奇的魔力吗?其实不然。
在前几个星期,新闻里就揭开了电视广告背后的神秘面纱。
主持人带着大家,一齐总结了电视广告的种.种特点,拍摄电视广告的招招秘诀。
其中主持人举出了一个典型事例。
广告里介绍的一个号称“排毒基”的洗脚盆,声称只要你把脚放进去,并撒上一点盐,就可以把你体内各个部位的毒素统统地排出来。
从电视屏幕上,观众分明亲眼目睹了那黑黄相间的毒素排出来。
然而,买回洗脚盆的消费者发现,不只是放脚,即使放其他的物品,这水还是会变得浑浊不堪。
看来,这毒素根本不是人体里排放出来的。
记者通过调查发现:原来,洗脚水变色是由于洗脚盆里能量泵中的电极和溶于水后的精盐发生电解反应所产生的。
无论是在生活、社会的哪一个角落,都应保留着最为珍贵的诚信,才能取得别人对你的信任。
失去诚信,就相当于一个健全的人失去了一双明亮的眼睛,一只五彩的蝴蝶失去了一对翅膀。
没有了诚信,宏伟的企业项目将面临失败!没有了诚信,人与人之间将不再存在着由信任搭建起的桥梁!没有了诚信,世界将充满着灰暗与欺瞒!“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论语读后感400字(优秀5篇)《论语》读后感300字篇一《论语》是一部伟大的思想总集,它记录了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言行,是后人了解和研究孔子最可靠的原始资料。
《论语》一书的主要内容是儒家的仁义道德,这也是孔子学说的核心,儒家学派的主导思想。
书中从各个角度来论述仁义道德,内容丰富,举凡思想修养、行为举止、风俗礼仪、国家治理,可以说涉及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过阅读《论语》一书,让我初步了解了孔子的思想。
书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一种乐观。
《论语》流传两千多年而经久不衰的事实向后人证实了它拥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信大家通过阅读这本书后,也一定会为它的魅力所折服。
论语读后感400字篇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面不患乎?与朋友交而本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的意思是: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己反省﹕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往来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我们做每一件事都要尽心竭力,按时上课不迟到,上课要认真听讲,上课积极发言,不和旁边的同学们说话,回家写作业要认真,写字要工整,上操要认真,动作要规范,在学校要遵守规矩,老师分配的各项任务尽力去完成。
和朋友往来方面,广交朋友,关心朋友,团结朋友,重要的是诚实地对待不要欺骗朋友,发现朋友有困难的时候要帮助他,朋友之间要相互鼓励。
老师教给我们的知识每天要复习,回家写完作业后要复习老师上课讲的知识,巩固知识点,不会的问题及时要问老师,以前学过的知识也要复习,难的题要多做几遍。
我们每天要上面的三点总结自己的所作所为,不管什么事情要尽心竭力地去做,同朋友往来以诚相待,所学到的知识经常要复习。
论语读后感400字(精选8篇)论语400字篇1我觉得,在道德方面,东方更重视实践而不是理论。
老子说:“圣人行不言之教”。
道德更多的不是用来讲的,也讲不出来。
所以论语中“仁”字凡一百零九见(《论语通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徐志刚,序P3),但却通篇没有定论。
孔子在教导弟子的时候,总是言传身教,因材之异而施教。
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弟子体会到什么是“仁”。
或许后来孔子死了,他的弟子也老了,再传弟子为了能让后人能够受到如师在侧般的指导,才从先师的生活中截出一个个片断,整理出一部《论语》。
(当然,这纯属我的想象,没有什么依据) 正是因为《论语》来自生活,是生活鲜活的再现,所以我们才应该用一种独特的方法去读它。
个人认为,与其风格比较像的一部书是晋代的《世说新语》。
我们怎样读《世说新语》的?我想大多数人如果不是出于学术目的(例如需要写一篇论文或读书报道什么的),一定不会去分析它的中心,分析某段话是多么曲折地表达了一个多么深刻的学术理论——我们大都会把它当成一种生活的纪录,以一种闲心来读它。
我觉得,其实闲谈的心境才是最适合读这样的书的。
读到会意处,拊掌一笑,自然就理解了他要表达什么。
或许比条条框框地分析加分解来得好一些。
当然,这是读书的高境界。
我做不到。
若要用一句话来归纳《论语》讲了什么,我觉得应该是“如何做人”。
做人和做学问是不同的。
做学问也许还能在纸上做,做人却只能到生活中去做了。
读教人做人的书,自然要放到生活中去读而不是仅仅在纸上读,到故纸堆中去寻找疑问的解答。
论语读后感400字篇2这周,同学们学习了《(论语)十则》这篇课文,这篇课文是二千多年前的伟大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和他的弟子的一篇语录。
这其中给我感受最深的两则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前一则是说几个人在一齐行走,那么他们之中必定有人是我的老师;后一则告诉我们要实事求是,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要以诚实为先,明白就是明白,不明白就是不明白,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小学生《论语》读后感小学生《论语》读后感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小学生《论语》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生《论语》读后感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相信大家对这句古文非常熟悉。
