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专版中考化学复习练习考题训练(四)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其计算
- 格式:docx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7
最新教学资料·中考化学溶液计算题一:溶质的质量分数1、定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3、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C%= ×100%(C < S )(注:S 表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温度有关。
只要温度不变,质量分数就不变。
4、溶液中的质量关系m (溶液)=m (溶质)+m (溶剂)如果有体积,则应转换成质量进行计算,体积不可以直接相加减5、溶液的稀释计算溶液的稀释计算是根据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1)m (稀释前溶液)×w(稀释前溶液)=m (稀释后溶液)×w(稀释后溶液)(2)m(浓)+m(水)=m (稀)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1、用固体配制:①步骤:计算:计算所需溶质、溶剂的质量,并将液体质量换算成体积。
称量(量取):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的质量,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液体。
溶解:将液体倒入放有溶质的烧杯中,用玻璃棒不断溶解,直到溶质完全溶解。
装瓶存放:把配置好的溶液装入细口瓶中,盖好瓶塞,贴上标签。
②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③注意:根据所量液体的多少选择大小适合的量筒,溶解不能在量筒中进行。
2、用浓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 ×100% 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S 100g+S①步骤:计算、量取、稀释②仪器: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3、错误分析⑴ 计算错误⑵天平称量错误⑶量筒量取水错误易错易混影响溶质质量分数的因素1、影响溶质质量分数的因素是溶质、溶剂、的质量,与温度、是否饱和无关。
在改变温度的过程中若引起溶液中溶质、溶剂的改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会改变,但归根结底,变温时必须考虑溶质、溶剂的质量是否改变。
因而影响溶质质量分数的因素还是溶质、溶剂的质量。
2、不要认为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就变小,也不要认为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就变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专项(四)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探究1.[2019·某某]对一瓶已变质的NaOH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其中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 证明溶液中存在Na2CO3取样,滴加无色酚酞溶液B 除去溶液中的Na2CO3加入一定量的CaCl2溶液,然后过滤C 证明溶液部分变质取样,加入过量呈中性的BaCl2溶液,振荡后滴加无色酚酞溶液D 测溶液的pH 用玻璃棒蘸取少许溶液涂在湿润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2.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G4-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先关闭止水夹,将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烧瓶中,充分吸收掉二氧化碳后,再打开止水夹。
图G4-2(1)烧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根据上述现象能否得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的结论?,原因是。
(3)实验结束后,烧瓶内液体的溶质组成可能是。
3.[2019·某某十八县基模]为探究CO2与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某兴趣小组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20 ℃时,几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见下表:物质Na2CO3NaHCO3Ca(OH)2Ba(OH)2溶解度/g实验探究(1)实验一:小雨取一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加入一定量的水,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发现瓶子变瘪;小雨另取一相同的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向其中加入与水等体积的NaOH溶液,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得到溶液X,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2)实验二:为检验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小亮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中不宜将BaCl2溶液换成CaCl2溶液的原因是。
