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浅析
- 格式:pdf
- 大小:198.69 KB
- 文档页数:2
创新研究INNOVATION STUDIES郑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问题研究*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贾燕朱晓娟近年来,城市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交通拥挤等诸多问题,城市人口的大幅度增长和城市用地的大规模扩展造成的生态空间和生存空间的矛盾,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
要达到既控制城市规模扩张又增加城市容量和人类活动空间,既缓解交通堵塞又不占或少占土地的目的,开发地下空间将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前,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成为世界性发展趋势,并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许多发达国家正在积极展开地下空间的开发建设,一些发展中国家也越来越多地将开发地下空间作为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一般规模的城市,煤气、自来水供应管道,地下污水管道,电力通讯管道等是必需的地下设施。
在超过100 万人口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除了以上设施外,还有地下停车场、地下行人通道、地下商业街、地下铁道等地下设施。
地下空间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开发难度大,投资大,建设周期较长,建成后改建、维修困难。
因此,对于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一定要慎重,才能避免重复建设、投资增大和对地下资源的不必要破坏。
一、郑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必要性1.郑州市已出现了“城市综合征”,迫切需要向地下要空间。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速度的加快,同其他大城市一样,郑州市出现了“城市综合征”:人口密度越来越大,交通越来越拥挤,可用的土地空间越来越少。
因此,如何拓展新的城市发展空间,推进郑州市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当前,郑州市的交通堵塞已成为公众议论的焦点,行车难和停车难已成为郑州市的大难题。
郑州市交警支队最新统计数字显示,郑州市区机动车保有量目前达到45.6万辆,市区内共有停车场790个、停车位22 865个。
而按照国家最低标准,郑州市这样的城市规模至少需要规划停车位15.96万个,照此计算,郑州市停车位的缺口达到了13.67 万个,因此建设地下车库成为必然趋势。
郑州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郑州市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管理,促进城市空间资源的立体化利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郑州市城市规划区内地下空间的规划、开发、利用、管理及其相关活动。
第三条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应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功能配套、安全环保、节约资源的原则。
第四条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地下空间开发的规划管理工作,市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地下空间建设的监督管理工作,市土地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地下空间土地使用权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规划管理第五条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相衔接。
第六条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组织编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明确地下空间开发的战略目标、功能布局、开发时序和控制要求。
第七条地下空间开发项目应依法进行规划许可,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第三章开发管理第八条地下空间开发项目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并按照国家和地方的建设标准、规范进行施工。
第九条开发单位在施工前应依法办理施工许可,并在施工过程中遵守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定。
第十条地下空间开发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第四章利用管理第十一条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应优先满足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公共利益的需要。
第十二条地下空间的利用应符合规划用途,不得擅自改变用途。
第十三条地下空间的使用者应依法办理相关手续,并按照规定用途使用地下空间。
第五章安全与环保第十四条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确保人员安全和设施安全。
第十五条开发单位应定期对地下空间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整改。
第十六条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十七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未经许可擅自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由市建设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依法予以处罚。
– 61 –2019年3月 第35卷第2期(总第202期 )Mar.2019, V olume 35No.2 (Serial No.202)郑州南站高铁枢纽区域交通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赵秀江(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092)摘 要:为给高铁枢纽区域交通与地下空间开发提供一定经验参考,对郑州南站高铁枢纽区域交通进行了探讨。
结合郑州南站区域定位及周边用地地下空间开发实际需求,对郑州南站区域交通与地下空间进行了分析。
针对枢纽区域交通提出了枢纽道路交通集散方案为三快一条主干道和地面的道路交通集散方案,同时枢纽南北形成南北两个高架大环,实现枢纽南进南出,北进北出;针对区域地下空间提出了结合枢纽及周边轨道交通资源建立多元化立体步行系统。
关键词:地下空间;交通集散;慢行系统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3400(2019)02-0061-05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Regional Traffic and Underground Space of Zhengzhou South Railway StationHigh-speed Railway HubZHAO Xiujiang(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Shanghai 200092, China)收稿日期:2019-01-10作者简介:赵秀江(1985-),男,汉族,天津人,硕士,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道路工程与交通规划。