没错,它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仪式上击缶的诵读台词。
作为第一首出场的诵读台词,可见《论语》在我国传统文化上的重要性不一般。
《论语》——是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的代表作。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
”可见《论语》在历代的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
虽说乍一看《论语》,不过是孔子与其弟子们的日常琐事和言语对话罢了。
但细细品来,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理念等几乎都包含在语录的字里行间。
孔子对“忠、孝、仁、礼”的定义与其理解也囊括在了这本书中。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这是这本书中我印象最深的两句话。
前一句提醒我身边各式各样的人,总有人能够当我的老师,有值得我学习和尊敬的地方,要懂得取长补短。
后一句话提醒我要做一个聪明敏捷的人,这样才能爱好学习,不把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当作耻辱。
这两句话我深深地记在心上。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身为一名中国人,不但要关注当代文化,更应该回顾由我们的祖先从生活中感悟到的心得。
由于我学识尚浅,只能品读一些短小易懂的古文,但也一样受益匪浅。
小学生《论语》读后感2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论语里的古文,里面有教人们做人的道理.比如: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着,鲜矣;好犯上者,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是:有子说:"他(她)做人孝顺父母,尊重兄弟,而喜欢冒犯长辈的人是少见的;不喜欢冒犯长辈,而喜欢作乱的人是没有的.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确定做人的道理.孝顺父母,尊重兄弟,它是仁的根本."而我却没有做到孝顺父母.父母们总是叫我去收拾碗,我都拒绝了,他(她)们叫我去买东西,我也拒绝了.只要是父母们叫我去干的事情,我都没有完成.有一次,母亲叫我去买面包,我没答应,这次她生气了:"只会吃,不会做,真是一个窝囊废."说完,还打了我.母亲从不打我,从不骂我,从不生我的气,这次她是真的发怒了.我伤心极了,躲到被子里去哭.从这学期学了论语后,我下定决心:从现在开始,只要父母吩咐我去做任何事情,我都要全力以赴.学了论语对人是非常有用的!会让人体会到:父母的辛苦,父母的用意,父母的伟大!虽然父亲有时候让我干的活比较重,但是他们是为了让我体会到劳动的收获!虽然我犯错时被他们批评了,但是我不怨恨他们,因为我知道:他们表面是在批评,但暗中却是在教育着我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这就是一种爱,这种爱是别人感受不到的爱!小学生《论语》读后感3在暑假中,我努力地读背了《论语》这本书。
【导语】书是⼈类获取知识的源泉,提⾼⼈们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涵养静⽓的摇篮。
读书的妙处可谓⽆穷,书⾹更是浸⼈⼼脾,引⼈⼊境不能⾃拔。
以下“《论语》读后感400字五篇”由整理发布,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相关讯息请关注!【篇⼀】《论语》读后感400字 这⼏天我读了《论语》,觉得这句话不错,⼦夏⽈:”贤贤易⾊;事⽗母,能竭其⼒;事君,能致其⾝,与朋友交友,⾔⽽有信。
虽⽈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 这句话的⼤概意思是,对品德⾼尚的⼈肃然起敬;侍奉⽗母能尽全⼒;服侍君主可以不惜⽣命;与朋友交往,能⾔⽽有信。
这样的⼈即使没读过书,别⼈也会认为他读过书。
在我们⽣活中,也要讲⽂明、讲礼貌,这样的话,别⼈才会认为你是⼀个有⽂化、有教养的⼈。
这也是为什么《论语》要这么说的原因吧。
我们每天⾛进校园时,都要向在⼤门⼝值勤的⽼师问声好,以表达谢意;⽼师也微笑着点着头表⽰赞许。
不管在校园内外见到⽼师问好时,⽼师的⼼理便会有丝丝暖意,就像被春天暖暖阳光照过⼀样。
我认为同学之间也要讲礼貌,有⼀次,⼀个同学撞倒了我,却连⼀句道歉的话都没有,⼤家都认为他没教养。
还有⼀次,在餐厅排队吃饭时,⼀个同学突然插了队,别的同学让他按秩序排队,他竟然还动⼿打⼈;这时,他在⼤家⼼中的位置就⼤打了折扣。
作为⼀个学⽣,不光要学习好,还要思想品德好,在校尊敬⽼师团结同学,在家要孝敬⽗母,有⼀颗感恩的⼼。
在⽣活中,处处有⽂明,处处讲礼貌,⼤家⼀起⾏动起来吧,争做⼀个⽂明⼈吧。
【篇⼆】《论语》读后感400字 在现在社会中,所谓的孔孟、⽼庄已经离⼈们越来越远,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和思想的⾼贵纯粹似乎缺少了⼀些必要的链接。
