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考备考资料:判断推理之翻译推理做题技巧
- 格式:docx
- 大小:10.81 KB
- 文档页数:2
2017年省考已经是箭在弦上,虽然我大辽宁的公告迟迟没有发布,但是有心的小伙伴想必早已经有条不紊的开始自己的备考了。
在省考中判断推理一般会出30道题,如何能在短时间内拿到高分就要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我们该如何备考呢?有何秘籍能在考生在省考中拔得头筹呢?今天就来介绍一下备考判断推理的答题技巧。
判断推理一共分为逻辑判断、图形推理、类比推理和定义判断。
逻辑判断中有个题型不能忽视,那就是翻译推理,翻译推理是逻辑判断的基础,翻译推理是学好判断推理推导性思维的基础,所以这个地方一定要好好学习,并且翻译推理的技巧性非常强,把公式口诀背下来就好。
我们来看这样一道题目。
例:某高校外语教研室新招进五位外语老师,每位老师只教授一门外语。
并且满足以下条件:(1)如果小钱教德语,那么小孙不教俄语;(2)或者小李教德语,或者小钱教德语;(3)如果小孙不教俄语,那么小赵不教法语;(4)或者小赵教法语,或者小周不教英语。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可以得出小李教德语的结论?( )A.小孙不教俄语B.小钱教德语C.小周教英语D.小赵不教法语这是一道经典的翻译推理类的题目,翻译推理的解题思路是先翻译后推理,要时刻记住翻译原则:如果就前推后;只有才后推前。
推理口诀: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肯后否前不确定。
接下来我们拿来一道翻译推理的题目第一步就要把每个条件翻译出来:1.小钱德小孙俄,2.小李德或小钱德,3. 小孙俄小赵法,4.小赵法或小周英。
这道题的技巧就是可以用一个公式A B则A B,由2可得小钱德小李德,那我们就要得出小李德这个结论,所以找他成立的前提,由1得小孙俄小钱德,由3得小赵法小孙俄,由4得小周英小赵法。
所以得出小周英小赵法小钱德小李德,所以本题选择C。
这道题没有一步步推理,而是用了A B则 A B这个公式,很轻松的把四个逻辑关系穿成串最后得出答案。
注意这道题还有一个小公式就是否定肯定式:如果A或B 为真,则A B A。
这个小公式经常会出现在或的翻译推理题目中所以一定要额外注意。
判断推理的四个模块图形推理、逻辑判断、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都是国考行测中必要的几个内容,上一次已经为大家总结了图形推理的一些知识点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那么接下去我们接着来汇总逻辑判断中的一些相关内容。
逻辑判断是判断推理中最难的一个模块,常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翻译推理、分析推理、真假推理、日常推理、论证类,这里主要为大家总结前三个模块。
( 1 )翻译推理判定:题目中出现逻辑关联词解题思路:先翻译后推理四个翻译: 1、如果......那么.........如果就,前推后(前半句话推后半句话)替代关联词:只要 ...就,必须,离不开,凡是 ...都,为了...一定,要想...就2、只有......才......只有才,后推前替代关联词:除非 ...否则不, ...是...必不可少的/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是...基础/保障/前提,不...不...3、 ...且... (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时存在)翻译为 A 且 B ,全真才真,一假即假替代关联词:一边 ...一边,不但...而且,虽然...但是,同时,又 ...又4、 ...或... (至少一个存在)翻译为 A 或 B ,一真即真,全假才假替代关联词:也许 ...也许,和...中至少一个,和 ...不能同时,和 ...不都是两个推理: 1、逆否等价命题( A→ B 等价于-B → -A)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肯后否前不必然,但有一个可能性结论2、摩根定律- ( A 且 B )等价于 -A 或-B- (A 或 B ) 等价于 -A 且-B负号进去“且”变“或”,“或”变“且”( 2 )分析推理判定:给出一组对象以及若干信息,对象与信息进行匹配。
