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地云杉座水覆膜造林试验
- 格式:pdf
- 大小:193.81 KB
- 文档页数:4
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2016·北京目录第一章总则 ................................................... 1.. .第二章指标体系构成2...第三章技术经济指标4...第四章技术经济指标调整1.7.第五章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不可预见费.............. 2. 0第六章附则2..1.附表:附表 A 人工造林模式技术经济指标表 (22)附表 B 飞播造林模式技术经济指标表 (44)附表 C 封山(沙)育林模式技术经济指标表 (47)附表 D 造林辅助措施技术经济指标表 (52)本指标规范用词说明 (62)附加说明 (63)附录:《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条文说明 (64)造林区域范围县名单 (72)《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案列 (86)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合理估算防护林工程建设投资,做到技术先进,指标适用可行,确保各类防护林造林质量和成效,满足防护林工程建设与管理需要,依据国家林业局计财司关于部署2014 年林业工程建设标准编制工作的通知(规建函〔2014〕34 号),以及《林业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项目合同》,修订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规定了防护林工程建设中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沙)育林的造林费用投资指标,以及沙障、围栏、整地、浇水、地膜、保水剂、生长调节剂、树干涂白、泡苗池、假植、客土、脱碱降盐改土等特殊地区造林辅助措施费用投资指标。
第三条本标准适用于防护林工程建设与管理,以及造林工程建设中造林和管护期间的投资估算。
第四条本标准适用于防护林工程建设中特殊地区造林辅助措施的投资估算。
第五条本标准适用于防护林工程建设中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不可预见费的投资估算。
第六条本标准术语和定义在条文说明中释义。
第七条退化林修复、迹地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更新改造等造林部分的投资估算可参照本标准。
第二章指标体系构成第八条投资估算指标体系由造林区域、造林方式、防护林二级林种和造林模式构成。
沙地云杉是稀有珍贵树种,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侧根系较发达,根长是树干的3倍,由于其根系蔓延交织,盘根错节,因此可以聚拢散碎的细沙,对防风固沙有特殊的强大的效果[1]。
塞罕坝地区现有的人工林大部分为以落叶松为主的人工纯林,大面积单层同龄纯林集中连片,林分稳定性差、抗逆能力弱和长势变缓,亟需对现有人工林的林龄和树种结构进行调整;沙地云杉的原产地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与塞罕坝地区直线距离仅约200km ,物候条件十分接近,沙地云杉可望在塞罕坝地区引育成功。
沙地云杉的引育研究对防止我国北方土地荒漠化,保护京津地区的周边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1塞罕坝森林资源现状塞罕坝机械林场位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的北部,总经营面积9.3万hm 2,有林地面积达到7.46万hm 2,其中人工林面积5.86万hm 2。
现有的人工林大部分为以落叶松为主的人工纯林,大面积单层同龄纯林集中连片,林分稳定性差、抗逆能力弱和长势变缓,病虫害频发,林区内松毛虫曾多次大面积爆发,林龄和树种结构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塞罕坝地区森林资源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亟需调整。
