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期末考内容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2
4001 《茶文化》期末复习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出自哪部茶学专著?()A.《大观茶论》B.《茶经》C.《茶录》D.《茶述》答案:B2.中国茶文化的第一个高峰是在哪个朝代?()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答案:A3.清神、全真是哪位茶人提出的茶道功用?()A.皎然B.卢仝C.陆羽D.赵佶答案:A4.《大观茶论》的作者是谁?A.赵佶B.李白C.神农氏D.陆羽答案:A5.文学史上第一篇以茶为题材的散文是?()A.孙楚的《出歌》B.西晋杜育的《荈赋》C.王微的《杂诗》D.晋宋时期的《搜神记》答案:B6.《神农百草》中记载了神农尝百草中毒,吃了一种植物得以解毒,这种植物是()A.北沙参B.莲子C.茶叶D.金银花答案:C7.“罢造龙团,唯采茶芽以进”是历史上哪位皇帝提出的?()A.朱元璋B.赵佶C.朱棣D.乾隆答案:A8.“清、敬、怡、真”的茶精神思想是以下哪位学者提出的主要观点?A.陈文华B.林治C.周渝D.吴振铎答案:D9.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以上文字出自哪首茶诗?()A.《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B.《谢木韫之舍人赐茶》C.《饮茶歌诮崔石使君》D.《一字至七字诗?茶》答案:A10.“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
”出自哪部茶学著作?A.《大观茶论》B.《茶经》C.《茶述》D.《茶录》答案:C11.饮茶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变革,由烹煮饮茶法,变成了清饮泡茶法的时期是?()A.明清时期B.唐朝C.宋朝D.元朝答案:A12.茶字是由哪个汉字演变出来的呢?A.荼B.槚C.茗D.茶答案:A13.茶字萌芽于哪个朝代?A.隋朝B.汉朝C.唐朝D.明朝答案:B14.以下不属于乌龙茶的选项是?A.大红袍B.铁观音C.大叶乌龙D.正山小种答案:D15.茶字确定于哪个朝代?A.隋朝B.汉朝D.明朝答案:C16.煮茶法的形成与是在下列哪个朝代?A.隋朝B.汉朝C.唐朝D.明朝答案:C17.黄茶的最大特点是?A.黄汤黄叶B.高香持久C.绿叶红镶边D.汤色清亮答案:A18.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A.日本B.韩国C.英国D.中国答案:D19.下列几种茶中哪种不属于“世界知名”四大红茶?A.印度阿萨姆红茶B.祁门红茶C.正山小种D.斯里兰卡高地红茶答案:C20.俗称的乌龙茶是哪一类茶?A.青茶B.黄茶D.花茶答案:A21.黑茶的干茶颜色是?A.纯黑色B.深褐绿色C.灰色D.紫黑色答案:B22.哪一类茶叶最先产生?A.红茶B.绿茶C.白茶D.黑茶答案:B23.茶叶最初的利用方式是?A.药用B.食用C.饮用D.药食同源答案:A24.白茶最初是怎样形成的?A.绿茶制作失误形成的B.发酵过度C.发酵过轻D.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答案:D25.铁观音的故乡是哪里?A.安徽B.安溪D.鞍山答案:B26.藏族同胞特色调饮饮茶方式是?A.三道茶B.奶茶C.酥油茶D.盐茶答案:C27.下列哪位历史人物与酥油茶有着重大关系呢?A.太平公主B.文成公主C.王昭君D.赵飞燕答案:B28.高档绿茶,特别是芽叶细嫩的名茶,适用多少度水温冲泡?A.85-90B.沸水C.80度左右D.75度左右答案:C29.哪一个朝代紫砂茶具开始出现的呢?A.秦朝B.魏晋南北朝C.宋朝D.唐朝答案:C30.下列哪项不属于泡茶三要素?A.茶叶用量B.泡茶水温D.茶壶质地答案:D31.我们日常饮用绿茶适合用什么器皿?A.塑料杯B.金杯C.铁碗D.玻璃杯答案:D32.擂茶是哪一类人的特色饮茶方式?A.客家人B.傣族人C.锡伯族人D.藏族人答案:A33.白族特色的调饮饮茶方式是?A.三道茶B.奶茶C.竹筒茶D.盐茶答案:A34.我们常说的饮茶方式除了清饮还有哪种?A.调饮B.煮茶C.煎茶D.吃茶答案:A35.在哪一时期的陶瓷茶具明显取代了过去的金属、玉制茶具?A.秦朝B.魏晋时期D.明清时期答案:C36.现今饮茶取水要点中,下列选项说的不正确的是?A.泡茶用水最好要“活”B.泡茶用水最好要“甘”C.泡茶用水最好要“清”D.泡茶用水最好要是南零泉水答案:D37.