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学习笔记1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3
行政能力的经典讲解课笔记★2,2,3,6,15()A30B45C18D24选 B后项除以前一项 : 得到, 1 , 1.5 , 2 , 2.5 , 315*3=45★-7,0,1,2,9()A12 B18 C24 D28选D-2的3次方+1,-1的3次方+1,........,3的3次方+1为28 ★ 9,15,22,28,33,39,55()A60 B61 C66 D58选B15-9=6 , 28-22=6 ,...... 61-55=6★ 0,6,24,60,120,210()A280 B320 C334 D336选D1的3次方-1,2的3次方-2........7的3次方-7=336★ 1,7,8,57()A123 B122 C121 D120选 C8-7=1×157-8=7×7121-57=8×8★ 63,26,7,0,-2,-9,()A:-18, B:-20, C:-26, D:-28选 DN的3次方-1,N分别取 4,3,2,1,-1,-2 ,-3★ 5, 9, 15, 17, ( )A.21B.24C.32D.34选 A奇数★ 3, 2, 5/3, 3/2, ( )A.7/5B.5/6C.3/5D.3/4选 A3/2=3/2 ; 2/(5/3)=6/5 ; (5/3)/(3/2)=10/9 ; (3/2)/(?)=15/14 分母: 2 , 5 , 9 , 14 .... (差是3,4,5)分子:3, 6, 10, 15.....................所以 : ?=(3/2)/(15/14)=7/5★ 0,7,26,63,( )A125 B124 C216 D215选 BN的三次方-1 (N 取1 , 2 , 3 , 4 , 5) 53-1=124★ 1,3,15 ( )A46 B48 C255 D256选 C21-1=1 ; 22-1=3 ; 24-1=15 ; 28-1=255 (1 , 2 , 4 , 8 等比 ) ★ 2,6,13,39,15,45,23()A 46,B 66C 68D 69选 D2,6,/ 13,39,/ 15,45/ ,23 ()两项一组 , 等比★ 20/9,4/3 ,7/9 ,4/9,2/9,()a 5/36b 1/6c 1/9d 1/144选 C20/9 ,12/9,7/9 ,4/9,2/9,()分子差为: 8 , 5 , 3 , 2, ? 前两项差等于后项 ?=1★ 26 50 98 194 ()A292 B294 C384 D386选 D差是 : 24 , 48 , 96 , ? (24的 1, 2 , 4 ,8 倍) ?=24*8=192 所以 : 194+192=386★ 1/4 3/10 7/20 2/5 ()A3/5 B4/5 C1 D9/20选 D注意变形 ; 5/20 . 6/20 . 7/20 . 8/20 ( 9/20 )★ 1 3 18 216 ()A1023 B1892 C243 D5184选 D后项除以前项 : 3 , 6 , 12 , (24) , { 3的 1,2,4,8 倍} 216*24=5184★ 5 11 24 51 ()A62 B57 C106 D110选 C2X5+1=11 ; 11X2+2=24 ; 24X2+3=51 ; 51X2+4=106★ 1,3,15 ( )A46 B48 C255 D256选 C奇数★ 1,1,2,3,8,( ),21,34A10 B13 C12 D161, 1, 2, 3, 8, ( ), 21, 34\/ \/ \/ \/0 1 4 131 3 93的(0,1,2)次方所以:8+4=12★ 5, 13,137,23,( )A85 B86 C 91 D97选 D质数★ 20,22,25,30,37,()A(39) B(45) C(48) D(51)选C差是:235711(质数)★ 2,2,8,72,()A 81B 1152C 121D 256选B后项除以前项得到:1,4,9...16(平方)72*16=1152★ 4,12,8,10,()A.6B.8C.9D.24选 C4+12/2=8,12+8/2=10,10+8/2=9,★ 123,112,90, ( )a.87b.57c.25d.69选 B123-112=11,112-90=22,90-57=33★ 1, 2,8,28,()A55 B66 C77 D881=1X1 ; 2=1X2;8=2X4;28=4X7; 77=7X111, 1, 2, 4, 7 (差是 0, 1, 2, 3) ; 1, 2 ,4 ,7 ,11 (差是1, 2, 3, 4) 所以是: 7X11=77★ 0.003 0.06 0 9 12 -----()A、15B、30C、150D、300题目应该是: 0.003 , 0.06 , 0.9 , 12 ,()选 C0.003=1X3X10^-30.06=2X3X10^-20.9=3X3X10^-112=4X3X10^0150=5X3X10^1A30B45C18D24除法规律:后项除前项为等差数列,2/2=1;3/2=1.5;6/3=2……所以,15*3=45选 B★-7,0,1,2,9()A12 B18 C24 D28立方变式:-2^+1;-1^3+1;0^3+1;1^3+1;2^3+1;答案:3^3+1=28选D★ 9,15,22,28,33,39,55()A60 B61 C66 D58每两项一组,等差数列,6。
行测知识点总结笔记1. 行测概述行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一部分,是测量公务员工作能力的考试内容。
行测的主要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四个部分。
在备考行测时,考生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下面将对其进行总结。