思路:先判定题干,为题干信息肯定还是题干信息真假不定,然后用方法方法: 1、题干信息确定(题干给出的内容可以直接用,给出的信息全部都是确定的)a、排除法适用条件:题干信息确定,且选项信息充分(选项给出了题干所有的匹配情况,否则为选项信息不充分)如何解题:读一句有效信息,排一个选项b、最大信息优先 ( 出现 2 次或者 2 次以上为最大信息),以最大信息最为作为突破口2、题干信息真假不定(题干给出的内容有真有假,不能全部直接拿来用)a、确定信息优先(通过题干的推理,可知的正确信息)在用确定信息优先以及最大信息优先的方法过程中,可能会用到的两种方法:列表法以及假设法列表法:要求将对象写在竖列,减少错误率,横行用来写其他信息假设法:要求从假设次数最少的情况进行假设,加快解题速度( 3 )真假推理判定:题干给出多个论断,但提问方式一般都是只有一句真话(假)则 ......解题思路:先找矛盾关系,然后看其余,再找反对关系,然后也看其余。
判断2第三章逻辑判断题目要求: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要求你根据这段陈述,选出一个答案。
注意:正确的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翻译推理排列组合真假推理日常结论逻辑论证【注意】逻辑判断:1.题目要求: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就题做题,题干论述的就是真的),不容置疑的。
要求你根据这段陈述,选出一个答案。
注意:正确的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不要脑补,直接、明确的选项才是最好的)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2.逻辑判断军队文职涉及五大考点:翻译推理、排列组合、真假推理、日常结论、逻辑论证,本节课讲解前4种,逻辑论证题会在下节课讲解,前4种有一定难度,大家之所以觉得难,是因为技巧性强,学会了就是拉分题。
第一节翻译推理题目特征1.题干和选项中存在明显的逻辑关联词2.提问方式为:可以推出/不能推出例:领导干部如果没有底线思维,就不能做到严格自律。
而只有不忘初心,才能始终保持底线思维。
也只有始终坚守理想信念,才能不忘初心。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推出:解题思维1.先翻译(根据翻译规则,翻译成①→②的形式)2.再推理(根据推理规则,进行推理)【注意】翻译推理:1.题目特征:(1)题干和选项中存在明显的逻辑关联词,如“如果……就……”“只有……才……”。
(2)提问方式为:可以推出/不能推出。
2.解题思维:(1)先翻译,根据翻译规则,将题干写成箭头的形式,如“①→②”。
(2)再推理,根据推理规则进行推理。
要记住推理规则,不能靠理解,理解不够准确,只有背,才能会。
一、翻译规则之“前推后”典型关联词:如果……,那么……例句:如果你能考上公务员,那么我就给你五百万。
你能考上公务员→我给你五百万等价关联词:(前→后)若……,则……只要……,就……所有……,都…………是……的充分条件【注意】翻译规则之“前推后”,前半句推出后半句(从前半句往后半句画箭头):1.典型关联词:如果……,那么……,逻辑关联词本身不翻译,剩下内容前半句往后半句画箭头。
1 / 22014年国考行测备考指导——“三步走”解翻译推理华图教育 侯芳芳面临下一个公考日即国家公务员考试,要想在考试当中脱颖而出,提前备考是必须的。
在考试科目的《行测职业能力能力》当中,翻译推理是必考题型之一。
并且随着近年来参加考试人数的增加,试题难度也必然有所增加。
为了快速提升解题的时间,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将解题思路做简单总结。
第一步,定题型,题干中出现典型逻辑关联词。
第二步,做翻译,不同的关联词翻译是不一样的。
第三步,用技巧,即逆否等价。
【1】有人对“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名言的理解是:“如果不到长城,就不是好汉。