乌龙茶适用多少度水温冲泡?A.100度沸水B.80度左右C.75度左右D.85-90答案:A38.茶马古道最初的主要作用在于哪一方面?A.运送丝绸B.运送大米C.茶马互易D.运送金银答案:C39.茶马古道有几条主线?A.1条B.2条C.3条D.很多条答案:B40.文成公主与下列选项中哪项最为紧密?A.奶茶B.酥油茶C.红茶D.青茶答案:A41.古代的茶税和榷茶最初始于哪个朝代?A.秦朝B.南北朝C.明朝D.唐朝答案:D42.鸦片战争与哪种茶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A.红茶B.黄茶C.绿茶D.黑茶答案:A43.诗人朱星诸所题六言诗一首:“洛下备罗案上,松陵兼列径中,总待新泉治火,相从栩栩清风。
慕课中国茶道期末慕课中国茶道期末考核,是一个对学员在课程学习结束后的综合考察,旨在检验学员对中国茶道的掌握程度以及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期末考试分为两个部分,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
下面将对这两个部分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部分:理论考试理论考试旨在考察学员对中国茶道的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考试题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中国茶道的历史与发展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对中国茶道的历史与发展进行考察。
学员需要阐述中国茶道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并分析茶道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二、茶叶的分类与鉴别学员需要对不同种类的茶叶进行分类和鉴别,并解释其特点和适用场合。
例如,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等茶叶的区别和饮用方法。
三、茶道具与茶艺茶道具是中国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员需要详细介绍茶道具的种类、用途和制作工艺,并解释各个道具在茶道过程中的作用。
此外,学员还需要掌握茶艺的基本程序,如点茶、冲泡、品茶等。
四、茶文化与品茗礼仪学员需要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并对茶的文化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价。
同时,学员需要熟悉茶道中的品茗礼仪,包括上茶、饮茶、评茶等环节。
第二部分:实践考试实践考试是对学员在茶道实际操作中的能力进行考察。
考试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茶具摆设与准备学员需要独立完成一场茶道表演,并对茶具的摆设和准备进行合理安排。
茶具的摆设应符合茶道的原则和风格,茶具的准备应符合茶道程序要求。
二、茶叶冲泡与品茗学员需要熟练掌握茶叶的冲泡方法,包括水温控制、冲泡时间、冲泡次数等。
在品茗过程中,学员需要味觉和嗅觉敏锐,能够准确描述茶叶的香气和味道。
三、茶道表演与沟通茶道并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表演。
学员在茶道表演过程中,需要展现出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与观众进行互动,并通过表演传达出茶道的精髓和美感。
总结慕课中国茶道期末考核通过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对学员的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估。
通过此次考核,学员将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茶道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特点,并掌握茶道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方法。
