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贴面砖施工工艺[详细]
- 格式:doc
- 大小:61.50 KB
- 文档页数:5
外墙贴面砖施工工艺及检测标准1、适用范围:本内部施工工艺及检测标准适用于晶宫装饰公司所有在建的外墙贴面砖工程的施工。
2、施工准备2.1 材料2.1.1 面砖:应采用合格品,其表面应光洁、方正、平整、质地坚硬、品种规格、尺寸、色泽、图案及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并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和近期质量检测报告。
2.1.2 水泥:32.5或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及白水泥,并符合设计和规范质量标准的要求。
应有出厂合格证及复验合格试单,出厂日期超过三个月而且水泥结有小块的不得使用。
2.1.3 沙子:中沙,含泥量不大于3%,颗粒坚硬、干净、过筛。
2.1.4 石灰膏:用块状生石灰淋制,必须用孔径不大于3mm×3mm的筛网过滤,并贮存在沉淀池中熟化,常温下一般不少于15d;用于罩面灰,熟化时间不应小于30d。
用时,石灰膏内不得有未熟化的颗粒和其他杂质。
2.2 主要机具:砂浆搅拌机、切割机、云石机、手电钻、冲击电钻、橡皮锤、铁铲、灰桶、铁抹子、靠尺、塞尺、拖线板、水平尺等。
2.3 作业条件2.3.1 搭设了外脚手架子(高层多采用吊篮或可移动的吊脚手架),选用双脚手架子或桥架子。
其横竖杆及拉杆等离开墙面和门窗口角150~200mm,架子步高符合安全操作规程。
架子搭好后已经过验收。
2.3.2 主体结构施工完,并通过验收。
2.3.3 预留孔洞、排水管等处理完毕,门窗框扇已安装完;且门窗框与洞口缝隙已堵塞严实:并设置成品保护措施。
2.3.4 挑选面砖,已分类存放备用。
2.3.5 已放大样并做出粘贴面砖样板墙,经质量监理部门鉴定合格,经设计及业主共同认可,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已向操作者交底,可进行大面积施工。
3、操作工艺3.1 施工程序基层处理、抹底子灰→排砖、弹线分格→选砖、浸砖→镶贴面砖→擦缝。
3.2 操作要点3.1.1 基层处理:3.2.1.1 光滑的基层表面已凿毛,其深度为0.5~1.5cm,间距3cm左右。
外墙贴面砖工程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国标GB50210-200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2、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3、GB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4、设计图纸及甲方、监理施工布署要求二、材料质量要求严把材料质量关,所选材料应进行详细的分供方调查,择优选用,保证原材质量。
(1)水泥:采用矿渣硅酸盐32.5水泥,每次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
(2)砂:选用含泥量小于3%的豆罗中砂。
(3)面砖:面料进场提供合格证,并按GB/T3810进行抽样送检,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场,并将规格不一、观感差的面砖剔出不用。
二、施工准备(1)主体结构施工完,并通过验收。
(2)吊蓝提前支搭并安装好。
(3)阳台栏板、主体外架孔洞应处理完毕。
(4)大面积施工前应先放大样,并于各楼塔楼层做好样板层,并经甲方、监理工程师以及有关各方确认,方可大面积按样板层进行施工。
(5)排线弹线必须准确,经复验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因所使用砖较小,要求基层抹灰必须平整。
三、操作工艺排砖1、以点窗为依据确定灰缝宽度3#楼点窗尺寸共有三种规格:900×1600(北立面)、1200×1600(北立面中段)、1500×1600(南立面),依据甲方要求:1、面砖粘贴后压框尺寸为3mm左右;2、面砖缝最宜控制为6-7mm。
3、点窗框宽度尺寸较结构洞口尺寸小5cm左右,高度尺寸较结构洞口尺寸小4cm左右;4、大面采用60×108砖错缝横贴。
现场实际数据:1、面砖实际规格为59×107mm、60×199mm。
2、面砖与粘结砂浆厚度为10mm~12mm左右。
