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实验
- 格式:ppt
- 大小:2.31 MB
- 文档页数:14
SBR 法处理校园生活污水摹拟实验 考察系统对 COD ,SS 等的去除效果。
实验材料(1)生活污水 (2)活性污泥 实验设备SBR 反应装置(反应器长 66cm ,宽 33cm ,高 21cm ,反应体积 45.7L )、消解 炉, PH 计,快速溶解氧测定仪,电子天平,干燥箱 1.2 实验物品、器皿和试剂物品:滤纸、蒸馏水、 K 2Cr 2O 7 、HgSO 4 、浓硫酸、硫酸银,(NH 4 ) 2Fe (SO 4 ) 2·6H 2O 、邻菲罗啉、硫酸盐铁。
器皿:烧杯,玻璃漏斗, 100mL 量筒,滴定管,消解罐,锥形瓶,容量瓶,棕 色瓶,各规格移液管等。
试剂:含Hg 2+ 消解液(浓度为 0.2000mol/L )、硫酸-硫酸银催化剂、试亚铁灵指 示剂、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
1.3.1 实验原理SBR 是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的简称, 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 污水处理技术,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不同, SBR 技术采 用时间分割的操作方式替代空间分割的操作方式, 非稳定生化反应替代稳态生化 反应, 静置理想沉淀代传统的动态沉淀。
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 操作, SBR 技术的核心是 SBR 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 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
1.3.2 实验内容 (1)运行方式实验采用进水 反应 沉淀 排水 空置的方式(2)操作简介①取回接种污泥和生活污水,测定所用污泥的 MLSS 值①设定反应器反应容积,设定反应器运行的 MLSS 值,计算所需投加污泥体积。
①为反应器加泥进水,测定原水的 PH 值、 SS 、COD Cr ,为设备设定运行参数: 搅拌 1h ,曝气 4h ,6h ,8h ,沉淀 1h ,静置 1h 。
①曝气结束后测定 SV 30 、MLSS ;沉淀结束后测定出水的 PH 值、 SS 、COD Cr , 同时排掉反应体积 1/3 体积的水。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和人工湿地结合处理生活废水摘要:这项研究主要是将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和人工湿地法结合用来处理生活废水。
我们的目的是找到这种结合方法最合适的操作界限。
该方法包含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和人工湿地的优点和缺点。
在常温下,3次循环(SBR的处理时间是8小时:进水1小时,曝气3小时,沉淀1小时,出水1小时,闲置2小时;而人工湿地的水力停留时间是24.8小时,水力承载量为24.5)是最佳循环模式。
此时排放物满足GB/TI8921-2002标准:“城市可再生水:可用作城市景观水”。
在3次循环中,将人工湿地的效率放到最大,而SBR的能力消耗放到最小。
在溶解氧很低的情况下,化学需氧量和氨的移除效果不明显。
同时发生硝化和反硝化,并且能很好地吸收磷。
关键词:序批式活性污泥法,人工湿地,能量消耗,低溶解氧。
1.引言随着水消耗的日益增加,很多地区现在或在不久的将来都面临着水资源短缺。
为了缓解这一危机,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方法来更有效的利用水资源。
在这一情况下,污水也有可能变成水资源。
然而,传统处理系统只是着重于处理而非再生利用。
因此引发了应当处理哪种污水,如何处理,如何运送这些一系列问题。
通过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和人工湿地的结合,生活废水的处理将受益于这两种方法的优点,比如:防止负荷冲击,防止污泥膨胀,自动化控制,简单的操作,容易维护,低能耗,低成本,有更多的绿地以及其他优势。
这两种技术也有各自缺点,比如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能耗高,而人工湿地占地大并且易堵塞。
而我们的目的是如何将两种方法更好的结合起来。
2.实验过程2.1污水的特性重庆大学B学院的学生宿舍的学生的日常用水经常浮动而且很受气候影响。
比如,在夏天,重庆市的温度和湿度都非常高,从而导致了学生对于水的消耗急剧上升。
因此,污水量也随之增加。
然而,当冬天温度降低后,学生用水少了,那么污水量也随之减少。
而这些排出物应当满足GB/T18921-2002标准:“城镇循环水的再利用—用于城市景观水的标准。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实验讲义序批式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也称间歇式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即SBR工艺(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一.实验目的1.应熟练掌握SBR活性污泥法工艺各工序操作要点;2.熟练掌握活性污泥浓度、COD和SV%的测定方法;3.了解SBR活性污泥工艺曝气池的内部构造和主要组成;4.了解有机负荷对有机物去除率及活性污泥增长率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SBR工艺作为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其去除有机物的机理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相同。