大专茶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茶叶的分类主要依据是什么?A. 茶叶的颜色B. 茶叶的产地C. 茶叶的加工工艺D. 茶叶的品种2. 绿茶的代表品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铁观音B. 龙井C. 大红袍D. 普洱3. 以下哪个不是茶具的组成部分?A. 茶壶B. 茶杯C. 茶盘D. 茶几4. 茶道中“和、敬、清、寂”是哪个国家的茶道精神?A. 中国B. 日本C. 印度D. 韩国5. 以下哪种茶属于发酵茶?A. 龙井B. 碧螺春C. 红茶D. 毛尖6. 茶艺表演中,茶艺师在冲泡前需要进行的步骤是?A. 温壶B. 洗茶C. 闻香D. 品茶7. 茶艺中“品茶三步”指的是什么?A. 观色、闻香、品味B. 洗茶、泡茶、品茶C. 温壶、泡茶、品茶D. 洗茶、闻香、品味8. 以下哪种茶叶适宜用高温冲泡?A. 绿茶B. 红茶C. 白茶D. 黄茶9. 茶叶的保存需要注意哪些因素?A. 温度B. 湿度C. 光照D. 所有以上因素10. 茶艺中“三才杯”指的是什么?A. 茶杯、茶壶、茶盘B. 茶壶、茶杯、茶托C. 茶杯、茶托、茶盘D. 茶壶、茶托、茶盘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茶叶的主要成分包括茶多酚、____、____、____等。
12. 茶艺中的“____”是指茶艺师在冲泡过程中的一系列动作。
13. 茶艺表演中,____是指茶艺师在冲泡前对茶具进行的清洁过程。
14. 茶艺中“____”是指茶艺师在冲泡过程中对茶具的爱护。
15. 茶艺中“____”是指茶艺师在冲泡过程中对茶的尊重。
16. 茶艺中的“____”是指茶艺师在冲泡过程中对环境的重视。
17. 茶艺中的“____”是指茶艺师在冲泡过程中对茶的欣赏。
18. 茶艺中的“____”是指茶艺师在冲泡过程中对茶的品味。
19. 茶艺中的“____”是指茶艺师在冲泡过程中对茶的感悟。
20. 茶艺中的“____”是指茶艺师在冲泡过程中对茶的分享。
茶与茶文化期末考试试卷
(满分100分)
院系:学号:姓名:
一、填空(每空2分,共58 分):
1、茶按照发酵程度分为不发酵茶、发酵茶两类,其中发酵茶又可细分为微发酵、半发酵、全发酵三类;按照色泽和加工工艺科分为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六类。
2、中国历史上五大名泉分别是中泠泉、惠泉、观音泉、虎跑泉、趵突泉。
3、茶道六君子包含茶筒、茶漏、茶则、茶针、茶匙、茶夹(箸)。
4、茶是中国的国饮,它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盛在宋。
5、世界四大红茶分别是来自于中国的祁门红茶;印度的大吉岭红茶;斯里兰卡的乌沃红茶;印度的阿萨姆红茶。
二、中国十大名茶按照官方评定包含哪些?(15分)
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茶,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
精品文档
三、中国茶道的“七义一心”指的是什么?(10分)
七义:茶德、茶艺、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气功
(导引)
一心:即核心是和。
四、论述绿茶的三种投法及举例说明适用茶叶。
(17分)精品文档
上投法:水到七分满,投茶,回旋润茶。
中投法:水入三分满,投茶,回旋润茶,再倒水至七分满。
下投法:投茶,水入三分满,回旋润茶,再倒水至七分满。
精品文档。
茶文化复习题一、茶的起源与发展自古以来,茶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中国西周时期,当时茶被用作药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饮品,并在唐代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宋代时,茶文化进一步推广,茶具和茶礼成为一种文化传统。
二、不同种类的茶1. 绿茶:绿茶是中国最常见的茶之一,其加工过程相对简单,不经发酵。
绿茶含有大量的抗氧化物质,有助于预防心脏病和癌症。
2. 黄茶:黄茶是一种发酵程度较低的茶,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香气。
它被认为是最接近原始茶叶的类型。
3. 白茶:白茶是一种较为精细的茶,它的叶子经过轻微的处理,不经过发酵。
白茶具有较低的咖啡因含量,适合喜欢淡雅口感的人群。
4. 红茶:红茶是经过充分发酵的茶,它的茶叶呈现出红褐色,口感浓郁并带有甜味。
5. 乌龙茶:乌龙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它的发酵程度较高,茶叶外观扭曲呈现特殊形状。
乌龙茶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口感,深受茶客的喜爱。