计算如下:(1)900×1600(北立面)窗户竖缝(取灰缝宽度为7mm),如取窗洞口尺寸为850:(850-7)÷(107+7)=7.39行,如贴7.5行,则:107×7.5+7×9=865。
外墙面砖施工方法1.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1)水泥:采用XX公司503 厂生产的“建筑牌”32.5 水泥,水泥出厂后应具有合格证,并经复试合格后使用。
2)砂:刮糙用中粗砂,粘贴用中砂,使用前过筛。
3)面砖:选用100 mm×100mm 白色釉面砖,其表面应光洁,质地坚固;品种、规格、尺寸、色泽等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面砖吸水率不得大于10%,无缺楞掉角,暗痕及裂纹者,否则不得使用。
(2)机具准备:孔径5mm 筛子、手推车、大铁桶、小水桶、铁锹、木抹子、铁抹子、刮尺、灰斗、扫帚、錾子、锤子、擦布、小灰铲、切割机、角磨机、勾缝溜子、钢片开刀托线板、线锤等。
(3)作业条件准备:1)砌体施工完毕,主体结构经相关部门验收符合要求。
2)脚手架完整、无松扣、无变形、竹笆及安全网均符合安全要求及相关规定。
3)按面砖的尺寸、色泽进行选砖,分类存放。
4)把墙面基层清理干净,堵塞好螺栓孔,铺好砌体部分钢丝网并向混凝土墙延伸200mm ,固定牢固绷紧。
2.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吊通线(找方)→堵塞混凝土墙螺栓孔→加气混凝土面铺钉钢丝网→贴灰饼→刮糙→弹线分格排砖→镶贴面砖→铝合金窗外框安装→墙面砖勾缝、擦缝(2)施工要点1)吊通线:沿建筑物每个阴阳角用15kg 大线锤吊通线,量出各楼层墙面距垂线的尺寸,经统计后,根据16 层以下部分进行找平、找方、确定抹灰厚度,对个别超标部分进行修整。
2)混凝土墙面螺栓孔堵塞:螺栓孔均为竹管,采用泡沫塑料条填充,250 厚填充深度3)加气混凝土墙面铺钉钢丝网:为防止砌体与混凝土墙面交界处出现收缩裂缝,在砌体上满铺25×25×0.75 钢丝网;钢丝网向混凝土墙延伸200mm 宽,用电锤在混凝土墙面打,孔(Ф6)然后用Ф8 钢筋钉牢,间距不得大于200mm,砌体上直接用铁钉钉牢固(Ф4 @300 干硬性防水水泥砂浆填塞。
3׃1,用30mm,外墙内外侧各留140厚填充深度为200,190为×300),要注意铺平整绷紧,不得有挠起现象。
2m靠尺和水平尺检查平整度。
大面积铺贴时应分段、分部位铺贴。
十字控制线十字定位器控制板材缝宽
7 养护当青石板、花岗岩面砖面层铺贴完应进行养护,面层铺盖一层塑料薄膜,减少砂浆在硬化过程中的水分蒸发,增强石板与砂浆的粘结牢度,保证地面的铺设质量。
养护时间不得小于7d。
8 勾缝当面砖面层的粘接强度达到可上人的时候(结合层抗压强度达到1.2MPa),进行勾缝,应选用同种、同强度等级的掺色水泥膏或专用勾缝膏。
颜料应使用矿物颜料,严禁使用酸性颜料。
缝要求清晰、顺直、平整、光滑、深浅一致,缝色与设计颜色一致。
勾缝清理
9 成品
保护
成品保护措施面砖成品保护意识应该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包括材料的二次搬运,采用塑料薄膜、彩条布或者土工布进行覆盖。
室外贴墙面砖施工工艺标准室外贴墙面砖本章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造的室外贴墙面砖装点工程。
第一节材料要求11.1.1水泥:强度等级不应小于32.5的一般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应有出厂证实或复试单,若出厂超过三个月,应按实验结果使用。
11.1.2白水泥:强度等级不应小于32.5。
11.1.3砂子:粗砂或中砂,含泥量不应大于3%,用前过筛。
11.1.4面砖:应表面平整,色彩全都,规格全都,尺寸精确,边棱整齐,一次进场。
釉面砖的吸水率不得大于10%。
11.1.5石灰膏:应用块状生石灰淋制,淋制时必需用孔径不大于3mm×3mm的筛过滤,并贮存在沉淀池中。
熟化时光,常温下普通不少于15d;用于罩面时,不应少于30d。
使用时,石灰膏内不得含有末熟化的颗粒和其他杂质。
11.1.6生石灰粉:抹灰用的石灰膏可用磨细生石灰粉代替,其细度应通过4900孔/0mm2 筛。
用于罩面时,熟化时光不应小于3d。
11.1.7纸筋:用白纸筋或草纸筋,使用前三周应用水浸透捣烂。
使用时宜用小钢磨磨细。
11.1.8建造胶和矿物颜料等。
其次节主要机具11.2.1磅秤、铁板、孔径5mm筛子、窗纱筛子、手推车、大桶、小水桶、平锹、木抹子、钢板抹子(1mm厚)、开刀或钢片(20mm×70mm×lmm)、铁制水平尺、方尺、靠尺板、底尺(3000~5000mm×40mm×10~15mm)、大杠、中杠、小杠、灰槽、灰勺、米厘条、毛刷、鸡腿刷子、细钢丝刷、笤帚、大小锤子、粉线包、小线、擦布或棉丝、老虎钳子、小铲、合金钢錾子、小型台式砂轮、勾缝溜子、勾缝托灰板、托线板、线坠、盒尺、钉子、红铅笔、铅丝、工具袋等。