但SBR技术采用时间分割的操作方式替代空间分割的操作方式,非稳定生化反应替代稳态生化反应,静置理想沉淀替代传统的动态沉淀,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序批操作。
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水质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身,无污泥回流系统。
正是SBR工艺这些特殊性使其具有以下优点:1、理想的推流过程(流态上属于完全混合式,有机物降解方面是随时间上的推流)使生化反应推动力增大,效率提高,池内厌氧、好氧处于交替状态,净化效果好。
2、运行效果稳定,污水在理想的静止状态下沉淀,需要时间短、效率高,出水水质好。
3、耐冲击负荷,池内有滞留的处理水,对污水有稀释、缓冲作用,有效抵抗水量和有机污物的冲击。
4、工艺过程中的各工序可根据水质、水量进行调整,运行灵活。
5、处理设备少,构造简单,便于操作和维护管理。
6、反应池内存在DO、BOD5浓度梯度,有效控制活性污泥膨胀。
7、SBR法系统本身也适合于组合式构造方法,利于废水处理厂的扩建和改造。
8、脱氮除磷,适当控制运行方式,实现好氧、缺氧、厌氧状态交替,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
9、工艺流程简单、造价低。
主体设备只有一个序批式序批反应器,无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统,调节池、初沉池也可省略,布置紧凑、占地面积省。
SBR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进水反应沉淀闲置图1 SBR工艺曝气池运行工序示意图SBR实验装置:由原水箱、SBR反应池、PLC控制器和触摸屏组成。
SBR工艺处理有机废水的试验一、实验目的1 •本实验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模仿实验,通过收集校园内的生活污水,采用SBR工艺对其进行处理;2•通过本实验,让学生对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工艺有较深入的了解,特别是对SBR X艺的操作和调控,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3•掌握并能熟练测定常规水质指标:DO浊度,PH,SV、温度等;4•在实验中遇到问题时,能用所学知识分析出原因,并且对其进行解决,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二、实验原理SBR是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法的简称。
主要运用在以下几个污水处理领域:城市污水;工业废水,主要有味精、啤酒、制药、焦化、餐饮、造纸、印染、洗涤、屠宰等工业的污水处理。
SBR X艺由按一定时间顺序间歇操作运行的反应器组成。
SBR X艺的一个完整操作过程,亦即每个间歇反应器在处理废水时的操作过程包括如下5个阶段:进水期一反应期一沉淀期一排水排泥期一闲置期。
⑴进水期(F)将原污水或经过预处理以后的污水引入反应器。
此时反应器中已有一定数量、满足处理要求的活性污泥,其体积一般为SBR反应器有效容积的50%左右,即充水的量约为反应器容积的一半。
由于SBR工艺是间歇进水的,即在每个运行周期之初将污水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投入反应器,待反应器充水到一定位置后在进行下一步的操作过程。
而在每个运行周期末,经过反应、沉淀、排水排泥及闲置过程后,反应器中保留了一定数量的活性污泥。
充水所需的时间随处理规模和反应器容积的大小及被处理的废水水质而定,一般为数小时。
为防止在充水期间污染物的积累对反应过程产生抑制作用,还可考虑在此期间对SBR 反应器进行曝气。
根据开始曝气的时间与充水过程时序的不同,有三种不同的曝气方式。
即(1)非限量曝气一一边充水边曝气,在充水开始时即进行曝气;(2)限量曝气------- 待充水阶段结束后开始曝气;(3)半限量曝气在充水阶段的中、后期开始曝气。
⑵反应期(R)反应期是在进水期结束后或SBR反应器水位达到设计值后,开始进行曝气,或根据处理要求控制不同的运行方式(如考虑脱氮或除磷时,除需要曝气外还需在特定的时间停止曝气或进行搅拌等)。
《SBR工艺生物脱氮及外加碳源效果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其中氮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SBR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工艺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具有操作灵活、处理效果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脱氮领域。