(3)实验三:小华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1滴酚酞溶液,发现溶液呈色,证明溶液X中有NaOH剩余。
实验中,小华没有直接向少量溶液X中滴入酚酞溶液,理由是。
化学的相关计算:溶解度和质量百分数------讲义课前热身:1. 饱和溶液:在 下,在 里, 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 下,在 里, 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3.溶解度的定义:在 下,某物质在 溶剂中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该物质的 。
代表符号:S知识点一:关于溶解度的计算:公式:溶液的质量= +即:=溶液M +=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 例题一:把50克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12克硝酸钾。
求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例题二:已知15℃时碘化钾的溶解度为140g ,计算在该温度下250g 水中最多能溶解多少克碘化钾?练习一:某温度下,a 克溶质溶解在2a 克水中恰好饱和,此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 )A. 100克B. a 克C. 2a 克D. 50克练习二:t ℃将12克某物质溶于30克水中,恰好配制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则t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例题三:一定温度下,将200g 硝酸钠溶液蒸发掉10g 水后,析出晶体6g ,再蒸发掉5g 后,又析出晶体4g ,则该温度下,硝酸钠的溶解度是( )A. 40gB. 80gC. 60gD. 20g提示:一定要是饱和溶液才能运用溶解度的公式练习三:现有500g20℃的A 物质溶液,若保持温度不变,蒸发掉20g 水后,有5gA 析出,若再蒸发掉20g 水后,又有7gA 析出,则在20℃时A 物质的溶解度?练习四: 20℃时,100 g A 物质的溶液,温度不变,蒸发掉10 g 水后有2 g A析出,又蒸发掉10 g水有4 g A析出,则:2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A. 20gB. 40 gC. 30 gD. 无法计算例题四: 20℃时,将一定质量的NH4NO3完全溶解于100g水中,将所得溶液分成两等份,其中一份蒸发18g水,可使溶液饱和,另一份加入36g NH4NO3也达饱和,求⑴20℃时NH4NO3的溶解度。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备战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全国通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含答案)一、单选题1.将50g 98%的浓硫酸溶于45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 9.8%B. 10.2%C. 10.8%D. 19.6%2.t℃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5%,乙物质的溶解度为15g,丙物质的10g 饱和溶液蒸干后可得1.5g丙.当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相等时,含溶质的质量多少的顺序是()A. 丙>甲=乙B. 甲>乙>丙C. 乙>甲=丙D. 甲=丙>乙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B. t2℃时A、B、C的溶解度大小为A=B>CC. t2℃时,A、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A、C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 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0%4.向100g溶液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g硝酸钾,并完全溶解,该溶液中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会()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5.要使20℃时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发生改变,可采取的措施有()①升高温度至30℃;②降低温度至10℃;③加入10g水;④加入1g氢氧化钙;⑤加入1g氧化钙;⑥蒸发掉10g的水,再恢复温度到20℃.A. ①③④B. ②⑤⑥C. ①③⑤D.②④⑤6.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③④⑤资料:A的溶解度温度20 30 40 50 60/℃溶解度37.2 41.4 45.8 50.4 55.2/gA. ②中A的质量分数最大B. ③⑤中A的质量分数相等C. ②④⑤的溶液为饱和溶液D. ①③④⑤中没有固体存在7.已知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钠。