⽽于丹教授以⽩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个现代⼈对社会,对⽣活,对⼈⽣的感悟演绎出来,灰⾊的孔⼦⼀旦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催⽣⽽出的是⼀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
读于丹说论语,让我领略到的就是这样⼀种智慧,是对⾃⼰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边朋友的理智看待,是⼀种⼼态,⼀种融⼊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
小学语文论语读后感400字六篇小学语文论语读后感400字一寒假中,我在爸爸的要求下,背完了《论语》,使我对孔子的思想有了初步的体会。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是语录体著作,涵盖了哲学、政治、伦理、文学、道德等诸多方面,内容十分广泛,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纂而成。
通过对《论语》的背诵,使我了解到孔子对各个方面的深入理解。
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实行“有教无类”,只要“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他教育学生从不分贫富贵贱,只要拿十条干肉作学费,他没有不教育的,使教育不再是贵族的权利,他开创了私人教育的先河。
从这一点来看,他不愧为是个伟大的教育家。
他对学习和思考的论述非常精辟,比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不思考,就会糊涂;只思考不学习,便会疑惑不解。
说明“学”与“思”结合才是学习的正确途径。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孔子为了这个目标,终生去践行它。
他的思想对现在的社会仍有启迪。
他为了这个目标,带领弟子周游列国。
到了老年,他开始修订《春秋》、《诗经》等,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播做出了贡献。
通过对《论语》的背诵,使我懂得了许多道理,我决心在以后的生活中努力的去践行它。
小学语文论语读后感400字二前几天,我们学校发了一本书,名叫做——《论语》。
第一篇叫做“学而”,学了“学而”,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孔子说的那句话:“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学了以后经常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和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开心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别人,不也是一个君子吗?这句话给我记忆深刻,是啊,学习过了的知识再复习非常愉快,和你有一样志向从远方来的朋友是很令人开心的。
从中我学到了学习过的知识再复习,是非常愉快的,要多温习学习过的知识,不憎恨,不怨恨别人,也算是一个君子。
《论语》小学生读后感8篇《论语》小学生读后感篇1读了《论语》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是反映学习看法的,知道就是知道,不懂就是不懂,这才是聪慧的.选择。
同样,我们上课时不也应当这样吗?遇到不懂的地方,马上问老师搞懂,学习成果才能名列前茅。
读了这本书,像是得到了大量学问道理一样。
《论语》真是一本好书,它可以教给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和很多学习的方法,读了这本书,你就会发觉身边很多事的道理,不妨去读一读,看一看。
《论语》小学生读后感篇2这一则短短的语录让我了解到了学习的看法:实事求是;在探求学问或了解事物时,应取老实的看法,千万不能不懂装懂,这也让我联想到了孔子,在《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请孔子判定谁是谁非,孔子不能判定谁是谁非,但是这两个小孩并没有嘲讽孔子的不知。
反映了古人认识自然、敢于独立思索,大胆质疑和精神也反映了孔子的实事求是。
作为中国早期有名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对于后世的人们始终有着指导意义,我们今日还可以从中受益。
朋友,多读一些好书可以让我们学到更多,心动不如行动,试试看!《论语》小学生读后感篇3《论语》中让我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对流水的感叹,融进了他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的感叹。
用逝水象征时光的消逝一种促人准时行动的紧迫感,一种生命价值只有在奋斗中才会实现的历史责任感,都在一声叹息中流露出来,带给人无尽的`思索。
时间是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宝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懊悔的东西。
一步步、一程程,已经走了多远,永不停留,走过秒、分、时、日,又积成日、月、年月。
高尔基说过:时间是最公平合理的,他从不多给谁一分。
勤劳者能叫时间留下串串果实,懒散者的时间留给他们一头白发,两手空空。