2引育地物候条件分析沙地云杉引育地与原产地物候条件的对比:1)原产地白音敖包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西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43°30′~43°36′、东经117°06′~117°16′。
最高海拔1500m ,平均海拔1300~1500m 。
属大陆性寒温带半干旱森林草原气候,土壤以沙土为主,年平均气温-1.4℃左右,年最低气温-42.7℃、最高气温30.8℃,大于5℃的年积温在1942℃左右,年均降水量448mm ,降水多集中在6—8月,水热同期;年蒸发量在1526mm 左右,为降水量的3.4倍。
无霜期为78d 。
年日照数在2800h 左右。
平均风速在3.8m·s -1,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西南风[2]。
2)引育地塞罕坝机械林场位于内蒙古高原的东南缘,地理坐标为北纬42°22′~42°31′、东经116°53′~117°31′。
不同保护措施对青海云杉幼苗安全越冬的影响严培龙;陵军成【摘要】在青海云杉育苗中,研究了幼苗冬季不同保护措施覆盖树叶、麦草、地膜和沙土对冠层温度和湿度、苗木成活率和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幼苗覆盖不同保护措施能够提高其冠层温度和湿度,其苗木成活率和生长量均有提高.其中,覆盖树叶的苗木成活率和生长量最高,2013~2015年成活率分别为85.81%、89.25%和95.42%,较对照CK分别提高了73.53、70.71和74.19个百分点,苗高、针叶数和主根长分别为14.06cm、13.60个/株和16.55cm,较对照CK分别提高了7.24cm、6.50个/株和8.30cm,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期刊名称】《河北林业科技》【年(卷),期】2017(000)002【总页数】3页(P20-22)【关键词】青海云杉;幼苗;越冬;成活率;生长量【作者】严培龙;陵军成【作者单位】天祝县华隆林场,甘肃天祝 733299;天祝县林业工作站,甘肃天祝7332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91.18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 kom)是云杉属高大的常绿乔木,广泛分布于西北各大林区,它因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和抗病虫害等优势,是高海拔地区理想的绿化先锋树种。
近年来,由于西北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等各项林业工程的实施,使青海云杉苗木需求量逐年增加,从而催生了育苗产业的发展,苗木繁育由原来单一的国营林场及苗圃育苗转向社会群众性育苗,育苗产业也成了林区一些地方林农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性产业。
由于群众缺乏专业的育苗技术知识,播种苗在1~3a内越冬后,陆续发生枯黄死亡,降低了苗圃单位面积产苗量,不仅提高了育苗成本,还会影响苗木的生长量和出圃时间。
杨秀等[1]认为青海云杉幼苗越冬后,干枯死亡是由生理干旱、冻害和翌年晚霜危害造成。
所以冬季采取防寒保护是降低青海云杉幼苗越冬死亡的有效措施。
辽西半干旱石质山区覆盖保墒造林试验孙颖;耿立君;万丽杰;孟凡丽【摘要】通过在辽西北半干旱石质山区进行不同材料覆盖保墒造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覆盖对土壤温度的调节因覆盖材料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效果——地膜覆盖能提高土壤温度,覆草和覆石均降低土壤温度;造林后覆盖,土壤平均含水率比对照提高0.39%~2.34%,覆草效果最好;不同覆盖材料均能提高大部分树种的造林成活率,以覆草效果最好,覆膜次之.【期刊名称】《防护林科技》【年(卷),期】2013(000)001【总页数】3页(P21-23)【关键词】石质山区;覆盖保墒;造林效果【作者】孙颖;耿立君;万丽杰;孟凡丽【作者单位】辽宁省建平县林业局,辽宁朝阳122400;辽宁省建平县林业局,辽宁朝阳122400;辽宁省建平县林业局,辽宁朝阳122400;辽宁省建平县林业局,辽宁朝阳122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28辽西半干旱区造林地多分布于半石质山和石质山地,土层极薄,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造林难度大、成活率低等困扰着这一地区的林业发展。
