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剪纸动画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民间剪纸动画造型与色彩探究对国内外的动态
中国民间剪纸动画是一种传统艺术形式,以剪纸为载体,通过创造独特的造型和运用丰富的色彩来表达故事情节。
这种艺术形式在国内外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和受众。
对于国内而言,中国民间剪纸动画是一种独特而重要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
它融合了剪纸技术和动画表现手法,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艺术形态。
在国内,剪纸动画的造型和色彩常常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有关,如传统红牡丹、中国龙等。
这种文化符号的运用使得剪纸动画深得中国观众的喜爱,并且在中国文化教育和宣传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在国际上,中国民间剪纸动画也受到了一定的关注和认可。
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浓厚的中国文化特色吸引了外国观众的目光。
许多国际艺术节和展览都会邀请中国民间剪纸动画作品参展,使得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和喜爱这种艺术形式。
而且,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中国民间剪纸动画也逐渐融入了国际动画的创作和表现方式,对外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总的来说,中国民间剪纸动画的造型和色彩探究对国内外的动态影响都是积极的。
在国内,剪纸动画通过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为中国观众带来了更多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
而在国际上,中国民间剪纸动画的影响力和认可度逐渐增强,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和动画产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浅谈中国剪纸动画的发展历程及各时期的艺术特色
曹国洪;隋春艳
【期刊名称】《电影评介》
【年(卷),期】2009(000)010
【摘要】中国剪纸动画是中国动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4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通
过无数艺术家的不断探索,以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创作出多部剪纸动画作品,为中国动
画赢得多项荣誉.回顾中国剪纸动画片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概括为:探索期、成熟期、停滞期、繁荣期、衰退期这五个阶段.
【总页数】2页(P27,34)
【作者】曹国洪;隋春艳
【作者单位】重庆文理学院;重庆文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
【相关文献】
1.中国剪纸动画将再放异彩——关于中国剪纸动画未来发展的思考 [J], 陈茂涛;任龙泉
2.解读美国动画电影的艺术特色及发展历程 [J], 张阳
3.浅谈新媒体时代下中国剪纸动画的发展与重生 [J], 钱星;
4.解读美国动画的艺术特色及发展历程 [J], 谢晨昊;石俊
5.浅谈中国传统剪纸动画的特点 [J], 陈霞; 阳石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数字技术对传统剪纸动画片的影响作者:刘佳宜来源:《现代交际》2013年第03期[摘要]传统的剪纸动画片是中国动画片制作史上的瑰宝,作为处于时代交替,科学技术尤其是数字技术日新月异下的一代动画人,不仅要继承前人所创造的传统动画化制作技艺,带领中国的传统动画片与时俱进向前发展,将传统的剪纸动画片与数字技术相结合。
这种具有时代性意义的结合,必然对于动画片所具有的艺术性与商业性有所影响。
然而,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为传统风格的动画片制作找到一条存在下去并能够良性发展下去的道路,是当代动画人所肩负的重任。
[关键词]传统剪纸动画片数字技术艺术性商业性[中图分类号]J5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3-0083-02一、中国传统剪纸动画片概述传统意义上的剪纸片动画,顾名思义它的制作材料主要是纸,它是以一个平面空间作为制作的平台,老一辈的动画艺术家们,用刀刻、剪、镂、撕等造型工艺过程,在辅助以染色、喷涂等方式手段,塑造出人物角色造型肢体的各个部分,再根据人的生物理解剖学原理,将各个关节用特殊的胶类,或是金属关节重新组合到一起,最终得出一个完整的人物造型。