我们不能让时间停留,但可以每时每刻做些有益义的事。
《论语》小学生读后感篇4在这个盛夏中,我认真地阅读了一本拥有三千多年历史的一本中华经典读物《论语》。
论语读后感小学生作文(精选7篇)读后感写作分析和评价是有所“感”的酝酿、集中和演化的过程,有了这个分析和评价,才有可能使“感”紧扣原作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观点,避免脱离原作,你会写论语读后感小学生作文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论语读后感小学生作文,希望大家喜欢!论语读后感小学生作文【篇1】学习,能让我们拥有想要的;才能让我们的羽翼足够丰满,飞翔在自己的一片天空;才能让我们配得上期待的,向往的;才能让我们有足够的勇气追逐梦想。
到底为谁而学?“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是说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而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
映射到生活中来,其实存在不少“假学习”的现象,笔记整齐作业优秀但成绩却总不理想,在别人看来很认真努力但其实自己一无所获,对于自己来说,他失去了原本学习的初衷。
当然还有一些只死板的学习却不懂得思考的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如果只会读死书,而不会加以思考,只有边读书边思考,才能真正明白书中的内容。
孔子教导学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要懂得思考,举一反三,钻研知识应理解透彻。
孔子学琴时,在反复弹奏中思考乐曲的奥妙,在乐声中感受作者高尚的追求、思考和领悟,他的思想在音乐中升华。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没有智慧的头脑,就像没有蜡烛的灯笼。
”没有智慧地学习,就如没有耐力的马,是无法驰骋于广袤的原野的。
他的学生中最喜欢的是颜回,他说颜回“好学”,列举的事实并非颜回能在社会上出人头地、功成名就,而是说他能够不迁怒,不贰过,不在乎外在环境恶劣,只用心钻研学习,颜回能学以致用,端正自己,这便是孔子认为的为自己而学。
“吾日三省吾身”,检查自己还有什么可改进之处。
改变是对环境的适应,生物的形态与功能不断改变于是有了今天这个多彩的世界。
从幼年到老年,人都在不停地学习,目的是改变自己。
学到知识与本领可改变自己的职业与生活,向圣贤学习修身养性可提升修为与心性。
“文殊遇缘则有师”,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积极地改变自己方能有所长进。
一年级论语400字读后感(精选5篇)一年级论语400字读后感(精选5篇)论语一书是由孔子弟子及再编传而成的,记载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孔子言行的书,你认为一篇论语读后感怎么写才优秀呢?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一年级论语400字读后感”,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一年级论语400字读后感精选篇1今天,我终于读到论语的第8篇了,回想着原来读的辛苦。
有许多字不会读,都要一个字一个字的查,字典翻都翻得想吐。
虽然前面很辛苦,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嘛。
孔子的仁和礼都在我的心底扎下了深根。
正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
我从课前导读上也读到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不论社会地位高低贵贱,每个人都应有受教育的机会。
我读论语时发现了一句话:子曰: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以为并没有什么大的含义便直接看译文了。
译文上是这样写的: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岁时说话办事的有把握;四十岁时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时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时凡听到的都能辨别是非;到了七十岁时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我从这句子中隐约体会到一个含义。
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
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悟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身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的境界。
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进过长时间的锻炼和学习,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二,道德的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的遵说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论语》是一本好书,大家好好读吧,我相信大家。