针对这一难题,在以往常规抗旱造林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理论和技术经验,根据辽西半干旱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自1999年开始,采取覆盖保墒抗旱造林技术并进行总结,提高了辽西半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为全面指导春季造林提供了有效保障,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试验地概况本试验地设在建平县,位于辽宁西部,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西北高东南低,南有松岭山脉为屏障,北有努鲁尔虎山横贯,平均海拔500~1 000m,属低山丘陵区。
全年降水少,年蒸发量为1 600~1 860mm,干旱发生频率达26%~33%。
2 试验方法为了应用不同覆盖材料对林地保墒的效果,我们选择覆盖方式为覆地膜(黑地膜、普通地膜2种)、覆秸秆、穴内置石,以不覆盖为对照,试验树种为2年生的柠条(沙棘)和油松(侧柏)。
调查覆盖对林地土壤温度提高的效果和对林地土壤湿度的影响。
林㊀业㊀科㊀技㊀情㊀报2024Vol 56No 2收稿日期:2024-01-08作者简介:马旺彦(1973-)ꎬ男ꎬ陕西省榆林市人ꎬ本科ꎬ林业高级工程师ꎬ研究方向为林业技术推广应用ꎮ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治沙树种引种实验马旺彦(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林业局ꎬ陕西榆林719000)[摘㊀要]㊀本文旨在研究陕西省榆阳区引种青海云杉㊁白刺㊁沙柳㊁刺槐的实验ꎬ对它们各自的苗木进行实验ꎬ并对苗木的高度生长量㊁地径生长量㊁成活率以及保存率进行相关数据统计ꎮ结果表明ꎬ苗高方面刺槐表现最好ꎮ地径方面沙柳表现稍微优于其他树种ꎬ但整体增长不大ꎮ冠幅方面白刺和沙柳表现最好ꎮ成活率和保存率四种树种的表现均较好ꎬ其中白刺的三年保存率最高ꎮ同时ꎬ还需要进一步对这些实验树种继续进行评估和推广ꎮ[关键词]㊀榆阳区ꎻ治沙ꎻ苗高ꎻ地径ꎻ成活率ꎻ保存率中图分类号:S725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9-3303(2024)02-0080-03IntroductionExperimentofSandControlTreeSpeciesinYuyangDistrictꎬShaanxiProvinceMaWangyan(ForestryBureauofYuyangDistrictꎬYulinCityꎬShaanxiProvinceꎬYulin719000ꎬShannxiꎬChina)Abstract:ThisarticleaimstostudytheexperimentofintroducingQinghaispruceꎬwhitethornꎬsandwillowꎬandblacklocustinYuyangDistrictꎬShaanxiProvinceꎬconductingexperimentsontheirrespectiveseedlingsꎬandconductingrelevantdatastatisticsontheheightgrowthꎬgrounddiametergrowthꎬsurvivalrateꎬandpreservationrateoftheseedlings.TheresultsshowedthatRobiniapseud ̄oacaciaperformedthebestintermsofseedlingheight.IntermsofgrounddiameterꎬSalixpsammophilaperformsslightlybetterthanothertreespeciesꎬbuttheoverallgrowthisnotsignificant.Whitethornandsandwillowperformbestintermsofcrownsize.Thesurviv ̄alrateandpreservationrateofthefourtreespecieswereallgoodꎬwithWhitethornhavingthehighestthree-yearpreservationrate.Atthesametimeꎬfurtherevaluationandpromotionoftheseexperimentaltreespeciesareneeded.Keywords:YuyangDistrictꎻsandcontrolꎻseedlingheightꎻgrounddiameterꎻsurvivalrateꎻpreservationrate陕西省榆阳区是中国北方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ꎬ常年受到风沙侵蚀ꎬ土壤退化ꎬ荒漠化严重ꎮ治沙树种引种是防治沙漠化的一项重要措施ꎮ引种治沙不仅能够改善植被状况ꎬ还可以增强水土保持能力ꎬ增加蒸散作用ꎬ遏制水土流失ꎬ防止土壤质量的恶化[1-3]ꎮ治沙树种引种种植可在较短时间恢复植被ꎬ改变小气候ꎬ从而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ꎬ为区域综合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ꎮ引种治沙是一项重要的工作ꎬ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ꎮ治沙树种引种能够在防止沙漠化㊁水土流失等方面起到相对优越的效果ꎬ尤其对拓展当地的林果产业及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大有裨益[4-6]ꎮ1㊀陕西省榆阳区治沙树种引种实验治沙树种选择的原则1.1㊀生态适应性原则树种要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ꎬ能够快速生长㊁长期存活ꎬ并具有较高的覆盖率和抑制风沙能力ꎮ1.2㊀生态效益原则治沙树种应该能够在短时间内产生经济价值或其他生态效益ꎬ如木材㊁果品或药材等ꎮ1.3㊀生态病虫害抵抗能力原则治沙树种应具有较强的抵抗性ꎬ能够承受当地的病虫害侵袭和自然环境的影响ꎮ1.4㊀生态恢复能力原则治沙树种应具有一定的自我繁殖和扩展能力ꎬ能够恢复被风沙侵蚀的土地ꎬ治理沙漠化ꎮ1.5㊀生态安全性原则治沙树种的种植不应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野生生物造成安全隐患ꎬ应避免采取破坏野生植被㊁动物以及生态平衡的种植方式ꎮ综上所述ꎬ使用青海云杉(Piceacrassifolia)㊁白刺(Caraganakorshinskii)㊁沙柳(Haloxylonammoden ̄dron)㊁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开展治沙树种对比实验ꎮ2㊀榆阳区治沙树种引种实验2.1㊀实验点基本情况陕西省榆阳区的实验地点小芋海子位于偏远的沙丘地带ꎬ森林覆盖率约为30%ꎮ该地区属于温带半干旱气候ꎬ冬季寒冷㊁夏季炎热ꎬ年降水量约400mmꎬ日照充沛ꎬ风大蒸发强ꎮ土壤相对干燥ꎬ容易发生沙尘暴等自然灾害ꎮ土壤主要为黄壤和荒漠土ꎬ贫瘠㊁酸性ꎬ缺乏有机质和养分ꎮ在该实验地点进行引种治沙工作将面临一定的挑战ꎮ2.2㊀实验材料青海云杉㊁白刺㊁沙柳㊁刺槐2年生苗木ꎬ本地苗圃生产ꎮ082024Vol 56No 2林㊀业㊀科㊀技㊀情㊀报2.3㊀实验方法沙质土地造林前需开展土壤改良ꎬ每穴100g有机肥ꎬ提高土壤肥力ꎬ增强苗木成活率ꎮ种植实验密度为1Mˑ1Mꎬ移栽时ꎬ选取健壮的苗木ꎬ保证根系完整ꎮ为防止大风吹倒ꎬ设立木杆支撑保证树木的存活率ꎮ2.4㊀实验数据的收集生长情况的测定方法:在造林树苗中选择100株ꎬ并用油漆为每株树苗做好标记ꎮ在2020年3月记录下树苗的高度和树干地径等信息ꎮ在经过3年的生长后ꎬ于2023年3月再次记录树苗的高度和树干地径等信息ꎬ以分析生长情况ꎮ树高可以使用丈量尺进行测量ꎬ精度到1cmꎻ树干地径可以使用游标卡尺或卷尺进行测量ꎬ精度到1mmꎮ成活率的测定方法:对补植后的树苗进行清查ꎬ记录下所有死亡的树苗数量ꎬ并计算出补植后的树苗成活率ꎮ冠幅变化的测定方法:选择4种苗木树苗的100株ꎬ在2020年3月记录下它们的冠幅ꎬ然后在2023年3月再次记