随后将人物造型放在玻璃板上做平面的运动。
二、制约传统剪纸动画的根本原因(一)人才匮乏相关资料显示,每年从各个渠道加入到动漫产业大军的人员不足万人,而这区区近万人还需要面对动画,这一技术性而非理论性的职业特点,内外兼修,逐渐积累,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动画人才,淘汰率之高,也是令人无可奈何的。
但是对于巨大的市场缺口,每年所增加的动画片产量,只是杯水车薪。
而对于传统剪纸动画制作人员的要求就更是高了,它要求制作人员在设计动作与移动角色各个关节的过程中要有丰富的原画设计经验,稍有偏差便前功尽弃。
(二)成本高以剪纸动画片《金色的海螺》为例,以传统的剪纸动画片的制作手段,制作这部40分钟的影片,就需要一个20人团队,紧密协作整整两年的时间。
浅析中国经典动画中的剪纸动画摘要:剪纸动画在汲取中国民间优秀文化的基础上传承和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形式。
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散发着中国民族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剪纸艺术;动画;民间艺术第一章中国剪纸动画的概述第一节什么是剪纸动画剪纸动画是在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皮影艺术、戏曲艺术、国画等优秀文化的造型基础上传承并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美术电影形式。
动画中人物造型多是采用剪纸的造型方法,而人物动作则与皮影艺术中人物关节操控方法相似。
将人物与背景按不同层次平放在玻璃板上,逐帧拍摄,剪辑成动画。
第二节剪纸动画在中国发展史中的地位创造剪纸动画的艺术家们将中国传统元素融入到动画片中,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形式,剪纸动画将民间艺术中最淳朴真挚的情调和天然纯真的感觉带入到动画中,使原本平面枯燥的东西“活”了起来,并且具有浓厚的中国民族特色韵味和独特的中国艺术风格,为具有独特艺术特点的中国的动画艺术增添新篇章。
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动画艺术家们也在不断地摸索中国动画的发展道路,着眼于对本民族文化的探索和发掘,开辟出一条既能体现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特色又能与时代相结合的文化艺术道路,创造出了具有中国个性面貌的水墨动画和剪纸动画。
剪纸动画虽然不是中国人独创的动画艺术,但是中国的剪纸动画从一开始诞生就区别于西方国家的剪纸动画,在中国动画发展史中有着不可取代的艺术地位,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矗立在中国的发展史中,散发着别样的艺术魅力。
第二章中国经典剪纸动画中国特色的体现剪纸动画的造型元素源于我国的传统的皮影、剪纸、年画等一系列中国民间艺术元素。
拥有浓厚的民族艺术气息,是中国动画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以动画的的形式传播中国优秀民族文化。
第一节传统剪纸、皮影等造型元素的应用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流传最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人们用剪刀将纸剪刻出各种各样的图案来祭奠或者庆祝民俗节日,如娶妻结婚的日子也会剪刻出大红色的“囍”字,来渲染喜气高兴地气氛等,再如逢年过节会剪刻出不同样式的窗花贴在窗上烘托年的气氛,有十二生肖或者民俗图案之类的代表吉祥寓意的。
国产动画的第一1926年: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1947年:中国第一部木偶动画片《皇帝梦》1958年中国第一部剪纸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1960年: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1941年:中国动画第一部长片《铁扇公主》1979年: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动画长片《哪吒闹海》2000年:中国第一部大型科普动画系列故事动画片《蓝猫淘气3000问》2004年:中国首部纯三维动画电影《龙刀奇缘》2006年:中国第一部大型中华传统武侠动画片《虹猫蓝兔七侠传》2007年:中国第一部大型3D武侠动画《秦时明月》2011年: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兔年顶呱呱票房突破1.5亿2009年:中国第一部大型动画历史纪录片《中华五千年》2010年:中国第一部原创3D科幻题材动画电影《超蛙战士》(须带3D眼镜)2010年;中国第一部以10万美元一集的亚洲动画片新纪录,成功打入欧美主流市场《西游记2010动画版》2010年:中国第一部3D多媒体全景动漫舞台剧《阿特的奇幻之旅》(需戴阿特的奇幻之旅眼镜观看)2011年: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兔年顶呱呱在各大影院播映2011年:中国大陆原创制作的一部预计以OVA(DVD)形式发售的正常向动画《弦月梦影》,其唯美的日式画风,流畅的动作让大部分国人惊叹(2012年正式发售)。