20℃时向100g水中加50g氯化钠,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 36%B. 50%C. 33.3%D. 26.5%二、填空题8. 现有10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其中所含溶质的质量是________g;若将此溶液稀释为4%的稀溶液,需加水________g。
溶解度和质量分数的计算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时100克水中溶解了10克A ,则A 在0℃时溶解度为10克B .0℃时,100克A 的饱和溶液中含有20克A ,则A 在20℃时的溶解度为20克C .30℃时,100克水中溶解了40克A 恰好饱和,则30℃时A 的溶解度为40克D .40℃时,A 的溶解度为60克,说明40℃时,100克中溶解60克A 时溶液即达到饱和。
2.t ℃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S 克,现在t ℃下将a 克盐(不含结晶水)投入到b 克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饱和溶液,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 .b a 100a +B .b a a +%C .100S S +%D .S 100100S+%3.某固体物质的溶液W 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如使其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增加溶质w 克 B .增加溶质W /8克C .蒸发W /2克水D .蒸发一半溶剂4.在t ℃时KNO 3溶液一杯,在该溶液中加入11克KNO 3,充分搅拌后,仍有3克不溶;若将原溶液加热蒸发掉40克水,再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溶液恰好达到饱和。
则t ℃时KNO 3的溶解度为( )A .22克 B .20克 C .16克 D .8克5.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克,20℃时把18克氯化钠放入36克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 .26.5%B .33.3%C .36%D .50%6.20℃时,140克盐A 的溶液蒸发掉40克水,或加入10克A 盐晶体(不含结晶水),溶液均可达到饱和,则原溶液A 的质量分数为( )A .14.3%B .20%C .25%D .28%7.将100g10%的某固体物质M 的溶液,分别进行下述操作,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A. 蒸发掉10g 水,无晶体析出 B. 加入10g10%的M 的溶液C. 加入10g 固体M ,并使之完全溶解D. 加入10g 水8.一份2%的NaCl 溶液蒸发掉40g 水后,溶质质量分数变为10%,则原溶液中溶质质量为( )A.1gB.2gC.5gD.8g9.向40g5%的NaOH 溶液中,加入60g10%的NaOH 溶液,混合后溶液中NaOH 质量分数为 ____ .10.一定量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食盐水蒸发掉50 g 水后,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则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A. 8 gB. 6.4 gC. 3.2 gD. 4 g11.25℃时,某物质的溶液285克,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蒸发掉10克水,析出3克晶体(晶体不含结晶水),若再蒸发20克水,又析出12克晶体,则25℃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A .30克B .40克C .50克D .60克二计算题1.将80克某物质溶于920克水中配成不饱和溶液,求:(1)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2)欲使它的质量分数增加到20%,需要蒸发掉多少克水?(3)欲使原溶液的浓度变成5%,则需要加水多少克?(4)若在原溶液加入380克该物质,恰好变成t℃的饱和溶液,则该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是多少克?2.配制2000g20%的稀硫酸用以除锈,需98%的浓硫酸和水各多少毫升?(浓硫酸的密度是1.84g/cm3)3.在20℃时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50g,平均分成两等份。
1.已知硫酸铜的溶解度为10g/100mL水,试计算溶液中含有的硫酸铜的质量。
答案:溶液中含有硫酸铜的质量为10g.
2.已知硝酸银的溶解度为20g/100mL水,试计算溶液中含有的硝酸银的质量。
答案:溶液中含有硝酸银的质量为20g.
3.已知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100mL水,试计算溶液中含有的氯化钠的质量。
答案:溶液中含有氯化钠的质量为36g.
4.已知碳酸钠的溶解度为20g/100mL水,试计算溶液中含有的碳酸钠的质量。
答案: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的质量为20g.
5.已知氯化铵的溶解度为40g/100mL水,试计算溶液中含有的氯化铵的质量。
答案:溶液中含有氯化铵的质量为40g.
6.已知硫酸铁的溶解度为30g/100mL水,试计算溶液中含有的硫酸铁的质量。
答案:溶液中含有硫酸铁的质量为30g.
7.已知氯化钾的溶解度为50g/100mL水,试计算溶液中含有的氯化钾的质量。
答案:溶液中含有氯化钾的质量为50g.
8.已知硝酸钠的溶解度为25g/100mL水,试计算溶液中含有的硝酸钠的质量。
答案:溶液中含有硝酸钠的质量为25g.
9.已知硝酸铜的溶解度为15g/100mL水,试计算溶液中含有的硝酸铜的质量。
答案:溶液中含有硝酸铜的质量为15g.