一年级论语400字读后感精选篇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论语小学生读后感500字(精选7篇)论语小学生读后感500字(篇1)在寒假,我读了《论语》一书。
《论语》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孔子弟子们的言行举止,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
在阅读《论语》这本书时,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孔子提出的”仁”。
”仁”是孔老夫子的核心思想,在论语中”仁”字出现次数共达105次,尤其是《论语》中的第四章,也就是《里仁》一篇,孔子特别突出强调了做人以仁为本的思想。
他说”君子”即是”仁者”,欲为”君子”必自修养自己内在的”仁”。
可是到底什么是”仁”呢?我还没有完全理解。
后来在在《论语·颜渊》中,就有一句关于仁的问题,颜渊问老师什么是”仁”,孔子是这么回答的:”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大致的意思就是”抑制自己,使言语和行动都合理,就是”仁”。
一旦做到了这些,天下人都会称你有仁德。
实行仁德是由自己,难道是靠别人?仁是内在的品质,礼是外在的表现形式,仍在于人的本心,需要人从自身做起。
凡事约束自己,使行为和言语都合乎礼就是”仁”。
由此我想到了,在取票时,我们自觉排队;在公共场合下,不大声喧哗;在游玩时,保持卫生……如果每个人都从自身做起,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礼的要求,那么我们每个人都会成为谦谦君子。
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吧。
论语小学生读后感500字(篇2)“闭上眼用自己的道德与良心来感知这个世界,坚持自己的原则和梦想,做品德高尚的人。
”青春,是与七个自己相遇,一个明媚,一个忧伤,一个华丽,一个冒险,一个倔强,一个柔软,最后那个,正在成长。
《论语》就如我成长路上的明灯,给在黑暗中徘徊的我一点光亮,给心灵一点开阔。
我总是忧虑、困惑、不安,于那复杂的人性、交际,于那社会的黑暗与光明,于那前途的未知渺茫,我在寻找一种真理,抑或是信仰,为了一种不流于俗的人生。
这太诗意。
物欲横飞的年代,普遍趋同的价值观,追求效益的生活方式,金钱至上的成功学,人们的精神家园荒芜一片。
三年级论语读后感400字(精选5篇)三年级论语读后感400字(篇1)我读完《论语译注》,也算是对《论语译注》有了些了解,还有了些兴趣,感到孔老夫子既有学问又有思想,一部《论语注释》流传至今好几千年,被人们捧若圣经,怪不得誉为“半部论语治天下”。
都说孔子弟子三千,贤士七十二,孔子最喜欢的莫过于德行优异的颜回了。
而我和孔子的品味就偏偏不一样。
我喜欢的既不是以德行见长的颜渊闵子骞冉伯牛和仲弓,也不是以一言语见长宰我自贡,更不是大政治家冉有季路和文学家--老挨批评的的子游子夏。
我印象最深刻的除孔子外,也就是公西华了。
别看他的笔墨不多,但他绝对是最受欢迎的一位了。
孔子对他的评价是:“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就是说公西华很善言辞,如果他生活在现代,就应是一个出色的外交官弄不好当上外交部长了。
据说他当年白净的脸上长着有型好看的络腮胡子,比此刻的电影明星还帅啊。
像他这样仪表堂堂能说会道的男人,即使没有得到孔子的重用,在当时,怎样着也算得上是个性得体的了吧。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
子曰:‘与之釜。
’请益。
曰:‘与之庚。
’冉子与之粟五秉。
子曰:‘赤子活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从这段故事里可看出,当年公西华在那个大家庭中扮演着什么样的主角了吧。
受欢迎,那是不用说的。
不然分米的人怎样主动要求给他家那么多米富贵,那更是显而易见的。
既然他已经到了“乘肥马,衣轻裘”的程度,在那时还有几个比他更富的此刻又有多少人开着宝马穿着裘皮大衣的在史书上,似乎没有记载公西华家世的。
也就是说,他绝对不是“富二代”。
公西华的富贵,就应与他的潜力与才干是分不开的吧。
再看他对他自己的看法:“非日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再看孔子对他志向的评价:“宗庙回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呵,连孔子也不得不服了吧,如果公西华只能做小司仪,谁又能做大司仪呢公西华的志向就算没有“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那样慷慨清廉,也没有“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那样自信勇猛,但作为战国时期最好的外交官,他那英俊的外表和伶牙俐齿下包含的心,何不是温暖善良的呢即使他没有象颜渊那样受人敬仰,也没有像曾子那样留下千古名句,他在这个群体中,绝对是最风光,最潇洒的,这样有什么不好呢“自贡问曰:‘乡下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语小学生读后感400字范文(1)《论语》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它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集而成,是记载着孔子言行的重要儒家经典。
书中既有对社会、人生的美好描绘,又有做人的知识和道德,这些对我们有极大的启发。
书中还有释文和故事,就像在读现代的故事书,内容丰富多彩,绘画美丽动人。