录冠幅ꎬ并比较两次记录的冠幅变化情况ꎮ冠幅可以使用卷尺进行测量ꎬ精度为1cmꎮ针对4种植物的5个指标(苗高增长幅度㊁地径增长幅度㊁冠幅增长幅度㊁当年成活率和3年保存率)ꎬ进行隶属函数分析ꎮ对于每个指标的权重均为0.2ꎬ通过隶属函数分析进行评价ꎮ3㊀数据和分析3.1㊀4种植物的苗高分析植物的当年平均苗高㊁3年后平均苗高㊁苗高增长量是衡量苗木生长的关键指标ꎬ对于分析苗木的生长情况和健康状态具有重要意义ꎬ详见表1ꎮ表1㊀4种植物的苗高情况树种当年平均苗高/cm3年后平均苗高/cm苗高增长量/cm青海云杉618322白刺436118沙柳527119刺槐6512964㊀㊀青海云杉:平均苗高从61cm增长到83cmꎬ苗高增长量为22cmꎮ青海云杉生长状况较好ꎬ增长速度适中ꎬ容易栽植㊁成活ꎬ适合沙漠造林ꎮ白刺:平均苗高从43cm增长到61cmꎬ苗高增长量为18cmꎮ白刺的苗高增长量相对较小ꎬ但总体表现良好ꎮ白刺种子萌发快㊁节水耐旱㊁抗风蚀能力强ꎬ适合沙漠绿化ꎮ沙柳:平均苗高从52cm增长到71cmꎬ苗高增长量为19cmꎮ沙柳的苗高增长量相对较小ꎬ但其耐盐碱㊁耐旱㊁抗贫瘠的特性使其适合在干旱地区生长ꎮ刺槐:平均苗高从65cm增长到129cmꎬ苗高增长量为64cmꎮ刺槐生长速度非常快ꎬ是沙漠区域中生长最快的树种之一ꎬ适合用于荒漠生态修复和沙漠化治理ꎮ综上所述ꎬ刺槐生长速度最快ꎬ青海云杉和白刺适应性和耐旱能力较好ꎬ沙柳虽然生长速度较慢但仍是适合的绿化树种ꎮ3.2㊀4种植物的地径分析苗木当年平均地径㊁3年后平均地径和地径增长量是衡量植物生长的关键指标ꎬ对于评估植物生长的速度㊁健康状况和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ꎬ详见表2ꎮ表2㊀4种植物的地径情况树种当年平均地径/cm3年后平均地径/cm地径增长量/cm青海云杉0.841.010.17白刺0.760.910.15沙柳0.651.120.47刺槐0.871.080.21㊀㊀沙柳的当年平均地径最小ꎬ但3年后平均地径最大ꎬ且地径增长量也是最大的ꎬ说明沙柳在生长过程中迅速增加了地径ꎬ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和适应能力ꎮ同时ꎬ青海云杉㊁白刺和刺槐的地径增长量相对较小ꎬ表明它们的生长速度相对较缓ꎮ这可能与它们的生长习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有关ꎮ3.3㊀4种植物的冠幅变化苗木当年平均冠幅㊁3年后平均冠幅和冠幅增长量是反映植物生长状态的基础指标之一ꎬ在苗木生长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反映出其冠部生长的状况ꎬ详见表3ꎮ表3㊀4种植物的冠幅情况树种当年平均冠幅/cm3年后平均冠幅/cm冠幅增长量/cm青海云杉456116白刺325119沙柳547824刺槐355116㊀㊀通过以上数据的分析ꎬ我们可以看出沙柳的当年平均冠幅最大ꎬ说明沙柳在生长初期能够迅速形成较大的冠幅ꎬ这有利于其抢占地盘并充分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ꎮ另外ꎬ从3年后平均冠幅和冠幅增长量来看ꎬ白刺和沙柳的生长速度明显快于青海云杉和刺槐ꎬ可能与其生长习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有关ꎮ总的来说ꎬ不同树种的生长表现存在差异ꎬ通过对其当年平均冠幅㊁3年后平均冠幅和冠幅增长量的评估ꎬ有助于我们了解各树种的生长特点和适应性ꎬ为将来的治沙工程提供参考依据ꎮ3.4㊀4种植物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分析成活率和保存率是对于治沙工作来说非常重要的指标ꎬ它们直接影响到植树造林的效果和成果ꎬ衡量植树成活的指标之一ꎬ详见表4ꎮ表4㊀4种植物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树种当年成活率/%3年保存率/%青海云杉8971白刺9591沙柳9691刺槐9281㊀㊀白刺㊁沙柳和刺槐的当年成活率都在90%以上ꎬ而青海云杉的成活率略低一些ꎮ这表明白刺㊁沙柳和刺槐在繁殖和生存能力方面表现较好ꎮ在318林㊀业㊀科㊀技㊀情㊀报2024Vol 56No 