”假定这种理解为真,则下列哪项判断必然为真?( )A. 到了长城的人就一定是好汉B. 如果是好汉,他一定到过长城C. 只有好汉,才到过长城D. 不到长城,也会是好汉【答案】B【解析】【2】无论是从全球范围,还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类文明都发展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即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
由此可以推出()。
A. 即使没搞好环境保护,也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B. 如果经济不可持续发展,就是没有搞好环境保护C. 只有搞好环境保护,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D. 只有实现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才能搞得好【答案】D【解析】2 / 2 从上面三个题目我们可以总结出来,在掌握了翻译推理的解题思路之后,多数简单的翻译推理题目都没有问题,但是碰到一些难题的时候就会费时费力。
这时候该怎么办呢?其实所谓的难题不过就是将所有的翻译知识给综合起来进行了考查。
考生必须熟练掌握逆否等价,且要会非常熟练的运用逆否等价。
更多国考备考资料请关注河南华图官网;河南华图微信平台:hnhuatu 。
国考行测:判断推理知识点汇总华图教育任莉判断推理的四个模块图形推理、逻辑判断、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都是国考行测中必要的几个内容,上一次已经为大家总结了图形推理的一些知识点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那么接下去我们接着来汇总逻辑判断中的一些相关内容。
逻辑判断是判断推理中最难的一个模块,常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翻译推理、分析推理、真假推理、日常推理、论证类,这里主要为大家总结前三个模块。
(二)逻辑判断(1)翻译推理判定:题目中出现逻辑关联词解题思路:先翻译后推理四个翻译:1、如果......那么.........如果就,前推后(前半句话推后半句话)替代关联词:只要...就,必须,离不开,凡是...都,为了...一定,要想...就2、只有......才......只有才,后推前替代关联词:除非...否则不,...是...必不可少的/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是...基础/保障/前提,不...不...3、...且...(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时存在)翻译为A且B,全真才真,一假即假替代关联词:一边...一边,不但...而且,虽然...但是,同时,又...又4、...或...(至少一个存在)翻译为A或B,一真即真,全假才假替代关联词:也许...也许,和...中至少一个,和...不能同时,和...不都是其中或关系里面存在一个否一规则:即否定一个,肯定另一个两个推理:1、逆否等价命题(A→B等价于-B→-A)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肯后否前不必然,但有一个可能性结论2、摩根定律-(A且B)等价于-A或-B-(A或B)等价于-A且-B负号进去“且”变“或”,“或”变“且”(2)分析推理判定:给出一组对象以及若干信息,对象与信息进行匹配。
思路:先判定题干,为题干信息肯定还是题干信息真假不定,然后用方法方法:1、题干信息确定(题干给出的内容可以直接用,给出的信息全部都是确定的)a、排除法适用条件:题干信息确定,且选项信息充分(选项给出了题干所有的匹配情况,否则为选项信息不充分)如何解题:读一句有效信息,排一个选项b、最大信息优先(出现2次或者2次以上为最大信息),以最大信息最为作为突破口2、题干信息真假不定(题干给出的内容有真有假,不能全部直接拿来用)a、确定信息优先(通过题干的推理,可知的正确信息)在用确定信息优先以及最大信息优先的方法过程中,可能会用到的两种方法:列表法以及假设法列表法:要求将对象写在竖列,减少错误率,横行用来写其他信息假设法:要求从假设次数最少的情况进行假设,加快解题速度(3)真假推理判定:题干给出多个论断,但提问方式一般都是只有一句真话(假)则......解题思路:先找矛盾关系,然后看其余,再找反对关系,然后也看其余。