2012年《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即将上映中国动画的若干首次中国人第一次放映电影中国人自己放电影是1903年在北京。
中国商人林祝三从欧美回国,携带放映机和影片,在打磨厂乐天茶园放映电影,这是中国人从国外自运电影在国内放映的开始。
此后,在北京前门外的大栅栏大观楼戏院、西单市场内的文明茶园、东安市场内的吉祥戏院、西城新丰市场里的和声戏院,相继都有电影放映。
第一部中国电影的问世早期在中国放映的电影都是由外国人拍摄的。
1905年,由开设在北京的丰泰照相馆拍摄的京剧片断纪录片《定军山》,是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
这一年也因此被公认为是中国电影的诞生之时。
1:《铁扇公主》1942年9月,万氏兄弟在上海新华联合影业公司摄制完成的动画长片《铁扇公主》横空出世。
《铁扇公主》让中国动画第一次走出中国,成为当时继美国迪士尼的《白雪公主》之后世界上第二部动画长片。
《铁扇公主》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故事“三借芭蕉扇”。
2:《神笔马良》马良的那一支笔,曾被多少小朋友羡慕,做梦也想拥有一支。
如今,当年的小朋友却再也寻不到童年的梦。
《神笔马良》是动画电影“中国学派”的开山之作之一,在国际上屡获大奖。
3:《猪八戒吃西瓜》《猪八戒吃西瓜》中八戒和悟空的形象极具喜感。
这是中国第一部剪纸影片。
编剧包蕾,导演万古蟾,摄影陈正鸿,1958年9月美影摄制完成。
影片取材于我国古典小说《西游记》。
4:《渔童》本片的造型设计吸收了年画的营养,花纹也很传统。
场景虽简洁,细节却很丰富。
《渔童》获得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委员会二等奖。
5:《小蝌蚪找妈妈》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水墨动画是世界动画界的珍宝,《小蝌蚪找妈妈》就是代表作之一。
本片取材于齐白石的鱼虾形象,奠定了影片的美术水准。
6:《人参娃娃》《人参娃娃》很有中国特色,故事内容很传统,讲述了人参娃娃惩罚财主胡刮皮的小故事。
人物造型是中国最传统的剪纸,很逼真可爱,人物个性都很鲜明。
7:《大闹天宫》任何一个动画人,都不会无视《大闹天宫》在国内甚至国际动画界的影响和地位。
本片上集于1962年获捷克斯洛伐克第十三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短片特别奖。
1963年获第二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
8:《没头脑和不高兴》影片描绘了两个有趣的小孩,一个叫“没头脑”,这小孩不管干什么事,总是丢三拉四的。
另一个小孩叫“不高兴”,他有一种怪脾气,你要他东,他偏向西,一开口就是三个字“不高兴”。
9:《金色的海螺》影片像一首动人的抒情诗。
它采用中国民间雕镂刻剪的传统工艺,使人物造型生动细腻。
人物动作吸收了传统戏曲的表演程式,并借鉴动画、皮影、木偶戏的特长,摸索出一套剪纸影片的表现技法,使静止的剪刻形象栩栩如生地在银幕上活动起来。
中国剪纸动画的产生及发展概述现代科技的进步,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美国动画、日本动画等进入中国观众的视野,外国动画不仅挤占着中国动画的市场,其传播的文化理念也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使国产动画面临巨大挑战。
因此,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优势制作独具中国特色的动画片,是中国动画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最具潜力的即为民族传统动画的重要代表样式――剪纸动画。
1、中国剪纸动画的产生剪纸动画又称剪纸片,是运用中国传统的剪纸技术进行人物、背景等造型设计来表现剧情的动画片,本质上说是我国多样民族艺术的艺术性产物,剪纸动画的制作过程需要先用纸剪成或刻出人物和背景,再按照剧情进行有顺序的摆动并进行拍摄,才能在屏幕上显示完整的影视资料。
所以,剪纸动画具有更加浓厚的剪纸色彩,屏幕中的人物虽然线条粗犷、表情夸张,但是通俗易懂、含义深刻。
中国第一部剪纸动画,是1958年由万古蟾根据《西游记》情节进行改编,导演的《猪八戒吃西瓜》。
该片结合了中国传统剪纸技术进行人物形象设计,并沿用水墨画表现技巧进行背景处理,在主要角色的设计上大胆采用卡通绘制与剪纸相结合,色彩鲜明,避免了剪纸的单调,成功开创了中国剪纸动画的先河。
万古蟾在其自述中曾谈到:“剪纸片令我满意的是它浓郁的民族风格。
我国早期动画片是我和兄弟们在外国片的启发下研制的,许多年后,还或多或少地带有外国片的影响。
