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三区域地理第一轮复习东南亚
- 格式:ppt
- 大小:10.18 MB
- 文档页数:62
高考地理区域地理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东南亚)一、单项选择题东南亚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东南亚自然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A.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B.中南半岛山环水绕,地势南高北低C.马来群岛火山地震频繁D.地处亚洲与非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2.琳琳计划暑假与父母一起去东南亚旅游,为此搜集了许多该地区的资料,其中与事实不符的是( )A.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B.旅游业发展迅速,吴哥窟、巴厘岛是著名的旅游景点C.盛产稻米和小麦D.是海外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读东南亚略图,回答3~5题。
3.图中A、B、C、D四地气候类型不同的一个是 ( )A.AB.BC.CD.D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岛是所在国人口最多的岛屿B.C岛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多火山C.D所在半岛的地形特征是山河相间D.D所在半岛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5.湄公河是D所在半岛最重要的河流之一,我国下列各省区中,与湄公河流域开发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贵州省B.云南省C.青海省D.西藏自治区读某区域图,完成6~7题。
6.图中②国常常遭受的自然灾害是( )A.台风B.龙卷风C.寒潮D.沙尘暴7.对该区域地理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A.水热条件好,水稻种植普遍B.热带经济作物产量大C.人口出生率低,劳动力普遍不足D.旅游资源丰富,地理位置重要读图,回答8~10题。
8.城市①所在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B.乳畜业C.商品谷物农业D.大牧场放牧业9.图示地区多发的自然灾害有 ( )①火山②地震③风暴潮④寒潮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10.①城市是图示国家的最大城市,2005年该国将首都由①处迁往②处,有关迁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加强对内陆地区的管理②增强国家的稳定与安全③扩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④把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某跨国纸业集团计划在下图地区投资办厂。
2020⾼考地理复习专项训练(区域地理)——东南亚【附答案解析】⾼考复习专项训练区域地理——东南亚⼀、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要求的。
2017年12⽉28⽇,马中关丹产业园⾸个⼊园项⽬——年产350万吨的联合钢铁⼚试产成功,标志着中国⼤陆在海外投资建设的第⼀个现代化全流程综合性钢铁⼚、马来西亚最⼤的钢铁⼚步⼊产出阶段。
联合钢铁⼚在循环经济和绿⾊环保⼯艺上投⼊巨⼤,其所有废⽔不外排。
下图为马来西亚关丹港地理位置⽰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联合钢铁⼚布局在马中关丹产业园,是因为关丹A. 原料能源充⾜B. 科学技术先进C. 消费市场⼴阔D. ⽔陆交通便利2.为发挥联合钢铁⼚的优势,关丹产业园最可能引进A. 汽车⼯业B. 电⼦⼯业C. 森林⼯业D. 炼铜⼯业3.联合钢铁⼚的建设和投产,对马来西亚的影响不包括A. 提⾼企业管理⽔平B. 改善当地⽣态环境C. 增加当地经济收⼊D. 提⾼城市化⽔平【答案】1.D 2.A 3.B【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马来西亚经济⽋发达且铁矿资源匱乏,科技⽔平较低,消费市场较⼩,故ABC错误;读图关丹属于港⼝城市,⽔陆交通便利,故本题选D。
2.为发挥联合钢铁⼚的优势,关丹产业园最可能引进与其存在⼯业联系的汽车⼯业。
电⼦⼯业属于技术指向型⼯业,森林⼯业属于原料指向型⼯业,炼铜⼯业属于动⼒指向型⼯业。
这三类企业与钢铁产业关联性⼩,故本题选A。
3. 联合钢铁⼚的建设和投产,可提⾼马来西亚就业率,增加当地居民经济收⼊,同时通过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提⾼企业现代化管理⽔平。
联合钢铁⼚会促进马来西亚⼯业化进程,进⽽提⾼马来西亚城市化⽔平。
联合钢铁⼚采⽤循环经济和绿⾊环保⼯艺可以减少甚⾄基本⽆环境破坏,但不会改善当地⽣态环境,故本题选B。
【点睛】⼯业企业之间存在⼯业联系。
为了便于⼯业联系,⼯业企业发⽣空间集聚,有利于共同利⽤基础设施,加强企业间的交流协作,降低运费成本,产⽣规模效益等。
区域地理之东南亚知识点)经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S-25ºN)板块位置:位于三大板块交界,多火山和地震滑坡、泥石流、海啸等自然灾害。
(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
)马六甲海峡的意义:它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结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海上通道.2.范围①中南半岛:共有6个国家,分别是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老挝是惟一内陆国。
②马来群岛:岛屿总数有两万多个,是世界最大群岛。
有6个国家:印度尼西亚(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东帝汶。
3.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①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与中国西南部山水相连。
高山、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形势。
河流下游多形成冲积平原。
②马来群岛:山地、丘陵为主,地表崎岖,河流短促,平原狭小,分布在沿海地区。