2. 言语理解与表达言语理解与表达是行测考试的重要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文字材料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考生在备考时需要重点掌握以下知识点:- 掌握阅读理解的技巧:理解主旨大意、抓重点细节、掌握文章结构、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意义等。
- 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是言语理解与表达中的重中之重,考生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练习来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3. 数量关系数量关系是行测考试中的重点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数量关系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考生在备考时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 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包括加减乘除、百分数、比例、平均数、容积重量等基本运算。
- 提高逻辑推理能力:数量关系中的逻辑推理是考生需要特别重视的部分,考生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
4. 判断推理判断推理是行测考试中的必考部分,主要考察考生的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
考生在备考时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 掌握逻辑判断的基本规律:包括命题、命题的关系、逻辑联结词、逻辑关系等基本规律。
- 提高判断推理能力:判断推理是行测考试中的难点,考生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自己的判断推理能力。
5. 资料分析资料分析是行测考试中的重点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考生在备考时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 掌握常见的统计方法和分析技巧:包括统计图表的解读、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比较和推理等基本方法和技巧。
- 提高数据分析能力:数据分析是行测考试中的难点,考生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自己的数据分析能力。
6. 解题技巧在备考行测时,除了掌握上述知识点之外,考生还需要注意以下解题技巧:- 题目攻略:在考试中,考生需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和内容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和策略,以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率。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I类常识判断资料笔记
以下是关于职业能力倾向测验I类常识判断的资料笔记:
1. 职业测验简介: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是一种评估个体在特定领域的职业能力和倾向的工具。
I类常识判断是其中的一部分,用于评估个体在常识判断能力方面的表现。
2. 常识判断能力:常识判断能力是个体利用已知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在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常识判断能力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职业能力指标。
3. 常识判断题目类型:I类常识判断题目通常以陈述事实或情况为基础,要求判断陈述的真实性、逻辑关系或可能性。
常见题目类型包括推理判断、比较判断、因果判断等。
4. 解题策略:
- 理解陈述:认真阅读和理解每个陈述的内容,包括相关的细节和关键词。
- 考虑逻辑关系:分析陈述之间的逻辑关系,例如因果关系、条件关系等,以确定正确的判断。
- 推理推断:利用已知信息进行推理和推断,推导出合理的判断结论。
- 排除干扰项:注意答题选项中可能存在的干扰项,排除不符合逻辑或不合理的选项。
- 验证答案:在完成答题后,检查答案的逻辑性和一致性,确保选项和陈述的关系正确。
5. 备考建议:
- 练常识普及:增加对广泛常识的了解和积累,包括社会、文化、科学等领域的知识。
- 刷题提升能力:多做常识判断题目的练,熟悉题目类型和解题思路。
- 分析解题过程:在做题时,注意分析解题过程中的错误和不足,及时调整策略和提升能力。
以上是关于职业能力倾向测验I类常识判断的资料笔记,希望对您的学习和备考有所帮助。
祝您顺利通过测验!。
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笔记(私人整理版) iseekupxlmotherthe first day of one year言语数理推断常识部分:法律比较重要、时政。
搜集题目资料分析,笔算能力1、全面协调,题目类型不偏废,提高熟练度。