三、茶与文化传统1. 茶道:茶道是一种将制茶、泡茶和品茶过程进行艺术化的传统茶文化。
它强调泡茶的仪式感和独特的茶具,在日本特别受到推崇。
通过茶道,人们可以体验到茶的价值和审美意义。
2. 文人茶室:文人茶室在中国历史上是一种独特的茶文化形式。
古代文人喜欢在茶室中饮茶、赏花、听音乐和写作,这种文人茶室渐渐演化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象征。
3. 国际交流:茶不仅在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还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茶叶的传播和茶文化的交流成为不同国家和地区人民之间相互了解和友谊的纽带。
四、茶与健康。
茶文化期末考试试卷一、填空题。
(20 分)1、茶树是一种的木本,常绿植物。
2、茶之为饮,发乎;闻于,兴于,盛于,遍布全中华。
3、中国的茶划分为、、、。
中国茶区散布宽泛,南起海南榆林,北抵山东荣成,西至西藏米林,东至台湾花莲县。
4、宋朝喝茶,多采纳盅和盏。
制作工艺比唐代更为的出色纷呈,在宋朝,烧瓷的技术有了很大的提升,全国形成了、、、、五大名窑。
5、茶树的生殖一般采纳生殖。
长处是苗木能保持母株的,苗木的形状比较一致,有益于茶园管理;。
6、茶树的地上部分,在无人控制的状况下,因分枝差别,植株分为、和三种。
7、南宋审安老人是一位特别幽默的茶人,他在《》顶用白描的画法描述了备茶和喝茶用的12 种茶具,取名“十二先生”,并冠以名号。
二、选择题。
(40 分)1、陆羽《茶经》指出:其水,用山川上,()中,井水下,其山川,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
A 、河水B 、溪水 C、泉水 D 、江水2、世界上第一部()的作者是陆羽。
A 、茶书B 、经书C、史册 D 、道书3、碧螺春是属于()A 、绿茶B 、红茶C、黄茶 D 、青茶4、原始社会茶具的特色是 ()。
A 、一器多用B 、石制茶具C、铁制茶具D、陶制茶具5、龙井茶冲泡中 ()的作用是预防烫伤茶芽。
A 、烫杯B 、温润泡C、凉汤 D、浸润6、黑茶的制造工艺为杀青、揉捻、渥堆、干燥。
此中是黑茶制造的特有工序,也是形成黑茶质量的重点工序。
A. 杀青B. 揉捻C.渥堆D. 干燥7、茶具这一观点最早出现于西汉期间()中“武阳买茶,烹茶尽具”。
A 、王褒《僮约》B 、陆羽《茶经》C、王褒《茶经》 D 、陆羽《僮约》8、 ()又称“三才碗”,包含“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的道理。
A 、兔毫盏B 、玉书煨C、盖碗D、茶荷9、基本茶类分为不发酵的绿茶类及()的黑茶类等,共六大茶类。
A 、重发酵 B、后发酵C、轻发酵D 、全发酵10、《吃茶养生记》是哪个国家的茶文化着作?()A.印度B.巴基斯坦C.日本D.中国三、简答题。
4001《茶文化》期末复习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出自哪部茶学专著?()A.《大观茶论》B.《茶经》C.《茶录》D.《茶述》答案:B2.中国茶文化的第一个高峰是在哪个朝代?()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答案:A3.清神、全真是哪位茶人提出的茶道功用?()A.皎然B卢仝C.陆羽D.赵佶答案:A4.《大观茶论》的作者是谁?A.赵佶B.李白C.神农氏D.陆羽答案:A5.文学史上第一篇以茶为题材的散文是?()A.孙楚的《出歌》B.西晋杜育的《荈赋》C.王微的《杂诗》D.晋宋时期的《搜神记》答案:B6.《神农百草》中记载了神农尝百草中毒,吃了一种植物得以解毒,这种植物是()A.北沙参B.莲子C.茶叶D.金银花答案:C7.“罢造龙团,唯采茶芽以进”是历史上哪位皇帝提出的?()A.朱元璋B.赵佶C侏棣D.乾隆答案:A8.“清、敬、怡、真”的茶精神思想是以下哪位学者提出的主要观点?A.陈文华B林治C.周渝D.吴振铎答案:D9.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以上文字出自哪首茶诗?()A.《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B.《谢木韫之舍人赐茶》C.《饮茶歌诮崔石使君》D.《一字至七字诗?茶》答案:A10.“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