2年后的保存率方面ꎬ白刺㊁沙柳和刺槐的保存率都在90%以上ꎬ而青海云杉的保存率相对较低ꎮ这可能与青海云杉的生长习性和环境适应性有关ꎮ3.5㊀4种植物的隶属函数分析隶属函数是模糊控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ꎬ用于描述变量对于某个模糊集合的程度或者说归属度ꎮ在模糊控制中ꎬ隶属函数表示输入变量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ꎬ可以通过它来实现模糊推理或模糊决策ꎬ详见表5ꎮ表5㊀4种植物的苗高增长幅度㊁苗高增长幅度㊁苗高增长幅度㊁当年成活率㊁3年保存率树种苗高增长幅度地径增长幅度冠幅增长幅度当年成活率3年保存率青海云杉36.07%20.24%35.56%8971白刺41.86%19.74%59.38%9591沙柳36.54%72.31%44.44%9691刺槐98.46%24.14%45.71%9281表6㊀4种植物的5个指标属函数分析的结果树种苗高增长幅度隶属度地径增长幅度隶属度冠幅增长幅度隶属度当年成活率隶属度3年保存率隶属度综合隶属度青海云杉0.25370.18180.30860.71000.72220.4352白刺0.29760.17950.56250.89000.97920.6105沙柳0.26190.92800.39510.94000.97920.6992刺槐0.95400.19520.42980.82000.86110.6303㊀㊀从表6中可以看出ꎬ四种植物在不同评价指标上的表现不尽相同ꎮ沙柳在地径增长幅度㊁当年成活率和3年保存率方面表现较好ꎬ综合评分较高ꎮ白刺在冠幅增长幅度㊁当年成活率和3年保存率方面表现优异ꎬ综合评分最高ꎮ青海云杉的冠幅增长幅度较好ꎬ但其他指标上的表现相对较差ꎬ综合评分较低ꎮ刺槐在苗高增长幅度方面表现优秀ꎬ但在其他指标上表现相对较差ꎬ综合评分不如白刺和沙柳ꎮ4㊀结论刺槐在苗高方面增长最快ꎬ为64cmꎬ而其他三种树种的苗高增幅都在20cm左右ꎮ因此ꎬ刺槐在苗木生长速度方面表现最好ꎮ地径方面ꎬ四种植物的地径增长量都相对较小ꎬ其中沙柳的地径增长量为0.47cmꎬ相较于其他几种树种更为明显ꎬ白刺次之ꎮ但整体来看ꎬ地径增长相较于苗高增长要更慢ꎬ所以通过这个指标评价治沙效果不够全面ꎮ冠幅方面ꎬ白刺和沙柳的冠幅增长量均达到了19~24cm以上ꎬ而青海云杉和刺槐的冠幅增幅较小ꎬ只有16cm左右ꎮ因此ꎬ在冠幅范围内ꎬ白刺和沙柳的表现优于其他两种树种ꎮ成活率和保存率方面ꎬ所有树种的表现均较好ꎬ白刺的三年保存率最高ꎬ为91%ꎬ而刺槐的保存率相对较低ꎬ为81%ꎮ然而ꎬ这个指标并不能完全反映治沙效果ꎬ因为它只是树种存活率的表示ꎮ5㊀展望从研究内容可以看出ꎬ虽然每种植物都有其优势和劣势ꎬ但是该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ꎮ例如ꎬ该研究仅考虑了四种植物的生长性能方面ꎬ而未考虑更广泛的环境影响因素ꎬ例如气候条件㊁土壤质量等ꎮ此外ꎬ该研究也未考虑在实际环境中植物的适应性和生态影响[7-10]ꎮ因此ꎬ在未来的研究中ꎬ可以考虑扩大样本量并根据更多的评价指标进行分析[11]ꎬ以综合考虑植物的适应性㊁生长性能和生态影响等因素ꎬ从而更清晰地了解各种植物在沙漠治理中的优劣势ꎬ并为沙漠治理工作提供更具科学性的参考[12-14]ꎮ参考文献[1]邱晓菲.民勤县荒漠区抗旱造林技术[J].温带林业研究ꎬ2022ꎬ5(4):61-63.[2]林喜金.平潭综合实验区防沙治沙方法探讨[J].林业勘察设计ꎬ2020ꎬ40(2):51-53.[3]雄鹰.内蒙古防沙治沙法冶建设对策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ꎬ2017.[4]江晨超.内蒙古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效益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ꎬ2017.[5]刘启明.干旱山区柠条造林成活率技术分析[J].农业与技术ꎬ2013ꎬ33(9):66.[6]常兆丰ꎬ樊宝丽ꎬ王强强.我国防沙治沙的现状㊁问题与出路 以民勤沙区为例[J].西北林学院学报ꎬ2012ꎬ27(4):93-99.[7]尹晓伟.流动沙丘水冲植柳技术[D].内蒙古农业大学ꎬ2012. [8]魏登贤ꎬ杨德福.共和盆地防沙治沙对策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ꎬ2011ꎬ(17):283-284.[9]米志英.库布齐沙漠沙柳培育关键技术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ꎬ2008.[10]孙桂丽.玛纳斯县新湖农场植物治沙效益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ꎬ2008.