剪纸片则不然。
它根植于民间艺术,一开始就显示出鲜明的民族风格,使我国的美术电影艺术在民族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正如万古蟾所述,中国剪纸动画的独特性表现在剪纸技术的特定构图风格和表现形式上,更重要的是其承载着对中华文化的映射和传播。
剪纸动画是剪纸技术在现代动画创作中的应用探索,运用现代的设计理念与表现手法对剪纸动画进行革新,既是对动画创作类型的扩展,也是对民间剪纸技术的保护。
发展中国剪纸动画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必然。
2、剪纸动画的发展状况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产生及进步,继《猪八戒吃西瓜》之后,中国相继推出多部优秀剪纸动画,如1959年的《渔童》、1961年的《人参娃娃》、1963年的《金色的海螺》、1981年的《猴子捞月》、1983年的《鹬蚌相争》等,均获得国内外一致好评。
非遗动画案例非遗动画是一种结合传统技艺和现代动画制作技术的创作形式,既传承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又通过动画的形式将其呈现给现代观众。
下面是10个非遗动画的案例,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1. 《皮影戏》皮影戏是中国非常有特色的剪影戏曲形式,利用光影投射将剪纸人物呈现在白布上。
非遗动画《皮影戏》利用计算机技术,将传统皮影戏人物进行还原和重构,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
这种形式使得传统皮影戏更具现代感,同时也方便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推广。
2. 《蜡烛制作》蜡烛制作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技术,非遗动画《蜡烛制作》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示了蜡烛的制作过程,包括挤蜡、刻花、上色等环节。
这种非遗动画不仅可以让观众了解蜡烛制作的过程,还可以激发人们对传统手工艺的兴趣,促进其传承和发展。
3. 《丝绸织造》中国丝绸织造是世界上著名的传统工艺之一,非遗动画《丝绸织造》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示了丝绸的生产过程,包括养蚕、剥茧、纺织等环节。
这种形式不仅可以让观众了解丝绸的生产流程,还可以展现出丝绸的美丽与价值,提高人们对传统丝绸文化的认识和欣赏。
4. 《木偶戏》木偶戏是中国非常有特色的戏曲艺术形式,非遗动画《木偶戏》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现了木偶的制作和操控过程,还可以通过动画的方式演绎传统木偶戏的经典剧目。
这种形式既可以让观众了解木偶戏的制作工艺,又可以让观众欣赏到精彩的木偶戏表演。
5. 《锦绣之城》苏州刺绣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技术,非遗动画《锦绣之城》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示了苏州刺绣的制作过程和技法,还可以展示出苏州刺绣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这种形式不仅可以让观众了解苏州刺绣的制作过程,还可以提高人们对传统刺绣艺术的欣赏和认识。
6. 《糖画艺术》糖画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技术,非遗动画《糖画艺术》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示了糖画的制作过程,包括熬糖、塑型、绘画等环节。
这种形式不仅可以让观众了解糖画的制作技巧,还可以展现出糖画的独特魅力,激发人们对传统糖画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剪纸动画《过年》体会与感悟剪纸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而剪纸动画则是将剪纸艺术与传统的动画技术相结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视觉艺术形式。
《过年》这部剪纸动画,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让观众们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过年》中,首先展现了中国传统的家庭布局和装饰,如春联、年画等等。
这种古色古香的氛围立即带领观众回到传统春节的时光,那是充满喜庆和祥和的日子。
然后,剪纸动画通过展示年夜饭、贴春联、放鞭炮等传统习俗,勾勒出了春节的热闹景象。