第三节作业条件11.3.1墙面基层要清理整洁,脚手眼堵好,阳台栏杆、预留孔洞及排水管等应处理完毕,门窗框要固定好,并用1∶3水泥砂浆将缝隙阻塞严实。
铝合金门窗框边缝所用嵌缝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塞堵密实,并事先粘贴好庇护膜。
外装修工程施工工艺本工程外墙装修为粘贴面砖,其工艺流程及做法如下:1、工艺流程:准备工作→基层处理→吊垂直、套方、找规矩→抹底层砂浆(砌筑部分)→弹线分格→排砖→镶贴面砖→勾缝和擦缝2、准备工作:准备工作主要包括选砖和面砖粗排等。
选砖一是选出次品面砖,对于翘曲有变形裂纹,面层有杂质,尺寸偏差过大的砖一律不用;二是选颜色,将颜色不一的砖挑出,分别摆放;三是选规格尺寸,挑出长、宽、厚不同规格的砖,利用门型木框,将砖从“门”口处塞入,取出后转90度再塞入,检查符合尺寸即可备用。
面砖粗排在结构及外填充墙施工完后,在建筑四大角和门窗口边,从顶层开始用特制的大线坠,铁丝吊垂直,并实量出各主要部位尺寸及偏差。
然后根据面砖规格尺寸及排砖基本原则,决定出抹灰打底厚度。
3、基层处理:本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其外墙为混凝土墙,局部有填充墙。
首先将基层表面灰尘、浮粒、油污等清除干净,然后将基层满刷TG胶一道,其配比为TG胶:水:水泥=1:6:0.2。
拉毛水泥浆终凝后要湿润养护,直到手掰不动,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由于框架梁底与填充墙顶间易产生裂缝,在此交界面处铺钉20 cm宽钢丝网,再抹底层砂浆。
4、吊垂直、套方、找规矩:在建筑物四大角、转角和门窗口边用大线坠绷铁丝吊垂直。
横线以楼层为水平基线交圈控制,竖向线则以四大角和转角为基线控制。
对门窗洞口,需“弹二线贴二饼”(中心线和水平线、洞口左右各一饼),确保此部位上下一致,横平竖直,阴阳角方正。
5、陶粒砖外墙抹底层砂浆:抹底灰前,应用小型喷雾器对墙面基层循环喷淋,使墙面充分湿润。
底子灰分二遍成活,第一遍抹灰约6 mm,采用水泥:砂:TG胶=1:6:0.2的TG砂浆打底扫毛。
第二层厚约12 mm,其为1:8:0.2的水泥砂浆。
两遍间隔时间约为1天,不能一次成活。
抹底灰达到冲筋标高后,随即用木杠刮平。
用木抹子搓毛,终凝后浇水养护。
基层表面的允许偏差为表面平整度1.5 mm,阴阳角垂直和方正1.5 m,立面垂直度2 mm。
Q B 中国石化集团企业(通用工艺)标准第四建设公司★建筑工程卷★FCC/TS06.11-51外墙贴面砖通用施工工艺2006-12-20发布 2007-01-01实施压力容器现场安装通用施工工艺FCC/TS06.02-01中国石化集团第四建设公司技术处发布外墙贴面砖通用施工工艺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中高度不大于100m、抗震设防烈度不大于8度的外墙面砖粘贴施工。
2 施工准备2.1材料a)水泥: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得低于32.5MPa。
严禁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混用。
水泥进场应有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后应进行取样复试。
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矿渣硅酸盐水泥》GB1344的规定。
当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3个月时,在使用前应进行复试,并按复试结果使用;b)白水泥:白色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小于32.5MPa,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白色硅酸盐水泥》GB2015的规定;c)砂子:宜采用平均粒径为0.35mm~0.5mm的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用前过筛,筛后保持洁净;d)水:宜采用饮用水。
当采用其他水源时,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e)面砖:面砖外观不得有色斑、缺棱、掉角和裂纹等缺陷。