”出自哪部茶学著作?A.《大观茶论》B.《茶经》C.《茶述》D.《茶录》答案:C11.饮茶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变革,由烹煮饮茶法,变成了清饮泡茶法的时期是?()A.明清时期B.唐朝C.宋朝D.元朝答案:A12.茶字是由哪个汉字演变出来的呢?A.荼B.槚C茗D.茶答案:A13.茶字萌芽于哪个朝代?A.隋朝B.汉朝C.唐朝D.明朝答案:B14.以下不属于乌龙茶的选项是?A.大红袍B.铁观音C.大叶乌龙D.正山小种答案:D15.茶字确定于哪个朝代?A.隋朝B.汉朝C.唐朝D.明朝答案:C16.煮茶法的形成与是在下列哪个朝代?A.隋朝B.汉朝C.唐朝D.明朝答案:C17.黄茶的最大特点是?A.黄汤黄叶B.高香持久C.绿叶红镶边D.汤色清亮答案:A18.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A.日本B.韩国C.英国D冲国答案:D19.下列几种茶中哪种不属于“世界知名”四大红茶?A.印度阿萨姆红茶B.祁门红茶C.正山小种D.斯里兰卡高地红茶答案:C20.俗称的乌龙茶是哪一类茶?A.青茶B潢茶C.绿茶D.花茶答案:A21.黑茶的干茶颜色是?A.纯黑色B.深褐绿色C.灰色D.紫黑色答案:B22.哪一类茶叶最先产生?A.红茶B.绿茶C.白茶D.黑茶答案:B23.茶叶最初的利用方式是?A.药用B.食用C.饮用D.药食同源答案:A24.白茶最初是怎样形成的?A.绿茶制作失误形成的B.发酵过度C.发酵过轻D.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答案:D25.铁观音的故乡是哪里?A.安徽B.安溪C.安阳D.鞍山答案:B26.藏族同胞特色调饮饮茶方式是?A.三道茶B.奶茶C.酥油茶D.盐茶答案:C27.下列哪位历史人物与酥油茶有着重大关系呢?A.太平公主B.文成公主C.王昭君D.赵飞燕答案:B28.高档绿茶,特别是芽叶细嫩的名茶,适用多少度水温冲泡?A.85-90B.沸水C.80度左右D.75度左右答案:C29.哪一个朝代紫砂茶具开始出现的呢?A.秦朝B.魏晋南北朝C.宋朝D.唐朝答案:C30.下列哪项不属于泡茶三要素?A.茶叶用量B.泡茶水温C.冲泡时间D.茶壶质地答案:D31.我们日常饮用绿茶适合用什么器皿?A.塑料杯B.金杯C.铁碗D.玻璃杯答案:D32.擂茶是哪一类人的特色饮茶方式?A.客家人B.傣族人C.锡伯族人D.藏族人答案:A33.白族特色的调饮饮茶方式是?A.三道茶B.奶茶C.竹筒茶D.盐茶答案:A34.我们常说的饮茶方式除了清饮还有哪种?A.调饮B.煮茶C.煎茶D.吃茶答案:A35.在哪一时期的陶瓷茶具明显取代了过去的金属、玉制茶具?A.秦朝B.魏晋时期C.唐宋时期D.明清时期答案:C36.现今饮茶取水要点中,下列选项说的不正确的是?A.泡茶用水最好要“活"B.泡茶用水最好要“甘"C.泡茶用水最好要"清”D.泡茶用水最好要是南零泉水答案:D37.乌龙茶适用多少度水温冲泡?A.100度沸水B.80度左右C.75度左右D.85-90答案:A38.茶马古道最初的主要作用在于哪一方面?A.运送丝绸B.运送大米C.茶马互易D.运送金银答案:C39.茶马古道有几条主线?A.1条B.2条C.3条D.很多条答案:B40.文成公主与下列选项中哪项最为紧密?A.奶茶B.酥油茶C.红茶D.青茶答案:A41.古代的茶税和榷茶最初始于哪个朝代?A.秦朝B.南北朝C.明朝D.唐朝答案:D42.鸦片战争与哪种茶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A.红茶B黄茶C.绿茶D.黑茶答案:A43.诗人朱星诸所题六言诗一首:“洛下备罗案上,松陵兼列径中,总待新泉治火,相从栩栩清风。
茶艺课期末考试试题汇总### 茶艺课期末考试试题汇总####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1. 茶艺中所说的“三才杯”指的是:A. 茶杯、茶盖、茶托B. 茶壶、茶杯、茶盘C. 茶壶、茶碗、茶勺D. 茶杯、茶盘、茶巾2. 绿茶的冲泡温度一般为:A. 80-85℃B. 90-95℃C. 60-70℃D. 100℃3. 以下哪种茶属于半发酵茶?A. 龙井茶B. 铁观音C. 普洱茶D. 碧螺春4. 茶艺中的“凤凰三点头”是指:A. 泡茶时三次倒水B. 倒茶时三次点头C. 品茶时三次闻香D. 倒茶时三次倾斜5. 茶艺中的“闻香”是指:A. 闻茶叶的香气B. 闻茶汤的香气C. 闻茶具的香气D. 闻茶盘的香气6. 茶艺中的“品茶”通常是指:A. 品尝茶的滋味B. 品尝茶的香气C. 品尝茶的汤色D. 品尝茶的叶底7. 茶艺中的“洗茶”是指:A. 清洗茶叶B. 清洗茶具C. 用热水唤醒茶叶D. 用热水清洗茶盘8. 以下哪种茶叶适合用紫砂壶冲泡?A. 绿茶B. 红茶C. 乌龙茶D. 普洱茶####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30分)1. 茶艺中的“三才”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 茶艺中的“四艺”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茶艺中的“五步法”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茶艺中的“六君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茶艺中的“七步泡”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茶艺中“洗茶”的目的和方法。