这些传统习俗无一不代表着中国人对新年的美好祝福和希望,也寄托了对家庭美满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而在《过年》的剪纸画面中,人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和家人之间的温馨互动更是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和和谐氛围。
通过观赏这部剪纸动画,《过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里,我仿佛置身于中国传统春节的喜庆氛围中,感受到浓浓的乡愁和家的温暖。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对这种传统文化的传承感到由衷的自豪。
剪纸动画《过年》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诠释和传承,同时也是对生活美好的追求和祝福。
除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剪纸动画《过年》在展现中国传统节日的同时,也融入了当代元素和现代人的生活场景。
在动画中,人们可以看到年轻人通过手机向家人拜年、快递小哥送货上门的场景,这些都是当代社会中常见的日常生活情景。
这种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的处理方式,不仅给剪纸动画带来了新鲜感和时尚感,同时也表达出了对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融合追求。
在观赏《过年》这部剪纸动画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生活的美好。
这种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是对过去的怀念和珍视,更是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和期盼。
在现代社会的变革中,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让其焕发出新的光彩,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而剪纸动画《过年》所传达的精神内涵,正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之间找到一种深刻而富有现实意义的融合。
通过体验和感悟《过年》这部剪纸动画,我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更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美好的向往。
In new media era, Chinese paper-cut animation enjoys an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It plays an active role in carrying forward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ccelerating the marketing promotion of paper-cut animation, and improving the artistic quality of paper-cut animation.在新媒体时代下,中国剪纸动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加速剪纸动画的市场推广、提高剪纸动画的艺术品质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文以新媒体时代为背景,分析了剪纸艺术与剪纸动画的相关理论,指出新媒体时代中国剪纸动画创新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然后针对当前中国剪纸动画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旨在促进中国剪纸动画创新发展,为中国动漫产业注入新的生命力。
引言剪纸素有镂月裁云的美誉,早在1958年我国第一部利用剪纸艺术创作而成的剪纸动画问世以来,中国剪纸动画历经六十余年的发展,在国际电影节上斩获了多个奖项,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创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借由新媒体创作剪纸艺术,是剪纸动画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不仅有利于节约剪纸动画的创作成本,提升剪纸动画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促进传统文化广泛传播,增强国民的文化自信,而且易于得到不同群体的认新媒体时代中国剪纸动画的创新发展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aper-cut Animation in New Media Era郝伟可,扩大剪纸动画的市场占有率,构建稳固的产业链条,创造更为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