其品种、规格、尺寸、色泽、图案应符合设计规定。
其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干压陶瓷砖》GB/T4100·1~4的规定,面砖的吸水率不得大于8%。
一般规格为:200mm×100mm×12mm、150mm×75mm×12mm、75mm×75mm×8mm、108mm×108mm×8mm;f)石灰膏:选用成品石灰膏(熟化期不应少于15d);g)界面胶结剂:采用的界面剂应符合现行地方标准《建筑用界面剂应用技术规程》DBJ01-40,应有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并符合环保要求;h)胶粉粘接剂、勾缝剂应有出厂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和使用说明书。
外墙面砖铺贴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1)工艺流程基层处理→吊垂直、套方、找规矩→贴灰饼→抹底层砂浆→弹线分格→排砖→浸砖→镶贴面砖→面砖勾缝与擦缝。
(2)施工工艺方法基层处理:提前3~4小时将墙面浇水湿润,并洗掉浮灰。
吊垂直、套方、找规矩、贴灰饼:在各大角和门窗边用经纬仪打垂直线找直,然后根据面砖的规格尺寸分层设点、做灰饼。
横线则以楼层50cm线为水平基线交圈控制,竖向线则以大角为基线控制,应全部是整砖。
每层打底时则以此灰饼作为基准点进行冲筋,使其底层灰做到横平竖直。
同时要注意找好突出女儿墙压顶、窗台、雨棚等饰面的流水坡度,排水坡度为2%。
抹底层砂浆:先刷一道掺水重10%的TY胶水泥素浆,紧跟分层分遍抹底层砂浆(1∶3水泥砂浆),第一遍厚度为5mm,抹后用扫帚扫毛;待第一遍六至七成干时,即可抹第二遍,厚度约8~12mm,随即用木杠刮平,木抹搓毛,终凝后浇水养护。
弹线分格:待基层灰六至七成干时即可按图纸要求进行分格弹线,以控制面层出墙尺寸及墙面垂直、平整。
要求按面砖规格弹出所有贴砖控制线。
排砖:根据大样图及墙面尺寸先排出标准层布砖图。
排砖时要横竖排砖,以保证面砖缝隙均匀,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注意大面排砖以及在同一墙面上的横竖排列,均不得有一行以上的非整砖。
非整砖应排在次要部位如窗间墙或阴角处等。
但亦要注意一致和对称。
所有的阳角均为450角拼缝。
窗洞处要保证立缝赶在窗口边线上,横缝要求在每层窗高范围内以及窗间高度内部赶上整砖。
下窗台面砖采用根据坡度特制的L型整砖。
浸砖:外墙面砖镶贴前,首先要将面砖清扫干净,放入净水中浸泡2小时以上,取出待表面晾干或擦干净后方可使用。
镶贴面砖:在每一分段或分块内的面砖,均为由上往下镶贴。
从最上一层面砖外皮上口拉水平通线,作为镶贴的标准,同时墙面两侧粘贴竖向面砖带,与水平线一同控制墙面平整及接缝顺直。
所有阳角处面砖要450角拼装。
每贴好一行面砖,应及时用靠尺横竖向靠直。
窗台等部位平面镶贴面砖时,应采取顶面面砖压立面面砖的做法,顶面砖做2%排水坡,以免向内渗水,引起空裂;同时应采取立面中最低一排面砖压底平面面砖,并低出窗口上旋脸面砖3~5mm的做法,让其起滴水线(槽)的作用,防止尿檐,引起空裂。
外墙面砖工程施工方案外墙面砖工程是建筑外立面装修的重要环节之一,合理的施工方案对于工程质量和工期进度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就外墙面砖工程施工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项目背景外墙面砖是建筑外立面装饰的一种常见材料,具有美观、防水、保温等功能。
在砖的安装过程中,需要考虑材料选用、基础处理、施工工艺等因素,确保施工质量。
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外墙面砖:选用质量可靠的砖材,尺寸规格要符合设计要求。
–砂浆:选择适用于外墙面砖的砂浆,保证施工粘接牢固。
–工具设备:砌墙工具、切割机械、水平仪等。
2.施工人员:–砌筑技术熟练的砌筑工人。
–具备安全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施工人员。
3.施工前准备:–检查外墙结构是否符合要求。
–清理外墙表面,确保干净、平整。
施工流程1.基础处理:–外墙面砖砌筑前,先进行基础处理,确保墙体结实牢固。
2.砌墙工艺:–根据设计要求将砖块依次砌筑在墙面上,采用横、纵向并排的方式,注意保持砖缝一致。
3.砂浆填缝:–砌筑完成后,使用砂浆填充砖缝,确保填充均匀牢固。
4.完工处理:–清理砌筑完毕的外墙面,检查砂浆填充是否完整,保持工地整洁。