不断提高2、心态,认真持久忘记别人,不管如何不能认输3、考试:1放弃原则,有取舍2做题模式化3做题顺序。
逻辑推断、资料分析,言语分析,数学运算,先擅长的,涂卡做完一部分涂一部分。
4工具直尺、圆规、量角器、立方体橡皮4、每做完一题理解一提,了解思路数字推理练感觉、掌握规律一、数列分类1、横向例如,2 3 5 8 13横向递推2、纵向例如2 3 5 8 12(差)通过运算得到新数列方法:逐差(常见)、逐商(相邻项有明显倍数或约数关系)、逐和(灵机涌动)二、思维模式1、整体分析:幅度变化:考虑选项,幅度大考虑乘法(幂次、积数列),反之加减法周期性:正负、大小--考虑二级数列(做差)单调性:完全单调、只有后部单调,前项做项2、局部分析:如4 9 13/2,-2 4 0相邻几项有关系3、结构分析(必做)例如:1 3 4 1 9先做差--2 1 -3 8再做还是无规律,但是结构上2*2=4 1*1=1-3*-3=9三、等差数列(没有想法,一律做差)基本型2 4 6 8 10;-6 6 18变化:A二级差、三级差B变式做差之后不在为等差数列如:-1.5,2,1,9,-1(周期)三级做差后:-4.5,9,18四、等比数列(相邻项有明显的严格或非严格倍数关系)基本型2 4 8 16变化:A变倍数2 4 16 128(128*16)B附加值乘过之后加个数字,附加值能为数列C项附加值或倍数成原数列的项p7如:2 1 5 16 53(单调性--2为项)53=16*3+516= 5*3+15= 1*3+2五、和数列(相邻项有明显的加和关系、变化幅度不大)基本型2 3 5 8 13(兔子数列)变化:A三项和1 2 3 6 11(2+3+1,3+5+3)B和的基础上变化(倍数、附加值、项)六、积数列(项变化幅度很大,尤其是答案)基本型:2 3 6 18 108变化:积的基础上变化(倍数、附加值、项)七、多次方数列(三级等差数列很有用,必做到)基本型:平方数列、立方数列、多次方数列(1-6的5此房)变化多样,注意变化底数指数顺序变化:A底数(自然数、质数、合数4,6,8,9,10、数列)B指数(负数)C附加值D倍数(很麻烦)例41/9 1 7 36 ?吧、分式数列1、基本数列,如前各种(运算简单、结果简洁,优先考虑减法和除法)2、组合规律,大小无意义,数列组合八、组合数列(数列很长)1、间隔数列(优先)2、两两分组加减乘除3、三三分组(项重复使用)4、中间分段5、首尾组合九、质数列200以内质数数学运算一、整除性----判断余数1、整除A、2、5B、3、9---各位数字或各位数字之和为3的倍数C、4、25---后两位D、6---同时被2和3整除(被12整除既同时被3和4整除---互质)E、7、11、13----分割做差,后三位分割出来,大数减小数看能不能被整除,要判断余数必须后三位减前面的。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E类常识判断资料笔
记
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职业能力倾向测验E类常识判断的资料笔记。
以下是相关要点:
1.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E类概述
-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E类是一种常用的职业能力测量工具,用
于评估个体在常识判断方面的能力。
- 该测验主要衡量个体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常识知识的能力,以及对常见情境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常识判断能力
- 常识判断能力是指个体在面对实际情境时,根据自身的常识
知识和逻辑推理进行判断和决策的能力。
- 这项能力对于很多职业都非常重要,特别是那些需要经常面
对各种实际问题和决策的职业。
3. 常识判断能力的重要性
- 在职业生涯中,常识判断能力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复杂情境,做出明智的决策。
- 良好的常识判断能力可以帮助个体在工作中迅速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并展示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4. 常识判断能力的培养方法
- 阅读广泛:通过多读书籍、报纸、杂志等扩大常识知识面,加强对各个领域知识的了解。
- 逻辑思维训练: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培养分析问题和推理的能力。
- 实践经验积累:通过积累实际工作和生活经验,逐渐提升对常见情境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以上是关于职业能力倾向测验E类常识判断的资料笔记。
通过对常识判断能力的认识和培养方法的了解,个体可以提高自身职业能力,更好地应对各种工作和生活情境。
公考行测笔记嘿,宝子们!今天咱就唠唠公考行测这档子事儿。
嗯...我在这方面那可是摸爬滚打了好些年,算是有点小经验吧。
咱先说这行测啊,那题量可真是大得吓人,就像潮水一样,一波接着一波向你涌来,哇!刚接触的时候,我都懵圈了。
我记得我第一次做行测模拟题的时候,那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当时我就在想:“这都是啥玩意儿啊?”时间根本不够用,我就像个没头的苍蝇似的乱撞。
行测有好几个模块呢,像常识判断、言语理解、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还有资料分析。
我最开始觉得常识判断最简单,不就是些平常知道的东西嘛。
哼!结果发现我大错特错了。
这里面涵盖的知识那叫一个广,上到天文,下到地理,什么都有。