基于此,加强新媒体时代下中国剪纸动画创新发展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动画考古:中国水墨动画的前生今世》里,FUN叔给大家介绍了中国水墨动画的历史。
剪纸动画和水墨动画一样,同是从中国传统艺术中萌发,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发扬光大的。
如果说水墨动画代表了曾经中国动画“雅”的一面,继承了文人风骨。
那么,剪纸动画则代表了曾经中国动画“俗”的一面,它是民间传统剪纸和皮影戏的结晶,更具乡土趣味。
[MISSING IMAGE: 动画考古:中国剪纸动画的前生今世, 动画考古:中国剪纸动画的前生今世 ] 皮影戏小时候过节贴窗花,大家肯定都接触过剪纸,FUN叔就曾经对这种镂空的技艺特别着迷。
民间那些巧手艺人,用一把剪刀就能制作出如此繁复精致的剪纸,不得不令人啧啧称奇。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其实中国的不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剪纸风格。
陕西的剪纸朴素豪放,山西的剪纸精细秀美,宜兴的剪纸繁复整齐,此外还有广东佛山剪纸、福建民间剪纸、武汉剪纸、浙派剪纸、河北的蔚县剪纸等等。
因此,在剪纸艺术基础上创造的剪纸动画,自然也风格多样。
[MISSING IMAGE: 动画考古:中国剪纸动画的前生今世, 动画考古:中国剪纸动画的前生今世 ] 蔚县剪纸剪纸动画主要以平面雕镂艺术作为人物造型的主要表现手段,吸取皮影戏装配关节以操纵人物动作的经验,制成平面关节的纸偶。
环境空间则由绘制的纸片及贴在玻璃上的前后景构成,玻璃板之间相隔一定的距离以便分层布光。
拍摄时,将纸偶平放在玻璃板上逐格拍摄。
因此,镜头内的主客观变化几乎没有,具有舞台化的视觉效果。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以“万氏兄弟”为代表的“中国学派”将剪纸艺术的造型元素、皮影戏的表演元素和传统戏曲的声音元素相结合,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剪纸动画,从此,富有中国传统民族特色的剪纸动画诞生了。
[MISSING IMAGE: 动画考古:中国剪纸动画的前生今世, 动画考古:中国剪纸动画的前生今世 ]中国第一部剪纸动画是1958年万古蟾导演的《猪八戒吃西瓜》。
影片中的猪八戒在造型上采用简单的色块面,没有多余的线条表现细节,这与剪纸的剪法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国动画溯源作业
院系:
姓名:
学号:
中国传统剪纸动画
中国动画振兴与崛起的必由之路是发展民族动画,民族动画从艺术形式来看,最具中国特色和代表性的动画即是“剪纸动画”。
剪纸动画是民族传统动画的重要代表样式。
剪纸是我国的民间传统艺术,“中国剪纸讲究刀法、刻法,以剪刻、镂空为主,所用色彩主观性强,色彩鲜艳、浓烈,不拘一格。
中国剪纸的造型夸张、极富想象力,各地还形成了本地区的特色,如陕西的剪纸粗犷大气,江南的剪纸精致细巧,广东的剪纸金碧辉煌。
中国剪纸不像一般绘画作品那样追求完整的空间,而是根据作者的创作构思任意组合,造型多为二维的平面空间,用多点透视法将造型组合,用连续的四维空间表现对时空的理解,主观意象性很强。
用剪纸风格设计出的动画造型别具一格。
”剪纸动画是民间剪纸艺术和动画的结合,借鉴了民间剪纸艺术,是最富有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格的动画片。
万古蟾在其自述中曾谈到:“剪纸片令我满意的是它浓郁的民族风格。
我国早期动画片是我和兄弟们在外国片的启发下研制的。
许多年后,还或多或少地带有外国片的影响。
剪纸片则不然。
它根植于民间艺术,一开始就显示出鲜明的民族风格,使我国的美术电影艺术在民族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剪纸动画主要借鉴民间剪纸和皮影戏等民间传统艺术发展起来的,用纸张剪刻出来动画的角色形象,以剪和刻为手段进行创作,以剪纸艺术作为动画角色造型的主要手段,然后借鉴皮影戏中把角色装上关节以控制其动作的做法,制成关节纸偶。
“环境空间则由绘制的制片、贴在玻璃板上的前、后构成景观,玻璃板之间相隔一定的距离,以便分层布光,拍摄时,将纸偶放在玻璃板上,用逐格摄影方法把分解动作逐一拍摄下来。
”
中国本土文化中包含着深厚的人生哲理、创作观念、创作方法和创作形式,为我们今天的动画艺术创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照。
民间美术与动画的关系源远流长,从新中国第一部影院动画片《大闹天宫》到今年的影院CG动画巨片《马兰花》;从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木偶动画《神笔》到新拍木偶动画片《西岳奇童》(完整版);从新中国第一部剪纸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再到制片体制商业化后的剪纸动画系列片《葫芦兄弟》的美术风格设计上看,都汲取了中国传统民间美术造型的风格和特点。