本文以SBR工艺为研究对象,对其生物脱氮及外加碳源的效果进行研究。
二、SBR工艺概述SBR工艺是一种周期性运行、分批操作的污水处理工艺,通过周期性的进水、曝气、沉淀、排水等过程,达到去除有机物和脱氮除磷的目的。
其特点在于灵活的操作方式,使得该工艺可以根据不同的水质情况调整运行策略,从而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处理。
三、SBR工艺生物脱氮效果研究1. 生物脱氮原理SBR工艺中的生物脱氮主要通过氨化、硝化和反硝化三个过程实现。
在曝气阶段,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在沉淀和排水阶段,通过厌氧环境下的反硝化作用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从而实现脱氮。
2. 实验方法与结果本研究采用SBR工艺处理模拟生活污水,通过调整曝气时间、沉淀时间等参数,研究生物脱氮的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条件下,SBR工艺能够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氮元素,达到良好的脱氮效果。
四、外加碳源对SBR工艺脱氮效果的影响研究1. 外加碳源的作用外加碳源可以提高反硝化过程中的电子供体浓度,从而提高脱氮效率。
此外,适当的碳源还可以为微生物提供营养,促进其生长繁殖。
2. 实验方法与结果本研究通过向SBR反应器中添加不同种类的碳源(如甲醇、乙酸等),研究外加碳源对SBR工艺脱氮效果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适当的外加碳源可以显著提高SBR工艺的脱氮效率。
其中,甲醇作为碳源时,脱氮效果最为显著。
此外,外加碳源还可以提高污泥的活性,有利于提高整个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性。
五、结论本研究通过实验研究了SBR工艺的生物脱氮效果及外加碳源对脱氮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SBR工艺具有较好的生物脱氮能力,外加碳源可以进一步提高脱氮效率。
1. 实验目的:(1)了解SBR工艺原理。
(2)掌握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挂膜)过程;2. 实验原理:活性污泥是由具有活性的微生物、微生物自身氧化的残留物、吸附在活性污泥上的不能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组成。
其中微生物是活性污泥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个生化系统的运行,必须要有活性污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物相。
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 就是为活性污泥的微生物提供一定的生长繁殖条件, 即营养物质、溶解氧、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等, 在这种情况下, 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活性污泥形成, 并且在数量上逐渐增长, 并最后达到处理废水所需的污泥浓度。
3.实验设备与材料(1)SBR模型,普通活性污泥处理生活污水模型(2)活性污泥(取自污水处理厂)(3)生活废水(人工模拟配制)(4)100mL量筒4. 实验步骤第1天,投加30%活性污泥及生活污水,SBR、普通活性污泥处理生活污水模型内循环运转。
第3天,换水,增加污泥及污水量至50%。
第5天,换水,增加污泥及污水量至70%。
第7天,换水,增加污泥及污水量至100%。
每天观察活性污泥生长状况。
5.实验观察与数据整理。
每天记录:SBR、普通活性污泥处理生活污水模型内的活性污泥生长状况(每天测量SV30,方法见实验二,观察污泥量)。
6.结果分析对2种类型工艺的污泥驯化过程进行讨论分析。
1. 实验目的:(1)了解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完成的污泥性状;(2)加深对SBR 、普通活性污泥处理生活污水模型等工艺活性污泥性能的理解; (3)掌握常规污泥性质(SV30、MLSS 、SVI )的测定方法。
2. 实验原理:活性污泥是人工培养的生物絮凝体,它是由好氧微生物及其吸附的有机物组成的。
活性污泥具有吸附和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也有些可利用无机物质)的能力,显示出生物化学活性。
在生物处理废水的设备运转管理中,除用显微镜观察外,下面几项污泥性质是经常要测定的。
这些指标反映了污泥的活性,它们与剩余污泥排放量及处理效果等都有密切关系。
《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艺(SBR)自动化控制及工艺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已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课题。