有时候我看着那些题目,就只能干瞪眼,心里默默念着:“我这脑子咋就没记住这些呢?”我记得有一道题问哪个朝代的瓷器有啥特点,我当时就想:“唉,要是我多看看那些鉴宝节目就好了。
”再说说言语理解吧。
这部分啊,就像是一场文字游戏。
有些词语看起来都差不多,但是放在句子里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
我以前总是凭着感觉选,后来才知道,这里面也是有套路的。
比如说那些关联词啊,什么“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就像一个个小暗号一样,能帮你找到正确答案。
不过有时候这些暗号也会迷惑你,我就经常掉进陷阱里,然后拍拍自己的脑袋说:“哎你咋又这么傻呢?”判断推理可就有意思多了。
这里面有图形推理、逻辑判断之类的。
图形推理就像猜谜语一样,你得找到图形之间的规律。
有时候我看那些图形看久了,感觉它们都在我眼前晃悠,像一群调皮的小精灵。
我记得有一次我遇到一道超级难的图形推理题,我看了半天都没看出来,最后瞎蒙了一个,结果还蒙对了,我就高兴得不得了,大喊一声:“哇塞,运气爆棚啊!”资料分析呢,数据超多,密密麻麻的。
但是只要你掌握了计算方法,还是能拿到不少分的。
我刚开始做的时候,计算速度超慢,而且还老是算错。
后来我就学了一些速算技巧,就像那个截位直除法,真的很实用。
不过有时候我也会粗心大意,把数据看错,然后算出一个离谱的答案,自己都忍不住笑了。
【注意】资料分析解题三步走:1.识别题型。
考查什么题型,如增长量、比重、平均数怎么识别,判断出题型后找到对应公式。
2.找数列式。
找数要精神高度集中,不要马虎。
3.速算结果(是本节课学习重点)。
因为很多同学做题比较慢且不准确,所以速算就显得尤其重要。
速算技巧一、截位直除1、应用环境:除法:A/B、(A+B)/C、A/B÷C、A/B*C/D。
2.、什么是截位?答:保留有效数字,看下一位进行四舍五入。
例:12345截两位,保留两位,下一位是第三位,3进行四舍五入,变为12000;12345截三位,保留三位,下一位是第四位,4进行四舍五入,变为12300。
3、截谁?(1)一步除法,建议只截分母,更准确。
形式:A/B、(A+B)/C。
如1357/34.28,分母为4位数,不好除,若截两位,分子分母都截,变为1400/34;或者只截分母,变为1357/34。
两种形式都好计算,因为分母截完后做除法比较快,但分子分母都变不好掌控,只变分母会更好掌控,所以建议只截分母。
(2)多步除法,截分子、分母,好约分。
形式:A/B÷C、A/B*C/D。
如12345/34567*(13925/24072),若单纯只截分母,不好计算,因此对于多步除法,分子分母都截(方便约分与计算),变为12/35*(14/24)=1/5=0.2。
4.截几位?(资料分析中要么截两位(计算更快但有误差),要么截三位(计算更精准)。
基本没有截四位,因为截三位已经很精准。
)答:看选项差距。
(1)差距大,截两位。
①首位都不相同:A.11,B.21,C.31,D.41。
选项分别为1、2、3、4开头,首位不同,差距大,截两位。
②首位有相同,第二位差值>首位:A.11,B.21,C.25,D.41。
B、C项首位相同,都是2,第二位差值为1和5,5-1=4,4>首位=2,差距大,截两位。
如246、287,首位都是2,第二位差为8-4=4>首位=2,差距大,截两位。
职业能⼒倾向测验学习笔记资料分析现期基期-1基期与现期:作为对⽐参照的时期称为基期,⽽相对于基期的称为现期。
描述具体数值时我们称之为基期值和现期值。
增⻓量:增⻓量是指基期值与现期值增⻓(或减少)的绝对值。
增⻓量是具体值,有单位。
增⻓量=现期值-基期值;增⻓量有正负,负值代表减少量增⻓率:现期值相对于基期值增⻓的百分⽐ 增⻓率=(现期值−基期值)/基期值同⽐/环⽐:同⽐(去年同⼀时期)环⽐(相连上⼀期)【例:2024年3⽉,同⽐是对⽐于2023年3⽉;环⽐是对⽐于2024年2⽉】【夯实基础】【基础技巧】1.⼀般情况下,题⼲中给予时间时,参照时间,初步确定求的是现期还是基期:给现在问以后,给基期求现期;给现在,问以前,给现期求基期例如题⼲中给于的是2023年的数据,求2024年的数据,那么是根据基期求现期,公式:现期值=基期值+增⻓量;现期=基期x(1+R)例如题⼲中给于的是2023年的数据,求2022年的数据,那么是根据现期求基期,公式:基期量=现期量−增⻓量;基期值=现期值!"#2.明确基期与现期之后,确定是同⽐增⻓还是降低,增⻓意味着现期>基期,降低意味着现<基期,主要体现在增⻓率的正负上⾯;(计算基期时涉及除法容易出错和弄混,乘法⼀般不会弄混)例如题⼲中给于的是2023年的数据,⽐上⼀年增⻓50%,求2022年的数据,那么是根据现期求基期,公式:基期量=现期量−增⻓量;基期值=现期值!"$%%例如题⼲中给于的是2023年的数据,⽐上⼀年降低50%,求2022年的数据,那么是根据现期求基期,公式:基期量=现期量+增⻓量;基期值=现期值!'$%%3.拓展:题⽬中是否为多年后的现期值例如题⼲中给于的是2023年的数据,保持增⻓量/率不变,求2025年的数据,⾸先明确是根据基期求现期,但中间间隔⼀年,那么计算公式:现期值=基期值+增⻓量+增⻓量;现期=基期x(1+R)x(1+R)-----现期值=基期值+增⻓量x(2025-2023);现期=基期x(1+R)^2【能⼒提升】【速算技巧】⼀般情况下,计算现期的运算基本上都是进⾏加法(增⻓量)及乘法(增⻓率)的计算,这种加法及乘法的运算⽐较好进⾏下去,⼀般不难理解;⽽在计算基期的⽅法需要涉及除法及增⻓率/降低率的问题,即涉及除法时分⺟的加减问题,需要思考下,会⽐较浪费时间,在职业能⼒倾向性测试中,往往不是不会做,⽽是时间不够⽤,答不完题,所以在牢记基础计算⽅程式的前提下,也需要提⾼计算速度。
行测总结笔记pdf行测,这两个字对于考公的小伙伴们来说,那可真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啦!每次提起它,都像是一场“爱恨交织”的大戏。
就说我自己准备行测的那段日子吧,简直是充满了“酸甜苦辣”。
为了能在这个战场上取得好成绩,我可是下了大功夫。