Abstract: To provide some experience and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traffic and underground space of high-speed railway hub, the regional traffic of high-speed railway hub of Zhengzhou South Railway Station is discussed. Based on the regional positioning of Zhengzhou South Railway Station and the actual demand of surrounding land underground space development, the regional traffic and underground space of Zhengzhou South Railway Station are analyzed. In view of the regional traffic of the hub, the road traffic distribution scheme of the hub is put forward, which consists of three expressways, one main road and one ground road. At the same time, two elevated rings are formed in the north and south of the hub to realize the south-to-south and north-to-north access of the hub. A multi-dimensional walking system is proposed for the regional underground space, which combines the resources of the hub and the surrounding rail transit.Keyword: Underground space; Traffic distribution; Slow-moving system0 引言高铁交通枢纽包括公路、铁路、地铁、公交、的士等慢行系统的综合体,是对全市开放的交通运输和服务枢纽。
浅析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策略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策略是指充分发挥城市地下空间的功能与潜力,通过合理规划和有效利用地下空间,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城市生活质量的一系列策略。
本文将从规划、设计、管理等方面浅析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策略。
首先,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基础。
要充分发挥地下空间的功能,需要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地下空间,并将其纳入总体规划中。
规划应该明确地下空间的用途,包括地下商业、地下交通等,同时要与地上空间相衔接,形成有机的城市空间结构。
规划还应充分考虑地下空间与地上空间的时空关系,合理配置地下空间的位置和分布。
其次,城市地下空间设计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关键。
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地下空间的结构特点和功能需求。
地下空间的结构要具备良好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确保地下设施稳定运行。
地下空间的功能需求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配置,比如商业功能区域的设计要考虑通风、照明等问题,交通功能区域的设计要考虑交通流量和道路网络的连接等。
同时,地下空间的设计要注重空间办公舒适度和视觉环境的美感,提高人们对地下空间的接受度。
再次,城市地下空间管理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保障。
地下空间的管理要实现规范化和专业化。
需要建立相关管理机构,统筹协调地下空间的日常运营和维护。
管理工作包括设施设备的保养维修、通风疏散系统的运行及安全监控系统的管理等。
此外,城市地下空间管理要注重公众参与,加强与市民和相关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和合作,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最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要注意可持续性和创新性。
可持续性要求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的潜力,减少地上空间的开发压力,提高城市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质量。
创新性要求在地下空间开发过程中创新思维和技术手段,探索出适应城市发展需求的新型地下空间利用模式。
比如,可以在地下空间开发中引入绿色技术,如地下光伏发电和地下水源热泵系统,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综上所述,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需要从规划、设计、管理和创新等方面综合考虑,以实现地下空间的功能发挥和潜力开发。
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以郑州高铁南站西广场地下空间工程项目为例摘要:郑州高铁南站西广场地下空间工程项目位于郑州南站西广场地下空间,郑州南站将建设成为郑州第三大铁路枢纽,郑州南站的建成将增强中原城市群空间联系,是城市群融合与共兴的契机,意义重大;本项目是郑州南站综合交通枢纽的补充,主要为郑州南站与周边地块的联系空间,为周边地块提供地下人行通道和停车空间。
关键词:配套完善;上下一体;交通便利;安全舒适引言:当前我国城市中心规模不断扩大,产生了交通压力大、停车位严重不足、人车混行、市政管线交叉碰撞等问题,开发地下空间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些问题,因此地下空间开发已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以郑州高铁南站西广场地下空间工程项目为例,说明如何利用场地高差和周边设施条件进行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解决郑州南站与周边地块的联系、停车需求,打造融合交通、商业、停车等功能的复合型地下建筑,提升土地价值。
图一项目用地与周边环境1.项目概述:项目位于郑州高铁南站西广场地下,用地西至荆州路,东至高铁南站站房,规划会展五街从场地南北穿越,北至规划会展六路,南至规划会展七路,规划用地面积:74490.79㎡,总建筑面积91592.52㎡,其中地下总建筑面积89750.16㎡,地上附属面积:1842.36㎡;规划轨道交通9号线(目前为郑州市南四环至郑州南站城郊铁路工程二段)东西向穿越项目,规划冀州路隧道在郑州南站西广场下穿。
整体布局南侧为2层的地下车库,与郑州高铁南站相连接处在地下二层为由东向西的地下商业街,通过垂直交通与地下一层的人行通道相连,将来可与东侧规划会展中心的人行通道相连。
项目根据开发时序分一期、二期建设,利用东西地形高差结构错层的竖向方案,错层处为一期与二期的分期分界。
同时,二期场地位于地铁区间西侧,亦能保证远期施工对地铁无影响。
南站综合剖面图2.设计目标:连通需求功能上,使会展中心、轨交站点、高铁南站通过地下步行系统直接连通;周边各地块地下空间亦可凭借此系统实现快速互通,缩短行程,减小地面交通压力。
0引言近年来,地下空间开发从局部、单个的地下空间转向整体的、系统的开发,从单点向线、面、三维一体方向发展。
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已进入快速化、规模化建设阶段,地下空间开发使用功能逐步进入多样化需求,市政综合管廊及地下交通廊道将进入全面建设发展时期。
我国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仍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挑战。
2020年,“十四五”规划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发布新的意见,主要集中在提升管理的智慧化水平及实现一网统管,避免以往深度开发的地下综合管廊和大规模的单一功能的地下空间设施与地下空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要求出现矛盾。
对城市地下空间进行合理开发,可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缓解土地资源紧张、马路过度破坏及环境污染问题,以及转变城市由外延扩张式发展到纵向立体式建设,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指示。