施工注意事项1.安全第一: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规定,配备好安全防护装备。
2.质量控制:对砖砌工艺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确保墙面砖整体质量。
3.施工速度:合理安排施工工期,确保施工进度。
4.环境保护:施工过程中做好环境保护工作,避免造成污染。
施工总结外墙面砖工程施工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环节,施工方案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和工期进度。
在实际施工中,施工方案应充分考虑材料选用、施工人员、工具设备等因素,确保施工顺利进行,最终达到预期效果。
外墙面砖施工工艺:(1)、施工准备①、材料要求:a、面砖:应具有产品合格证,其品种、规格、尺寸、色泽、图案应均匀一致,砖表面应光洁、方正、平整、质地坚固,符合设计规定,不得有缺棱、掉角、暗痕和裂纹等缺陷,其性能指标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其吸水率不得>10%,耐急冷急热合格。
b、水泥: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并经复试合格,方可使用。
若出厂超过三个月,应按复试结果使用。
c、砂子:宜选用中砂,使用前应过筛。
含泥量控制,刮糙、找平层用砂不得小于等于5%,镶贴用砂不得小于等于3%。
应作砂中硫化物抽测,防止砂中有害物超标。
d、石灰膏:应选用石灰膏,熟化时间不得小于15天。
使用时灰膏内不得含有未熟化的颗粒和其他杂质。
灰膏贮存砖砌(或铁质)灰槽内,严禁使用脱水硬化的灰膏。
e、107胶,应选用复试合格的指定厂家产品,且有产品合格证。
①、作业条件a、利用上主体结构时的外防护挑架子,进行相应的搭设和调整,架子的步高、栏杆,脚手板铺设、隔离防护等均要符合面砖镶贴要求和安全操作规程。
b 、墙面基层清理干净,脚手眼、临时洞、窗台、阳台栏板等修理完毕。
c 、按照设计要求对面砖尺寸、颜色进行选砖,分类存放备用。
d 、进场镶贴前,应做出样板墙,研定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并向施工管理、作业人员做好交底工作。
样板墙须经总队技质处鉴定合格后,还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质监单位和施工单位四方共同认定,方可组织工人班组按照样板墙要求施工。
e 、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等级中间验收已完成,并批准进入装饰施工。
(2)、操作工艺①、工艺流程墙体基层处理→吊垂线、套方正、找规矩→做灰饼、冲筋→凿、垫灰头→找平层抹灰(刮糙、找平)→弹线分格→排砖调缝、做面砖灰饼→浸砖阴干→镶贴面砖→勾缝擦缝→清洗墙面→成品保护→粘结力试验②、砂浆调剂:a、面砖镶贴砂浆,应用1:1水泥砂浆,掺微量石灰膏以改善砂浆和易性和粘结性。
石灰膏掺量重量比1(水泥):(石灰膏),以现场试配为准。
外墙面砖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基层处理,吊垂直、套方、找规矩→贴灰饼→抹底层砂浆→弹线分格→排砖→浸砖→镶贴面砖→面砖勾缝与擦缝2、操作工艺(一)基层为混凝土墙面时的操作方法1)基层处理:首先将凸处墙面的混凝土剔平,对大钢模施工的混凝土墙面应凿毛,并用钢丝刷满刷一遍,再浇水湿润,如基层混凝土表面很光滑时,亦可采取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处理,即先将表面尘土、污垢清扫干净,用10%火碱将板面的油污刷掉,随之用净水将碱液冲净、晾干,然后用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处理。
2)吊垂直、套方、找规矩、贴灰饼:从顶层开始特制的大线坠绷钢丝吊垂直,如果有风时,可以将线坠放入装满水的水桶内,(注意不要碰桶壁及桶底)以防大线坠晃动,然后根据面砖的尺寸分层设点、做灰饼。
横线则以楼层为水平基准线交圈控制,竖向线则以四周大角和通天柱或垛子为基准线控制,应全部是整砖。
每层打底时则以灰饼作为基准点进行冲筋,使其底层做到横平竖直。
同时要注意找好突出檐口、腰线、窗台、雨蓬等饰面的流水坡度和滴水线(槽)。