判断推理翻译推理类题目解题思路华图教育张蕊判断推理这一模块包括四种题型,图形推理,逻辑判断,定义判断及类比推理,出题量每年35或40个题,在行测试题中所占比重超过了25%。
在这四个题型中,逻辑判断对广大考生来说是一个难点,里面涉及知识点较多,逻辑部分的题目我们可以划分成六种题型,即翻译推理,真假推理,分析推理,归纳推理,削弱质疑及假设支持,本文针对翻译推理这一题型给大家做一个详细的讲解。
翻译推理在国考中是逢考必出的一个题型,解题思路模式化,所以这种题型考生必须要做一道对一道,达到百分百过关。
总体来讲,翻译题解题两步思路,一是识别,二是解题。
一.识别。
翻译推理这种题型比较好识别,当题干中最后一句是‘由此推出,据此可知’时,快速浏览前面的题干,看有没有关联词,有就是翻译推理。
二.解题。
翻译推理顾名思义就是翻译加推理,先把有关联词的句子翻译出来,然后进行推理就可以了,下面结合例题进行详细阐述。
例1.(2013国考112)有人说,工作的时候,我们要将重要事务放在主要位置。
重要事务是必要条件,关系着一件事情成功与否。
重要的事务没做好,一定不成功。
但是,细节也是很重要的,细节是成功的充分条件.同样也与一件事情成功与否相关。
一个成功的人是能够协调好重要事务与细节的关系的。
由此可以推出()A.成功并不代表着所有细节都处理好了B.如果不成功则说明重要事务没有做好C. 成功的前提条件是既要做好重要事务,又要处理好细节D. 虽然处理好了细节,但没做好重要事务,也不一定成功1.A.[解析]翻译:①成功→重要事务②细节→成功;根据②可以得到选项A。
根据①选项B否前;选项C成功的前提条件是重要事务,这句是对的,即成功→重要事务,与①相符,但是成功的前提条件是处理好细节,这句错误,即成功→细节,与②不符,C项排除;根据①没有做好重要事务,一定不成功,故选项D错误。
所以选择A选项。
例2.(2014国考112)一个人生活虽然很难,但也必须学会一个人,不要轻易依赖别人。
翻译推理题解题技巧总结陈龙雨逻辑判断中翻译推理一直是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的热点题型。
翻译推理属于形式推理,做题思路可以分为两步:先翻译,后推理。
简单的做题公式是“如果就,前推后;只有才,后推前”。
纵观最近几年的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翻译推理一直是个必考题型,而且考察形式有翻译推理与分析推理相结合的趋势,题目难度明显增加。
在这里,通过几道翻译推理真题的解析,帮助同学们梳理一下解决翻译推理的整体思路。
【例题】1、贪腐者都是智商有问题的,他们没有算清人生的经济账、事业账、家庭账。
弄得经济受损、事业失败、众叛亲离。
而清廉者都是具有大智慧的,他们守住底线,虽两袖清风,却赢得了人生的幸福和圆满,甲的智商是有问题的,而乙是具有大智慧的。
据此,可以推断:A. 甲是贪腐者,乙是清廉者B. 甲是清廉者,乙是贪腐者C. 甲不是贪腐者,乙不是清廉者D. 甲不是清廉者,乙不是贪腐者解析:贪腐者→智商有问题;清廉者→具有大智慧;甲:智商有问题;乙:具有大智慧。
根据题意明显可得出智商有问题→-具有大智慧,具有大智慧→-智商有问题,最后分别对贪腐者→智商有问题;清廉者→具有大智慧这两句利用逆否定理,可以得到甲不是清廉者、乙不是贪腐者。
故选D。
【例题】2、有专家指出,“科学结论总会有某些不确定性,科学永远不能绝对地证明任何事物。
当有人说社会应该等到科学家能绝对肯定时再采取行动,这等于说社会永远不应该采取行动,对于像气候变化,这种可能造成大灾难的问题而言,不采取行动就是让我们的星球冒险。
”据此,以下哪项论断一定是上述专家所同意的?A. 如果采取行动,就不会让我们的星球冒险B. 只有采取行动,才不会让我们的星球冒险C. 只有等到科学家完全确信之后,社会才应该采取行动D. 如果科学家不能绝对肯定什么,社会就不应该采取行动根据题干可以得到:—采取行动→让我们星球冒险。
根据推理规则,B符合题干逆否等价命题推理规则。
因此答案选B。
【例题】3、千万不能因为近期物价有所回落,就减少对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关注。