一开始,我就像一只无头苍蝇,到处乱撞。
买了一堆资料书,看着那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复杂的图表,脑袋都大了好几圈。
那些个数量关系的题目,什么行程问题、工程问题,感觉就像是一道道难以跨越的鸿沟。
每次遇到,我都在心里默默念叨:“这都是啥呀!”后来,我慢慢找到了一些门道。
开始认真整理笔记,把那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常考的题型,还有自己做错的题目,都一一记录下来。
我还特意把这些笔记整理成了 PDF 格式,方便随时查看和复习。
就说图形推理这部分吧,那真的是让我又爱又恨。
有些题目,一眼就能看出规律,心里那个美呀,感觉自己简直是个天才。
可有些题目,瞪大眼睛看半天,还是毫无头绪。
我就把这些让我头疼的题目,详细地抄在笔记里,旁边写上自己的思考过程,哪怕是错误的思考,也不放过。
然后再对照着答案,一点点分析,找出自己的思维漏洞。
还有资料分析,一开始我总是被那些大数据和复杂的计算给吓到。
但后来我发现,其实很多题目都有巧妙的解题方法,比如估算、找关键数据等等。
我把这些方法都详细地记录下来,还配上了自己的理解和注释。
每次复习的时候,都感觉像是在和这些方法重新“交朋友”,一次比一次熟悉,一次比一次得心应手。
言语理解部分也是个大工程。
那些近义词、成语的辨析,总是让人晕头转向。
我就把容易混淆的词语整理在一起,通过造句、对比的方式来加深记忆。
而且,我还会把一些经典的题目和文段抄下来,仔细琢磨其中的逻辑和语感。
在整理笔记的过程中,我也闹过不少笑话。
有一次,我正在全神贯注地抄错题,妈妈叫我吃饭我都没听见。
等我反应过来,妈妈已经站在我身后,一脸无奈地说:“这行测比我做的饭还香啊!”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放下笔去吃饭,心里还在想着刚才的题目。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学习心得体会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是我本学期的选修课,当时选择这门课是想让自己学习更多对自己未来发展有帮助的知识,这样可以培养自己在其他方面的能力。
我知道也许自己学的这门知识在以后也许用不到,但一直我都觉得学习东西是件好事,因为技多养身,虽然有的知识学习了却用不到,但很多在关键的时候却会用到。
所以我抱着好好努力学习的态度学习这门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还知道了学习中的一些道理,下面是这学期学习的心得体会。
起初我以为这门学科很简单,只要自己听听就应该能懂,但一开始的学习让我觉得很苦闷,因为第一章讲的是逻辑推理,虽然在高中的时候就学过相关的内容,而且自认为学得还不错。
但可能是自己读的是职高的原因吧,感觉学的都太浅了,有很多都没有学到,可通过这次的学习我知道了更多解决这类题的方法和技巧,也见识了不一样的题型,虽然有的题我还是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解决或者还是会做错,但我觉得在学习这类知识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的思维不再那么的抽象了,知道知识的灵活性,也懂得一些灵活应用的方法。
学习完逻辑推理后,我们紧接着学习了数学运算。
一直自己的数学就不怎么样,可学习这门课却要学好多关于数学的,感觉很苦闷,甚至有想放弃的念头,尤其是在学习类比推理、资料分析的时候,我真觉得自己很笨,很多题都做不来,感觉自己坐在教室里是度日如年。
但由于上这门课的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比较严肃,而且还要抽我们回答问题,答不上还有惩罚,这使我不得不听,即使听不懂也要认真的听。
我认为再难的东西,只要自己认真听了,努力地掌握了方法,我想都会学会的,所以我要求自己认真听,不懂的做下笔记,下课后问同学或老师。
虽然现在还是有知识弄不懂,但至少学到了很多知识,现在对数字也要敏感些了。
学习这门课,我最喜欢的是逻辑知识部分,虽然说有些逻辑与现实生活是相反的,但我觉得这部分的知识很有趣,而且很锻炼人的思维。
我认为只要明白的逻辑的一些原理,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会用画图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行政能力测试知识点总结一、行政能力的概念和特点行政能力是指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所需要具备的综合素质和技能,包括组织协调能力、决策能力、沟通协调能力、领导才能、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管理经验等。
行政能力的特点包括多元维度、系统性、实践性、发展性和可塑性。
二、行政能力测试的意义和作用行政能力测试是用来测定管理者的组织协调能力、决策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领导才能等方面的能力,以评估其是否适合担任特定的管理职位。
行政能力测试的结果可以帮助组织找到适合的管理者,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工作绩效,优化组织管理和运营体系,提升整体竞争力。
三、行政能力测试的内容和方式行政能力测试的内容主要包括情境分析、案例分析、行为面试和能力测评等。
测试方式既可以是笔试形式,也可以是面试形式,还可以是实操形式。
通过行政能力测试,可以了解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所具备的实际技能和素质,进一步评价其管理能力和潜力。