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太平洋两大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多火山活动和地震。
印尼被称为“火山国”。
爪哇岛上多火山灰,土壤肥沃。
(2)河流水文①主要河流有:元江—红河、澜沧江—湄公河、怒江—萨尔温江、湄南河、伊洛瓦底江等。
注入印度洋:萨尔温江(怒江),伊洛瓦底江(独龙江)经过的首都注入北部湾(太平洋)河内注入南海(太平洋)万象、金边23.5°N0°100°E120°E中南半岛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爪哇岛苏拉威西岛菲律宾群岛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公河红河湄公河三角洲半岛上各大河自北向南流,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河流上游河谷成V字型,两岸高山耸立,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游河谷宽阔,形成冲积平原。
其中,湄公河平原是东南亚最大的平原,是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重要农业区。
群岛上的河流短促,流量丰富,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
高三地理世界区域地理——东亚、东南亚、南亚和中亚人教版【同步教化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世界区域地理——东亚、东南亚、南亚和中亚1. 本讲学习目标要求:(1)驾驭本区域的自然和经济地理特点(2)着重分析日本和印度的国家地理概况2. 学问结构:二. 重点、难点:1. 东亚地区侧重在季风气候及日本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
2. 东南亚侧重在与我国的联系(尤其是贸易方面)。
3. 南亚地区侧重于分析印度的自然条件对其农作物分布的影响(留意印度洋海啸对南亚及东南亚的影响)。
4. 中亚地区的自然环境及自然资源则随我国西部大开发而成为热点。
三. 详细内容:1. 日本:(1)自然环境特点:先熟识地名:四大岛、濑户内海、日本海、太平洋、关东平原、东京湾、富士山、北海道渔场。
A. 岛国,海岸线曲折。
——多优良港湾。
如横滨(最大港口)、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
B. 3/4为山区;海洋性季风气候(冬季暖和,夏季凉快。
)——森林覆盖率世界第一(68%);水力丰富。
C. 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
(富士山3776米活火山,1995年阪神地震)D. 矿产贫乏——工业所需的燃料、原料需大量进口。
利用优越的海洋运输条件进口铁矿石、石油、煤炭:铁矿石——由澳大利亚、巴西、印度进口石油——中东、东南亚煤炭——中国(2)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A. 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B. 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多港湾、多人力资源优势、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
不利条件:矿产贫乏、市场狭小。
C. 进口原料,出口工业品,大力开拓国家市场。
冶金、石化、汽车、造船、电子等工业是日本的主要工业部门。
D. 日本工业遵循“接近消费市场,接近对外贸易的海港”布局原则,工业区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四大工业区:京滨区、阪神区、名古屋区、北九州工业区、濑户内海工业区。
2. 新加坡是东南亚新兴的工业国,其发展的缘由是什么?A. 扼马六甲海峡咽喉位置,且地处东南亚中心,成为东南亚各国相互贸易的集散地和转口中心。
东南亚知识点归纳地理地理位置东南亚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南边缘,地处赤道附近,受季风影响,气候变化较为明显。
东南亚地区的岛屿星罗棋布,拥有大量的海岛和半岛,形成了独特的地理景观。
其中,马来半岛和东砂为主要陆地,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为主要海岛国家。
大陆地区马来半岛:马来半岛是东南亚地区的一个主要陆地,位于泰国南部和马来西亚北部,地处印度洋和南海之间的狭长地带。
这里的热带雨林景色优美,拥有众多的自然资源。
同时,马来半岛也是东南亚地区的经济中心,拥有较为发达的工业和农业,是东南亚地区的重要物流和商业中心。
东砂(婆罗洲):东砂是马来西亚的一部分,位于马来半岛东部,是世界第三大岛屿,也是东南亚最大的岛屿之一。
东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和木材等,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雨林之一。
海岛国家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拥有上万个岛屿,位于赤道附近,气候炎热多雨。
印度尼西亚的自然景观多样,有美丽的海滩、神秘的火山、繁密的热带雨林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度假。
菲律宾:菲律宾是一个海岛国家,由7000多个岛屿组成,位于太平洋西部。
菲律宾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森林和渔业资源等。
同时,菲律宾也是一个美丽的旅游胜地,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热带雨林景观。
文化和民族东南亚地区拥有多样的文化和民族,主要包括马来人、华人、印度人等,各民族之间相互交融。
东南亚国家大多信奉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宗教,宗教在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经济发展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东南亚地区不断吸引着国际资金和技术的流入,加速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东南亚地区的主要产业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其中农业和渔业是东南亚地区的重要产业之一,出口的大米、糖、橡胶等产品一直占据了世界市场的一席之地。
东南亚地区的工业也在不断发展,尤其是电子、汽车、纺织等工业领域,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主要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