无论是行测还是申论,在做题的过程中,如果可以掌握题目暗含的“潜规则”,做题速度和准确度都会有很大的提升。
翻译推理作为判断推理模块的重要题型,对很多同学来说,都是重难点。
所以今天就来给大家总结一下翻译推理的六大规则。
逆否等价规则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肯后得可能性结论,其中的前和后指的翻译后逻辑表达式中的前件和后件,肯前指的是肯定表达式的前件,得到肯定的后件,否定表达式的后件得到否定的前件,否定前件和肯定后件得到的都是可能性结论。
根据推理规则我们总结出一个可以快速秒杀的方法称之为:逆否等价原理(P→Q等价于-Q→-P)。
递推公式“A→B,B→C”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A→C成立,递推公式是利用翻译推理表达式的含义而得出的,A→B表示当A成立时B一定成立,根据这一含义我们得出递推公式,通常情况下递推公式会和逆否等价原理一起连用,当题干中的逻辑关系可以递推得到A→C后,我们去选项中找-C→-A的选项。
否定肯定式(排中律)否定肯定是在选言命题成立的前提下,否定一项肯定另一项,用逻辑表达式表示为:A∨B成立,-A→B。
用例子去理解,假设早上买香蕉或者牛奶是真的,但是我没买香蕉,那么就一定要买牛奶。
因为选言命题成立的前提是,A和B至少有一个是真的,如果A是假的,那么B就一定是真的,只有这样A或B才能是真的。
鲁滨逊定理A→B的否定形式是A∧-B,等价形式-A∨B。
鲁滨逊定理主要考察的是对于假言命题的否定形式,和等价形式的考察。
在考试中出现很多同学都容易做错,原因还在于没有记住和理解这个规则。
摩根定律摩根定律的推导和应用主要是对于联言命题和选言命题的否定。
依据的规则是联言命题全真才真,一假则假;以及选言命题一真为真,全假才假,这24个字而得出的。
在考试中不仅仅在翻译推理中考察,鲁滨逊定理和摩根定律在真假推理中也是重点考察的对象。
归谬法归谬法又称之为两难法,是从一个错误的逻辑推断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归谬法经常出现的是两组,一组A→B,-A→B得出的结论是B成立,两个表达式告诉我们得是无论A是否成立,B都是成立的,所以B成立。
公务员考试之翻译推理
公务员考试之翻译推理
⼀、什么是翻译推理
以关联词来链接两句话,并确定⼆者之间的具体逻辑关系。
如:如果......就(那么)......;只有......才......;除⾮......否则......等;并且题⼲是要求推断结论时,可以断定是翻译推理题.
⼆、思路:翻译提⼲信息,进⾏推论。
1. 对于单句翻译的解题原则:
根据题⼲信息,顺势推导
(1).所有(凡是)1都是2 1推2
没有1不是2 1推2
(2)所有(凡是)1不是2 1推-1 2推-2
没有1是2 2推-1 1推-2
(3)不是1都是2 -1推2
(4)不是1都不是2 -1推-2等于2推1
2.对于复句翻译解题原则:
⾸先理清逻辑关系,其次写成“1---2”的形式,从前往后推,肯前推肯后,否后推否前,否前或者否后都不能必然只能或然。
三、等价关系
1. 并⾮所有1都是2 等价于有的1不是2
2. 并⾮有的1是2 等价于所有1都不是2
3. 所有的1都不是2 等价于所有的2都不是1
4. 有的(有些)1是2 等价于有的(有些)2是1
有的是推不出有的⾮,有的⾮推不出有的是。
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逻辑判断之翻译推理1、充分和必要关系充分和必要关系类题主要涉及三种逻辑连接词及其替代词。
1.如果A那么B:有A必有B,即A→B。
A是结果,B是A的必备条件之一。
例:如果你考上的公务员,那么你初中已毕业。
2.只有C才D:有D必有C,即D→C。
D是结果,C是D的必备条件之一。
例:只有你初中毕业了,才可能考上公务员。
3.只要E就F:即E→F。
必备条件E满足时,可以不需要其它条件,就能得到结果F。
当题干满足“前→后”时,推理规则如下: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肯后否前得不到必然结论。
三种归谬推理(了解):A→ˉA,所以ˉA;A→B,A→ˉB,所以ˉA;A→B,ˉA→B,所以B。
【例1】(2017广东)某公司招聘业务经理,小张和小李前来应聘。