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艺(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作为一种有效的污水处理技术,因其操作灵活、处理效果好、节能环保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旨在研究SBR工艺的自动化控制及其工艺性能,以期为SBR工艺的优化和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二、SBR工艺概述SBR工艺是一种间歇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将污水连续引入反应器,通过间歇曝气、沉淀、排水等步骤,实现污水的生物处理。
SBR工艺具有操作灵活、处理效果好、节能环保等优点,尤其适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和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
三、SBR工艺的自动化控制3.1 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SBR工艺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中央控制系统、传感器系统、执行机构等部分。
中央控制系统负责整个系统的监控和控制,传感器系统实时监测反应器内的水质参数(如pH值、溶解氧浓度、污泥浓度等),执行机构根据中央控制系统的指令进行相应的操作。
3.2 自动化控制策略自动化控制策略是SBR工艺运行的关键。
通过合理的控制策略,可以实现SBR工艺的稳定运行和优化。
常见的控制策略包括时间控制策略、水质参数控制策略、智能控制策略等。
其中,智能控制策略结合了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实现更加精确的控制和优化。
四、SBR工艺的工艺性能研究4.1 SBR工艺的处理效果SBR工艺具有优异的处理效果,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
研究表明,通过合理的运行参数和控制策略,SBR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率可达到90%。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城市污水试验研究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的影响,广州城市污水水质有明显区别于北方城市污水水质的特点,一般北方地区城市污水BOD5在100~200mg/L之间,NH3-N在20~30mg/L之间,TP在2~7mg/L之间,而广州地区城市污水BOD5在40~80mg/L之间,NH3-N 在20~30mg/L之间,TP在1~7mg/L之间,即有机物浓度低,碳、氮、磷比例不合理。
所以开发研究适合广州地区城市污水特点的简单、高效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是当务之急。
本实验研究采用SBR艺,处理广州地区的城市污水,达到了在一个反应装置内既去除有机物又能脱氮除磷,而且磷的出水指标达到了0.1~0.45mg/L,这样的结果目前国内外还未见类似的报道。
1 实验装置与方法1.1 实验装置及水质SBR反应器由有机玻璃制成。
总容积47.4L,有效容积42.8L。
采用空压机曝气,穿孔管布气。
其流程见图1。
试验所用的污水前期是在实验室配水,后期则取自广州市某河涌城市污水。
反应器中污泥是从广州市大坦沙污水厂所取,然后进行培养驯化。
试验污水水质见表1,试验运行方式见表2。
1.2 试验运行工况及运行参数本试验共进行了5种工况的运行试验,试验运行参数见表3。
2 实验结果及分析各种工况下的处理效果见表4。
SBR工艺对于广州地区城市污水的处理效果和可行性是本次试验的重点,不同工况条件下的试验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在试验运行的5种工况中,除工况4以外,COD Cr的去除率都在83%以上。
BOD5去除率都在88%~92%之间。
氨氮的去除率一般在53%~76%之间,总氮的去除效率一般在27%~39%之问。
总磷的去除率都在91%以上。
工况4COD Cr、BOD5去除效率低,是因为进水有机物浓度低,氨氮、总氮的去除效率低,主要原因是曝气时间短,硝化过程完成得不好。
(工况4如能保持较高的溶解氧浓度,磷的处理效果仍然很好)。
实验:SBR工艺处理污水一、实验目的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SBR) 由于工艺流程简单、处理效果稳定、占地面积小、节省费用、耐冲击负荷强以及能够脱氮除磷等优点,深受中小城市污水处理单位的欢迎。
通过本试验要达到下述目的:(1)了解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的基本特点和运行操作方法;(2)通过控制体系在不同的曝气工况下运行,监测有机物的降解效果,找出最佳SBR 时序;研究COD在此时序下随时间的降解规律;(3)了解SBR调试过程中的影响关键因素。
二.试验原理间歇性活性污泥法是一种非稳态的方法,其运行过程包括充水、反应、沉淀、排水(排泥)及闲置等五个阶段(如图1所示)。
从污水流人到闲置结束构成一个周期,在每个周期里,上述过程都是在一个设有曝气或搅拌装置的反应器内依次进行的。
图1 SBR工艺的操作过程三.实验装置与试剂(一)试验装置SBR反应器。
(二)设备与仪器.仪表1. 生化反应器及充氧装置;2. 测定COD或BOD仪器;3. 烘箱;4. 分析天平;5. 马弗炉;6. 台称;7. 钳埚;8. 漏斗、漏斗架、100毫升量筒、250毫升烧杯等。