10.已知氯化钙的溶解度为40g/100mL水,试计算溶液中含有的氯化钙的质量。
答案:溶液中含有氯化钙的质量为40g.。
课时4常见的溶液河北8年中考命题规律年份题型题号考查知识点及内容分值2016填空、计算30(3);36(2)配制溶液;计算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32015选择7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2计算应用36(2) 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52014选择、填空4;30(3) 溶液的组成;溶解时吸放热现象;饱和溶液、溶解度2+2计算应用36(2) 氯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42013选择、填空6;30(2) 溶解度、溶剂质量大小比较;乳化作用;溶质质量分数分析2+1计算应用36 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计算52012计算应用36(2) 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42011选择、计算6;36(2) 溶解度曲线;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2+42010填空、简答28(2);30 溶解与乳化;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2+42009选择、计算7;38(3)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过滤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2+2常见的溶液是河北中考的必考内容,分值为4~8分。
四大题型均有涉及,命题形式多样,主要以选择、填空、计算题题型进行考查。
预计2017年河北中考在选择题或填空题中考查溶解度、溶液的配制及操作,在计算题中考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河北8年中考真题演练溶液的形成1.(2014河北4题2分)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A.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B.物质溶于水时都放出热量C.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D.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2.[2010河北28(2)题2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将面粉、食盐、食用油3种物质分别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__食盐__,再分别加入洗洁精振荡,能出现乳化现象的是__食用油__。
3.[2013河北29(2)题1分]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用洗洁精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__乳化__作用。
4.[2014河北30(3)题2分]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如图是一组对比实验,实验目的是__比较NaCl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__。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溶解度一、选择题1.木块在硝酸钾溶液中排开液体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过程中KNO3溶液的密度保持不变B.实验过程中溶液均为饱和溶液C.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25℃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2.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S),饱和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A.M点表示硝酸钾和氧化钠的溶解度相同B.20℃时,饱和3KNO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1.6%C.20℃时,100g15.8%的3KNO溶液蒸发掉30g水变为饱和溶液D.将N点的NaCl溶液降温至40℃,N点转化为Р点3.熟石灰广泛用于生产农药、漂白剂,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熟石灰极易溶于水B.熟石灰溶液的pH<7C.60℃的熟石灰溶液降温至20℃,溶液变浑浊D.30℃时熟石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0.15 1000.15≤+4.生活在盐碱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冬天捞碱”,结合下表数据,下列说法正A.碳酸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钠大B.“夏天晒盐,冬天捞碱”分别利用了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的原理C.20℃时,将20g氯化钠加入50g水中,形成的溶液质量为70gD.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5.常温下,工业可利用2424Na SO KCl NaCl K SO+→+(未配平)原理制备24K SO。
24Na SO、KCl、NaCl和24K SO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Cl的溶解度一定大于NaCl的溶解度B.24Na SO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一直增大C.60℃时,24Na SO、K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D.该制备反应利用了常温下24K SO溶解度相对较小的性质6.已知常温下()2Ca OH溶解度为0.17g。
向一定量饱和()2Ca OH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pH随V(盐酸)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为检测某生石灰样品中钙元素含量,实验如下:步骤1:取0.60g样品于锥形瓶中,向其中加入200mL蒸馏水,盖上表面皿充分振荡。
专题训练——溶质质量分数和溶解度一、基础知识要点:1、 溶质质量分数概念: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可用小数或者是百分数表示。
2、 科学上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来定量表示溶液的组成。
3、 有关计算公式: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液质M M a % 4、二、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基础知识专题训练;1、食盐水的浓度5%,它表示 克溶液里有 克食盐水和 克水。
10千克这样的食盐水中含食盐 千克,含水 克.2、 克氯化钠溶于 克水中,可制的60克5%的食盐溶液: 克10%的氯化钠溶液蒸干可得氯化钠20克, 克10%的氯化钠溶液中含水45克。
3、现有20℃时10%的硝酸钾溶液50克:(要求列式计算)⑴ 加入10克硝酸钾后,其质量分数为 ⑵ 加入50克水后,其质量分数为 ⑶ 加入10克硝酸钾和15克水后,其质量分数为 ⑷ 蒸发掉10克水后,其质量分数为 ⑸ 加入20%的硝酸钾溶液50克后,其质量分数为⑹ 已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
6克 ,现加入20克硝酸钾,其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T ℃时,将某物质a 克溶于水恰好制成V 毫升饱和溶液(此时溶液密度为d 克/ 厘米3)则T ℃时该物质溶液为 ,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为 。
5、配制50克5%的氯化钠溶液,其步骤是:(1) (2) (3)6、在一定温度下,A 物质的溶解度为25克,则此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在一定温度下,B 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则此温度下,B 物质的溶解度为 克7、从60克15%的食盐溶液中取出20克溶液,则这20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现将20℃100克15%的食盐溶液升温到60%时(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量不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现将20℃100克15%的食盐溶液恒温蒸发水分,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在 (增大或减少),当溶液成为20℃时的 时,溶液浓度达到最大,其最大值为(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9、向20℃时100克食盐饱和溶液中加入3克食盐,则此时食盐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大?10、已知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40克水中加入18克食盐,充分溶解后,能得到食盐溶液多少克?这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11、已知40℃,A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求A物质在40℃时的溶解度。