2. 描述茶艺中“品茶”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 论述茶艺中“闻香”的重要性及其对茶艺体验的影响。
通过这些试题,学生可以全面复习茶艺课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为期末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茶语春秋--中国茶文化天青色细纹片釉是哪件瓷器的特点答: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下列汉字不代表茶的是答:茉最适合用玻璃杯冲泡的是答:青城山竹叶青凉茶本质上是答:汤药"风花雪月"中的雪是指答:苍山雪茶礼表达人的感情,体现人的修养的方式有答:棒喝下列属于黄茶的是答:沩山毛尖沈复在《浮生六记》里记载了妻子陈芸制作了何种茶答:莲花茶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一定是答:能够理解物质以外的奢侈"有口莫食首阳蕨"说的是答:伯夷、叔齐兄弟不食周栗云南茶区多民族共同尊奉的"茶祖"是答:诸葛亮"杀青"最早是指答:制茶过程中的酚氧化酶变性失活过程目前主流学派认为茶的原产地是答:中国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的是答:《广雅》古代政治经济体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的商品不包括答:生漆"佛系"喝茶表明答:需要追求精神价值茶艺表演的主角是答:茶FOP红茶的经典产地答:印度大吉岭下列可窨茶的花有答:茉莉花"书不成,不下楼"说的是哪幅作品的作者答:《真书千字文》中国文化有三个核心不包括答:和日本学者小衫一雄认为"贯通古今东西,人类所能得到的最美的器物"是答:宋瓷"茶仙"号称川子,被尊称为"亚圣"著有答:《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不具备支烧特点的瓷器是答:元青花胎菊不具备的功效答:消食化气五色不包括答:紫色陆羽《茶经》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答:神农氏色即是空在茶文化中具体体现答:茶的好坏有其客观标准,但品茶的标准是主观的"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指的是答:武夷山大红袍"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圆而行欲方"语出自答:文子汝窑瓷器的文化内涵不包括答:价值连城修习和学习的主要区别不包括答:顺序性茶不是简单的农产品,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与之类似的是答:葡萄酒茶的生命,在于感悟在于追求,所以应该答:追求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精神需求"夹山境地"指的是答:猿抱子归青嶂岭,鸟衔花碧落岩泉茶叶以苦为主,同时具有甘的成分,所以茶叶的性能是答:攻补兼备佛教认为对违背自己心愿的他人或他事物生起怨恨之情称为答:嗔繁琐的仪式实际上可以达到的目的不包括答:构建神秘的气氛宋代至明初,茶叶茶品开始由团茶发展为散茶答:对"回甘"与我们感知到的甜是一回事答:错茶能够降血压、降血脂和降血糖,适合各年龄人群广泛饮用答:错理,是对道的具体化答:对只要将茶这种商品销售到世界各地,即完成了茶文化的推广答:错斗彩是典型的釉下青花釉上彩答:对《庄子·秋水》中的论述主要体现了一个实物的发展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答:对茶的冲泡应该力求繁琐答:错一个文明的先进与落后,最根本考量因素是这种文明的生命力答:对红茶不需要杀青,而是需要通过"萎凋"和揉捻"来实现充分氧化答:对中国文化至理学阶段完全转变为对自身主观世界的认知和改造答:对"雨过天青云破处,干峰碧波翠色来"是青花瓷特有的色彩答:错红茶主要有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三大类答:对现代人生活节奏已经不需要仪式感的繁文缛节了答:错好的茶能够"色味两全",是因为符合天时、地利、人和,符合道答:对茶是起源于中国云南,在中国长江流域长期种植的经济树种答:对只要保证质量,茶叶的产地和制造工艺并不重要答:错红茶源于印度阿萨姆答:错汝窑工艺复杂,多大器答:错冈仓天心认为,茶道背后隐藏着玄妙的哲理,茶道即道家的化身答:对。