[11]李建刚.民勤主要治沙造林树种的空间结构及其防风作用[D].甘肃农业大学ꎬ2007.[12]王玉涛.节水抗旱优良沙柳种源的筛选与抗旱造林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ꎬ2005.[13]罗俊宝.我国不同沙漠类型区公路沙害防治技术与机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ꎬ2005.[14]高景文ꎬ胡召春ꎬ王玉成ꎬ金武范ꎬ张红蕾.呼盟樟子松治沙造林技术的探讨[J].内蒙古林业科技ꎬ1999ꎬ(S1):21-24.28。
沙地云杉引种试验初报沙地云杉,云杉属,原生分布在内蒙古赤峰。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相关人员从2012年~2018年,在我省大通县进行播种育苗试验,并在大通、湟源、海晏县不同海拔高度区域进行了定植和造林试验。
在相关试验和研究基础上,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试验观测数据和研究成果,试验表明,露地播种育苗出苗率达到80%以上,定植苗木成活率达到84%以上,造林成活率达到82%以上,与青海的当地乡土树种青海云杉比较,生长量是青海云杉的1~2倍。
沙地云杉是优良的树种资源,具有良好的抗寒、抗旱性能,在我省东部中低海拔地区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可做为城镇园林绿化和荒山造林树种,也可用于在林业生态建设。
标签:沙地云杉;引种试验;我省东部;适应性沙地云杉俗称“红波臭”,云杉属,常绿乔木,树冠尖塔形,成龄树高可达45m,胸径80cm~100cm,树皮灰褐色或红褐色。
分布在内蒙古赤峰克什克腾旗[1] 贡格尔草原西北部,是内蒙古赤峰地区与锡林浩特的局部地段所特有乡土树种之一。
一年生小枝黄色或红褐色,叶长 1.2cm~2.2cm,粗壮稍弯曲,先端微尖或极尖,横断面呈菱形。
种鳞倒卵形,花期4月~5月,球果长5cm~16cm,种子小栗褐色、翅长,容易传播,种子千粒重約5.3g~7.0g,种子成熟期9月~10月。
沙地云杉是优良的树种资源,具有良好的抗寒、抗旱性能,在我省东部中低海拔地区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可做为城镇园林绿化和荒山造林树种,也可用于在林业生态建设。
1、引种种源及试验过程从2012年~2018年,大通县林业局、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相关人员组成的课题组,从内蒙古赤峰克什克腾旗白音敖包林场引进沙地云杉种子,进行播种育苗,2016年将部分大苗进行造林试验,造林地点为大通、湟源、海晏县,海拔高度为2540m~3010m之间。
根据近几年对育苗地和造林地的调查,沙地云杉适应当地气候土壤和生态环境,越冬适应性较强。
根据测定,1年生实生苗生长高度可达为1.5cm~2.5cm,地径0.03cm~0.05cm;2年生实生苗平均高度3.5cm~5.6cm,地径为0.14cm~0.18cm。
红松,云杉,落叶松苗木的水势对造林苗活力的影响
臧敬艳;马家恒
【期刊名称】《林业科技》
【年(卷),期】1991(16)5
【摘要】苗木活力是影响造林成活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它包括诸多因子,本文仅从水分生理这一因子,即水势对苗木生长和成活的影响来论述这个问题。
通过苗木水势试验,试图找出一个能保证苗木健壮生长的适宜水势区间,进而达到提高造林成活率的目的。
【总页数】3页(P14-16)
【作者】臧敬艳;马家恒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18.43
【相关文献】
1.红松、兴安落叶松、红皮云杉苗圃苗木的换床试验研究 [J], 白鸣祺;高永刚;王芳;杜春英
2.兴安落叶松、樟子松苗木活力与水势的关系 [J], 周蕴薇;王有传;杨逢建;李开隆;仲崇卓
3.利用相对电导率和茎尖水势预报落叶松苗木生活力的研究 [J], 林玉梅;任军;杨轶囡;张怡;王百成;赵刚;段福玲;高淑秋
4.日本落叶松苗根化苗木造林效应研究 [J], 倪永春;李玉
5.红松,云杉,落叶松幼苗造林特点及高生长规律 [J], 胡伟;王海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