中考总复习: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知识讲解与巩固练习【考纲要求】1.掌握溶液、溶质、溶剂、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等概念。
2.掌握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了解溶解过程中的放热和吸热现象。
3.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知识网络】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组成:溶质和溶剂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固体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溶解度变化规律: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溶解度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 a(O H)2常用溶解度曲线表示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 ×100%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定义:固体溶质从饱和溶液中析出的过程方蒸发溶剂,适于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的物质结晶法冷却热的饱和溶液,适于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大的物质放热,如:NaOH 浓H2SO4溶解现象吸热,如NH4NO3变化不明显,如NaCl乳化现象:洗洁精洗衣物和餐具上油污是发生了乳化现象【考点梳理】考点一、溶液、溶解现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溶液(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组成:溶质和溶剂。
(3)特征: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均一性指溶液各部分密度、浓度、性质都相同。
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改变,溶液久置不出现沉淀,不分层。
2.溶解现象(1)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1溶剂的温度:温度越高,溶解越快。
○2固体溶质的颗粒大小:颗粒越小,溶解越快。
○3搅拌加速溶解。
(2)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物质溶解时,往往会引起温度的改变。
溶解的过程发生两个变化:○1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的过程,要吸收热量;○2溶质的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作用形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过程,要放出热量。
考题训练(四)__溶解度__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其计算|夯实基础|1.20 ℃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40 g,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20 ℃时,100 g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40 g该物质B.20 ℃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2∶5C.20 ℃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40%D.将该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将会有晶体析出2.[2017·沈阳]按下列方法配制的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是( )A.称取5.0 g氯化钾,溶解在95 mL水中,充分搅拌B.称取5.0 g生石灰,放入95 mL水中,充分搅拌C.量取5.0 mL浓盐酸,倒入95 mL水中,充分搅拌D.称取5.0 g二氧化锰,放入95 mL水中,充分搅拌3.[2017·常州]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50 g,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图Z4-14.[2017·益阳]图Z4-2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由50 ℃降为30 ℃,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图Z4-2A.a B.bC.c D.a和b5.[2017·北京]25 ℃时,向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加入40 g的KCl固体,充分溶解。
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 )图Z4-3A.26% B.29%C.35% D.40%6.[2017·石家庄十八县基础模拟]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Z4-4所示。
分别将100 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图Z4-4A.乙物质的溶液中含有30 g溶质B.甲、乙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C.溶剂质量:甲=乙D.溶质质量分数:甲>乙7.[2017·邵阳]根据图Z4-5中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图Z4-5(1)t1℃时,A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
(3)将t2℃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不会析出晶体的是________。
|能力提升|·1.[2017·江西]进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活动常出现以下错误操作,其中不影响所配溶液浓度的是( )图Z4-62.[2017·苏州]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Z4-7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Z4-7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B.常用冷却结晶法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其晶体C.40 ℃时,将35 g硝酸钾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39.0%D.将2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忽略水分蒸发)3.[2017·新疆]2017年4月22日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升入太空和“天宫二号”完成第一次交会对接。
高氯酸钾(KClO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下表是高氯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 ℃时,高氯酸钾的溶解度为1.68B.40 ℃时,将4 g高氯酸钾溶于100 g水中可得到104 g溶液C.80 ℃的高氯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40 ℃有结晶现象D.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4.[2017·广东]下列是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的流程图。
图Z4-8(1)应称量________g NaCl,需加水________mL。
(2)若称量NaCl固体时指针向右偏转,则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天平平衡。
(3)取上述溶液10 g加水稀释到________g,可得到5%的NaCl溶液。
5.[2017·河南]图Z4-9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将t3℃时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只有甲的溶液中有固体析出。
图Z4-9(1)乙的溶解度曲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X”或“Y”)。