3)抹底层砂浆:先刷一道掺水重10%108胶或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水泥素浆,紧跟着分层分遍抹底层砂浆(常温时采用配合比为1:3水泥砂浆),第一遍厚度宜为5mm,抹后用木抹子搓平,隔天浇水养护;待第一遍六至七层干时,即可抹第二遍,厚度为8-12mm,随即用木杠子刮平,木抹子搓毛,隔天浇水养护,若需要抹第三遍时,其操作方法同第二遍,直至把底层砂浆抹平为止。
4)弹线分格待基层灰六至七层干时,即可按图纸要求进行分段分格弹线,同时亦可进行面层贴标准点的工作,以控制面层出墙尺寸及垂直、平整。
注意检查底层砂浆与基层是否有空鼓现象,如有及时用云石机切除修补。
5)排砖根据大样图及墙面尺寸进行横竖向排砖,以保证面砖缝隙均匀,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注意大墙面,通天柱和垛子要排整砖,以及在同一墙面上的横竖排列,均不得有非整砖。
同时要注意一致和对称,如遇有突出的卡件,应用整砖套割吻合,不得用非整砖随意拼凑镶贴。
外墙面砖镶贴的施工工艺流程1. 准备工作说到外墙面砖的镶贴,咱们得先做好充分的准备。
你可别小看这一步,准备工作可是成功的关键。
首先,选砖时,别忘了考虑颜色、纹理和尺寸,像是给外墙穿衣服,得合适才行!接着,要检查墙面的平整度和干燥度,毕竟,贴砖可不能在水汪汪的墙面上搞。
墙面太脏也不行,清理干净可得花点儿时间。
2. 材料准备材料上,粘结剂、勾缝剂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
买的时候最好多买点,因为谁能保证施工时不出点小差错呢?别想着省那几块钱,反正多买总不会错。
还有,工具也是关键,像瓷砖切割机、刮刀、水平尺等等,准备齐全了,才能不慌不忙。
3. 施工流程3.1 标记线好,准备工作都做好了,接下来就是要标记线。
这就像是画地图,得清晰明了。
先在墙上用铅笔或粉线标记出砖的铺贴线,这样才能确保砖贴得规规矩矩,不歪不斜。
你说这简单吧,实际上可是需要点耐心的,不然最后贴出来的效果可就惨不忍睹。
3.2 涂粘结剂然后就到了涂粘结剂的环节。
用刮刀将粘结剂均匀涂抹在墙面上,记得要涂得厚薄适中,太厚容易跑,太薄又不牢。
涂抹时,千万别心急,慢慢来,这个步骤很重要。
施工的时候,最好找个小伙伴帮忙,这样能提高效率,毕竟,很多手动的活儿两个人干得快。
4. 贴砖现在,最期待的时刻来了,就是贴砖啦!从下往上、从左到右,按照事先标记的线开始贴砖,像拼图一样。
贴砖的时候,记得轻轻拍打,确保砖和墙面紧密结合。
别忘了留出缝隙,这样后续勾缝才好处理。
遇到切割砖的时候,别怕,手稳点,一刀切过去,效果就好。
5. 勾缝5.1 清理砖缝所有砖都贴好了,接下来就是勾缝。
首先,得清理一下砖缝里的杂物,像是多余的粘结剂啥的,确保干净。
这一步很重要哦,能让最后的效果看起来更加整洁。
5.2 填缝剂然后,准备填缝剂,均匀涂抹在缝隙里,用工具将它们抹平,确保缝隙被填满,别留死角。
待填缝剂干透后,用湿海绵轻轻擦拭砖面,保持砖面的光洁度。
6. 收尾工作一切都完成了,最后的收尾工作可不能马虎。
1.外墙面砖施工工艺1.1.工艺流程弹控制线一基层处理一抹找平层一弹线分格一排砖一浸砖一面砖粘贴一面砖养护一面砖勾缝及擦缝一面砖清理1.2.施工工艺1.2.1.在基体处理完毕后,进行挂线、贴灰饼、冲筋,其间距不宜超过2m。
1.2.2.抹找平层前应将基体表面润湿,并按设计要求在基体表面刷结合层。
1.2.3.找平层应分层施工,严禁空鼓,每层厚度不应大于7mm。
且应在前一层终凝后再抹后一层;1.2.4.找平层的表面应刮平搓毛,并在终凝后浇水养护;1.2.5.找平层的表面平整度偏差为4mm,立面垂直度允许偏差为5mm。
1.2.6.外墙砖按照排砖图进行预排,并按照排砖图进行留缝。
外墙贴面砖前必须弹面砖模数线,并请建设单位、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始铺贴面砖。
1.2.6.1.面砖只准在长向留置半砖,最小不得小于整砖的1/3(50mm)。
半砖留置位置须留在整面墙的中间部位,不得留在两端阳角处。
阳角处向传方为整芦阳角处面转须为整砖外墙面砖大面排版示意图(一)1.2.6.2.当整面墙根据现场实际排版情况,排完整砖之后只剩下<50mm的条时,须按以下排版方式排砖。
墙体两端处罚带墙体两端处面稽*Z3K --------1.2.6.3.外墙铝合金窗附框安装完毕,外墙外侧护窗栏杆安装完毕。
1.2.6.4.按照排砖图放好控制线,特别是窗口边及拐角处控制线。
1.2.6.5.若面砖铺贴至铝合金窗框处,根据现场实际排版情况,排完整砖 后只剩余<50mm 的条时,该处可靠着铝窗框贴<50mm 的面砖,但铺贴之 前须经过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现场同意确认,否则不允许铺贴。
1.2.6.6. 外墙面砖贴至铝窗部位,仅允许面砖压铝合金窗的尺寸W 5mm 。