1郑州市地下空间建设概况现状2000年之前,郑州市主城区共开发地下空间面积为113.45万m 2,其中人防工程总面积为83.12万m 2。
2000年以后,郑州城市建设步伐开始加快,出现了很多地下车库的建设,该阶段的数据以规划部门备案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资料为主。
截止2017年底,郑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总量为2846.28万m 2,分为附建式地下空间与单建式地下空间两种类型。
其中,附建式地下空间总面积约2559.98万m 2,使用功能主要为配建停车与人防工程,少部分为地下商业服务设施;单建式地下空间总面积约286.3万m 2,使用功能主要为人防工程与地下交通设施。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主要为地下交通设施、地下商业街和多功能综合体及城市地下基础设施等。
以地铁网络为骨架,大型公共建筑密集区、地铁换乘站、城市公共交通枢纽为节点,形成“一环二轴三心八片”的地下空间总体布局,地铁目前1、2、3、4、5、14号线已开通运营。
开发重点区域为中心老城区改造、郑东新区CBD 、高铁客运站地区,近期以西郊商业繁华区—二七商圈—郑东新区CBD —高铁客运站线状地下空间开发为核心。
郑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浅析
何滨;张国贤
【期刊名称】《山西建筑》
【年(卷),期】2010(036)001
【摘要】叙述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意义,归纳了目前郑州市地下空间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同时探讨了地下空间开发的解决对策,从而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促进城市功能的多样化.
【总页数】2页(P49,160)
【作者】何滨;张国贤
【作者单位】郑州市人防设计研究院,河南,郑州,451000;尉氏县建设局,河南,尉氏,475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113
【相关文献】
1.郑州市综合交通枢纽核心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下人行通道设计探讨 [J], 邢瑞新;赵正印;赵要磊
2.郑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潜力评价 [J], 王振兴;李向全;刘玲霞;侯新伟
3.郑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问题研究 [J], 崔留森;邵丽;李超群
4.郑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J], 胡玉平
5.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城乡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以郑州市为例,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分析研究,并提出了解决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问题对策研究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展加快,城市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由于地上空间有限,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逐渐加强。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也带动了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城市地下空间不同于地上土地资源,其开发利用有不可逆性,同时也要满足人防工程的要求。
目前,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亟须寻求切实有效的对策进行解决。
二、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我国的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开始于60年代的人防工程建设,80年代中期以来,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随着旧城改造工程的起步,与城市再开发相结合的地下空间利用项目不断增加,类型和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地下空间利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轨道交通2.城市隧道工程城市隧道工程是城市道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机动车的数量正持续高速增长,而城市已没有再进行规模化道路建设的可能,建设城市隧道已成为必然趋势。
以郑州为例,2014年开工建设了中州大道4处下穿隧道、金水路3处下穿隧道,市政隧道的建设将极大改善了道路交通状况。
3.地下街、地下商场及地下综合体我国许多大、中型城市的繁华地区都建有地下商场、地下商业街及地下综合体。
地下商业街通常结合地铁车站建设,既能满足过街交通需求,又能带来商业效益。
目前北京、上海、哈尔滨、沈阳、大连、成都等大型城市都建有数万至十多万平方米的地下综合体和地下街。
郑州新建成的地下街有二七区德化步行街等;郑州市地铁1号线站点与商业设施也做了互通互连,例如人民路站与丹尼斯、二七广场站与北京华联均做了互通互连,发挥地铁站点与周边商业设施的综合效益。
4.地下公共设施国内许多城市都在积极规划建设综合管廊。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正文:----------------------------------------------------------------------------------------------------------------------------------------------------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郑政〔2010〕33号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郑州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第38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郑州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暂行办法为加快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土地综合利用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本办法所称城市地下空间,是指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地表以下土地空间。
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适用相关法律、法规。
二、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应贯彻统一规划、综合开发、合理利用、依法管理,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优先原则,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结合。
城市新建民用建筑、新建小区、城中村改造、旧城改造应同步开发地下空间,并符合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应当兼顾人民防空需求。
三、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应当同步编制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应当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编制,规划期限与城市总体规划保持一致,并作为规划许可的主要技术依据。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包括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的发展战略,功能分区,用地规模和布局,交通体系,禁止、限制和适宜建设地下空间的范围,环境保护要求和安全保障措施及其他相关内容。