中国民间美术的种类和样式丰富多彩,我们动画创作人员应根据内容的需要,选取不同类型和造型的民间美术样式用于创作中。
动画片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和艺术符号,承担着文化传播的功能,我们每一代人都肩负着传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高校动画专业教师应该思考作为一个美术教育工作者应该为社会承担的责任,我们有责任保护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开发有益的本土文化,通过本土文化与动画表现形式找到新的发展方向,来丰富我们今天的精神文化生活,树立本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创作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动画形象。
剪纸动画片是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运用到美术片设计制作的一种中国特有的美术片类型。
中国剪纸动画就是中国动画发展史上一次重大的飞跃,它的大盛是中国动画技术的一次里程碑
1958年万古蟾导演了中国第一部剪纸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影片色彩明快,造型具有民间剪纸风格,不仅使观众耳目一新,还为中国美术影片增添了一个新片种。
剪纸动画又称剪纸片,是在借鉴皮影戏和民间剪纸等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美术电影样式。
由于剪纸片中所有角色和道具、场景均为片状,以平面的方式制作,所以剪纸片中的动作少有转体或以透视的视角运动。
剪纸片的画面主要采用中国绘画的方式,即散点透视,讲究构图的完整性,不苛求细节,镜头内的主客观变化几乎没有,具有舞台化的视觉效果。
剪纸动画以平面雕镂艺术作为人物造型的主要表现手段,吸取皮影戏装配关节以操纵人物动作的经验,制成平面关节的纸偶。
环境空间则由绘制的纸片及贴在玻璃上的前后景构成,
玻璃板之间相隔一定的距离以便分层布光。
拍摄时,将纸偶平放在玻璃板上逐格拍摄。
制作剪纸动画的造型以及背景之前,应在设计完成后画出造型比例图以及规定出每个镜头中场景和道具的层次、规格,作出精确的背景设计稿。
剪纸片的造型设计以侧面像为主,同时按照需要制作人物的正面、半侧面标准造型。
根据剧情需要可能会制作几套不同大小的造型以适应不同景别的拍摄。
造型完成后,根据剪纸人物造型画稿、动态画稿,按人物特点进行关节解剖,再使用人物各部位所需的彩色纸张进行绘制,镂刻,剪形,最后用关节钉或关节胶按解剖图装配连接,成为活动自如的纸偶。
剪纸动画的关节比较,便于把握:简单的剪纸动画只需在纸上绘制出角色,再按照需要关节处把它剪开,最后依次把各部分连缀起来,使各关节彼此相连又能活动自如即可。
视角色动作拍摄的需要,同样可以把关节制作的复杂,这样可以使角色做出更多的动作,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剪纸片的背景是用画纸通过绘画、剪形、雕镂、刻划等方式制作的,也可以使用细纤维纸张制作纸偶以及背景,拉出绒毛状边缘,用以模仿水墨画的效果。
完成背景的刻划工作后,在将其贴在玻璃板上就可以使用了。
近年来,由于一些动画公司过于追求经济效益,满足国内青少年对外国动画片的喜爱,便大量的仿效生产一些外国高技术含量的三维动画,同时盲目地模仿外国动画的形象和艺术风格,在技术不成熟和艺术风格差异的情况下,必然导致影片质量、风格、故事情节等各个方面的缺陷,这种中外结合质量不佳的影片如何能引起动画迷的兴趣,就算画面再精美可故事情节空洞无趣,这样的影片也是毫无意义的。
毕竟动画片的对象不只是三四岁的孩子,还有那些对动画艺术有一定了解和认识的青少年,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艺术追求,毫无意义的动画给予他们的只有无奈。
动画产业的发展,不仅为国产动画的振兴提供了契机,更为我们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机会和展示自我的平台。
动画既是一项艺术创作,又是一项技术工作,需要具备各方面的知识和素养,还要有丰富的生活常识,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钻研动画技法,提高艺术创作能力和技术水准,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中领会创作意图并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中国早期的民族动画创造了中国动画的辉煌,确立中国动画在世界动画中的地位,然而中国特色传统动画在当代没有发射出它应有的光芒,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市场也有技术方面等原因。
要使中国动画崛起,只有发展民族动画之路,在计算机时代,民族动画也应跟上时代,利用现代技术对传统动画进行技术创新,才能使中国动画赶上并超过世界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