四、行政能力测试的知识点1. 组织协调能力:包括团队建设、人员管理、资源协调和流程优化等方面的知识点。
2. 决策能力:包括决策思维、问题分析、方案设计和效果评估等方面的知识点。
3. 沟通协调能力:包括沟通技巧、谈判技巧、表达能力和沟通效果评估等方面的知识点。
4. 领导才能:包括领导力发展、团队激励、目标管理和变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点。
5. 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包括问题发现、机遇识别、风险管控和经验总结等方面的知识点。
五、行政能力测试的训练方法1. 知识点学习:根据行政能力测试的知识点,系统地学习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沟通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
2. 情境模拟: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和游戏训练等方式,模拟管理实践中的真实情境,提高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战演练:通过项目管理、团队合作和跨部门协作等实践活动,锻炼管理者的业务能力和领导能力。
4. 个性化辅导:根据不同管理者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帮助其发掘潜能、提高综合素质。
第一阶段总结一、学习内容(1)类比推理(2)图形推理(3)判断推理(4)定义判断(1)类比推理1.内含:内在含义必然和或然人、物属性对应(屈原—端午节)事件要素对应(历史重大事件,对应人物)因果关系(必然和或然/不一定)条件关系(必然和或然)如水和农业,水对于农业是必然条件其他关系(近反义词、语法结构、成语结构、字音)2.外延:内在含义的对象、数量、范围等包含关系全异关系:矛盾和反对,矛盾是一个大概念包含两个小概念,反对是一个大概念包含多个小概念。
全同关系交叉关系(2)图形推理属和数属:相同元素、位置关系、一笔画、曲直性、封闭性、单元素图形、连体图形、直角图形、凹凸性数:点、角、线、面、笔画、部分、种类、字母顺序、对称轴平移、旋转、翻转数量代换遍历叠加小黑点静态位置关系:外离、外切、相交(遮盖)、重合、内切、内接、内含技巧:从选项入手,看区别解题思路:1.先有属性后有数数;2.确定具体某个属性,但没答案,则考虑对应的数数;3.简单图形从点、线、角三方面考虑,复杂图形从面、元素、部分考虑;4.简单复杂混杂,差别比较大,从笔画上考虑;有汉字、字母元素,考虑笔画数5.发现对称性,深入考虑。
笔画数=奇数点/2奇数点:从一点出发,发射出奇数条线段的点就叫奇数点。
空间重构和平面重构简单的直接看,复杂的用橡皮技巧一:向对面,运用排除法排除技巧二:相邻面公共边图案相对位置关系时针法,时针路径经过的位置旋转法技巧三:橡皮,对于线条类重构,而且有重复图案,最好用橡皮。
四面体技巧一:看面的左右关系思路:面—线(公共边)—点(重合)左右两边可以通过平移来判断公共边和公共点。
(3)判断推理直接推理解题步骤:1.翻译2.找到确定信息量(已经发生的事)3.运用推理规则(肯前肯后,否后否前)4.找到正确选项要么A,要么B:说明A、B只有一个发生,另一个一定不发生。
真假命题解题步骤:1.找到相应关系(矛盾、反对、推出)2.绕开相应关系3.找到确定信息4.找出正确答案矛盾所有是——有些非所有非——有些是某个是——某个非A且B——非A或非BA或B——非A且非BA推B——A且非B反对所有和所有不不能同为真,可同为假有些和有些不不能同为假,可同为真推出A推B所有有些某个所有推有些所有推某个某个推有些条件:只有一真,A推B 则A必为假如:“所有”推“有些”,则“所有”必为假条件:只有一假,A推B 则B必为真如:“所有”推“有些”,则“有些”必为真一真前为假,一假后为真若甲乙两人说的话一真一假,且甲能推乙。
行测总结笔记学霸笔记必过行测,这门让无数考公人又爱又恨的科目,就像一座神秘的城堡,充满了挑战和未知。
为了攻克这座城堡,我可是下了一番苦功夫,总结出了一份独家的行测笔记,今天就来和大家分享分享。
还记得刚开始准备行测的时候,我就像一只无头苍蝇,到处乱撞。
那些密密麻麻的知识点,各种各样的题型,让我眼花缭乱。
尤其是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一堆数字和公式,看得我脑袋都大了。
就说数量关系吧,什么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利润问题,每个问题都有独特的解法和思路。
一开始,我总是搞混,做题的时候完全没有头绪。
有一次做一道工程问题的题目,我愣是在那苦思冥想了半个多小时,草稿纸用了好几张,可还是没算出来。
当时那个着急啊,心里就像有一万只蚂蚁在爬。
后来我发现,不能这样盲目地做题,得总结方法。
于是我开始把每一种题型的特点、解题步骤都详细地记录下来。
比如行程问题,我会把相遇问题、追及问题分别整理,画出示意图,标注出关键的条件和数据。
还会找一些典型的题目,把它们的解法一步一步地写清楚,反复去看,去琢磨。
资料分析也是个大难题。
那些数据又多又复杂,计算起来特别麻烦。
一开始,我总是被那些百分数、小数点搞得晕头转向,计算速度慢得像蜗牛。
有一次做一套模拟题,光是资料分析这部分就用了将近一个小时,结果还错了一大半。
为了提高速度和准确率,我专门找了一些快速计算的技巧,像尾数法、首数法、估算法等等。
然后每天都会做一些练习,强迫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做完之后,认真分析错题,总结原因。
慢慢地,我的计算速度越来越快,准确率也提高了不少。
除了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判断推理也是行测中的一个重点。