每个故事都有一个适合它内容的主题,只要你看完了这篇内容你就一定能懂得这个主题的意思。
故事中还有一些好用的好词好句,还有许多古代著名的人物,比如:孟子、老子、庄子、周处等许多人物。
在这本书中,我仿佛看见了孔子拜师学习,最后成为一位古代远近闻名的老师的情景。
顿时,之前我怀疑孔子不是一位老师的念头在心里打消了。
读完《论语》这本书,我知道人要善于观察周围事物,去探索它其中的奥秘,不要因为小时候的贪玩而耽误了学习。
就像书里面说的,“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读书其实并不难,只要你用心去读,认真去看,仔细写好,就能把书读好。
这本书丰富了我的知识和提升了我的写作能力,使我终生受益。
论语小学生读后感400字范文(2)前几天,我们学校发了一本书,名叫做——《论语》。
第一篇叫做“学而”,学了“学而”,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孔子说的那句话:“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学了以后经常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和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开心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别人,不也是一个君子吗?这句话给我记忆深刻,是啊,学习过了的知识再复习非常愉快,和你有一样志向从远方来的朋友是很令人开心的。
从中我学到了学习过的知识再复习,是非常愉快的,要多温习学习过的知识,不憎恨,不怨恨别人,也算是一个君子。
让我印象深刻的第二篇,是有子说的“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是一个为人是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
二年级《论语》读后感400字二年级《论语》读后感400字(篇1)作为当今的父母大多认为,子女的教育是自己最大的课题。
我也不能脱俗,总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快乐健康地长大,总怕自己没有教育好她。
女儿11岁了,开始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了。
我不想把我的强加给她,因此,我买了一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丛书,希望她会从中有所启发。
《论语》是十本之一,也是她认真阅读的第一本。
我以前没有系统地读过《论语》,和女儿一起读时才发现,我许多为人处世的原则原来都可以在书中找到依据。
我很遗憾,以前没有认真的阅读过《论语》,更希望女儿能够从中有所“悟”,如愿的话,女儿会从中大获裨益的。
孔子的学习观,我十分欣赏。
他提倡学习不仅限于书本,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和做事,强调在实践中学习。
这与当今社会对孩子们的要求是很一致的。
如今的孩子,不仅要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注重能力和人际交往的培养。
而这些,孔子在许多许多年前就用一句句精辟的经典格言告诉了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我不认为女儿学了“见贤思齐”就能立志成为圣人,学了“事父母,必竭其力”就能极孝,学了“学而时习之”就能学会学习,她的领悟需要时间,阅读《论语》只是对她的思想道德的一个启蒙。
二年级《论语》读后感400字(篇2)《论语》这本书虽然只是一些只言片语和对话,语录,但却包含了文,史,哲,人生,教育,社会生活等多方面,内容丰富.《论语》中的一些经典名言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巧言令色,鲜矣仁.""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比较熟悉,但文言文件精炼的语言中却已经蕴藏着很多的道理在里面,这本书中每句话后面都配上了译文,每篇后面都附上评点,让读者更容易接近孔子从中学会一些做人的道理,懂得如何去为人处世.《学而》一篇中孔子谈到孝悌忠信等行为规范和做人的原则.比如"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在孔子看来,孝弟乃做人立世之根本.每个人如果对父母不尊敬侍奉;对兄长不听命维护,社会就乱套了.君将不君;国将不国……孝,悌,忠,信,是孔子经常涉及到的命题,也是孔子用以衡量做人的尺子,他心中正人君子的美德.用今天的道德标准衡量,这些虽然并不是全都适合,但基本是合理的.必竟跟封建社会不一样了,现在的人有了自己的规范,例如我们反对古人的"愚忠""愚孝".几千年过去了,孔子在做人与学习的关系问题上,所强调的做人第一,首先做好人,到现在依然受到肯定.《为政》一篇也谈到了人生的修养.孔子把孝的问题,礼节的问题,忠信的问题,义勇的问题看得很重.认为一个人不具备这些品格,就谈不上有道德,也就无法立足于社会,更无法治理国家.另为孔子对许多日常言行举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止,是知也."孔子像我们强调了做人要实事求是,别不懂装懂."先引其炎而后从之."则交到了我们要有重视实际的求实精神."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表露出孔子轻言重行的倾向.我们可以从这些言论中学到孔子的思想,而对于我们当代人的人生取向也是有很大指引.《论语》所带给我们后人的启迪和价值时说不尽的,有空休闲时真该拿出来读一读.二年级《论语》读后感400字(篇3)《论语》,一篇充满高尚的*。