(2)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________。
(3)t3℃时,将30 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
6.[2016·石家庄桥西区基础模拟]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60 ℃时,NaCl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 ℃时,将36.0 g NaCl加入到100 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或“=”)36.0%;用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进行了如图Z4-10所示的实验:图Z4-10上述过程中所得的A、B、C、D、E五种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_________溶液与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4)当KNO3固体中混有少量NaCl时,提纯KNO3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017·唐山路北区一模]向100 g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Z4-11所示。
请回答:(1)将A点所对应的混合物过滤,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
图Z4-11参考答案|夯实基础|1.B [解析] 20 ℃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40 g,表示在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该物质40 g,此时溶液的质量是14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g140 g×100%<40%;由于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不知道,所以不能判断温度降低时,是否有晶体析出。
2.A [解析] 氯化钾易溶于水,5.0 g氯化钾溶解在95 mL水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5 g5 g+95 g×100%=5%;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熟石灰微溶于水,不能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量取5.0 mL浓盐酸,量取的是溶液的体积,不能得出溶质氯化氢的质量,故不能求得溶质质量分数;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得不到溶液。
3.D [解析] 取用氯化钠时瓶塞要倒放,以免污染试剂;称取氯化钠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使用量筒量取水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溶解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加速物质溶解。
4.A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c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故高温下c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会形成低温下的不饱和溶液,不会析出晶体;a和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降低而减小,而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故等质量的a、b的饱和溶液由50 ℃降低到30 ℃时,a析出的晶体多。
5.A [解析] 结合溶解度曲线图,25 ℃时KCl的溶解度约为35 g,所以加入40 g KCl不能完全溶解,已达到饱和状态,只能溶解35 g,根据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计算可得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35 g100 g+35 g×100%≈26%。
6.D [解析] 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30 g,即100 g水中最多溶解30 g乙,故t2℃时100 g乙的饱和溶液中不可能含有30 g乙,降温到t1℃时,乙的溶解度变大,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的组成不变;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故100 g甲、乙的饱和溶液中甲的溶剂质量小于乙,降温到t1℃时,甲、乙两种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不变,依然是甲小于乙;分别将100 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后,甲溶液依然饱和,乙溶液变为不饱和状态,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故饱和的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不饱和的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7.(1)降温(或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等)(2)A>B>C (3)C[解析] (1)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降温、加入溶质A、蒸发溶剂都可以使A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2)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A>B>C。
(3)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t2℃的A、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会析出晶体,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t2℃时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会变成C 的不饱和溶液,不会析出晶体。
|能力提升|1.D2.C [解析] 比较物质溶解度大小,必须指明温度;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通常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使其从溶液中结晶;由溶解度曲线可知,4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3.9 g,所以50 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31.95g,故形成的溶液为饱和溶液,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3.9 g100 g+63.9 g×100%≈39%;将2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到60 ℃,溶液由饱和状态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组成不变。
3.C [解析] 20 ℃时高氯酸钾的溶解度是1.68 g,溶解度表示的是物质溶解时的质量,故单位为克;40 ℃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高氯酸钾的质量为3.73 g,最多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03.73 g;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故80 ℃的饱和溶液降温至40 ℃时,会有晶体析出;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4.(1)7.5 42.5(2)往左盘中继续添加氯化钠固体(3)30[解析] (1)配制50 g 1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溶质氯化钠质量为50 g×15%=7.5 g;需要水的质量为50 g-7.5 g =42.5 g,水的密度为1 g/mL,则需水的体积为42.5 mL。
(2)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左盘放氯化钠,右盘放砝码。
若指针向右偏转,说明氯化钠质量不足,需要往左盘中继续添加氯化钠固体。
(3)设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m g,则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列式得10 g×15%=m×5%,m=30 g。
5.(1)Y (2)t2℃(3)70[解析] (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随着温度的降低,X的溶解度减小,饱和溶液中会有晶体析出,所以X曲线代表甲物质,Y随温度的降低溶解度增大,溶液由饱和状态变为不饱和状态,没有晶体析出,Y曲线代表的是乙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