图形推理题总是让我摸不着头脑,那些奇怪的图形变化规律,我怎么都看不出来。
逻辑判断题更是复杂,什么加强削弱、翻译推理,每一个都需要仔细思考。
不过,经过不断地练习和总结,我也找到了一些窍门。
对于图形推理,我把常见的规律都整理出来,比如位置规律、样式规律、属性规律等等。
每次做题的时候,就按照这些规律一个一个地去尝试。
行测笔记整理行测,这玩意儿对于准备考公的小伙伴们来说,那可真是一座必须要翻越的大山。
最近我就在和这“大山”较劲儿,整理行测笔记的过程,那叫一个“精彩”!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书桌上堆满了各种行测的教材、真题卷,还有五颜六色的笔。
准备工作做好后,我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大战开始啦!”先从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开始,这部分的知识点那叫一个多啊!什么逻辑填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等等。
我拿起笔,一边看着教材,一边在本子上写着重点。
遇到那些容易混淆的词语,我就像个侦探一样,仔细分析它们的词义、词性还有用法。
比如说“截止”和“截至”,看起来差不多,可实际用法大不同。
“截止”表示到某个时间停止,强调“停止”;“截至”则表示截止到某个时间,强调的是“时间”。
我在笔记上写得密密麻麻,还特意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出了例子和易错点,心里想着:“哼,看我不把你们都拿下!”接着是数量关系,这可真是我的“老大难”问题。
什么工程问题、行程问题、利润问题,一个个都像小怪兽一样张牙舞爪地向我扑来。
我咬咬牙,告诉自己不能怕。
做一道题,我就得在笔记上总结一下思路和方法。
就拿那道经典的追及问题来说,甲、乙两人同向而行,甲的速度比乙快,一开始两人相距一定距离,求多长时间甲能追上乙。
我又是画图,又是列式子,好不容易算出了答案。
然后在笔记上详细地写下了解题步骤,还自言自语道:“下次再遇到这样的题,可别把我难住啦!”判断推理部分也不轻松。
图形推理的那些规律,什么对称、旋转、叠加,看得我眼花缭乱。
我瞪大眼睛,一个个图形仔细观察,生怕错过了什么关键的细节。
定义判断更是要和那些冗长的定义“死磕”,一个字一个字地去抠。
逻辑判断里的各种推理形式,什么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把我绕得晕头转向。
但我还是耐着性子,一点点地梳理清楚,在笔记上画着各种图表和思维导图,试图让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
资料分析这一块,那一堆堆的数据简直要把我淹没了。
不过我告诉自己,不能被它们吓倒。
我认真地学习各种统计术语,什么增长率、比重、平均数,然后学着从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中找出有用的信息。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C类常识判断资料笔
记
一、常识判断
1. 在公共场所,我们应该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社交礼仪,例如遵守咳嗽和打喷嚏的礼仪、正确使用公共厕所等。
2. 气象学是研究大气现象和天气变化的科学。
了解气象常识对
于预测和应对天气变化是很重要的,比如了解不同云朵的形态和天
气关系、地震前的气象变化等。
3.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掌握一些基础的数字技能如使用电脑、浏览互联网、处理简单
的电子表格和文档等,对于适应现代社会是必要的。
4. 媒体与传媒是当代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媒体我们可
以获取到各种形式的信息。
理解媒体的运作机制,辨别信息的真实
性以及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非常重要。
5. 琳达效应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的是人们过度依赖印象深刻的信息而忽略了统计数据和概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注意避免受到琳达效应的影响,保持理性思考。
以上是关于职业能力倾向测验C类常识判断的一些资料笔记。
通过了解和掌握这些常识,我们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加自信和具备良好的判断能力。
公务员行测知识点总结公务员考试中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是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涵盖了众多知识点。
下面为大家总结一下公务员行测的主要知识点。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这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1、选词填空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词汇量,能够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同时要结合上下文语境,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2、片段阅读要求考生能够快速阅读并理解文段的主旨大意,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同时要注意细节信息,能够准确回答与文段相关的问题。