小学生论语读后感作文400字10篇孔子及其弟子编写的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每句话都有更深一层的哲理,都是一条启迪。
下面是橙子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论语读后感作文400字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论语读后感范文一“子入太庙,每事问。
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
”子闻之,曰:“是礼也。
”意思就是孔子去了太庙,每件事都问,有人说:“谁说叔梁纥的那个儿子识礼?他到太庙什么都问。
”孔子听后,说:“这样才有礼貌啊!”在我的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事情:有一次上语文课,我实在是不懂一道题,可是我又怕问了有人会嘲笑我,说我连这个都不会!所以我就没有问。
后来一次语文考试,有道题就是我不懂的那道,所以没写。
试卷发下来后,我只拿了92分。
回家后,妈妈看了试卷,问了我那道题,我说:“我……我不懂!”“你不懂?”妈妈说,“不懂就要问啊!”“我没敢问,怕同学笑我。
”我回答。
“这有什么好笑的,人人都有不懂的时候,不懂就要问,老师遇到不懂的也要搞懂啊!”有了妈妈的支持后,我去找了老师问问题。
“哦,原来你不懂这道题啊!为什么不早问呢?这道题是这样的……”老师讲完后,我就懂了,也从那时候我就开始学会问问题了。
在生活中遇到不懂的就要问,不要不懂装懂,要不然吃亏的是自己!《论语》是孔子说的名言大全,句句引人深思。
比如说“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深入浅出,使我们不仅仅知道了句义,还明白了: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罔;只思考,不学习,就会落入深渊。
记得我上二年级的时候,学校举行过古诗诵读比赛。
那时,老师只让我们背《论语》中的部分片段,没要求查意思,我背的虽然流利,可要让我解释,我还真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学而不思则罔”吧。
《论语》中还有许多这样的句子,每句都告诉人们一个道理。
现在我读《论语》,还有许多字不认识,比如说“軏”、“輗”等等。
通过查字典,我不仅认识了这些生字,还明白了它的意思,真是一举多得啊!但有些句子,我还是不怎么明白,它们都太深奥了。
《论语》读后感400字6篇读后感是读者对书籍的理解和感悟,是对作者用心创作的肯定和赞美,一份详细的读后感需要建立在充分理解书籍内容的基础上,XX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论语》读后感400字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论语》读后感400字篇1这两天,班主任常老师带我们进入了文言文的海洋,我们学习了两篇文言文,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是刚学的《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是由孔子的弟子们收集孔子等人的言行编制而成的,我们学习的十则,主要是告诉我们学习方法和学习的态度,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一句话交给学习时面对知识,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的学习态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闪着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一句话教给我一个取长补短,就是取别人的长处优点来学习,来弥补自己的短处,别人的短处,自己也要注意的学习方法;子曰:“温故而知新”,这让我明白了知识就要复习,要学会从旧的知识中练出新知识的道理。
孔子等人在几千年前就知道这么多的学习方法的态度,真是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敬佩不已,然而古人都知道的道理,可现在很多的的同学都不懂得,比如说,有的同学学到了知识,学完就是学完了,他一不记二不背,老师说的话当耳旁风,有的同学,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作业,作业完了就没事了,该玩就玩该吃就吃,既不复习也不预习,还有的同学,遇到难题就在那乱做,老师问他会不会,他就说会,一天蒙过去了,两天也蒙过去了,一到考试的时候就傻眼了,都是以前的时候不会也装懂,分数一下来,就更呆了,20分30分,自己看着都脸红,这都是不懂学习方法与态度造成的。
学习《论语十则》,给我很大的启发,我也学会了学习方法,所以我要好好的学习。
《论语》读后感400字篇2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古典散文更是源远流长,特别是儒家经典《论语》,让人们受益匪浅,使我感触很深。
自从读了《论语》,我懂得了许多道理,特别是读到雍也第六第八章: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这一章表达了仲由办事果断,子贡精通人情事理,子有多才多艺,他们治理政事都没有问题。
论语小学生读后感400字7篇
语小学生读后感400字范文(1)