小张说:“如果我做了业务经理,我会积极进取,开拓新业务。
”小李说:“如果我做了经理,我会优化管理,精减人员。
”最终,他们其中一人当上业务经理,并顺利实现了自己的工作主张。
由此可知,以下说法必定为真的是:A.该公司不仅开拓了新业务,还精减了人员B.如果该公司开拓了新业务,那么肯定是小张当上了业务经理C.如果该公司精减了人员,那么肯定是小李当上了业务经理D.如果该公司没有开拓新业务,就肯定精减了人员【答案】D。
第一步,确定题型。
本题属于“只要E就F”型翻译推理。
第二步,翻译题干。
(1)小张做经理→开拓新业务;(2)小李做经理→精简人员。
第三步,进行推理。
A项,若该选项成立,依据“肯后得不到必然结论”推理规则,所以A项不符,排除;B项,该项可翻译为:开拓新业务→小张当经理,据(1)可知为肯后,排除;C项,该项可翻译为:精简人员→小李当经理,据(2)可知为肯后,排除;因此,选择D选项。
2、逻辑关系逻辑关系题主要涉及“且”和“或”两个逻辑连接词及其替代词。
A且B:全真才真,一假即假;A或B:一真即真,全假才假。
(记忆:串联并联电路)摩根定律:ˉ(A且B)=ˉA或ˉB;ˉ(A或B)=ˉA且ˉ B。
2014年国考判断推理之翻译推理做题技巧
河南分校潘晓利
翻译推理,在每年的国考以及省考中每年必考,此类试题主要考察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但是,很多考生由于没有基本的知识储备或者是主观上害怕此类试题,这类试题的错误率很高。
因此各位考生需要在考前对翻译推理类试题进行系统的复习。
在此,华图老师为各位考生梳理翻译推理类题目的做题方法,为考生助一臂之力。
做这一类试题,首先要确定题型,如何判定题型呢?一般的,如果题干中出现了诸如“如果,那么,只有,才”等词语,就可以确定为属于翻译推理类试题。
翻译推理,顾名思义,先翻译后推理。
第一步,翻译。
所谓翻译就是把题干中的语言翻译成逻辑语言,并且用逻辑符号表示。
第二步,推理。
所谓推理,就是根据相关逻辑规则进行推导。
1.翻译
“如果P,那么Q”翻译为“P→Q”
“只有Q,才P”翻译为“Q→P”
2.推理
逆否定理:P→Q —Q →—P
【真题举例1】有关专家指出,月饼高糖、高热量,不仅不利于身体健康,甚至演变成了“健康杀手”。
月饼要想成为一种健康食品,关键是要从工艺和配料方面进行改良,如果不能从工艺和配料方面进行改良,口味再好,也不能符合现代人对营养方面的需求:由此不能推出的是:()
A.只要从工艺和配料方面改良了月饼,即使口味不好,也能符合现代人对营养方面的需求
B.只有从工艺和配料方面改良了月饼,才能符合现代人对营养方面的需求
C.如果月饼符合了现代人对营养方面的要求,说明一定从工艺和配料方面进行了改良
D.没有从工艺和配料方面改良月饼,却能符合现代人对营养方面要求的情况是不可能存在的
答案:A
解题思路:(翻译推理)
推理如下:
月饼符合现代人对营养方面的需求→工艺和配料改良
A不符合此推理。
【真题举例2】从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如果一国或地区的经济保持着稳定的增长速度,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必然随之上涨,只要这种涨幅始终在一个较小的区间内就不会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由此可以推出,在一定时期内:
A.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上涨,说明该国经济正在稳定增长
B.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涨幅过大,对该国经济必然有负面影响
C.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不上涨,说明该国经济没有保持稳定增长
D.如果经济发展水平下降,该国的大多数商品价格也会降低
答案:C
解题思路:(翻译推理)
推理如下:
①增长速度稳定→价格上涨逆否命题:—价格上涨→—增速稳定
②涨幅在一小区间→—负面影响逆否命题:负面影响→—涨幅小
右①知A、D错。
由②知B错。
C与①的逆否命题一致,正确。
更多国考备考资料请关注河南华图官网;
河南华图微信平台:hnhua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