3、语句表达包括病句辨析、语句排序、语句衔接等内容,考查考生对语法、逻辑和语言表达习惯的掌握程度。
二、数量关系数量关系主要涉及数学运算和数字推理。
1、数学运算涵盖了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利润问题、排列组合问题、概率问题等多种题型。
考生需要掌握基本的数学公式和解题方法,同时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2、数字推理要求考生观察数列的规律,找出数字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空缺的数字。
常见的数列规律有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和数列、积数列等。
三、判断推理判断推理是行测中的重点部分,包括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和逻辑判断。
1、图形推理需要考生观察图形的形状、数量、位置、颜色等特征,找出图形之间的规律。
2、定义判断考生要根据所给的定义,对选项中的事例进行判断,关键是要准确理解定义的内涵和外延。
3、类比推理考查考生对词语之间逻辑关系的理解,如种属关系、并列关系、对应关系等。
4、逻辑判断涉及到命题推理、加强削弱论证、日常推理等内容,要求考生掌握逻辑推理的规则和方法,能够理性分析和判断。
四、资料分析资料分析主要考查考生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
1、数据查找能够快速准确地在给定的资料中找到所需的数据。
2、数据计算掌握一些快速计算的技巧,如尾数法、首数法、估算法等,以提高计算效率。
3、数据分析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并回答相关问题。
五、常识判断常识判断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科技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学习笔记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学习笔记(绝对原创)
文章来源:君竹学人[]
一、片段阅读
(一)片段阅读题型
1、主旨题:主要,观点,概括,旨,中心思想,标题等
对策:选项对策与全面,先看但是后看果。
方法:
A、选项特征法—不看题干,直接得出答案。
特征一:对策,包括措施、做法等,常含“应”、“要”等标志词。
带有对策的选项常常是正确的选项。
特征二:全面,如有两个以上的主体词,或者一个选项包含其他选项。
含信息词最多的或者包含其他选项的选项,通常是正确选项。
B、题干特征法
引申陷阱,文段中提出的只是问题而没有对策,那么该段的主要意思就是问题,而不是对策。
公文结构:开始+(转折)问题+论证+对策+结果
开始:是引入的话。
问题:在引入之后,通过转折提出。
论证:是通过原因,实例和数据论述对策,是中间过程,是对中心论点的论证,不是考查重点。
原因,实例和数据,是不能作为答案的。
对策:解决问题,包括观点。
段落中有对策应该先选对策,没有对策的时候只能选问题。
结果:补充说明“如果不这样会产生什么后果”“只有……才会……”、“否则会造成”,用结果的方法表示对策观点的重要性。
归纳:特征一:开头部分的转折,转折词:但是,但,可是,可,而,实际上,事实上等,答案就在转折之后。
特征二:结尾部分的结果,结果的标志:如果…不…,否则…才…等,答案在结果之前。
2、引申题:提问中含有“意”或“想”;讲故事或现象
对策:选项带对策;故事(现象)要全面(引申)
文中事例或原句不能作为引申题答案。
3、细节题:正确与否,正确或不正确的是,针对什么阐述,原因是什么,作者观点是什么。
对策:部分相对主将段,全部必然最比已点,原因条件无关换
问某个方面的细节,把问题在文中定位
问选项正确不正确,准确不准确,和原文不符的是,可以推出等
正确选项特征:部分相对主将段
特征一:部分,修饰正确选项的主语和宾语,与“全部”对应。
特征二:相对,是谓语推测性的表述语气,与“必然”对应。
特征三:主要,是一种限定词,与“最”对应。
特征四:将,是一种时态,与“已经”对应。
特征五:时间段,表示一个阶段性的词语,与“时间点”对应。
错误选项的特征:全部必然最比已点,原因条件无关换
特征一:全部,修饰主宾语
特征二:必然,修饰谓语
特征三:最,修饰形容词
特征四:已经,修饰时态
特征五:时间点,表示一个瞬时的时间
特征六:比较,不能无关比较
特征七:原因,不能增加无关原因
特征八:条件,一是指两个并列的句子不能互为条件,(无关条件),二是指充要关系不能倒置
特征九:无关,只与文段无关或者相反的选项
特征十,换,指逻辑上的偷换概念,就是通过扩大缩小词的范围使得词义大不一样。
偷换总是发生在主语和谓语名词的修饰语上。
4、关联对应题:对词的对应,什么指代的是;对句子的对应,如选句填入,作者接下来写什么。
对策:
词的关联对应:
最近原则,离得最近的词越可能是同义词。
同义词总在原词的前半句或后半句出现。
交叉对应:考查的词语出现在并列的结构上,就会出现交叉指代的情况。
找到前面或者后面的并列结构,按照交叉的方式进行对应。
‘a是b,不是c,而是d,是e"这种关联结构,只有a是主语,bcde都必须和a同义。
句子间的关联对应:
A、即文中画线填句子,关联是指填入空中的句子和前后句的联系,如出现转折、使用同一动词等;对应是指空中句子与隔开几句的句子形成意思上的照应关系,出现相近的意思。
B、“作者下面可能写些什么”,答案是与尾句形成对应关系。
5、排序题
对策:求同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