《论语》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它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集而成,是记载着孔子言行的重要儒家经典。
书中既有对社会、人生的美好描绘,又有做人的知识和道德,这些对我们有极大的启发。
书中还有释文和故事,就像在读现代的故事书,内容丰富多彩,绘画美丽动人。
每个故事都有一个适合它内容的主题,只要你看完了这篇内容你就一定能懂得这个主题的意思。
故事中还有一些好用的好词好句,还有许多古代著名的人物,比如:孟子、老子、庄子、周处等许多人物。
在这本书中,我仿佛看见了孔子拜师学习,最后成为一位古代远近闻名的老师的情景。
顿时,之前我怀疑孔子不是一位老师的念头在心里打消了。
读完《论语》这本书,我知道人要善于观察周围事物,去探索它其中的奥秘,不要因为小时候的贪玩而耽误了学习。
就像书里面说的,“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读书其实并不难,只要你用心去读,认真去看,仔细写好,就能把书读好。
这本书丰富了我的知识和提升了我的写作能力,使我终生受益。
论语小学生读后感400字范文(2)
前几天,我们学校发了一本书,名叫做——《论语》。
第一篇叫做“学而”,学了“学而”,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孔子说的那句话:“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学了以后经常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和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开心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别人,不也是一个君子吗?
这句话给我记忆深刻,是啊,学习过了的知识再复习非常愉快,和你有一样志向从远方来的朋友是很令人开心的。
从中我学到了学习过的知识再复习,是非常愉快的,要多温习学习过的知识,不憎恨,不怨恨别人,也算是一个君子。
让我印象深刻的第二篇,是有子说的“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是一个为人是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
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
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没有了。
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了。
我的感受是要孝顺父母,顺从兄长,做一个品学兼优的人。
论语小学生读后感400字范文(3)
“这本书太精彩了”,当我津津有味地读起《论语》这本书时,不禁赞叹起来。
在这本书当中有一句孔子说的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的意思:我教你的东西你都知道吗?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这样才是明智的。
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使我想起了读三年级的一件后悔事。
记得事情是这样的:一次课堂上,我有一道数学题不会做,本来想问徐老师的,但是我心里打起了退堂鼓,心里暗自思索:还是算了吧,回家问爸爸。
可是回到家爸爸妈妈都不在,我后悔极了,但是也没有多想就把题空在了那里。
第二天,我一大早来到学校,听同学们说今天要进行数学测试,当老师发下试卷,我一下子懵了,上面有很多是我不会做的题,并且也是我遇到过而没有勇气问老师的题。
想到这里,我打了个冷战,一下醒悟了过来,但是为时已晚。
通过这件事使我明白了在学习上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问
老师或者同学,要不求甚解。
孔子的这句话让我终生难忘。
论语小学生读后感400字范文(4)
《论语》真是让人百读不厌,它优美洗练的句子,精辟的思想,既给人美感又给人启发,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读《论语》有感作文。
如学而第一的第十章: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闻、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这一章的意思是:子禽问子贡道:"先生每到一个国家,必然听得到那个国家的政事,这是他有心求人告诉他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回答说:"先生凭温和、善良、恭敬、节制和谦逊的态度来取得别人的信任和尊敬,使得人家主动把政事告诉他。
先生这种取得别人信任而获知政事的方法,与别人获知政事的方法大概不同吧!"
通过读这一章,我知道了,如果要了解一件事情的真相,首先,必须取得别人的信任和尊敬。
要如何取得别人的信任和尊敬呢?这就要做到子贡说的:闻、良、恭、俭、让。
论语小学生读后感400字范文(5)
过去曾有过“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
在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时代,《论语》也是国家录用官员考试的指定教科书。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治理国家的环境变了,治理国家的方式自然也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