(三)营养物表1 人工配水成分水质表成分浓度(mg/L) 水质指标数值淀粉50 COD(mg/L) 179~508葡萄糖100 pH 6.5~7.5 磷酸二氢钾 6.58 温度(℃) 19~25 氯化铵28.66四.实验步骤1、取性能良好的活性污泥10升;2、按反应器体积投放活性污泥,使各反应器内MISS为1.5~2克/升左右;3、预先计算需要的污水量及其营养成分,配制后投入反应器。
4、按照拟定的SBR工艺时序进行实验,定期测定反应器污水的COD、DO、SS、MLSS、SV30% 。
必要时还需要进行微生物镜检。
附表1六.思考题结合试验结果,你认为间歇式活性污泥法适用范围和局限。
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艺(SBR)自动化控制及工艺性能研究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艺(SBR)自动化控制及工艺性能研究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障城市环境卫生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环节,而活性污泥法是较为常见和有效的污水处理方法之一。
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艺(Sequential Batch Reactor,SBR)作为一种在实际应用中较为灵活和可调控的处理方式,其自动化控制及工艺性能研究对于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减少运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二、SBR工艺原理及特点SBR工艺是一种利用活性污泥进行有机负荷分批处理的方法。
其处理流程包括充分搅拌、静置沉淀、污泥回流以及清除水的排放,整个处理过程在同一个反应池内完成。
SBR工艺的特点在于其对进水量和负荷的调控能力强。
由于每个循环完全独立于其他循环,因此可以根据时段性负荷情况,对进水负荷进行调整。
此外,SBR工艺还具备很好的去除氮、磷的性能,有较高的出水质量。
三、SBR自动化控制系统1. 控制参数SBR工艺的自动化控制系统需要监测和调节的关键参数包括:水位、温度、溶解氧、pH值、混合液搅拌、曝气等。
2. 控制策略SBR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关键在于控制策略的制定。
根据SBR处理循环的特性,可以采用时间控制、水位控制、溶解氧控制等策略。
其中,时间控制是常见且简单的方式,通过设定每个处理阶段的时间来进行控制。
水位控制则是在池内设置水位传感器,通过控制进出水口和泵的工作来维持恒定的水位。
溶解氧控制是通过监测池内溶解氧浓度来调整曝气机的工作。
四、工艺性能研究1. 出水水质SBR工艺能够有效去除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其出水水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进水负荷、曝气方式、曝气时间等。
通过调整这些因素,可以使出水水质达到目标要求。
2. 污泥的特性SBR工艺中,污泥的活性对处理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研究污泥的特性和调控方法是提高SBR工艺性能的关键。
常见的污泥特性研究包括污泥浓度、污泥容积指数(SVI)、污泥颗粒特性等方面。
收稿日期:2008-11-03作者简介王为岩(),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工学学士,工程师,现在神华包头煤化工公司热电中心任水处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炼油、化工、电厂水处理。
序批式活性污泥生化(SBR )法处理氰污水运行浅析王为岩(神华包头煤化工公司 热电中心,内蒙古 包头 014010)摘 要:大庆炼化公司含氰污水处理系统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生化池(SBR )作为主处理工艺,SB R 池污染物处理效果能否正常发挥对最终出水水质起着关键作用,而活性污泥的性质和运行状况则是决定SBR 池生化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含氰污水处理系统SBR 池的活性污泥运行情况的分析、探讨,寻找出合理的方法,以达到提高SBR 池运行效果的作用。
关键词:含氰污水;活性污泥;运行浅析 中图分类号:X703.1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8-0155(2009)01-0076-02 1 概述大庆炼化公司含氰污水处理站以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艺简称SBR 工艺作为主处理工艺,其工作过程是:5间SBR 池交替进水反应,在短时间内将污水加入到反应池,并在进水过程中开始曝气,污水中的有机物通过池内微生物进行生物降解达到排放要求后停止曝气,沉淀一定时间后将上清液排出,然后闲置等待下一个工作周期的开始。
SB R 工艺具有结构简单、运转灵活、活性污泥性质稳定、脱氮除磷效果好等特点。
活性污泥的运行状况的优劣是S B R 工艺发挥功效的关键。
2 S B R 池活性污泥运行状况分析含氰污水处理站自2003年11月份开工,运行过程中,通过一定方式对S B R 池的活性污泥进行了培养驯化,SB R 池污泥浓度见图1,从SBR 池污泥浓度的历史趋势图来看,其活性污泥的活性和污泥浓度呈现出一个不断反复缓慢提升的趋势,在这期间经历过几次大流量高浓度污染物的冲击,造成了污泥浓度迅速大幅下降,从污泥浓度的升降变化当中,能够看到活性污泥生长运行的一定规律。