中国茶道期末考试中国茶道是一门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艺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全球茶文化中,中国茶道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国茶道的精髓,学习者们在茶道学习的最后阶段将接受一个重要的考试——中国茶道期末考试。
第一部分:理论知识考核一、茶道的历史与起源(500字)茶道的历史可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神农时代。
传说神农尝百草,发现了茶树的妙用,并制作成茶饮品。
从此,茶道便开始了其悠久的发展历程。
茶道在唐代达到了鼎盛时期,随后影响了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在茶道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茶具、茶艺和茶文化逐渐形成。
茶具的制作工艺精湛缜密,体现出古代中国人的聪明才智。
茶艺则强调禅意、和谐与仪式感,通过茶艺的展示,将人们引导至内心的宁静与美好。
茶文化则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的追求。
二、茶叶的品种与特点(500字)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地,拥有丰富多样的茶叶品种。
从普洱茶到龙井茶,每种茶叶都有着独特的特点和风味。
了解茶叶的品种与特点,对于从业者来说至关重要。
在中国茶道期末考试中,学习者需要掌握主要的茶叶品种与特点。
例如,黄山毛峰茶具有柔和独特的香气和味道,信阳毛尖茶品质上乘,清香可口,乌龙茶制作精细,口感醇厚。
三、茶道的礼仪与仪式(500字)茶道强调礼仪与仪式,将茶的制作与品评过程中融入了诸多的仪式性要素。
通过茶道的礼仪与仪式,人们不仅品味茶叶的美味,同时也体验到茶道带来的文化内涵。
茶道的仪式包括准备、烹泡和品饮等环节。
仪式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学习者熟练掌握,例如如何用茶夹制取茶叶、熟练使用功夫茶具等。
同时,茶道的礼仪与仪式也强调与人的交流与互动,微笑、倾听、尊重是茶道互动的重要方面。
第二部分:实际操作考核一、茶叶的选购与贮存(500字)茶叶的选购与贮存是茶道从业者必备的实践技能。
茶叶的选购涉及到品种、产地、包装等方面的考虑。
一款好的茶叶不仅需要外观鲜活,也需要口感独特。
茶叶的贮存同样重要,合理的贮存可以保持茶叶的新鲜度和品质。
选择题:
1.点茶是宋朝代的。
2.茶道的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
3.茶树是性喜,温暖,湿润,在南纬45°到北纬38°之间可以种植。
4.宋代的斗茶主要内容汤色,汤花。
5.广义的茶文化的定义茶叶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6.茶艺的主要内容是泡茶和饮茶。
7.红茶发酵到100%是其叶色深色,茶汤呈朱红色。
8.乌龙茶是青茶类为半发酵,其茶叶呈深绿或青褐色,茶汤呈蜜绿或蜜红色。
填空题:
1. 品茗作为一门艺术,要求品茶技艺,礼节,环境等讲究协调,不同的品茶方法和环境都要有和谐的美学意境。
2. 紫砂壶基本上分三种造型:几何型,自然型,筋纹型。
3. 唐代陆羽著作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本茶书。
简答题:
1.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陆羽的贡献有哪些?
2.谈谈宋代茶文化对我朝茶文化发展的影响。
3.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对国外的影响,对日本的影响有哪些。
4.什么是茶道?
论述题:
1. 茶文化对我国贸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