1.2.6.7. 本工程外墙面砖采用浅米黄色、深咖啡色、深灰色三种颜色面砖, 具体色区详见甲方封样,三种颜色面砖排砖横向及竖向均采用通缝;窗口上 下口设一砖(145*45mm )竖贴;女儿墙压顶下部贴竖砖一圈。
外墙贴面砖施工工艺及检测标准1、适用范畴:本内部施工工艺及检测标准适用于×××所有在建的外墙贴面砖工程的施工。
2、施工准备2.1 材料2.1.1 面砖:应采取合格品,其表面应光洁、方正、平整、质地坚固、品种规格、尺寸、色泽、图案及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并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和近期质量检测报告。
2.1.2 水泥:32.5或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及白水泥,并符合设计和规范质量标准的要求。
应有出厂合格证及复验合格试单,出厂日期超过三个月而且水泥结有小块的不得使用。
2.1.3 沙子:中沙,含泥量不大于3%,颗粒坚固、干净、过筛。
2.1.4 石灰膏:用块状生石灰淋制,必须用孔径不大于3mm×3mm的筛网过滤,并储存在沉淀池中熟化,常温下一样很多于15d;用于罩面灰,熟化时间不应小于30d。
用时,石灰膏内不得有未熟化的颗粒和其他杂质。
2.2 主要机具:砂浆搅拌机、切割机、云石机、手电钻、冲击电钻、橡皮锤、铁铲、灰桶、铁抹子、靠尺、塞尺、拖线板、水平尺等。
2.3 作业条件2.3.1 搭设了外脚手架子(高层多采取吊篮或可移动的吊脚手架),选用双脚手架子或桥架子。
其横竖杆及拉杆等离开墙面和门窗口角150~200mm,架子步高符合安全操作规程。
架子搭好后已经过验收。
2.3.2 主体结构施工完,并通过验收。
2.3.3 预留孔洞、排水管等处理完毕,门窗框扇已安装完;且门窗框与洞口缝隙已梗塞严实:并设置成品保护措施。
2.3.4 挑选面砖,已分类存放备用。
2.3.5 已放大样并做出粘贴面砖样板墙,经质量监理部门鉴定合格,经设计及业主共同认可,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已向操作者交底,可进行大面积施工。
3、操作工艺3.1 施工程序基层处理、抹底子灰→排砖、弹线分格→选砖、浸砖→镶贴面砖→擦缝。
3.2 操作要点3.1.1 基层处理:3.2.1.1 光滑的基层表面已凿毛,其深度为0.5~1.5cm,间距3cm左右。
室外贴面砖施工工艺标准24.2.1.1 适用范畴本章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室内卫生间、厨房的墙面或墙裙的饰面贴面砖工程。
4.2.1.2 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210--200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操纵规范»〔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326--2001«建设工程项目治理规范»〔5〕«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DBJ01—62—2002〔6〕«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J01--26--964.2.2 术语、符号〔1〕交接检验由施工的承接方与完成方经双方检查并对可否连续施工做出确认的活动。
〔2〕主控项目建筑工程中的对安全、卫生、环境爱护和公众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
〔3〕一样项目除主控项目以外的检验项目。
〔4〕基层直截了当承担装饰装修施工的面层。
4.2.3 施工预备4.2.3.1 技术预备编制室内贴面砖工程施工方案全交底。
4.2.3.2 材料预备并对工人进行书面技术及安〔1〕水泥32.5 或42.5 级矿渣水泥或一般硅酸盐水泥。
应有出厂证明或复验合格试单,假设出厂日期超过三个月而且水泥已结有小块的不得使用;白水泥应为32.5 级以上的,并符合设计和规范质量标准的要求。
〔2〕砂子:中砂,粒径为0.35~0.5mm,黄色河砂,含泥量不大于3%,颗粒坚硬、干净,无有机杂质,用前过筛,其他应符合规范的质量标准。
〔3〕面砖:面砖的表面应光洁、方正、平坦、质地牢固,其品种、规格、尺寸、色泽、图案应平均一致,必须符合设计规定。
不得有缺楞、掉角、暗痕和裂纹等缺陷。
室外贴面砖施工工艺适用范围本章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室外贴面砖工程。