图1 SBR池污泥浓度历史趋势曲线 从图1曲线可以看到,SBR 池的活性污泥浓度从刚开始的1000mg/L 开始,逐渐增长,至9月份最高增长到4300mg/L ,左右,其间有几次污泥浓度从高点迅速下降到低点,最低下降到600mg/L:1972-:左右,降幅十分巨大,之后污泥浓度缓慢回升,经过一段时间后能够恢复到一定水平,但是恢复到原有水平需要较长时间。
目录第一章概述 (2)第二章SBR工艺原理 (3)第三章工艺流程描述 (4)第四章 SBR工艺的特点 (6)第五章 SBR工艺的适用范围 (8)第六章主要工艺参数及其经验值 (9)第七章 SBR工艺适用的规范、图集 (10)第八章主要工艺设备 (11)第九章主要管材 (11)第十章国内典型案例 (11)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第一章概述1.1污水处理综述废水处理分为物化处理和生化处理,在生化处理中又可分为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
好氧生物处理方法主要用于城镇污水处理,而厌氧生物处理方法主要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
好氧生物处理根据微生物的生长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悬浮生长和吸附生长两大类,悬浮生长的典型方法为活性污泥法,而吸附生长即称作生物膜法。
活性污泥法有很多种衍生的工艺,本次主要探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来处理污水。
1.2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简介活性污泥法是参照水体自净原理发展而来的,可以通过下面说明来加深对这一原理的理解。
假设有一污染物排放源,排放方废水首先直接进入某河流,此时,检测污染物排放口附近的河流水样,会发现测得的COD很高,但是,再到距排放口1km的地方去监测,测得的COD数值却降降低了很多,在到下游几乎检测不到污染物了,分析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1)稀释作用(污染物进入水体后被稀释)。
(2)河流底泥的吸附作用(部分可沉降有机颗粒沉降到河流底部,进入河流底泥)。
(3)微生物降解(水体及河流底泥内的微生物分解了水体中的有机物)。
综上分析,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除物理稀释和空气中的化学氧化作用外,更重要的是水体中微生物的生物化学反应起了关键作用。
将这一原理运用到污水、废水处理工艺中,为微生物提供足够的食物(有机污染物)、氧气(曝气),就能看到目前生化处理中最常见的处理方法——活性污泥法。
目前一般大型污水处理厂都会采用生化法来处理污水,这是出于成本的考虑。
物化法处理要消耗大量的化学药品,处理费用较高。
SBR工艺试验研究1 前言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是一种间歇式活性污泥法。
该方法将污水处理的曝气及沉淀等单元操作工序在一个反应池中按时间顺序反复进行。
SBR工艺中各个处理过程的运行时间、反应池中混合液的浓度以及运行状况等都可根据进出水水质与运行功能要求等灵活掌握,只要有效地控制与变换各阶段的操作时间,就可以获得不同的污水处理效果。
国内外对SBR法研究的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下列一些优点:工艺简单,多数情况下不必设调节池和初沉池,从而节省费用;SBR反应池生化反应推力大,处理效率高;运行方式灵活可靠,管理简单;脱氮除磷效果好;反应池中污泥活性高;沉降性能好,能有效地防止污泥膨胀,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工作稳定性好。
SBR工艺的许多优点正是连续流活性污泥法所无法克服的缺点。
SBR法适应的进出水水质要求变化范围较大,不仅适合于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而且适合于不同的工业废水处理。
因此,国际上近年来SBR法的研究随着污水治理标准的提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本研究重点探讨SBR工艺处理的主要技术参数,考察各种参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分析SBR工艺的生物降解过程。
2 试验2.1 试验流程及设备试验工艺流程在图1中给出。
试验以四个直径200mm、高1000mm的有机玻璃柱作为四个SBR反应池。
取保护高0.3m,则每个反应池的有效容积约18L。
每个反应池前侧设七个排水口,以便在不同高度排水,每个反应池底部设有排泥口。
曝气器采用微孔管。
配水在配水箱中进行,然后通过水泵提升到高位水箱,通过进水流量计控制进水水速和水量,使原水按试验进水要求流入SBR反应池。
供氧通过空气压缩机提供,供气量通过空气流量计来调节。
处理后的出水通过SBR反应池前侧排水口排出,剩余污泥从底部排泥口排出。
2.2 试验水源为了保证试验中进水浓度的控制并考虑到试验水源获取的实际问题,在试验中原水采用配水。
配水所用药剂为:葡萄糖、硫酸铵、磷酸二氢钾、三氯化铁、氯化钙和硫酸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