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编制室外贴面砖工程施工方案,并对工人进行书面技术及安全交底。
2、材料准备(1)水泥32.5或42.5 级矿渣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应有出厂证明或复验合格单,若出厂日期超过三个月或水泥已结有小块的不得使用;白水泥应采用符合GB2015-91《白色硅酸盐水泥》标准中425号以上的,并符合设计和规范质量标准的要求。
(2)砂子:粗中砂,用前过筛,其他应符合规范的质量标准。
(3)面砖:面砖的表面应光洁、方正、平整、质地坚固,其品种、规格、尺寸、色泽、图案应均匀一致,必须符合设计规定。
不得有缺棱、掉角、暗痕和裂纹等缺陷。
其性能指标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釉面砖的吸水率不得大于10﹪。
(4)石灰膏:用块状生石灰淋制,必须用孔径3mm*3mm的筛网过滤,并储存在沉淀池中,熟化时间,常温下不少于15d,用于罩面灰,不少于30d,石灰膏内不得有未熟化的颗粒和其他物质。
(5)生石灰粉:磨细生石灰粉,其细度应通过4900孔/c㎡筛子,用前应用水浸泡,其时间不少于3d。
(6)粉煤灰:细度过0.08mm筛,筛余量不大于5﹪;界面剂和矿物颜料:按设计要求配比,其质量应符合规范标准。
(7)粘贴面砖所用水泥、沙、胶粘剂等材料均应进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主要机具砂浆搅拌机、瓷砖切割机、磅秤、铁板、孔径5mm筛子、窗纱筛子、手推车、大桶、小水桶、平锹、木抹子、大杠、中杠、小杠、靠尺、方尺、铁制水平尺、灰槽、灰勺、米厘条、毛刷、钢丝刷、扫帚、錾子、锤子、米线包、小白线、擦布或棉丝、钢片开刀、小灰铲、勾缝溜子、勾缝托灰板,托线板、线坠、盒尺、钉子、红铅笔、铅丝、工具袋等。
4、作业条件(1)主体结构施工完,并通过验收。
(2)外架子(高层多用吊篮或吊架)应提前支搭和安装好,多层房屋最好选用双排架子或桥架,其横竖杆及拉杆等应离开墙面和门窗角150~200mm。
外墙面贴面砖工程一、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外墙饰面工程。
二、施工准备:(一)材料要求:水泥:水泥。
白水泥:32。
5号白水泥。
砂子:粗砂或中砂,用前过筛,其他应符合规范的质量标准。
面砖:面砖的品种、规格、图案、颜色均匀性必须符合设计规定,砖表面平整方正,厚度一致,不得有缺楞、掉角和断裂等缺陷。
釉面砖的吸水率不得大于18%。
石灰膏:使用前一个月将生石灰焖淋,应过3mm孔径的筛子,淋成石灰膏。
用时灰膏内不应含有未熟化的颗粒及杂质。
108胶和矿物颜料等。
(二)主要机具设备:1。
机械设备:砂浆搅拌机,瓷砖砌割机.2.主要机具:手电钻、冲击钻、筛子、大杠、靠尺、方尺、托线板、线坠等. (三)作业条件:1。
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并通过验收.2。
预留洞、排水管等处理完毕,门窗框扇已安装完,且门窗框与洞口缝隙已堵塞严实,并设置成品保护措施。
3。
外架子(高层多用吊篮或吊架子)应提前支搭和安设好,多层房屋最好选用双排架或单排其横竖杆及拉杆等应离开墙面和门窗口角150—200mm,架子的步高要符合施工的要求。
4。
预留孔洞及排水管等都应处理完毕,门窗框扇要固定好,并用1:3水泥砂浆将缝隙塞堵严实,铝合金门窗框边所用嵌塞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塞堵密实并事先粘好保护模.5.墙面基层清理干净,脚手眼、窗台、窗套等事先砌堵好。
6。
按砖的尺寸、颜色进行选砖,并分类存放备用。
7.大面积施工前应放样并做样板,确定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并与施工人员交好底再做.样板完成后必须经质检部门鉴定合格后万可组织按样板要求施工。
三、操作工艺:(一)基层为砼墙面基层处理:首先将凸出墙面的砼剔平,对大钢模施工的砼墙面应凿毛,并用钢丝刷满刷一遍,再浇水湿润。
如果基层砼表面很光滑亦可采取如下的“毛化处理”办法,即先将表面尘土、污垢清扫干净,用10%火碱水将板面的污垢刷掉,随之用净水将碱液冲洗晾干,然后用1:1的水泥砂浆内渗水重20%的108胶,喷或用扫帚将砂浆甩到墙上,其甩点要均匀,终凝后浇水养护,直至水泥砂浆疙瘩全部粘到砼光面上,并有较高的强度,用手掰不动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